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6970A -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6970A
CN114776970A CN202210241116.9A CN202210241116A CN114776970A CN 114776970 A CN114776970 A CN 114776970A CN 202210241116 A CN202210241116 A CN 202210241116A CN 114776970 A CN114776970 A CN 114776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cylinder
sliding
working state
angl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11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6970B (zh
Inventor
裴东锋
詹新明
李书旺
刘林
王鹏
孙伟斌
麻亮
侯帅
白梅娟
李广源
冯艳敏
刘玉刚
赵鑫
董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102411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6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6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6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6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6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2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with approximately constant height, e.g. with constant length of column or of leg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5Feedback of the input spee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角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包括:支撑柱;转动筒套设于支撑柱上;卡接部连接于支撑柱上;滑移组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支撑柱上,滑移组件的滑移端连接于转动筒的第一端部;其中,滑移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转动筒的第二端部套设于卡接部上;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转动筒的第二端部与卡接部分离。由此,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可以带动固定在转动筒上的设备如输入设备进行角度调节。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可以对转动筒进行限制锁定,进而保证转动筒的角度不再变化。由此,便于检修人员调节输入设备的角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将变电站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保护,以及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随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简化了变电站施工难度,但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功能的实现。
电气设备主要包括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以及就地监控和远动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因电气设备造成的变电站装置故障时有发生。目前,当变电站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一般是运行人员将告警信息反馈给检修人员,检修人员通过人工分设备、分回路和分元件测量,运用排除法推断出故障位置。
在检修人员进行巡检排查过程中需要通过操作输入设备及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系统中,但是现有的输入设备的角度无法调节,不便于检修人员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入设备的角度无法调节,不便于检修人员的操作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上;以及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滑移组件的滑移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筒的第一端部;其中,所述滑移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转动筒的第二端部套设于所述卡接部上;当所述滑移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转动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卡接部分离,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为所述转动筒的两侧端部。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筒包括: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滑移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接槽套设于所述卡接部上,所述滑移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部分离。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槽为正多边形卡接槽。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部包括:正多边形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接槽的正多边形的边数相同。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稳固环,所述稳固环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上;以及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稳固环上,所述弹性组件的滑移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筒的第一端部;其中,所述弹性组件的滑移端沿所述支撑柱的轴向进行滑动,以使所述滑移组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及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圆环片,所述圆环片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圆环片的第一侧端与所述弹性组件的滑移端连接,所述圆环片的第二侧端与所述转动筒的第一端部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以及上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调节架上。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以及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杆以及所述支撑柱连接。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体温采集器,所述体温采集器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以及语音采集器,所述语音采集器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连接于所述转动筒上。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设置有支撑柱、转动筒、卡接部以及滑移组件,且转动筒套设于支撑柱上,卡接部连接于支撑柱上;以及滑移组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支撑柱上,滑移组件的滑移端连接于转动筒的第一端部。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转动筒的第二端部套设于卡接部上;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转动筒的第二端部与卡接部分离,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分别为转动筒的两侧端部。
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转动筒可以围绕支撑柱进行自由转动,以调节到合适的角度,由此,可以带动固定在转动筒上的设备如输入设备进行角度调节。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转动筒与卡接部进行卡接,由此可以对转动筒进行限制锁定,进而保证转动筒一直处于某一固定角度不再变化。本申请便于检修人员调节输入设备的角度,便于检修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B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卡接块与卡接槽均为正多边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卡接块与卡接槽均为齿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卡接块为棘齿,卡接槽为棘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1、机器人本体;2、调节架;21、第一调节杆;22、第二调节杆;3、放置板;4、图像采集器;5、支撑柱;51、卡接块;6、转动筒;61、通孔;62、卡接槽;63、连接筒;7、滑移组件;71、弹性组件;72、稳固环;73、圆环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另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申请概述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设置有支撑柱、转动筒、卡接部以及滑移组件,且转动筒套设于支撑柱上,卡接部连接于支撑柱上;以及滑移组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支撑柱上,滑移组件的滑移端连接于转动筒的第一端部。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转动筒的第二端部套设于卡接部上;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转动筒的第二端部与卡接部分离,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分别为转动筒的两侧端部。
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转动筒可以围绕支撑柱进行自由转动,以调节到合适的角度,由此,可以带动固定在转动筒上的设备如输入设备进行角度调节。当滑移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转动筒与卡接部进行卡接,由此可以对转动筒进行限制锁定,进而保证转动筒一直处于某一固定角度不再变化。本申请便于检修人员调节输入设备的角度,便于检修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简单介绍了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之后,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5、转动筒6、卡接部以及滑移组件7。该装置应用于需要进行角度调节的场景。
转动筒6套设于支撑柱5上;转动筒6内沿中轴线开设有通孔61,由此可以便于将转动筒6套设在支撑柱5上,并且通过将通孔61与支撑柱5之间的配合关系调节为间隙配合,可以使得转动筒6绕支撑柱5进行转动,由此也为后期的将转动筒6调节为不同的角度提供基础。
卡接部连接于支撑柱5上;卡接部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等现有的固定连接技术固定设置在支撑柱5上。
如图3所示,以及滑移组件7,滑移组件7的固定端连接于支撑柱5上,滑移组件7的滑移端抵设连接于转动筒6的第一端部;由此,滑移组件7仅可以在支撑柱5的轴线方向上限制转动筒6的移动,而不能限制转动筒6在其圆周方向上的转动,滑移组件7为沿支撑柱5的轴线方向可以进行一定距离往复移动的组件,具体可选用现有的可以在某一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组件,如弹簧、电动推杆、电缸、气缸或直线电机等,滑移组件7的固定端连接在支撑柱5上,且滑移组件7的滑移端与转动筒6连接,具体的,弹簧、电动推杆、电缸、气缸或直线电机的一固定端连接在支撑柱5上,活动端与转动筒6连接,由此,可以带动转动筒6在支撑柱5的轴线方向进行一定距离的移动。
如图3及图4所示,其中,滑移组件7的滑移端带动转动筒6向靠近卡接部的一侧移动以使滑移组件7可以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滑移组件7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转动筒6的第二端部套设于卡接部上;卡接部与转动筒6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连接可以为直接抵触设置,或者,将卡接部卡设在第二端部内的卡接设置。
当卡接部与转动筒6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连接可以为直接抵触设置时,可以通过摩擦力来限制转动筒6与支撑柱5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而保证转动筒6与支撑柱5之间为相对静止,由此可以保证转动调节后的角度不再变化。
当将卡接部卡设在第二端部内的卡接设置时,可以通过卡挡结构来限制转动筒6与支撑柱5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而保证转动筒6与支撑柱5之间为相对静止,由此可以保证转动调节后的角度不再变化。
滑移组件7的滑移端带动转动筒6向远离卡接部的一侧移动以使滑移组可以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滑移组件7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转动筒6的第二端部与卡接部分离,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分别为转动筒6的两侧端部。当转动筒6的第二端部与卡接部分离时,转动通不再受限制,所以可以转动至任意角度,由此可以实现对转动筒6的角度调节。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转动筒6包括:卡接槽62。
卡接槽62开设于第二端部;卡接槽62的形状具体可以根据要转动的角度进行设置,此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滑移组件7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卡接槽62套设于卡接部上,由此当卡接部穿设在卡接槽62内时,可以实现对转动筒6在圆周方向的转动。滑移组件7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卡接槽62与卡接部分离。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卡接槽62为正多边形卡接槽。
卡接部包括:正多边形卡接块。
卡接块51可以为一独立支撑柱5而独立存在的一个结构,同时卡接块51也可以为支撑柱5的一部分结构,与支撑柱5为同一个整体。
卡接块51连接于支撑柱5上,卡接块51与卡接槽62的正多边形的边数相同。如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二边形等形状。
将卡接槽62设置为正多边形卡接槽,可以便于使转动筒6每次转动的角度为某一基础角度的整数倍时,卡接块51可以直接卡入卡接槽62内。如当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时,每次转动的角度为60°的整数倍时,卡接块51可以顺利卡入卡接槽62内,由此转动筒6可以按某一基础角度的倍数进行转动调节。
但是,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大于十二时,会出现卡接块51与卡接槽62之间无法承载太大的扭矩,否则,卡接块51与卡接槽62之间会出现滑脱的现象,由此也就不能够保证对调节后的转动筒6的角度的限制。
由此,如图6所示,可以将卡接块51设置为齿轮状,卡接槽62设置为与卡接块51相对应的内齿轮状,由此不仅可以提高卡接块51与卡接槽62之间对扭矩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可以降低转动筒6调节时的最小调节角度,进而使得转动筒6的调节更加灵活细致。
当然,如图7所示,卡接块51可以设置为棘齿形状,卡接槽62设置为棘轮形状,通过棘轮棘齿的配合,也可以实现如上述将卡接块51设置为齿轮状,卡接槽62设置为与卡接块51相对应的内齿轮状时的调节效果。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滑移组件7包括:稳固环72以及弹性组件71。
稳固环72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撑柱5上。当然该稳固环72也可以为支撑柱5的某一部分结构,以及弹性组件71的固定端连接于稳固环72上,弹性组件71的滑移端连接于转动筒6的第一端部。
其中,弹性组件71的滑移端沿支撑柱5的轴向进行滑动,以使滑移组件7在第一工作状态及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组件71可以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支撑柱5上,且弹簧的其中一端作为固定端连接在稳固环72上。弹簧的另一端作为滑移端抵设在转动的第一端部。
且,在第一端部上固定有连接筒63,弹簧穿设在连接筒63内。该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由此通过弹簧的弹性力可以将转动筒6推挤至卡接部,也即为使得滑移组件7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时加一个与弹性力方向相反且大于弹性力的外力时,弹簧会回缩,由此可以使得滑移组件7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滑移组件7还包括:圆环片73。
圆环片73套设于支撑柱5上,圆环片73的第一侧端与弹簧的滑移端固定连接,圆环片73的第二侧端与转动筒6的第一端部相抵触设置。
通过设置圆环片73可以使弹性力更加均匀的施加在转动筒6的第一端部,同时圆环片73也不会限制转动筒6在圆周方向上的转动。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1、调节架2以及角度调节装置。
调节架2连接于机器人本体1上;以及角度调节装置中的支撑柱5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于调节架2上。如通过螺钉连接,由此可以便于实现角度调节装置在调节架2上的安装与拆卸作业。
通过设置调节架2,可便于实现对角度调节装置的位置调节功能。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调节架2包括:第一调节杆21以及第二调节杆22。
如图1及图8所示,第一调节杆21连接于机器人本体1上;第一调节杆21为U型结构,由此通过螺钉将第一调节杆21的两端部固定在机器人本体1的两侧。
以及第二调节杆22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调节杆21以及支撑柱5连接。第二调节杆2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调节杆21上,且第二调节杆2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上述的角度调节装置连接。
第二调节杆22可以为电缸或气缸,由此,可以通过伸缩端的伸出与缩回,来实现对角度调节装置高度的调节。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图像采集器4、体温采集器、以及语音采集器。
图像采集器4包括高清摄像头,图像采集器4连接于机器人本体1上;体温采集器包括红外体温计,体温采集器连接于机器人本体1上;以及语音采集器包括话筒、语音识别模块、答案识别模块以及音响,语音采集器连接于机器人本体1上。
如图1所示,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内安装有串口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人脸身份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收集的故障信息图片并把故障信息转换成对应的文字文本,同时还可以将来者的具体身份信息时被出来后,一起显示在操作屏幕上。
通过话筒采集语音信息,再通过语音识别模块来识别语音信息,答案识别模块可将语音信息中识别出来的问题匹配对应的答案后进行回答,由此可实现人机互动。
红外体温计能够识别出来者的体温。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放置板3。
放置板3连接于转动筒6上。通过转动筒6的转动来调节放置板3的角度,而在放置板3上可以安装显示屏,输入设备以及工具包。通过放置板3的可转动调节,可以便于检修人员更加方便的来操作对应的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申请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创造,凡在本申请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柱(5);
转动筒(6),所述转动筒(6)套设于所述支撑柱(5)上;
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5)上;以及
滑移组件(7),所述滑移组件(7)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柱(5)上,所述滑移组件(7)的滑移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筒(6)的第一端部;
其中,所述滑移组件(7)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转动筒(6)的第二端部套设于所述卡接部上;当所述滑移组件(7)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转动筒(6)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卡接部分离,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为所述转动筒(6)的两侧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6)包括:
卡接槽(62),所述卡接槽(62)开设于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滑移组件(7)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接槽(62)套设于所述卡接部上,所述滑移组件(7)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接槽(62)与所述卡接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62)为正多边形卡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
正多边形卡接块,所述卡接块(51)连接于所述支撑柱(5)上,所述卡接块(51)与所述卡接槽(62)的正多边形的边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7)包括:
稳固环(72),所述稳固环(72)连接于所述支撑柱(5)上;以及
弹性组件(71),所述弹性组件(71)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稳固环(72)上,所述弹性组件(71)的滑移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筒(6)的第一端部;
其中,所述弹性组件(71)的滑移端沿所述支撑柱(5)的轴向进行滑动,以使所述滑移组件(7)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及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7)还包括:
圆环片(73),所述圆环片(73)套设于所述支撑柱(5)上,所述圆环片(73)的第一侧端与所述弹性组件(71)的滑移端连接,所述圆环片(73)的第二侧端与所述转动筒(6)的第一端部连接。
7.一种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器人本体(1);
调节架(2),所述调节架(2)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柱(5)连接于所述调节架(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2)包括:
第一调节杆(21),所述第一调节杆(21)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以及
第二调节杆(22),所述第二调节杆(22)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杆(21)以及所述支撑柱(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图像采集器(4),所述图像采集器(4)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
体温采集器,所述体温采集器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以及
语音采集器,所述语音采集器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连接于所述转动筒(6)上。
CN202210241116.9A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Active CN114776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1116.9A CN114776970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1116.9A CN114776970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6970A true CN114776970A (zh) 2022-07-22
CN114776970B CN114776970B (zh) 2023-11-10

Family

ID=82423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1116.9A Active CN114776970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697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9251A (zh) * 2016-01-15 2017-07-25 欣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机械的手轮离合器
CN207455103U (zh) * 2017-10-18 2018-06-05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锁转轴的支撑座
CN108748180A (zh) * 2018-06-11 2018-11-06 黄红友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CN111216144A (zh) * 2020-02-26 2020-06-02 快优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领航机器人
US20210016720A1 (en) * 2018-02-11 2021-01-21 Byd Company Limited Actuator for adjusting display terminal, and vehicle
CN113203015A (zh) * 2021-05-19 2021-08-03 东莞市冠轩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活动关节及具有该活动关节的支架
CN214981073U (zh) * 2021-01-21 2021-12-03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角度可调节的广告显示屏
CN215908780U (zh) * 2021-07-15 2022-02-25 福州中澳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器底座支撑腿按压折叠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9251A (zh) * 2016-01-15 2017-07-25 欣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机械的手轮离合器
CN207455103U (zh) * 2017-10-18 2018-06-05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锁转轴的支撑座
US20210016720A1 (en) * 2018-02-11 2021-01-21 Byd Company Limited Actuator for adjusting display terminal, and vehicle
CN108748180A (zh) * 2018-06-11 2018-11-06 黄红友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CN111216144A (zh) * 2020-02-26 2020-06-02 快优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领航机器人
CN214981073U (zh) * 2021-01-21 2021-12-03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角度可调节的广告显示屏
CN113203015A (zh) * 2021-05-19 2021-08-03 东莞市冠轩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活动关节及具有该活动关节的支架
CN215908780U (zh) * 2021-07-15 2022-02-25 福州中澳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器底座支撑腿按压折叠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6970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65906B1 (en) Tooling system with visual identification of attached component
CN109590706B (zh) 自动拆卸装置
CN103831826B (zh) 一种智能修正机械手系统
CN212072016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零点校正工具
CN210518531U (zh) 传感器电路板旋转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摄像头
CN114776970A (zh)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变电站智能故障排查装置
CN112228735A (zh) 一种计算机控制监控组合装置
CN114035415B (zh) 表冠转角检测装置
US4685862A (en) Industrial robot
CN212807136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自动检测系统
CN203726490U (zh) 一种智能修正机械手系统
CN113118726A (zh) 一种视觉检测装配台
CN210245353U (zh) 刀闸状态采集装置
CN210413395U (zh) 用于多锁付头的驱动结构
CN210716842U (zh) 一种监控设备的安装结构
CN210376100U (zh) 检测装置
CN112366647B (zh) 一种跌落式避雷器安装工具和机器人
CN218601961U (zh) 一种机器视觉应用实训平台
CN21700388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
CN219445133U (zh) 机械手运动系统和段码屏显示组件的贴合组装设备
CN217259126U (zh) 一种自动对花调节装置
CN211425421U (zh) 一种可自由切换同轴光源并自动调用畸变校正数据的装置
CN212804841U (zh) 一种带有快速安装组件的新型监控设备
CN208303699U (zh) 定位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CN211105607U (zh) 一种贴合机的除尘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