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6661A - 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6661A
CN114846661A CN202180007405.6A CN202180007405A CN114846661A CN 114846661 A CN114846661 A CN 114846661A CN 202180007405 A CN202180007405 A CN 202180007405A CN 114846661 A CN114846661 A CN 114846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battery
top surface
support
correction fram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74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健嘏
朴泰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46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6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5Pouches or flexible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3/00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otary pressing members, e.g. rollers, rings, discs
    • B30B3/02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otary pressing members, e.g. rollers, rings, discs co-operating with a fixed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81Compression means other than compression means for stacks of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31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gas permeability, size or heat resistance
    • H01M50/133Thickn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其校正二次电池的外形,该辊压装置包括:夹具构件,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的顶表面上并且在其中插入二次电池的一个或多个校正框架;按压构件,其设置在夹具构件上方,以按压插入到每个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使得二次电池的外形被校正为与校正框架的外形相一致,其中,按压构件包括:支撑件,其配置为均匀地支撑插入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并且通过传递的力以均匀的力按压插入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从而校正二次电池的外形;以及按压件,其配置为传递力,使得支撑件以均匀的力按压插入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

Description

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2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021208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使二次电池的厚度最小化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与不可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是指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池。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摄像机之类的高科技电子领域。
二次电池分为电极组件内置于金属罐中的罐型二次电池和电极组件内置于袋中的袋型二次电池。
这种袋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结合至电极组件的电极引线、以及在电极引线的前端被引出的状态下容纳电极组件的袋。此外,电极组件具有电极和隔膜交替堆叠的结构,并且袋包括容纳电极组件的容纳部和密封要被密封的容纳部的密封部。
在此,在袋型二次电池中,由于电极组件与袋的容纳部之间的间隙而形成了空余空间。因此,存在由于电极组件与容纳部之间的空余空间而导致二次电池的厚度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发明了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其通过去除电极组件与袋的容纳部之间的空余空间而能够使二次电池的厚度最小化,特别是,能够均匀地辊压二次电池的整个表面,从而均匀地调节二次电池的整体厚度。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所述辊压装置校正二次电池的外形,所述辊压装置包括:夹具构件,所述夹具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表面上并且在其中插入二次电池的一个或多个校正框架;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设置在所述夹具构件上方,以按压插入到每个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使得二次电池的外形被校正为与所述校正框架的外形相一致,其中,按压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配置为均匀地支撑插入到所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并且通过传递的力以均匀的力按压插入到所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从而校正二次电池的外形;以及按压件,所述按压件配置为传递力,使得所述支撑件以均匀的力按压插入到所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
所述按压件可设置为压辊,并且所述压辊可在从所述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同时向所述支撑件传递力。
所述按压构件可进一步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配置为引导所述按压件从所述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所述引导装置可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具有从所述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到另一侧形成的引导孔;以及引导突起,所述引导突起设置在所述按压件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上并且结合到所述引导件的所述引导孔,以沿着所述引导孔从所述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所述支撑件可通过升降装置移动到所述底板的上部或下部。
所述升降装置可设置为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表面上并且与所述支撑件结合,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升降装置可包括卡止件,所述卡止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杆上并且配置为在支撑所述支撑件的同时调节所述支撑件的下降高度。
所述卡止件可螺纹结合至形成在所述升降杆的外周表面上的螺纹,以沿着所述升降杆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所述支撑件的下降高度。
所述校正框架可拆卸地结合到所述底板。
所述校正框架可包括组装框架,并且所述组装框架可结合到所述校正框架的在其中插入二次电池的所述插入空间,以将所述校正框架的所述插入空间的尺寸减小所述组装框架的厚度。
可设置有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组装框架,并且具有不同尺寸的所述多个组装框架以各自的尺寸向内减小的方式彼此重叠地设置在所述校正框架的所述插入空间中。
所述多个组装框架可具有相同的厚度。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可包括夹具构件和按压构件。夹具构件可包括底板和校正框架,按压构件可包括支撑件和按压件。由于该特征,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与袋之间的空余空间可被最小化,从而使二次电池的厚度增加最小化,特别是,二次电池的整个表面可被均匀地按压,使得二次电池整体具有均匀的厚度。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中,按压件可设置为压辊。由于该特征,压辊可向支撑件的整个表面施加均匀的力,因此,支撑件可均匀地按压二次电池的整个表面。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中,按压构件可进一步包括引导装置。由于该特征,按压件可稳定地从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从而提高工作的便利性和效率。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中,按压构件可进一步包括升降装置。由于该特征,支撑件可相对于底板垂直移动,以稳定地按压支撑件。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中,升降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卡止件。由于该特征,可调节支撑件的下降高度,因此,可防止二次电池被过度辊压,从而预先防止二次电池变形和损坏。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中,卡止件可螺纹结合至升降装置的升降杆。由于该特征,卡止件可在旋转时沿着升降杆上升或下降,从而精细地调节支撑件的下降高度。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中,校正框架可进一步包括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组装框架。由于该特征,可辊压具有各种尺寸的二次电池,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截面图。
图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的透视图。
图7是图6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的截面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以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将省略对描述本发明不必要的任何内容,并且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10包括电极组件11和容纳电极组件的袋12,袋12包括容纳电极组件11的容纳部12a和密封容纳部12a的密封部12b。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10在电极组件11与袋12的容纳部12a之间具有空余空间,从而厚度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滚压工艺来滚压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以去除或最小化电极组件11与袋12的容纳部12a之间的空余空间。在此,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可均匀地按压二次电池的整个表面,以均匀地调节二次电池的整体厚度,从而去除或最小化电极组件11与袋12的容纳部12a之间的空余空间。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如图2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100配置为辊压二次电池以校正二次电池的外形,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100包括:其上设置二次电池10的夹具构件110、和均匀地按压设置在夹具构件110上的二次电池10的整个顶表面的按压构件120。
夹具构件
夹具构件110包括:底板111、和设置在底板111的顶表面上以校正二次电池10的外形的一个或多个校正框架112。
底板111具有长方板形状,校正框架112设置在底板111的顶表面上。
校正框架112具有矩形框架形状,多个校正框架112等间隔地设置在底板111的顶表面上。就是说,袋12的容纳部12a被插入到形成在校正框架12的中央的插入空间中,并且袋12的密封部12b被支撑在校正框架112的上部的外周表面上。
具有这种结构的夹具构件110可有效地布置多个二次电池10。
按压构件
按压构件120配置为按压插入到夹具构件中的二次电池,并且包括:支撑件121,支撑件121均匀地支撑插入到校正框架112中的二次电池10的整个顶表面,并且通过传递的力以均匀的力按压插入到校正框架112中的二次电池10的整个顶表面,从而校正二次电池10的外形;以及按压件122,按压件122传递力,使得支撑件以均匀的力按压插入到校正框架112中的二次电池10的整个顶表面。
支撑件121具有与底板111相同的尺寸、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放置在校正框架112的顶表面上以支撑插入到校正框架112中的二次电池10的顶表面。在此,支撑件121形成为平坦的水平面以均匀地支撑二次电池10的整个顶表面。此时,当力从外部传递到支撑件121时,整个支撑件121朝向校正框架112的方向被按压,从而以均匀的力按压二次电池10的整个顶表面。因此,袋12的容纳部12a可在支撑件121与底板111之间被辊压,并且袋12的容纳部12a可与电极组件11紧密接触,以去除容纳部12a与电极组件11之间的空余空间,同时,袋12的容纳部12a可变形为校正框架112的插入空间的形状,从而均匀地校正二次电池的外形。特别是,在袋12的容纳部12a被均匀按压的同时,可均匀地调节二次电池10的整体厚度。
按压件122设置为压辊,压辊在旋转的同时从支撑件121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以传递力,从而按压支撑件121。在此,按压件122可设置成对应于支撑件12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以同时在宽度方向上按压支撑件121的与按压件122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部分并且在按压件在该状态下移动的同时还在长度方向上向整个支撑件121传递均匀的力。
如上所述,按压件122与支撑件的表面滚动接触,以向支撑件的整个表面传递均匀的力。
具有上述配置的按压构件120可均匀地按压插入到校正框架112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表面,以均匀地调节二次电池10的整体厚度(见图5)。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100可去除袋与电极组件之间的空余空间,以使二次电池的厚度增加最小化,从而均匀地辊压二次电池的整个表面,使得二次电池具有均匀的厚度。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按压方法。
首先,将二次电池10设置在支撑构件110上。就是说,将二次电池10插入设置在支撑构件110的底板111上的校正框架112的插入空间中。然后,将包括在二次电池10中的袋12的容纳部12a插入到校正框架112的插入空间中,并且将袋12的密封部12b设置在校正框架112的顶表面上。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按压构件120按压设置在支撑构件110上的二次电池10。就是说,当按压构件120的支撑件121设置在校正框架112的顶表面上时,二次电池10的整个顶表面被支撑在支撑件121的底表面上。接着,将按压构件120的按压件122设置在支撑件121的顶表面的一侧,然后,朝向支撑件121的方向按压按压件122并且同时按压件122朝向支撑件121的顶表面的另一侧的方向移动。然后,在按压件122移动的同时,均匀的力被传递到支撑件121的整个表面,并且支撑件121通过传递的力以均匀的力按压二次电池10的整个表面,从而辊压二次电池10。在此,被辊压的二次电池10可变形为与校正框架112的插入空间相一致并且同时厚度减小。特别是,袋的容纳部与电极组件可彼此紧密接触,以去除空余空间。
下文中,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构成符号使用相同的构成符号,并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辊压装置100A包括按压构件120,按压构件120包括支撑件121和按压件122。
按压构件120可进一步包括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引导按压件122从支撑件121的顶表面的一侧匀速移动到另一侧,并且引导装置可使按压件122在支撑件121的顶表面上更稳定地移动。
例如,引导装置包括:引导件123,引导件123具有从支撑件121的顶表面的一侧到另一侧形成的引导孔123a;以及引导突起122a,引导突起122a设置在按压件122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上并且结合到引导件123的引导孔123a,以沿着引导孔123a从支撑件121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就是说,按压件122可沿着引导件123从支撑件121的顶表面的一侧匀速移动到另一侧,因此,按压件122可始终以均匀的力按压支撑件121,以均匀地校正由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辊压的二次电池的外形。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如图8和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100包括按压构件120,按压构件120包括支撑件121和按压件122。
支撑件121通过升降装置相对于底板111在垂直方向上垂直移动。
就是说,升降装置设置为在底板111的顶表面上向上延伸的升降杆113。在此,当在图8中观察时,支撑件121与升降杆113结合,使得支撑件能够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因此,升降装置可改善支撑件121与底板之间的结合并且防止支撑件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移动。特别是,升降装置可使支撑件121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升降装置包括卡止件114,卡止件114设置在升降杆113上并且在支撑支撑件121的同时调节支撑件121的下降高度。
就是说,当升降杆113与支撑件121结合时,支撑件121可沿着升降杆113下降,然后支撑在卡止件114上。结果,支撑件121不再下降,因此,可限制支撑件121的下降高度。
特别是,卡止件114可螺纹结合至形成在升降杆的外周表面上的螺纹,以沿着升降杆上升或下降。因而,可容易调节卡止件114的位置,特别是,可更精确地调节支撑件的下降高度。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如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100C包括支撑构件110,支撑构件110包括底板111和校正框架112。
在此,校正框架112包括组装框架,并且组装框架结合到校正框架112的在其中插入二次电池10的插入空间。因此,校正框架112的插入空间的尺寸可被减小了组装框架的厚度。结果,可将具有各种尺寸的二次电池10插入到校正框架112中。
特别是,可设置有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组装框架。例如,具有不同尺寸的三个组装框架112a、112b和112c以各自的尺寸向内减小的方式彼此重叠地设置在校正框架112的插入空间中。因此,可更精确地调节校正框架112的插入空间。
具有不同尺寸的组装框架具有相同的厚度,因此可根据袋的容纳部的面积来有效地计算和调节校正框架的内部空间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100C包括支撑构件110,支撑构件110包括底板111和校正框架112。
在此,校正框架112可拆卸地结合到底板111。就是说,在底板111上形成有结合突起111a,并且在校正框架112中形成有与结合突起111a结合的结合槽112d。
因此,校正框架可通过结合突起111a和结合槽112d附接到底板以及从底板分离。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和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定。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等同含义内以及在权利要求内进行的各种修改应当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100: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110:夹具构件
111:底板
112:校正框架
113:升降杆
114:卡止件
120:按压构件
121:支撑件
122:按压件
122a:引导突起
123:引导件
123a:引导孔。

Claims (12)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所述辊压装置校正二次电池的外形,所述辊压装置包括:
夹具构件,所述夹具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表面上并且在其中插入二次电池的一个或多个校正框架;
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设置在所述夹具构件上方,以按压插入到每个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使得二次电池的外形被校正为与所述校正框架的外形相一致,
其中,按压构件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配置为均匀地支撑插入到所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并且通过传递的力以均匀的力按压插入到所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从而校正二次电池的外形;以及
按压件,所述按压件配置为传递力,使得所述支撑件以均匀的力按压插入到所述校正框架中的二次电池的整个顶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按压件设置为压辊,并且
所述压辊在从所述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同时向所述支撑件传递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按压构件进一步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配置为引导所述按压件从所述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具有从所述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到另一侧形成的引导孔;以及引导突起,所述引导突起设置在所述按压件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上并且结合到所述引导件的所述引导孔,以沿着所述引导孔从所述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通过升降装置移动到所述底板的上部或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为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表面上并且与所述支撑件结合,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卡止件,所述卡止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杆上并且配置为在支撑所述支撑件的同时调节所述支撑件的下降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卡止件螺纹结合至形成在所述升降杆的外周表面上的螺纹,以沿着所述升降杆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所述支撑件的下降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校正框架可拆卸地结合到所述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校正框架包括组装框架,并且
所述组装框架结合到所述校正框架的在其中插入二次电池的所述插入空间,以将所述校正框架的所述插入空间的尺寸减小所述组装框架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设置有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组装框架,并且
具有不同尺寸的所述多个组装框架以各自的尺寸向内减小的方式彼此重叠地设置在所述校正框架的所述插入空间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组装框架具有相同的厚度。
CN202180007405.6A 2020-02-20 2021-02-15 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Pending CN1148466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21208 2020-02-20
KR1020200021208A KR20210106254A (ko) 2020-02-20 2020-02-20 이차전지 압연장치
PCT/KR2021/001902 WO2021167302A1 (ko) 2020-02-20 2021-02-15 이차전지 압연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6661A true CN114846661A (zh) 2022-08-02

Family

ID=7739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7405.6A Pending CN114846661A (zh) 2020-02-20 2021-02-15 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8828A1 (zh)
EP (1) EP4064399A4 (zh)
JP (1) JP7405384B2 (zh)
KR (1) KR20210106254A (zh)
CN (1) CN114846661A (zh)
WO (1) WO20211673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29027A1 (en) * 2021-09-14 2024-02-28 Lg Energy Solution, Ltd. Electrode assembly,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secondary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secondary battery manufacturing device used there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5790B2 (ja) 2000-03-30 2010-05-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3157903A (ja) 2001-11-20 2003-05-30 Toshiba Battery Co Ltd 非水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EP2546917B1 (en) * 2010-03-08 2018-04-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2013026173A (ja) 2011-07-26 2013-02-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ラミネート外装電池
US9808985B2 (en) * 2012-06-21 2017-11-07 Scivax Corporation Roller pressing device, imprinting device, and roller pressing method
KR101816947B1 (ko) * 2013-10-30 2018-01-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팩 가압 지그
KR101888211B1 (ko) * 2013-12-09 2018-08-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스텝드 배터리 사행 방지 장치 및 방법
KR101910686B1 (ko) * 2014-01-28 2018-10-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셀 가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셀 가압방법
WO2017038520A1 (ja) * 2015-09-03 2017-03-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池
CN208028114U (zh) * 2018-03-06 2018-10-30 合肥恒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电池整平装置
JP7026207B2 (ja) 2018-03-28 2022-02-25 株式会社エンビジョンAescジャパン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ロール体
JP7085390B2 (ja) 2018-04-09 2022-06-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2145494B1 (ko) 2018-11-23 2020-08-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파우치 성형장치 및 성형방법, 그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제조설비
CN110061295A (zh) * 2019-03-29 2019-07-26 朱秀平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锂电池厚度整形装置
CN210821042U (zh) * 2019-06-03 2020-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施压升降装置及施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4399A1 (en) 2022-09-28
JP2023507719A (ja) 2023-02-27
KR20210106254A (ko) 2021-08-30
JP7405384B2 (ja) 2023-12-26
EP4064399A4 (en) 2023-06-07
WO2021167302A1 (ko) 2021-08-26
US20230048828A1 (en)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2402B1 (ko) 파우치형 2차전지 셀의 사이드 실링부 예각 벤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예각 벤딩 방법
US20140304980A1 (en) Battery case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10870110B (zh) 对电极片进行切口的设备和方法
US11522258B2 (en) Electrolyte removing devi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secondary battery
CN109713351B (zh) 二次电池的绝缘膜封装装置
KR100586896B1 (ko)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의 성형장치
CN114846661A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辊压装置
KR101781828B1 (ko) 측면 밀봉 잉여부가 절곡된 전지셀의 제조방법
KR102358131B1 (ko) 이차전지 셀 이송캐리어 얼라인장치
KR20220008773A (ko) 전극 커팅장치 및 커팅방법, 그를 포함하는 전극 제조설비
KR20180059373A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지그
KR102652673B1 (ko) 대상체 승강이송장치 및 승강이송방법
US2023004829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sing Secondary Battery
US11024864B2 (en) Assembly device for stacking a fuel cell stack
KR102361748B1 (ko) 이차전지 셀 이송 캐리어
US20230135809A1 (en) Battery cell terrace alignment device
US20230158701A1 (en) Electrode Cutt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EP4357100A1 (en) Molding apparatus, molding method, pouch-type battery case manufactured thereb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KR102547503B1 (ko) 측면 터미널 각형 배터리 테이핑 장치
EP4345967A1 (en) Adsorption apparatus
EP4112278A1 (en) Pouch-type battery case sealing apparatus and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sealing method using same
US20240030479A1 (en) Electrode plate spreading device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16761711A (zh) 间隙调节装置以及包括该间隙调节装置的二次电池密封设备
KR20190029067A (ko) 전극의 굽힘 보정장치
US20240001580A1 (en) Notch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de substrate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