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3043A - 激光器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激光器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3043A
CN114813043A CN202210752633.2A CN202210752633A CN114813043A CN 114813043 A CN114813043 A CN 114813043A CN 202210752633 A CN202210752633 A CN 202210752633A CN 114813043 A CN114813043 A CN 114813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laser
support
plate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26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春
吴飞荣
方思远
刘鑫
高鹏
张民子
闫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aycus Fiber L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aycus Fiber L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aycus Fiber L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aycus Fiber L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26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3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3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3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S3/04Arrangement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 H01S3/0407Liquid cooling, e.g. by wa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器检测设备,包括支架、电源和冷却水循环管路,支架具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横隔板以将空腔分隔成激光器容纳腔和安装腔,激光器容纳腔位于安装腔上方,安装腔内设置有竖隔板以将安装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电源用于与激光器容纳内的放置的激光器电连接,电源设于第一腔内;冷却水循环管路用于与激光器内的冷却水路连通,冷却水循环管路设于第二腔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激光器检测设备的安装腔内设置竖隔板将安装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并将电源设于第一腔内,将冷却水循环管路设于第二腔内,能够通过竖隔板将电源和冷却水循环管路隔开,以避免冷却水循环管路中的冷却水泄露到电源处而导致电源短路的问题。

Description

激光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激光器检测设备内通常设置有用于对激光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循环管路,以及用于对激光器进行供电的电源,在冷却水循环管路与激光器分离时,或者,冷却水循环管路在对激光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冷却液水漏到电源处,而导致电源短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器检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激光器检测设备的冷却水循环管路中的冷却水泄露到电源处而导致电源短路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器检测设备,所述激光器检测设备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横隔板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激光器容纳腔和安装腔,所述激光器容纳腔位于所述安装腔上方,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竖隔板以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
电源,所述电源用于与所述激光器容纳内的放置的激光器电连接,所述电源设于所述第一腔内;
冷却水循环管路,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用于与所述激光器内的冷却水路连通,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设于所述第二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处设有风扇,以将所述第一腔内的空气吹入所述第二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隔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面向所述激光器容纳腔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设有激光功率计,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面向所述激光器容纳腔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激光器,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腔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二腔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缘;所述横隔板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边缘延伸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腔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边缘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宽度;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位于所述第二腔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还设置有漏液检测组件,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连接端子和漏液检测带,所述漏液检测带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正极和负极,所述连接端子设于所述漏液检测带的一端并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检测带延伸至所述第三支撑板面向所述激光器容纳腔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连接,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激光功率计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板面与所述激光功率计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激光功率计的一侧设有电子器件;所述安装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下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条夹设于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检测设备通过在安装腔内设置竖隔板将安装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并将电源设于第一腔内,将冷却水循环管路设于第二腔内,能够通过竖隔板将电源和冷却水循环管路隔开,以避免冷却水循环管路中的冷却水泄露到电源处而导致电源短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检测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激光器检测设备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3为图1中激光器检测设备的又一角度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激光器检测设备100;支架110;空腔111;激光器容纳腔1111;安装腔1112;第一腔1113;第二腔1114;横隔板112;第一支撑板1121;第二支撑板1122;边缘1123;第三支撑板1124;第一间隙1125;第二间隙1126;第三间隙1127;固定座1128;漏液检测组件123;连接端子1231;漏液检测带1232;竖隔板124;通风孔1241;底板125;风扇126;安装板127;翻边1271;侧板1272;主板1273;密封条128;电子器件129;电源130;冷却水循环管路140;检测组件150;温度传感器151;摄像头152;激光器200;激光输出头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器检测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检测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激光器检测设备100包括支架110,以及设置在支架110上的电源130和冷却水循环管路140,支架110用于支撑激光器200及对激光器200进行检测的检测组件150。电源130用于与激光器200容纳内的放置的激光器200电连接。激光器200内具有冷却水路(图中未示出),冷却水循环管路140用于与激光器200内的冷却水路连通,以向激光器200内的冷却水路提供冷却水。检测组件150包括用于检测激光器200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51、用于检测激光器200功率的激光功率计(图中未示出)、用于拍摄激光器200的摄像头152、用于对激光器200的激光进行光谱分析的光谱分析仪(图中未示出)等等。
如图1所示,支架110具有空腔111,该空腔111内设置有横隔板112以将空腔111分隔成激光器容纳腔1111和安装腔1112,激光器容纳腔1111位于安装腔1112上方。当需要使用激光器检测设备100对激光器200进行检测时,先将激光器200放置在横隔板112朝向激光器容纳腔1111的表面,将电源130与激光器200电连接,并将冷却水循环管路140与激光器200内的冷却水路连通,然后开启激光器200,并通过检测组件150对激光器200进行检测。
其中,安装腔1112内设置有竖隔板124以将安装腔1112分隔成第一腔1113和第二腔1114,电源130设于第一腔1113内,冷却水循环管路140设于第二腔1114内。由此,能够通过竖隔板124将电源130和冷却水循环管路140隔开,以避免冷却水循环管路140中的冷却水泄露到电源130处而导致电源130短路的问题。
如图1所示,竖隔板124上设置有通风孔1241,通风孔1241处设有风扇126,以将第一腔1113内的空气吹入第二腔1114内。由此,能够对第一腔1113内的电源130进行散热,提高激光器检测设备100的工作稳定性。其中,竖隔板124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241,各通风孔1241处均设有风扇126,以进一步提高对电源130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110包括位于横隔板112下方并与横隔板112相对设置的底板125,竖隔板124的上表面与横隔板112的下表面连接,竖隔板124的下表面与底板125的上表面连接。竖隔板124与横隔板112及底板125垂直设置。多个通风孔1241沿竖隔板124顶部边缘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各通风孔1241处均设置有风扇126。冷却水循环管路140设置在底板125上表面。在底板125上表面还开设有排水孔(图中未示出),以使底板125上的水能够从排水孔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横隔板112包括第一支撑板1121和第二支撑板1122,第一支撑板1121具有面向激光器容纳腔1111的第一支撑面,在该第一支撑面设有激光功率计(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撑板1122具有面向激光器容纳腔1111的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激光器200。当将激光器200直接或间接支撑在第二支撑板1122的第二支撑面上后,可以通过激光功率计对激光器200的功率进行检测。
具体地,在第一支撑面设有固定座1128,该固定座1128用于与激光器200的激光输出头210固定连接。激光功率计位于固定座1128背离激光器200的一侧,激光输出头210输出的激光照射至激光功率计,从而使激光功率计对激光器200的功率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第二支撑板1122位于第二腔1114上方,第一支撑板1121和第二支撑板1122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125,该第一间隙1125位于第二腔1114上方并与第二腔1114连通。由此,从激光器200的冷却水路泄露的水会通过第一间隙1125流到第二腔1114,不会流到第一支撑板1121的第一支撑面而导致激光功率计短路,也不会流到第二腔1114内而导致电源130短路。
继续参照图3和图4,第二支撑板1122具有靠近第一支撑板1121的边缘1123。横隔板112包括分布于第二支撑板1122沿边缘1123延伸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三支撑板1124,该第三支撑板1124与第二支撑板1122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126,该第二间隙1126位于第二腔1114上方并与第二腔1114连通。由此,从激光器200的冷却水路泄露的水流到第二支撑板1122的边缘1123延伸方向一侧时,能够从第二间隙1126流入到第二腔1114内,不会流到横隔板112的其他位置而导致激光器检测设备100的其它电子器件发生短路的问题。
其中,在第二支撑板1122的边缘1123延伸方向上,第一支撑板1121的宽度大于第二支撑板1122的宽度。第三支撑板1124与第一支撑板1121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与第二腔1114连通的第三间隙1127。由此,即使激光器200的冷却水路泄露的水流到第三支撑板1124上后,第三支撑板1124也会从第三间隙1127流到第二腔1114内,从而避免从第三支撑板1124流到第一支撑板1121的板面上,进一步提高了激光器检测设备1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支撑板1121的第一支撑面还设置有漏液检测组件123,该漏液检测组件123用于检测第一支撑面上的液体。由此,当第一支撑板1121的第一支撑面存在漏液时,能够通过漏液检测组件123检测出来,以便于及时切断激光器检测设备100的电源,防止激光器检测设备100出现短路的情况。
其中,漏液检测组件123包括设于第一支撑面的连接端子1231和漏液检测带1232,漏液检测带1232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正极(图中未示出)和负极(图中未示出),连接端子1231设于漏液检测带1232的一端并与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漏液检测组件123的连接端子1231可以与激光器检测设备100的控制器或报警器电连接,当第一支撑板1121的第一支撑面的漏液同时与漏液检测带1232表面的正极和负极接触时,会使漏液检测带1232表面的正极和负极导通,从而通过连接端子1231向控制器或报警器发出电信号,使报警器报警,或者,使控制器切断激光器检测设备100的电源。
如图2所示,漏液检测带1232延伸至第三支撑板1124面向激光器容纳腔1111的表面,以使漏液检测带1232也能够对第三支撑板1124上的漏液进行检测。
具体地,漏液检测带1232设有第一支撑板1121沿第二支撑板1122的边缘1123延伸方向的一侧,漏液检测带12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间隙1125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该夹角可以为90°、80°等等,此处不作限制。其中,第一间隙1125的一端与第三间隙1127的一端连通。漏液检测带1232与第三间隙1127交叉,以使漏液检测带1232从第一支撑板1121延伸至第三支撑板11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板1121的第一支撑面设有安装板127,该安装板127的下边缘第一支撑面连接,安装板127位于激光功率计远离第二支撑板1122的一侧,且安装板127的板面与激光功率计(图中未示出)相对设置,安装板127背离激光功率计的一侧设有电子器件129。由此,安装板127能够将激光器检测设备100的电子器件129与激光功率计及激光器200隔开,防止漏液流到电子器件129上而造成电子器件129短路。其中,电子器件129包括开关、插座、控制器等等,此次不作限制。
如图4所示,在安装板127的下边缘与第一支撑面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128,该密封条128能够防止第一支撑面的漏液从安装板127的下边缘与第一支撑面之间的缝隙流到安装板127安装有电子器件129的一侧,从而进一步提高激光器检测设备100的安全性能。
其中,安装板127的下边缘设有翻边1271,翻边1271的侧面与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密封条128夹设于翻边1271与第一支撑面之间,以提高密封条128对安装板127的下边缘与第一支撑面之间的缝隙的密封效果。
具体地,安装板127包括与激光功率计(图中未示出)相对设置的主板1273,以及自主板1273沿第二支撑板1122的边缘1123延伸方向的侧边朝向第二支撑板1122伸出的侧板1272,电子器件129安装于主板1273背离激光功率计的一侧。
在主板1273的下边缘与第一支撑面的连接处密封条128,以防止第一支撑面的漏液从主板1273的下边缘与第一支撑面之间的缝隙流到主板1273安装有电子器件129的一侧。在主板1273的下边缘设有翻边1271,密封条128夹设于主板1273的翻边1271与第一支撑面之间。
在侧板1272的下边缘与第一支撑面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128,以防止第一支撑面的漏液从侧板1272的下边缘与第一支撑面之间的缝隙流到主板1273安装有电子器件129的一侧。在侧板1272的下边缘也设有翻边1271,密封条128夹设于侧板1272的翻边1271与第一支撑面之间,以提高密封条128对侧板1272的下边缘与第一支撑面之间的缝隙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架110内激光器容纳腔1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激光器容纳腔1111通过挡板1115分隔开。横隔板112在两个激光器容纳腔1111均具有第一支撑板1121、第二支撑板1122及第三支撑板1124。在两个激光器容纳腔1111内分别设有检测组件150,或者,通过驱动机构与检测组件150连接,以驱动检测组件150在两个激光器容纳腔1111之间活动,以对两个激光器容纳腔1111内的激光器200进行检测。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激光器检测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检测设备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横隔板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激光器容纳腔和安装腔,所述激光器容纳腔位于所述安装腔上方,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竖隔板以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
电源,所述电源用于与所述激光器容纳内的放置的激光器电连接,所述电源设于所述第一腔内;
冷却水循环管路,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用于与所述激光器内的冷却水路连通,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设于所述第二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处设有风扇,以将所述第一腔内的空气吹入所述第二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面向所述激光器容纳腔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设有激光功率计,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面向所述激光器容纳腔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激光器,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腔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二腔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缘;所述横隔板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边缘延伸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腔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宽度;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互靠近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位于所述第二腔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还设置有漏液检测组件,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液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连接端子和漏液检测带,所述漏液检测带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正极和负极,所述连接端子设于所述漏液检测带的一端并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带延伸至所述第三支撑板面向所述激光器容纳腔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连接,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激光功率计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板面与所述激光功率计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激光功率计的一侧设有电子器件;所述安装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下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条夹设于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
CN202210752633.2A 2022-06-29 2022-06-29 激光器检测设备 Pending CN114813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633.2A CN114813043A (zh) 2022-06-29 2022-06-29 激光器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633.2A CN114813043A (zh) 2022-06-29 2022-06-29 激光器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3043A true CN114813043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3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2633.2A Pending CN114813043A (zh) 2022-06-29 2022-06-29 激光器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304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5140A (ja) * 1996-12-13 1998-06-30 Nissan Motor Co Ltd 工作機械のクーラント供給方法およびクーラント供給装置
CN201332210Y (zh) * 2008-12-24 2009-10-21 沈阳大陆激光柔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全固态大功率激光器通用控制器
CN103969025A (zh) * 2013-02-06 2014-08-06 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器老化测试柜
CN204470788U (zh) * 2015-01-29 2015-07-15 武汉邦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电柜及激光切割机
CN206818308U (zh) * 2017-05-05 2017-12-29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阵列激光器可靠性自动测试装置
CN109848555A (zh) * 2019-03-20 2019-06-07 苏州市镭极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激光焊接装置
CN215469528U (zh) * 2021-05-20 2022-01-11 杭州衢立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钻床用可升降式工作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5140A (ja) * 1996-12-13 1998-06-30 Nissan Motor Co Ltd 工作機械のクーラント供給方法およびクーラント供給装置
CN201332210Y (zh) * 2008-12-24 2009-10-21 沈阳大陆激光柔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全固态大功率激光器通用控制器
CN103969025A (zh) * 2013-02-06 2014-08-06 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器老化测试柜
CN204470788U (zh) * 2015-01-29 2015-07-15 武汉邦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电柜及激光切割机
CN206818308U (zh) * 2017-05-05 2017-12-29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阵列激光器可靠性自动测试装置
CN109848555A (zh) * 2019-03-20 2019-06-07 苏州市镭极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激光焊接装置
CN215469528U (zh) * 2021-05-20 2022-01-11 杭州衢立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钻床用可升降式工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0082B (zh) 具有直接连接且固定至测量电路板上的超声换能器的流量计
US8572993B2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fogged window of vehicle
TW202005023A (zh) 液冷導熱裝置、液冷循環系統以及漏液偵測方法
JPS6136627B2 (zh)
JP2006153694A (ja) 流量測定装置
JP3494188B2 (ja) 集積回路素子用冷却装置
KR100660649B1 (ko) 누수감지관의 연결부위 누수감지 장치
CN114813043A (zh) 激光器检测设备
KR101923635B1 (ko) 발열 제어가 가능한 카메라 모듈 검사 소켓 장치
JP7349113B2 (ja) パワーサイクル試験装置及びパワーサイクル試験方法
JP2017198640A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
CN11284173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组件
CN110941314B (zh) 液冷导热装置、液冷循环系统以及漏液检测方法
JP6622593B2 (ja) センサの検査方法及び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23014963A5 (zh)
CN218002856U (zh) 一种电池检测装置以及电池检测系统
US10240997B2 (en) Sensor members
TWM626707U (zh) 提供有對流的測試插座及包含該測試插座的燒機測試板
JP3137174B2 (ja) Icテスタのテストヘッド
CN220542353U (zh) 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及液冷散热设备
KR100977757B1 (ko) 반도체 검사장치의 콜드챔버
CN218630956U (zh)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TWI803004B (zh) 提供有對流的測試插座
CN221057008U (zh) 一种新型的服务器液冷报警监测装置
TWI778373B (zh) 電池管理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