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7912A - 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7912A
CN114837912A CN202210535671.2A CN202210535671A CN114837912A CN 114837912 A CN114837912 A CN 114837912A CN 202210535671 A CN202210535671 A CN 202210535671A CN 114837912 A CN114837912 A CN 114837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lunger
pump body
valve cor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56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7912B (zh
Inventor
张科俭
王佳伟
朱清山
栾茗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e Keta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Ketai Hebei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Ketai Hebei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Ketai Hebei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56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7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7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7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7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7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3/00Pumps specially modified to deliver fixed or variable measured quanti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9/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 F04B9/02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mechan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该恒排量轮压油泵包括底座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泵体,底座与铁轨相连;泵体上设置有泵体主油道,及与其分别连通的进油组件和出油组件;泵体具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柱塞、阀芯及弹性复位机构;柱塞上形成有柱塞储油腔;阀芯上设置有阀芯主油道和阀芯溢流通道;柱塞储油腔、阀芯主油道及泵体主油道依次连通,阀芯溢流通道与进油组件连通;柱塞上形成有车轮的碾压位,当柱塞被车轮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时,柱塞储油腔内的油自阀芯溢流通道回流至进油组件中。本申请提供的轮压油泵可用于驱动铁路道旁涂覆设备,无需外加任何电力驱动,该轮压油泵单次输出排量恒定。

Description

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动铁路道旁涂覆设备的恒排量轮压油泵。
背景技术
铁路道旁涂覆设备可用于改善轮轨界面之间摩擦系数、减缓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有效降低车轮及轨道的磨损,以及延长车轮及轨道的使用寿命等。
现有的铁路道旁涂覆设备的驱动方式包括气动、电动和液压,但不论是气动、电动或是液压驱动方式一般都需要外加能源(比如外加电源,或外加太阳能-电池转换能源,或外加风能-电池转换能源等。),再通过电机驱动柱塞泵或齿轮泵等对轮轨实施润滑或摩擦控制。
因此,目前国内外所有的道旁涂覆设备都需要提供外加电力能源才能够驱动系统的运转,对轮轨实施润滑或摩擦控制。而外加的电力能源通常采用线路电源、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形式使得电机驱动泵体,从而达到润滑材料或摩擦控制材料的输送。但有一些特定环境和地区不具备提供外加能源的条件,致使道旁涂覆设备无法安装运行。比如成都、重庆等地,由于地理环境影响,无法从线路上取电,且常年阴雨天气,又缺少风能,导致铁路道旁涂覆设备缺少电力驱动,常年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以解决现阶段铁路道旁涂覆设备需提供外加电力能源才能够驱动系统运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包括底座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泵体,所述底座上形成有与铁轨适配的连接件;
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泵体主油道,以及分别与所述泵体主油道连通的进油组件和出油组件;
所述泵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柱塞、阀芯及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柱塞上形成有柱塞储油腔;所述阀芯上设置有阀芯主油道和阀芯溢流通道;所述柱塞储油腔、阀芯主油道及泵体主油道依次连通,所述阀芯溢流通道与所述进油组件连通;
所述柱塞的一端被所述阀芯贯穿,另一端形成车轮的碾压位,当所述柱塞被车轮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时,所述柱塞储油腔与所述阀芯溢流通道连通,所述柱塞储油腔内的油液回流至所述进油组件中;当所述车轮驶离柱塞后,所述柱塞被所述弹性复位机构驱动的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阀芯溢流通道设置在阀芯的侧壁上,所述阀芯溢流通道包括溢流口,所述阀芯靠近所述柱塞储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溢流口,所述阀芯溢流通道通过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柱塞储油腔连通,所述溢流口与所述阀芯插接于所述柱塞的端面的间距为所述恒排量轮压油泵的预设有效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口为设置在所述阀芯上的通孔状结构或凹槽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的一端贯穿所述柱塞,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腔的底壁抵接,所述内腔底壁上开设有所述泵体主油道。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柱塞的一端与所述弹簧相连,装设有所述弹簧的内腔形成弹簧储油腔,所述弹簧储油腔与所述阀芯溢流通道连通,且所述弹簧储油腔与所述进油组件相连。当所述柱塞被车轮碾压的处于预设有效行程内时,所述柱塞相对所述阀芯下移,使得所述柱塞储油腔中的油液依次经所述阀芯主油道和泵体主油道流至出油组件中。
当所述柱塞被车轮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时,所述柱塞储油腔内的油液自所述溢流口依次流经阀芯溢流通道和弹簧储油腔后回流至所述进油组件中。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包括上泵体及与所述上泵体适配连接的下泵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泵体为壳体结构,所述上泵体的一端形成与所述柱塞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柱塞适配的第一密封结构,所述上泵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泵体抵接后形成所述泵体的内腔,所述上泵体与所述下泵体的抵接处设置有泵体密封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泵体靠近所述上泵体的端部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形成与所述阀芯主油道连通的泵体主油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泵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通道,所述下泵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通道,所述弹簧储油腔、第一溢流通道、第二溢流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通道与所述进油组件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组件包括进油管及设置在进油管一端的进口单向阀,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形成与储油罐适配的进油口,所述进油管通过进口单向阀与所述泵体主油道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组件包括出油管及设置在出油管一端的出口单向阀,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形成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道旁涂覆设备的动力端适配,所述出油管的通过出口单向阀与所述泵体主油道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柱塞为柱状结构件,所述柱塞的一端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形成所述弹簧的安装位,所述阀芯的一端贯穿所述卡凸,使得所述阀芯主油道与所述柱塞储油腔连通;所述柱塞的外壁与所述上泵体的安装孔的孔壁紧密贴合;所述柱塞的另一端自所述上泵体向外伸出形成车轮的碾压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为柱状结构件,所述阀芯的一端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形成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的安装位,所述凸台与所述柱塞的卡凸相对设置,所述凸台背离所述卡凸的端面与所述下泵体开设有阀芯主油道的端面贴合。
更进一步的,当所述柱塞被车轮碾压时,所述柱塞下移并压缩弹簧,使得所述柱塞储油腔内的压力增大,所述进口单向阀关闭,所述柱塞储油腔内的油液经所述阀芯主油道进入泵体主油道后,经所述出口单向阀泵出,且弹簧储油腔内的油液依次经所述第一溢流通道和第二溢流通道回流至所述进油管中。
更进一步的,当所述柱塞的下移距离超出预设有效行程时,所述柱塞储油腔通过溢流口与阀芯溢流通道及弹簧储油腔连通,泵体内油压降为零,所述出口单向阀在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柱塞储油腔内的油液通过阀芯溢流通道进入弹簧储液腔后经过第一溢流通道和第二溢流通道回流至进油管。
更进一步的,当车轮驶离所述柱塞时,所述柱塞被弹簧复位,所述柱塞储油腔及弹簧储油腔内形成负压,使得出口单向阀关闭且进口单向阀打开,储油罐的油液自进油口被吸入柱塞储油腔和弹簧储油腔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卡紧螺栓,所述卡紧螺栓具有弯钩,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弯钩与铁轨相连,且通过平垫圈、弹簧圈和螺母与所述铁轨固定连接;所述泵体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包括动力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上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所述恒排量轮压油泵形成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源,所述执行装置被所述动力装置驱动的动作。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该恒排量轮压油泵可用于驱动铁路道旁涂覆设备,无需外加任何电力驱动,且该轮压油泵单次输出排量恒定。该轮压油泵利用列车通过时车轮对柱塞的碾压,实现轮压油泵输出液压油,从而驱动道旁涂覆设备的运行。该轮压油泵的阀芯靠近柱塞储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阀芯溢流通道,阀芯溢流通道与进油组件连通。因此,车轮每次下压柱塞时,无论下压行程多大,一旦柱塞被车轮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柱塞储油腔通过阀芯上的阀芯溢流通道与弹簧储油腔连通,柱塞储油腔内的油液回流至进油组件中,泵体输送的液压油量恒定不变,能够稳定为道旁涂覆设备提供驱动力,保证道旁涂覆设备涂敷均衡。进一步的,阀芯溢流通道包括溢流口,溢流口为设置在阀芯上的通孔状结构或凹槽状结构,溢流口与阀芯溢流通道连通,溢流口与阀芯插接于所述柱塞的端面的间距为轮压油泵的预设有效行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将本申请提供的轮压油泵安装在铁轨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示的轮压油泵正处于未被车轮碾压的状态;
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轮压油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柱塞;2、第一密封结构;3、上泵体;4、弹簧;5、阀芯;6、下泵体;7、进油口;8、出油口;9、出口单向阀;10、进口单向阀;11、泵体密封件;12、底座;13、铁轨;14、车轮;
a、柱塞储油腔;b、弹簧储油腔;c、阀芯溢流通道;d、第一溢流通道;e、第二溢流通道;f、泵体主油道;g、阀芯主油道;H、预设有效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申请表述的范畴。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本申请提供的轮压油泵,通过一种全新的驱动方式,大大扩展了铁路道旁涂覆设备及其他涂覆设备的使用环境,无需外加任何形式转化的电力能源,即可为涂覆设备提供驱动力。仅通过车轮的碾压就能够给泵提供驱动力,解决了行业中传统设备必须通过外加能源驱动的弊病,扩大了传统设备的应用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利用列车通过时车轮碾压,使轮压油泵能够定量输出液压油,并驱动道旁涂覆设备的运行。并且在每次下压柱塞时,无论行程多大,泵体输送的液压油量恒定不变,能够稳定为道旁涂覆设备提供驱动力,保证道旁涂覆设备涂敷均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恒排量轮压油泵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包括底座12及固定在底座12上的泵体,底座12上形成有与铁轨13适配的连接件。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泵体主油道f,以及分别与所述泵体主油道f连通的进油组件和出油组件。泵体具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弹性复位机构、柱塞1及阀芯5。柱塞1上形成有柱塞储油腔a,阀芯5上设置有阀芯主油道g和阀芯溢流通道c;柱塞储油腔a、阀芯主油道g及泵体主油道f依次连通,阀芯溢流通道c与进油组件连通。
参见图1,柱塞1的一端被阀芯5贯穿,另一端形成车轮14的碾压位,当柱塞1被车轮14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H时,柱塞储油腔a与阀芯溢流通道c连通,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液回流至进油组件中;当车轮14驶离柱塞1后,柱塞1被弹性复位机构驱动的复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阀芯溢流通道c设置在阀芯5的侧壁上,阀芯溢流通道c包括溢流口,阀芯5靠近柱塞储油腔a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阀芯溢流通道c通过溢流口与柱塞储油腔a连通,溢流口与阀芯5插接于柱塞1的端面的间距为轮压油泵的预设有效行程H。
在一种实施例中,溢流口可以为设置在阀芯5上的通孔状结构或凹槽状结构,比如是一种环形油槽或油孔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阀芯5的一端贯穿柱塞1,阀芯5的另一端与内腔的底壁抵接,内腔底壁上开设有泵体主油道f;弹性复位机构可以包括弹簧4;柱塞1的一端与弹簧4相连,装设有弹簧4的内腔形成弹簧储油腔b,弹簧储油腔b与阀芯溢流通道c连通,且弹簧储油腔b与进油组件相连。
当柱塞1被车轮14碾压的处于预设有效行程H内时,柱塞1相对阀芯5下移,使得柱塞储油腔a中的油液依次经阀芯主油道g和泵体主油道f流至出油组件中;当柱塞1被车轮14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H时,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液自溢流口依次流经阀芯溢流通道c和弹簧储油腔b后回流至进油组件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溢流口可以是环形油道,阀芯5靠近柱塞储油腔a的侧壁上设置有该环形油道,环形油道与阀芯溢流通道c连通,环形油道与阀芯5插接于柱塞1的端面的间距为轮压油泵的预设有效行程H。
本申请提供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可用于驱动铁路道旁涂覆设备,无需外加任何电力驱动,且该轮压油泵单次输出排量恒定。该轮压油泵利用列车通过时车轮对柱塞的碾压,实现轮压油泵输出液压油,从而驱动道旁涂覆设备的运行。该轮压油泵的阀芯靠近柱塞储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与阀芯溢流通道连通,溢流口与阀芯插接于所述柱塞的端面的间距为轮压油泵的预设有效行程。因此,车轮每次下压柱塞时,无论下压行程多大,一旦柱塞被车轮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柱塞储油腔通过阀芯上的环形油道和阀芯溢流通道与弹簧储油腔连通,柱塞储油腔内的油液回流至进油组件中,泵体输送的液压油量恒定不变,能够稳定为道旁涂覆设备提供驱动力,保证道旁涂覆设备涂敷均衡。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泵体包括上泵体3及与上泵体3适配连接的下泵体6。上泵体3为壳体结构,上泵体3的一端形成与柱塞1适配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柱塞1适配的第一密封结构2,上泵体3的另一端与下泵体6抵接后形成泵体的内腔,上泵体3与下泵体6的抵接处设置有泵体密封件11;下泵体6靠近上泵体3的端部开设有油槽,油槽形成与阀芯主油道g连通的泵体主油道f。上泵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通道d,下泵体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通道e,弹簧储油腔b、第一溢流通道d、第二溢流通道e依次连通,第二溢流通道e与进油组件相连。
在一种实施例中,进油组件包括进油管及设置在进油管一端的进口单向阀10,进油管的另一端形成与储油罐适配的进油口,进油管通过进口单向阀10与泵体主油道f连通。
在一种实施例中,出油组件包括出油管及设置在出油管一端的出口单向阀9,出油管的另一端形成出油口8,出油口8与道旁涂覆设备的动力端适配,出油管的通过出口单向阀9与泵体主油道f连通。
在一种实施例中,柱塞1为柱状结构件,柱塞1的一端设置有卡凸,卡凸形成弹簧4的安装位,阀芯5的一端贯穿卡凸,使得阀芯主油道g与柱塞储油腔a连通;柱塞1的外壁与上泵体3的安装孔的孔壁紧密贴合;柱塞1的另一端自上泵体3向外伸出形成车轮14的碾压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阀芯5为柱状结构件,阀芯5的一端形成有凸台,凸台形成弹簧4的另一端的安装位,凸台与柱塞1的卡凸相对设置,凸台背离卡凸的端面与下泵体6开设有阀芯主油道g的端面贴合。
当柱塞1被车轮14碾压时,柱塞1下移并压缩弹簧4,使得柱塞储油腔a内的压力增大,进口单向阀10关闭,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液经阀芯主油道g进入泵体主油道f后,经出口单向阀9泵出,且弹簧储油腔b内的油液依次经第一溢流通道d和第二溢流通道e回流至进油管中。
当柱塞1的下移距离超出预设有效行程H时,柱塞储油腔a通过溢流口与阀芯溢流通道c及弹簧储油腔b连通,泵体内油压降为零,出口单向阀9在压力作用下关闭,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液通过阀芯溢流通道c进入弹簧储液腔b后经过第一溢流通道d和第二溢流通道e回流至进油管。
当车轮14驶离柱塞1时,柱塞1被弹簧4复位,柱塞储油腔a及弹簧储油腔b内形成负压,使得出口单向阀9关闭且进口单向阀10打开,储油罐的油液自进油口被吸入柱塞储油腔a和弹簧储油腔b内。
参见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卡紧螺栓,卡紧螺栓具有弯钩,连接件通过弯钩与铁轨13相连,且通过平垫圈、弹簧4圈和螺母与铁轨13固定连接;泵体与底座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优势在于,根据轮压泵体结构,在柱塞体内套装有阀芯,在行程达到预定值后,通过阀芯溢流通道及泵体壁上的溢流通道将后续柱塞行程所压出的油液送回进油口,不再通过出油口排出油液。从而达到了每次下压柱塞后,无论行程超过溢流通道都多少距离,泵排出的油量是恒定不变的,从而达到单次轮压后出液量恒定的效果。此外,可根据阀芯位置设定单次出液量的调整。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该自动化设备包括动力装置和执行装置,动力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恒排量轮压油泵,恒排量轮压油泵形成动力装置的动力源,执行装置被动力装置驱动的动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自动化设备可以是铁路道旁涂覆设备。当将本申请提供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应用在铁路道旁涂覆设备上时,该恒排量轮压油泵的动作原理可简述如下:
柱塞内安装有阀芯,在柱塞行程达到预设有效行程后,通过阀芯溢流通道及泵体外壁上的第一溢流通道和第二溢流通道将后续柱塞行程所压出的油液送回进油口,不再通过出油口排出油液,保证了泵体输送的液压油量恒定不变。
当轮压油泵被碾压时,车轮14将柱塞1下压,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通过阀芯主油道g进入泵体主油道f,此时在进口单向阀10作用下,进油组件的进油管与泵体主油道f关闭,油通过出口单向阀9泵出,为道旁涂覆设备提供动力;同时弹簧储油腔b内的油经过阀芯溢流通道c、第二溢流通道e通道返回进油管。
当柱塞1下行距离超过预设有效行程H时,柱塞储油腔a与弹簧储油腔b导通,泵体内腔油压降为零,出口单向阀9由于被压而关闭,此时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通过阀芯溢流通道c进入弹簧储油腔b后经过阀芯溢流通道c、第二溢流通道e返回进油口,确保了出油口单次行程出油量恒定。
当车轮14驶离轮压油泵时,弹簧4迅速将柱塞1顶回,此时柱塞储油腔a及弹簧腔b形成负压,出口单向阀9关闭,进口单向阀10打开,油液自进油口吸入柱塞储油腔a和弹簧储油腔b;其中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主要经进口单向阀10进入主油道f、阀芯主油道g吸入(部分油在下压行程超过预定有效行程H从弹簧储油腔b径自阀芯溢流通道c吸入);弹簧储油腔b内油主要经进油口7进入上泵体溢流通道d及下泵体溢流通道e吸入。
将本申请提供的恒排量轮压油泵用于驱动铁路道旁涂覆设备后,无需外加任何电力驱动,且该轮压油泵单次输出排量恒定。该轮压油泵利用列车通过时车轮对柱塞的碾压,实现轮压油泵输出液压油,从而驱动道旁涂覆设备的运行。该轮压油泵的阀芯靠近柱塞储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油道,环形油道与阀芯溢流通道连通,环形油道与阀芯插接于所述柱塞的端面的间距为轮压油泵的预设有效行程。因此,车轮每次下压柱塞时,无论下压行程多大,一旦柱塞被车轮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柱塞储油腔通过阀芯上的环形油道和阀芯溢流通道与弹簧储油腔连通,柱塞储油腔内的油液回流至进油组件中,泵体输送的液压油量恒定不变,能够稳定为道旁涂覆设备提供驱动力,保证道旁涂覆设备涂敷均衡。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2)及固定在所述底座(12)上的泵体,所述底座(12)上形成有与铁轨(13)适配的连接件;
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泵体主油道(f),以及分别与所述泵体主油道(f)连通的进油组件和出油组件;
所述泵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柱塞(1)、阀芯(5)及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柱塞(1)上形成有柱塞储油腔(a);所述阀芯(5)上设置有阀芯主油道(g)和阀芯溢流通道(c);所述柱塞储油腔(a)、阀芯主油道(g)及泵体主油道(f)依次连通,所述阀芯溢流通道(c)与所述进油组件连通;
所述柱塞(1)的一端被所述阀芯(5)贯穿,另一端形成车轮(14)的碾压位,当所述柱塞(1)被车轮(14)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H)时,所述柱塞储油腔(a)与所述阀芯溢流通道(c)连通,所述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液回流至所述进油组件中;当所述车轮(14)驶离柱塞(1)后,所述柱塞(1)被所述弹性复位机构驱动的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溢流通道(c)设置在阀芯(5)的侧壁上,所述阀芯溢流通道(c)包括溢流口,所述阀芯(5)靠近所述柱塞储油腔(a)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溢流口,所述阀芯溢流通道(c)通过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柱塞储油腔(a)连通,所述溢流口与所述阀芯(5)插接于所述柱塞(1)的端面的间距为所述恒排量轮压油泵的预设有效行程(H);
所述溢流口为设置在所述阀芯(5)上的通孔状结构或凹槽状结构;
所述阀芯(5)的一端贯穿所述柱塞(1),所述阀芯(5)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腔的底壁抵接,所述内腔底壁上开设有所述泵体主油道(f);
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弹簧(4);
所述柱塞(1)的一端与所述弹簧(4)相连,装设有所述弹簧(4)的内腔形成弹簧储油腔(b),所述弹簧储油腔(b)与所述阀芯溢流通道(c)连通,且所述弹簧储油腔(b)与所述进油组件相连;
当所述柱塞(1)被车轮(14)碾压的处于预设有效行程(H)内时,所述柱塞(1)相对所述阀芯(5)下移,使得所述柱塞储油腔(a)中的油液依次经所述阀芯主油道(g)和泵体主油道(f)流至出油组件中;
当所述柱塞(1)被车轮(14)碾压的超出预设有效行程(H)时,所述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液自所述溢流口依次流经阀芯溢流通道(c)和弹簧储油腔(b)后回流至所述进油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上泵体(3)及与所述上泵体(3)适配连接的下泵体(6);
所述上泵体(3)为壳体结构,所述上泵体(3)的一端形成与所述柱塞(1)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柱塞(1)适配的第一密封结构(2),所述上泵体(3)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泵体(6)抵接后形成所述泵体的内腔,所述上泵体(3)与所述下泵体(6)的抵接处设置有泵体密封件(11);
所述下泵体(6)靠近所述上泵体(3)的端部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形成与所述阀芯主油道(g)连通的泵体主油道(f);
所述上泵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通道(d),所述下泵体(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通道(e),所述弹簧储油腔(b)、第一溢流通道(d)、第二溢流通道(e)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通道(e)与所述进油组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组件包括进油管及设置在进油管一端的进口单向阀(10),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形成与储油罐适配的进油口,所述进油管通过进口单向阀(10)与所述泵体主油道(f)连通;
所述出油组件包括出油管及设置在出油管一端的出口单向阀(9),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形成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道旁涂覆设备的动力端适配,所述出油管的通过出口单向阀(9)与所述泵体主油道(f)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1)为柱状结构件,所述柱塞(1)的一端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形成所述弹簧(4)的安装位,所述阀芯(5)的一端贯穿所述卡凸,使得所述阀芯主油道(g)与所述柱塞储油腔(a)连通;
所述柱塞(1)的外壁与所述上泵体(3)的安装孔的孔壁紧密贴合;
所述柱塞(1)的另一端自所述上泵体(3)向外伸出形成车轮(14)的碾压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5)为柱状结构件,所述阀芯(5)的一端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形成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的安装位,所述凸台与所述柱塞(1)的卡凸相对设置,所述凸台背离所述卡凸的端面与所述下泵体(6)开设有阀芯主油道(g)的端面贴合;
当所述柱塞(1)被车轮(14)碾压时,所述柱塞(1)下移并压缩弹簧(4),使得所述柱塞储油腔(a)内的压力增大,所述进口单向阀(10)关闭,所述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液经所述阀芯主油道(g)进入泵体主油道(f)后,经所述出口单向阀(9)泵出,且弹簧储油腔(b)内的油液依次经所述第一溢流通道(d)和第二溢流通道(e)回流至所述进油管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柱塞(1)的下移距离超出预设有效行程(H)时,所述柱塞储油腔(a)通过溢流口与阀芯溢流通道(c)及弹簧储油腔(b)连通,泵体内油压降为零,所述出口单向阀(9)在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柱塞储油腔(a)内的油液通过阀芯溢流通道(c)进入弹簧储液腔后经过第一溢流通道(d)和第二溢流通道(e)回流至进油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当车轮(14)驶离所述柱塞(1)时,所述柱塞(1)被弹簧(4)复位,所述柱塞储油腔(a)及弹簧储油腔(b)内形成负压,使得出口单向阀(9)关闭且进口单向阀(10)打开,储油罐的油液自进油口被吸入柱塞储油腔(a)和弹簧储油腔(b)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卡紧螺栓,所述卡紧螺栓具有弯钩,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弯钩与铁轨(13)相连,且通过平垫圈、弹簧(4)圈和螺母与所述铁轨(13)固定连接;
所述泵体与所述底座(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一种自动化设备,包括动力装置和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恒排量轮压油泵,所述恒排量轮压油泵形成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源,所述执行装置被所述动力装置驱动的动作。
CN202210535671.2A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 Active CN114837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5671.2A CN114837912B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5671.2A CN114837912B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7912A true CN114837912A (zh) 2022-08-02
CN114837912B CN11483791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257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5671.2A Active CN114837912B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7912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82770A (en) * 1929-07-17 1934-12-04 Wood Newspaper Mach Corp Constant volume pump
JPH05332245A (ja) * 1992-05-27 1993-12-1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車両用油圧システム
JPH08240183A (ja) * 1995-03-03 1996-09-17 Nikkiso Co Ltd 液量調整装置および定量ポンプ
JP2003127858A (ja) * 2001-08-13 2003-05-08 Ito Tekkosho:Kk レールへの塗油装置
JP2004068796A (ja) * 2002-08-02 2004-03-04 Nagatomo Ryutai Kikai Kenkyusho:Kk ラジアルピストンポンプの制御機構
CN1708644A (zh) * 2002-11-01 2005-12-14 丹福斯有限公司 用于将液体燃料输送到家庭燃烧器装置的往复运动液体泵
CN2809265Y (zh) * 2005-07-14 2006-08-23 杭州大潮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内循环压力平衡超高压液压隔膜式计量泵
JP2007224765A (ja) * 2006-02-22 2007-09-06 Mikuni Corp プランジャポンプ
CN103168173A (zh) * 2010-07-09 2013-06-19 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计量泵机组
US20150345491A1 (en) * 2013-11-20 2015-12-03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Plunger pump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104267A (zh) * 2014-03-31 2016-11-09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泵中的随活塞移动的密封件
CN107355665A (zh) * 2017-09-09 2017-11-17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泵用组合阀
CN206766039U (zh) * 2017-04-18 2017-12-19 吕业利 一种铁路轨道润滑脂自动涂抹设备
CN206942986U (zh) * 2017-05-31 2018-01-30 德帕姆(杭州)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排气泄压阀及液压隔膜式计量泵
CN112539164A (zh) * 2020-12-07 2021-03-23 哈尔滨凯泉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均压限位补油的液压隔膜计量泵
CN214559408U (zh) * 2021-01-04 2021-11-02 中轨科泰(河北)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夹紧式钢轨外加设备的安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82770A (en) * 1929-07-17 1934-12-04 Wood Newspaper Mach Corp Constant volume pump
JPH05332245A (ja) * 1992-05-27 1993-12-1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車両用油圧システム
JPH08240183A (ja) * 1995-03-03 1996-09-17 Nikkiso Co Ltd 液量調整装置および定量ポンプ
JP2003127858A (ja) * 2001-08-13 2003-05-08 Ito Tekkosho:Kk レールへの塗油装置
JP2004068796A (ja) * 2002-08-02 2004-03-04 Nagatomo Ryutai Kikai Kenkyusho:Kk ラジアルピストンポンプの制御機構
CN1708644A (zh) * 2002-11-01 2005-12-14 丹福斯有限公司 用于将液体燃料输送到家庭燃烧器装置的往复运动液体泵
CN2809265Y (zh) * 2005-07-14 2006-08-23 杭州大潮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内循环压力平衡超高压液压隔膜式计量泵
JP2007224765A (ja) * 2006-02-22 2007-09-06 Mikuni Corp プランジャポンプ
CN103168173A (zh) * 2010-07-09 2013-06-19 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计量泵机组
US20150345491A1 (en) * 2013-11-20 2015-12-03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Plunger pump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104267A (zh) * 2014-03-31 2016-11-09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泵中的随活塞移动的密封件
CN206766039U (zh) * 2017-04-18 2017-12-19 吕业利 一种铁路轨道润滑脂自动涂抹设备
CN206942986U (zh) * 2017-05-31 2018-01-30 德帕姆(杭州)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排气泄压阀及液压隔膜式计量泵
CN107355665A (zh) * 2017-09-09 2017-11-17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泵用组合阀
CN112539164A (zh) * 2020-12-07 2021-03-23 哈尔滨凯泉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均压限位补油的液压隔膜计量泵
CN214559408U (zh) * 2021-01-04 2021-11-02 中轨科泰(河北)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夹紧式钢轨外加设备的安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7912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00863Y (zh) 钻井泵自动补偿式柱塞密封装置
US4278406A (en) Electromagnetic pump
CN100516519C (zh)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二次调节液压节能系统
CN114837912A (zh) 一种恒排量轮压油泵及包含该油泵的自动化设备
CN113417900B (zh) 一种集成的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
CN117386604A (zh) 一种小流量双出口电磁柱塞泵
CN101210632B (zh) 回转式液动阀门
EP0093674A1 (en) Compressor
CN113982894B (zh) 一种高压隔膜压缩机用电磁随动阀及其控制系统
CN213313546U (zh) 一种用于压滤机的高效节能柱塞泵
CN2339815Y (zh) 超高压柱塞泵单向阀
CN220204771U (zh) 用于灰浆泵的高寿命单向阀组件
CN2262119Y (zh) 油泵总成
CN214198126U (zh) 一种用于油泵的油路控制的阀块
CN85203972U (zh) 一种增压器的换向装置
CN219045485U (zh) 一种双线高压换向阀组
CN113982895B (zh) 一种高压隔膜压缩机用油气压随动阀及系统
CN221054759U (zh) 一种电动油脂润滑泵
US5503536A (en) Rolling wheel actuated pump and pump system
CN215667002U (zh) 一种应用于搬运车中的液压装置
CN219412760U (zh) 一种汽车高压泵
CN220748512U (zh) 一种用于集中润滑油泵的柱塞泵泵芯
CN203305941U (zh) 具有递进分配器的车辆底盘集中润滑装置
CN111946868B (zh) 一种具有油液分配结构的输油阀及其加工工艺
CN2412780Y (zh) 一种拖拉机前盖总成用柱塞式液压提升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9

Address after: 100070 1310-5, Unit 2, Floor 13-14, Building 10, Baiqiang Avenue,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Zhonghe Ketai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74000 No. 31-1-2, north of line 112, Gaobeidian Ci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ailway Ketai (Hebei) Railway Equi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