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1464A - 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1464A
CN114801464A CN202210524377.1A CN202210524377A CN114801464A CN 114801464 A CN114801464 A CN 114801464A CN 202210524377 A CN202210524377 A CN 202210524377A CN 114801464 A CN114801464 A CN 114801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version
roller
lean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43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1464B (zh
Inventor
李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isheng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isheng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isheng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isheng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43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1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1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1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1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1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其中,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左靠版胶辊的左挂架、用于安装右靠版胶辊的右挂架、安装在版筒的端侧的版筒齿轮、安装在左挂架上的左靠版齿轮以及安装在右挂架上的右靠版齿轮。左靠版齿轮设置在左靠版胶辊的端侧,右靠版齿轮设置在右靠版胶辊的端侧。版筒齿轮与左靠版齿轮啮合以便左靠版胶辊与版筒同步转动,版筒齿轮与右靠版齿轮啮合以便右靠版胶辊与版筒同步转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能够避免左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和右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从而改善印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及轮转印刷机。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一般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自动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621231135.X公开了一种间歇式凸版印刷机,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放卷纠偏设备、印刷组、光油设备、模切设备以及收卷设备;所述印刷组、光油设备及模切设备设置在同一机台上,所述机台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设有前拉头及后拉头,所述放卷纠偏设备与机台前端连接,所述收卷设备放置在机台后方。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0620005036.X公开了一种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其包括串墨辊、行墨辊、版筒、底模、底模座、排坊,在串墨辊轴上套有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印刷品(纸张)装在版筒与底模之间。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公开的轮转间歇式印刷机中,在实际印刷期间,在传墨的过程中,左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有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右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也有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当左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发生打滑时,可能会造成从左靠版胶辊传送给版筒的墨量发生波动变化的现象。同理,当右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发生打滑时,可能会造成从右靠版胶辊传送给版筒的墨量发生波动变化的现象。由此,导致负面影响印刷效果的不利结果。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用于实现左靠版胶辊与版筒同步转动,且实现右靠版胶辊与版筒同步转动。
具体地,提供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其用于实现左靠版胶辊、右靠版胶辊与版筒同步转动,包括用于安装左靠版胶辊的左挂架、用于安装右靠版胶辊的右挂架、安装在版筒的端侧的版筒齿轮、安装在左挂架上的左靠版齿轮以及安装在右挂架上的右靠版齿轮,其中,所述左靠版齿轮设置在左靠版胶辊的端侧,所述右靠版齿轮设置在右靠版胶辊的端侧,而且,所述版筒齿轮与所述左靠版齿轮啮合以便所述左靠版胶辊与所述版筒同步转动,所述版筒齿轮与所述右靠版齿轮啮合以便所述右靠版胶辊与所述版筒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版筒的安装版筒齿轮的相对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版筒的版筒马达。
进一步地,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挂架和所述右挂架均套设在下串墨辊上。
进一步地,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挂架包括套设在所述下串墨辊的两端侧上的两个左挂臂,各左挂臂上均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左靠版齿轮相对于所述版筒齿轮的位置的左调位机构。
进一步地,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调位机构包括设置有螺纹段的调位杆、与所述螺纹段螺纹配合的螺母套、用于将所述螺母套固定在用于安装所述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的印刷座上的基准连接构件。
进一步地,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右挂架包括套设在所述下串墨辊的两端侧上的两个右挂臂,各右挂臂上均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右靠版齿轮相对于所述版筒齿轮的位置的右调位机构,所述右调位机构与所述左调位机构构造相同。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轮转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至少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左靠版胶辊的左挂架、用于安装右靠版胶辊的右挂架、安装在版筒的端侧的版筒齿轮、安装在左挂架上的左靠版齿轮以及安装在右挂架上的右靠版齿轮,其中,所述左靠版齿轮设置在左靠版胶辊的端侧,所述右靠版齿轮设置在右靠版胶辊的端侧,而且,所述版筒齿轮与所述左靠版齿轮啮合以便所述左靠版胶辊与所述版筒同步转动,所述版筒齿轮与所述右靠版齿轮啮合以便所述右靠版胶辊与所述版筒同步转动,由此,能够避免左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和右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从而改善印刷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底模快换组件的单座印刷单元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底模升降组件的单座印刷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单座印刷单元的印刷座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单座印刷单元的印刷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印刷座的横剖面图,用于显示底模快换组件的结构;
图6是图1的单座印刷单元的印刷座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面图;
图8是图1的底模快换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1的单座印刷单元的印刷座的UV固化座的底托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显示图1的底模快换组件的底模电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显示图1的底模快换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显示底模升降组件的微调机构的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13是显示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的侧面平面图;
图14是显示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中A处放大图;
图16是显示版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参照图1至图9,对本申请的涉及的底模升降组件进行说明。
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底模快换组件的单座印刷单元的正面示意图。通常而言,轮转印刷机包括多个单座印刷单元,每个单座印刷单元专门负责一种颜色印刷。多个单座印刷单元构成印刷组。此外,轮转印刷机还包括放卷设备、模切设备以及收卷设备,通常为线体。轮转印刷机的线体结构,可以参照申请号为CN201621231135.X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本文此处作参考。与该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间歇式凸版印刷机不同,本申请中,多个单座印刷单元的底座是独立的,这样设置的优点通过另外的专利申请进行阐述。
图2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底模升降组件的单座印刷单元1000的立体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单座印刷单元1000包括底座400、安装在底座400上的印刷座200以及连接在印刷座200上的UV固化座300。
图3是图1的单座印刷单元的印刷座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单座印刷单元的印刷座的另一立体图;图5是图4的印刷座的横剖面图,用于显示底模升降组件的结构;图6是图1的单座印刷单元的印刷座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面图。
如图3至图7所示,印刷座200包括底板201、前侧板202、后侧板203、墨槽204及传墨机构。其中如图7所示,传墨机构包括打墨辊205、第一传墨胶辊206、第二传墨胶辊207、上串墨辊208、第一上均墨辊209、第二上均墨辊210、第三传墨胶辊211、第四传墨胶辊212、第五传墨胶辊213、第六传墨胶辊214、下串墨辊215、第一左版筒均墨辊216、第二左版筒均墨辊217、左靠版胶辊218、第一右版筒均墨辊219、右靠版胶辊220、第二右版筒均墨辊221、版筒222以及底模胶辊223。传墨机构的传墨路线大致上从上到下。以这种配置方式,能够实现传墨均匀的技术效果。
在图示实施例中,打墨辊205、下串墨辊215、版筒222以及底模胶辊223分别由独立的驱动马达驱动。
然而,在实际印刷期间,在传墨的过程中,左靠版胶辊218与版筒222之间有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右靠版胶辊220与版筒222之间也有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当左靠版胶辊218与版筒222之间发生打滑时,可能会造成从左靠版胶辊218传送给版筒222的墨量发生波动变化的现象。同理,当右靠版胶辊220与版筒222之间发生打滑时,可能会造成从右靠版胶辊220传送给版筒222的墨量发生波动变化的现象。由此,导致负面影响印刷效果的不利结果。
有鉴于此,为解决左、右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不同步的技术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
图13是显示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的侧面平面图;图14是显示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的立体图;图15是图14中A处放大图;图16是显示版筒的立体图。
结合图7、图13至图15所示,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用于实现左靠版胶辊218与版筒222同步转动,且实现右靠版胶辊220与版筒222同步转动,从而避免左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和右靠版胶辊与版筒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改善印刷效果。
具体地,结合图7、图13至图15所示,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左靠版胶辊218的左挂架724、用于安装右靠版胶辊220的右挂架734、安装在版筒222的端侧的版筒齿轮710、安装在左挂架724上的左靠版齿轮722以及安装在右挂架734上的右靠版齿轮732。
如图14所示,左挂架72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左靠版胶辊218的前后侧。同理,右挂架73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右靠版胶辊220的前后侧
其中,所述左靠版齿轮722设置在左靠版胶辊218的端侧。具体而言,所述左靠版齿轮722设置在左靠版胶辊218的前端侧,即左靠版齿轮722与左靠版胶辊218同轴地同步运动。所述右靠版齿轮732设置在右靠版胶辊220的端侧。具体而言,所述右靠版齿轮732设置在右靠版胶辊220的前端侧,即右靠版齿轮732与右靠版胶辊220同轴地同步运动。
而且,所述版筒齿轮710与所述左靠版齿轮722啮合,以便所述左靠版胶辊218与所述版筒222同步转动。所述版筒齿轮710与所述右靠版齿轮732啮合,以便所述右靠版胶辊220与所述版筒222同步转动。
由此,左靠版胶辊218与版筒222之间同步转动,右靠版胶辊220与版筒222之间同步转动,能够避免左靠版胶辊218与版筒222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和右靠版胶辊220与版筒222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从而改善印刷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在版筒222的安装版筒齿轮710的相对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版筒222的版筒马达(未图示)。在图16中,显示了用于固定该版筒马达的固定座712。结合图3所示,版筒马达设置在后侧板203上。
以这种方式,在版筒马达的动力输入的作用下,由于版筒齿轮710安装在版筒222的端侧,所述版筒齿轮710与所述左靠版齿轮722啮合,所述版筒齿轮710与所述右靠版齿轮732啮合,所述左靠版齿轮722设置在左靠版胶辊218的端侧,所述右靠版齿轮732设置在右靠版胶辊220的端侧,所以左靠版胶辊218与版筒222之间同步运动,且右靠版胶辊220与版筒222之间同步运动,能够避免左靠版胶辊218与版筒222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和右靠版胶辊220与版筒222之间发生打滑的可能性。
如图13所示,在版筒222绕旋转方向W转动时,左靠版胶辊218绕旋转方向W的反方向同步转动,右靠版胶辊220绕旋转方向W的反方向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挂架724和所述右挂架734均套设在下串墨辊215上。
结合图7、图13、图14所示,两个左挂架724分别套设在下串墨辊215的前后两侧;两个右挂架734分别套设在下串墨辊215的前后两侧;由于左挂架724用于安装左靠版胶辊218,右挂架734用于安装右靠版胶辊220,所以以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左靠版胶辊218始终绕下串墨辊215公转,可以保证右靠版胶辊220始终绕下串墨辊215公转。换言之,不论左靠版胶辊218和右靠版胶辊220的位置如何调整,左靠版胶辊218始终与下串墨辊215保持相互接触,右靠版胶辊220始终与下串墨辊215保持相互接触。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保证传墨的均匀性。
此外,印刷座200上设置有驱动下串墨辊215旋转的下串墨辊驱动马达(未图示),该下串墨辊驱动马达通过设置在下串墨辊215的端侧的下串墨辊齿轮780传递给下串墨辊215。
由此,可以通过控制下串墨辊驱动马达,来保证下串墨辊215、左靠版胶辊218、右靠版胶辊220、版筒222四者同步旋转,进一步改善印刷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左挂架724包括套设在所述下串墨辊215的两端侧上的两个左挂臂726,各左挂臂726上均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左靠版齿轮722相对于所述版筒齿轮710的位置的左调位机构740。
如图15所示,所述左调位机构740包括设置有螺纹段746的调位杆748、与所述螺纹段746螺纹配合的螺母套742、用于将所述螺母套742固定在用于安装所述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的印刷座200上的基准连接构件744。其中,调位杆748的一端固定在左挂臂726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有便于手握的旋把。
在图示实施例中,基准连接构件744固定在印刷座200上。具体而言,基准连接构件744固定在印刷座200的前侧板202和后侧板203上。
通过同时旋转两个左挂臂726上的调位杆748的自由端的旋把,能够调整两个左挂架724相对于下串墨辊215的中心转轴的角度位置,驱动左靠版胶辊218靠近或远离版筒222,调整版筒齿轮710与所述左靠版齿轮722之间的啮合深度,保证版筒齿轮710与所述左靠版齿轮722之间良好地啮合。
同理,如图13所示,所述右挂架734包括套设在所述下串墨辊215的两端侧上的两个右挂臂736,各右挂臂736上均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右靠版齿轮732相对于所述版筒齿轮710的位置的右调位机构760。
所述右调位机构736与所述左调位机构740构造相同,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作赘述。
此外,如图7所示,左靠版胶辊218的高度位置与右靠版胶辊220的高度位置不一致。具体而言,在上下方向上,左靠版胶辊218高于右靠版胶辊220。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便于维修和更换左靠版胶辊218和右靠版胶辊220的技术效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轮转印刷机,其包括上述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
此外,众所周知,印刷介质600在版筒222与底模胶辊223之间被传送。在印刷期间,在印刷介质600例如纸张被传送的过程中,版筒222上的印刷图案被转印到印刷介质600上。当印刷图案需要被更换等时,需要更换版筒222。起因于印刷图案的大小等原因,版筒的直径发生变化。因此,更换版筒后,需要调节底模胶辊223的位置,保证用于传送印刷介质600例如纸张的适当的摩擦力。
结合图7和图8所示,单座印刷单元1000还包括底模升降组件100,用于调节底模胶辊223相对于版筒222的位置,保证用于传送印刷介质600例如纸张的适当的摩擦力。
如图8所示,底模升降组件100包括安装架部110、旋转轴部120、旋转自由部130以及升降驱动部140。结合图7和图8所示,底模胶辊223设置在安装架部110上。旋转轴部120连接在前侧板202和后侧板203上。升降驱动部140设置在底板201上。在升降驱动部140的作用下,旋转自由部130绕旋转轴部12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调节底模胶辊223相对于版筒222的位置的技术效果。
具体而言,在图示实施例中,安装架部110包括分别布置成与前侧板202和后侧板203平行的两个板状部。如图8所示,两个板状部分别为前板状部114和后板状部112。底模胶辊223可拆除更换地设置在该两个板状部上,细节后述。
结合图3和图8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旋转轴部120包括分别布置成与前侧板202和后侧板203上的两个枢轴部。两个枢轴部分别连接在两个板状部上。如图8所示,两个枢轴部分别为前枢轴部124和后枢轴部122。
结合图4和图8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旋转自由部130包括两个锁定部132和跨接轴134。如图8所示,旋转轴部120与旋转自由部130分别设置在底模胶辊223的两侧。
结合图3、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升降驱动部140包括升降马达141、皮带142、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后丝杆145、前丝杆146、后套件148、前套件147以及顶轴149。
升降马达141、皮带142、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组成皮带传动机构。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与后丝杆145组成丝杆传动机构。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与前丝杆146组成丝杆传动机构。
升降马达141、皮带142、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均设置在底板201上方。升降马达141设置在底板201的右侧;而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设置在底板201的左侧。后丝杆145和前丝杆146分别穿设在底板201的左侧。
其中,升降马达141是动力源,通过皮带142,将动力传递给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和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与后丝杆145螺纹配合。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旋转,带动后丝杆145旋转。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在上下方向上固定,后丝杆145进行上下升降运动。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与前丝杆146螺纹配合。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旋转,带动前丝杆146旋转。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在上下方向上固定,前丝杆146进行上下升降运动。
后套件148固定在后丝杆145的顶部,跟随后丝杆145升降运动。前套件147固定在前丝杆146的顶部,跟随前丝杆146升降运动。
如图7所示,后套件148的中部和前套件147的中部均设置有跑道型通孔。如图7所示,显示了前套件147的跑道型通孔1472的剖面形状,跑道型通孔1472的剖面形状类似于常见的田径跑道,包括两个直道以及两个半圆。
结合图3、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顶轴149从前到后依次穿过前侧板202、前套件147的跑道型通孔1472、后套件148的跑道型通孔和后侧板203。如图3所示,后侧板203上设置有与顶轴149的后侧匹配的弧形孔2032。虽未图示,前侧板202上亦设置有与顶轴149的前侧匹配的弧形孔。
如图4所示,顶轴149具有用于锁定旋转自由部130的锁定部132的限位槽1492和用于转动顶轴149的锁紧手柄1494。
这样一来,在顶轴149跟随后套件148和前套件147上下升降的过程中,顶轴149不但会在上下方向上位置发生改变,而且会在左右方向上位置发生改变。相对于顶轴149在上下方向上位置发生改变的幅度,顶轴149在左右方向上位置发生改变的幅度微小。其原因是,在升降驱动部140的作用下,旋转自由部130绕旋转轴部12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为了顶轴149在正下方支撑和锁定旋转自由部130,需要顶轴149在左右方向上位置发生改变。
在一个应用例中,当印刷图案需要被更换等,更换版筒222后,需要调节底模胶辊223的位置,以保证用于传送印刷介质600例如纸张的适当的摩擦力的情况下,例如需要提升底模胶辊223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时,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100,手握锁紧手柄1494用力旋转,顶轴149转动预定角度,使得旋转自由部130的锁定部132脱出限位槽1492。
步骤S200,启动升降马达141,通过皮带142,将动力传递给带螺纹孔的后带轮143和带螺纹孔的前带轮144,带动后丝杆145和前丝杆146旋转,实现后套件148和前套件147向上升起,顶轴149跟随后套件148和前套件147向上升起,旋转自由部130绕旋转轴部120向上旋转,底模胶辊223向上旋转,直到接触版筒222,与版筒222相切,夹持印刷介质600例如纸张。
步骤S300,手握锁紧手柄1494用力旋转,顶轴149转动预定角度,使得旋转自由部130的锁定部132进入限位槽1492。
值得一提的是,如上所述,轮转印刷机包括多个单座印刷单元,每个单座印刷单元专门负责一种颜色印刷,多个单座印刷单元构成印刷组,此外,轮转印刷机还包括放卷设备、模切设备以及收卷设备,通常为线体,当单座印刷单元的版筒需要被更换时,通常其他的单座印刷单元的版筒也需要更换,多个单座印刷单元的底模胶辊位置均需被调整。而且,由于当单座印刷单元的版筒需要被更换时,印刷介质600例如纸张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通常发送改变,UV固化座的高度也需要被相应调整。如此一来,轮转印刷机的整个线体的印刷介质600例如纸张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统一被调高或调低。
有鉴于此,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发明人对UV固化座的设置方式进行了创新改变。
在图示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UV固化座300连接在印刷座200上。更详细地说,UV固化座300具有底托310。如图9所示,底托310包括后伸出臂312、前伸出臂314以及悬空座体316。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后伸出臂312与后套件148固定连接;前伸出臂314与前套件147固定连接。其中,后伸出臂312可以与后套件148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件与后套件148间接固定连接。同理,前伸出臂314可以与前套件147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件与前套件147间接固定连接。
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UV固化座与底模胶辊223同步升降的技术效果。
容易理解,在另一变形例中,作为替代性方案,UV固化座300可以连接在安装架部110上,只要能够实现UV固化座与底模胶辊223同步升降的技术效果即可。
接着,结合图4、图5、图8、图10和图11所示,对单座印刷单元1000的底模快换组件500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在图示实施例中,底模快换组件500包括底模电机502、减速器504、第一齿轮506、第二齿轮508以及快换板部510。
第二齿轮508与底模胶辊223的中心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06与第二齿轮508啮合。底模电机502输出的动力经减速器504减速后,经第二齿轮508和第一齿轮506,传递给底模胶辊223。
本实施例中,版筒222和底模胶辊223分别由独立的驱动马达驱动,能够分别高精度地控制和调节版筒222和底模胶辊223的旋转速度,保证版筒222和底模胶辊223的同步精度。
接着,参照图12,对底模升降组件100的微调机构150进行说明。
当印刷效果仍需改进时,为了微调底模胶辊223相对于版筒222的位置,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出微调机构150。
如图12所示,微调机构150包括微调架152、设置在所述微调架152上的微调手柄158、设置在跨接轴134的前侧外表面上的第一微调螺纹154、以及设置在微调手柄上的第二微调螺纹156。第一微调螺纹154与第二微调螺纹156啮合。此外,本实施例中,两个锁定部132为偏心轮。
如此一来,当需要微调底模胶辊223相对于版筒222的位置时,手握微调手柄158,旋转微调手柄158,通过第二微调螺纹156与第一微调螺纹154的啮合作用,驱动固定在跨接轴134上的两个锁定部132旋转。由于两个锁定部132为偏心轮,所以通过两个锁定部132的旋转,可以改变两个锁定部132与限位槽1492的接触位置,旋转自由部130绕旋转轴部120旋转,进而改变底模胶辊223相对于版筒222的位置。
在另一变形例中,作为替代性方案,两个锁定部132可以为截面为异形的异形轮或者为截面为椭圆的椭圆轮等,只要能通过旋转锁定部132,改变底模胶辊223相对于版筒222的位置即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左靠版胶辊、右靠版胶辊与版筒同步转动,包括用于安装左靠版胶辊的左挂架、用于安装右靠版胶辊的右挂架、安装在版筒的端侧的版筒齿轮、安装在左挂架上的左靠版齿轮以及安装在右挂架上的右靠版齿轮,其中,所述左靠版齿轮设置在左靠版胶辊的端侧,所述右靠版齿轮设置在右靠版胶辊的端侧,而且,所述版筒齿轮与所述左靠版齿轮啮合以便所述左靠版胶辊与所述版筒同步转动,所述版筒齿轮与所述右靠版齿轮啮合以便所述右靠版胶辊与所述版筒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版筒的安装版筒齿轮的相对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版筒的版筒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挂架和所述右挂架均套设在下串墨辊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挂架包括套设在所述下串墨辊的两端侧上的两个左挂臂,各左挂臂上均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左靠版齿轮相对于所述版筒齿轮的位置的左调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调位机构包括设置有螺纹段的调位杆、与所述螺纹段螺纹配合的螺母套、用于将所述螺母套固定在用于安装所述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的印刷座上的基准连接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挂架包括套设在所述下串墨辊的两端侧上的两个右挂臂,各右挂臂上均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右靠版齿轮相对于所述版筒齿轮的位置的右调位机构,所述右调位机构与所述左调位机构构造相同。
7.轮转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
CN202210524377.1A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Active CN114801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4377.1A CN114801464B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4377.1A CN114801464B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1464A true CN114801464A (zh) 2022-07-29
CN114801464B CN114801464B (zh) 2024-01-05

Family

ID=8251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4377.1A Active CN114801464B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1464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32846A (en) * 1926-09-29 1929-10-22 Jones Francis Charles Edwin Relief-stamping press
GB1233803A (zh) * 1967-06-30 1971-06-03
CN2391737Y (zh) * 1999-10-12 2000-08-16 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版辊位置精密微调装置
CN2806140Y (zh) * 2005-03-16 2006-08-16 长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机的着墨轮组构造
CN2866137Y (zh) * 2006-02-02 2007-02-07 周炳松 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
CN101448645A (zh) * 2006-03-03 2009-06-03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CN102348554A (zh) * 2009-03-11 2012-02-08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装置的印刷机印刷单元
WO2012060413A1 (ja) * 2010-11-04 2012-05-10 有限会社 みさとみらい二十一 無端帯状印刷プレートを用いた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印刷方法ならびに帯状印刷プレートの取付方法
CN103753953A (zh) * 2013-10-30 2014-04-30 东莞市中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式轮转印刷机的新型传墨机构
CN205498284U (zh) * 2016-04-18 2016-08-24 杨立峰 一种凸版印刷装置
JP2017109168A (ja) * 2015-12-16 2017-06-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物の製造方法
CN207875083U (zh) * 2018-01-31 2018-09-18 罗熙进 一种间歇式与全轮转复合柔版印制机座
CN210454107U (zh) * 2019-06-03 2020-05-05 钱成爽 一种双面印刷机构
CN213199186U (zh) * 2020-08-24 2021-05-14 瑞安市振邦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传墨机构的调节装置
CN215321304U (zh) * 2021-08-20 2021-12-28 宁海永工塑业有限公司 印花压辊
CN215662391U (zh) * 2021-01-07 2022-01-28 深圳市正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版筒的柔印装置
CN114311990A (zh) * 2022-03-10 2022-04-12 广东顺德艾司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管、二片罐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32846A (en) * 1926-09-29 1929-10-22 Jones Francis Charles Edwin Relief-stamping press
GB1233803A (zh) * 1967-06-30 1971-06-03
CN2391737Y (zh) * 1999-10-12 2000-08-16 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版辊位置精密微调装置
CN2806140Y (zh) * 2005-03-16 2006-08-16 长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机的着墨轮组构造
CN2866137Y (zh) * 2006-02-02 2007-02-07 周炳松 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
CN101448645A (zh) * 2006-03-03 2009-06-03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CN102348554A (zh) * 2009-03-11 2012-02-08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装置的印刷机印刷单元
WO2012060413A1 (ja) * 2010-11-04 2012-05-10 有限会社 みさとみらい二十一 無端帯状印刷プレートを用いた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印刷方法ならびに帯状印刷プレートの取付方法
CN103753953A (zh) * 2013-10-30 2014-04-30 东莞市中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式轮转印刷机的新型传墨机构
JP2017109168A (ja) * 2015-12-16 2017-06-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物の製造方法
CN205498284U (zh) * 2016-04-18 2016-08-24 杨立峰 一种凸版印刷装置
CN207875083U (zh) * 2018-01-31 2018-09-18 罗熙进 一种间歇式与全轮转复合柔版印制机座
CN210454107U (zh) * 2019-06-03 2020-05-05 钱成爽 一种双面印刷机构
CN213199186U (zh) * 2020-08-24 2021-05-14 瑞安市振邦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传墨机构的调节装置
CN215662391U (zh) * 2021-01-07 2022-01-28 深圳市正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版筒的柔印装置
CN215321304U (zh) * 2021-08-20 2021-12-28 宁海永工塑业有限公司 印花压辊
CN114311990A (zh) * 2022-03-10 2022-04-12 广东顺德艾司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管、二片罐印刷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莒生;: "胶印常见条杠故障分析及排除", 印刷世界, no. 03, pages 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1464B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78427A (en) Printing station with toolless changeable plate cylinder
CA1161692A (en) Portable ink fountain
JP4637983B2 (ja) 印刷機の胴を位置決めする装置、この装置を有する印刷機、および印刷機を運転する方法
JP4361490B2 (ja) 印刷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印刷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印刷機
CN101668635B (zh) 刮墨刀系统、印刷单元和照相凹版印刷机
CN114801464A (zh) 一种靠版辊齿轮传动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CN211075035U (zh) 一种柔性组合包装印刷生产设备
US4909148A (en) Drop-in print station for multi-color printing press
EP0292492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15027126A (zh) 一种底模快换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CN115027127A (zh) 一种底模升降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CN210795126U (zh) 一种可调节凹印机纸张传纸路线系统
CN108099386B (zh) 一种硅胶管的印字装置
CN206568693U (zh) 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US630201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skew in a printing press dampener
CN220314457U (zh) 一种印刷辊压机构
CN212242553U (zh) 一种全自动凹版印刷机
CN218966395U (zh) 一种彩盒印刷机的印刷辊压力调节装置
CN219634753U (zh) 一种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设备
JP2000127343A (ja) 印刷機におけるロック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印刷機
CN215152870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用低震摆臂结构
CN215882953U (zh) 一种可调整打印不同材质的印刷机驱动传动机构
CN220332245U (zh) 一种印刷辊调节结构
CN220148677U (zh) 一种装饰纸凹版印刷机的传送结构
CN219236571U (zh) 一种数码打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