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1687A - 厨房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厨房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1687A
CN114761687A CN202080079457.XA CN202080079457A CN114761687A CN 114761687 A CN114761687 A CN 114761687A CN 202080079457 A CN202080079457 A CN 202080079457A CN 114761687 A CN114761687 A CN 114761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port
moisture
pump system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94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达利博尔·博尔加宁
罗伯特·弗兰西斯克斯·范德赫尔斯特
瑞·梅代罗斯桑托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n Del Vau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ten Del Vau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en Del Vaux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ten Del Vau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61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16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0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B01F23/235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for making fo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B01F23/236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ating or carbonating beverages
    • B01F23/2361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ating or carbonating beverages within small containers, e.g. within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06Mixing of food ingredients
    • B01F2101/07Mixing ingredients into milk or cream, e.g. ae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06Mixing of food ingredients
    • B01F2101/16Mixing wine or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Mixing ingredients thereof
    • B01F2101/17Aeration of wine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厨房中使用空气的厨房电器设备,该厨房电器设备包括壳体,其中,在壳体中设置有泵系统,泵系统包括:主端口(106)、次端口(107)、具有入口(102)和出口(103)的单向空气泵(101);其中,泵系统在第一泵模式下操作,在该第一泵模式下,空气可经由主端口被吸入;泵系统在第二泵模式下操作,在该第二泵模式下,空气可经由主端口被吹出;并且泵系统在第三泵模式下操作,在该第三泵模式下,泵系统经由主端口交替地吸入和吹送空气。

Description

厨房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厨房中使用空气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在厨房(消费厨房或专业厨房)中使用空气的设备是已知的。例如,已知一种自动为玻璃瓶或玻璃杯中的葡萄酒充气的设备。此外,已知一种具有用于保存食物的腔室和集成真空泵的设备。真空泵对腔室进行抽真空,使得可以更长时间地保存腔室中的食物。在厨房中使用空气可以有助于对可以储存和/或腌制食物的碗或托盘或罐子或袋子进行抽真空。此外,空气也可用于为葡萄酒充气或者用于制造热牛奶的泡沫。
所有这些设备的一个缺点在于这些设备专用于单一功能,而且这些设备似乎相当笨重,需要在厨房中占用大量空间。需要一种更通用且紧凑的用于在厨房中使用空气的设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在厨房中使用空气的厨房电器设备,所述厨房电器设备包括壳体,其中,在壳体中设置有泵系统,所述泵系统包括主端口;次端口;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单向空气泵;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流体连接至主端口、泵的入口和泵的出口;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流体连接至次端口、泵的入口和泵的出口;其中,主端口被布置成与壳体外部的附件连接,其中,次端口被布置成与壳体外部的环境流体地连接;其中,泵系统在第一泵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一泵模式下,空气能够经由主端口被吸入;泵系统在第二泵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二泵模式下,空气能够经由主端口被吹出;并且所述泵系统在第三泵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三泵模式下,泵系统经由主端口交替地吸入和吹送空气,可以获得一种独立的设备,该设备可用于将空气从例如所联接的附件中吸出并且将空气吹送到例如所联接的附件中,以及交替地吸出和吹入空气。在第一泵模式下,泵在吸入模式下操作。在第二泵模式下,泵在吹送模式下操作,并且在第三泵模式下,泵在交替模式下操作。
因此,设备可以在第一模式下使用,该第一模式可用于抽真空,例如为所联接的附件(诸如罐子或袋子或锅或托盘或用于储存食物的任何其他容器)抽真空。设备还可以在第二模式下使用,该第二模式可用于例如制造泡沫或进行充气等。此外,有利地,设备还可以在第三模式下使用,在该第三模式下,该设备可以交替地将空气从例如所联接的附件吸出,并将空气吹入所联接的附件中,例如用于对封装在附件中的食物进行腌制。因此,可获得一种紧凑且通用的设备,该设备使得能够容易地将厨房中的空气用于各种应用。与现有技术的系统不同,现存在一个可以在厨房中利用空气提供多种功能的独立设备。通过提供与两个三通阀流体连接的单向空气泵,设备中的泵系统可以沿两个方向操作,而无需使用昂贵且复杂的双向泵。因此,获得了具有有限数量的部件的相对成本有效的泵系统,使得该系统可以是紧凑的。紧凑的系统可能是有利的,因为该系统在厨房(其中厨房顶部由于各种设备而变得更拥挤)中占用相对较少的空间。此外,紧凑的设备相对容易操纵。
有利地,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泵模式来控制三通阀的操作。通过提供控制单元,在不存在复杂机械切换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同的泵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该印刷电路板被布置在设备的壳体的内部,从而形成泵系统的一部分。
通过为泵系统提供被布置在将主端口连接至第一三通阀的通道中的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泵系统中的压力。具体地,当泵系统处于第一模式下时,可以监测在联接至主端口并且空气从其中泵出的附件中是否正在建立负压。当所联接的附件中实现足够的负压(例如在主端口通道中由压力传感器测量)时,泵送过程可以例如通过控制单元自动停止。替代地,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在第二模式下由泵建立以用于将空气从主端口吹出的正压。此外,在第三模式下,压力传感器可用于监测负压与正压之间的差。负压或有时称为真空的负压被认为是低于大气压的压力。正压被认为是高于大气压的压力。
通过在将主端口连接至第一三通阀的主端口通道中设置保护膜,其中保护膜被布置成允许空气通过而不允许液体通过,至少可以保护三通阀免受湿气进入的影响。在湿气经由主端口进入的情况下,湿气和/或任何其他污垢通过膜积聚。因此,当使泵系统处于第二泵模式下时,积聚的湿气和/或污垢可从主端口通道被吹出并且经由主端口从主端口通道中被去除。因此,泵系统的自清洁是可能的。当然,附加地和/或替代地,其它湿气保护可以是可能的,如稍后将详述的。优选地,保护膜被布置在主端口与压力传感器之间,以保护压力传感器同样免受湿气和/或灰尘进入的影响。
有利地,主端口被布置成与附件连接。附件可以例如是联接至主端口的食品容器,或者可以是接合至主端口的软管,软管本身则可以被布置在该主端口的用于与附件连接的自由端处。主端口优选地被布置在壳体中,更优选地被布置在壳体的壁中,以形成壳体内部的泵系统与壳体外部之间的接口。主端口可以例如是壳体中的开口,软管可以通过该主端口进行接合,其中,软管的一端被布置成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第一三通阀,并且该软管的另一自由端设置有用于与附件联接的联接元件。替代地,主端口可以是联接元件,附件可以直接联接至该联接元件。替代地,主端口提供与泵系统和泵系统外部的附件或联接元件的接口。主端口可以被构造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可以由软管提供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泵系统连接,并且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至附件的联接元件。
此外,次端口优选地被布置在壳体中,更优选地被布置在壳体的壁中,以形成与壳体内部的泵系统与壳体外部的环境的接口。特别地,次端口被布置成与壳体外部的环境形成流体连接,使得当泵系统处于第一模式下时,空气可经由次端口被吹出,并且当泵系统处于第二模式以及交替模式下时,空气可经由次端口被吸入。
通过将三通阀设置为三通电磁阀,使用相对紧凑且易于控制的阀。有利地,泵系统还包括印刷电路板,三通阀可连接至该印刷电路板。三通阀(特别是三通电磁阀)可以直接连接至印刷电路板,或者可以间接连接至印刷电路板。在实施例中,三通电磁阀可间接连接至印刷电路板,其中,电磁阀被安装在支撑件上,并且支撑件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因此,可以建立与印刷电路板的间接连接,从而实现阀在设备的壳体内的紧凑布置。此外,通过经由支撑件将电磁阀连接至印刷电路板,可以相对容易地对系统进行组装。
有利地,阀被安装至支撑件的一侧,并且支撑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凹部,用于与阀或泵中的一个形成通道连接。当支撑件随后被安装至印刷电路板时,凹部被印刷电路板封闭以形成通道,正在被泵送的空气可流过该通道。因此,泵系统的通道的一部分可以被部分地集成在支撑件中,并且在安装时可以形成通道,在该通道中,凹部由印刷电路板封闭。因此,支撑件还用于形成阀和/或泵之间的流体连接,从而提供泵系统的相对紧凑的构建。因此,支撑件被布置为用于多个流体连接的歧管。
有利地,密封构件被设置在支撑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以对由此形成的通道进行密封。支撑件中的凹部中的一个凹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压力传感器的布置,例如设置有可固定压力膜的座部。因此,压力传感器可以被布置在如此形成的通道中。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构件使压力传感器不受压力。
阀和/或泵和/或主端口或次端口之间的流体连接有利地设置为布置在壳体内部的柔性软管。柔性软管在泵系统中提供了易于组装和相对成本有效的流体连接,并且可以相对容易地折叠在壳体的内部。有利地,提供了锁定引导件,通过锁定引导件对软管中的至少一个软管、特别是泵下游的软管进行引导。通过提供这种锁定引导件,壳体内的软管的组装以及软管与支撑件的连接变得更容易。锁定引导件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软管可穿过该至少两个开口被插入,使得软管的一端穿过这样的开口被插入,并且软管的另一端也穿过这样的开口被插入。于是,软管的两端可以在锁定引导件的一侧处延伸。锁定引导件有利地被布置在支撑件的与凹部侧相对的一侧处。因此,通过将锁定引导件安装至支撑件上并且通过将锁定引导件紧固至支撑件上,使得软管自动地连接至支撑件中的相关联的开口,从而可以获得紧密配合。有利地,锁定引导件特别适合于承受正压的软管。在使用期间,由于负压,承受负压的软管可形成紧密配合。
在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设置在与三通阀可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相同的印刷电路板上。因此,可以提供甚至更紧凑的布置,并且可以使用单个印刷电路板来操作泵系统。
附加地,设备可以设置有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与控制单元进行操作通信。有利地,用户界面被直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特别是用户界面的电子部件被直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而被配置成与用户接触的部件优选地被设置在壳体的壁上。例如,用户界面可以包括被配置为与用户接触的触摸按钮,即用户接触或按压壳体壁上的专用于该目的的区域。在这样的接触区域下方,通常设置有按钮,该按钮优选地可以直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或者替代地,该按钮可以不直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替代地,用户界面可以是触摸屏、显示器、面板等。此外,用户界面可以被设置在移动通信装置上,特别是设置在智能移动通信装置上,诸如与控制单元进行无线通信的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或计算机。例如,用户界面的用户接触区域可以被设置在壳体的顶侧处,其中印刷电路板位于该用户接触区域的正下方,使得接触区域可以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按钮直接接触。
通过将泵弹性地支撑在壳体中,可以避免或至少限制由泵引发的振动和/或噪声被传递至壳体。因此,可以避免设备在泵的操作期间开始移动,例如在桌面或厨房顶部上开始移动,和/或可以避免壳体的自身振动。此外,通过限制从泵到壳体的任何振动的传递,可以增加壳体的使用寿命。有利地,泵也独立于泵系统的其它部件(诸如印刷电路板和/或阀)而被支撑。通过相对于其他部件独立地和/或弹性地支撑泵,可以保护其他部件(诸如相对敏感的电子部件)免受振动,这可以增加这些部件的使用寿命。例如,为此,壳体可以包括基部部分和上部部分,其中,泵被弹性地支撑至基部部分。因此,壳体的上部部分可以独立于基部部分,并且可以保持不受泵的振动影响。
有利地,泵系统在泵上游的通道中设置有湿气检测元件。泵系统中的湿气可能不利地影响泵的功能,因此早期检测对于泵系统的功能是有利的。在检测到泵系统中的湿气时,可以停止泵的工作以使得湿气能够从泵系统中去除,或者可以使湿气去除元件就位以防止湿气损坏泵。例如,湿气检测元件可以包括电湿气传感器,该电湿气传感器例如包括布置在泵上游的通道中、优选布置在主端口与第一三通阀之间的通道中的两个电触点。当经过电湿气传感器的电触点的空气中存在湿气时,电触点进行电接触,导致产生电压降。这样的电压降可以被检测到并且用信号表示检测到湿气。然后,这种检测信号可以例如被传输到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以关闭泵或者可以使泵进入第二模式以将湿气吹出通道。
替代地和/或附加地,湿气检测元件可包括吸湿材料,该吸湿材料被布置在泵上游的通道中,优选地被布置在主端口与第一三通阀之间的通道中。吸湿材料可以例如是其中可捕获湿气的泡沫,一旦泡沫饱和,检测信号就可被发送至控制单元以关闭泵,直至吸湿材料被更换为止。吸湿材料例如可以是下述材料:所述材料即,当其与湿气接触时其膨胀,并且因此可以阻塞通道,由此可以停止泵的工作。
替代地和/或附加地,湿气检测元件可以包括对泵上游的通道中的流体液滴进行检测的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可以知晓在泵上游的通道中经过的流体,并且可以用信号表示检测到任何流体。
替代地和/或附加地,湿气检测元件可以包括内部储存器,该内部储存器可流体连接至泵上游的通道,优选地可连接至主端口与第一三通阀之间的通道。因此,内部储存器可以捕获经由主端口进入泵系统的流体的任何湿气,例如直到内部储存器被充满为止。有利地,内部储存器在湿气检测和泵停止之间容纳进入内部储存器的任何液体。有利地,除了内部储存器之外,例如在内部储存器上游的通道和/或内部储存器本身中,可以存在湿气检测传感器。于是,可以发送检测信号,使得可以排空内部储存器。内部储存器优选地被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可供用户接近,使得用户能够接近该内部储存器以将其从壳体中移除并且将其排空。因此,内部储存器可以形成泵系统的一部分和湿气检测元件的一部分,以避免湿气对泵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内部储存器的尺寸可能受到壳体内部的可用空间的限制,但是优选地该内部储存器的尺寸至少为在检测与第一泵模式停止之间的时间内空气和/或液体的体积排量的两倍大。有利地,处于第一泵模式下的泵的功能在由湿气检测传感器和/或内部储存器检测到湿气时停止。然后,泵可以继续在第二泵模式下工作,以试图将通道中的湿气吹干净。泵可以在第二泵模式下继续工作,直至用户主动停止泵的工作。只有在内部储存器已被排空时,泵才能重新启动。然后,用户可以重新启动泵,和/或可以通过湿气检测元件检查没有检测到湿气,从而在重新启动泵之前有效地排空内部储存器。
替代地和/或附加地,湿气检测元件可以包括可与主端口流体连接的外部容器。外部容器位于壳体的外部并且与壳体分开。外部容器有利地具有用于与主端口连接的第一开口以及用于与附件连接的第二开口。因此,外部容器位于附件与主端口之间,以捕获从附件吸入的任何湿气。有利地,外部容器设置有第三开口,该第三开口与外部环境流体连接并且能够被关闭,使得当泵处于第一模式下时能够在外部容器和与其联接的附件中产生负压,或者当泵处于第二模式下时能够在外部容器和与其联接的附件中产生正压。当第三开口打开时,外部容器与外部容器外部的环境流体连接。
替代地和/或附加地,可以提供附件,其中,附件包括外部容器。附件有利地具有用于与主端口连接的第一开口。附件有利地具有将第一开口流体连接至环境的第二开口。该附件有利地具有将外部容器流体连接至环境的第三开口,该第三开口可被打开或关闭以分别提供与环境或与第二开口的流体连接。附件可以被实施为流体喷射器,其中,外部容器被集成至喷射器。因此,不是提供用于接纳流体的单独的外部容器,而是将容器集成至喷射器。通过提供包括集成的流体接纳容器的附件,可以实现紧凑的设计。
替代地和/或附加地,由泵产生的压力可以通过压力传递元件传递至外部容器。压力传递元件可以例如是活塞。通过由压力传递元件传递由泵产生的压力,不需要泵与外部容器之间的流体连接。因此,可以避免泵与外部容器之间的流体传输,并且可以避免污染。有利地,附件(作为具有集成容器的喷射器)可以包括朝向第一位置偏压的活塞。当喷射器连接至设备的主端口时,设备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以克服活塞的偏压力,以使活塞朝向附件的第二开口(通常是出口或喷射针)移动至第二位置。通常,在活塞的第一位置,接纳容器的体积大于在第二位置的接纳容器的体积。在活塞的第一位置,活塞朝向喷射器附件的第一开口被偏压。因此,流体或液体可以通过喷射器被吸到容器中,但是也可以从喷射器的容器中被泵出。因此,液体可以从例如容器被吸入到喷射器的集成容器中,和/或被接纳在喷射器的集成容器中的液体可以从喷射器中被注入至食物中或者可以从喷射器中被喷到食物上。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备以及能够与主端口流体连接的附件。有利地,附件可经由外部容器连接至主端口,该外部容器具有可流体连接至设备的主端口的第一开口,并且具有可流体连接至附件的第二开口,该附件可以是软管。在经由第二开口吹出或吸入的空气流中意外地或故意地存在的液体或湿气可被接纳在外部容器中。通过提供这种外部容器,可以避免或限制液体进入泵系统中。
此外,外部容器可以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容器外部的环境连接的第三开口,其中,第三开口的打开或关闭提供了用于根据泵系统的操作模式在外部容器中产生负压或正压。因此,通过附件,来自外部容器的液体可以经由附件和容器的第二开口从容器中移除。或者,液体可以通过附件(可以是简单的软管)被吸取,以被接纳在容器中。例如,可连接至外部容器的附件可被设置为流体喷射器。流体喷射器可以有助于将液体喷射至食物(诸如肉)中,或者可以有助于将液体分布在食物上。此外,流体喷射器使得能够更容易地吸取液体。
替代地,附件可以被设置为流体喷射器,用于纳收液体的容器被集成至该流体喷射器。流体喷射器可以包括活塞腔室,该活塞腔室接纳活塞,使得活塞将腔室分成与附件的第一开口流体连接的第一腔室以及与附件的第二开口(即,出口或喷射针)流体连接的第二腔室。于是,第二腔室被实施为用于接纳液体的容器。
其他有利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表示。
附图说明
将参照包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示的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
图1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泵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泵系统处于第一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泵系统处于第二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泵系统处于第三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泵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6是具有锁定引导件的支撑件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7是支撑件的包含用于形成通道的凹部的一侧的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9是泵系统的泵的弹性支撑件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10是具有在泵系统中使用的内部储存器的湿气检测元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在泵系统使用中的内部储存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a、图12b、图12c是与内部储存器组合的湿气检测元件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连接到设备的湿气外部容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a、图14b、图14c是用于连接到设备的湿气外部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是与图14的外部容器一起使用的流体喷射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a、图16b是用于连接到设备的流体喷射器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注意,在附图中,利用相应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应的元件。这些附图不按比例示出。
图1给出了在厨房电器设备中使用的泵系统100的示意图,该厨房电器设备用于在厨房中使用空气。泵系统100包括具有入口102和出口103的单向空气泵101。泵系统100还包括第一三通阀104和第二三通阀105。第一三通阀104流体连接至泵101的入口102。第二三通阀105流体连接至泵101的出口103。此外,泵系统100包括主端口106和次端口107。主端口106与第一三通阀104流体连接,次端口107与第二三通阀105流体连接。在主端口106与第一三通阀104的第一臂104a之间设置有被称为主端口通道108的通道108,以建立流体连接。在次端口107与第二三通阀105的第一臂105a之间设置有被称为次端口通道109的通道109,以建立流体连接。
第一三通阀104的第二臂104b经由被称为第一入口通道110的通道110流体连接至泵101的入口102。第二三通阀105的第二臂105b经由第二入口通道111流体连接至泵101的入口102。第一三通阀104的第三臂104c经由被称为第一出口通道112的通道112流体连接至泵101的出口103。第二三通阀105的第三臂105c经由被称为第二出口通道113的通道113流体连接至泵101的出口103。因此,第一三通阀104流体连接至主端口106、泵101的入口102以及泵101的出口103。第二三通阀105与次端口107、泵101的入口102以及泵101的出口103流体连接。通过提供这种配置,能够具有一种泵系统100,该泵系统可以双向操作,同时仍然使用具有成本效益的单向空气泵101,而无需使用两个空气泵或更复杂的双向空气泵。根据三通阀的一个或多个臂的打开和/或关闭,可以将空气从主端口泵送至次端口,或者反之亦然,或者甚至以交替模式进行。因此,能够以相对较少的部件和相对简单的设置获得可双向操作的泵系统100,这可以保持泵系统100相对成本有效,同时操作高效。有利地,泵系统100设置在厨房电器设备的壳体的内部,其中,主端口106和次端口107可以与壳体外部的环境进行连接。
图2示出了在第一模式下操作的泵系统100。在泵系统100的第一模式下,空气通过泵系统从主端口106被泵送至次端口107。主端口106可以连接至附件,诸如袋子或罐子或食品储存盒等。然后,可以将空气从附件中吸出以产生负压。次端口107与泵系统外部(特别是壳体外部)的环境流体地连接。为了使得空气能够从主端口106通过泵系统100到达次端口107,使第一三通阀104的第一臂104a和第二臂104b打开,并且使第一三通阀104的第三臂104c关闭。在第二三通阀105中,使第一臂105a和第三臂105c打开,而使第二臂105b关闭。在该第一模式下,可以经由主端口106、第一三通阀104、泵101、第二三通阀105将空气吸入到泵系统100中使其到达次端口107。因此,在第一操作模式下,主端口106可以用作泵系统100的入口,并且次端口107可以用作泵系统100的出口。当主端口106联接至诸如为袋子或食品容器的附件时,可以将空气从附件(例如袋子或容器)中吸出,并且可以在附件中产生负压(即所谓的真空)。
在图3中所示的第二操作模式下,使第一三通阀104的第一臂104a和第三臂104c打开,而使第二臂104b关闭。在第二三通阀中,使第一臂105a和第二臂105b打开,而使第三臂105c关闭。因此,可以将空气通过泵系统100从次端口107泵送至主端口106。然后,次端口107用作泵系统100的入口,并且主端口106则用作泵系统100的出口。在第二模式下,可以经由次端口107将空气吸入泵系统100使其到达第二三通阀105,经由泵101使其到达第一三通阀,以经由主端口106将该空气吹出。当主端口106被联接至附件时,可以将空气吹入附件中,例如用于进行充气或制造泡沫等。
图4示出了第三操作模式的方案,该第三操作模式是交替模式,其中,泵系统100在第一“吸入”模式与第二“吹送”模式之间切换。因此,三通阀104和105(特别是相应的第二臂104b、105b和第三臂104c、105c)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通常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每1秒、或每0.10秒或者为达到指定负压水平而提供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时间间隔)相当频繁地进行。泵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如在图2、图3、图4的方案中示意性示出的附加部件。例如,在主端口通道108和次端口通道109中分别设置有颗粒过滤器120、121。颗粒过滤器120、121可以防止颗粒(诸如灰尘、沙或其他污垢)进入泵系统100并损坏阀104、105和/或泵101。此外,可以例如在主端口通道108中设置减压阀122以防止泵系统100中产生过压。
此外,可以在泵系统100中设置各种湿气保护措施以检测通过泵系统100的空气中是否存在湿气和/或防止湿气通过阀和/或泵,因为湿气可能会潜在地对压力传感器130、阀104、105和/或泵101造成损害。湿气可能会潜在地对可能存在于包括泵系统100的设备中的任何电子部件造成损害。作为保护措施,可以在泵101的上游、优选地在主端口通道108中设置保护膜123。这种保护膜123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空气能够通过,但防止流体或湿气液滴通过。例如,当意外地经由主端口106吸入流体时,则经由保护膜123防止该流体进一步进入泵系统100。还可以考虑在次端口通道109中设置保护膜,从而例如在第二操作模式下防止湿气随着空气经由次端口107被吸入而到达阀105、104和/或泵101。当液体或湿气被保护膜123阻挡时,在泵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下时,可以将保护膜吹干净,从而将湿气从膜吹向在泵系统100的第二操作模式下用作出口的主端口106。
其他湿气检测元件可以是被设置在泵101上游(例如设置在主端口通道108和/或在次端口通道109中)的流体传感器124。这种流体传感器124例如可以被实施为通道中彼此间隔开一距离的两个电触点。一旦湿气流过通道,两个触点就进行电接触,因此可以检测到电压降,从而指示在通道中检测到湿气。作为另一个湿气检测元件,可以在泵101的上游(例如在主端口通道108和/或次端口通道109中)放置吸湿材料。吸湿材料能够可平移地定位在泵系统108中的旁路腔室中,从而当泵系统100在第一模式下操作时使得空气能够经由旁路沿着材料通过,并且当泵系统处于第二模式下时迫使空气通过材料。当泵系统处于第二模式下时,材料可以朝向放置有该材料的腔室的肩部平移,从而关闭旁路并迫使空气通过材料。因此,当泵在第二模式下操作时,可以将在材料中捕获或吸收的任何湿气从材料中吹出,从而提供吸湿材料的自清洁。对于另一个湿气保护措施可以是在泵101的上游、优选地在主端口通道108中设置流体内部储存器125。于是,通过主端口通道108的任何湿气或液体被收集在流体内部储存器中。当流体内部储存器被充满时,用户可以将其排空。这种流体内部储存器125可以防止经由主端口106被吸入(无论是否由于意外)的液体到达阀104、105和/或泵101。应注意,可以将用于湿气检测的各种措施进行结合,以及可以将用于湿气检测的各种措施定位在泵系统中的其他位置,例如定位在次端口通道中等。
有利地,在主端口通道108设置压力传感器130,因此可以测量主端口通道108中的实际压力。例如,当泵系统100在第一模式下操作时,可以测量是否已经达到所需的负压。或者,当泵系统100在第二吹送模式下操作时,可以测量是否获得了正压。通过设置这样的压力传感器130,可以监测泵101和/或泵系统100的功能。
图5中示出了阀104、105的可能的布置方式。三通阀104、105被实施为可间接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00的三通电磁阀104、105。电磁阀104、105经由诸如为螺钉201的常规安装元件安装到支撑件202。在一侧202a处,支撑件202被构造成接纳电磁阀104、105,该电磁阀具有用于连接电磁阀104、105的座部203。设置了管状支柱212,软管可以围绕该管状支柱被接纳。在泵系统中,有利地,通过软管(诸如软管207)建立流体连接。这些软管207或者这些软管中的至少一些可以连接至支撑件202。为此,支撑件202在一侧202a处设置有被实施为管状支柱的软管接纳元件212。在支撑件202的另一侧202b处,如图7中所示,支撑件202设置有凹部204。凹部204提供阀104、105与泵101之间的流体连接。因此,支撑件202、特别是支撑件202的该侧202b用作对泵系统的阀和泵进行流体连接的歧管。凹部204由印刷电路板200封闭以形成通道110、111、112、113中的一个。在印刷电路板200与支撑件202的该侧202b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205,以密封地封闭凹部204。支撑件202通过穿过密封元件205的常规紧固元件(诸如螺钉206)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00。将阀104、105流体连接至主端口106或次端口107或泵101的通道被实施为软管207。此外,在歧管202b中设置有凹部208,膜209可被置于该凹部中,从而提供压力传感器130。在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处,密封元件205中存在开口210,不会破坏压力传感器的功能。在印刷电路板200上,区域211专用于接纳具有阀104、105的支撑件202。
图6示出了锁定引导件213,该锁定引导件可用于将形成泵系统的流体连接的多个软管207引导和紧固至该软管的位于支撑件202的一侧202a上的相关联的软管接纳元件212。锁定引导件213本身还设置有多个支柱214,软管207可以被引导穿过这些支柱。单个软管207被引导穿过两个引导支柱214,使得软管207的两个端部位于锁定引导件213的一侧处,优选地位于面向支撑件202的该侧处。通过拧紧螺钉206而使锁定引导件213朝向支撑件202移动,使得被引导穿过支柱214的软管207的端部朝向这些软管的相关联的软管接纳元件212移动以进行流体紧密联接。因此,获得了能够相对容易进行组装的壳体内部的有效且紧凑的软管连接和软管布置。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的实施例的分解图。设备1包括如图1至图7中所示的被布置在壳体2中的泵系统100。壳体2在此包括多个部分,即,底部部分2a、壁部分2b和顶部部分2c。底部部分2a形成基部,而顶部部分2c包括用户界面4的用户接触区域4a。具有阀104、105的支撑件202和密封构件201的印刷电路板200(不可见)倒置地安装在壳体中,其中,阀面朝下。因此,印刷电路板的另一侧可用于连接至用户界面4的电子部件4b。因此,能够获得相对紧凑且简洁的设备1,其中,尽可能有效地使用壳体2中的可用空间。
同样可以从图9中看到,泵101被弹性地安装至壳体2。具体地,使用弹簧连接件6将泵101连接至泵框架5。弹簧连接件6可以被实施为围绕泵101的板簧。另外,泵框架5被弹性地安装至壳体2,特别是弹性地安装至底部部分2a。另外,将泵框架5与底部部分2a进行连接的紧固元件7(在此为常规螺钉)被接纳在弹性总线8中。弹性总线8设置有突起9(例如肋部或凸缘),这些突起可抵靠在泵框架5的肩部16上。因此,泵101的振动无法传递或仅限于传递至壳体2,特别是底部部分2a。此外,具有阀104、105和其它电子部件的印刷电路板200可以保持基本上没有由泵101引起的振动。因此,可以增加壳体的寿命以及电子部件的寿命,并且在使用期间,设备可以基本上保持就位,而不会由于振动而开始移动。这对用户来说更方便。可用于联接至附件的软管10可以围绕壳体2的底部部分2a卷起,从而可以在不使用时储存在壳体2内部或围绕壳体2储存。软管10是柔性的,并且可以在使用中被展开或卷起以进行储存。
泵系统100的主端口106和次端口107可以被设置在壳体2中,并因此可以与壳体外部的环境形成连接。此外,主端口106还被布置成提供与附件(诸如袋子或食品容器或托盘或碗或罐子等)的联接,而次端口107被布置成与外部环境流体地连接,以将空气吹向外部或者从外部环境(即壳体2的外部)吸入空气。
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示出了一些用于湿气检测的措施,诸如内部储存器125、流体传感器124。此外,还部分地示出了形成主端口通道108的软管。主端口106在这里可接合到软管10,其中,软管10的端部11设置有用于与附件联接的联接元件12。联接元件12可以例如简单地置于附件中的开口上,或者可以置于附件的相应凹部等中。许多变型是可能的。在联接元件12中,或者在联接元件12与软管10之间,也可以设置过滤器120。此外,设置了将联接元件12与软管10的端部11进行连接的环13、紧固元件14和总线15。从软管10的端部11移除联接元件12可以接近过滤器120(如果存在)和/或接近吸湿材料(如果存在)。因此,如果需要,可以更换过滤器和/或吸湿材料。
图11示出了内部流体储存器125的替代实施例。内部流体储存器125在一侧处联接至软管10,该软管具有用于联接至其端部处的附件的联接元件12。流体储存器125在另一侧处联接至软管108。在使用期间,流体储存器125被储存在壳体2的内部。流体储存器125与湿气检测元件124结合使用。参照图12说明湿气检测元件124的功能。流体储存器125的尺寸受壳体中的可用空间限制,但优选地是在检测到湿气与优选地自动停止泵马达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可泵送的体积的两倍大。有利地,当湿气检测元件124检测到湿气时,该湿气检测元件向控制单元发送检测信号,然后该控制单元指示泵停止运行。在马达停止时,用户可以从壳体移除内部储存器125,并且可以排空储存器125。在此,储存器125可以被插入到壳体中的腔室126中。用户可以从外部接近腔室126,使得用户可以从腔室126移除储存器125。为了能够从壳体的外部移除储存器125,柔性软管108和软管10被布置成与储存器125一起移动。储存器125设置有可从储存器125移除的盖127。在移除盖127之后,可以在必要时排空和清洁储存器125。在排空储存器125之后,可以将其放回腔室126中。可以将软管108放回壳体壁中的凹槽128中。湿气检测元件124在此被设置为具有两个电接触区域131的板状元件130。板状元件130还设置有电布线(未示出),从而提供与印刷电路板、优选地与控制单元的电连接。当在电接触区域131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存在湿气时,存在电压降。由于电压降,控制单元识别出检测到湿气,然后控制单元可以向泵发送信号以停止操作。板状元件130可以通过储存器125中的狭缝和壳体壁2中的狭缝被插入。板状元件130具有U形端部。在U形的每个分支上设置有电接触区域131。电接触区域131与储存器125中的湿气传感器接触。同时,U形提供了储存器125与壳体2的形锁定,从而防止储存器125意外地从壳体2移除。在移除板状元件130之后,形锁定被松开,并且可以从壳体2取出储存器125以进行排空。有利地,当储存器125从壳体2移除时,可以防止用户将板状元件130推回壳体2中。优选地,储存器125对用于将板状元件130保持就位的保持机构进行解锁,使得板状元件130优选地仅在储存器125也位于壳体2中时才能被插回至壳体2中。
图13、图14a、图14b、图14c和图15给出了流体外部容器300的示例,该流体外部容器待被定位在设备的外部并且待被流体连接至设备的主端口106。流体外部容器300可用作湿气检测元件或用作湿气接纳部。在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流体外部容器300包括可流体连接至主端口106的第一开口301以及可与诸如为附件的另一元件流体连接的第二开口302。通过盖子305对外部容器300进行气密地封闭。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流体外部容器300,设备还可用于吸取液体,例如在烹饪期间变质的液体或多余的液体等。然后,可以将第二开口302连接至软管304,该软管的端部可用于排出液体。另外,设备的泵系统需要在第一“吸入”模式下操作,使得空气可以从主端口106通过系统朝向次端口107被泵送。当经由主端口106吸入空气时,由于通过盖子305气密地封闭了外部容器300,因此可以产生足够的负压,使得空气和/或液体可以通过软管304的端部被吸入。空气中含有的液体或湿气落入容器300中,然后被接纳在容器300中。为了避免第二开口302与第一开口301之间的污染,例如为了避免液体和/或湿气意外地进入第一开口301,将第二开口302设置为管306,与第一开口301相比,该管306更低地延伸到容器300中。如上所述,可以使用这种液体接纳外部容器300来代替或补充设置在设备中的用于湿气检测的措施。
在图14a、图14b和图14c中所示的外部容器300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能够打开或关闭的第三开口303。第三开口303在此设置有软管307,软管307的端部可以由手指打开或关闭,如图14b中所示。替代地,图15中所示的液体喷射器400可以联接至第二开口302和第三开口303。
在图14a、图14b、图14c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外部容器300也可用于将液体分配至外部容器300之外。第一开口301与设备1的主端口106流体连接。在泵系统处于第一模式的情况下,空气从主端口106通过系统朝向次端口107被吸入。由于第一开口301连接至主端口106,因此空气也通过第一开口301被吸入。当第二开口302和第三开口303均打开时,如图14a中所示,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可以用作外部容器300的进入开口,经由该进入开口可以同时吸取空气和/或液体。然后,无法仅使用软管304来吸取液体,因为外部容器中没有产生负压。然而,当例如通过手指310关闭第三开口303时,如图14b中所示,外部容器300的连接至设备的功能与图13中所示实施例相同,并且可经由软管304吸取液体。液体落入外部容器中并且保留在外部容器300中。在图14c中,示出了外部容器300的功能,其中泵系统100处于第二模式下。然后,空气被吹出主端口106并且从次端口朝向泵系统的主端口被泵送。由于第一开口301流体连接至主端口,因此空气从主端口经由第一开口301流入外部容器300中。当例如通过手指在软管307的连接至第三开口的端部处关闭第三开口303时,在外部容器300中产生正压。当第二开口302的管306足够长(优选地,该管延伸直至刚好位于外部容器300的底部上方)时,则可以通过管306和软管304将容纳在外部容器300中的液体推出外部容器300。这种模式例如可用于在烹饪期间为食物补充水分。
图15中所示的液体喷射器400可经由软管304和307分别联接至第二开口302和第三开口303。软管304和307终止于喷射头401,中空的喷射针402从该喷射头延伸。类似于图14c,第三开口303可由手指关闭,在此,喷射头中的开口403被设置为与第三开口303流体连接。在液体喷射器400连接至外部容器300的盖子305并且外部容器300连接至设备的主端口的情况下,液体喷射器400可用于在泵在第二模式下操作时直接将容纳在容器300中的液体喷射到食物中。喷射针402可穿透食物,使得液体可被喷射到食物的内部。例如,这对于将腌料施加到肉类上或者将酱汁喷入糕点中是有利的。许多用途是可能的。
图16a、图16b给出了在此作为用于连接至设备1的流体喷射器500的附件的示例。流体喷射器500包括可流体连接至主端口106的第一开口501。第一开口501流体连接至第三开口503和活塞腔室508。活塞腔室508包括活塞504,该活塞将活塞腔室508分成第一腔室505和第二腔室506。第一腔室505流体连接至第一开口501和第三开口503。第二腔室506流体连接至附件的第二开口502(此处是喷射针502)。第一腔室505包括弹性元件507,诸如弹簧507,该弹性元件被偏压以朝向第一位置拉动活塞504,在该第一位置,活塞腔室入口流体连接至第一开口501和第三开口503。在图16a、图16b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是活塞504在活塞腔室508中的上部位置。在使用中,当设备1的泵在第二模式下操作时,空气从主端口106朝向第一开口501被泵送。从泵系统100朝向第一开口501被泵送的空气朝向第三开口503和第一腔室505行进。如果第三开口503被关闭(例如,如图16b中所示的那样用手指关闭),则空气被泵送到活塞腔室508中。施加到活塞504的空气压力变得大于弹簧507的偏压力,使得活塞504朝向活塞504的第二位置而朝向喷射针502移动。在图16a、图16b的实施例中,活塞504的第二位置是更向下的位置。用户然后可以将喷射针502插入到例如食物或液体中,以例如将第二腔室506中接纳的流体注入该喷射针中。或者,可以将第二腔室506中接纳的流体分布在食物上,例如用于腌制。替代地,当活塞504被推向第二位置时,在释放空气压力时(例如通过释放开口502),活塞504在弹簧偏压力的影响下再次向上朝向第一位置移动,然后,一些流体可被喷射针502吸取并且可被接纳在第二腔室506中。打开第三开口503使得第一腔室505中的空气压力降低,并且弹簧507朝向与第一开口501和第三开口503流体连接的活塞腔室入口拉动活塞504。活塞504与被插入到食物或液体中的喷射针502组合的这种运动使得第二腔室506中的压力降低,这使得来自食物或针插入其中的另一容器的液体被吸入到第二腔室506中。为了释放第二腔室506此时包含的流体,用户可以再次用例如手指或其他元件关闭第二开口502。第一腔室505中的空气压力将再次增加,导致活塞504朝向喷射针508移动,从而通过喷射针502将第二腔室506包含的流体推出。
流体喷射器500的第二腔室506可以看作是图13、图14a、图14b和图14c中公开的外部容器300的等同部件。在此,外部容器实际上被集成到喷射器500。在一些方面,流体喷射器500可以被看作是图14的外部容器300与图15的喷射针400的组合。
此外,应当理解,流体喷射器500的变型是可能的。弹簧507可以例如被偏压以将活塞504推向喷射针502,使活塞到达活塞504的第二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泵可以在第一模式下操作,以在第一腔室505中提供负压,从而对抗弹簧507。根据该实施例的流体喷射器500还能以与流体喷射器500类似的方式操作,不同之处在于,关闭第三开口503导致活塞504移动远离喷射针502而不是朝向喷射针502移动。
连接至设备1的附件500可以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系统。连接至设备1的附件400和/或容器300可以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系统。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厨房中使用空气的厨房电器设备,该厨房电器设备包括壳体,其中,在壳体中设置有泵系统,该泵系统包括:主端口、次端口、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单向空气泵;其中,泵系统在第一泵模式下操作,在该第一泵模式下,空气可经由主端口被吸入;泵系统在第二泵模式下操作,在该第二泵模式下,空气可经由主端口被吹出;并且该泵系统在第三泵模式下操作,在该第三泵模式下,泵系统经由主端口交替地吸入和吹送空气。
出于清楚和简明描述的目的,本文将特征描述为相同或单独实施例的一部分,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可以包括具有所描述的全部或一些特征的组合的实施例。可以理解,所示的实施例具有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除了这些部件被描述为不同的部件之外。
在权利要求书中,置于括号之间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权利要求。“包括”一词不排除除了权利要求书中列出的特征或步骤之外的其它特征或步骤的存在。此外,词语“一”和“一个”不应被解释为限于“仅一个”,而是用于表示“至少一个”,并且不排除多个。在相互不同的权利要求中陈述的某些措施的仅有事实并不指示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有利地使用。许多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所有变型被理解为包含在以下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6)

1.用于在厨房中使用空气的厨房电器设备,所述厨房电器设备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中设置有泵系统,所述泵系统包括:
-主端口;
-次端口;
-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单向空气泵;
-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流体连接至所述主端口、泵的入口以及泵的出口;
-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流体连接至所述次端口、所述泵的入口以及所述泵的出口;
-其中,所述主端口被布置成与所述壳体外部的附件连接,其中,所述次端口被布置成与所述壳体外部的环境流体地连接;
-其中,所述泵系统在第一泵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一泵模式下,空气能够经由所述主端口被吸入;所述泵系统在第二泵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二泵模式下,空气能够经由所述主端口被吹出;并且所述泵系统在第三泵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三泵模式下,所述泵系统经由所述主端口交替地吸入和吹送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泵模式来控制三通阀的操作。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泵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被布置在将所述主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三通阀的通道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被布置在将所述主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三通阀的通道中,优选地被布置在所述主端口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其中,所述保护膜被布置成允许空气通过而不允许液体通过。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能够接合至所述主端口的软管,其中,所述软管在其自由端处被布置成用于连接至所述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软管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附件进行联接的联接元件。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三通阀被设置为三通电磁阀。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印刷电路板,三通阀能够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中,电磁阀被安装在支撑件上,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凹部,所述凹部用于形成与阀或泵中的一个的通道连接,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被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其中所述凹部面向所述印刷电路板以形成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对所形成的通道进行密封。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阀和/或泵和/或主端口或次端口之间的流体连接被设置为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柔性软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设置有锁定引导件,通过所述锁定引导件对所述软管中的至少一个软管、特别是泵下游的软管进行引导。
13.根据权利要求12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锁定引导件被布置成用于在所述支撑件的与设置有所述凹部的一侧相对的一侧处锁定至所述支撑件。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优选地被设置在能够与三通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设置有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操作通信,优选地所述用户界面被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泵被弹性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中,优选地,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基部部分和上部部分,其中,所述泵被弹性地支撑至所述基部部分。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泵系统包括湿气检测元件,所述湿气检测元件用于对泵上游的通道中的湿气进行检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湿气检测元件被布置在所述泵的上游,优选地被布置在所述主端口中和/或将所述主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三通阀的通道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湿气检测元件包括吸湿材料,所述吸湿材料被布置在所述泵的上游,优选地被布置在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上游,更优选地被布置在主端口通道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湿气检测元件包括两个电触点,所述两个电触点被布置成在主端口通道中彼此间隔开一距离,使得当存在湿气时,所述两个电触点进行电接触以对湿气进行检测。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湿气检测元件包括内部储存器,所述内部储存器流体连接至主端口通道以接纳经由所述主端口进入的任何湿气或流体。
22.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以及能与所述主端口流体连接的附件的系统。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附件能够经由外部容器连接至所述主端口,所述外部容器具有能够流体连接至所述设备的主端口的第一开口,并且具有能够流体连接至所述附件的第二开口。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外部容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外部容器外部的环境连接的第三开口,其中,所述第三开口的打开或关闭提供了用于根据所述泵系统的操作模式在所述外部容器中产生负压或正压。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附件被设置为流体喷射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附件被设置为具有集成容器的流体喷射器。
CN202080079457.XA 2019-09-18 2020-09-17 厨房电器设备 Pending CN1147616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L2023846A NL2023846B1 (en) 2019-09-18 2019-09-18 Kitchen appliance apparatus
NL2023846 2019-09-18
PCT/NL2020/050576 WO2021054828A1 (en) 2019-09-18 2020-09-17 Kitchen appliance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1687A true CN114761687A (zh) 2022-07-15

Family

ID=6910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9457.XA Pending CN114761687A (zh) 2019-09-18 2020-09-17 厨房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2400A1 (zh)
EP (1) EP4031769B1 (zh)
JP (1) JP2022548382A (zh)
KR (1) KR20220084050A (zh)
CN (1) CN114761687A (zh)
AU (1) AU2020348157A1 (zh)
CA (1) CA3151311A1 (zh)
IL (1) IL291434A (zh)
NL (1) NL2023846B1 (zh)
WO (1) WO2021054828A1 (zh)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2097A (en) * 1988-09-06 1989-11-21 Abc/Sebrn Tech Corp. Carbonation system
US5116206A (en) * 1990-12-11 1992-05-26 Carmeli Adahan Portable fluid pumping device
KR20000012424A (ko) * 1999-12-03 2000-03-06 최창권 진공펌프와 공기압축기 겸용 유체순환장치
JP2002191949A (ja) * 2000-12-26 2002-07-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02336668A (ja) * 2001-05-17 2002-1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03227488A (ja) * 2002-02-04 2003-08-15 Ishigaki Co Ltd 横軸ポンプの満水保持装置
JP2006320886A (ja) * 2005-05-13 2006-11-30 Taichi Inada 超微細気泡発生器
JP2007143747A (ja) * 2005-11-25 2007-06-14 Murakami Tetsuo 気泡発生・供給装置
JP2008237996A (ja) * 2007-03-26 2008-10-09 Nakata Coating Co Ltd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洗浄装置、シャワリング装置、生簀
US20090005746A1 (en) * 2006-02-02 2009-01-01 Brian Nielsen Suction System
KR20090030021A (ko) * 2007-09-19 2009-03-24 (주)지앤지코리아 초미세기포 발생기능을 가지는 씽크대
CN101541690A (zh) * 2007-05-29 2009-09-23 G&G韩国有限公司 微气泡发生装置和微气泡发生方法
WO2010059251A1 (en) * 2008-11-20 2010-05-27 Bunn-O-Matic Corporation Controllable brewer
CN102227230A (zh) * 2008-12-10 2011-10-26 纽邦医疗仪器公司 用于呼吸器装置的泵和呼气阀控制
CN102330691A (zh) * 2011-09-01 2012-01-25 王俊杨 助吸离心泵
JP2013066818A (ja) * 2011-09-20 2013-04-18 Panasonic Corp 空気混合水吐水装置
CN204841532U (zh) * 2015-06-16 2015-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绝空气配制混合液的装置
CN205032089U (zh) * 2015-07-15 2016-02-17 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 超细微小气泡发生装置
WO2016027003A1 (en) * 2014-08-18 2016-02-25 Vaisala Oyj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racting gas or gas mixtures from a liquid for performing dissolved gas or gas mixture analysis
US20160106136A1 (en) * 2014-10-20 2016-04-21 Keurig Green Mountain, Inc. Flow circuit for carbonated beverage machine
CN106403097A (zh) * 2016-08-29 2017-02-15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却水型磁力透平节能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WO2017031212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Remington Designs, Llc Beverage maker
CN107960868A (zh) * 2016-10-20 2018-04-27 汉美驰品牌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饮料的厨房电器及其操作方法
CN208627046U (zh) * 2018-06-15 2019-03-22 首都医科大学 气动双推式乳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2634B1 (en) * 2003-10-29 2004-12-21 Vinit Chantala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bonating bottled liquid with minimum oxygen entrainment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2097A (en) * 1988-09-06 1989-11-21 Abc/Sebrn Tech Corp. Carbonation system
US5116206A (en) * 1990-12-11 1992-05-26 Carmeli Adahan Portable fluid pumping device
KR20000012424A (ko) * 1999-12-03 2000-03-06 최창권 진공펌프와 공기압축기 겸용 유체순환장치
JP2002191949A (ja) * 2000-12-26 2002-07-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02336668A (ja) * 2001-05-17 2002-1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03227488A (ja) * 2002-02-04 2003-08-15 Ishigaki Co Ltd 横軸ポンプの満水保持装置
JP2006320886A (ja) * 2005-05-13 2006-11-30 Taichi Inada 超微細気泡発生器
JP2007143747A (ja) * 2005-11-25 2007-06-14 Murakami Tetsuo 気泡発生・供給装置
US20090005746A1 (en) * 2006-02-02 2009-01-01 Brian Nielsen Suction System
JP2008237996A (ja) * 2007-03-26 2008-10-09 Nakata Coating Co Ltd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洗浄装置、シャワリング装置、生簀
CN101541690A (zh) * 2007-05-29 2009-09-23 G&G韩国有限公司 微气泡发生装置和微气泡发生方法
KR20090030021A (ko) * 2007-09-19 2009-03-24 (주)지앤지코리아 초미세기포 발생기능을 가지는 씽크대
WO2010059251A1 (en) * 2008-11-20 2010-05-27 Bunn-O-Matic Corporation Controllable brewer
CN102227230A (zh) * 2008-12-10 2011-10-26 纽邦医疗仪器公司 用于呼吸器装置的泵和呼气阀控制
CN102330691A (zh) * 2011-09-01 2012-01-25 王俊杨 助吸离心泵
JP2013066818A (ja) * 2011-09-20 2013-04-18 Panasonic Corp 空気混合水吐水装置
WO2016027003A1 (en) * 2014-08-18 2016-02-25 Vaisala Oyj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racting gas or gas mixtures from a liquid for performing dissolved gas or gas mixture analysis
US20160106136A1 (en) * 2014-10-20 2016-04-21 Keurig Green Mountain, Inc. Flow circuit for carbonated beverage machine
CN204841532U (zh) * 2015-06-16 2015-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绝空气配制混合液的装置
CN205032089U (zh) * 2015-07-15 2016-02-17 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 超细微小气泡发生装置
WO2017031212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Remington Designs, Llc Beverage maker
CN106403097A (zh) * 2016-08-29 2017-02-15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却水型磁力透平节能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107960868A (zh) * 2016-10-20 2018-04-27 汉美驰品牌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饮料的厨房电器及其操作方法
CN208627046U (zh) * 2018-06-15 2019-03-22 首都医科大学 气动双推式乳化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W高尔特 , 陈山俊: "用吸入空气包提高泥浆泵的吸入性能", 石油机械, no. 02 *
丘宇新;: "水环式真空泵的原理和常见故障分析", 中国电力教育, no. 2 *
宋丽平;冯家诚;: "一种新型的加压溶气浮选实验室系统", 科技致富向导, no. 12, 25 June 2008 (2008-06-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84050A (ko) 2022-06-21
AU2020348157A1 (en) 2022-05-19
EP4031769B1 (en) 2024-03-20
CA3151311A1 (en) 2021-03-25
NL2023846B1 (en) 2021-05-18
WO2021054828A1 (en) 2021-03-25
JP2022548382A (ja) 2022-11-18
IL291434A (en) 2022-05-01
EP4031769A1 (en) 2022-07-27
US20240042400A1 (en)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08838B2 (ja) 2つの吸引レベルにおいて吸引可能な医療廃棄物収集ユニット
US9850059B2 (en) Closed system for venting a dispenser reservoir
JP6824040B2 (ja)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US2867231A (en) Liquid separator
US7735185B2 (en) Upright type vacuum cleaner with water cleaning function
US20110174843A1 (en) Sprayer for liquids
CA2932419A1 (en) Product dispensing system
US5193561A (en) Apparatus having a fluid timer for cleaning paint from objects
US7462210B2 (en) Dust collecting unit for vacuum cleaner
US20230129019A1 (en) Condensate pump assembly & control methods
CN114761687A (zh) 厨房电器设备
KR20080022965A (ko) 물통 연결장치
US7360545B2 (en) Dishwasher
US7310852B2 (en) Valve assembly
US9908128B2 (en) Sprayer for liquids with USD device that can be used also in horizontal position
CN111031993B (zh) 液体分配设备
KR20080022966A (ko) 물통 연결장치
CN218978791U (zh) 容器及基站
CN111093449B (zh) 表面清洁器
JP4518072B2 (ja) 泡洗剤吐出装置
KR101797492B1 (ko) 진공청소기
KR20230071740A (ko) 바닥 청소 머신의 오수 탱크 내의 흡기 커넥터용 필터 유닛
KR101759938B1 (ko) 진공청소기
JPS60129496A (ja) オイル抜取装置
KR20020051139A (ko) 진공청소기용 먼지필터의 착탈확인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