CN114846719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6719A
CN114846719A CN202180007674.2A CN202180007674A CN114846719A CN 114846719 A CN114846719 A CN 114846719A CN 202180007674 A CN202180007674 A CN 202180007674A CN 114846719 A CN114846719 A CN 114846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oc value
vehicle
discharge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76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阪田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4846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6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5/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nergy stored within a vehicle to a power network, i.e. vehicle-to-grid [V2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60L58/14Preventing excessive dischar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6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battery ageing, e.g. to the number of charging cycles or the state of health [SoH]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remotely located st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16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e.g. occurrence of a malfunction
    • G07C5/0825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e.g. occurrence of a malfunction using opt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02J3/32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the battery being on-board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e.g.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power aggregation, use of the battery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coordinated or cooperative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9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50/00Driver interactions
    • B60L2250/16Driver interactions by displ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46Control modes by self lear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4Energy consumption esti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进行车辆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由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电池的当前SOC值;获取有关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通过将获取到的履历信息输入到学习了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与下次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模型,获取有关必要电量的预测信息;判断当前SOC值是否大于用于抑制电池的劣化的最佳SOC值;在判断为当前SOC值大于最佳SOC值的情况下,基于当前SOC值、最佳SOC值以及预测信息,计算电池放电时的电池的SOC值的目标值;以及,向充放电装置输出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指示从电池向车辆的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直到电池的SOC值达到目标值为止。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车辆的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放电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充到电动汽车的电池中的电力向家中的电气设备放电的V2H(Vehicle to Home)相关技术、以及将充到电动汽车的电池中的电力向办公楼内以及工厂内的电气设备放电的V2B(Vehicle to Building)相关技术受到关注。
作为此种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考虑到削减电费和抑制电动汽车的电池劣化,按深夜时间段以及活动时间段等每个规定的时间段,预先规定有关电池的充放电的不同的目标值来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池的充放电的技术。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基于按每个时间段预先规定的目标值,并基于规则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因此,不能仔细考虑各个用户的车辆的过去使用履历来抑制车辆的电池劣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4642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仔细考虑各个用户的车辆的过去使用履历来抑制车辆的电池劣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控制方法是进行车辆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让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SOC值;获取有关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通过将获取到的所述履历信息输入到学习了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与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模型,获取有关所述必要电量的预测信息;判断所述当前SOC值是否大于用于抑制所述电池的劣化的预先规定的最佳SOC值;在判断为所述当前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SOC值、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预测信息,计算所述电池放电时的所述电池的SOC值的目标值;以及,向所述充放电装置输出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电池向所述车辆的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直到所述电池的SOC值达到所述目标值为止。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放电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让充放电装置进行车辆电池的放电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计算电池放电时的电池SOC值的目标值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一充放电模式和第二充放电模式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第二充放电模式、第三充放电模式以及第四充放电模式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放电通知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放电确认画面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础知识)
如上所述,近年来,从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放电的V2H以及V2B相关技术受到关注。此外,己知在车辆电池长期不被使用的情况下,劣化以与其期间以及SOC(State Of Charge,充电状态)值相对应的程度进展。因此,以往,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等中,考虑到抑制电池劣化,提出了按每个时间段预先规定有关电池的充放电的目标值来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的技术。
但是,在以往技术中,利用考虑抑制电池劣化而预先规定的目标值,并基于规则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因此,有可能不能仔细考虑各个用户的车辆的过去使用履历来抑制电池劣化。例如,在以往技术中,即使是如果考虑用户过去的车辆使用履历就能容易预测用户将长时间使用车辆的时间段,也利用与该时间段相对应的目标值来进行电池的充放电。其结果,无法从电池获得长时间使用车辆所需的电力,有可能发生无法按照用户的期望使用车辆等问题。
对此,本发明人仔细考虑各个用户车辆的过去使用履历,针对抑制车辆电池的劣化进行了专心研究,从而想到了以下的本发明涉及的各方式。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控制方法是进行车辆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让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SOC值;获取有关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通过将获取到的所述履历信息输入到学习了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与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模型,获取有关所述必要电量的预测信息;判断所述当前SOC值是否大于用于抑制所述电池的劣化的预先规定的最佳SOC值;在判断为所述当前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SOC值、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预测信息,计算所述电池放电时的所述电池的SOC值的目标值;以及,向所述充放电装置输出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电池向所述车辆的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直到所述电池的SOC值达到所述目标值为止。
根据本方法,通过将有关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输入到学习了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与下次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的关系的学习模型,获取有关下次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的预测信息。据此,本方法能够仔细考虑各个用户的车辆的过去使用电量来掌握下次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
此外,根据本方法,在当前SOC值大于最佳SOC值的情况下,指示从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放电的控制信息被输出到充放电装置,直到电池的SOC值达到基于当前SOC值、最佳SOC值以及预测信息计算出的目标值为止。
因此,本方法在当前SOC值大于最佳SOC值而认为需要抑制电池劣化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从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放电,直到电池的SOC值达到仔细考虑各个用户的车辆的过去使用电量而计算出的目标值为出。据此,本方法能够仔细考虑各个用户的车辆的过去使用履历来抑制电池的车辆劣化(应为车辆的电池劣化)。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为:输入到所述学习模型的所述履历信息还包含表示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信息,所述预测信息包含表示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的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
根据本方法,还包含表示车辆的过去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信息的履历信息被输入到学习模型,由学习模型获取的预测信息包含表示下次车辆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的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据此,本方法能够仔细考虑各个用户的车辆的过去使用日期和时间来抑制电池的车辆劣化(应为车辆的电池劣化)。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判断中,还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比规定时间长,该未使用时间是从当前起到所述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所示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时间,在所述计算中,在判断为所述当前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且所述未使用时间比所述规定时间长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目标值。
根据本方法,在当前SOC值大于最佳SOC值且未使用时间比规定时间长的情况下,从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因此,本方法在未使用时间短于规定时间而认为不会因不使用电池而导致电池劣化进展的情况下,能够避免从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其结果,本方法在该情况下,能够避免因从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而电池劣化被促进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计算中,基于所述预测信息计算能够供给所述必要电量的必要SOC值,在所述最佳SOC值大于所述必要SOC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最佳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
根据本方法,在最佳SOC值大于必要SOC值的情况下,从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直到电池的SOC值达到最佳SOC值为止。因此,本方法能够供给下次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且直到达到能够抑制电池劣化的状态为止,能够进行电池的放电。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计算中,基于所述预测信息计算能够供给所述必要电量的必要SOC值,当所述最佳SOC值在所述必要SOC值以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SOC值、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必要SOC值,选择预先规定的多个充放电模式中所述电池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并计算与所述选择的所述充放电模式相对应的所述目标值。
根据本方法,当最佳SOC值在必要SOC值以下的情况下,从电池向车辆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直到电池的SOC值达到与电池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相对应的目标值为止。因此,本方法在如果让电池放电至最佳SOC值就不能供给下次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的情况下,让电池的放电进行至与电池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相对应的目标值为止,能够尽可能抑制电池的劣化。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计算中,在所述必要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当前SOC值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充放电模式和第二充放电模式之中所述电池的劣化度为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式是在下次所述车辆即将被使用之前,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必要SOC值为止的模式,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式是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所述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所述最佳SOC值为止,并且在下次所述车辆即将被使用之前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必要SOC值为止的模式,在选择了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当前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在选择了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最佳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
根据本方法,在必要SOC值大于最佳SOC值和当前SOC值的情况下,当电池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为第一充放电模式时,当前SOC值作为目标值而被计算,当电池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为第二充放电模式时,最佳SOC值作为目标值而被计算。
据此,本方法在必要SOC值大于当前SOC值且为了供给下次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在当前时刻之后,能够不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或者让电池放电至最佳SOC值。其结果,本方法直到下次车辆被使用为止,能够尽可能抑制电池劣化。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计算中,在所述必要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且小于所述当前SOC值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充放电模式、第三充放电模式以及第四充放电模式之中所述电池的劣化度为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式是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所述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所述最佳SOC值为止,并且在下次所述车辆即将被使用之前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必要SOC值为止的模式,所述第三充放电模式是直到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为止不进行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的模式,所述第四充放电模式是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所述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所述必要SOC值为止,并且直到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为止不进行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的模式,在选择了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最佳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在选择了所述第三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当前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在选择了所述第四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必要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
根据本方法,在必要SOC值大于最佳SOC值但小于当前SOC值的情况下,当电池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为第二充放电模式时,最佳SOC值作为目标值而被计算。当电池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为第三充放电模式时,当前SOC值作为目标值而被计算。当电池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为第四充放电模式时,必要SOC值作为目标值而被计算。
据此,本方法在不对电池进行充电也能够供给所述必要电量,但如果为了抑制电池劣化让电池放电至最佳SOC值,则需要进行充电以便供给所述必要电量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在当前时刻之后,能够不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或者让电池放电至必要SOC值或最佳SOC值。其结果,本方法直到下次车辆被使用为止,能够尽可能抑制电池劣化。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充放电模式也可以包含不进行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的第一期间和进行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的第二期间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期间的劣化度通过所述第一期间和与所述当前SOC值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一劣化系数的乘积来计算,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二期间的劣化度通过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二期间的充放电量和与所述电池的种类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二劣化系数的乘积来计算。
根据本方法,在充放电模式中包含的不让电池充放电的第一期间的电池的劣化度通过第一期间和与当前SOC值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一劣化系数的乘积计算出来。此外,在充放电模式中包含的让电池充电或放电的第二期间的电池的劣化度通过第二期间的电池的充电量或放电量和与电池的种类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二劣化系数的乘积计算出来。
因此,本方法能够适当地计算出包含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各充放电模式中的电池的劣化度。据此,本方法按照该计算出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在当前时刻之后,通过不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或者进行放电,从而直到下次车辆被使用为止,能够尽可能抑制电池劣化。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输出中,在输出所述控制信息之前,将询问是否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发送到所述车辆的用户拥有的通信终端,当从所述通信终端回复了表示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时,输出所述控制信息。
根据本方法,在输出控制信息之前,询问是否进行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被发送到车辆的用户所拥有的通信终端,当从通信终端回复了表示进行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时,输出控制信息。因此,本方法在从用户那里得到了进行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据此,能够避免当用户下次使用车辆时电池成为用户意想不到的SOC值。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输出中,在输出所述控制信息之前,受理所述目标值以上且小于所述当前SOC值的SOC值的输入,将询问是否选择使所述电池放电直到所受理的该SOC值为止的放电方式的信息发送到所述车辆的用户拥有的通信终端,当从所述通信终端回复了表示选择所述放电方式的信息时,代替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充放电装置输出指示以所述放电方式进行所述电池的放电的信息。
根据本方法,在输出控制信息之前,当从通信终端回复了表示选择放电方式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电池的放电,直到在通信终端被输入的所述目标值以上且小于当前SOC值的SOC值为止。据此,本方法能够尽可能地抑制电池的劣化,并且以与用户的期望相对应的放电量让电池放电。
本发明还可以作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一个方面涉及的控制方法中包含的特征性的各构成的控制程序或者作为通过该控制程序而动作的控制装置而实现。此外,不用多说,可以将该控制程序通过CD-ROM等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或因特网等通信网络进行流通。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放电系统。图1是车辆放电系统1的整体结构图。车辆放电系统1是控制从车辆4的电池41向车辆4的外部的电气设备32放电的系统。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车辆放电系统1包括:签了使用由电力系统8供给的电力的合同的用户所拥有的建筑物3、充放电装置5、车辆4及通信终端9;和服务器2(控制装置)。
建筑物3包含例如所述用户居住的住宅以及所述用户所拥有的办公楼以及工厂。建筑物3具备配电盘31和电气设备32。
配电盘31将从电力系统8供给的电力分配给电气设备32及充放电装置5。
电气设备32利用由配电盘31分配的电力动作。例如,电气设备32包含具备触摸屏及显示器而构成的操作面板321以及未图示的电视机及空调等。操作面板321通过后述的通信设备322将从外部装置获取的信息以及规定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显示器上,将用户使用触摸屏向该操作画面输入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
此外,电气设备32包含操作面板321等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因特网以及电话网络等网络7进行通信时利用的路由器等通信设备322。
充放电装置5与配电盘31电连接。充放电装置5与充电电缆51的一端电连接。充电电缆51的另一端与具备可以充放电的电池41的电动汽车等车辆4电连接。此外,充放电装置5内置有用于经由网络7与外部装置通信的未图示的通信电路。
充放电装置5如果利用内置的通信电路从服务器2接收到表示对车辆4的电池41进行目标充电量的充电的指示的控制信息,则按照该控制信息进行电池41的充电。具体而言,充放电装置5经由充电电缆51向车辆4的电池41供给由配电盘31分配的控制信息所示的目标充电量的电力。
此外,充放电装置5如果利用内置的通信电路从服务器2接收到表示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目标放电量的放电的指示的控制信息,则按照该控制信息进行从电池41向车辆4外部的电气设备32的放电。具体而言,充放电装置5经由充电电缆51以及配电盘31向车辆4外部的电气设备32供给充电于电池41的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目标放电量的电力。
车辆4例如包含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等具备可充放电的电池41的车辆。车辆4具备电池41、存储部42、通信部43、传感器44、驱动部45以及控制部40。
电池41包括锂离子电池等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电池41装拆自如地与连接于充放电装置5的充电电缆51连接。电池41利用从充放电装置5经由充电电缆51而供给的电力被充电。此外,电池41在充放电装置5的控制下,将充电于电池41的电力经由充电电缆51供给到车辆4外部的电气设备32。
存储部42包括存储了规定的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临时存储信息的RAM等存储器。存储部42存储有关电池41的充放电控制的各种信息。
例如,每当车辆4被使用时,存储部42中存储关于车辆4的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履历信息包含表示车辆4的使用日期和时间以及该使用日期和时间的电池41的使用电量的信息。表示车辆4的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包含表示开始使用车辆4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另外,表示车辆4的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信息也可以包含结束使用车辆4的日期和时间。此外,存储部42中存储电池41的当前的SOC(State Of Charge)的值(以下,当前SOC值)。
通信部43包括用于经由网络7与服务器2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通信部43将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到控制部40,将从控制部40输入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
传感器44包括SOC传感器、计时器以及电量传感器等,检测电池41的当前SOC值、当前日期和时间、以及电池41的使用电量。
驱动部45包括控制设置在车辆4主体的底面的车轮的方向以及旋转的未图示的驱动马达等。
控制部4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处理器。控制部4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42的控制程序来控制车辆4的各部。
例如,当开始使用车辆4时,控制部40将表示利用传感器44检测到的当前日期和时间的信息作为表示履历信息中所含的车辆4的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信息而存储在存储部42中。
控制部40在车辆4的使用开始后到车辆4的使用结束为止的期间,利用传感器44定期地检测电池41的当前SOC值。控制部40用该检测到的当前SOC值定期地更新存储在存储部42中的当前SOC值。
控制部40在车辆4的使用开始后到车辆4的使用结束为止的期间,利用传感器44定期地检测电池41的使用电量。此外,控制部40用表示从车辆4的使用开始的日期和时间起至当前为止检测到的使用电量的累计值的信息,定期地更新存储在存储部42中的表示履历信息中的使用电量的信息,其中,该履历信息将该车辆4的使用开始的日期和时间作为表示车辆4的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信息而包含。
控制部40如果通过通信部43接收到从服务器2发送的表示当前SOC值的发送指示的控制信息,则将存储在存储部42中的表示当前SOC值的信息通过通信部43回复给服务器2。另外,并不限定于此,控制部40也可以通过通信部43定期地向服务器2发送表示当前SOC值的信息。
控制部40如果通过通信部43接收到从服务器2发送的表示履历信息的发送指示的控制信息,则将存储在存储部42中的履历信息通过通信部43回复给服务器2。
通信终端9例如是用户拥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和/或笔记本电脑等,经由网络7与外部装置进行各种信息的通信。此外,通信终端9包括未图示的显示器和触摸屏。通信终端9将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信息以及规定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显示器上,并将用户利用触摸屏输入到该操作画面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
服务器2经由网络7与车辆4、充放电装置5以及通信终端9进行通信,从而控制从车辆4的电池41向车辆4外部的电气设备32的放电。具体而言,服务揣2包括存储部21、通信部22以及控制部20。
存储部21包括存储了规定的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临时存储信息的RAM等存储器。存储部21存储有关让充放电装置5进行车辆4的电池41的放电的控制的各种信息。
例如,存储部21中存储学习模型211,该学习模型211学习了车辆4过去的使用电量与下次车辆4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之间的关系。学习模型211还学习了车辆4过去的使用日期和时间与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关于学习模型211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存储部21中存储有用于抑制电池41的劣化的预先规定的最佳SOC值。最佳SOC值例如基于实验值等被规定为最能抑制电池41的劣化时的SOC值。另外,最佳SOC值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抑制电池41的劣化的SOC值的范围内的至少中心值等,可以将该范围内的规定的代表值规定为最佳SOC值。
存储部21中预先存储有表示预先规定的多个充放电模式的信息。充放电模式规定了进行电池41的充放电的步骤,包含不对电池41进行充放电的第一期间和对电池41进行充电或放电的第二期间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关于充放电模式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存储部21中存储有用于计算电池41的劣化度的各种系数。该系数包含第一劣化系数和第二劣化系数,其中,第一劣化系数用于计算不对电池41进行充放电的第一期间的电池41的劣化度,第二劣化系数用于计算对电池41进行充电或放电的第二期间的电池41的劣化度。第一劣化系数是根据电池41的当前SOC值而不同的系数。在存储部21中,与多个当前SOC值相对应地存储有多个第一劣化系数。第二劣化系数是例如根据锂离子电池以及镍氢电池等电池41的种类而不同的系数。在存储部21中,与多个电池41的种类相对应地存储有多个第二劣化系数。
通信部22包括用于与车辆4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通信部22将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0,将从控制部20输入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
控制部20包括具备了CPU等的微型计算机(计算机)。控制部2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21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服务器2的各部的动作。
例如,控制部20通过执行存储部21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特别作为学习部200、第一获取部201、第二获取部202、第三获取部203、判断部204、计算部205以及输出部206而发挥功能。
有关车辆4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被输入到学习部200。如上所述,履历信息包含表示过去的车辆4的使用日期和时间以及该使用日期和时间的电池41的使用电量的信息。学习部200通过利用被输入的履历信息进行使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从而创建学习模型211,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21中,该学习模型211学习了车辆4过去的使用日期和时间以及该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使用电量与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以及在该日期和时间车辆4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包含连续两次的车辆4的使用日期和时间以及该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被输入到学习部200,则学习部200将第一次的履历信息作为解释变量(explanatory variable)、将第二次的履历信息作为目标变量(objective variable)而进行机器学习。由此,学习部200当被输入了一次的履历信息时,创建预测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以及在该日期和时间车辆4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的学习模型211。另外,学习模型211也可以不以日期和时间为单位而是以星期为单位创建。此时,使履历信息包含表示使用车辆4的星期和在该星期的电池41的使用电量的信息即可。
关于第一获取部201、第二获取部202、第三获取部203、判断部204、计算部205以及输出部206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接着,说明控制部20使充放电装置5进行车辆4的电池41的放电的控制(以下,放电控制)的动作。在本说明中,说明第一获取部201、第二获取部202、第三获取部203、判断部204、计算部205以及输出部206的详细内容。图2是表示使充放电装置5进行车辆4的电池41的放电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服务器2中,如果控制部20开始放电控制的动作,则第一获取部201获取电池41的当前SOC值(步骤S101)。具体而言,在步骤S101,第一获取部201控制通信部22向车辆4发送表示当前SOC值的发送指示的控制信息。与此相对应,如上所述,如果从车辆4回复了表示当前SOC值的信息,则第一获取部201经由通信部22获取该回复的表示车辆4的当前SOC值的信息。
接着,第二获取部202获取有关车辆4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步骤S102)。具体而言,在步骤S102,第二获取部202控制通信部22向车辆4发送表示履历信息的发送指示的控制信息。与此相对应,如上所述,如果从车辆4回复了履历信息,则第二获取部202经由通信部22获取该回复的履历信息。另外,在步骤S102获取的履历信息被输入到学习部200。如果履历信息被输入,则学习部200如上所述地利用该被输入的履历信息创建学习模型211,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21中。
接着,第三获取部203通过将与在步骤S102获取的最近的使用日期和时间相对应的履历信息输入到学习模型211中,从而获取有关下次车辆4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的预测信息(步骤S103)。预测信息包含通过学习模型211预测的、表示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息以及在该日期和时间车辆4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的信息。
接着,判断部204判断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是否为存储在存储部21中的最佳SOC值以上(步骤S104)。
在步骤S104判断为当前SOC值不是最佳SOC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04为否),控制部20结束放电控制的动作。据此,避免在当前SOC值小于最佳SOC值并且认为即使不使用电池41而将其闲置电池41也会劣化的情况下进行电池41的放电的情况。其结果,避免因进行电池41的放电而电池41的劣化被促进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4,判断部204在判断为当前SOC值为最佳SOC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04为是),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比规定时间长(步骤S105),其中,未使用时间是从当前起到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时间。
具体而言,在步骤S105,判断部204获取在步骤S103获取的预测信息中包含的、表示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以下,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判断部204计算从当前起到该取得的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所示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时间作为未使用时间,并判断该计算出的未使用时间是否比规定时间长。另外,规定时间例如基于实验值等被规定为:在将SOC值不是最佳SOC值的电池41不使用而闲置的情况下,从开始该闲置的时刻起到该电池41发生劣化所需的时间(例如,24小时)。
在步骤S105判断为未使用时间不比规定时间长的情况下(步骤S105为否),控制部20结束放电控制的动作。据此,避免预测到车辆4将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并且认为即使不使用电池41而闲置也难以发生电池41的劣化的情况下进行电池41的放电的情况。其结果,避免因进行电池41的放电而电池41的劣化被促进的情况。此外,避免因进行电池41的放电而妨碍用户使用车辆4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5判断为未使用时间比规定时间长的情况下(步骤S105为是),计算部205基于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存储在存储部21中的最佳SOC值以及在步骤S103获取的预测信息,计算电池41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步骤S106)。关于步骤S106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接着,输出部206生成指示从电池41向车辆4外部的电气设备32放电的控制信息,直到电池41的SOC值达到在步骤S106计算出的目标值为止(步骤S107)。具体而言,输出部206计算从在步骤S106计算出的目标值减去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的结果作为从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放电的目标放电量。然后,输出部206生成表示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目标放电量的放电的指示的信息作为控制信息。
接着,输出部206向车辆4的用户询问是否允许进行在步骤S107生成的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步骤S108)。
具体而言,在步骤S108,输出部206控制通信部22,将询问是否进行在步骤S107生成的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以下,询问信息)发送到车辆4的用户拥有的通信终端9。
设输出部206在发送所述询问信息后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经由通信部22获取了从通信终端9回复的表示不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在该情况下,输出部206判断为车辆4的用户没有允许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步骤S108为否)。此外,输出部206在发送所述询问信息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时刻通信部22没有接收到来自通信终端9的回复的情况下,判断为车辆4的用户没有允许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步骤S108为否)。在这些情况下,控制部20结束放电控制的动作。
另一方面,输出部206在经由通信部22接收到从通信终端9回复的表示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车辆4的用户允许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步骤S108为是)。
在该情况下,输出部206向充放电装置5发送在步骤S107生成的控制信息(步骤S109)。充放电装置5如果接收到在步骤S109发送的控制信息,就按照该控制信息进行从电池41向车辆4外部的电气设备32的放电(步骤S110)。具体而言,在步骤S110,充放电装置5如上所述地经由充电电缆51以及配电盘31向车辆4外部的电气设备32供给充电于电池41的控制信息所示的目标放电量的电力。
接下来,说明在步骤S106(图2)进行的计算电池41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的处理的详细内容。图3是表示计算电池41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计算部205如果开始步骤S106(图2),则基于在步骤S103获取的预测信息,计算能够供给下次车辆4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的必要SOC值(步骤S201)。
具体而言,在步骤S201,计算部205计算预测信息所示的相当于下次所述车辆4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的电池41的SOC值与规定的余裕SOC值之和作为必要SOC值。在此,规定的余裕SOC值是以使电池41能够供给所述必要电量的电力的方式,也就是说,为了从电池41可靠地放电所述必要电量的电力而作为余裕而设定的SOC值。另外,规定的余裕SOC值可以为0,也可以不设定。
接着,计算部205判断存储在存储部21中的最佳SOC值是否大于在步骤S201计算出的必要SOC值(步骤S202)。
在步骤S202,计算部205在判断为最佳SOC值大于必要SOC值的情况下(步骤S202为是),将最佳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步骤S203)。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7(图2),计算从作为目标值的最佳SOC值减去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的结果作为目标放电量,并且生成表示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该目标放电量的放电的指示的控制信息。据此,在步骤S110(图2),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该目标放电量的放电。其结果,电池41的SOC值变成最佳SOC信,电池41的劣化被抑制。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计算部205在判断为最佳SOC值在必要SOC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02为否),则进行步骤S210以后的处理。据此,计算部205基于当前SOC值、最佳SOC值以及必要SOC值,选择预先规定的多个充放电模式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为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并计算与选择的充放电模式相对应的所述目标值。
具体而言,在步骤S202,计算部205在判断为最佳SOC值在必要SOC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02为否),判断在步骤S201计算出的必要SOC值是否大于当前SOC值(步骤S210)。
据此,计算部205为了在步骤S103(图2)获取的预测信息所含的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所示的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从电池41供给该预测信息所示的下次车辆4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池41的充电。
接着,在步骤S210,计算部205在判断为必要SOC值大于当前SOC值的情况下(步骤S210为是),选择使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的电池41的SOC值成为必要SOC值的第一充放电模式和第二充放电模式(步骤S211)。
图4是表示第一充放电模式G11和第二充放电模式G12的一例的图。在图4中,横轴表示从当前时刻起的经过时间,纵轴表示电池41的SOC值。在图4的横轴上,0表示当前时刻,T表示从当前时刻起到在步骤S103(图2)获取的预测信息所含的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所示的、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经过时间。在图4的纵轴上,Qn表示必要SOC值,Qc表示当前SOC值,Qo表示最佳SOC值。
如图4所示,第一充放电模式G11是直到下次即将使用车辆4之前为止不进行电池41的充放电,在下次即将使用车辆4之前对电池41进行充电直到必要SOC值Qn为止的充放电模式。第二充放电模式G12是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电池41进行放电直到最佳SOC值Qo为止,然后直到下次即将使用车辆4之前为止不进行电池41的充放电,在下次即将使用车辆4之前对电池41进行充电直到必要SOC值的充放电模式。
接着,计算部205判断在步骤S211选择的第一充放电模式G11和第二充放电模式G12中电池41的劣化度为最小的充放电模式(步骤S212)。
具体而言,在步骤S212,计算部205通过第一期间和与当前SOC值Qc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一劣化系数的乘积计算出对电池41不进行充放电的第一期间的电池41的劣化度。此外,计算部205通过第二期间的电池41的充放电量和与电池41的种类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二劣化系数的乘积计算出对电池41进行充放电的第二期间的电池41的劣化度。
即,计算部205利用以下的式(1)计算出第一充放电模式G11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D1。
D1=T1×K1[Qc]+(Qn-Qc)×K2[Li] (1)
另外,在式(1)中,T1表示对电池41不进行充放电的第一期间。具体而言,第一充放电模式G11中所含的第一期间T1相当于图4所示的从当前时刻起至时间t3为止的期间。但是,该第一期间T1也可以用从当前起至下次车辆4被使用为止的期间(T-0)进行近似。在式(1)中,K1[Qc]表示与当前SOC值Qc相对应的第一劣化系数。在式(1)中,Li表示电池41的类型是锂离子电池,K2[Li]表示与锂离子电池相对应的第二劣化系数。
另一方面,计算部205利用以下的式(2)计算出第二充放电模式G12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D2。
D2=(Qc-Qo)×K2[Li]+T1×K1[Qc]+(Qn-Qo)×K2[Li] (2)
另外,在式(2)中,T1表示对电池41不进行充放电的第一期间。具体而言,第二充放电模式G12中所含的第一期间T1相当于图4所示的从当前时刻起经过了时间t1的时刻起至从当前时刻起经过了时间t2的时刻为止的期间(t2-t1)。但是,该第一期间T1也可以用从当前起至下次车辆4被使用为止的期间(T-0)进行近似。在式(2)中,K1[Qc]、K2[Li]与式(1)同样,表示与当前SOC值Qc相对应的第一劣化系数、与锂离子电池相对应的第二劣化系数。但是,上述的各充放电模式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的计算方法只是例示,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各充放电模式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
在步骤S212,计算部205在判断为电池41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是第一充放电模式G11的情况下(步骤S212为第一),将当前SOC值Qc作为电池41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而计算(步骤S213)。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7(图2),从作为目标值的当前SOC值Qc减去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Qc的结果亦即0作为目标放电量而被计算。在该情况下,由于不需要从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放电,因此,输出部206不进行步骤S108(图2)以后的处理,控制部20结束放电控制的动作。此时,不进行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的放电,如第一充放电模式G11(图4)所示,电池41在当前时刻之后不被充放电而被闲置。
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步骤S107(图2),输出部206也可以生成表示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目标放电量为0的放电的指示的控制信息,并进行步骤S108以后的处理。此时,在步骤S110(图2),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目标放电量为0的放电。也就是说,实际上不进行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的放电,如第一充放电模式G11(图4)所示,电池41在当前时刻之后不被充放电而被闲置。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2,计算部205在判断为电池41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是第二充放电模式G12的情况下(步骤S212为第二),将最佳SOC值Qo作为电池41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而计算(步骤S214)。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7(图2),从作为目标值的最佳SOC值Qo减去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Qc的结果作为目标放电量而被计算,并且生成表示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该目标放电量的放电的指示的控制信息。据此,在步骤S110(图2),如第二充放电模式G12(图4)所示,在当前时刻之后,直到电池41的SOC值达到最佳SOC值Qo为止,进行从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的放电。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0,计算部205在判断为必要SOC值为当前SOC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10为否),选择使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的电池41的SOC值成为必要SOC值或当前SOC值的第二充放电模式、第三充放电模式以及第四充放电模式(步骤S215)。
图5是表示第二充放电模式G22、第三充放电模式G23以及第四充放电模式G24的一例的图。在图5中,横轴表示从当前时刻起的经过时间,纵轴表示电池41的SOC值。在图5的横轴上,0表示当前时刻,T表示从当前时刻起到在步骤S103(图2)获取的预测信息所含的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所示的、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经过时间。在图5的纵轴上,Qn表示必要SOC值,Qc表示当前SOC值,Qo表示最佳SOC值。
如图5所示,第二充放电模式G22是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电池41进行放电直到最佳SOC值Qo为止,然后直到下次即将使用车辆4之前为止不进行电池41的充放电,在下次即将使用车辆4之前对电池41进行充电直到必要SOC值Qn的充放电模式。第三充放电模式G23是直到下次车辆4被使用为止不进行电池41的充放电的充放电模式。第四充放电模式G24是在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电池41进行放电直到必要SOC值Qn为止,直到下次车辆4被使用为止不进行电池41的充放电的充放电模式。
接着,计算部205判断在步骤S215选择的第二充放电模式G22、第三充放电模式G23以及第四充放电模式G24中电池41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步骤S216)。
具体而言,在步骤S216,计算部205与步骤S212同样,通过第一期间和与当前SOC值Qc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一劣化系数的乘积计算出不对电池41进行充放电的第一期间的电池41的劣化度。此外,计算部205通过第二期间的电池41的充放电量和与电池41的种类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二劣化系数的乘积计算出对电池41进行充放电的第二期间的电池41的劣化度。
也就是说,计算部205与步骤S212同样,利用上述式(2)计算出第二充放电模式G22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D2。另外,在步骤S216,在式(2)中,第二充放电模式G22所含的不进行电池41的充放电的第一期间T1图5所示,相当于从当前时刻起经过了时间t12的时刻起至从当前时刻起经过了时间t13的时刻为止的期间(t13-t12)。但是,该第一期间T1也可以用从当前起至下次车辆4被使用为止的期间(T-0)进行近似。
计算部205利用以下的式(3)计算出第三充放电模式G23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D3。
D3=T1×K1[Qc] (3)
另外,在式(3)中,T1表示对电池41不进行充放电的第一期间。具体而言,第三充放电模式G23所含的第一期间T1相当于图5所示的从当前起至下次车辆4被使用为止的期间(T-0)。在式(3)中,K1[Qc]与上述式(1)同样,表示与当前SOC值Qc相对应的第一劣化系数。
计算部205利用以下的式(4)计算出第四充放电模式G24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D4。
D4=(Qc-Qn)×K2[Li]+T1×K1[Qn] (4)
另外,在式(4)中,T1表示对电池41不进行充放电的第一期间。具体而言,第四充放电模式G24所含的第一期间T1相当于图5所示的从当前时刻起经过了时间t11的时刻起至下次车辆4被使用为止的期间(T-t11)。但是,该第一期间T1也可以用从当前起至下次车辆4被使用为止的期间(T-0)进行近似。在式(4)中,K1[Qn]表示与必要SOC值Qn相对应的第一劣化系数。K2[Li]与式(1)同样,表示与锂离子电池相对应的第二劣化系数。但是,上述的各充放电模式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的计算方法只是例示,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各充放电模式中的电池41的劣化度。
在步骤S216,计算部205在判断为电池41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是第二充放电模式G22的情况下(步骤S216为第二),进行步骤S214。也就是说,计算部205将最佳SOC值Qo作为电池41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而计算。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7(图2),从作为目标值的最佳SOC值Qo减去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Qc的结果作为目标放电量而被计算,并且生成表示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该目标放电量的放电的指示的控制信息。据此,在步骤S110(图2),如第二充放电模式G22(图5)所示,在当前时刻之后,直到电池41的SOC值达到最佳SOC值Qo为止,进行从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的放电。
在步骤S216,计算部205在判断为电池41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是第三充放电模式G23情况下(步骤S216为第三),与步骤S213同样,将当前SOC值Qc作为电池41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而计算(步骤S217)。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7(图2),从作为目标值的当前SOC值Qc减去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Qc的结果亦即0作为目标放电量而被计算。此时,由于不需要从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放电,因此,输出部206不进行步骤S108(图2)以后的处理,控制部20结束放电控制的动作。此时,不进行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的放电,如第三充放电模式G23(图5)所示,电池41在当前时刻之后不被充放电而被闲置。
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步骤S107(图2),输出部206也可以生成表示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目标放电量为0的放电的指示的控制信息,并进行步骤S108以后的处理。此时,在步骤S110(图2),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目标放电量为0的放电。也就是说,实际上不进行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的放电,如第三充放电模式G23(图5)所示,电池41在当前时刻之后不被充放电而被闲置。
在步骤S216,计算部205在判断为电池41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是第四充放电模式G24情况下(步骤S216为第四),将必要SOC值Qn作为电池41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而计算(步骤S218)。
在该悄况下,在步骤S107(图2),从作为目标值的必要SOC值Qn减去在步骤S101获取的当前SOC值Qc的结果作为目标放电量而被计算,并且生成表示从车辆4的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进行该目标放电量的放电的指示的控制信息。据此,在步骤S110(图2),如第四充放电模式G24(图4(应为图5))所示,在当前时刻之后,直到电池41的SOC值达到必要SOC值Qn为止,进行从电池41向电气设备32的放电。
接下来,说明在车辆4的用户所拥有的通信终端9进行的处理。
图6是表示放电通知设定画面W1的一例的图。通信终端9能够通过车辆4的用户进行的操作,在任意时间将图6所示的放电通知设定画面W1显示在通信终端9所具备的显示器上。放电通知设定画面W1是用于在接收到在步骤S108(图2)从服务器2发送来的询问是否进行在步骤S107(图2)生成的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询问信息的情况下,预先设定回复给服务器2的信息的画面。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放电通知设定画面W1包含表示在接收到所述询问信息时询问是否自动回复服务器2的消息900、允许按钮901、非允许按钮902以及每次确认按钮903。
允许按钮901是用于进行在接收到所述询问信息时将表示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自动地回复给服务器2的设定的操作按钮。也就是说,如果由用户按下允许按钮901,以后,通信终端9在接收到所述询问信息时,将表示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自动地回复给服务器2。
非允许按钮902是用于进行在接收到所述询问信息时将表示不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自动地回复给服务器2的设定的操作按钮。也就是说,如果由用户按下非允许按钮902,以后,通信终端9在接收到所述询问信息时,将表示不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自动地回复给服务器2。
每次确认按钮903是用于进行每当接收所述询问信息时向用户确认是否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设定的操作按钮。也就是说,如果由用户按下每次确认按钮903,以后,通信终端9每当接收所述询问信息时,将图7所示的放电确认画面W2显示在通信终端9所具备的显示器上。图7是表示放电确认画面W2的一例的图。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放电确认画面W2包含预测结果消息910、放电内容消息911、允许按钮912、非允许按钮913以及放电量设定按钮914。
预测结果消息910是表示从当前到下次使用车辆4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时间以及下次使用车辆4时的必要电量的消息。预测结果消息910利用在步骤S103(图2)预测的预测信息而生成。因此,在步骤S108(图2),输出部206将在步骤S103(图2)预测到的预测信息与所述询问信息一起发送到通信终端9。
放电内容消息911是表示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内容的消息。具体而言,放电内容消息911包含当前的电池41的SOC值和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时的电池41的SOC值的目标值。放电内容消息911利用在步骤S101(图2)获取的当前SOC值和在步骤S106计算出的目标值而生成。因此,在步骤S108(图2),输出部206将表示在步骤S101(图2)获取的当前SOC值以及在步骤S106计算出的目标值的信息与所述询问信息一起发送到通信终端9。
允许按钮912是用于回复表示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的操作按钮。也就是说,通信终端9在接收到所述询问信息的情况下,将放电确认画面W2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然后,当由用户按下了允许按钮912时,将表示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回复给服务器2。
非允许按钮913是用于回复表示不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的操作按钮。也就是说,通信终端9在接收到所述询问信息的情况下,将放电确认画面W2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然后,当由用户按下了非允许按钮913时,将表示不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回复给服务器2。
放电量设定按钮914是用于受理放电内容消息911所含的目标值以上且小于放电内容消息911所含的当前的电池41的SOC值的SOC值的输入,选择直到该受理的SOC值为止让电池41进行放电的放电方式的操作按钮。
也就是说,通信终端9在接收到所述询问信息的情况下,将放电确认画面W2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然后,当由用户按下了放电量设定按钮914时,将可以输入放电内容消息911所含的目标值以上且小于放电内容消息911所含的当前的电池41的SOC值的SOC值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如果由用户对该操作画面进行操作来输入SOC值,则通信终端9受理该被输入的SOC值,并将表示选择将电池41放电至该受理的SOC值为止的放电方式的信息回复给服务器2。
另外,设在步骤S108(图2),输出部206经由通信部22获取了从通信终端9回复的表示选择所述放电方式的信息。在该情况下,输出部206进行步骤S109(图2),并在步骤S109,代替在步骤S107生成的控制信息,将指示以该获取的信息所示的放电方式进行电池41的放电的信息发送到充放电装置5。
充放电装置5如果接收到该发送来的信息,就按照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从电池41向车辆4外部的电气设备32的放电,直到电池41的SOC值达到所述放电方式所示的在步骤S106计算出的目标值以上且小于在步骤S101(图2)获取的当前SOC值的SOC值为止。
上述方式只是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示例而已,并不用于将本发明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以下所示的变形实施方式。
(1)在步骤S108(图2),输出部206也可以通过将所述询问信息发送到车辆4的用户所拥有的建筑物3内的操作面板321(图1),从而向车辆4的用户询问是否允许进行在步骤S107生成的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在该情况下,操作面板321(图1)也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图6所示的放电通知设定画面W1和图7所示的放电确认画面W2,受理用户进行的对这些画面的操作。
(2)图7所示的放电确认画面W2也可以不包含放电量设定按钮914。此外,也可以在该放电确认画面W2上设置用于显示未图示的放电操作画面的操作按钮,利用该放电操作画面可以进行指定成为从电池41放电的电力的供给对象的一个以上的电气设备32以及向该一个以上的各电气设备32供给的电量的操作。
与此相对应,也可以在该操作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通信终端9或操作面板321显示放电操作画面,将包含用于识别在该放电操作画面指定的一个以上的电气设备32的信息以及表示向该一个以上的各电气设备32供给的电量的信息的放电详细信息与表示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一起回复给服务器2。
在步骤S109(图2),输出部206也可以将从通信终端9或操作面板321回复的放电详细信息与控制信息一起发送到充放电装置5。在步骤S110(图2),充放电装置5也可以将充到车辆4的电池41的电力供给到从服务器2接收到的放电详细信息所示的一个以上的各电气设备32,并且供给该放电详细信息所示的电量的电力。此时,在通信终端9或操作面板321,将表示电池41和一个以上的各电气设备32的图标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并且显示表示从表示电池41的图标图像向表示所述一个以上的各电气设备32的各图标图像正在供给电力的情况的图像。
(3)也可以省略步骤S105(图2)。据此,也可以在步骤S104,在判断为当前SOC值为最佳SOC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04为是),不依赖于作为从当前起到下次车辆4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时间的未使用时间,进行步骤S106(图2)以后的处理。
(4)也可以省略步骤S108(图2)。据此,也可以在步骤S107生成控制信息后,执行步骤S109(图2)以后的处理,从而不询问车辆4的用户就进行该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实施方式中,对服务器2的控制部20进行放电控制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取而代之,也可以由充放电装置5所具备的计算机或车辆4所具备的控制部40进行与服务器2进行的放电控制一样的控制。在该情况下,可以将与存储在服务器2的存储部21中的学习模型211一样的学习模型存储在充放电装置5所具备的未图示的存储装置或存储部42中。
此外,充放电装置5的计算机或车辆4的控制部40可以不与学习部200同样地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充放电装置5的计算机或车辆4的控制部40请求服务器2发送存储在存储部21中的学习模型211,并将对此响应而从服务器2回复的学习模型211存储在所述未图示的存储装置或存储部42中,并使用该学习模型211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仔细考虑各个用户的车辆的过去使用履历来抑制车辆的电池劣化的方面有利用价值。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是进行车辆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让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SOC值;
获取有关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
通过将获取到的所述履历信息输入到学习了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与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模型,获取有关所述必要电量的预测信息;
判断所述当前SOC值是否大于用于抑制所述电池的劣化的预先规定的最佳SOC值;
在判断为所述当前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SOC值、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预测信息,计算所述电池放电时的所述电池的SOC值的目标值;以及,
向所述充放电装置输出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电池向所述车辆的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直到所述电池的SOC值达到所述目标值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输入到所述学习模型的所述履历信息还包含表示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日期和时间的信息,
所述预测信息包含表示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的日期和时间的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中,还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比规定时间长,该未使用时间是从当前起到所述预测日期和时间信息所示的日期和时间为止的时间,
在所述计算中,在判断为所述当前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且所述未使用时间比所述规定时间长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目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中,
基于所述预测信息计算能够供给所述必要电量的必要SOC值,
在所述最佳SOC值大于所述必要SOC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最佳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中,
基于所述预测信息计算能够供给所述必要电量的必要SOC值,
当所述最佳SOC值在所述必要SOC值以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SOC值、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必要SOC值,选择预先规定的多个充放电模式中所述电池的劣化度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并计算与所述选择的所述充放电模式相对应的所述目标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中,
在所述必要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当前SOC值的情况下,
选择第一充放电模式和第二充放电模式之中所述电池的劣化度为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式是在下次所述车辆即将被使用之前,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必要SOC值为止的模式,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式是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所述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所述最佳SOC值为止,并且在下次所述车辆即将被使用之前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必要SOC值为止的模式,
在选择了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当前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在选择了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最佳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中,
在所述必要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且小于所述当前SOC值的情况下,
选择第二充放电模式、第三充放电模式以及第四充放电模式之中所述电池的劣化度为最小的充放电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式是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所述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所述最佳SOC值为止,并且在下次所述车辆即将被使用之前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必要SOC值为止的模式,所述第三充放电模式是直到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为止不进行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的模式,所述第四充放电模式是当前时刻之后立即让所述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所述必要SOC值为止,并且直到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为止不进行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的模式,
在选择了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最佳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在选择了所述第三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当前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在选择了所述第四充放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必要SOC值作为所述目标值而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放电模式包含不进行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的第一期间和进行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的第二期间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期间的劣化度通过所述第一期间和与所述当前SOC值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一劣化系数的乘积来计算,
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二期间的劣化度通过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二期间的充放电量和与所述电池的种类相对应的规定的第二劣化系数的乘积来计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中,
在输出所述控制信息之前,将询问是否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发送到所述车辆的用户拥有的通信终端,当从所述通信终端回复了表示进行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放电的信息时,输出所述控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中,
在输出所述控制信息之前,受理所述目标值以上且小于所述当前SOC值的SOC值的输入,将询问是否选择使所述电池放电直到所受理的该SOC值为止的放电方式的信息发送到所述车辆的用户拥有的通信终端,当从所述通信终端回复了表示选择所述放电方式的信息时,代替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充放电装置输出指示以所述放电方式进行所述电池的放电的信息。
11.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进行车辆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部,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SOC值;
第二获取部,获取有关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
第三获取部,通过将获取到的所述履历信息输入到学习了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与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模型,获取有关所述必要电量的预测信息;
判断部,用于判断所述当前SOC值是否大于用于抑制所述电池的劣化的预先规定的最佳SOC值;
计算部,在判断为所述当前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SOC值、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预测信息,计算所述电池放电时的所述电池的SOC值的目标值;以及,
输出部,向所述充放电装置输出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电池向所述车辆的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直到所述电池的SOC值达到所述目标值为止。
12.一种控制程序,是控制进行车辆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控制装置具备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第一获取部,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SOC值;
第二获取部,获取有关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的履历信息;
第三获取部,通过将获取到的所述履历信息输入到学习了所述车辆的过去的使用电量与下次所述车辆被使用时的必要电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模型,获取有关所述必要电量的预测信息;
判断部,用于判断所述当前SOC值是否大于用于抑制所述电池的劣化的预先规定的最佳SOC值;
计算部,在判断为所述当前SOC值大于所述最佳SOC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SOC值、所述最佳SOC值以及所述预测信息,计算所述电池放电时的所述电池的SOC值的目标值;以及,
输出部,向所述充放电装置输出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电池向所述车辆的外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放电,直到所述电池的SOC值达到所述目标值为止。
CN202180007674.2A 2020-06-24 2021-03-2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Pending CN1148467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8748 2020-06-24
JP2020-108748 2020-06-24
PCT/JP2021/012329 WO2021261042A1 (ja) 2020-06-24 2021-03-24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6719A true CN114846719A (zh) 2022-08-02

Family

ID=79282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7674.2A Pending CN114846719A (zh) 2020-06-24 2021-03-2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2216A1 (zh)
EP (1) EP4175120A4 (zh)
JP (1) JPWO2021261042A1 (zh)
CN (1) CN114846719A (zh)
WO (1) WO202126104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6828A (zh) * 2023-10-12 2023-11-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洗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1427B1 (ja) 2023-02-08 2023-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遠隔自動運転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車両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51809A (ja) * 2011-08-31 2013-03-1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動車両の充電制御装置
IN2014DN07684A (zh) * 2012-03-21 2015-05-15 Toyota Motor Co Ltd
JP5506888B2 (ja) * 2012-10-26 2014-05-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充放電制御装置
US10026998B2 (en) * 2014-05-15 2018-07-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vehicle operation to manage battery capacity
JP6582737B2 (ja) 2015-08-25 2019-10-0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充放電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24114B2 (ja) * 2017-02-21 2019-12-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放電システム用サーバ及び充放電システム
JP2019154167A (ja) * 2018-03-05 2019-09-1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6828A (zh) * 2023-10-12 2023-11-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洗方法和系统
CN117046828B (zh) * 2023-10-12 2024-02-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洗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32216A1 (en) 2022-10-20
WO2021261042A1 (ja) 2021-12-30
EP4175120A4 (en) 2023-12-20
JPWO2021261042A1 (zh) 2021-12-30
EP4175120A1 (en) 2023-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2988B (zh) 服务器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AU2007221261B2 (en) Power supply for battery powered devices
US20220332216A1 (en) Control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60250942A1 (en) Charging state management method, charging state management device, and program
US8768549B2 (en) Battery maintenance system
CN112238783B (zh) 通知控制器和电动车辆
CN108155656A (zh) 电力传输管理装置和电力传输方法
EP3016238A1 (en) Charging state management method, charging state management device, and program
JP5506888B2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
CN115622027A (zh) 电力供求管理装置以及电力供求调整方法
JP2018007466A (ja)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管理方法
EP2951048A1 (en) Battery maintenance system
CN113364827A (zh) 信息通知设备、信息通知系统、信息通知方法和车辆
JP2011211422A (ja) 携帯端末、電力受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受渡方法
JP2020120529A (ja) 車両の充電制御システム
CN116470547A (zh) 服务器以及电力管理系统
CN116054344B (zh) 一种电池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EP4335687A1 (en) Vehicle, power adjustment system, and power equipment
JP2024045089A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85841A (ja) 充電制御装置
JP2017158225A (ja) 電力制御装置
CN116890682A (zh) 电力系统、电力控制装置以及电力控制方法
JP2023022668A (ja) 充電方法、充電器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CN117508137A (zh) 增程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40078339A (ko) 표시 장치, 서버,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