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6205A - 防护体、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以及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护体、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以及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6205A
CN114846205A CN202080089554.7A CN202080089554A CN114846205A CN 114846205 A CN114846205 A CN 114846205A CN 202080089554 A CN202080089554 A CN 202080089554A CN 114846205 A CN114846205 A CN 114846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generator
airbag
gas
shield
ac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95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6205B (zh
Inventor
胜田信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orp filed Critical Daic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846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6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6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6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 E01F15/02Continuous barriers extending along roads or between traffic lanes
    • E01F15/04Continuous barriers extending along roads or between traffic lanes essentially made of longitudinal beams or rigid strips supported above ground at spaced poi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的技术:在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中,与以往相比,安全性优异、无需电源的确保且能抑制防护性能经长期而降低。本发明的防护体固定于地面,具备:气体发生器;气囊袋体,在气体发生器工作时,由于供给的气体而展开;工作机构,使气体发生器工作;外壳部,容纳气体发生器、气囊袋体、工作机构,工作机构具有:起动部,以起动部从在气体发生器工作前的初始状态下所配置的初始位置位移至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传递构件,其一端侧与设于外壳部的内壁面的固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与起动部连接,在外壳部由于外力而变形时,通过将该外力从固定部传递至起动部来使起动部从初始位置位移至起动位置。

Description

防护体、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以及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 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体、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以及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固定于地面来用于保护行人等防护对象的防护体,众所周知有护栏、栅栏等。例如,护栏是以车辆的越出的防止等为目的而设置的防护体,沿车道与人行道的边界部延伸设置,由此将空间分隔为防护对象区域(例如,人行道)和非防护对象区域(例如,车道)。
一般而言,护栏由具有适度的刚性和韧性的横梁以及支承该横梁的支柱构成,成为针对车辆等碰撞时的冲击、通过横梁和支柱的变形来吸收能量的构造。像这样的护栏等防护体被设计为:为了吸收车辆等碰撞物碰撞时的碰撞能量而容许在横梁、支柱产生某种程度的变形。因此,有时也会在车辆等碰撞物与护栏等防护体碰撞时,防护体较大地变形,期望着与以往相比安全性优异的防护体。
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支柱间架设有钢制构件的护栏中,在钢制构件的车道侧侧面以沿钢制构件延伸的方式装配有缓冲构件,该缓冲构件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材料,从而谋求与护栏接触的车辆、护栏的损伤的减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15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79181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装配于以往的护栏的缓冲构件向外部露出,因此,缓冲构件恐怕会因暴露于紫外线、风和雨等情况等而劣化,难以持续长期地维持保护性能。
与此相对,用于在汽车碰撞时保护乘坐者的气囊装置作为搭载于汽车的保护装置而广泛地实用化。然而,在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中,存在如下实际情况:不易确保用于使气囊装置工作的电源,难以将汽车用气囊装置原样地转用于该防护体。
本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技术:在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中,与以往相比,安全性优异、无需电源的确保且能抑制防护性能经长期而降低。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构成。即,本公开的防护体为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其具备:气体发生器;气囊袋体,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由于从该气体发生器供给的气体而展开;工作机构,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外壳部,容纳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袋体以及所述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具有:起动部,以所述起动部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前的初始状态下所配置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位移至规定的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传递构件,其一端侧与设于所述外壳部的内壁面的固定部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侧与所述起动部连接,在所述外壳部由于外力而变形时,通过将该外力从所述固定部传递至所述起动部来使该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传递构件为线材或带材,所述工作机构具有使张力作用于所述传递构件的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在所述初始状态时作用于所述传递构件的张力比在所述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时作用于所述传递构件的工作时张力相比,较小。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气体发生器是具有填充瓶和闭塞构件的加压气体式的气体发生器,所述填充瓶填充有加压气体,所述闭塞构件闭塞所述填充瓶中的气体排出口,所述工作机构以所述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所述闭塞构件开裂,由此,使加压气体从所述气体排出口排出。
此外,也可以是,在本公开的防护体中,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气体排出口和所述气囊袋体的气体导入口通过具有挠性的连结管连结。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防护体是为了将空间分隔为防护对象区域和非防护对象区域而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包括防护间隔壁构件,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沿所述防护对象区域与所述非防护对象区域的边界部延伸设置,所述外壳部设于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外壳部中的所述固定部的配置位置和所述起动部的所述初始位置分别设定于沿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不同的位置,所述传递构件沿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设置。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防护体是为了将空间分隔为防护对象区域和非防护对象区域而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包括:防护间隔壁构件,沿所述防护对象区域与所述非防护对象区域的边界部延伸设置;以及支柱,支承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所述外壳部设于所述支柱。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外壳部中的所述固定部的配置位置和所述起动部的所述初始位置分别设定于所述支柱的沿高度方向的不同的位置,所述传递构件沿所述支柱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外壳部具有用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使所述气囊袋体向外部展开的气囊出口和遮蔽所述气囊出口的罩构件,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通过所述气囊袋体的膨胀压力使所述气囊出口开放。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防护体为设置于人行道与车道的边界位置的护栏。
此外,也可以将本公开的技术特定为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即,本公开的气囊装置具备:气体发生器;气囊袋体,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由于从该气体发生器供给的气体而展开;工作机构,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外壳部,设于所述防护体并容纳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袋体以及所述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具有:起动部,以所述起动部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前的初始状态下所配置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位移至规定的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传递构件,其一端侧与设于所述外壳部的内壁面的固定部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侧与所述起动部连接,在所述外壳部由于外力而变形时,通过将该外力从所述固定部传递至所述起动部来使该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
此外,也可以将本公开的技术特定为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即,本公开的技术为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其包括:作为所述气囊装置而具备:气体发生器;气囊袋体,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由于从该气体发生器供给的气体而展开;工作机构,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外壳部,设于所述防护体并容纳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袋体以及所述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作为所述工作机构而具备:起动部,以所述起动部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前的初始状态下所配置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位移至规定的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传递构件,其一端侧与设于所述外壳部的内壁面的固定部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侧与所述起动部连接,此外,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外壳部由于外力而变形时,通过所述传递构件将该外力从所述固定部传递至所述起动部,由此,使该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通过所述起动部而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提供一种如下的技术:在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中,与以往相比,安全性优异、无需电源的确保且能抑制防护性能经长期而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护栏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护栏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扩散器部及其周边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的工作状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的工作状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中、由工作线拉伸的起动片从支承体处断开了的状态的图。
图8是概略性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在防护对象区域展开后的气囊袋体的图。
图9是概略性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在防护对象区域展开后的气囊袋体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护栏的立体图。
图11是对实施方式2的护栏中的支柱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护栏中的支柱变形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气囊装置中、由工作线拉伸的起动片从支承体处断开了的状态的图。
图14是概略性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护栏中、在防护对象区域展开后的气囊袋体的图。
图15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防护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防护体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防护体、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以及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和各构成的组合等是一个例子,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构成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的变更。本公开不受实施方式限定,而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和图2是作为具备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的防护体的护栏1的立体图。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护栏1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护栏1的立体图。
护栏1具备多个支柱2、支承于支柱2间的横梁3、气囊装置4等。护栏1是固定于地面GR的防护体的一个例子。护栏1设置于人行道与车道的边界位置并沿人行道和车道延伸设置。护栏1是为了防护位于人行道侧的防护对象区域AR1而将空间分隔为防护对象区域AR1和非防护对象区域AR2的防护体,抑制接触或者碰撞的车辆等进入到人行道侧的防护对象区域AR1。在图1、图2等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护栏1的一部分,即一对支柱2和架设于支柱2间的横梁3。
支柱2为内部构成为中空构造的圆筒状的钢制支柱。此外,横梁3为例如通过对钢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的钢板梁。横梁3是防护间隔壁构件的一个例子,沿作为人行道侧的空间的防护对象区域AR1与作为车道侧的空间的非防护对象区域AR2的边界部延伸设置。横梁3具有面向防护对象区域AR1的防护内表面31和面向非防护对象区域AR2的防护外表面32。此外,支柱2与横梁3的防护内表面31接合以使该支柱2配置于防护对象区域AR1。横梁3例如通过装配件5装配于支柱2。
以下,将面向非防护对象区域AR2的防护外表面32侧设为护栏1(横梁3)的正面侧,将面向防护对象区域AR1的防护内表面31侧设为护栏1(横梁3)的背面侧来进行说明。此外,将支柱2相对于地面GR而延伸的方向设为护栏1的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横梁3中,在高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从正面侧观察、朝向背面侧凹陷的中央凹部33。中央凹部33沿横梁3的延伸设置方向(长尺寸方向)延伸。其中,对于横梁3和支柱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护栏1具备气囊装置4,该气囊装置4例如在行驶在车道的车辆等与护栏1接触、碰撞等时,用于保护位于人行道(防护对象区域AR1)的行人等。以下,对气囊装置4的详情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4的内部构造的图。气囊装置4具有钢制的外壳盒41,在该外壳盒41的内部形成有作为容纳气囊装置4的各种零件的容纳空间的容纳部40。外壳盒41是外壳部的一个例子。气囊装置4的外壳盒41(容纳部40)既可以配设于护栏1的内部,也可以附属设置于护栏1的外侧。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气囊装置4的外壳盒41(容纳部40)附属设置于护栏1中的横梁3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气囊装置4的外壳盒41配置于横梁3中夹在一对支柱2间的跨距(span)中央部的附近。此外,气囊装置4的外壳盒41设于横梁3的中央凹部33。外壳盒41具有前壁411、后壁412、上壁413、下壁414、左右一对侧壁415等。
此外,在外壳盒41中的后壁412开口形成有气囊出口416,该气囊出口416由罩构件417遮蔽。罩构件417由强度比形成外壳盒41的钢制的各壁体低的材料形成,例如由厚度薄的树脂材料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外壳盒41的一部分也可以由形成横梁3的钢板形成。换言之,形成横梁3的钢板的一部分也可以兼顾地构成外壳盒41的一部分或者整体。
如图3所示,在外壳盒41的内侧即容纳部40容纳有气体发生器50、气囊袋体60、工作机构70等。气囊袋体60以折叠于容纳部40中的规定位置的状态配置。对于容纳部40中的气囊袋体60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容纳部40内的气囊袋体60既可以以波纹折形式折叠,也可以以卷折形式折叠,还可以以其他方式折叠。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气囊袋体60例如通过保持于适当的保持构件(未图示)来定位于容纳部40的规定位置,该保持构件设于外壳盒41的内壁面。此外,如图3所示,气囊袋体60的配置位置和罩构件417的位置、大小等被确定为使气囊袋体60在容纳于外壳盒41的状态下与罩构件417对置。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了气体发生器50工作前的气囊装置4的状态。
此外,对于气体发生器50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但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50为具有填充有加压气体的填充瓶51的储气(stored gas)式的气体发生器。在气体发生器50工作时,通过将填充瓶51开封来向气囊袋体60供给加压气体,气囊袋体60膨胀。就填充于填充瓶51的内部的加压气体而言,例如能使用氩气、氦气等适合用于使气囊袋体60膨胀展开的适当的气体。气体发生器50的填充瓶51由适当的固定构件53固定于外壳盒41。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气体发生器50的填充瓶51固定于外壳盒41中的前壁411的内壁面411A。其中,气体发生器50的填充瓶51也可以固定于外壳盒41中的其他壁面。
而且,如图1至图3所示,气囊装置4中的外壳盒41的气囊出口416开口于面向位于人行道侧的防护对象区域AR1的后壁412。气囊出口416是用于在气体发生器50工作时使气囊袋体60向外壳盒41(容纳部40)的外部展开的开口部。遮蔽外壳盒41的气囊出口416的罩构件417在气体发生器50工作时气囊袋体60因从填充瓶51供给的加压气体而膨胀的过程中,因气囊袋体60的膨胀压力而从后壁412脱离或者破坏。其结果是,气囊出口416开放。如此一来,外壳盒41的气囊出口416因气囊袋体60的膨胀压力而开放,由此,外壳盒41的内外连通,结果是,气囊袋体60在位于人行道侧的防护对象区域AR1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外壳盒41中的罩构件417简易地装配于后壁412,以使罩构件417能在气体发生器50工作时因气囊袋体60的膨胀压力而从后壁412朝向外部脱离。此外,也可以使板厚比罩构件417中的其他部位薄的脆弱部(例如,撕裂线(tear line))在罩构件417中的适当的位置延伸。在该情况下,在气体发生器50工作时,罩构件417因气囊袋体60的膨胀压力而以脆弱部为起点断裂,由此,气囊出口416开放。
如图3所示,气体发生器50具有填充有加压气体的填充瓶51、设于填充瓶51的出口端部511侧的扩散器部52等。填充瓶51和扩散器部52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填充瓶51和扩散器部52可以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也可以一体成形。
图4是对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50的扩散器部52及其周边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的图。在填充瓶51的内部形成有加压气体室510,在加压气体室510的内部填充有加压气体。此外,填充瓶51的出口端部511具有筒形状,在出口端部511开口有气体排出口512。此外,在填充瓶51中的出口端部511设有闭塞气体排出口512的爆破片(burst disk)等这样的闭塞构件513。闭塞构件513例如由铁、不锈钢等金属制的薄壁圆盘形成,密闭气体排出口512。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闭塞构件513受到填充于加压气体室510内的加压气体的压力而朝向扩散器部52的扩散器室523侧变形为碗状。
扩散器部52为例如具有有底筒形状的构件,包括筒状的壁部521和对筒状的壁部521的端部进行闭塞的底壁部522,在扩散器部52的内侧形成有中空的扩散器室523。如图4所示,对填充瓶51的气体排出口512进行闭塞的闭塞构件513被配置为其外表面513A面对扩散器室523。在此,当通过闭塞构件513开裂而使气体排出口512开放时,加压气体室510中的加压气体从气体排出口512向扩散器室523流出。
在此,在扩散器部52中的筒状的壁部521连接有排出管524的一端,该排出管524具有用于从扩散器室523排出加压气体的中空筒形状。在排出管524的内侧形成有用于使加压气体流通的内部通道。其中,排出管524只要能将用于从填充瓶51供给至气囊袋体60的加压气体从扩散器室523排出即可,例如,也可以与底壁部522连接。此外,在扩散器部52中的筒状的壁部521中,在供排出管524连接的位置形成有连通孔521A,排出管524的内部通道和扩散器室523经由连通孔521A连通。
此外,在排出管524的另一端形成有气体排出口524A,该气体排出口524A将从扩散器室523流出来的加压气体朝向气囊袋体60排出。就气囊袋体60而言,在其内部具有用于导入加压气体的气体导入口61,排出管524中的气体排出口524A和气囊袋体60中的气体导入口61通过具有挠性的连结管54气密地连结(参照图3)。连结管54也可以是例如波纹状的柔性软管(flexible hose)。
接着,对工作机构70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工作机构70包括支承体71、作为起动部的起动片72、作为传递构件的工作线73、滑轮(pulley)74等。支承体71是对起动片72进行支承的构件,固定于扩散器部52中的筒状的壁部521。支承体71从筒状的壁部521朝向扩散器室523中的径向中心侧延伸,起动片72与形成于支承体71的顶端的脆弱部711一体地连接。形成于支承体71的顶端的脆弱部711由相对于外力而脆弱的材料形成,其截面比起动片72的横截面小。
此外,起动片72具有与闭塞构件513的外表面513A对置的第一面721和朝向其相反侧的第二面722。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动片72中的第一面721和第二面722形成为平坦面。
如图4所示,在气体发生器50工作前的状态下,在工作机构70中的起动片72的第一面721与闭塞构件513的外表面513A抵接。在此,闭塞构件513的强度被设定为该闭塞构件513开裂时的爆破压力成为比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小的值。换言之,闭塞构件513的强度被设定为无法经受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的程度。并且,支承于工作机构70中的支承体71的起动片72从扩散器室523侧支承闭塞构件513,由此,抑制了闭塞构件513的开裂。即,闭塞构件513成为:在由起动片72支承的限度内,开裂被抑制,但在失去来自起动片72的支承力的时间点开裂。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将在气体发生器50工作前的初始状态下起动片72所配置的位置定义为“初始位置P1”。即,在起动片72配置于初始位置P1的初始状态下,起动片72从扩散器室523侧支承闭塞构件513,由此,抑制了闭塞构件513的开裂。另一方面,以起动片72从初始位置P1位移至与该初始位置P1不同的规定的起动位置P2为契机,失去起动片72支承闭塞构件513的支承力。其结果是,闭塞构件513开裂,由此,填充瓶51中的气体排出口512开放,加压气体从气体排出口512排出。
此外,在工作机构70中的起动片72的第二面722固定有工作线73中的第一端部731。工作线73中的第一端部731例如也可以系留于固定于起动片72的第二面722的圆环构件等这样的固定件723。此外,在工作线73中的第一端部731设有密封构件75。例如,密封构件7也可以具有圆盘形状。另一方面,作为与工作线73中的第一端部73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第二端部732固定于外壳盒41中的内壁面(参照图3)。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工作线73中的第二端部732固定于固定件76,该固定件76设于外壳盒41中的前壁411的内壁面411A。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76是固定部的一个例子。固定件76例如可以是设于外壳盒41中的内壁面的圆环构件,工作线73中的第二端部732可以系留于固定件7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线73由金属制线形成,但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此外,如图3所示,工作线73架设于滑轮74,该滑轮74设于外壳盒41中的容纳部40。滑轮74为定滑轮,具有引导架设的工作线73的方向的圆盘和以轴支承形式将该圆盘的旋转轴支承为可旋转。滑轮74的旋转轴例如固定于外壳盒41中的上壁413或者下壁414等。
此外,如图4所示,在扩散器部52中的底壁部522形成有供工作线73插通的插通孔522A。插通孔522A沿材料厚度方向贯通底壁部522。此外,插通孔522A具有比工作线73的直径大的内径而使工作线73沿插通孔522A的内周面滑动自如。此外,扩散器部52中的插通孔522A的内径被设定为比密封构件75的直径小的尺寸。
接着,对护栏1所具备的气囊装置4的工作内容进行说明。就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而言,例如在行驶于车道(非防护对象区域AR2)的车辆等与护栏1接触、碰撞等时,气体发生器50工作,使气囊袋体60在位于人行道侧的防护对象区域AR1展开,由此来保护行人等。而详细而言,就气囊装置4而言,工作机构70以横梁3和设置于该横梁3的外壳盒41因伴随着车辆等从车道侧与护栏1接触、碰撞等的外力而变形为契机发挥功能,工作机构70利用作用于该外壳盒41的外力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
图5是对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4的工作状况进行说明的图。例如,在行驶于车道的车辆与护栏1的横梁3的防护外表面32碰撞的情况下,设置于横梁3的外壳盒41因伴随着该车辆的碰撞的外力而变形。例如,外壳盒41中,主要是面向车道(非防护对象区域AR2)侧的前壁411以朝向防护对象区域AR1侧弯曲的方式变形。如此一来,当外壳盒41(主要是前壁411)因外力而变形时,连接有工作线73的第一端部731的起动片72与连接有工作线73的第二端部732的固定件76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工作线73中的路径长度(以下,称为“线路径长度”)与外壳盒41变形前相比增大。
工作线73的线路径长度是从设于外壳盒41中的前壁411的内壁面411A的固定件76起至设于起动片72的固定件723的、工作线73的路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线73拉伸架设于滑轮74,因此,工作线73的线路径长度跟固定件76与滑轮74间的直线距离和固定件723与滑轮74间的直线距离之和大致一致。
如上所述,工作线73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起动片72的固定件723和前壁411的固定件76,因此,当线路径长度因外壳盒41的变形而增大时,工作线73张紧,在工作线73的路径长度方向(也可以称为工作线73的延伸轴方向)产生拉伸应力。如此一来,作用于工作线73的张力经由工作线73传递至起动片72的固定件723。即,工作线73将伴随着车辆对护栏1的碰撞的张力(外力)从前壁411的固定件76传递至起动片72的固定件723。由此,配置于扩散器室523内的起动片72由工作线73向图6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即远离闭塞构件513的方向拉伸。其结果是,支承体71中的脆弱部711发生撕裂等而破坏,起动片72从支承体71断开(脱离)。其结果是,起动片72从图4所说明的初始位置P1位移至与该初始位置P1不同的起动位置P2。
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4中、由工作线73拉伸的起动片72从支承体71处断开了的状态的图。如图7所示,当起动片72从初始位置P1位移至起动位置P2时,失去起动片72到此为止支承闭塞构件513的支承力,闭塞构件513变得无法经受填充于填充瓶51(加压气体室510)的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闭塞构件513开裂。其结果是,填充瓶51中的气体排出口512开放,加压气体室510的加压气体从气体排出口512向扩散器室523排出。即,气体发生器50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工作线73中的第一端部731装配有密封构件75,并且扩散器部52的底壁部522中的插通孔522A的内径比密封构件75的直径小。因此,在起动片72从支承体71处断开后,如图7所示,设于工作线73中的第一端部731的密封构件75成为防脱件,从而堵塞扩散器部52的底壁部522中的插通孔522A。
此外,从填充瓶51的气体排出口512排出至扩散器室523的加压气体经由形成于筒状的壁部521的连通孔521A、排出管524、连结管54,从气囊袋体60中的气体导入口61向气囊袋体60的内部供给(参照图3等)。如此,向配置于容纳部40的气囊袋体60的加压气体的供给开始,由此,气囊袋体60的膨胀开始。
在气囊袋体60在外壳盒41的容纳部40内膨胀的过程中,气囊袋体60的膨胀压力作用于遮蔽外壳盒41的气囊出口416的罩构件417。其结果是,罩构件417被从内侧朝向外侧按压而从后壁412脱离或者破坏。由此,如图5所示,气囊出口416开放,能利用加压气体的供给而使膨胀的气囊袋体60从气囊出口416向外壳盒41(容纳部40)的外部展开。此外,外壳盒41的气囊出口416设为面向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因此,能使气囊袋体60在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展开。需要说明的是,图5示出了气囊袋体60在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展开的中途的状态。
图8和图9是概略性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在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展开后的气囊袋体60的图。图8概略性示出了从上侧观察护栏1的状态,图9概略性示出了从侧面侧观察护栏1的状态。
就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而言,在与车辆等这样的碰撞物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等,能在大的外力作用于护栏1时,使气囊装置4(气体发生器50)工作而使气囊袋体60在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展开。由此,能适当地保护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中的行人等这样的保护对象。就是说,根据护栏1,能进一步确保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的安全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在通常时(气囊装置4工作前),气囊袋体60以折叠的状态紧凑地容纳于外壳盒41的内部,因此,能使护栏1不易体积变大。因此,不易妨碍行人的通行。此外,如上所述,在通常时(气囊装置4工作前),气囊袋体60容纳于外壳盒41的内部,因此,能抑制气囊袋体60持续长期地暴露于紫外线、风和雨等。因此,即使在供护栏1持续长期地使用的情况下,也能抑制气囊袋体60劣化。由此,能提供防护性能不会经长期而降低的护栏1。
而且,就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而言,由于是使用从气体发生器50供给的气体来使气囊袋体60膨胀、展开的方式,因此,能抑制护栏1的重量过度地增加。因此,将横梁3装配于支柱2的装配构造无需变得大规模或提高强度,材料成本不易过度地增多。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能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进一步确保防护对象区域AR1的安全性并且不会伴有护栏1体积过度地变大或重量的过度的增加、防护性能不会经长期而降低的、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
此外,如图9所示,气囊袋体60被设计为展开后的向高度方向的展开宽度(高度尺寸)Ha比作为防护间隔壁构件的横梁3的高度尺寸Hb大。根据像这样的气囊袋体60,能在展开后由气囊袋体60覆盖横梁3的整个高度方向。因此,能更加安全地对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中的行人进行防护。
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中,容纳于外壳盒41(容纳部40)的气体发生器50配置于不与罩构件417对置的位置。如此一来,配置为气体发生器50不与强度比形成外壳盒41的壁体低的罩构件417对置,由此,在车辆等与护栏1激烈地碰撞时,即使在气体发生器50的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填充瓶51)万一损伤了的情况下等,也能更加适当地确保周围的安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中,气囊袋体60以与外壳盒41的罩构件417对置的方式配置于容纳部40,因此,在气囊袋体60在容纳部40内膨胀的过程中,易于使气囊袋体60的膨胀压力作用于罩构件417,从而能顺利地开放外壳盒41的气囊出口416。
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的气囊装置4具备工作机构70,该工作机构70在由于车辆等碰撞物与护栏1碰撞时的外力而使外壳盒41变形时,利用使该外壳盒41变形的外力并通过机械机构来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由此,无需确保用于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的电源。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特别适合作为设置于难以确保电源并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的气囊装置。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也不需要感测碰撞物对护栏1的碰撞的传感器。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及其工作方法,能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工作来使气囊袋体60膨胀、展开,因此,能不受关于设置场所的制约地设置护栏1。就是说,通过应用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能提供关于设置场所的自由度非常优异的护栏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中设为:外壳盒41(外壳部)中的固定件76的配置位置和起动片72(起动部)的初始位置P1分别设定于沿横梁3(防护间隔壁构件)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将工作线73(传递构件)沿横梁3(防护间隔壁构件)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设置。由此,在外壳盒41伴随着车辆相对于横梁3的碰撞而变形时,变得容易在工作线73产生张力。其结果是,能在车辆相对于横梁3的碰撞时,使起动片72顺利地从初始位置P1位移至起动位置P2,使气囊装置4(气体发生器50)高精度地工作。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像图7所说明的那样地构成为:在工作机构70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时,设于工作线73的第一端部731的密封构件75成为防脱件,从而堵塞底壁部522中的插通孔522A。由此,能抑制从填充瓶51排出至扩散器室523的加压气体从插通孔522A漏出。此时,定位于扩散器部52中的插通孔522A的密封构件75在从填充瓶51向扩散器室523供给加压气体的期间持续地由加压气体的压力按压于底壁部522。因此,通过密封构件75更加可靠地闭塞插通孔522A,能抑制加压气体的漏出。因此,能将加压气体迅速地从气体发生器50(填充瓶51)供给至气囊袋体60来使气囊袋体60膨胀。此外,能抑制从气体发生器50(填充瓶51)供给至气囊袋体60的加压气体的量减少。
此外,就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而言,如上所述,排出管524中的气体排出口524A和气囊袋体60中的气体导入口61通过具有挠性的连结管54连结。因此,即使在车辆等与护栏1碰撞时外壳盒41较大地变形,也能适当地抑制从气体发生器50侧向气囊袋体60供给的加压气体的流路闭塞或过度地变窄。其中,连结管54不一定需要具有挠性。例如,也可以是,直接将排出管524连接于气囊袋体60中的气体导入口61而不在扩散器部52中的排出管524与气囊袋体60中的气体导入口61之间夹存连结管5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的工作机构70中,滑轮74也可以是使张力作用于工作线73的张紧轮(张紧器)。工作机构70能通过具备作为张紧器发挥功能的滑轮74来抑制工作线73挠曲。其结果是,在车辆等与护栏1碰撞时,变得容易在工作线73产生张力,能使气囊装置4(气体发生器50)高精度地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滑轮74设为张紧轮的情况下,在车辆等与护栏1碰撞前的初始状态时、滑轮74(张紧器)作用于工作线73的张力(初始张力)的大小被设定为比配置于扩散器室523的起动片72在从初始位置P1位移至起动位置P2时、作用于工作线73的工作时张力小。由此,能抑制在车辆等与护栏1碰撞前、气囊装置4(气体发生器50)错误地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当然也可以与滑轮74分开地配置在初始状态下、使张力作用于工作线73的张紧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备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的护栏1中,对于气囊袋体60的展开形态、例如展开后的气囊袋体60的形状、位置、大小等形态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对于护栏1中的气囊装置4的设置部位、设置数等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作为线材的工作线73来作为工作机构70中的传递构件,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用带材代替工作线73来将作用于外壳盒41的外力从设于该外壳盒41的固定件76传递至起动片72,只要发挥该传递功能即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实施方式2>
接着,对作为具备实施方式2的气囊装置的防护体的护栏1A进行说明。图10是实施方式2的护栏1A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从背面侧观察护栏1A的状态,关于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构成,通过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详细说明。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A,也与实施方式1的护栏1同样地,横梁3由支柱2支承。此外,支柱2与横梁3的防护内表面31接合,以使该支柱2配置于防护对象区域AR1。此外,就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A而言,气囊装置4A设于支柱2而不是设于横梁3。就支柱2而言,内部为中空构造,供气囊装置4A的各种部件容纳的容纳部40形成于支柱2的内部。图10所示的附图标记20为支柱2中的圆筒壁,在圆筒壁20的内侧形成有容纳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容纳部40在内侧形成的圆筒壁20为外壳部的一个例子。此外,在支柱2中的圆筒壁20中、面向防护对象区域AR1的部位(以下,称为“第一部位”)20A开口形成有气囊出口416,该气囊出口416由罩构件417遮蔽。
图11是对实施方式2的护栏1A中的支柱2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的图。在形成于圆筒壁20的内侧的容纳部40容纳有构成气囊装置4A的气体发生器50、气囊袋体60、工作机构70等。气囊装置4A是除了设于支柱2这点之外与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4实质上相同的构造。
如图11所示,在容纳部40配置有折叠的状态的气囊袋体60。此外,气体发生器50中的填充瓶51固定于圆筒壁20中的第一部位20A。此外,气体发生器50的扩散器部52为与实施方式1(参照图3、图4等)相同的构造,关于扩散器部52中的排出管524、连结管54、气囊袋体60中的气体导入口61的连结形态,也与实施方式1的气囊装置4相同。对工作机构70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工作机构70包括支承体71、起动片72、工作线73、滑轮74等。然后,工作机构70中的起动片72在扩散器室523内、以配置于初始位置P1的状态与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相抵抗地支承闭塞构件513,该闭塞构件513闭塞填充瓶51中的气体排出口512。由此,在车辆与护栏1A碰撞前的初始状态下,抑制了闭塞构件513由于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而开裂。此外,就作为工作机构70中的传递构件的工作线73而言,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第一端部731系留于固定于起动片72的固定件723,第二端部732系留于固定件76。在此,供工作线73的第二端部732连接的固定件76设于圆筒壁20中的第一部位20A的内壁面。此外,如图11所示,气囊袋体60配置于与形成于支柱2中的圆筒壁20的第一部位20A的气囊出口416和罩构件417对置的位置。另一方面,气体发生器50中的填充瓶51配置于不与罩构件417对置的位置。
在此,当车辆等碰撞物与护栏1A的支柱2的附近的横梁3碰撞时,如图12所示,支柱2变形为支柱2的上端侧朝向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侧倾倒。在图12中,为了方便,省略了支柱2中的内部构造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A以作为外壳部的支柱2的圆筒壁20因车辆相对于护栏1A的碰撞而变形为契机,通过工作机构70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即,在支柱2的圆筒壁20从图11所示的初始状态起如图12所示地变形的过程中,连接有工作线73的第一端部731的起动片72与连接有工作线73的第二端部732的固定件76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工作线73中的线路径长度增大而在工作线73产生张力。如此,在工作线73产生的张力经由工作线73传递至起动片72的固定件723,由此,起动片72被拉伸向远离闭塞构件513的方向。如此一来,在车辆碰撞时支柱2的圆筒壁20因外力而变形时,将该外力从设于圆筒壁20的固定件76经由工作线73传递至起动片72,由此,能向支承体71的脆弱部711施加大的力矩来使脆弱部711断裂。其结果是,如图13所示,起动片72从支承体71断开,能使起动片72从初始位置P1位移至起动位置P2。
即,如图13所示,起动片72从支承体71处断开,由此,当起动片72离开闭塞构件513时,会失去到此为止以与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对抗的方式支承闭塞构件513的支承力。其结果是,闭塞构件513开裂,填充瓶51中的气体排出口512开封。
从填充瓶51的气体排出口512排出至扩散器室523的加压气体经由扩散器部52中的连通孔521A、排出管524、连结管54、从气体导入口61向气囊袋体60的内部供给(参照图11)。如上所述,在车辆与护栏1A碰撞时,以作为外壳部的支柱2的圆筒壁20变形为契机,工作机构70机械地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由此,从气体发生器50向气囊袋体60的加压气体的供给开始。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A,容纳部40所容纳的气囊袋体60也配置为与遮蔽形成于圆筒壁20的第一部位20A的气囊出口416的罩构件417对置。因此,在气囊袋体60在容纳部40内膨胀的过程中,气囊袋体60的膨胀压力作用于罩构件417,罩构件417从圆筒壁20(第一部位20A)脱离或者破坏,由此,气囊出口416开放。其结果是,气囊袋体60通过气囊出口416向外部的防护对象区域AR1鼓出并且展开。图14是概略性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护栏1A中、在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展开后的气囊袋体60的图,示出了从上侧观察护栏1的状态。
如图14所示,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A,也能以支柱2的圆筒壁20因伴随着车辆等的碰撞的外力(冲击)而变形为契机,通过工作机构70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来使气囊袋体60在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展开。由此,能对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中的行人适当地进行防护,能进一步确保该防护对象区域AR1的安全性。并且,在支柱2的圆筒壁20因车辆等的碰撞能量而变形时,工作机构70能利用该碰撞能量而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通过机械机制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A及其工作方法在应用于像沿道路设置的护栏1A那样,大多设置于难以确保外部电源的环境下的防护体的情况下的优点特别显著。
而且,就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4A而言,支柱2的圆筒壁20(外壳部)中的固定件76的配置位置和起动片72(起动部)的初始位置P1如图11所示地、分别设定于支柱的沿高度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由此,在支柱2的圆筒壁20伴随着车辆相对于护栏1A的碰撞而变形时,变得容易在工作线73产生张力。其结果是,能在车辆相对于护栏1A的碰撞时,使起动片72顺利地从初始位置P1位移至起动位置P2,迅速地使气囊装置4A(气体发生器50)高精度地工作。
此外,就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A而言,支柱2与横梁3的防护内表面31接合,由此,支柱2配置于防护对象区域AR1。根据像这样的横梁3与支柱2的接合形态,存在如下优点:在气囊装置4A工作时,变得易于使气囊袋体60从形成于支柱2的内部的容纳部40向防护对象区域AR1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护栏1A将支承横梁3的支柱2的圆筒壁20用作了外壳部,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像实施方式1那样的外壳盒41附属设置于支柱2的外侧,在车辆与护栏1A碰撞时,将气囊袋体60向防护对象区域AR1(人行道)展开。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对气体发生器50中的填充瓶51的气体排出口512进行密封的闭塞构件513的爆破压力设定为比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小的值,在车辆等与护栏碰撞前的初始状态时,直接通过起动片72支承闭塞构件513,由此,抑制了闭塞构件513的开裂,但不限定于该方案。例如,也可以是,工作机构70中的起动片72在初始状态下配置的初始位置P1与闭塞构件513分离。在该情况下,预先将闭塞构件513的爆破压力设得比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大,以免在初始状态下,闭塞构件513由于加压气体的填充压力而开裂。并且,在像这样的方案中,工作机构70另行具有如下开封机构为好,该开封机构在车辆等与护栏碰撞时,在因经由工作线73传递的张力而使起动片72从初始位置P1位移到了起动位置P2时,与起动片72的位移联动来使闭塞构件513开裂。
作为如上所述的开封机构,例如也可以是,包括供起爆药容纳于内部的雷管和通过弹簧等施力以与雷管碰撞的撞针(trigger:触发器),在初始状态下,预先使起动片72与开封机构的撞针卡合而预先以与弹簧的施加力相抵抗的方式限制撞针向雷管碰撞。例如,容纳于雷管的腔室的起爆药为当施加压力时燃烧的火药。
在像这样的开封机构中,由于弹簧的施加力而使撞针与雷管猛烈地碰撞,由此,雷管的起爆药燃烧,能利用因起爆药的燃烧而产生的火焰、燃烧气体的热能而使闭塞构件513开裂。此外,也可以是,开封机构具有传火药腔,该传火药腔容纳区别于雷管的起爆药的传火药,经由传火孔(flash hole)使雷管的腔室与传火药腔连通。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使因雷管中的起爆药的燃烧而生成的火焰、燃烧气体经由传火孔导入至火药腔内,并且利用其热能在传火药点火。并且,也可以是,能利用因传火药的燃烧而生成的火焰、燃烧气体的热能而使闭塞构件513开裂。
在上述开封机构中,只要在车辆等与护栏碰撞前的初始状态下,起动片72配置于初始位置P1,就会限制撞针与雷管碰撞。其结果是,填充瓶51的气体排出口512维持在由闭塞构件513密封的状态。另一方面,当车辆等与护栏碰撞,起动片72通过工作线73从初始位置P1向起动位置P2位移时,起动片72与撞针的卡合解除。其结果是,由于弹簧的施加力而使撞针与雷管猛烈地碰撞,由此,雷管的起爆药点火,闭塞构件513开裂。由此,填充瓶51的气体排出口512开封,能使气体发生器50工作。
此外,作为上述开封机构的其他方案,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在车辆等与护栏碰撞时,利用弹簧等的施加力使由顶端尖的杆构件、箭头构件等形成的开裂用构件与闭塞构件513碰撞并直接通过该冲击使闭塞构件513开裂。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车辆等与护栏碰撞前的初始状态下,预先使构成为例如起动部的止动构件与开裂用构件卡合,预先以与弹簧的施加力相抵抗的方式限制开裂用构件向闭塞构件513发射。此外,也可以是,止动构件(起动部)与工作线73的第一端部731连接,在车辆等与护栏碰撞时,由于被工作线73拉伸而使止动构件(起动部)从与开裂用构件卡合的初始位置P1向解除该卡合状态的起动位置P2位移。以此为契机,开裂用构件由于弹簧的施加力而向闭塞构件513发射,开裂用构件与闭塞构件513猛烈地碰撞,由此,使闭塞构件513开裂并开封填充瓶51的气体排出口512。
<其他实施方式>
在截止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以本公开的防护体应用于沿道路设置的护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护栏以外的防护体。即,本公开的防护体能应用于固定于地面来用于将空间分隔为防护对象区域和非防护对象区域的各种栅栏、防护栅等。此外,当然,由防护体分隔的防护对象区域和非防护对象区域不限定于人行道和车道。例如,防护体也可以是沿在工场、仓库等这样的设施内进行由叉车等实现的作业的作业区域与非作业区域的边界部设置的栅栏、防护栅等。
图15和图16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防护体1B进行说明的图。图15是防护体1B的后视图,图16是防护体1B的俯视图。关于与截至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护栏相同的构成,通过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详细说明。
防护体1B具有:防护间隔壁构件3B,沿防护对象区域AR1与非防护对象区域AR2的边界部延伸设置;以及多个支柱2B,支承防护间隔壁构件3B。防护间隔壁构件3B包括多个横档构件300,该多个横档构件300沿防护对象区域AR1与非防护对象区域AR2的边界部延伸,各横档构件300例如隔开一定的间隔地上下并排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各横档构件300具有面向防护对象区域AR1的防护内表面31和面向非防护对象区域AR2的防护外表面32。防护体1B例如为固定于工场、仓库等设施中的地板面(地面)的防护栅。然后,防护体1B沿进行由叉车等实现的作业的作业区域与工作人员等通行的通行区域的边界位置设置。
防护体1B具备气囊装置4B,在防护间隔壁构件3B中的防护内表面31装配有气囊装置4B的外壳盒41。外壳盒41的内部构造与实施方式1的图3、图4等所说明的构造相同。关于像这样的防护体1B,也能在碰撞物与防护体1B碰撞时,利用碰撞物的碰撞能量机械地使容纳于外壳盒41内的气体发生器工作而使气囊袋体在防护对象区域AR1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例子中,以在防护体1B中的防护间隔壁构件3B装配外壳盒41的方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防护体1B中的防护间隔壁构件3B设为中空构造,将容纳构成气囊装置4B的气囊袋体、气体发生器等的容纳部形成于防护间隔壁构件3B的内部。此外,也可以是,在支柱2B配设外壳盒41来代替在防护体1B中的防护间隔壁构件3B配设外壳盒41。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各种方案可以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其他任何特征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护栏;
2:支柱;
3:横梁;
4:气囊装置;
40:容纳部;
41:外壳盒;
50:气体发生器;
51:填充瓶;
52:扩散器部;
60:气囊袋体;
70:工作机构;
71:支承体;
72:起动片;
73:工作线;
74:滑轮;
75:密封构件;
76:固定件。

Claims (12)

1.一种防护体,固定于地面,具备:
气体发生器;
气囊袋体,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由于从所述气体发生器供给的气体而展开;
工作机构,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
外壳部,容纳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袋体以及所述工作机构,
所述工作机构具有:
起动部,以所述起动部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前的初始状态下所配置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位移至规定的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
传递构件,其一端侧与设于所述外壳部的内壁面的固定部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侧与所述起动部连接,在所述外壳部由于外力而变形时,通过将所述外力从所述固定部传递至所述起动部来使所述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传递构件为线材或带材,
所述工作机构具有使张力作用于所述传递构件的张紧器,
所述张紧器在所述初始状态时作用于所述传递构件的张力比在所述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时作用于所述传递构件的工作时张力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气体发生器是具有填充瓶和闭塞构件的加压气体式的气体发生器,所述填充瓶填充有加压气体,所述闭塞构件闭塞所述填充瓶中的气体排出口,
所述工作机构以所述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所述闭塞构件开裂,由此,使加压气体从所述气体排出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气体排出口和所述气囊袋体的气体导入口通过具有挠性的连结管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防护体是为了将空间分隔为防护对象区域和非防护对象区域而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
所述防护体包括防护间隔壁构件,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沿所述防护对象区域与所述非防护对象区域的边界部延伸设置,
所述外壳部设于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外壳部中的所述固定部的配置位置和所述起动部的所述初始位置分别设定于沿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不同的位置,所述传递构件沿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防护体是为了将空间分隔为防护对象区域和非防护对象区域而固定于地面的防护体,
所述防护体包括:防护间隔壁构件,沿所述防护对象区域与所述非防护对象区域的边界部延伸设置;以及支柱,支承所述防护间隔壁构件,
所述外壳部设于所述支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外壳部中的所述固定部的配置位置和所述起动部的所述初始位置分别设定于所述支柱的沿高度方向的不同的位置,所述传递构件沿所述支柱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外壳部具有用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使所述气囊袋体向外部展开的气囊出口和遮蔽所述气囊出口的罩构件,
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通过所述气囊袋体的膨胀压力而使所述气囊出口开放。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体,其中,
所述防护体为设置于人行道与车道的边界位置的护栏。
11.一种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所述防护体固定于地面,所述气囊装置具备:
气体发生器;
气囊袋体,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由于从所述气体发生器供给的气体而展开;
工作机构,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
外壳部,设于所述防护体并容纳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袋体以及所述工作机构,
所述工作机构具有:
起动部,以所述起动部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前的初始状态下所配置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位移至规定的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
传递构件,其一端侧与设于所述外壳部的内壁面的固定部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侧与所述起动部连接,在所述外壳部由于外力而变形时,通过将所述外力从所述固定部传递至所述起动部来使所述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
12.一种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防护体固定于地面,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作为所述气囊装置而具备:
气体发生器;
气囊袋体,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由于从所述气体发生器供给的气体而展开;
工作机构,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
外壳部,设于所述防护体并容纳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袋体以及所述工作机构;
作为所述工作机构而具备:
起动部,以所述起动部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前的初始状态下所配置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位移至规定的起动位置为契机,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以及
传递构件,其一端侧与设于所述外壳部的内壁面的固定部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侧与所述起动部连接;以及
在所述外壳部由于外力而变形时,通过所述传递构件将所述外力从所述固定部传递至所述起动部,由此,使所述起动部从所述初始位置位移至所述起动位置,通过所述起动部而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
CN202080089554.7A 2019-12-26 2020-06-26 防护体、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以及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 Active CN114846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7246A JP7284089B2 (ja) 2019-12-26 2019-12-26 防護体、防護体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防護体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装置の作動方法
JP2019-237246 2019-12-26
PCT/JP2020/025297 WO2021131107A1 (ja) 2019-12-26 2020-06-26 防護体、防護体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防護体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装置の作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6205A true CN114846205A (zh) 2022-08-02
CN114846205B CN114846205B (zh) 2023-08-15

Family

ID=7657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9554.7A Active CN114846205B (zh) 2019-12-26 2020-06-26 防护体、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以及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284089B2 (zh)
CN (1) CN114846205B (zh)
DE (1) DE112020006329T5 (zh)
WO (1) WO2021131107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7898A (ja) * 1996-02-14 1997-10-28 Tokai Rika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00003078A1 (en) * 2008-07-07 2010-01-07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ti-terror car-attack defending apparatus
CN102405158A (zh) * 2009-04-23 2012-04-04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EP2722442A1 (fr) * 2012-10-22 2014-04-23 Hubert Grison Dispositif de sécurité à absorption de choc pour accotement de route
CN105829171A (zh) * 2013-12-24 2016-08-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行人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CN206328711U (zh) * 2016-12-21 2017-07-14 张贺宇 一种基于技术服务的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安全防护装置
WO2019006571A1 (zh) * 2017-07-03 2019-01-10 李伟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防撞护栏
CN109898445A (zh) * 2017-12-07 2019-06-18 西安佳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用保护性强的市政护栏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82542A1 (en) 1996-08-01 1998-02-02 Koichi Yoshino Shock absorbing wall construction
JP3827387B2 (ja) * 1997-01-31 2006-09-27 東レ株式会社 バリケード
JP2003064626A (ja) 2001-08-29 2003-03-05 Yutaka Hirano エアバック式警戒表示器材
JP2011241571A (ja) 2010-05-17 2011-12-01 Kimio Otake ガードレール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7898A (ja) * 1996-02-14 1997-10-28 Tokai Rika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00003078A1 (en) * 2008-07-07 2010-01-07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ti-terror car-attack defending apparatus
CN102405158A (zh) * 2009-04-23 2012-04-04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EP2722442A1 (fr) * 2012-10-22 2014-04-23 Hubert Grison Dispositif de sécurité à absorption de choc pour accotement de route
CN105829171A (zh) * 2013-12-24 2016-08-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行人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CN206328711U (zh) * 2016-12-21 2017-07-14 张贺宇 一种基于技术服务的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安全防护装置
WO2019006571A1 (zh) * 2017-07-03 2019-01-10 李伟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防撞护栏
CN109898445A (zh) * 2017-12-07 2019-06-18 西安佳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用保护性强的市政护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1107A1 (ja) 2021-07-01
DE112020006329T5 (de) 2022-10-13
JP7284089B2 (ja) 2023-05-30
JP2021105298A (ja) 2021-07-26
CN114846205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5556A (en) Inflator disk actuator backer plate
US6266926B1 (en) Gas generator deployed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30111832A1 (en) Opening device for a cold gas inflator
KR100547173B1 (ko) 에어백 장치의 쿠션
JP2006502045A (ja) 車両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に長い時間に亘ってガスを供給する2段インフレータ
ITMI980328A1 (it) Dispositivo di gonfiaggio ibrido per cuscino d&#39;aria
US6299203B1 (en) Airbag device in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an airbag device
US7328914B2 (en) Inflator
JP5707328B2 (ja) エアバッグ用インフレータ及びエアバッグ膨張方法
EP1343663B1 (en) Inflator
CN114867916A (zh) 防护体
US6296274B1 (en) Apparatus for inflating a side curtain
CN114846205B (zh) 防护体、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以及防护体中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方法
JPH06510506A (ja) ガス発生器機構
JP2005319987A (ja) インフレータ
EP1634779A1 (en) Inflator
WO2004031002A1 (ja) エアバッグ用インフレータ
KR101776505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EP1453706A1 (en) Opening device for a cold gas inflator
US7213838B2 (en) Inflator
US20060208467A1 (en) Head impact energy-absorbing inflatable curtain gas delivery tube
US20040227337A1 (en) Inflation device for 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JP5242228B2 (ja) 人員拘束装置用ガス発生器
US20050029788A1 (en) Inflator
WO2004031003A1 (ja) インフレ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