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1364B -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1364B
CN114771364B CN202210715334.1A CN202210715334A CN114771364B CN 114771364 B CN114771364 B CN 114771364B CN 202210715334 A CN202210715334 A CN 202210715334A CN 114771364 B CN114771364 B CN 114771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riving
state
sea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53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1364A (zh
Inventor
王旺
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153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1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1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1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1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1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52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with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djustments, e.g. height of headrest following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所述横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横向行驶,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所述纵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纵向行驶,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场景;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提高了调节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使驾驶员在合适的驾驶位置驾驶车辆,可以对驾驶座椅的高度、位置等进行调节。
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驾驶座椅调节:在驾驶员开始驾驶前或者结束驾驶后,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是每次开始驾驶或者结束驾驶后对驾驶座椅进行手动调节,在车辆驾驶过程中不能进行调节,导致驾驶座椅调节的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解决调节座椅灵活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所述横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横向行驶,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所述纵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纵向行驶,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场景;
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包括: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为开启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或所述第二功能状态,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均为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或所述第二功能状态,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包括: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则按照第一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按照第二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则按照第三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一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一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一角度;或者,
所述第二方式包括: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二角度;或者,
所述第三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二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二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包括: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则按照第四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则按照第五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按照第六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第三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第三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第三角度;或者,
所述第五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四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四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四角度;或者,
所述第六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五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五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五角度;其中,所述第五高度大于所述第四高度,所述第五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距离,所述第五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驶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车速、车辆位置、路况信息、所述车辆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所述横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横向行驶,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所述纵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纵向行驶,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场景;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为开启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或所述第二功能状态,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均为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则按照第一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按照第二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则按照第三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一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一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一角度;或者,
所述第二方式包括: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二角度;或者,
所述第三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二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二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则按照第四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则按照第五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按照第六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第三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第三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第三角度;或者,
所述第五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四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四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四角度;或者,
所述第六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五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五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五角度;其中,所述第五高度大于所述第四高度,所述第五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距离,所述第五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驶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车速、车辆位置、路况信息、所述车辆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车辆控制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获取车辆的横纵向功能以及车辆的行驶信息。根据车辆的横纵向功能状态以及车辆的行驶信息,选择对应的调节方式,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可以根据车辆的横纵向功能状态以及车辆的行驶信息自动调节驾驶座椅,而不是人为手动调节,且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车辆驾驶座椅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节车辆驾驶座椅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包括驾驶座椅101,该驾驶座椅101可以设置在车辆中。可以通过调节驾驶座椅高度、调节驾驶座椅前后距离或者调节驾驶座椅后背仰角等方式,调节驾驶座椅101。为了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获得较大的活动空间,在保证驾驶视野的基础上,可以对驾驶座椅101进行调节。
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驾驶座椅调节:在驾驶员开始驾驶前或者结束驾驶后,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是每次开始驾驶或者结束驾驶后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在车辆驾驶过程中不能进行调节,且调节方式为手动调节,导致驾驶座椅调节的灵活性较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获取车辆的横纵向功能以及车辆的行驶信息。根据车辆的横纵向功能状态以及车辆的行驶信息,选择对应的调节方式,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可以根据车辆的横纵向功能状态以及车辆的行驶信息自动调节驾驶座椅,而不是人为手动调节,且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几个实施例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互相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车辆,也可以为设置在车辆中的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
横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车辆在横向行驶,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横向控制功能为与车辆转向相关的控制功能。横向控制功能可以包括车道偏离预警(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功能、车道保持辅助(Lane Keeping Assist,LKA)功能。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通过车辆总线获取横向控制功能对应的传感器的状态;根据横向控制功能对应的传感器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确定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
若有一个横向控制功能对应的传感器开启,则确定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若所有横向控制功能对应的传感器都关闭,则确定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
例如,在车辆驾驶过程中,车辆总线获取到LDW功能对应的传感器为开启状态,则可以确定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
S202、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
纵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车辆在纵向行驶,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纵向控制功能为与车辆转向相关的控制功能。纵向控制功能可以包括前向碰撞预警(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FCW)功能,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Brake,AEB)功能,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功能。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通过车辆总线获取纵向控制功能对应的传感器的状态;根据纵向控制功能对应的传感器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确定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
若有一个纵向控制功能对应的传感器开启,则确定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若所有纵向控制功能对应的传感器都关闭,则确定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
例如,在车辆驾驶过程中,车辆总线获取到FCW功能以及ACC功能对应的传感器为开启状态。则可以确定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
S203、获取车辆的行驶信息,并根据行驶信息确定车辆的行驶场景。
车辆行驶信息可以包括车速、路况信息、车辆位置以及车辆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
可以根据车速大小将车速分为三个范围,分别为车速60km/h及以内、60~80km/h、80km/h以上。
路况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任意一种:车辆前方50米范围内是否有人或车等交通参与者,100米范围内是否有人或者车等交通参与者,100米以上范围内是否有人或者车等交通参与者。
车辆所在的道路类型包括市区道路、城市快速路、高速路。
车辆位置为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所在的位置。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车辆行驶信息:通过车辆总线获取传感器采集得到的车速,通过前视摄像头和前向毫米波雷达获取路况信息以及车辆所在的道路类型,通过导航地图和定位盒子获取车辆位置。
例如,车辆A在行驶过程中,某一时刻车辆总线获取到车速为40km/h,前视摄像头和前向毫米波雷达获取到路况信息为前方50米范围内有车,前视摄像头和前向毫米波雷达获取到所在道路类型为市区道路,导航地图和定位盒子获取到车辆位置在位置1。则可以确定车辆A该时刻行驶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车速 路况信息 道路类型 车辆位置
40km/h 前方50米范围内有车 市区道路 位置1
车辆的行驶场景为车辆行驶过程中所在的道路环境。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信息将车辆的行驶场景分为拥堵场景、非拥堵缓行场景、高速场景三种类型。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车辆的行驶场景:若车前方50m范围内有人或车等交通参与者且车速在60km/h及以内,则车辆的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若车前方100m范围内有人或车等交通参与者且车速在60~80km/h时,确定车来那个的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若车前方100m范围内无人或车等交通参与者且车速在80km/h以上,则车辆的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
例如,车辆A在行驶过程中,某一时刻的车辆行驶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车速 路况信息 道路类型 车辆位置
10km/h 前方50米范围内有车 市区道路 位置1
根据表2,确定在该时刻,车前向50m范围内有车且车速在60km/h及以内,则可以确定车辆A的该时刻的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
S204、根据第一功能状态、第二功能状态和行驶场景,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车辆可以根据获取的第一功能状态、第二功能状态和行驶场景实时进行座椅调节。每种调节方式在保证安全行驶的基础上,提高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舒适度。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若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为开启状态,则根据第一功能状态和/或第二功能状态,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若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均为关闭状态,则根据行驶场景,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车辆没有横向控制功能,则将该车辆的第一功能状态确定为关闭状态。若车辆没有纵向控制功能,则将该车辆的第二功能状态确定为关闭状态。若车辆没有横向控制功能以及纵向控制功能,则将该车辆的第一功能状态以及第二功能状态都确定为关闭状态。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根据行驶场景,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若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则按照第四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若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则按照第五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若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按照第六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进行调节座椅调节前,可以先生成提示信息,提示驾驶员即将进行座椅调节。在预设时段内驾驶员没有响应,则确定进行座椅调节。预设时段为系统提前设置的时段。
例如,预设时段对应的时长可以为10S。即在提示驾驶员即将进行座椅调节的10S之内,若驾驶员没有响应,则系统在10S之后直接进行座椅调节。
例如,车辆A在早上八点到八点半在市区道路行驶,八点半到十点半在高速路上行驶。此时,根据第一功能状态、第二功能状态或行驶场景,可以包括3种情况:
情况1、车辆A八点到十点半之内第一功能状态以及第二功能状态都为关闭状态。此时,根据各个时段的行驶场景调节驾驶座座椅。由于八点到八点半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或者拥堵缓行场景,八点半到十点半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在八点调节一次驾驶座椅,八点半调节一次驾驶座椅。
情况2、车辆A在八点到十点半之内的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此时,根据第一功能状态或第二功能状态,调节车辆A的驾驶座椅。若第一功能状态或第二功能状态在驾驶过程中发生改变,可以根据改变后的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调节车辆A的座椅位置。
情况3、车辆A在八点到十点半之内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都为开启状态。此时,可以根据预设的方式调节车辆A的座椅位置,且八点到十点半之内不用多次调节车辆A的座椅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获取车辆的行驶信息,并根据行驶信息确定车辆的行驶场景;根据第一功能状态、第二功能状态和行驶场景,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可以根据车辆的横纵向功能状态以及车辆的行驶信息自动调节驾驶座椅,而不是人为手动调节,提高了调节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3,对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S204)的详细过程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判断车辆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是否都为开启状态。
若是,执行S302。
若否,执行S303。
S302、按照第一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第一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一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一距离,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一角度。
例如,第一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降低1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1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2°。
在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都开启为开启状态时,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开启,且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开启。车辆会自动控制刹车油门、辅助控制方向盘。驾驶员脚可以适当脱离油门、手可以适当脱离方向盘或仅手扶方向盘。此时,按照第一方式调节可以提升驾驶员的腿部和胳膊的舒适度。
例如,假设车辆A在行驶过程中,LDW功能、FCW功能以及ACC功能都为开启状态。即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都为开启状态。此时,可以按照第一方式,将驾驶座椅降低1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1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2°。
S303、判断第一功能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若是,执行S304。
若否,执行S305。
S304、按照第二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第二方式包括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二角度。
例如,第二方式可以包括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2°。
在只有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时,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开启。车辆会自动辅助控制方向盘,驾驶员的手可以适当脱离方向盘或仅手扶方向盘。此时,按照第二方式调节可以提升驾驶员胳膊的舒适度。
例如,假设车辆A在行驶过程中,LDW功能为开启状态。即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此时,按照第二方式,可以将驾驶座椅靠背仰角向后调节2°。
在S304之后,执行S312。
S305、判断第二功能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若是,执行S306。
若否,执行S307。
S306、按照第三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第三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二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二距离。
例如,第三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降低1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1cm。
在只有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时,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开启。车辆会自动辅助控制方向盘,驾驶员的手可以适当脱离方向盘或仅手扶方向盘。此时,按照第二方式调节可以提升驾驶员胳膊的舒适度。
例如,假设车辆A在行驶过程中,FCW功能为开启状态。即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此时,可以按照第三方式,将驾驶座椅降低1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1cm。
在S306之后,执行S312。
S307、判断行驶场景是否为拥堵场景。
若是,执行S308。
若否,执行S309。
若车前方50m范围内有人或车等交通参与者且车速在60km/h及以内,则车辆的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
S308、按照第四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第四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第三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第三距离,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第三角度。
例如,第四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1cm,将驾驶座椅向前移动1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3°。
同一种行驶场景下,可以根据车辆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确定调节驾驶座椅的第四方式。
若道路类型为市区道路或城市快速路,路况信息比较复杂且行人较多。此时,调节驾驶座椅的方式应使驾驶员视野更广,减小盲区。若道路类型为高速路,路况信息简单且没有行人。此时,在保证驾驶员视野的基础上,适当调节驾驶座椅保持舒适度。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确定调节驾驶座椅的第四方式:若道路类型为市区道路或城市快速路,则第四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第三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第三距离,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第三角度;若道路类型为高速路时,则第四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第三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第三距离。
例如,车辆A在行驶过程中,控制系统确定车辆A的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若车辆A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为市区道路,则按照第四方式,将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1cm,将驾驶座椅向前移动1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3°。若车辆A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为高速路,则按照第四方式,将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1cm,将驾驶座椅向前移动1cm。
在S308之后,执行S312。
S309、判断行驶场景是否为非拥堵缓行场景。
若是,执行S310。
若否,执行S311。
若车前方100m范围内有人或车等交通参与者且车速在60~80km/h时,确定车来那个的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
S310、按照第五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第五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四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四距离,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四角度。
例如,第五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1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1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2°。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确定调节驾驶座椅的第四方式:若道路类型为市区道路或城市快速路,则第四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四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四距离;若道路类型为高速路时,则第四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四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四距离,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四角度。
例如,车辆A在行驶过程中,控制系统确定车辆A的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若车辆A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为市区道路,则按照第五方式,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1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1cm。若车辆A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为高速路,则按照第五方式,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1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1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2°。
在S310之后,执行S312。
S311、按照第六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车辆的行驶场景既不是拥堵场景,也不是非拥堵缓行场景。则可以确定车辆的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高速场景为车前方100m范围内无人或车等交通参与者且车速在80km/h以上的行驶场景。此时,可以按照第六方式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
第六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五高度,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五距离,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五角度;其中,第五高度大于第四高度,第五距离大于第四距离,第五角度大于第四角度。
例如,第六方式可以为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2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2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4°。
例如,车辆A在行驶过程中,控制系统确定车辆A的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按照第六方式,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2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2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4°。
S312、车辆熄火后,将驾驶座椅调节至调节前的状态。
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座椅只进行了一次调节,则在车辆熄火后,将驾驶座椅调节至这次调节前的状态。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座椅进行了多次调节,则在车辆熄火后,将驾驶座椅调节第一次调节前的状态。
例如,车辆A在驾驶过程中,先按照第一方式,将驾驶座椅降低1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1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2°。再按照第四方式,将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1cm,将驾驶座椅向前移动1cm,将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3°。则车辆A在熄火后,应将驾驶靠背仰角向后调节1°,以使驾驶座椅恢复到第一次调节前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的方法,先判断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是否开启。若是,则根据第一功能状态和/或第二功能状态,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若否,则根据车辆的行驶场景,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可以在驾驶过程中,根据第一功能状态、第二功能状态以及行驶场景的改变,实时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而不是在车辆熄火后人为手动调节,提高了调节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4A-图4B,对调节车辆驾驶座椅的详细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车辆A在早上八点到八点半在市区道路行驶,早上八点半到十点半在高速路上行驶。假设在早上八点到八点半之内,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在早上八点半到十点半之内,车辆A的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车辆驾驶座椅的过程的示意图。请参见图4A,假设车辆A在驾驶过程中,横向控制功能以及纵向控制功能都为关闭状态。可以根据车辆A的行驶场景,对车辆A的驾驶座椅进行调节,包括2个过程。
请参见过程1,在早上八点到八点半之内,车辆A的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且车辆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为市区道路。则可以在八点时,按照第四方式,将车辆A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1cm,将车辆A驾驶座椅向前移动1cm,将车辆A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3°。以使驾驶员的视野增强,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参见过程2,在早上八点半到十点半之内,车辆A的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可以在八点半时,按照第六方式,将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2cm,将驾驶座椅向后移动2cm。以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有适当的舒展空间,提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胳膊和腿部的舒适度。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节车辆驾驶座椅的过程的示意图。请参见图4B,假设车辆A在驾驶过程中,横向控制功能以及纵向控制功能都为开启状态。可以在早上八点时,按照第一方式,直接将车辆A驾驶座椅降低1cm、将驾车辆A驶座椅向后移动1cm、将车辆A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2°。并在整个驾驶过程中,保持该调节方式不变。由于横向控制功能以及纵向控制功能都为开启状态,车辆可以控制辅助驾驶。此时,相应调节驾驶座椅,使得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胳膊以及腿部舒适度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车辆驾驶座椅的过程,先判断第一功能状态和第二功能状态是否开启。若是,则根据第一功能状态和/或第二功能状态,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若否,则根据车辆的行驶场景,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可以在驾驶过程中,根据第一功能状态、第二功能状态以及行驶场景的改变,实时调节车辆的驾驶座椅。而不是在车辆熄火后人为手动调节,提高了调节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该车辆控制装置10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所述横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横向行驶,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所述纵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纵向行驶,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第三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场景;
调节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14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为开启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或所述第二功能状态,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均为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14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则按照第一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按照第二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则按照第三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一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一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一角度;或者,
所述第二方式包括: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二角度;或者,
所述第三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二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二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14具体用于: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则按照第四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则按照第五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按照第六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第三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第三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第三角度;或者,
所述第五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四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四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四角度;或者,
所述第六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五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五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五角度;其中,所述第五高度大于所述第四高度,所述第五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距离,所述第五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驶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车速、车辆位置、路况信息、所述车辆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6,该车辆控制设备20可以包括:存储器21、处理器22。示例性地,存储器21、处理器22,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23相互连接。
存储器2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22用于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以使得车辆控制设备2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图6所述的车辆控制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方法。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存储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disk)、光盘(英文: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及其变形可以指非限制性的包括;术语“或”及其变形可以指“和/或”。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申请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Claims (9)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所述横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横向行驶,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所述纵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纵向行驶,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场景;
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包括: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均为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根据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包括: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则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第三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第三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第三角度;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则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四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四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四角度;
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五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五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五角度;其中,所述第五高度大于所述第四高度,所述第五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距离,所述第五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包括: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为开启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或所述第二功能状态,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或所述第二功能状态,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包括: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则按照第一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按照第二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则按照第三方式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一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一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一角度;或者,
所述第二方式包括: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二角度;或者,
所述第三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二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二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车速、车辆位置、路况信息、所述车辆所在道路的道路类型。
6.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横向控制功能的第一功能状态,所述横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横向行驶,所述第一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纵向控制功能的第二功能状态,所述纵向控制功能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纵向行驶,所述第二功能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场景;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能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和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功能状态和所述第二功能状态均为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行驶场景,调节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
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行驶场景为拥堵场景,则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升高第三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第三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前调节第三角度;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非拥堵缓行场景,则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四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四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四角度;若所述行驶场景为高速场景,则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高度降低第五高度,将所述驾驶座椅向后移动第五距离,将所述驾驶座椅的靠背仰角向后调节第五角度;其中,所述第五高度大于所述第四高度,所述第五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距离,所述第五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
7.一种车辆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控制设备。
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715334.1A 2022-06-23 2022-06-23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4771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5334.1A CN114771364B (zh) 2022-06-23 2022-06-23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5334.1A CN114771364B (zh) 2022-06-23 2022-06-23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1364A CN114771364A (zh) 2022-07-22
CN114771364B true CN114771364B (zh) 2022-09-27

Family

ID=8242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5334.1A Active CN114771364B (zh) 2022-06-23 2022-06-23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136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0258A (ja) * 2005-04-13 2006-10-26 Honda Motor Co Ltd 乗員拘束装置
KR20140011833A (ko) * 2012-07-20 2014-01-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후석 승객 보호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572478A (zh) * 2020-05-15 2020-08-25 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姿态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942469A (zh) * 2020-07-15 2022-01-18 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车辆的气动座椅安全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0438B2 (ja) * 2015-08-04 2018-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0258A (ja) * 2005-04-13 2006-10-26 Honda Motor Co Ltd 乗員拘束装置
KR20140011833A (ko) * 2012-07-20 2014-01-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후석 승객 보호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572478A (zh) * 2020-05-15 2020-08-25 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姿态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942469A (zh) * 2020-07-15 2022-01-18 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车辆的气动座椅安全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1364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4994B (zh) 车辆自动驾驶时换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07054368B (zh) 指示车辆的潜在车道变更的方法和系统
JP6354776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DE112014006584B4 (de) Fahrassistenzvorrichtung und Fahrassistenzverfahren
US8818708B2 (en) Optimum driving path on full windshield display
JP6460058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JP2020187765A (ja) 車両制御装置及び車両
US2014017222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sting a driver
JP6460019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EP3489926A1 (en) Lane change assistance method and lane change assistance device
DE102015107668A1 (de) Fahrassistenzvorrichtung
JP2016000602A (ja) 車線変更支援装置
US20200062244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JP6720732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JP4916723B2 (ja) 車外監視装置、及び、この車外監視装置を備えた走行制御装置
US20220371580A1 (en) Vehicle driving support system and vehicle driving support method
JP6790522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4771364B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383709B2 (en) Regulation of the speed of a vehicle when overtaking on a bend
JP6772527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0774894B (zh) 车辆用显示装置
JP6658358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JP6701913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0936955B (zh) 自动驾驶车辆车速控制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371601A1 (en) Vehicle driving support system and vehicle driving support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