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5672A - 吸尿垫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尿垫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5672A
CN114845672A CN202080088584.6A CN202080088584A CN114845672A CN 114845672 A CN114845672 A CN 114845672A CN 202080088584 A CN202080088584 A CN 202080088584A CN 114845672 A CN114845672 A CN 114845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absorbent
pair
transverse direc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85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5672B (zh
Inventor
河村浩治
木下晃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845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5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5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5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0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separable parts, e.g. combination of disposable and reusable parts

Abstract

以具有在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自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除掉的工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抑制生产线的污染。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将连续腿弹性构件(208)间断性地粘接于连续侧部片(206);形成在一对连续侧部片上层叠有连续反面片(203)、多个吸收体(204)以及连续正面片(202)的状态,将一对连续侧部片折叠在连续正面片上而形成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在连续吸收性主体的相邻的吸收体间且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未与其他片粘接的中间区域(MA),自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221)除掉,形成向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并且将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切断;以及,在中间区域的输送方向的中心将连续吸收性主体依次切断,依次形成吸收性主体。

Description

吸尿垫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尿垫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安装在内裤型尿布中来使用的吸尿垫。在此,内裤型尿布在平面上展开时,具备正面片、反面片、位于两个片间的吸收体和位于正面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防漏壁。在一对防漏壁各自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将防漏壁的端部固定于正面片的固定部。因而,在一对防漏壁处的两端部的固定部间的部分与正面片之间,形成有能收容吸尿垫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收容区域。另一方面,吸尿垫具备能够吸收液体的吸收性主体。并且,通过将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夹入一对收容区域而将吸尿垫安装于内裤型尿布。作为这样的吸尿垫,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体液处理用品。
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吸尿垫(体液处理用品)中,在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切割成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即,在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使长度方向的尺寸缩短。由此,能使该各端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各收容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短。因此,在将吸尿垫安装于内裤型尿布时,能够易于将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夹入一对收容区域,由此能够适当地安装吸尿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456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制造专利文献1那样的吸尿垫的方法,例如有实施以下的第1~第4工序的方法。第1工序将沿输送方向延伸并沿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沿上述输送方向间断性地粘接于沿输送方向延伸并沿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第2工序形成在一对连续侧部片之上层叠并粘接有沿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反面片、沿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吸收体以及沿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正面片的状态,将一对连续侧部片折叠在连续正面片之上而形成连续吸收性主体。第3工序在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相互相邻的吸收体间且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未与其他片粘接的中间区域,在上述输送方向的中心将连续吸收性主体依次切断,并且将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切断而依次形成吸收性主体。第4工序在吸收性主体处的输送方向的两端部自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切断,形成向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另外,同时进行第3工序的切断和第4工序的切断在制造上是非常难的,通常如上述那样分别地进行。
在该制造方法中,在第3工序中,当在输送方向的中心将连续吸收性主体的中间区域切断时,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也被切断。在此,中间区域的连续腿弹性构件未与其他片粘接。因而,连续腿弹性构件因被切断而成为具有与其他片粘接在一起的部分即粘接部分和与粘接部分的端部连结并未与其他片粘接的部分即非粘接部分的腿部弹性构件。并且,在进行了切断后,非粘接部分收缩而减小,成为仅被夹在其他片间的状态(反向运动,cutback)。然后,在第4工序,当在吸收性主体处的输送方向的两端部自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切断时,非粘接部分是仅被夹在中间区域的片间的状态,因此与片一同被切断,成为附着于片的端的碎片。因此,在自生产线将被切断的片去除时,上述那样的附着于片的端的腿弹性构件的碎片与片简单地分开而残留于生产线,恐怕会污染生产线。此外,当在第3工序将连续吸收性主体切断成各个吸收性主体后,在第4工序将去除部切断,因此去除部的大小减小,数量增多。因此,难以自生产线去除被切断的去除部,恐怕会污染生产线。在以上的情况下,恐怕对吸尿垫的生产线、成品产生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尿垫的制造方法,该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即,在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的两端部自宽度方向(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去除而形成向宽度方向(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的工序,该吸尿垫的制造方法能够进一步抑制随着切断等而发生的生产线的污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1),是制造具备吸收性主体的吸尿垫的方法,其中,具备:弹性构件配置工序,其将沿输送方向延伸并沿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沿所述输送方向间断性地粘接于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并沿所述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原料(日文:資材)层叠工序,其将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反面片、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吸收体以及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正面片层叠于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之上,形成使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所述连续反面片、所述多个吸收体以及所述连续正面片相互粘接在一起的状态,将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折叠在所述连续正面片之上而形成连续吸收性主体;角部切断工序,其在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相互相邻的所述吸收体间的中间区域且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未与其他片粘接的所述中间区域,自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切断,分别形成向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并且将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切断;以及端部切断工序,其在所述中间区域处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中心将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依次切断,依次形成所述吸收性主体。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在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相邻的吸收体间的中间区域,自横截方向的两端部的各端部将去除部切断,形成向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此时,在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切断。随后,在端部切断工序中,在中间区域中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依次将连续吸收性主体切断,依次形成吸收性主体。在此,在中间区域,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未与其他片粘接。因此,连续腿弹性构件中的被包含在去除部中的部分在角部切断工序之后收缩,成为仅被夹在去除部的片材间的状态。并且,自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包含吸收体的部分即成为吸收性主体的部分连结的中间区域将成为吸收性主体的部分的两份的去除部一次切断。因而,两份的去除部成为一套的去除部,因此沿输送方向变得比较长。由此,与一套的去除部一同被切断的连续腿弹性构件的部分成为比较长的片,在去除部的片材中间易于维持被夹在片材间的状态。因此,当自生产线将去除部的片材去除时,抑制以仅被夹在片材间的状态被维持在片材中间的腿弹性构件的较长的片与片材分开。
另外,去除部如上所述是两份的去除部成为一套的去除部,因此去除部的大小沿输送方向变得比较大,去除部的数量减少。因此,能够易于自生产线去除被切断的去除部。
由此,能够抑制腿弹性构件、去除部那样的原料的一部分残留于生产线,从而能够抑制生产线被污染。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2)也可以在上述(1)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所述原料层叠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即,形成将所述连续反面片、所述多个所述吸收体以及所述连续正面片层叠并粘接于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处的粘接有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的面之上的状态。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连续腿弹性构件可能被夹持在连续侧部片与连续反面片、多个上述吸收体以及连续正面片之间。即,连续腿弹性构件配置于连续反面片的非皮肤侧。由此,假设即使被夹在去除部的片材间的腿弹性构件的碎片未被去除而残留于成品,也能提高使腿弹性构件的碎片在成品中位于比反面片靠非皮肤侧的位置的可能性,能够不对穿着者的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3)也可以在上述(1)或(2)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所述弹性构件配置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即,将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并沿所述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粘接于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处的、比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靠所述横截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所述原料层叠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即,将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折叠在所述连续正面片之上,比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靠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地配置所述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所述端部切断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即,将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依次切断,并且将所述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切断。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在原料层叠工序中,将一对连续侧部片折叠在连续正面片之上,比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靠横截方向的内侧地配置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由此,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即使去除部被切断,也能使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不被切断。因而,当在端部切断工序中将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切断时,能够难以产生连续防漏弹性构件的碎片。由此,能够抑制原料的一部分残留于生产线,从而能够抑制生产线被污染。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4)也可以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所述去除部具有原料彼此的粘接用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多的多量区域和所述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少的少量区域,所述少量区域的面积比所述多量区域的面积大。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在去除部使用的粘接用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少的少量区域的面积比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多的多量区域的面积大。即,在去除部使用的粘接剂的量较少。由此,在去除部被切断时,能够减少切断部分处的附着于切刀的粘接剂的量。由此,能够抑制去除部保持与切刀接合的状态而难以被去除的情况。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5)也可以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所述原料层叠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即,在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中的折叠在所述连续正面片之上的部分,将所述横截方向的外侧的部分利用端部固定部接合于所述连续正面片的所述横截方向的端部,利用前后固定部粘接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的部分中的、与所述连续正面片处的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所述端部固定部处的粘接剂的涂敷量比所述前后固定部处的粘接剂的涂敷量多。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端部固定部处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前后固定部处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多。在此,一对连续侧部片在横截方向的外侧的两端部折叠。因而,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当自连续吸收性主体的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切断而形成向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时,去除部成为以横截方向的外侧的端缘为折线折叠而成的片。因此,通过增多端部固定部即靠近折线的部分的粘接剂的涂敷量,能够抑制被折叠而成的片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大幅地张开。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去除部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大幅地张开而使粘接剂露出,从而导致去除部保持与切刀等接合的状态而难以被去除。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6)也可以在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角部切断工序中,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中包含的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处的、相对于所述连续反面片位于与所述吸收体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所述横截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去除部的所述横截方向的长度长。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在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比连续反面片靠下侧的位置,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处的横截方向的长度比去除部的横截方向的长度长。因此,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在自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切断时,覆盖去除部的外侧的片构件全部为连续侧部片。因而,能够抑制如另外的多个片构件存在于去除部的外侧的情况那样因去除部被切断而使以上另外的多个片构件分开而附着于切刀等从而污染生产线等情形。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7)也可以在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具备:连续吸收体形成工序,其使包裹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吸收芯并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芯包片处的、相对于所述多个吸收芯的各吸收芯位于所述输送方向的前方的部分以及后方的部分分别粘接,从而形成沿所述输送方向使所述多个所述吸收体连结而成的连续吸收体;以及连续吸收体切断工序,其在所述连续吸收体处的相互邻近的吸收体间的交界,自所述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吸收体去除部切断,形成向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并且在所述交界依次将所述连续吸收体切断,依次形成所述多个所述吸收体的各所述吸收体,在所述连续吸收体切断工序中,所述吸收体去除部的切断以及所述连续吸收体的切断在比所述吸收芯靠所述输送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进行。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在连续吸收体切断工序中,在比吸收芯靠输送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进行吸收体去除部的切断以及连续吸收体的切断。由此,在芯包片的切断过程中,吸收芯难以被切断,因而能够抑制吸收芯的材料自切断部分溢出而污染生产线等情形。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8)也可以在上述(7)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所述吸收体去除部具有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较长而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较短的形状。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在吸收体切断工序中,在将吸收体去除部切断时,吸收体去除部成为以横截方向的外侧的端缘为折线而折叠而成的片。因此,通过使吸收体去除部具有在横截方向的外侧较长而在横截方向的内侧较短的形状例如梯形那样的形状,被折叠而成的片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变短,因此能够抑制吸收体去除部大幅地张开。由此,能够抑制下述情况:吸收体去除部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大幅地张开而使粘接剂露出,从而导致吸收体去除部保持与切刀等接合的状态而难以被去除。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9)也可以在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中,所述吸收体包含下层吸收体和上层吸收体,所述上层吸收体层叠于所述下层吸收体,并在俯视下沿所述输送方向以及所述横截方向比所述下层吸收体大,所述吸尿垫的制造方法还具备吸收体形成工序,所述吸收体形成工序使多个所述下层吸收体的各个所述下层吸收体与多个所述上层吸收体的各个所述上层吸收体粘接而形成所述多个所述吸收体,将所述下层吸收体与所述上层吸收体接合的粘接剂在俯视下涂敷于比所述下层吸收体窄的区域。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吸收体包含下层吸收体和沿输送方向以及横截方向比下层吸收体大的上层吸收体,将下层吸收体与上层吸收体粘接的粘接剂在俯视下被涂敷在比下层吸收体窄的区域。由此,能使将下层吸收体与上层吸收体接合的粘接剂难以向输送方向以及横截方向的外侧扩展,当在角部切断工序将去除部去除时,能使粘接剂难以附着于切刀等,从而能够抑制去除部与切刀等接合而难以被去除的情况。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10)也可以在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所述原料层叠工序中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连续反面片与所述连续正面片粘接在一起的区域,包含间断性地涂敷有粘接剂的区域。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中间区域附近的、连续反面片与连续正面片粘接在一起的区域包含间断性地涂敷有粘接剂的区域。因此,当在角部切断工序将去除部去除时,能使粘接剂难以附着于切刀等,能够抑制去除部与切刀等接合而难以被去除的情况。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11)也可以在上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所述去除部具有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较长而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较短的形状。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一对连续侧部片在横截方向的外侧的两端部折叠。因而,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在将去除部切断时,去除部成为以横截方向的两端为折线而折叠而成的片。因此,通过使去除部具有在横截方向的外侧较长而在横截方向的内侧较短的形状例如梯形那样的形状,被折叠而成的片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变窄,因此能够抑制去除部大幅地张开。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去除部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大幅地张开而使粘接剂露出,从而导致去除部保持与切刀等接合的状态而难以被去除。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吸尿垫的制造方法,该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即,在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的两端部自宽度方向(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去除而形成向宽度方向(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该吸尿垫的制造方法能够进一步抑制随着切断等发生的生产线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内裤型尿布安装有吸尿垫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首先,说明用本制造方法制造的吸尿垫。
图1~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的结构例。其中,图1是吸尿垫1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吸尿垫1具有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以及厚度方向T,还具有长度方向中心线CL和宽度方向中心线CW,上述长度方向中心线CL通过宽度方向W的中心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上述宽度方向中心线CW通过长度方向L的中心并沿宽度方向W延伸。将靠近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朝向以及一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的朝内方向以及内侧,将远离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朝向以及一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的朝外方向以及外侧。将靠近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朝向以及一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的朝内方向以及内侧,将远离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朝向以及一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的朝外方向以及外侧。另外,在图1中,将面朝的上方设为长度方向L的前方侧或腹侧,将面朝的下方设为长度方向L的后方侧或背侧。将自厚度方向T的上方侧对展开成包含长度方向L以及宽度方向W的平面的状态的吸尿垫1进行观察的情况称为俯视,将在俯视下把握的形状称为俯视形状。将与包含宽度方向W以及长度方向L的面平行的任意的方向称为俯视方向。将吸尿垫1被穿着者穿上时在厚度方向T上相对变得与穿着者的皮肤面较近的一侧以及较远的一侧分别称为皮肤侧以及非皮肤侧。以上定义不仅用于吸尿垫1,而且也共通地用于吸尿垫1的原料、安装有吸尿垫1的内裤型尿布100及其原料。某一构件等的某一方向(例示: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的端部是指该构件等的、该方向的端缘到该方向上的整体的长度的1/4(优选为1/8)以下的尺寸的范围。例如,吸尿垫1的宽度方向W的端部是指吸尿垫1的宽度方向W的端缘到吸尿垫1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的1/4的宽度的范围。“沿着”长度方向L或宽度方向W包含沿着相对于长度方向L或宽度方向W在±30°的范围内的方向的情况。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吸尿垫1具备吸收性主体10,该吸收性主体10包含正面片2、反面片3和吸收体4。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主体10还具备外装片5。
正面片2是在厚度方向T上位于皮肤侧的透液性片。作为正面片2,例如举出透液性的无纺布、织物、形成有透液孔的合成树脂膜和以上这些材料的复合片等。反面片3是在厚度方向T上位于非皮肤侧的非透液性的片。作为反面片3,例如举出非透液性的无纺布、合成树脂膜、无纺布与合成树脂膜的复合片、SMS无纺布等。外装片5是在厚度方向T上位于比反面片3靠非皮肤侧的位置的非透液性的片。作为外装片5,例如能够使用作为反面片3记载的材料的任一者。吸收体4是位于正面片2与反面片3之间的、具有吸液性以及液体保持性的构件。吸收体4具备上层吸收体4A和下层吸收体4B,上述上层吸收体4A位于皮肤侧,包含吸收芯4Aa和包裹吸收芯4Aa的芯包片4Ab,上述下层吸收体4B位于非皮肤侧,包含吸收芯4Ba和包裹吸收芯4Ba的芯包片4Bb。作为吸收芯4Aa、4Ba,例如举出纸浆纤维、高分子吸收体和以上这些材料的组合。作为芯包片4Ab、4Bb,例如举出无纺布、纸巾。另外,吸收体4所具有的层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
上层吸收体4A的形状是沿长度方向L较长且在长度方向L的中央部具备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去的缩窄部12的大致葫芦形状或大致沙漏计时器状。另一方面,下层吸收体4B的形状具有在俯视下沿长度方向L较长且沿宽度方向W较短的大致矩形。在下层吸收体4B中,长度方向L的尺寸比上层吸收体4A的长度方向L的尺寸短,宽度方向W的尺寸比上层吸收体4A的宽度方向W的尺寸短。因而,上层吸收体4A的长度方向L以及宽度方向W的两端缘分别位于比下层吸收体4B的长度方向L以及宽度方向W的两端缘靠外侧的位置。另外,吸收体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主体10还包含一对侧部片6。一对侧部片6是从外装片5(反面片3)的非皮肤侧的表面到正面片2的皮肤侧的表面覆盖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的非透液性的片。一对侧部片6分别包含一对防漏壁6a和一对防漏弹性构件7。在各侧部片6中,利用覆盖正面片2的、皮肤侧的部分中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部分形成防漏壁6a。另一方面,利用皮肤侧的部分中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部分形成外侧固定部6b。外侧固定部6b将防漏壁6a处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端部固定于正面片2。另外,防漏壁6a处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端部未被固定。因而,将防漏壁6a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端缘设为固定端,将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端缘设为自由端。在防漏壁6a的自由端配置有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防漏弹性构件7。由此,在吸尿垫被穿上时,防漏壁6a能沿厚度方向T立起。在各侧部片6处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形成有将防漏壁6a处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固定于正面片2的长度方向固定部14。作为各侧部片6,例如能够使用作为反面片3记载的材料的任一者。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主体10还包含一对腿弹性构件8。一对腿弹性构件8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处的一对侧部片6的内侧且长度方向L的中央部,是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弹性构件。具体而言,腿弹性构件8在反面片3(外装片5)的非皮肤侧,在比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的直线部22(后述))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且靠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位置以横跨缩窄部12的方式配置。即,腿弹性构件8配置在非皮肤侧的侧部片6与反面片3之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例如也可以配置在非皮肤侧的侧部片6与正面片2之间、皮肤侧的侧部片6与外装片5、反面片3或正面片2之间、正面片2与反面片3之间等。作为腿弹性构件8以及上述的防漏弹性构件7,例如举出橡胶线,腿弹性构件8以及上述的防漏弹性构件7的数量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
吸收体4的皮肤侧的表面即上层吸收体4A的皮肤侧的面与正面片2相互利用规定图案的粘接剂接合。吸收体4的非皮肤侧的表面即下层吸收体4B的非皮肤侧的面与反面片3相互利用规定图案的粘接剂接合。上层吸收体4A的非皮肤侧的表面与下层吸收体4B的皮肤侧的表面相互利用规定图案的粘接剂接合。正面片2与反面片3在各自的周缘部分相互利用规定图案的粘接剂接合。另外,一对侧部片6与正面片2相互利用规定图案的粘接剂接合,外装片5与反面片3相互利用规定图案的粘接剂接合。外装片5与一对侧部片6在各自的周缘部分相互利用规定图案的粘接剂接合。一对防漏弹性构件7利用粘接剂与一对侧部片6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端部的一部分折回的部分接合。一对腿弹性构件8以沿长度方向L横跨上层吸收体4A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缩窄部12(架设)的方式,利用粘接剂与一对侧部片6和外装片5接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各腿弹性构件8处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没有利用粘接剂与侧部片6和外装片5接合。作为规定图案,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举出螺旋图案、条状图案和欧米伽图案。考虑原料、性能等地适当调整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g/m2)。单位面积重量例如为0.5~50g/m2,优选为1~25g/m2。用涂敷于吸尿垫1的规定面积的原料(正面片2、反面片3和吸收体4等)的粘接剂的涂敷量(质量)除以该规定面积而算出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4具备一对挤压部EB。一对挤压部EB自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缘延伸至另一端缘,沿宽度方向W空开间隔地排列。自上层吸收体4A的皮肤侧的表面向下层吸收体4B的非皮肤侧的表面沿厚度方向T挤压吸收体4而形成一对挤压部EB。由此,各挤压部EB将上层吸收体4A与下层吸收体4B接合。但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对正面片2以及吸收体4都进行挤压而形成一对挤压部EB。一对挤压部EB在俯视下分别形成为直线状。该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夹着排泄口抵接区域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凸起的曲线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体4中,上层吸收体4A具有自皮肤侧向非皮肤侧沿厚度方向T凹陷的、优选贯穿的狭缝9A。狭缝9A位于吸尿垫1的长度方向L的中央部,经过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沿长度方向L延伸。下层吸收体4B具有自皮肤侧向非皮肤侧沿厚度方向T凹陷的、优选贯穿的狭缝9B。狭缝9B位于吸尿垫1的长度方向L的中央部,经过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沿长度方向L延伸。狭缝9A、9B在俯视下形成为一部分或全部相互对齐。由此,当排泄的尿经由上层吸收体4A的狭缝9A到达了下层吸收体4B时,能够经由狭缝9B向下层吸收体4B的更内部引入该尿,能够使用吸收体4至接近其容量的极限。考虑上层吸收体4A以及下层吸收体4B的尺寸等地适当调整狭缝9A、9B在俯视下的长度方向L的尺寸(长度)以及宽度方向W的尺寸(宽度)等。狭缝9A、9B的宽度以及长度例如举出5.0~50mm以及50~300mm。
接着,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图3以及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中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在吸收性主体10中,在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分别使宽度方向W的端缘10We具有倾斜部21和直线部22。换言之,吸收性主体10在四个角部PA分别形成有倾斜部21以及直线部22。倾斜部21是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W的端缘10We中的、随着自长度方向L的内侧向外侧去而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去的部分。即,倾斜部21相对于与长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斜向地倾斜。直线部22是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W的端缘10We中的、与倾斜部21处的长度方向L的外侧的端连结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部分。即,直线部22在长度方向L上是最外侧且与长度方向L大致平行。直线部22的长度方向L的长度(尺寸)优选比倾斜部21的长度方向L的长度(尺寸)长。由此,能使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各自的长度方向L的长度(尺寸)更短。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主体10在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包含直线部区域DA。直线部区域DA将位于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直线部22设为宽度方向W的两端缘,并沿宽度方向W延伸。直线部区域DA具有将直线部22设为宽度方向W的两端缘并将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L的端缘10Le以及与该端缘10Le平行的一边设为长度方向L的两端缘的矩形形状。因而,通过使直线部22相对较长,能使直线部区域DA处的长度方向L的尺寸(长度)更长。
直线部区域DA包含在俯视下局部地与吸收体4重叠的重叠区域OA。重叠区域OA是使吸收体4中的长度方向L的外侧的端部与直线部区域DA中的长度方向L的内侧的端部重叠的区域。利用重叠区域OA能够提高吸收性主体10的包含直线部区域DA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以上两端部的扭转和弯折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4在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吸收体倾斜部31和吸收体直线部32。因而,吸收体4的上层吸收体4A在四个角部分别形成有吸收体倾斜部31以及吸收体直线部32。吸收体倾斜部31是上层吸收体4A的宽度方向W的端缘中的、随着自长度方向L的内侧向外侧去而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去的部分。吸收体直线部32是上层吸收体4A的宽度方向W的端缘中的、与吸收体倾斜部31处的长度方向L的外侧的端连结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部分。吸收体倾斜部31以及吸收体直线部32分别位于比倾斜部21以及直线部22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且靠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层吸收体4A的吸收芯4Aa在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吸收芯倾斜部41和吸收芯直线部42。吸收芯4Aa在四个角部分别形成有吸收芯倾斜部41和吸收芯直线部42。吸收芯倾斜部41是吸收芯4Aa的宽度方向W的端缘中的、随着自长度方向L的内侧向外侧去而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去的部分。吸收芯直线部42是吸收芯4Aa的宽度方向W的端缘中的、与吸收芯倾斜部41处的长度方向L的外侧的端连结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部分。吸收芯倾斜部41以及吸收芯直线部42分别位于比吸收体倾斜部31以及吸收体直线部32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且靠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尿垫1还具备结合构件11,该结合构件11位于反面片3的非皮肤侧的比直线部区域DA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的位置,并且是比重叠区域OA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短的长度,具有规定的宽度。结合构件11是将吸尿垫1的吸收性主体10固定于内裤型尿布的构件,例示为面搭扣的钩。在该情况,内裤型尿布的表面的原料例如无纺布为面搭扣的环。
图5是表示在内裤型尿布100(展开状态)安装有吸尿垫1的状态的俯视图。内裤型尿布100在一对防漏壁106a处的长度方向固定部109间的部分与正面片(未图示)之间,具备能收容吸尿垫1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一对收容区域SA。通过将吸尿垫1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夹入于该一对收容区域SA而将吸尿垫1安装于内裤型尿布100。在吸尿垫1中,在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分别使长度方向L的尺寸变短。因此,即使在为了增加吸收量而加长了吸尿垫1的长度方向L的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将吸尿垫1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收容于内裤型尿布100的一对收容区域SA。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的制造方法。图6~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在本制造方法中,将输送吸尿垫1用的片构件等原料、半成品的方向设为输送方向MD,将与输送方向MD正交且与输送面平行的方向设为横截方向CD,将与输送方向MD以及输送面正交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TD。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尿垫1、吸尿垫1的原料等的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以及厚度方向T分别与输送方向MD、横截方向CD以及上下方向TD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的制造方法具备弹性构件配置工序、原料层叠工序、角部切断工序和端部切断工序,也可以还具备吸收体形成工序。另外,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先说明,则在各工序中是沿输送方向MD输送各片、各构件等,并且执行各工序的处理。
说明弹性构件配置工序。弹性构件配置工序至少将沿上述输送方向延伸且沿上述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沿上述输送方向间断性地粘接于沿输送方向延伸且沿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以下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构件配置工序的具体的形态。
首先,如图6的(a)所示,在横截方向CD的中心切割沿输送方向MD延伸的片,形成沿输送方向MD延伸且沿横截方向CD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侧部片6用的一对连续侧部片206。
接着,如图6的(b)所示,利用粘接剂等将沿输送方向MD延伸且沿横截方向CD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防漏弹性构件7用的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沿输送方向MD间断性地粘接于该一对连续侧部片206各自的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部分。此时,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处的要被粘接的部分,由预先间断性地涂敷于连续侧部片206或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的粘接剂HM1粘接。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处的不被粘接的部分,是吸收性主体10中的未配置防漏弹性构件7的区域所对应的位置的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的部分,在后面进行说明。
接着,如图6的(c)所示,将一对连续侧部片206各自的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端部206p向内侧折回而覆盖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另外,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的条数是任意的。
接着,如图7的(a)所示,利用粘接剂等将沿输送方向MD延伸并沿横截方向CD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腿弹性构件8用的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208,沿输送方向MD间断性地粘接于一对连续侧部片206的各连续侧部片206处的横截方向CD的内侧的端部。此时,连续腿弹性构件208处的要被粘接的部分,由预先间断性地涂敷于连续侧部片206或连续腿弹性构件208的粘接剂HM2粘接。另一方面,连续腿弹性构件208处的不被粘接的部分,是吸收性主体10中的未配置腿弹性构件8的区域所对应的位置的连续腿弹性构件208的部分,在后面进行说明。另外,连续腿弹性构件208的条数是任意的。
另外,也可以省略图6的(a)的工序。即,也可以使用预先分开的一对连续侧部片206。另外,也可以省略图6的(a)~图6的(c)的工序。即,也可以预先准备将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和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粘接于一对连续侧部片206而成的构件。另外,也可以省略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
接着,说明原料层叠工序。原料层叠工序至少在上述一对连续侧部片之上层叠沿上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反面片、沿上述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吸收体以及沿上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正面片,形成使上述一对连续侧部片、上述连续反面片、上述多个吸收体以及上述连续正面片相互粘接在一起的状态,将上述一对连续侧部片折叠在上述连续正面片之上而形成连续吸收性主体。以下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原料层叠工序的具体的形态。
首先,如图7的(b)所示,以横跨一对连续侧部片206处的横截方向CD的内侧的各个端部的方式,载置沿输送方向MD延伸的、反面片3用的连续反面片203,并利用粘接剂等进行粘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吸尿垫1具备外装片5的情况下,在一对连续侧部片206与连续反面片203之间配置沿输送方向MD延伸的、外装片5用的连续外装片205。
接着,如图7的(c)所示,将沿输送方向MD排列的多个吸收体204依次载置并粘接于连续反面片203上。吸收体204具有使上层吸收体204A以及下层吸收体204B层叠而成的构造。但需要注意的是,吸收体204相当于吸收体4,上层吸收体204A相当于上层吸收体4A,下层吸收体204B相当于下层吸收体4B。另外,吸收体204的层数是任意的,吸收体204也可以只由一层、例如上层吸收体204A(上层吸收体4A)构成。另外,在图中,只示出吸收体204的外形,省略详细的描述。
接着,如图8的(a)所示,将沿输送方向MD延伸的、正面片2用的连续正面片202载置于多个吸收体204之上,并利用粘接剂等进行粘接。这样地将连续反面片203、多个吸收体204以及连续正面片202层叠于一对连续侧部片206之上,形成使它们相互粘接在一起的状态。另外,不必为了形成使连续反面片203、吸收体204以及连续正面片202层叠在一起的状态,而依次将连续反面片203、吸收体204以及连续正面片202层叠于一对连续侧部片206之上。例如,也可以事先形成使连续反面片203、吸收体204以及连续正面片202预先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将该层叠体层叠于一对连续侧部片206之上。另外,在图8之后的图中,省略粘接剂HM1、HM2的描述。
接着,如图8的(b)所示,将一对连续侧部片206折叠在连续正面片202之上。由此,形成连续吸收性主体210。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具有使吸收性主体210a(10)沿输送方向MD连结而成的构造。此时,在各连续侧部片206处的折叠在连续正面片202之上的部分,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部分利用粘接剂等粘接于连续正面片202的横截方向CD的端部而形成端部固定部206b(对应于外侧固定部6b)。另一方面,横截方向CD的内侧的部分利用粘接剂等粘接于连续正面片202处的对应于吸收体204的输送方向MD的两外侧的位置,形成前后固定部214(对应于长度方向固定部14)。在该情况下,使端部固定部206b处的粘接剂的涂敷量比前后固定部214处的粘接剂的涂敷量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各个连续侧部片206、连续反面片203、吸收体204以及连续正面片202之间的粘接剂的涂敷图案,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间断性地涂敷的图案,例如举出条状图案、螺旋图案、欧米伽图案等。特别是,对于在角部切断工序、端部切断工序中供切刀通过的部位,使用这些图案抑制粘接剂向切刀的附着,是理想的。
另外,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一对连续侧部片206上,也可以配置于随后层叠的连续反面片203、连续正面片202等之上的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
在此,对形成吸收体204的吸收体形成工序进行说明。吸收体形成工序至少具有连续吸收体形成工序和连续吸收体切断工序。连续吸收体形成工序使包裹沿上述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吸收芯并沿上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芯包片的、相对于各上述多个吸收芯位于上述输送方向的前方的部分以及后方的部分分别粘接,从而形成沿上述输送方向使上述多个上述吸收体连结而成的连续吸收体。连续吸收体切断工序在上述连续吸收体处的相互邻近的吸收体间的交界,自上述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吸收体去除部切断,形成向上述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并且在上述交界将上述连续吸收体依次切断而依次形成各上述多个上述吸收体。以下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形成工序的具体的形态。
说明上层吸收体204A。如图9的(b)所示,在图9的(a)所示的沿输送方向MD延伸的芯包片4Ab用的连续芯包片片材204Ab上依次载置沿输送方向MD排列的多个吸收芯204Aa。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将纸浆纤维、高分子吸收体塞进规定的模具而形成吸收芯204Aa。
接着,如图9的(c)所示,将连续芯包片片材204Ab处的横截方向CD的两外侧的部分折叠在吸收芯204Aa之上,将吸收芯204Aa包裹并且利用粘接剂等使吸收芯204Aa与连续芯包片片材204Ab相互粘接。然后,使沿输送方向MD延伸的连续芯包片片材204Ab处的、相对于吸收芯204Aa位于输送方向MD的前方的部分以及后方的部分分别粘接。由此,形成沿输送方向MD使多个上层吸收体204A连结而成的连续吸收体204AX。另一方面,利用与上层吸收体204A的连续吸收体204AX同样的方法,形成沿输送方向MD使多个下层吸收体204B连结而成的连续吸收体204BX(未图示)。
接着,如图10的(a)所示,使连续吸收体204BX与连续吸收体204AX处的上下方向TD的下方接合。然后,自连续吸收体204AX(上层吸收体204A)的皮肤侧的表面朝向连续吸收体204BX(下层吸收体204B)的非皮肤侧的表面沿上下方向TD进行挤压而形成一对挤压部EB。由此,连续吸收体204AX(上层吸收体204A)与连续吸收体204BX(下层吸收体204B)接合。
接着,如图10的(b)所示,在连续吸收体204AX以及连续吸收体204BX处的相互相邻的上层吸收体204A以及下层吸收体204B间的交界KX,自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将吸收体去除部204K切断,形成向横截方向CD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并且,在交界KX依次将连续吸收体204AX以及连续吸收体204BX切断。由此,依次形成多个吸收体204的各吸收体204。在此,关于吸收体去除部204K的形状,优选是,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缘处的输送方向MD的尺寸相对较长,越向横截方向CD的内侧去,输送方向MD的尺寸相对较短。另外,也可以将上层吸收体204A的输送方向MD的中央部且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局部性地切断并去除。
接着,说明角部切断工序。角部切断工序至少在上述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相互相邻的上述吸收体间且上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未与其他片粘接的中间区域,自上述中间区域处的上述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切断,分别形成向上述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并且将上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切断。以下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角部切断工序的具体的形态。
接着图8的(b),参照图11,在连续吸收性主体210的相互相邻的吸收体204间存在有中间区域MA。换言之,中间区域MA是以连续吸收性主体210的相互相邻的吸收性主体210a的交界BL为中心在输送方向MD的两侧以一定的长度延伸的区域。
接着,在图12中,自中间区域MA处的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分别将去除部221切断,分别形成向横截方向CD的内侧凹陷的形状220。并且,将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切断。此时,各去除部221的外侧的面优选只由连续侧部片206形成。另外,关于去除部221的形状,优选是,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缘处的输送方向MD的尺寸相对较长,越向横截方向CD的内侧去,输送方向MD的尺寸相对较短。均是为了抑制由去除部221导致的生产线的污染。
在此,在中间区域MA中,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未与其他片(例示:连续反面片203、连续外装片205、连续正面片202和连续侧部片206)粘接。具体而言,在图7的(a)的工序中,将连续腿弹性构件208沿输送方向MD间断性地粘接于连续侧部片206。此时,连续腿弹性构件208处的、未与连续侧部片206粘接的部分(没有粘接剂HM2的部分)成为与中间区域MA对应的部分。因而,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内的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中的未被粘接的部分自被切断的位置以吸收体204的输送方向MD的中心的位置为基准向内侧以长度CB1的量收缩。另一方面,在去除部221也残留有之前位于去除部221的腿弹性构件208p。另外,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分别位于比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的各个去除部221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在切断去除部221时未被切断。
接着,说明端部切断工序。端部切断工序至少在上述中间区域中的上述输送方向的中心将上述连续吸收性主体依次切断,依次形成上述吸收性主体。以下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端部切断工序的具体的形态。
参照图13,在中间区域MA中的输送方向MD的中心即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处的相互相邻的吸收性主体210a的交界BL,依次将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切断。由此,依次形成吸收性主体210a。另外,此时,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也被切断。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在交界BL附近未与其他片(例示:连续反面片203、连续外装片205、连续正面片202和连续侧部片206)粘接。具体而言,在图6的(b)的工序中,将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沿输送方向MD间断性地粘接于连续侧部片206。当时,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处的、未与连续侧部片206粘接的部分(没有粘接剂HM1的部分)成为与交界BL附近对应的部分。因而,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内的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中的未被粘接的部分自被切断的位置以吸收体204的输送方向MD的中心的位置为基准向内侧以长度CB2的量进行收缩,但没有产生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的碎片。
如以上那样地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的制造方法的作用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图14~图15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在本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在图12所示的角部切断工序中,在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处的相邻的吸收体204间的中间区域MA,自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分别将去除部221切断,形成向横截方向CD的内侧凹陷的形状220。此时,在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将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切断。随后,在图13所示的端部切断工序中,在中间区域MA中的输送方向MD的中心(交界BL)依次将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切断,依次形成吸收性主体210a(10)。在此,在中间区域MA,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未与其他片粘接。因此,连续腿弹性构件208中的被包含在去除部221中的部分在角部切断工序之后收缩,成为仅被夹在去除部221的片材间的状态。并且,自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处的包含吸收体204的部分即成为吸收性主体210a的部分连结的中间区域MA,将成为吸收性主体210a的部分的两份的去除部作为去除部221而一次切断。因而,两份的去除部成为一套的去除部221,因此沿输送方向MD变得比较长。由此,与一套的去除部221一同被切断的腿弹性构件208p成为比较长的片,在去除部221的片材中间易于维持被夹在片材间的状态。因此,当自生产线将去除部221的片材去除时,抑制以仅被夹在片材间的状态被维持在片材中间的腿弹性构件208p的较长的片与片材分开。另外,去除部221如上所述是两份的去除部成为一套的去除部221,因此去除部221的大小沿输送方向MD变得比较大,去除部221的数量减少。因此,能够易于自生产线去除被切断的去除部221。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以往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在图14所示的第3工序中,在连续吸收性主体310处的相互相邻的吸收体304间的中间区域NA,在输送方向MD的中心依次将连续吸收性主体310切断。并且,将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308切断。由此,依次形成吸收性主体310a。然后,在图15所示的第4工序中,在吸收性主体310a处的输送方向MD的两端部,自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的各端部将去除部321切断,形成向横截方向CD的内侧凹陷的形状320。在该制造方法中,当在第3工序在输送方向MD的中心将连续吸收性主体310的中间区域NA切断时,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308也被切断。在此,在中间区域NA,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308未与其他片(连续正面片302、连续反面片303和一对连续侧部片306)粘接。因而,连续腿弹性构件308因被切断而成为具有粘接部分和非粘接部分的腿弹性构件308,该粘接部分是与其他片粘接在一起的部分,该非粘接部分是与粘接部分的端部连结并未与其他片粘接的部分。并且,在进行了切断后,非粘接部分以长度CB3收缩而减小,成为仅被夹在其他片间的状态(反向运动,cutback)。然后,在第4工序,当在吸收性主体310a处的输送方向MD的两端部自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CB4将去除部321切断时,去除部321中包含腿弹性构件308中的非粘接部分。该非粘接部分是仅被夹在中间区域NA的片间的状态,因此与片一同被切断,成为附着于片的端的碎片308p。因此,在自生产线将被切断的片去除时,上述那样的附着于片的端的腿弹性构件308的碎片308p与片简单地分开而残留于生产线,恐怕会污染生产线。此外,当在第3工序将连续吸收性主体310切断成各个吸收性主体310a后,在第4工序将去除部321切断,因此去除部321的大小减小,数量增多。因此,难以自生产线去除被切断的去除部321,恐怕会污染生产线。
但是,在使用图6~图13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的制造方法中,不会发生如上述那样在以往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中发生的现象,能够抑制腿弹性构件、去除部等的原料的一部分残留于生产线。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吸尿垫1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生产线被污染。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在原料层叠工序中,将连续反面片203层叠并粘接于一对连续侧部片206的各连续侧部片206处的粘接有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208的面之上。即,连续腿弹性构件208被夹持在连续侧部片206与连续反面片203之间,配置于连续反面片203的非皮肤侧。由此,假设即使被夹在去除部221的片材间的腿弹性构件208p未被去除而残留于成品,也能提高使腿弹性构件208p在成品中位于比反面片3靠非皮肤侧的位置的可能性,能够不对穿着者的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在原料层叠工序中,将一对连续侧部片206折叠在连续正面片202之上,比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208靠横截方向CD的内侧地配置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由此,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即使自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的各端部将去除部221切断,也能不将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切断。因而,在端部切断工序中,在将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切断时,能使连续防漏弹性构件207的碎片难以产生。由此,能够抑制原料的一部分残留于生产线,从而能够抑制生产线被污染。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在原料层叠工序中,端部固定部206b处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前后固定部214处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多。在此,一对连续侧部片206在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两端部折叠。因而,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当自连续吸收性主体210的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将去除部221切断而形成向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时,去除部221成为以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端缘为折线折叠而成的片。因此,通过增多端部固定部206b即靠近折线的部分的粘接剂的涂敷量,能够抑制被折叠而成的片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大幅地张开。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去除部221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大幅地张开而使粘接剂露出,从而导致去除部221保持与切刀等接合的状态而难以被去除。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在原料层叠工序中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处的中间区域MA中的、连续反面片203与连续正面片202粘接在一起的区域,包含间断性地涂敷有粘接剂的区域。即,粘接剂的涂敷量相对减少。因此,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在自中间区域MA将去除部221去除时,能使粘接剂难以附着于切刀等,从而能够抑制去除部221与切刀等接合而难以被去除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在角部切断工序中,连续吸收性主体210中包含的一对连续侧部片206的各连续侧部片206处的、相对于连续反面片203位于与吸收体204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横截方向CD的长度,比去除部221的横截方向CD的长度长。即,在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处的比连续反面片203靠下侧的位置,一对连续侧部片206的各连续侧部片206处的横截方向CD的长度,比去除部221的横截方向CD的长度长。因此,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在自连续吸收性主体210处的横截方向CD的两端部将去除部221切断时,覆盖去除部221的外侧的片构件全部为连续侧部片206。因而,能够抑制如另外的多个片构件存在于去除部221的外侧的情况那样因去除部221被切断而使这些另外的多个片构件分开而附着于切刀等从而污染生产线等情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去除部221具有原料彼此的粘接用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多的多量区域和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少的少量区域,少量区域的面积比多量区域的面积大。因而,在去除部221使用的粘接剂的量较少,因此在去除部221被切断时,能够减少在切刀附着的粘接剂的量。由此,能够抑制去除部221保持与切刀接合的状态而难以被去除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去除部221具有在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MD较长而在横截方向CD的内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MD较短的形状。在此,一对连续侧部片206在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两端部折叠。因而,在角部切断工序中,在将去除部221切断时,去除部221成为以横截方向CD的两端为折线而折叠而成的片。因此,通过使去除部221具有在横截方向CD的外侧较长而在横截方向CD的内侧较短的形状例如梯形那样的形状,被折叠而成的片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变窄,因此能够抑制去除部221大幅地张开。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去除部221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大幅地张开而使粘接剂露出,从而导致去除部221保持与切刀等接合的状态而难以被去除。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在连续吸收体切断工序中,在比吸收芯204Aa靠输送方向MD的外侧的位置进行吸收体去除部204K的切断以及连续吸收体204AX的切断。由此,在连续芯包片片材204Ab的切断过程中,吸收芯204Aa难以被切断,因而能够抑制吸收芯204Aa的材料自切断部分溢出而污染生产线等情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吸收体去除部204K在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MD较长而在横截方向CD的内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MD较短。在此,在吸收体切断工序中,在将吸收体去除部204K切断时,吸收体去除部204K成为以横截方向CD的外侧的端缘为折线而折叠而成的片。因此,通过使吸收体去除部204K具有在横截方向CD的外侧较长而在横截方向CD的内侧较短的形状、例如梯形那样的形状,由于被折叠而成的片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变短,因此能够抑制吸收体去除部204K大幅地张开。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吸收体去除部204K处的与折线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大幅地张开而使粘接剂露出,从而导致吸收体去除部204K保持与切刀等接合的状态而难以被去除。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形态中,吸收体形成工序中的将下层吸收体204B与上层吸收体204A接合的粘接剂在俯视下被涂敷在比下层吸收体204B窄的区域。在此,吸收体204在俯视下具有上层吸收体204A包含下层吸收体204B的大小。由此,能使将下层吸收体204B与上层吸收体204A接合的粘接剂难以向输送方向MD以及横截方向CD的外侧扩展。因此,当在角部切断工序将去除部221去除时,能使粘接剂难以附着于切刀等,从而能够抑制去除部与切刀等接合而难以被去除的情况。
本发明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和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组合、变更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吸尿垫;202、连续正面片;203、连续反面片;204、吸收体;206、连续侧部片;208、连续腿弹性构件;210、连续吸收性主体。

Claims (11)

1.一种吸尿垫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吸收性主体的吸尿垫的方法,其中,所述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具备:
弹性构件配置工序,其将沿输送方向延伸并沿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沿所述输送方向间断性地粘接于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并沿所述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
原料层叠工序,其将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反面片、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吸收体以及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正面片层叠于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之上,形成使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所述连续反面片、所述多个吸收体以及所述连续正面片相互粘接在一起的状态,将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折叠在所述连续正面片之上而形成连续吸收性主体;
角部切断工序,其在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相互相邻的所述吸收体间且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未与其他片粘接的所述中间区域,自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去除部切断,分别形成向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并且将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切断;以及
端部切断工序,其在所述中间区域处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中心将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依次切断,依次形成所述吸收性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原料层叠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形成将所述连续反面片、所述多个所述吸收体以及所述连续正面片层叠并粘接于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处的粘接有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的面之上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配置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将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并沿所述横截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粘接于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处的、比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的各连续腿弹性构件靠所述横截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所述原料层叠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将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折叠在所述连续正面片之上,比所述一对连续腿弹性构件靠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地配置所述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
所述端部切断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将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依次切断,并且将所述一对连续防漏弹性构件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去除部具有原料彼此的粘接用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多的多量区域和所述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少的少量区域,
所述少量区域的面积比所述多量区域的面积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原料层叠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在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中的折叠在所述连续正面片之上的部分,将所述横截方向的外侧的部分利用端部固定部接合于所述连续正面片的所述横截方向的端部,利用前后固定部粘接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的部分中的、与所述连续正面片处的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
所述端部固定部处的粘接剂的涂敷量比所述前后固定部处的粘接剂的涂敷量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角部切断工序中,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中包含的所述一对连续侧部片的各连续侧部片处的、相对于所述连续反面片位于与所述吸收体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所述横截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去除部的所述横截方向的长度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吸尿垫的制造方法还具备:
连续吸收体形成工序,其使包裹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吸收芯并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连续芯包片处的、相对于所述多个吸收芯的各吸收芯位于所述输送方向的前方的部分以及后方的部分分别粘接,从而形成沿所述输送方向使所述多个所述吸收体连结而成的连续吸收体;以及
连续吸收体切断工序,其在所述连续吸收体处的相互邻近的吸收体间的交界,自所述横截方向的两端部将吸收体去除部切断,形成向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并且在所述交界依次将所述连续吸收体切断,依次形成所述多个所述吸收体的各所述吸收体,
在所述连续吸收体切断工序中,所述吸收体去除部的切断以及所述连续吸收体的切断在比所述吸收芯靠所述输送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吸收体去除部具有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较长而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较短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中,所述吸收体具备下层吸收体和上层吸收体,所述上层吸收体层叠于所述下层吸收体,并在俯视下沿所述输送方向以及所述横截方向比所述下层吸收体大,
所述吸尿垫的制造方法还具备吸收体形成工序,所述吸收体形成工序使多个所述下层吸收体的各个所述下层吸收体与多个所述上层吸收体的各个所述上层吸收体粘接而形成所述多个所述吸收体,
将所述下层吸收体与所述上层吸收体接合的粘接剂在俯视下涂敷于比所述下层吸收体窄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原料层叠工序中所述连续吸收性主体处的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连续反面片与所述连续正面片粘接在一起的区域,包含间断性地涂敷有粘接剂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尿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去除部具有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较长而在所述横截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沿输送方向较短的形状。
CN202080088584.6A 2019-12-26 2020-10-13 吸尿垫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845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7098 2019-12-26
JP2019237098A JP6956776B2 (ja) 2019-12-26 2019-12-26 尿取り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PCT/JP2020/038653 WO2021131245A1 (ja) 2019-12-26 2020-10-13 尿取り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5672A true CN114845672A (zh) 2022-08-02
CN114845672B CN114845672B (zh) 2023-04-11

Family

ID=7657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8584.6A Active CN114845672B (zh) 2019-12-26 2020-10-13 吸尿垫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56776B2 (zh)
CN (1) CN114845672B (zh)
WO (1) WO2021131245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5662A (ja) * 1999-11-19 2001-05-29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の体液処理用品
JP2006218057A (ja) * 2005-02-10 2006-08-24 Livedo Corporation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1547669A (zh) * 2006-12-07 2009-09-3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4185464A (zh) * 2012-03-30 2014-12-0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JP5875730B1 (ja) * 2015-09-10 2016-03-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パッド
CN205626288U (zh) * 2013-07-30 2016-10-1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WO2018061206A1 (ja) * 2016-09-30 2018-04-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8236542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
JP2019010446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尿取りパッド
JP2019180672A (ja) * 2018-04-06 2019-10-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衛生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衛生用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5818B2 (ja) * 2015-12-03 2020-02-1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パッド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5662A (ja) * 1999-11-19 2001-05-29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の体液処理用品
JP2006218057A (ja) * 2005-02-10 2006-08-24 Livedo Corporation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1547669A (zh) * 2006-12-07 2009-09-3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4185464A (zh) * 2012-03-30 2014-12-0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205626288U (zh) * 2013-07-30 2016-10-1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JP5875730B1 (ja) * 2015-09-10 2016-03-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パッド
WO2018061206A1 (ja) * 2016-09-30 2018-04-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8236542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
JP2019010446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尿取りパッド
JP2019180672A (ja) * 2018-04-06 2019-10-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衛生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衛生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1245A1 (ja) 2021-07-01
JP2021104216A (ja) 2021-07-26
JP6956776B2 (ja) 2021-11-02
CN114845672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6132B2 (ja) 吸収性物品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10139632B (zh) 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EP325748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sheet member for absorptive articles
US8235961B2 (en) Disposable pants-type diaper
US20130085464A1 (en) Absorbent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
EP2717819B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2011229987A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EP3677232A1 (en) Disposable pant-type absorbent artic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male user
WO2014021188A1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845672B (zh) 吸尿垫的制造方法
CN107613922B (zh) 吸收制品以及用于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和装置
US868519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
EP311190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
JP7158343B2 (ja) 吸収性物品
JP4839126B2 (ja) 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06181172A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05110990A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4025724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13164287B (zh) 一次性尿布
WO2017221426A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219614214U (zh) 吸收性物品
JP7216253B2 (ja) 着用物品におけるカフの製造方法
EP4134052A1 (en) Underpants-type absorbent article
JP7173829B2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CN114040735A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