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5135A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15135A CN114815135A CN202110090853.9A CN202110090853A CN114815135A CN 114815135 A CN114815135 A CN 114815135A CN 202110090853 A CN202110090853 A CN 202110090853A CN 114815135 A CN114815135 A CN 1148151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lens group
- focal length
- infinity
- object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304 visual acu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0071 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351 Carissa bispinos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2199 Carissa bispin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解像能力。所述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包括N个透镜,N为大于2的整数;在由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上,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个透镜为第一透镜,第N个透镜为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透镜,第二透镜为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改变。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解像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尤其是关于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的摄像镜头与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相机朝着高像素发展的趋势,图像传感器的像面越来越大,在尺寸的限制下,光学总长(TTL)与像面有效像圆直径的比值越来越低,呈现低背化趋势。在光学性能上为了保持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之间的平衡,往往在系统中采用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的非球面透镜,并且反曲点两侧曲率相差较大的透镜来改善佩兹伐、场曲和畸变。但是,由于各视场光线在无限远物距和近距离物距分别对焦时,在反曲点附近入射光线与透镜表面的角度相差大,导致各视场的光线光程差变化大,当成像系统在无限远处的成像保持良好画质时,在近距离成像时的像差却大幅增加,解像性能掉落大。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实现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解像能力。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
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N个透镜,N为大于2的整数;在由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个透镜为第一透镜,第N个透镜为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中所述第一透镜与物面之间的距离最小;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光焦度的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
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改变;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为f1,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与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0.5<f1/f<1.5。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的位置固定,近距离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沿光轴向像侧移动,近距离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近距离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有效像高为IH,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与所述有效像高满足如下关系式:
1.0<TTL/IH<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1,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0.5<fL1/f<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变化量为d,所述空气间隔变化量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0<d/f1<0.5,
所述空气间隔变化量为无限远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与近距离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的差值的绝对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L2,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fL2/f2|<5.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d1,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d1,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30.0<Vd1/Nd1<4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1.0<TTL/f<5.0。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上述的摄像镜头,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像面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上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装配于所述设备本体上。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包括N个透镜,在由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上,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个透镜为第一透镜,第N个透镜为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透镜,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为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因此,摄像镜头能够通过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配合,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使得第一透镜组引起的像差变化与第二透镜组引起的像差变化能够相互补偿,从而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解像能力。而且,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与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关系式0.5<f1/f<1.5,因此,可以保证光学总长(TTL)和光学性能之间的平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球差曲线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像散场曲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畸变曲线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球差曲线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像散场曲示意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畸变曲线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球差曲线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像散场曲示意图。
图1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畸变曲线图。
图1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球差曲线图。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像散场曲示意图。
图1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畸变曲线图。
图1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球差曲线图。
图1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像散场曲示意图。
图2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畸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摄像镜头10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透镜组11包括N个透镜,N为大于2的整数。N个透镜中包括至少两个非球面透镜,即第一透镜组11包括至少两个非球面透镜。当然,N个透镜中也可包括至少两个球面透镜,不限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透镜。
在本实施例中,N可以为7,即第一透镜组11包括七个透镜,分别为透镜111、112、113、114、115、116、117。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11、第三透镜113、第四透镜114、第五透镜115、第六透镜116、第七透镜117以及第二透镜112,即在由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Z上,第一透镜组11中的第一个透镜为第一透镜111,第二个透镜为第三透镜113,第三个透镜为第四透镜114,第四个透镜为第五透镜115,第五个透镜为第六透镜116,第六个透镜为第七透镜117,第七个透镜为第二透镜112。其中,第一透镜组11中第一透镜111与物面(未示出)之间的距离最小,与像面131之间的距离最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1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一表面1111与朝向像侧的第二表面1112,第三透镜113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三表面1131与朝向像侧的第四表面1132,第四透镜114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五表面1141与朝向像侧的第六表面1142,第五透镜115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七表面1151与朝向像侧的第八表面1152,第六透镜116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九表面1161与朝向像侧的第十表面1162,第七透镜117包括朝向物侧的第十一表面1171与朝向像侧的第十二表面1172,第二透镜112包括朝向物侧的第十三表面1121与朝向像侧的第十四表面11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1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111朝向物侧的第一表面1111为凸面。第三透镜113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114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115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116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117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11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1与第二透镜112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如下:
其中,X为平行于光轴14的曲面的凹陷度,c为曲面极点处的曲率,r为非球面上的点与光轴14的垂直距离,k为圆锥常数,A3~A30为非球面系数。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第八透镜121,第八透镜121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121包括朝向物侧的第十五表面1211与朝向像侧的第十六表面1212。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改变。其中,空气间隔为相邻的两个透镜或透镜组在光轴上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分别沿光轴14移动。具体地,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沿光轴14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12沿光轴14向像侧移动,近距离对焦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例如,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可逐渐增大,但不限于此。在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相互移动,可以增加自由度,提高近距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为f1,无限远处对焦时摄像镜头100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0.5<f1/f<1.5 (2)
该关系式(2)控制第一透镜组11和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光焦度分布,有助于平衡提高光学性能和缩短光学总长的关系。当f1/f的值大于或等于1.5时,第一透镜组11的光焦度过小,球差欠补偿,光学总长(TTL)过长,摄像镜头100的体积大。当f1/f的值小于或等于0.5时,第一透镜组11的光焦度过大,球场过补偿,出射光线迅速汇聚,出射主点(出瞳位置)越靠近像方,不利于边缘视场的光线逐渐发散和像差补偿。因此,当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满足上述的关系式(2)时,可以控制第一透镜组11的光焦度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光学总长(TTL)和各光学性能之间的平衡。
为便于描述,下文中,可将“无限远处对焦时摄像镜头100的焦距”简称为“摄像镜头100的焦距”。
其中,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可满足下列条件:
0.7<f1/f<1.3 (3)
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
0.8<f1/f<1.1 (4)
本实施例中,由于摄像镜头10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第一透镜组11包括至少两个非球面透镜,且在由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Z上,第一透镜组11中的第一个透镜为第一透镜111,第七个透镜为第二透镜112,第一透镜111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111朝向物侧的第一表面1111为凸面,第二透镜112为具有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121,因此,摄像镜头100能够通过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配合,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使得第一透镜组11引起的像差变化与第二透镜组12引起的像差变化能够相互补偿,从而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解像能力。而且,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满足关系式0.5<f1/f<1.5,因此,可以保证光学总长(TTL)和光学性能之间的平衡。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1朝向物侧的第一表面1111的顶点与像面131在光轴14上的距离为TTL,有效像高(即图像传感器有效成像区域对角线总长的一半)为IH,第一透镜111朝向物侧的第一表面1111的顶点与像面131在光轴14上的距离(TTL)与有效像高(IH)满足如下关系式:
1.0<TTL/IH<2.0 (5)
当TTL/IH的值大于或等于2.0时,光学总长过大,摄像镜头100的尺寸太大。当TTL/IH的值小于或等于1.0时,光学总长过小,边缘视场性能不佳,并且可能出现暗角。因此,当光学总长(TTL)与有效像高(IH)满足上述的关系式(5)时,可以控制摄像镜头100的尺寸在合理的范围内,合理实现摄像装置的微型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1的焦距为fL1,第一透镜1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0.5<fL1/f<2.0 (6)
该关系式(6)控制第一透镜111的光线汇聚能力,有助于缩短光学总长,以达到减小摄像装置尺寸的目的。当fL1/f的值大于或等于2.0时,第一透镜111的光焦度小,主光线汇聚能力不够,光学总长变大,摄像镜头100整体体积大。当fL1/f的值小于或等于0.5时,第一透镜111的光焦度太大,入射光线被汇聚后发散,边缘光线在后半部分发散角度变化大,像差大,不容易校正。因此,当第一透镜1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满足上述的关系式(6)时,可以控制第一透镜111的光焦度在合理范围内,整体的光焦度主要集中在第一透镜111上,有利于缩短摄像镜头100的光学总长,进而缩小摄像镜头100的尺寸。其中,第一透镜1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可满足下列条件:0.6<fL1/f<1.5。第一透镜111的焦距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0.7<fL1/f<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变化量d与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0<d/f1<0.5 (7)
该关系式(7)控制第一透镜组11和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相对移动量,平衡光学总长和近距性能提升之间的关系。其中,空气间隔变化量为无限远对焦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与近距离对焦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的差值的绝对值。
当d/f1的值大于或等于0.5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偏大,当d/f1的值等于0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没有相对变化,无限远物距和近距离的性能无法得到平衡。其中,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d与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之间可满足下列条件:0<d/f1<0.3。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d与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之间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0<d/f1<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112的焦距为fL2,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为f2,第二透镜112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fL2/f2|<5.0 (8)
该关系式(8)控制了第二透镜112和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光焦度分配关系,第二透镜组12分担了原本起到缩短后焦和提升边缘视场性能的第二透镜112的部分光焦度,同时第二透镜组12沿着光轴14移动,有利于平衡提高近距离性能和缩短后焦的需求。第二透镜112可能是正透镜也可能是负透镜。大多数情况下,第二透镜112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同号(符号相同,均为正,或均为负)。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12的位置也可以固定。
当|fL2/f2|的值大于或等于5.0时,fL2的焦距大,光焦度偏小,第二透镜组12的光焦度偏大,起主要的像差补偿作用。在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过程中,当第二透镜组12沿着光轴14移动时,第一透镜组11的相对移动量减小,第二透镜组12的移动量相对增加。同时第二透镜组12中的第八透镜121的朝向像侧的第十六表面1212的反曲点附近曲率变化也会增大。如果对焦过程中第二透镜组12的位置固定,会导致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各视场上下光线在该透镜组的传播光程差变大,表现为彗差(彗形像差)、像散、畸变、倍率色差等像差变化大,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掉落大。
因此,当第二透镜112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满足上述的关系式(8)时,第二透镜组12可以分担第一透镜组11的光焦度,特别是分担第一透镜组11中最靠近像面131的透镜(即第二透镜112)的光焦度,减少最靠近像面131的透镜(即第二透镜112)的曲面上反曲点的曲率变化,从而减小对焦过程中光学性能的变化量,提高近距离的性能。
其中,第二透镜112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可满足下列条件:0.03<|fL2/f2|<4.0。第二透镜112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0.05<|fL2/f2|<3.6。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111的阿贝数为Vd1,该第一透镜111的折射率为Nd1,第一透镜111的阿贝数与第一透镜111的折射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30.0<Vd1/Nd1<40.0 (9)
该关系式(9)控制了第一透镜111的材料选择,改善轴上色差和球差的补偿。当该比值大于或等于40.0时,第一透镜111的折射率偏低,不利于球差的补偿,当该比值小于或等于30.0时,第一透镜111的阿贝数偏小,不利于轴上色差的补偿。其中,第一透镜111的阿贝数与第一透镜111的折射率可满足下列条件:32.0<Vd1/Nd1<38.0。第一透镜111的阿贝数与第一透镜111的折射率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33.0<Vd1/Nd1<37.0。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111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131在光轴14上的距离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1.0<TTL/f<5.0 (10)
该关系式(10)控制了光学总长和摄像镜头100的焦距之间的关系,以选择合理的光学总长,满足摄像装置小型化的需求。其中,摄像镜头100的第一透镜111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131在光轴14上的距离与摄像镜头100的焦距可满足下列条件:1.0<TTL/f<3.0。摄像镜头100的第一透镜111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131在光轴14上的距离与摄像镜头的焦距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1.0<TTL/f<2.0。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100还可包括滤光元件15,滤光元件15位于第二透镜组12与像面131之间,且不影响摄像镜头100的焦距。其中,滤光元件15可包括低通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微透镜、RGB分色滤光片,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还可包括光圈,用来控制光线透过摄像镜头100,进入像面131的光量。摄像镜头100的光圈值为Fno,Fno为2.30,摄像镜头100的焦距(f)为7.90。
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阑,如孔径光阑、耀光光阑或视场光阑,用于减少杂散光。光阑可位于第一透镜组11朝向物侧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f1为7.76,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f2为-195.79。f1/f的值为0.98,TTL/IH的值为1.45,fL1/f的值为0.91,d/f1的值为0.18,|fL2/f2|的值为0.06,Vd1/Nd1的值为36.3,TTL/f的值为1.31。
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结构数据如表1所示,非球面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3~A18为各表面第4~18阶非球面系数,各个透镜的焦距数据如表3所示。
表1
Num | R’ | thi | Nd | Vd | 半径 |
1(STO) | 平面 | -0.38 | |||
2 | 4.005 | 0.72 | 1.543 | 56.0 | 1.7 |
3 | -237.079 | 0.10 | |||
4 | 4.042 | 0.36 | 1.632 | 24.0 | 1.6 |
5 | 2.726 | 0.50 | |||
6 | -19.416 | 0.63 | 1.543 | 56.0 | 1.5 |
7 | -6.735 | 0.57 | |||
8 | -6.134 | 0.59 | 1.543 | 56.0 | 1.8 |
9 | -5.641 | 0.80 | |||
10 | -2.817 | 0.32 | 1.667 | 19.2 | 2.2 |
11 | -4.439 | 0.10 | |||
12 | -3.162 | 0.74 | 1.543 | 56.0 | 2.8 |
13 | -1.862 | 0.35 | |||
14 | 4.197 | 1.11 | 1.534 | 55.7 | 5.0 |
15 | 2.213 | d15 | |||
16 | -446.274 | 0.70 | 1.566 | 37.4 | 5.8 |
17 | 148.869 | d17 | |||
18 | 平面 | 0.21 | 1.516 | 64.2 | 7.0 |
19 | 平面 | 0.52 | |||
20 | 成像面 | - |
其中,Num为由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列的表面的序数,例如,第1个表面为光阑(STO)的第十七表面(未示出),第2个表面为第一透镜111的第一表面1111,第3个表面为第一透镜111的第二表面1112,……,第14个表面为第二透镜112的第十三表面1121,第15个表面为第二透镜112的第十四表面1112,第16个表面为第八透镜121的第十五表面1211,第17个表面为第八透镜121的第十六表面1212,第18个表面为滤光元件15朝向物侧的第十八表面151,第19个表面为滤光元件15朝向像侧的第十九表面152,第20个表面为像面131。R’为曲率,thi为光轴14上的厚度,Nd为折射率,Vd为阿贝数,d15为第15个表面与第16个表面之间的空气间隔,也就是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d17为第17个表面与第18个表面之间的空气间隔,也就是为第二透镜组12与第十八表面151之间的空气间隔,半径为透镜的口径的一半,平面是空气面。空格表示不存在对应的数据。
表2
Num | K | A3 | A4 | A5 | A6 |
2 | 3.01889E+00 | 5.70983E-03 | 1.17554E-03 | ||
3 | 1.50000E+01 | -1.96908E-03 | 2.59522E-03 | ||
4 | 2.78949E+00 | -2.66254E-02 | 2.90687E-03 | ||
5 | 4.92274E-01 | -2.61884E-02 | 1.31550E-03 | ||
6 | 1.40069E+01 | -5.10454E-03 | -1.59333E-03 | ||
7 | 1.16377E+01 | -8.56486E-03 | -1.71535E-03 | ||
8 | 9.10606E+00 | -1.56990E-02 | -2.25898E-03 | ||
9 | 4.8441lE+00 | -1.06696E-02 | -6.82839E-04 | ||
10 | 5.09981E-0l | -7.46574E-03 | -1.21894E-02 | 1.12429E-03 | 1.16897E-03 |
11 | 8.77278E-01 | -2.55539E-02 | -9.84962E-03 | 2.70470E-03 | 2.88956E-04 |
12 | -4.72169E+00 | -4.13285E-02 | 1.43266E-02 | 1.23020E-03 | -1.43470E-03 |
13 | -3.17194E+00 | -4.22734E-02 | 6.71859E-03 | 1.85055E-03 | 5.44784E-04 |
14 | -7.14613E-01 | -3.04334E-02 | -5.87092E-03 | 3.61378E-04 | 4.58818E-04 |
15 | -7.07016E+00 | 1.08010E-02 | -1.82434E-02 | 4.54043E-03 | -2.34127E-04 |
16 | 9.90000E+01 | 3.39060E-03 | -9.59427E-04 | ||
17 | 0.00000E+00 | 3.41735E-03 | -7.08980E-04 |
续表2
续表2
Num | A13 | A14 | A15 | A16 | A17 | A18 |
2 | 8.16744E-06 | -4.37148E-06 | 0.00000E+00 | |||
3 | -5.51882E-06 | 0.00000E+00 | 0.00000E+00 | |||
4 | 1.38976E-05 | -6.76230E-06 | 0.00000E+00 | |||
5 | 1.50101E-05 | -3.13495E.06 | 0.00000E+00 | |||
6 | 8.10138E-07 | -5.05539E-06 | 0.00000E+00 | |||
7 | -5.79425E-06 | 1.93324E-06 | 0.00000E+00 | |||
8 | 4.19015E-06 | 1.88127E-07 | 0.00000E+00 | |||
9 | 8.78525E-07 | -2.59754E-07 | 0.00000E+00 | |||
10 | -9.22831E-07 | -5.64015E-08 | 1.20095E-07 | 7.60767E-08 | 1.90789E-08 | 1.45405E-09 |
11 | -8.28190E-08 | -2.09069E-08 | -1.29533E-08 | -4.58154E-09 | -1.87881E-09 | -1.81806E-09 |
12 | 1.61648E-07 | 4.20577E-08 | 7.27003E-09 | -4.93412E-l0 | -1.06413E-09 | -5.77179E-10 |
13 | -3.64097E-09 | 2.20801E-09 | 1.29026E-09 | 4.20396E-10 | 4.44238E-11 | -3.52193E-11 |
14 | -1.19237E-10 | -1.45713E-11 | 5.45309E-12 | -9.14195E-13 | -1.06318E-14 | 3.37733E-15 |
15 | -1.99328E-10 | 1.34751E-11 | 2.59770E-12 | 1.32398E-12 | 5.11284E-14 | -6.28246E-14 |
16 | -8.47157E-09 | 1.22099E-10 | -7.58379E-13 | |||
17 | -2.68282E-09 | 3.20050E-11 | -1.65995E-13 |
表3
其中,Element为由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列的透镜的序数,Start surface为透镜的起始表面的序数。起始表面为靠近物方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3所示,第一透镜111的焦距为7.22,第二透镜112的焦距为-10.84,第三透镜113的焦距为-14.66,第四透镜114的焦距为18.57,第五透镜115的焦距为90.33,第六透镜116的焦距为-12.37,第七透镜117的焦距为6.91,第八透镜121的焦距为-195.79。
在本实施例中,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近距(100毫米)时,d15与d17的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无限远 | 近距 | |
被摄物距 | INF | 100mm |
d15 | 0.93 | 2.40 |
d17 | 1.10 | 0.40 |
其中,表4中可以看出,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时,d15为0.93,d17为1.10,被摄物距为近距(100毫米)时,d15为2.40,d17为0.40。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曲线图如图2所示,像散场曲(ASTIGMATIC FIELD CURVES)示意图如图3所示,畸变(DISTORTION)曲线图如图4所示。图2中,横轴为焦点(FOCUS)偏移量,单位是毫米(MILLIMETERS),纵轴为光线进入镜头时的轴上入射距,单位是毫米。图2中包括波长为656.3000NM(纳米)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以及波长为486.0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图3中,横轴为焦点偏移量,单位是毫米,纵轴为像高(IMG HT),单位是毫米。图3中包括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子午场曲的曲线T以及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弧矢场曲的曲线S。图4中,横轴为畸变率,纵轴为像高,单位是毫米。
本实施例中,可以大幅提升摄像镜头100的整体画质,扩大可成像范围。当进行电子变焦时也能得到更好的画质和近距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第二透镜组12和第一透镜组11的光焦度配合,从而减小第一透镜组11中具有反曲点的透镜的表面上的反向差异,从而减小在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过程中场曲等像差的变化和MTF的掉落。其中,MTF掉落减小是指MTF的变化量减小。并且,在对焦过程中第二透镜组12的位置配合第一透镜组11做小幅变化,从而实现配合大尺寸的图像传感器高画质、低背化的镜头。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包括七个透镜,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透镜。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11、第三透镜113、第四透镜114、第五透镜115、第六透镜116、第七透镜117以及第二透镜112。第一透镜111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113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114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115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116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117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11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第八透镜121,第八透镜121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沿光轴14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12向像侧移动,近距离对焦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例如,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可逐渐增大,但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的符号均为正且比较接近时,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可均沿光轴14移动,且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可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中的透镜的数目不限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7片,第二透镜组12中的透镜的数目也不限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片,第一透镜组11中的透镜的数目与第二透镜组12中的透镜的数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Fno为2.3,摄像镜头100的焦距为7.9。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f1为7.76,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f2为-71.77。f1/f的值为0.98,TTL/IH的值为1.45,fL1/f的值为0.92,d/f1的值为0.18,|fL2/f2|的值为0.18,Vd1/Nd1的值为36.3,TTL/f的值为1.31。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结构数据如表5所示,非球面数据如表6所示,各个透镜的焦距数据如表7所示。其中,表5~表7中的字母的含义与表1~表3中的字母的含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表5
表6与表7请见下页。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球差曲线图如图6所示,像散场曲示意图如图7所示,畸变曲线图如图8所示。图6中包括波长为656.3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以及波长为486.0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图7中包括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子午场曲的曲线T以及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弧矢场曲的曲线S。
表6
Num | K | A3 | A4 | A5 | A6 |
2 | 2.87701E+00 | -5.23091E-03 | -1.05197E-03 | ||
3 | -9.90000E+01 | -2.74606E-03 | 2.51284E-03 | ||
4 | 3.35616E+00 | -2.90811E-02 | 2.37167E-03 | ||
5 | 5.32709E-01 | -2.72988E-02 | 1.45806E-03 | ||
6 | -2.14589E+01 | -4.80725E-03 | -1.47926E-03 | ||
7 | 1.00801E+01 | -8.79479E-03 | -1.79078E-03 | ||
8 | 9.69174E+00 | -1.69482E-02 | -2.44443E-03 | ||
9 | 5.46142E+00 | -1.06545E-02 | -7.13091E-04 | ||
10 | 4.63385E-01 | -8.30563E-03 | -1.41825E-02 | 1.73713E-03 | 1.75452E-03 |
11 | 5.21495E-01 | -3.04138E-02 | -7.33205E-03 | 2.90075E-03 | 1.22035E-04 |
12 | -6.23055E+00 | -3.57597E-02 | 1.33114E-02 | 9.10105E-04 | -1.49093E-03 |
13 | -3.01904E+00 | -3.62900E-02 | 6.23193E-03 | 1.83743E-03 | 5.64632E-04 |
14 | -4.25468E-01 | -2.82706E-02 | -4.86635E-03 | 5.66725E-04 | 4.77496E-04 |
15 | -9.77910E+00 | 8.66230E-03 | -1.67742E-02 | 4.48342E-03 | -2.79686E-04 |
16 | 9.89840E+01 | 2.23081E-03 | -9.59427E-04 | ||
17 | 1.30507E+01 | 2.40594E-03 | -7.01411E-04 |
续表6
续表6
Num | A13 | A14 | A15 | A16 | A17 | A18 |
2 | 8.67256E-06 | -4.50875E-06 | ||||
3 | -2.15974E-06 | |||||
4 | 1.50722E-05 | -5.43149E-06 | ||||
5 | 1.57653E-05 | -2.81781E-06 | ||||
6 | 8.18336E-07 | -5.05534E-06 | ||||
7 | -5.75145E-06 | 2.05333E-06 | ||||
8 | 3.81935E-06 | 1.84439E-07 | ||||
9 | 8.32234E-07 | -2.76327E-07 | ||||
10 | -7.26091E-07 | 1.33882E-07 | 2.05194E-07 | 9.74222E-08 | 1.67592E-08 | -6.25629E-09 |
11 | -1.78579E-07 | -6.18653E-08 | -2.58232E-08 | -7.48980E-09 | -1.98869E-09 | -1.59361E-09 |
12 | 1.70718E-07 | 4.22015E-08 | 6.56232E-09 | -8.50845E-10 | -1.15212E-09 | -5.68398E-10 |
13 | -5.21628E-09 | 1.79655E-09 | 1.18398E-09 | 3.98583E-10 | 3.93392E-11 | -2.84740E-11 |
14 | 1.24015E-10 | 3.42979E-ll | 1.23259E-11 | -3.14124E-13 | -1.49143E-13 | -6.72039E-14 |
15 | -2.72444E-10 | 5.55579E-12 | 1.68426E-12 | 1.81125E-12 | 9.09552E-14 | -6.55456E-14 |
16 | -8.47157E-09 | 1.22099E-10 | -7.58379E-13 | |||
17 | -2.68282E-09 | 3.20359E-11 | -1.67137E-13 |
表7
在本实施例中,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近距(100毫米)时,d15与d17的数据如表8所示。
表8
无限远 | 近距 | |
被摄物距 | INF | 100mm |
d15 | 0.92 | 2.31 |
d17 | 0.90 | 0.22 |
其中,表8中可以看出,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时,d15为0.92,d17为0.90,被摄物距为近距(100毫米)时,d15为2.31,d17为0.22。
本实施例中,可以大幅提升摄像镜头100的整体画质,扩大可成像范围。当进行电子变焦时也能得到更好的画质和近距效果。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中包括第七个透镜,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透镜。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11、第三透镜113、第四透镜114、第五透镜115、第六透镜116、第七透镜117以及第二透镜112。第一透镜111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113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114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115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116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117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11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第八透镜121,第八透镜121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沿光轴14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12向物侧移动,近距离对焦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即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可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Fno为2.67,摄像镜头100的焦距为8.8。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f1为7.93,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f2为-15.46。f1/f的值为0.9,TTL/IH的值为1.45,fL1/f的值为0.85,d/f1的值为0.01,|fL2/f2|的值为3.54,Vd1/Nd1的值为36.2,TTL/f的值为1.18。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结构数据如表9所示,非球面数据如表10所示,各个透镜的焦距数据如表11所示。其中,表9~表11中的字母的含义与表1~表3中的字母的含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表9
表10
Num | Num | K | A3 | A4 | A5 | A6 |
2 | 2* | -3.41826E+00 | 1.08571E-05 | -2.00232E-03 | ||
3 | 3* | 8.28845E+01 | -4.10975E-03 | 6.89457E-04 | ||
4 | 4* | 1.46563E+00 | -1.35651E-02 | 2.29377E-03 | ||
5 | 5* | 5.92109E-01 | -1.69495E-02 | 9.99071E-04 | ||
6 | 6* | -9.90000E+01 | -7.70084E-03 | 1.54492E-03 | ||
7 | 7* | -9.90000E+01 | -1.51030E-02 | 2.52793E-03 | ||
8 | 8* | 4.43332E+01 | -1.56814E-02 | -7.52567E-05 | ||
9 | 9* | 1.09245E+01 | -7.54304E-03 | -6.55550E-04 | ||
10 | 10* | -5.39636E-01 | 1.73688E-03 | 9.87087E-04 | 7.39721E-05 | -2.64399E-05 |
11 | 11* | -2.85144E+00 | -1.09450E-03 | -1.56582E-03 | 2.44875E-04 | -1.65387E-05 |
12 | 12* | -1.70566E+01 | -5.03351E-03 | 1.52463E-03 | 1.16790E-04 | -9.80556E-05 |
13 | 13* | -8.04411E+00 | -1.39593E-02 | 4.87713E-03 | 1.90211E-04 | -6.68276E-05 |
14 | 14* | -9.01395E-01 | -1.20529E-02 | -1.05934E-03 | 7.59084E-05 | 3.52576E-05 |
15 | 15* | -6.16378E+00 | 5.70900E-04 | -2.64516E-03 | 4.49069E-04 | -2.13997E-05 |
16 | 16* | -4.12094E+00 | 3.84593E-04 | -7.89927E-05 | ||
17 | 17* | -9.90000E+01 | -1.85238E-03 | 3.85820E-05 |
续表10
Num | A7 | A8 | A9 | A10 | A11 | A12 |
2 | 1.03590E-03 | -7.80509E-04 | 2.22001E-04 | |||
3 | -1.29162E-03 | 3.09786E-04 | -3.45373E-05 | |||
4 | -1.31978E-03 | 1.97775E-04 | 4.33935E-05 | |||
5 | -5.54112E-04 | -4.81234E-05 | 2.33114E-06 | |||
6 | 2.19555E-04 | -5.87679E-05 | ||||
7 | 1.35139E-04 | 6.16736E-05 | ||||
8 | 4.90521E-04 | -4.98120E-05 | -4.10689E-06 | |||
9 | 1.35813E-04 | -5.41996E-06 | -6.32175E-06 | |||
10 | -9.06572E-06 | 8.96198E-06 | -7.61759E-07 | -3.81447E-07 | -4.95989E-08 | -2.70815E-08 |
11 | -4.75146E-06 | 5.39559E-06 | -2.32207E-07 | -1.25670E-07 | -1.25252E-08 | -5.76537E-09 |
12 | -7.61127E-06 | 1.21454E-06 | -7.81405E-07 | -1.54809E-07 | 1.53732E-08 | 6.46723E-09 |
13 | -1.70130E-05 | -2.76846E-06 | -6.38392E-09 | 5.61265E-08 | 8.89486E-09 | 1.37884E-09 |
14 | -3.90225E-07 | -4.35364E-07 | 3.28847E-10 | 1.20853E-09 | -7.41946E-11 | 1.31866E-11 |
15 | -2.46229E-06 | -2.07828E-08 | 2.48197E-08 | 1.56644E-09 | 6.54944E-12 | -8.65850E-12 |
16 | 5.63253E-07 | 4.12204E-08 | 2.45471E-10 | |||
17 | 1.56673E-07 | -1.92772E-08 | -7.14445E-10 |
续表10
Num | A13 | A14 | A15 | A16 | A17 | A18 |
2 | -2.89583E-05 | |||||
3 | -3.13416E-06 | |||||
4 | -1.72635E-05 | 1.13791E-06 | ||||
5 | 9.82380E-06 | -2.42597E-06 | ||||
6 | ||||||
7 | ||||||
8 | 2.72668E-06 | -5.47275E-07 | ||||
9 | 5.21120E-07 | -1.85515E-08 | ||||
10 | 5.53894E-10 | 5.93847E-10 | 2.40932E-10 | 5.40438E-11 | -2.70049E-12 | -5.09955E-12 |
11 | -9.50498E-10 | -1.26469E-10 | -8.15120E-12 | 7.73726E-12 | 4.72308E-12 | 1.39016E-12 |
12 | 8.23295E-10 | -7.72594E-11 | -7.50917E-11 | -2.06931E-11 | -2.33928E-12 | 8.37928E-13 |
13 | 1.99441E-10 | 1.83695E-11 | -6.71998E-13 | -5.91625E-13 | -1.85510E-13 | -4.56180E-14 |
14 | -2.22622E-13 | 9.62483E-15 | 1.71640E-14 | 9.75353E-16 | 1.76304E-16 | 2.04054E-17 |
15 | -6.47675E-13 | 5.21463E-14 | 3.00945E-15 | 1.23949E-15 | 5.94842E-17 | -1.97177E-17 |
16 | -1.75498E-11 | |||||
17 | 1.80163E-11 |
表11
Element | Start surface | 焦距 |
1 | 2 | 7.51 |
2 | 4 | -17.30 |
3 | 6 | 139.27 |
4 | 8 | 22.56 |
5 | 10 | -23.79 |
6 | 12 | 16.94 |
7 | 14 | -54.83 |
8 | 16 | -15.53 |
在本实施例中,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近距(300毫米)时,d15与d17的数据如表12所示。
表12
其中,表12中可以看出,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时,d15为1.72,d17为0.85,被摄物距为近距(300毫米)时,d15为1.76,d17为1.04。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球差曲线图如图10所示,像散场曲示意图如图11所示,畸变曲线图如图12所示。图10中包括波长为656.3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以及波长为486.0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图11中包括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子午场曲的曲线T以及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弧矢场曲的曲线S。
本实施例中,可以大幅提升摄像镜头100的整体画质,扩大可成像范围。当进行电子变焦时也能得到更好的画质和近距效果。
图1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中包括第七个透镜,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透镜。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11、第三透镜113、第四透镜114、第五透镜115、第六透镜116、第七透镜117以及第二透镜112。第一透镜111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113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114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115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116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117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11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第八透镜121,第八透镜121具有正光焦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沿光轴14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12的位置固定,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Fno为2.87,摄像镜头100的焦距为8.8。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f1为9.25,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f2为73.95。f1/f的值为1.05,TTL/IH的值为1.73,fL1/f的值为1.11,d/f1的值为0.03,|fL2/f2|的值为0.60,Vd1/Nd1的值为35.8,TTL/f的值为1.41。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结构数据如表13所示,非球面数据如表14所示,各个透镜的焦距数据如表15所示。其中,表13~表15中的字母的含义与表1~表3中的字母的含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表13
Num | R’ | thi | Nd | Vd | 半径 |
1(STO) | 平面 | -0.11 | |||
2 | 8.268 | 0.47 | 1.623 | 58.2 | 1.5 |
3 | -22.951 | 0.10 | |||
4 | 4.424 | 0.70 | 1.650 | 21.5 | 1.6 |
5 | 3.072 | 0.85 | |||
6 | -2000.000 | 0.37 | 1.544 | 56.0 | 1.8 |
7 | -41.001 | 0.43 | |||
8 | -93.161 | 0.82 | 1.544 | 56.0 | 2.2 |
9 | -9.079 | 1.05 | |||
10 | -2.979 | 0.38 | 1.635 | 24.0 | 2.7 |
11 | -7.244 | 0.15 | |||
12 | -4.584 | 1.10 | 1.768 | 49.2 | 3.1 |
13 | -3.386 | 0.10 | |||
14 | 3.223 | 1.50 | 1.535 | 55.7 | 5.3 |
15 | 3.120 | d15 | |||
16 | 19.811 | 0.44 | 1.535 | 55.7 | 6.1 |
17 | 39.207 | 2.34 | |||
18 | 平面 | 0.21 | 1.516 | 64.2 | 7.0 |
19 | 平面 | 0.56 | |||
20 | 成像面 | - |
表14
续表14
Num | A7 | A8 | A9 | A10 | A11 | A12 |
2 | 1.145l1E-03 | -7.97234E-04 | 2.22275E-04 | |||
3 | -1.22220E-03 | 2.87797E-04 | -3.55795E-05 | |||
4 | -1.32195E-03 | 2.04009E-04 | 4.15614E-05 | |||
5 | -5.46822E-04 | -4.59474E-05 | 2.31112E-06 | |||
6 | 1.86702E-04 | -6.76655E-05 | ||||
7 | 2.84183E-04 | -3.55354E-05 | ||||
8 | 4.54585E-04 | -5.93743E-05 | -4.84612E-06 | |||
9 | 1.51413E-04 | -4.49255E-06 | -5.52018E-06 | |||
10 | 1.69615E-05 | 1.43237E-05 | 5.26502E-08 | -3.13449E-07 | -5.87416E-08 | -3.24114E-08 |
l1 | -6.66472E-07 | 5.86648E-06 | -1.67602E-07 | -1.06656E-07 | -3.67590E-09 | -2.58888E-09 |
12 | 1.03502E-06 | 4.25502E-06 | -2.4446lE-07 | -1.29580E-07 | -1.04820E-09 | 1.28832E-09 |
13 | 6.77534E-07 | -1.18896E-06 | -2.27772E-08 | 1.54231E-08 | -6.35607E-10 | -1.86460E-10 |
14 | -1.41711E-07 | -3.97436E-07 | 4.03233E-09 | 1.47772E-09 | -6.60079E-11 | 1.21094E-11 |
15 | -2.08527E-06 | -7.80335E-09 | 2.28503E-08 | 1.07608E-09 | -6.11846E-11 | -1.54885E-11 |
16 | -5.01994E-07 | 3.73503E-08 | 2.55942E-10 | |||
17 | 1.73204E-06 | 1.13438E-08 | -1.43770E-10 |
续表14
Num | A13 | A14 | A15 | A16 | A17 | A18 |
2 | -2.71081E-05 | 0.00000E+00 | ||||
3 | -7.71624E-07 | 0.00000E+00 | ||||
4 | -1.99158E-05 | 2.00291E-06 | ||||
5 | 9.62554E-06 | -2.26772E-06 | ||||
6 | ||||||
7 | ||||||
8 | 2.39087E-06 | -2.01297E-07 | ||||
9 | 5.51610E-07 | -1.01187E-08 | ||||
10 | -9.34787E-10 | 3.22219E-10 | 2.26872E-10 | 6.19343E-11 | 3.26649E-12 | -2.68147E-12 |
11 | -1.62121E-10 | 2.28023E-11 | 5.99337E-12 | 3.40331E-12 | 1.03814E-12 | -2.13394E-13 |
12 | 2.26253E-10 | 3.36201E-11 | 2.42389E-12 | -4.80801E-13 | -1.70772E-13 | -2.05937E-14 |
13 | -2.44602E-12 | 3.51693E-12 | 1.21497E-12 | 2.46187E-13 | 1.18966E-14 | -1.43724E-14 |
14 | -6.63666E-13 | -4.29066E-14 | 9.48667E-15 | -7.95358E-17 | 2.32917E-17 | -5.56274E-18 |
15 | -1.17015E-12 | 2.64722E-14 | 3.59846E-15 | 1.57383E-15 | 1.10172E-16 | -1.49659E-17 |
16 | -1.01008E-11 | |||||
17 | -3.12316E-12 |
表15
Element | Start surface | 焦距 |
1 | 2 | 9.78 |
2 | 4 | -19.22 |
3 | 6 | 76.98 |
4 | 8 | 18.35 |
5 | 10 | -8.18 |
6 | 12 | 11.99 |
7 | 14 | 44.42 |
8 | 16 | 73.95 |
在本实施例中,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近距(300毫米)时,d15的数据如表16所示。
表16
无限远 | 近距 | |
被摄物距 | INF | 300mm |
d15 | 0.81 | 1.08 |
其中,表16中可以看出,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时,d15为0.81,被摄物距为近距(300毫米)时,d15为1.08。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球差曲线图如图14所示,像散场曲示意图如图15所示,畸变曲线图如图16所示。图14中包括波长为656.3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以及波长为486.0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图15中包括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子午场曲的曲线T以及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弧矢场曲的曲线S。
本实施例中,可以大幅提升摄像镜头100的整体画质,扩大可成像范围。当进行电子变焦时也能得到更好的画质和近距效果。
图1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中包括第八个透镜,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透镜。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11、第三透镜113、第四透镜114、第五透镜115、第六透镜116、第七透镜117、第九透镜118以及第二透镜112。第一透镜111为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113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114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115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116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117具有负光焦度,第九透镜118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11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
在本实施例中,第九透镜118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二十表面1181与朝向像侧的第二十一表面1182。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第八透镜121,第八透镜121具有正光焦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11沿光轴14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1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Fno为2.08,摄像镜头100的焦距为9.0。第一透镜组11的焦距f1为9.29,第二透镜组12的焦距f2为196.88。f1/f的值为1.03,TTL/IH的值为1.46,fL1/f的值为0.80,d/f1的值为0.14,|fL2/f2|的值为0.17,Vd1/Nd1的值为36.3,TTL/f的值为1.16。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结构数据如表17所示,非球面数据如表18所示,各个透镜的焦距数据如表19所示。
表17
表17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1个表面为光阑(STO)的第十七表面,第2个表面为第一透镜111的第一表面1111,第3个表面为第一透镜111的第二表面1112,第4个表面为第三透镜113的第三表面1131,第5个表面为第三透镜113的第四表面1132,第6个表面为第四透镜114的第五表面1141,第7个表面为第四透镜114的第六表面1142,第8个表面为第五透镜115的第七表面1151,第9个表面为第五透镜115的第八表面1152,第10个表面为第六透镜116的第九表面1161,第11个表面为第六透镜116的第十表面1162,第12个表面为第七透镜117的第十一表面1171,第13个表面为第七透镜117的第十二表面1172。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14个表面为第九透镜118的第二十表面1181,第15个表面为第九透镜118的第二十一表面1182,第16个表面为第二透镜112的第十三表面1121,第17个表面为第二透镜112的第十四表面1112,第18个表面为第八透镜121的第十五表面1211,第19个表面为第八透镜121的第十六表面1212,第20个表面为滤光元件15朝向物侧的第十八表面151,第21个表面为滤光元件15朝向像侧的第十九表面152,第22个表面为像面131。
在本实施例中,d17为第17个表面与第18个表面之间的空气间隔,也就是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12之间的空气间隔,d19为第19个表面与第20个表面之间的空气间隔,也就是为第二透镜组12与第十八表面151之间的空气间隔。
表18
Num | K | A4 | A6 | A8 | A10 |
2 | 0.00000E+00 | -4.84795E-04 | 7.76784E-04 | -4.36387E-04 | 6.66534E-05 |
3 | 0.00000E+00 | -4.05878E-03 | 9.92681E-03 | -1.18239E-02 | 7.37601E-03 |
4 | -7.18470E-01 | -1.56462E-02 | 1.79159E-02 | -2.39364E-02 | 1.75604E-02 |
5 | -1.30232E-01 | -1.29811E-02 | 9.39117E-03 | -1.26321E-02 | 8.55054E-03 |
6 | 2.66027E+00 | -2.21035E-04 | 1.48396E-03 | 6.18120E-03 | -1.31633E-02 |
7 | -2.71262E+01 | -6.78585E-03 | 4.73205E-03 | -4.80027E-03 | 3.08224E-03 |
8 | -79.3152 | -0.03703835 | 0.008753212 | -0.01113056 | 0.009595714 |
9 | -7.124521036 | -0.035654504 | -0.015199937 | 0.089091664 | -0.197584055 |
l0 | -0.078361236 | -0.049773889 | 0.009323083 | 0.052006425 | -0.150821916 |
11 | 13.79313 | -0.05633645 | 0.05335295 | -0.04373659 | 0.02300393 |
12 | -0.521545626 | -0.077830663 | 0.13446567 | -0.136771427 | 0.100362169 |
13 | -3.351622711 | -0.127242682 | 0.134266441 | -0.121157308 | 0.078583129 |
14 | -12.48757834 | 0.046052448 | -0.038936432 | 0.017398254 | -0.005846171 |
15 | 0.034266185 | 0.025037611 | -0.009693793 | 0.000242749 | 0.000472076 |
16 | -0.995734756 | -0.151309084 | 0.051990462 | -0.012849667 | 0.002211922 |
17 | -1.011493196 | -0.114255013 | 0.03751601 | -0.009767382 | 0.001837667 |
18 | -5.804001 | 0.000137489 | 6.03883E-06 | -2.43512E-06 | 1.67339E-07 |
19 | -2.064018 | -0.000175238 | -8.14403E-06 | 2.25456E-07 | -2.74232E-08 |
续表18
续表18
Num | A20 | A22 | A24 | A26 | A28 | A30 |
2 | 5.62353E-09 | |||||
3 | 9.31910E-08 | |||||
4 | -1.28660E-06 | |||||
5 | 2.86214E-08 | |||||
6 | 1.95669E-05 | |||||
7 | 6.90220E-07 | |||||
8 | -3.68519E-06 | |||||
9 | -0.001237299 | 0.003858319 | -0.00142647 | 0.000267945 | -2.66553E-05 | 1.11691E-06 |
10 | 0.012682014 | -0.00162836 | -3.64144E-05 | 4.65192E-05 | -6.42601E-06 | 3.07467E-07 |
11 | -6.96244E-07 | |||||
12 | -4.70392E-05 | -8.42115E-06 | 2.37031E-06 | -2.63237E-07 | 1.49066E-08 | -3.53486E-10 |
13 | 6.28504E-06 | -3.24355E-06 | 4.03894E-07 | -2.64832E-08 | 9.29299E-10 | -1.37995E-11 |
14 | 1.47544E-07 | -6.06702E-09 | 1.63846E-10 | -2.62362E-12 | 1.90683E-14 | -4.56068E-18 |
15 | 1.03941E-08 | -1.11176E-09 | 5.81867E-11 | -1.74139E-12 | 2.85146E-14 | -1.98931E-16 |
16 | -6.50329E-10 | -3.94532E-12 | 4.83109E-13 | -1.11289E-14 | 1.20151E-16 | -5.24941E-19 |
17 | -7.21771E-10 | -1.29752E-11 | 9.85884E-13 | -2.32596E-14 | 2.67239E-16 | -1.25523E-18 |
18 | -1.4194E-16 | |||||
19 | 3.91128E-17 |
表19
Element | Start surface | 焦距 |
1 | 2 | 7.17 |
2 | 4 | -17.87 |
3 | 6 | 62.09 |
4 | 8 | -39.98 |
5 | 10 | -51.92 |
6 | 12 | -21.14 |
7 | 14 | 20.94 |
8 | 16 | 33.05 |
9 | 18 | 196.88 |
在本实施例中,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近距(100毫米)时,d17与d19的数据如表20所示。
表20
无限远 | 近距 | |
被摄物距 | INF | 100mm |
d17 | 0.56 | 1.83 |
d19 | 1.70 | 1.50 |
其中,表20中可以看出,被摄物距为无限远(INF)时,d17为0.56,d19为1.70,被摄物距为近距(100毫米)时,d17为1.83,d19为1.50。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100的球差曲线图如图18所示,像散场曲示意图如图19所示,畸变曲线图如图20所示。图18中包括波长为656.3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以及波长为486.0000NM的入射光的球差曲线。图19中包括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子午场曲的曲线T以及波长为587.6000NM的入射光的弧矢场曲的曲线S。
本实施例中,可以大幅提升摄像镜头100的整体画质,扩大可成像范围。当进行电子变焦时也能得到更好的画质和近距效果。
以上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镜头进行了详细介绍。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与电子设备。
如图1、图5、图9、图13、图17所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13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镜头100,图像传感器13位于摄像镜头100的像面131处,图像传感器13朝向物侧的表面位于像面131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包括N个透镜,在由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上,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个透镜为第一透镜,第N个透镜为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透镜,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为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因此,摄像镜头能够通过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配合,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使得第一透镜组引起的像差变化与第二透镜组引起的像差变化能够相互补偿,从而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解像能力。而且,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与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关系式0.5<f1/f<1.5,因此,可以保证光学总长(TTL)和光学性能之间的平衡。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装配于设备本体上。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三维影像撷取设备、数字相机、移动终端、数字平板、智能电视、网路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行车记录仪、倒车显影设备、穿戴式设备或空拍机,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包括N个透镜,在由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上,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个透镜为第一透镜,第N个透镜为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透镜,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为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因此,摄像镜头能够通过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配合,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使得第一透镜组引起的像差变化与第二透镜组引起的像差变化能够相互补偿,从而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解像能力。而且,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与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关系式0.5<f1/f<1.5,因此,可以保证光学总长(TTL)和光学性能之间的平衡。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
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N个透镜,N为大于2的整数,在由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个透镜为第一透镜,第N个透镜为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光焦度的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
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改变;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为f1,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与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0.5<f1/f<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的位置固定,近距离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沿光轴向像侧移动,近距离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近距离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大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有效像高为IH,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与所述有效像高满足如下关系式:
1.0<TTL/IH<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1,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0.5<fL1/f<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变化量为d,所述空气间隔变化量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0<d/f1<0.5,
所述空气间隔变化量为无限远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与近距离对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的差值的绝对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L2,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fL2/f2|<5.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d1,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d1,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30.0<Vd1/Nd1<4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顶点与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与无限远处对焦时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1.0<TTL/f<5.0。
1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像面处。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装配于所述设备本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90853.9A CN114815135B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US17/383,210 US20220236540A1 (en) | 2021-01-22 | 2021-07-22 | Photographing lens system, photograph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JP2021122423A JP7285285B2 (ja) | 2021-01-22 | 2021-07-27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EP21188223.8A EP4033284A1 (en) | 2021-01-22 | 2021-07-28 | Photographing lens system, photograph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90853.9A CN114815135B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5135A true CN114815135A (zh) | 2022-07-29 |
CN114815135B CN114815135B (zh) | 2024-04-02 |
Family
ID=77103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90853.9A Active CN114815135B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236540A1 (zh) |
EP (1) | EP4033284A1 (zh) |
JP (1) | JP7285285B2 (zh) |
CN (1) | CN1148151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98632A (zh) * | 2020-10-30 | 2021-01-0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07677A (ja) * | 2002-04-15 | 2003-10-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
US20050141102A1 (en) * | 2003-12-26 | 2005-06-30 | Akio Arakawa | Macro lens |
CN103713382A (zh) * | 2012-10-02 | 2014-04-09 | 索尼公司 | 成像镜头和成像设备 |
CN111929876A (zh) * | 2020-08-31 | 2020-11-13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变焦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12370B2 (ja) * | 1988-09-19 | 1998-02-10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近距離撮影可能な望遠レンズ |
JPH07181389A (ja) * | 1993-12-22 | 1995-07-21 | Minolta Co Ltd | コンパクトなマクロレンズ |
JP3141681B2 (ja) * | 1994-04-27 | 2001-03-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光学系 |
JP2004240074A (ja) | 2003-02-05 | 2004-08-26 | Minolta Co Ltd | 撮像レンズ |
CN101681085B (zh) * | 2007-04-24 | 2014-11-19 | 数字光学公司 | 采用晶片级光学系统的自动聚焦/变焦模块 |
EP2362259B1 (en) * | 2007-12-13 | 2013-05-01 | Nikon Corporation | Macro lens of the telephoto type having three lens groups and front focusing,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
JP5275899B2 (ja) * | 2009-05-22 | 2013-08-2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投写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
JP2011227362A (ja) | 2010-04-22 | 2011-11-10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像シフト可能な撮像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
JP2012155223A (ja) | 2011-01-27 | 2012-08-16 | Tamron Co Ltd | 広角単焦点レンズ |
JP2012203234A (ja) | 2011-03-25 | 2012-10-22 |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 撮像光学系、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機器 |
US8699139B2 (en) * | 2011-05-30 | 2014-04-15 |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 Variable-focal-length projection lens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
JP5629389B2 (ja) * | 2011-11-14 | 2014-11-1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中望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5888004B2 (ja) * | 2012-02-29 | 2016-03-16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光学系、及び、この光学系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
JP5932444B2 (ja) | 2012-04-05 | 2016-06-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JP5753949B2 (ja) | 2012-08-21 | 2015-07-2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5749865B2 (ja) | 2012-08-29 | 2015-07-1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KR20150058972A (ko) | 2013-11-21 | 2015-05-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상 렌즈 시스템 및 이를 채용한 촬상 장치 |
JP2015114505A (ja) | 2013-12-12 | 2015-06-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KR102180476B1 (ko) | 2013-12-17 | 2020-11-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상 렌즈 시스템 및 이를 채용한 촬상 장치 |
JP2015129869A (ja) | 2014-01-08 | 2015-07-1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光学系、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
JP2016085390A (ja) * | 2014-10-28 | 2016-05-1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JP6849350B2 (ja) | 2016-09-05 | 2021-03-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
JP6611745B2 (ja) | 2017-03-15 | 2019-11-2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KR102436510B1 (ko) * | 2017-06-30 | 2022-08-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
JP6824860B2 (ja) | 2017-10-16 | 2021-0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DE102018132472A1 (de) | 2018-12-17 | 2020-06-18 | Leica Camera Aktiengesellschaft | Fotografisches Weitwinkelobjektiv |
JP6650068B1 (ja) * | 2019-08-07 | 2020-02-19 | OFILM.Japan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端末 |
JP7507668B2 (ja) * | 2020-11-25 | 2024-06-2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
2021
- 2021-01-22 CN CN202110090853.9A patent/CN114815135B/zh active Active
- 2021-07-22 US US17/383,210 patent/US2022023654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7-27 JP JP2021122423A patent/JP728528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7-28 EP EP21188223.8A patent/EP4033284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07677A (ja) * | 2002-04-15 | 2003-10-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
US20050141102A1 (en) * | 2003-12-26 | 2005-06-30 | Akio Arakawa | Macro lens |
CN103713382A (zh) * | 2012-10-02 | 2014-04-09 | 索尼公司 | 成像镜头和成像设备 |
CN111929876A (zh) * | 2020-08-31 | 2020-11-13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变焦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5135B (zh) | 2024-04-02 |
JP2022113092A (ja) | 2022-08-03 |
JP7285285B2 (ja) | 2023-06-01 |
EP4033284A1 (en) | 2022-07-27 |
US20220236540A1 (en) | 2022-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85696B2 (en) | Optical lens assembly comprising seven lenses of −++−−+− or +++−−+− refractive powers,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9298513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US11307385B2 (en) | Optical imag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219614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8303781B (zh) | 摄像镜头 | |
CN110262014B (zh) | 光学成像镜头组 | |
CN109683286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US10877250B2 (en) | Lens assembly | |
CN111352211A (zh) | 一种小头式高解析度镜头 | |
CN110187478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3433653A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US20210165189A1 (en) |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130286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US11668898B2 (en) | Image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4815135B (zh)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3987001U (zh)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2230392B (zh) | 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度镜头 | |
US20210048627A1 (en) | Imaging lens assembly | |
CN212905680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2515188U (zh)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4527556A (zh) | 光学摄像镜头组 | |
CN211086769U (zh) | 摄像镜头 | |
CN211086742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11856715A (zh)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
JP2008134535A (ja) | 魚眼レン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