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8874B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8874B
CN114778874B CN202210680562.XA CN202210680562A CN114778874B CN 114778874 B CN114778874 B CN 114778874B CN 202210680562 A CN202210680562 A CN 202210680562A CN 114778874 B CN114778874 B CN 114778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processed food
processed
safety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05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8874A (zh
Inventor
郭秀英
李广鹏
吴昌林
毕思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805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8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8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8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8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8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2Foo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该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的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成分,以及各加工食品包装完成后的包装气密性这三个维度对各加工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并基于这三个维度的信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进行解析,输出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等级,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无法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精准性和合理性问题,规避了当前抽样性检测和食品加工环境检测方式的弊端,通过对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进行一一检测,加强了食品安全的检测力度,从而大幅度提升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参考性、规范和真实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食品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其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各种各样的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食品安全涉及到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有毒物质等多个方面,目前对食品安全检测主要集中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检测和通过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很显然,当前这两种食品安全检测方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抽样性检测对生产工艺的标准化要求较为严格,但是食品加工企业中加工设备的加工过程或者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加工环境检测只能反映当前食品加工环境的合规性,无法展示加工成品最终的安全性,因此,当前技术无法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精准性和合理性,并且当前食品安全检测力度不强,从而无法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参考性和规范性。
2、当前对食品安全检测方式对检测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检测技术都有着较高要求,不同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检测效率较低,并且无法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3、当前对食品安全检测都只停留在食品本身层面,对食品后续的包装的严密性没有考量,但食品包装严密性直接决定了食品投入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当前检测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降低食品后续销售过程中的废弃率,也无法保障食品购买人员的食用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食品安全指标信息获取:获取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其中,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包括加工食品外观标准指标、加工食品成分标准指标和加工食品包装标准指标。
S2、食品加工信息检测:统计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对应的加工食品数目,进而对各加工食品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n,进而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安置的各食品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各加工信息进行检测,其具体包括:S2-1、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外观检测区域外安置的外观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进行检测。
S2-2、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成分取样区域外安置的成分取样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进行取样,进而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成分信息检测。
S2-3、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外安置的包装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
S3、食品加工安全分析:基于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各加工信息,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与设定的各加工安全等级对应的标准加工安全评估指数范围进行对比,筛选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等级。
S4、食品加工信息分析结果反馈: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进行后台显示。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加工食品外观标准指标为标准色度值、标准气味类型和标准气味强度;所述加工食品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添加成分标准指标和基本组成成分标准指标,其中,添加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标准添加成分种类和各种类标准添加成分对应的标准含量,基本组成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和各种类标准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标准含量;所述加工食品包装标准指标为标准包装体积。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外观检测终端具体包括食品色度计和气味传感器,其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进行检测的具体检测过程如下:当某加工食品传送至食品传送装置中的外观检测区域时,停止食品传送装置运行,并启动外观检测区域外的食品色度计对该加工食品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该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值。
在该加工食品进行色度检测的同时,启动外观检测区域外的气味传感器对该加工食品进行气味信息检测,其中气味信息包括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将色度值和气味信息作为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以此方式分别得到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成分信息检测用于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信息和内源性物质成分信息进行检测,其中外源性物质成分信息包括食品添加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内源性物质成分信息包括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包装检测终端为摄像头,其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的具体检测过程为:当某加工食品传送至食品传送装置中的包装检测区域时,停止食品传送装置运行,进而启动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外的摄像头对该加工食品进行三维图像采集,从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三维图像中提取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三维轮廓,进而获取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体积,将该体积记为包装体积,以此方式分别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体积。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中提取色度值,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i表示为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编号,i=1,2,...,n。
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中提取气味信息,进而从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信息中提取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进行解析,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基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安全评估指数和气味安全评估指数,利用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计算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外观安全综合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分别表示为加工食品颜色、气味对应的影响权重。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成分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从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信息中提取食品添加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
将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添加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添加成分种类进行对比,若某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添加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添加成分种类不一致,则判断该加工食品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反之则根据该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中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加工食品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以此分别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取值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从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内源性物质成分信息中提取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
将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进行对比,若某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的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不一致,则判定该加工食品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反之则根据该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中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加工食品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以此方式分别获取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734185DEST_PATH_IMAGE032
取值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8
>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0
基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和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利用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
计算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
,e表示自然常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影响权重、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影响权重,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为:获取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体积,将其与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包装体积进行比较,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0
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2
中,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6
表示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8
表示为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包装气密度。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2
表示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4
分别为设定的加工食品外观、成分、包装对应的安全影响权重,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6
,K为设定的参考常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加工食品安全指标信息模块,用于获取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
加工食品外观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对应的加工食品数目,进而对各加工食品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n,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外观检测区域内安置的外观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进行检测。
加工食品成分信息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成分取样区域内安置的成分取样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进行取样,并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溶解,进而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成分信息检测。
加工食品包装信息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内安置的包装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
食品加工安全解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成分信息和包装信息进行解析,进而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并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行后台显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通过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的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成分,以及各加工食品包装完成后的包装气密性这三个维度对各加工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并基于这三个维度的信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进行解析,输出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等级,一方面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无法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精准性和合理性问题,规避了当前抽样性检测和食品加工环境检测方式的弊端,通过对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进行一一检测,加强了食品安全的检测力度,大幅度提升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参考性和规范性;一方面降低了对食品安全检测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和检测技术的要求,弱化了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对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效率,同时还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对食品后续包装的检测,打破了当前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降低了食品后续销售过程的废弃率,同时还保障了购买人员的食品食用安全。
2、本发明通过利用食品传送装置上各检测区域内对应的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进行检测,一方面降低了人工检测方式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加工食品的安全检测效率,并且同时还提高了加工食品安全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食品传送装置检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食品加工信息检测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食品安全指标信息获取:获取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其中,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包括加工食品外观标准指标、加工食品成分标准指标和加工食品包装标准指标。
上述中,加工食品外观标准指标为标准色度值、标准气味类型和标准气味强度;加工食品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添加成分标准指标和基本组成成分标准指标,其中,添加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标准添加成分种类和各种类标准添加成分对应的标准含量,基本组成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和各种类标准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标准含量;加工食品包装标准指标为标准包装体积。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S2、食品加工信息检测:统计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对应的加工食品数目,进而对各加工食品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n,进而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安置的各食品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各加工信息进行检测,其具体包括:S2-1、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外观检测区域外安置的外观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外观检测终端具体包括食品色度计和气味传感器,其具体检测过程如下:S2-1-1、当某加工食品传送至食品传送装置中的外观检测区域时,停止食品传送装置运行,并启动外观检测区域外的食品色度计对该加工食品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该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色度值指Lab值,即由L值,a值和b值组成。
S2-1-2、在该加工食品进行色度检测的同时,启动外观检测区域外的气味传感器对该加工食品进行气味信息检测,其中气味信息包括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将色度值和气味信息作为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以此方式分别得到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
S2-2、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成分取样区域外安置的成分取样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进行取样,进而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成分信息检测。
其中,所述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成分信息检测用于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信息和内源性物质成分信息进行检测,其中外源性物质成分信息包括食品添加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内源性物质成分信息包括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对成分取样检测终端包括取样计、溶解容器和成分测试仪,取样计用于对成分取样区域内的加工食品进行取样,溶解容器用于对取样计提取的样品进行溶解,成分测试仪用于对溶解容器内部溶解样品的成分进行检测,其中,溶解容器内部装有溶解液。
S2-3、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外安置的包装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其中,包装检测终端为摄像头,其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的具体检测过程为:当某加工食品传送至食品传送装置中的包装检测区域时,停止食品传送装置运行,进而启动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外的摄像头对该加工食品进行三维图像采集,从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三维图像中提取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三维轮廓,进而获取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体积,将该体积记为包装体积,以此方式分别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食品传送装置上各检测区域内对应的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进行检测,一方面降低了人工检测方式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加工食品的安全检测效率,并且同时还提高了加工食品安全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S3、食品加工安全分析:基于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各加工信息,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与设定的各加工安全等级对应的标准加工安全评估指数范围进行对比,筛选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等级。
示例性地,所述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中提取色度值,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8
,i表示为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编号,i=1,2,...,n,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2
分别表示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L值、a值、b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4
分别表示为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L值、标准a值、标准b值,i表示为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编号,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6
为设定的许可色度差,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8
为设定的颜色补偿系数。
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中提取气味信息,进而从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信息中提取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进行解析,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0
可理解地,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类型进行解析,具体解析过程为: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类型与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气味类型进行对比,若某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类型与其标准气味类型不一致,则判断该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类型安全评估指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2
,反之则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4
,以此分别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类型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8
,且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0
可理解地,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强度进行解析,具体解析过程为: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强度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2
中,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强度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6
表示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气味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8
表示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强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0
为设定的加工食品许可气味强度差。
还可以理解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安全评估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2
,u1,u2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食品气味类型、气味强度对应的影响权重。
基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安全评估指数和气味安全评估指数,利用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4
计算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外观安全综合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8
分别表示为加工食品颜色、气味对应的影响权重。
示例性地,所述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成分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从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信息中提取食品添加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
将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添加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添加成分种类进行对比,若某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添加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添加成分种类不一致,则判断该加工食品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10
,反之则根据该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中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加工食品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12
,以此分别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114
Figure DEST_PATH_IMAGE116
取值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18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0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2
>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4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6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8
表示为加工食品中第r个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0
表示加工食品中第r个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标准含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2
表示为加工食品中第r个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许可含量差,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4
为设定的外源性物质成分修正因子,r表示为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编号,r=1,2,......p。
从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内源性物质成分信息中提取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
将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进行对比,若某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的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不一致,则判定该加工食品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6
,反之则根据该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中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加工食品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8
,以此方式分别获取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0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2
取值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4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8
>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0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4
表示为加工食品中第t个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6
表示为加工食品中第t个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标准含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8
表示为设定的加工食品中第t个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许可含量差,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0
为设定的内源性物质成分修正因子,t表示为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编号,t=1,2,......u。
基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和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利用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2
计算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4
,e表示自然常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6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影响权重、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影响权重,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8
又一示例性地,所述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为:获取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体积,将其与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包装体积进行比较,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0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2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4
表示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体积,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6
表示为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包装体积。
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8
中,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180
Figure DEST_PATH_IMAGE182
表示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184
表示为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包装气密度。
具体地,所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186
Figure DEST_PATH_IMAGE188
表示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190
分别为设定的加工食品外观、成分、包装对应的安全影响权重,
Figure DEST_PATH_IMAGE192
,K为设定的参考常数。
S4、食品加工信息分析结果反馈: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进行后台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的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成分,以及各加工食品包装完成后的包装气密性这三个维度对各加工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并基于这三个维度的信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进行解析,输出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等级,一方面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无法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精准性和合理性问题,规避了当前抽样性检测和食品加工环境检测方式的弊端,通过对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进行一一检测,加强了食品安全的检测力度,大幅度提升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参考性和规范性;一方面降低了对食品安全检测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和检测技术的要求,弱化了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对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效率,同时还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对食品后续包装的检测,打破了当前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降低了食品后续销售过程的废弃率,同时还保障了购买人员的食品食用安全。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系统,包括加工食品安全指标信息模块、加工食品外观信息检测模块、加工食品成分信息检测模块、加工食品包装信息检测模块和食品加工安全解析与处理模块。
基于图中连接关系所示,食品加工安全解析与处理模块分别与加工食品安全指标信息模块、加工食品外观信息检测模块、加工食品成分信息检测模块和加工食品包装信息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加工食品安全指标信息模块,用于获取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
所述加工食品外观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对应的加工食品数目,进而对各加工食品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n,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外观检测区域内安置的外观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进行检测。
所述加工食品成分信息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成分取样区域内安置的成分取样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进行取样,并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溶解,进而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成分信息检测。
所述加工食品包装信息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内安置的包装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
所述食品加工安全解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成分信息和包装信息进行解析,进而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并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行后台显示。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食品安全指标信息获取:获取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其中,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包括加工食品外观标准指标、加工食品成分标准指标和加工食品包装标准指标;
S2、食品加工信息检测:统计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对应的加工食品数目,进而对各加工食品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n,进而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安置的各食品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各加工信息进行检测,其具体包括:
S2-1、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外观检测区域外安置的外观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进行检测;
S2-2、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成分取样区域外安置的成分取样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进行取样,进而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成分信息检测;
S2-3、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外安置的包装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
S3、食品加工安全分析:基于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各加工信息,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与设定的各加工安全等级对应的标准加工安全评估指数范围进行对比,筛选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等级;
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为:
获取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体积,将其与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包装体积进行比较,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213741DEST_PATH_IMAGE002
中,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396461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气密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为加工食品对应的标准包装气密度;
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113881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表示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第i个加工食品对应的综合加工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712353DEST_PATH_IMAGE008
分别为设定的加工食品外观、成分、包装对应的安全影响权重,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K为设定的参考常数;
S4、食品加工信息分析结果反馈: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进行后台显示;
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中提取色度值,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464408DEST_PATH_IMAGE010
,i表示为各加工食品对应的编号,i=1,2,...,n;
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中提取气味信息,进而从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信息中提取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进行解析,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气味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基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安全评估指数和气味安全评估指数,利用计算公式
Figure 723089DEST_PATH_IMAGE012
计算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外观安全综合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131068DEST_PATH_IMAGE014
分别表示为加工食品颜色、气味对应的影响权重;
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包括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成分安全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从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信息中提取食品添加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
将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添加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添加成分种类进行对比,若某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添加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添加成分种类不一致,则判断该加工食品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反之则根据该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中各种类食品添加成分对应的含量,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加工食品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267651DEST_PATH_IMAGE016
,以此分别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139792DEST_PATH_IMAGE018
取值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572304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
Figure 592212DEST_PATH_IMAGE022
从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内源性物质成分信息中提取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种类和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
将各加工食品中提取样品对应的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进行对比,若某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的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与加工食品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不一致,则判定该加工食品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反之则根据该加工食品对应提取样品中各种类食品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含量,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加工食品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并记为
Figure 266907DEST_PATH_IMAGE024
,以此方式分别获取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Figure 993555DEST_PATH_IMAGE026
取值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Figure 361082DEST_PATH_IMAGE028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242189DEST_PATH_IMAGE030
基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和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评估指数,利用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1
计算得出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成分安全评估指数
Figure 720574DEST_PATH_IMAGE032
,e表示自然常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3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安全影响权重、内源性物质成分安全影响权重,
Figure 301728DEST_PATH_IMAGE0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食品外观标准指标为标准色度值、标准气味类型和标准气味强度;所述加工食品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添加成分标准指标和基本组成成分标准指标,其中,添加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标准添加成分种类和各种类标准添加成分对应的标准含量,基本组成成分标准指标包括标准基本组成成分种类和各种类标准基本组成成分对应的标准含量;所述加工食品包装标准指标为标准包装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终端具体包括食品色度计和气味传感器,其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进行检测的具体检测过程如下:
当某加工食品传送至食品传送装置中的外观检测区域时,停止食品传送装置运行,并启动外观检测区域外的食品色度计对该加工食品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该加工食品对应的色度值;
在该加工食品进行色度检测的同时,启动外观检测区域外的气味传感器对该加工食品进行气味信息检测,其中气味信息包括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将色度值和气味信息作为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以此方式分别得到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检测终端为摄像头,其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的具体检测过程为:当某加工食品传送至食品传送装置中的包装检测区域时,停止食品传送装置运行,进而启动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外的摄像头对该加工食品进行三维图像采集,从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三维图像中提取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三维轮廓,进而获取该加工食品对应的体积,将该体积记为包装体积,以此方式分别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体积。
5.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加工食品安全指标信息模块,用于获取指定食品加工企业内加工食品对应的安全指标信息;
加工食品外观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对应的加工食品数目,进而对各加工食品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n,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外观检测区域内安置的外观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进行检测;
加工食品成分信息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成分取样区域内安置的成分取样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进行取样,并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溶解,进而对各加工食品中提取的样品进行成分信息检测;
加工食品包装信息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中包装检测区域内安置的包装检测终端对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包装信息进行检测;
食品加工安全解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外观信息、成分信息和包装信息进行解析,进而对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进行评估,得到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并将当前食品传送装置上各加工食品对应的加工安全等级行后台显示。
CN202210680562.XA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778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0562.XA CN114778874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0562.XA CN114778874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8874A CN114778874A (zh) 2022-07-22
CN114778874B true CN114778874B (zh) 2022-10-21

Family

ID=8242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0562.XA Active CN114778874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88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3165B (zh) * 2023-09-25 2024-01-30 乐百氏(广东)饮用水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果蔬汁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预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0866A (zh) * 2007-05-23 2010-03-24 迈克尔·G·辛格 食品的消费安全性的测定
CN109856344A (zh) * 2019-02-14 2019-06-07 江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食品安全抽样检测设备
CN111738744B (zh) * 2020-06-23 2021-08-31 广东好来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能检测预警与管理系统
CN111912943A (zh) * 2020-08-19 2020-11-10 张玉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冷链生鲜食品安全全周期监测管理系统
CN111999320A (zh) * 2020-09-03 2020-11-27 张婉婷 一种基于x射线图像分析的食品品质安全智能检测系统
CN112285301A (zh) * 2020-11-02 2021-01-29 广州百应实验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食品快速检测分析系统
CN112526082A (zh) * 2020-11-13 2021-03-19 深圳市新凯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食品监测的物联网装置
CN113358433A (zh) * 2021-06-02 2021-09-07 深圳中检联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安全抽样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8874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9578B1 (en) Model-based methods and testing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an interferent in specimens
CN11477887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US20200271590A1 (en) Rapid joint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for deterioration degree of fried oil
JP2005077099A (ja) におい識別装置
Dena et al. User-friendly lab-on-paper optical sensor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bacterial spoilage in packaged meat products
CN106596435A (zh) 一种食材质量检测系统
CN109239058A (zh) 一种可视化时间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053468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对肉类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US8296077B2 (en) Food additive detector
JP2013242246A (ja) 生体試料の分析装置および生体試料の分析方法
WO2017115775A1 (ja)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および、分析システム
Aria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ortabl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ool for detecting freshness of commercial packaged pork
US10078070B2 (en) Automated analyzer
KR20210074812A (ko) 식품 신선도 검사방법
CN107884402B (zh) 过氧化氢一体化速测管及快速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
CN104792707A (zh) 一种皮革蛋白奶便携式测定仪及其测定方法
CN104483460A (zh) 用于肉类检测的传感器阵列优化方法
Witjaksono et al. Real time chromametry measurement for food quality detection using mobile device
US20230152222A1 (en) Dairy herd improvement tes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3092455B (zh) 一种计数型传感阵列指示标签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harate et al. Estimation of hemoglobin by Sahli’s and Drabkin’s method
Skurikhin New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alytical methods of analysis used for safety control of food and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Forne Admarker et al. Smart sensors for food packaging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to the Swedish market
CN117420130A (zh) 一种用于商品米新鲜度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688452A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食品农药残留量检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