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0363A - 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0363A
CN114800363A CN202210445504.9A CN202210445504A CN114800363A CN 114800363 A CN114800363 A CN 114800363A CN 202210445504 A CN202210445504 A CN 202210445504A CN 114800363 A CN114800363 A CN 114800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wedge block
value
claw
brake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55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0363B (zh
Inventor
张海横
郭舜
赵勇
陈忠
温九香
曾婷
李淋淋
李熙玉
彭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55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0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0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0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0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0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2Assembly ji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在编码器接到启动指令后开始读取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伺服电机同步启动,带动八爪上楔块朝靠近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与八爪下楔块相互咬合至下止点,铆合过程中,通过编码器读取到的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加上本发明的相关算法,能够精准地记录并判断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每次铆合的质量结果,评定每次铆合的质量是否合格,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地判断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每次铆合的铆合质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技术的进步,机械加工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用制动软管作为汽车底盘制动系统上的重要零部件,各主机厂对车用制动软管的技术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的铆合都是采用液压铆压工艺实现的,采用首、末件检测铆压尺寸、破坏性拉拔试验验证的方式,凭经验来间接评估该批次铆压的质量结果,无法准确地判断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每次铆合的铆合质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地判断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每次铆合的铆合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机身;
所述机身上设有伺服电机、上安装机构、八爪铆合模具、下安装机构、编码器;
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上安装机构连接,所述上安装机构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所述八爪铆合模具包括八爪上楔块和与所述八爪上楔块对应设置的八爪下楔块,所述八爪上楔块和所述八爪上楔块能够围成用于夹持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的卡槽,所述八爪上楔块与所述上安装机构连接,所述八爪下楔块与所述下安装机构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编码器电性连接,所述八爪上楔块在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上安装机构的带动下,朝靠近所述八爪下楔块的方向运动,以实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的铆合,并在铆合过程中,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记录压力数据和位移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包括:
步骤1,将金属接头套至车用制动软管的规定位置;
步骤2,将八爪上楔块调至初始位;
步骤3,将车用制动软管的金属接头部分放置到八爪下楔块上的卡槽中,手持车用制动软管保持稳定状态不动;
步骤4,向编码器发出启动指令;
步骤5,编码器接到启动指令后开始读取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伺服电机同步启动,带动八爪上楔块朝靠近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与八爪下楔块相互咬合至下止点,此时,八爪上楔块到达终止位,铆合结束,向编码器发出终止指令,伺服电机停止工作,铆合过程中,通过编码器读取到的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对铆合质量进行评定;
步骤6,伺服电机带动八爪上楔块朝远离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再次到达初始位。
上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中,步骤5中,采用以下步骤对铆合质量进行评定:
获取采样频率,并根据采样频率计算采样次数;
获取每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和位移值;
以位移为x轴、以压力为y轴绘制直角坐标系,并将每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和位移值绘制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形成铆合曲线;
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
获取相邻两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并获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判断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是否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
若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则判定此次铆合质量合格。
上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中,获取采样频率,并根据采样频率计算采样次数的步骤中,采用下式计算采样次数:
n=h*t;
其中,n表示采样次数,t表示采样总时间,h表示采用频率。
上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中,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的步骤中,采用下式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
E=(P1*(S1-0)+P2*(S2-S1)+P3*(S3-S2)+.....+Pn*(Sn-Sn-1);
其中,E表示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P1表示第一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1表示第一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2表示第二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2表示第二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3表示第三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3表示第三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Sn-1表示第n-1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n表示第n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n表示第n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
上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中,获取相邻两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并获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的步骤中,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采用下式表示:
{|P1-0|,|P2-P1|,|P3-P2|,.....,|Pn-Pn-1|}max
其中,Pn-1表示第n-1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
上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中,判断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是否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不在预设面积范围内,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大于预设光滑系数,则判定此次铆合质量不合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在编码器接到启动指令后开始读取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伺服电机同步启动,带动八爪上楔块朝靠近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与八爪下楔块相互咬合至下止点,铆合过程中,通过编码器读取到的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加上本发明的相关算法,能够精准地记录并判断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每次铆合的质量结果,评定每次铆合的质量是否合格,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地判断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每次铆合的铆合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八爪铆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示例性的铆合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包括底座11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的机身12。
所述机身12上设有伺服电机13、上安装机构14、八爪铆合模具15、下安装机构16、编码器17。
所述伺服电机13和所述上安装机构14连接,所述上安装机构14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1和位移传感器22。
所述八爪铆合模具15包括八爪上楔块151和与所述八爪上楔块151对应设置的八爪下楔块152,所述八爪上楔块151和所述八爪上楔块152能够围成用于夹持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的卡槽153,所述八爪上楔块151与所述上安装机构14连接,所述八爪下楔块152与所述下安装机构16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13、所述压力传感器21和所述位移传感器22分别与所述编码器17电性连接,所述八爪上楔块151在所述伺服电机13和所述上安装机构14的带动下,朝靠近所述八爪下楔块152的方向运动,以实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的铆合,并在铆合过程中,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21和所述位移传感器22分别记录压力数据和位移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还包括显示器18,所述显示器18安装在所述机身12上,所述显示器18与所述编码器17电性连接。显示器18用于提供交互控制和显示界面。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采用上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将金属接头套至车用制动软管的规定位置;
步骤2,将八爪上楔块调至初始位;
步骤3,将车用制动软管的金属接头部分放置到八爪下楔块上的卡槽中,手持车用制动软管保持稳定状态不动;
步骤4,向编码器发出启动指令;
步骤5,编码器接到启动指令后开始读取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伺服电机同步启动,带动八爪上楔块朝靠近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与八爪下楔块相互咬合至下止点,此时,八爪上楔块到达终止位,铆合结束,向编码器发出终止指令,伺服电机停止工作,铆合过程中,通过编码器读取到的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对铆合质量进行评定;
步骤6,伺服电机带动八爪上楔块朝远离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再次到达初始位。
此次铆合完成后,再次按照步骤1至步骤6,进行下一个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的铆合。
其中,步骤5中,采用以下步骤对铆合质量进行评定:
获取采样频率,并根据采样频率计算采样次数;
获取每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和位移值;
以位移为x轴、以压力为y轴绘制直角坐标系,并将每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和位移值绘制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形成铆合曲线;
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
获取相邻两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并获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判断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是否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
若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则判定此次铆合质量合格。
其中,获取采样频率,并根据采样频率计算采样次数的步骤中,采用下式计算采样次数:
n=h*t;
其中,n表示采样次数,t表示采样总时间,h表示采用频率。
其中,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的步骤中,采用下式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
E=(P1*(S1-0)+P2*(S2-S1)+P3*(S3-S2)+.....+Pn*(Sn-Sn-1);
其中,E表示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P1表示第一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1表示第一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2表示第二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2表示第二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3表示第三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3表示第三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Sn-1表示第n-1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n表示第n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n表示第n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
其中,获取相邻两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并获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的步骤中,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采用下式表示:
{|P1-0|,|P2-P1|,|P3-P2|,.....,|Pn-Pn-1|}max
其中,Pn-1表示第n-1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
具体的判断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是否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不在预设面积范围内,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大于预设光滑系数,则判定此次铆合质量不合格。
一示例性的铆合曲线如图3所示,图3中,曲线a表示铆合质量上限对应的铆合曲线,曲线c表示铆合质量下限对应的铆合曲线,曲线b则表示实际铆合作业时,得到的铆合曲线,曲线b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为E即为图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3中,P3表示第三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3表示第三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便于后续计算,这里的面积可以只计算数值,不带单位(只要保证在得到曲线a、b、c时,压力传感器使用相同的测量单位,位移传感器也使用相同的测量单位),即,通过计算横坐标对应的数值与纵坐标对应的数值的乘积,来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数值。
曲线a和曲线c是通过对多个极限样本进行铆合作业得到的,曲线a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为Emax,曲线c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为Emin,则预设面积范围为[Emin,Emax],也即,在进行铆合质量评定时,判断Emin≤E≤Emax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说明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在预设面积范围内。
若铆合过程由于零部件不良因素(硬度超差、缺料、毛刺、等)造成异常,铆合曲线在某个瞬间识别为断连、波折等非光滑现象,因此,本实施例中,还需要判断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时,具体采用下式进行:
{|P1-0|,|P2-P1|,|P3-P2|,.....,|Pn-Pn-1|}max≤ξ;
其中,ξ表示光滑系数,ξ也是通过多个极限样本测试得到的,其单位可以与压力的单位一致,例如牛顿,或者,在实际计算时,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和光滑系数可以均取消单位,只看具体的数值。
根据上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在编码器接到启动指令后开始读取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伺服电机同步启动,带动八爪上楔块朝靠近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与八爪下楔块相互咬合至下止点,铆合过程中,通过编码器读取到的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加上本发明的相关算法,能够精准地记录并判断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每次铆合的质量结果,评定每次铆合的质量是否合格,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地判断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每次铆合的铆合质量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机身;
所述机身上设有伺服电机、上安装机构、八爪铆合模具、下安装机构、编码器;
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上安装机构连接,所述上安装机构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所述八爪铆合模具包括八爪上楔块和与所述八爪上楔块对应设置的八爪下楔块,所述八爪上楔块和所述八爪上楔块能够围成用于夹持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的卡槽,所述八爪上楔块与所述上安装机构连接,所述八爪下楔块与所述下安装机构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编码器电性连接,所述八爪上楔块在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上安装机构的带动下,朝靠近所述八爪下楔块的方向运动,以实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的铆合,并在铆合过程中,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记录压力数据和位移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编码器电性连接。
3.一种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将金属接头套至车用制动软管的规定位置;
步骤2,将八爪上楔块调至初始位;
步骤3,将车用制动软管的金属接头部分放置到八爪下楔块上的卡槽中,手持车用制动软管保持稳定状态不动;
步骤4,向编码器发出启动指令;
步骤5,编码器接到启动指令后开始读取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伺服电机同步启动,带动八爪上楔块朝靠近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与八爪下楔块相互咬合至下止点,此时,八爪上楔块到达终止位,铆合结束,向编码器发出终止指令,伺服电机停止工作,铆合过程中,通过编码器读取到的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对铆合质量进行评定;
步骤6,伺服电机带动八爪上楔块朝远离八爪下楔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八爪上楔块再次到达初始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采用以下步骤对铆合质量进行评定:
获取采样频率,并根据采样频率计算采样次数;
获取每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和位移值;
以位移为x轴、以压力为y轴绘制直角坐标系,并将每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和位移值绘制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形成铆合曲线;
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
获取相邻两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并获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判断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是否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
若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则判定此次铆合质量合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采样频率,并根据采样频率计算采样次数的步骤中,采用下式计算采样次数:
n=h*t;
其中,n表示采样次数,t表示采样总时间,h表示采用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的步骤中,采用下式计算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
E=(P1*(S1-0)+P2*(S2-S1)+P3*(S3-S2)+.....+Pn*(Sn-Sn-1);
其中,E表示铆合曲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P1表示第一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1表示第一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2表示第二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2表示第二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3表示第三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3表示第三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Sn-1表示第n-1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Pn表示第n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Sn表示第n次采样对应的位移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相邻两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并获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的步骤中,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采用下式表示:
{|P1-0|,|P2-P1|,|P3-P2|,.....,|Pn-Pn-1|}max
其中,Pn-1表示第n-1次采样对应的压力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是否在预设面积范围内,且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光滑系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封闭图形区域的面积不在预设面积范围内,或,压力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大于预设光滑系数,则判定此次铆合质量不合格。
CN202210445504.9A 2022-04-26 2022-04-26 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800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5504.9A CN114800363B (zh) 2022-04-26 2022-04-26 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5504.9A CN114800363B (zh) 2022-04-26 2022-04-26 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0363A true CN114800363A (zh) 2022-07-29
CN114800363B CN114800363B (zh) 2023-11-24

Family

ID=82507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5504.9A Active CN114800363B (zh) 2022-04-26 2022-04-26 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036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4224Y (zh) * 2007-06-08 2008-03-12 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 车用制动软管总成
CN102004056A (zh) * 2010-12-24 2011-04-06 上海交通大学 自冲铆接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KR20180071757A (ko) * 2016-12-20 2018-06-28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그로멧 확대기
CN208322623U (zh) * 2018-05-28 2019-01-04 上海天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压装机及包括其的压装系统
CN110756671A (zh) * 2018-07-25 2020-02-07 昆山华复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铆合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4224Y (zh) * 2007-06-08 2008-03-12 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 车用制动软管总成
CN102004056A (zh) * 2010-12-24 2011-04-06 上海交通大学 自冲铆接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KR20180071757A (ko) * 2016-12-20 2018-06-28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그로멧 확대기
CN208322623U (zh) * 2018-05-28 2019-01-04 上海天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压装机及包括其的压装系统
CN110756671A (zh) * 2018-07-25 2020-02-07 昆山华复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铆合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0363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18820B2 (en) Apparatus for indentation test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ing it
JP3154740B2 (ja) 圧着接続端子の圧着品質決定方法
JP5866892B2 (ja) 応力−歪み関係評価方法および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予測方法
Hou et al. Springback prediction of sheet metals using improved material models
CN110987621A (zh) 金属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三维断裂模型建立方法
KR102556134B1 (ko) 자동차 차체용 금속 판재의 충돌 성능 평가 시험 방법 및 설비
JP3363970B2 (ja) プレスブレーキのラム位置設定方法およびラム制御装置
US6751993B2 (en) Bending method and bending system
CN111458243A (zh) 利用压痕仪测定金属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
CN114800363A (zh) 车用制动软管与金属接头铆合装置及方法
Weinmann et al. The Bauschinger effect of sheet metal under cyclic reverse pure bending
JP5024152B2 (ja) 張り剛性測定用圧子、張り剛性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313890B2 (ja)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予測方法
CN115728003A (zh) 车用压差传感器固晶质量检测方法
CN110595362A (zh)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密封条尺寸检测设备及方法
US6796155B2 (en) Sheet thickness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in bending machine, reference inter-blade distance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and bending method and bending device
KR100244593B1 (ko) 변형가능한 물체의 굽힘가공 방법
EP4257944A1 (e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residual stress
JP4625421B2 (ja) ハイドロフォーム加工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612564B2 (ja) ハイドロフォーム加工用金型
CN210665047U (zh) 谐波减速器刚性自动化测试机
JP2004101228A (ja) 加工硬化データの取得方法
WO2014065325A1 (ja) 加工機におけるパンチの最終デプス検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4353732A (zh) 一种工件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4199677A (zh) 一种板材双轴拉压加载的试验装置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