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6695A - 车辆用前照灯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前照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6695A
CN114746695A CN202080084046.XA CN202080084046A CN114746695A CN 114746695 A CN114746695 A CN 114746695A CN 202080084046 A CN202080084046 A CN 202080084046A CN 114746695 A CN114746695 A CN 114746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rojection lens
incident
emission surface
distribution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40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6695B (zh
Inventor
末次麻希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46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6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6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6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7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5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arranged in one or more l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21S41/255Lenses with a front view of circular or truncated circular out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21S41/265Composite lenses; Lenses with a patch-like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21S41/275Lens surfaces, e.g. coatings or surface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21W2102/13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 F21W2102/135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the light having cut-off lines, i.e. clear borderlines between emitted regions and dark regions
    • F21W2102/155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the light having cut-off lines, i.e. clear borderlines between emitted regions and dark regions having inclined and horizontal cutoff l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21W2102/17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regions other than high beam or low beam
    • F21W2102/18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regions other than high beam or low beam for overhead sig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20Illuminanc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emitted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第一光源(42)、和具有入射面(151)及射出面(153)的凸状的投影透镜(15)。入射面(151)具有供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第一光的一部分入射的第一入射面(151a)、和供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光的另一部分入射的第二入射面(151b)。射出面(153)具有第一射出面(153a)和第二射出面(153b)。第二射出面(153b)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一射出面(153a)和第二射出面(153b)的边界处的第一射出面(153a)的切线(155)靠前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用前照灯具备框体和收纳于框体内部的灯具单元。灯具单元有时具有光源单元、和将从光源单元射出的光经由框体朝向前方投影的投影透镜。这种前照灯的一例被记载于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前照灯的投影透镜的入射面中,入射面的上端部以外的部分作为第一配光控制面形成,该上端部作为第二配光控制面形成。第一配光控制面通过来自光源单元的光的一部分,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第二配光控制面通过来自光源单元的光的另一部分,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第二配光图案与第一配光图案相比向上方投影。由此,实现位于比第一配光图案的照射区域靠上方的道路标识等对象物的视觉辨认度视觉辨认度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835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前照灯的投影透镜的入射面中,在第一配光控制面和第二配光控制面之间配置有台阶面。台阶面在从配置于投影透镜的上端侧的第二配光控制面朝向配置于投影透镜的下端侧的第一配光控制面的方向,向投影透镜的射出面侧凹陷。另外,台阶面沿着投影透镜的左右方向延伸。当来自光源单元的光的一部分向这种台阶面入射时,入射来的光会穿过台阶面而与第一配光图案的照射区域相比向上方投影。由此,有可能在第一配光图案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在投影近光用的配光图案及高架标志光用的配光图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在近光用的配光图案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其射出光;朝向前方凸的凸状的投影透镜,其具有供所述光入射的入射面及将所述光朝向所述前方射出的射出面,所述入射面具有:第一入射面,其供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所述光的一部分入射;至少一个第二入射面,其供形成与所述第一配光图案相比向上方投影的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所述光的另一部分入射,与所述第一入射面连续地相邻配置,所述第二入射面沿着所述投影透镜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射出面具有:第一射出面,其为曲面;第二射出面,其与所述第一射出面连续地相邻配置,所述第一射出面射出形成所述第一配光图案的所述光及形成所述第二配光图案的所述光,所述第二射出面至少射出形成所述第一配光图案的所述光,所述第二射出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所述第一射出面和所述第二射出面的边界处的所述第一射出面的切线相比靠前方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第二入射面与第一入射面连续地相邻配置,第二入射面沿着投影透镜的左右方向延伸。该情况下,当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未入射到本该入射的第一入射面,而是入射到第二入射面时,存在该光与第一配光图案的投影位置相比向上方投影的情况。因此,有可能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但是,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第二射出面至少射出形成第一配光图案的光,第二射出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第一射出面和第二射出面的边界处的第一射出面的切线相比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当第二射出面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光时,光能够在第一配光图案中扩散,而能够抑制在第一配光图案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因此,根据该车辆用前照灯,在投影近光用的配光图案及高架标志光用的配光图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在近光用的配光图案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入射面在所述投影透镜的所述左右方向从所述投影透镜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投影透镜的另一端。
该情况下,与第二入射面在投影透镜的左右方向不从投影透镜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的另一端的情况相比,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光容易入射到第二入射面。另外,当第二入射面在投影透镜的左右方向未从投影透镜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的另一端时,会导致在投影透镜的左右方向设置连接第二入射面的端部和第一入射面的其它面。当向该面入射例如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光时,该光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射出,而存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变成意想不到的形状的情况。但是,当第二入射面如上所述那样延伸时,就无需设置该面。因此,能够抑制形成第一配光图案的光向该面入射,能够抑制光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射出。
另外,优选的是,在从所述射出面侧俯视所述投影透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射出面配置于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该情况下,向第二入射面周边入射的光的一部分能够向第二射出面行进。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在近光用的配光图案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入射面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入射面,在从所述射出面侧俯视所述投影透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射出面配置于与一部分所述第二入射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且配置于不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入射面重叠的位置。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投影透镜的上下方向的所述投影透镜的截面,所述第二入射面是以随着朝向所述投影透镜的下方而接近所述射出面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投影透镜的中心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该情况下,第二配光图案能够与第一配光图案相比向上方投影,可提高位于与第一配光图案的照射区域相比靠上方的道路标识等对象物的视觉辨认度。
如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在投影近光用的配光图案及高架标志光用的配光图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在近光用的配光图案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结构的图。
图2是灯具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灯具单元的垂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反射镜单元、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主视图。
图5是从射出面侧观察的投影透镜的主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A-A线的投影透镜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B-B线的投影透镜的剖视图。
图8是概略性表示图7所示的投影透镜的截面的从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射出的光的光路例的图。
图9是表示近光的配光图案及高架标志光的配光图案的图。
图10是表示高架标志光的配光图案及远光的配光图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是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可以不脱离其主旨而进行变更、改良。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当组合以下例示的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在各个图中存在将一部分夸张记载等情况。
图1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车辆用前照灯1的框体10以车辆用前照灯1的垂直方向的截面来表示。车辆用前照灯1为汽车用的前照灯。汽车用的前照灯通常是分别备置于一般车辆前方的左右方向的车灯。在本说明书中,“右”是指在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右侧,“左”是指在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左侧。左右的前照灯分别除了形状在左右方向上大致对称以外,其结构相同。因此,以下对一车辆用前照灯1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是将从车辆用前照灯1的灯具单元LU射出的光经由车辆用前照灯1的投影透镜15直接向前方射出的直射型的灯具。
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框体10和收纳于框体10内的灯具单元LU。
框体10具备筒状的外壳11、前罩12以及后罩13。在外壳11的前方设置有开口,前罩12以堵塞该开口的方式固定于外壳11。另外,在外壳11的后方设置有比前方的开口小的开口,后罩13以堵塞该开口的方式固定于外壳11。
由外壳11、前罩12以及后罩13形成作为密闭的空间的灯室14。在灯室14内收纳有灯具单元LU。为了通过外壳11后方的开口来更换灯具单元LU,后罩13相对于外壳11可开闭或可装拆。外壳11和后罩13例如由树脂构成。
前罩12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从灯具单元LU射出的光透过前罩12。
图2是灯具单元LU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灯具单元LU的垂直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反射镜单元30、第一光源42及第二光源52的主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灯具单元LU具备投影透镜15、透镜保持架20、反射镜单元30、第一光源单元40、第二光源单元50、冷却单元70。
冷却单元70具备散热器71及冷却风扇75。散热器71具有第一基座部72、第二基座部73以及多个散热片74。第一基座部72是向前斜上方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第二基座部73是从第一基座部72的下端向前斜下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散热片74一体地配置于第一基座部72及第二基座部73的背面,与第一基座部72及第二基座部73热连接。散热片74向后罩13延伸。散热片74彼此在车辆的左右方向相互分开配置。冷却风扇75配置于散热片74的背面侧。冷却风扇75与散热片74隔开间隙配置,固定于散热器71。通过由冷却风扇75的旋转带来的气流,冷却散热器71。此外,冷却风扇75无需固定于散热器71。冷却风扇75例如可以固定于保持灯具单元LU的未图示的托架,也可以固定于外壳11的内表面。
第一光源单元40具备第一基板41、第一光源42以及第一连接器43。第一基板41为板状体,例如由金属构成。第一光源42配置于第一基板41上,射出成为近光及高架标志光的第一光。第一光源42具有并排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为矩阵状,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形成列,朝向前方射出光。多个发光元件各自通过向各个发光元件供给的电力,而能够单独地变更射出光的光量。另外,这些发光元件是射出白色光的荧光体方式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第一光源42是所谓LED阵列。此外,发光元件21的数量及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发光元件21可以是射出互不相同的波长的光的多个LED,也可以是射出互不相同的波长的光的多个LD(Laser Diode)。第一连接器43配置于第一基板41上,与第一基板41电连接。在第一连接器43插入与未图示的第一发光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未图示的第一线缆。第一发光控制电路将电信号经由第一线缆、第一连接器43以及第一基板41输入到第一光源42。第一光源42的发光元件的点亮图案通过该电信号来控制,由此控制从第一光源42射出的第一光的配光。
第一基板41重叠固定于冷却单元70的第一基座部72的前表面,因此,第一基板41的表面与第一基座部72的前表面大致平行。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基座部72向前斜上方延伸,所以第一基板41的表面也向前斜上方延伸。另外,固定于第一基板41的第一光源42的射出面与第一基板41的表面大致平行。因此,第一光源42的射出面的法线朝向前斜下方延伸。
第二光源单元50具备与第一基板41相同结构的第二基板51、第二光源52以及第二连接器53。第二光源52配置于第二基板51上,射出成为远光的第二光。第二光源52的结构与第一光源42相同。因此,第二光源52为所谓LED阵列。在第二连接器53插入与未图示的第二发光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未图示的第二线缆。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将电信号经由第二线缆、第二连接器53以及第二基板51输入到第二光源52。第二光源52的发光元件的点亮图案通过该电信号来控制,由此控制从第二光源52射出的第二光的配光。
第二基板51重叠固定于冷却单元70的第二基座部73的前表面,因此,第二基板51的表面与第二基座部73的前表面大致平行。如上所述,因为第二基座部73向前斜下方延伸,所以第二基板51的表面也向前斜下方延伸。另外,固定于第二基板51的第二光源52的射出面与第二基板51的表面大致平行。因此,第二光源52的射出面的法线朝向前斜上方延伸。
如上所述,第一光源42经由第一基板41固定于第一基座部72,第二光源52经由第二基板51固定于第二基座部73。因此,第二光源52配置于第一光源42的下方。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光源42及第二光源52相对于投影透镜15的光轴相互配置于非对称的位置。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光源42的射出面的法线朝向前斜下方延伸,第二光源52的射出面的法线朝向前斜上方延伸。因此,第一光从第一光源42射出的方向与第二光从第二光源52射出的方向交叉。
如图3及图4所示,反射镜单元30具有遮光器35、第一光源42用的反射镜31、第一光源42用的第一侧反射镜31a、第一光源42用的第二侧反射镜31b、第二光源52用的反射镜32、第二光源52用的第一侧反射镜32a、以及第二光源52用的第二侧反射镜32b。
遮光器35配置于第一光源42和第二光源52之间,遮挡从第一光源42射出的第一光的一部分。另外,遮光器35具有配置于遮光器35的上表面的第一反射面35a和配置于遮光器35的下表面的第二反射面35b。第一反射面35a是从第一光源42侧朝向投影透镜15延伸,并且将第一光的一部分向前方反射的凹状的反射面。第二反射面35b是从第二光源52侧朝向投影透镜15延伸,并且将第二光的一部分向前方反射的凹状的反射面。另外,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具有与后述截止线一致的形状,从左右端朝向中央并逐渐向后方凹陷。
反射镜31配置于第一光源42的上方。反射镜31具有配置于第一光源42侧并且覆盖第一光源42的上方的第三反射面31r。第三反射面31r及遮光器35的第一反射面35a沿着备置于第一光源42的多个LED的并排方向配置。第三反射面31r及第一反射面35a成为以从上下侧夹着该多个LED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反射镜。
第一侧反射镜31a配置于由第三反射面31r及第一反射面35a夹着的空间中备置于第一光源42的多个LED的并排方向的一端侧。另外,第二侧反射镜31b配置于该空间的另一端侧。第一侧反射镜31a及第二侧反射镜31b以彼此的间隔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变宽的方式配置。
反射镜32配置于第二光源52的下方。反射镜32具有配置于第二光源52侧并且覆盖第二光源52的下方的第四反射面32r。第四反射面32r及遮光器35的第二反射面35b沿着备置于第二光源52的多个LED的并排方向配置。第四反射面32r及第二反射面35b成为以从上下侧夹着该多个LED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反射镜。
第一侧反射镜32a配置于由第四反射面32r及第二反射面35b夹着的空间中备置于第二光源52的多个LED的并排方向的一端侧。另外,第二侧反射镜32b配置于该空间的另一端侧。第一侧反射镜32a及第二侧反射镜32b以彼此的间隔随着从后方向前方而变宽的方式配置。
图1、图2及图3所示的透镜保持架20是保持投影透镜15的筒状的部件。
在透镜保持架20,在前端部固定有投影透镜15的凸缘部15a。如上所述,第一光源42及第二光源52为LED阵列,来自第一光源42及第二光源52的发热量比卤素灯或放电灯等低。因此,能够由聚碳酸酯等树脂构成投影透镜15及透镜保持架20。通过投影透镜15及透镜保持架20由树脂构成,能够通过相互熔接固定投影透镜15及透镜保持架20。另外,通过投影透镜15及透镜保持架20由树脂构成,车辆用前照灯1轻量化,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透镜保持架20,在后端部配置有未图示的凸缘部,该凸缘部通过未图示的螺钉固定于冷却单元70的第一基座部72及第二基座部73。通过将投影透镜15固定于透镜保持架20,并且将透镜保持架20固定于冷却单元70,投影透镜15、透镜保持架20及冷却单元70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另外,反射镜单元30、第一光源单元40及第二光源单元50被固定于冷却单元70。因此,反射镜单元30、第一光源单元40及第二光源单元50和投影透镜15、透镜保持架20的相对位置也被固定。
如图3所示,投影透镜15是朝向前方凸的凸状的透镜。投影透镜15在第一光源42及第二光源52的前方配置于第一光源42的射出面42f的法线及第二光源52的射出面52f的法线穿过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投影透镜15的焦点设于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和投影透镜15之间。投影透镜15具有供从第一光源42射出的第一光及从第二光源52射出的第二光入射的入射面151、和使从入射面151入射到投影透镜15的第一光及第二光向前方射出的射出面153。因此,投影透镜15将从投影透镜15的背面侧的入射面151入射的第一光及第二光从投影透镜15的正面侧的射出面153向前方投影。
在本实施方式中,入射面151具有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和两个第二入射面151b。
第一入射面151a配置于入射面151中供第一光的一部分入射的入射区域和入射面151中供第二光入射的入射区域。向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的第一光是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光,向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的第二光是形成远光用的配光图案的光。
第二入射面151b配置于入射面151中供第一光的另一部分入射的入射区域。向第二入射面151b入射的第一光是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光。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是与比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相比向上方投影的配光图案。另外,第二光也向第二入射面151b入射。
接着,对入射面151的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及两个第二入射面151b的位置进行说明。
第一入射面151a及第二入射面151b从投影透镜15的上端朝向下端交替相邻地连续配置。在投影透镜15的上端及下端配置第一入射面151a。
位于投影透镜15的最上端的第一入射面151a配置于入射面151中供第一光及第二光入射的区域。向该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的第一光是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截止线的光。另外,配置于与该第一入射面151a相比靠下方的另外两个第一入射面151a配置于入射面151中供第一光及第二光入射的区域。
两个第二入射面151b配置于入射面151中供第一光入射的区域。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一方的第二入射面151b与另一第二入射面151b相比配置靠上方。
在图3所示的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的投影透镜15的截面,第二入射面151b是以随着朝向投影透镜15的下方而接近射出面153的方式相对于投影透镜15的中心轴C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因此,通过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上侧的一方的第二入射面151b,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被配置于后方,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中配置于中央的第一入射面151a被配置于前方。另外,通过另一方的第二入射面151b,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下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被进一步配置于前方。
图5是从射出面153侧观察到的投影透镜15的主视图。在图5中,用虚线投影配置于投影透镜15的背面即入射面151的第二入射面151b。第二入射面151b沿着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延伸。另外,第二入射面151b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从投影透镜15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在入射面151中,如上述配置的第二入射面151b以外的部分是第一入射面151a。
如图5所示,射出面153具有第一射出面153a和两个第二射出面153b。
如图5所示,在从射出面153侧俯视投影透镜15的情况下,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一方的第二射出面153b配置于投影透镜15的一端侧,另一方的第二射出面153b远离一方的第二射出面153b而配置于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侧。
如图5所示,在从射出面153侧俯视投影透镜15的情况下,两个第二射出面153b的一部分配置于与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重叠的位置。另外,在从射出面153侧俯视投影透镜15的情况下,两个第二射出面153b的另一部分配置于与配置于投影透镜15的上端侧的一方的第二入射面151b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该一部分是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的第二入射面151b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因为各第二射出面153b相互错开配置,所以一方的第二射出面153b与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及第二入射面151b重叠的部分和另一第二射出面153b与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及第二入射面151b重叠的部分错开地配置。另外,在从射出面153侧俯视投影透镜15的情况下,各第二射出面153b的剩余的一部分配置于不与配置于投影透镜15的下端侧的另一第二入射面151b重叠,而是与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中的配置于中央的第一入射面151a重叠的位置。因此,各第二射出面153b从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延伸到位于一方的第二入射面151b和另一方的第二入射面151b之间的第一入射面151a。在从射出面153侧俯视投影透镜15的情况下,各第二射出面153b与一方的第二入射面151b及与配置于中央的第一入射面151a相比更靠上侧配置的第一入射面151a较大部分地重叠。在射出面153中,第二射出面153b以外的部分为第一射出面153a,第二射出面153b与第一射出面153a连续地相邻配置。
图6是图5所示的A-A线的投影透镜15的剖视图。图7是图5所示的B-B线的投影透镜的剖视图。
第一射出面153a为球面的一部分,且为以一定的曲率弯曲的曲面。第一射出面153a为向前方凸出的凸状。
第二射出面153b是以与第一射出面153a的曲率不同的曲率弯曲的曲面。例如,第二射出面153b的曲率比第一射出面153a的曲率大。另外,在第二射出面153b中,第二射出面153b并排的图6所示的截面的第二射出面153b的曲率比与该并排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图7所示的截面的第二射出面153b的曲率大。在此,图6及图7所示的虚线表示假设第二射出面153b未设置于射出面153时的第一射出面153a的虚拟部分153d。虚拟部分153d位于如图6及图7所示的实际存在部分的第一射出面153a的延长线上。当将虚线所示的虚拟部分153d和第二射出面153b进行比较时,第二射出面153b为朝向比虚拟部分153d靠前方凸出的凸状。第二射出面153b相对于虚拟部分153d向前方的最大突出量例如为几μm。
在图6中,将第一射出面153a和第二射出面153b的边界处的第一射出面153a的切线作为切线155而用点划线图示。第二射出面153b的一部分配置于比切线155靠前方的位置。
第一射出面153a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第一光、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光、以及形成远光用的配光图案的第二光。
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第一光、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光、以及形成远光用的配光图案的第二光。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中以第一光扩散的方式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第一光。另外,在图7所示的第二射出面153b,当将穿过第二射出面153b的光和穿过第一射出面153a的虚拟部分153d的光进行比较时,第二射出面153b使穿过第二射出面153b的光与穿过虚拟部分153d的光相比而朝向投影透镜15的下方侧射出。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光的射出及车辆用前照灯1的作用进行说明。图8是概略性表示图7所示的投影透镜的截面的从第一光源42及第二光源52射出的光的光路例的图。此外,像在图6及图7中用虚线表示第一射出面153a的虚拟部分153d那样,在图8中也用虚线表示虚拟部分153d。另外,存在图8所示的各反射面的角度、光的反射角或折射角等是不正确的情况。如上所述,车辆用前照灯1对称地设置于车辆的左右。在以下配光的说明中,对设置于左右的车辆用前照灯1同样点亮或熄灭情况的配光进行说明。
首先,对从第一光源42射出的近光用的第一光L11、L12、L13进行说明。如下所说明那样,第一光L11、L12、L13从入射面151向投影透镜15入射。而且,该第一光L11、L12、L13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经由前罩12向前方射出。由此,第一光L11、L12、L13形成图9所示的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
在第一光源42中的各个LED中,从射出面42f向垂直方向射出的第一光L11的强度相对于向其它方向射出的第一光L12、L13的强度相对较强。各LED的射出面42f的法线朝向前斜下方延伸。因此,从射出面42f垂直射出的第一光L11朝向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射出,穿过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附近或与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相比的前方。因此,从第一光源42的射出面42f垂直射出的第一光L11的全部或一部分照射到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附近,入射到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的第一光L11的光量增多。上述的第一光L11例如从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中央的该第一入射面151a向投影透镜15入射。另外,第一光中照射到比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靠后方的光的一部分被遮光器35遮挡。通过遮光器35像这样遮挡第一光的一部分,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形成第一光的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截止线。如上所述,第一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到形成截止线的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并且入射到前方端35c的第一光的光量增多,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附近容易变亮。在此,通过投影透镜15的焦点15f形成于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和投影透镜15之间、即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附近,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截止线附近变亮。此外,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设为与近光用的所期望的截止线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形成为凹状。
另外,第一光L11的未图示的另一部分被第一反射面35a、第三反射面31r、第一侧反射镜31a及第二侧反射镜31b中的任一个向前方反射,从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到投影透镜15。该第一入射面151a例如是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中央及最下侧的入射面。
由第一反射面35a反射的第一光L11因发散角变小而向前方反射,从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到投影透镜15。因为发散角变小,所以第一光的配光中的规定范围比其它范围相对变亮。例如,通过使由第一反射面35a反射的第一光L11汇聚在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附近,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截止线附近变得更亮。
如上所述,入射到投影透镜15的第一光L11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的第一射出面153a射出。
另外,第一光L12被第三反射面31r反射,从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到投影透镜15。该第一入射面151a是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下侧的入射面。而且,第一光L12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的第一射出面153a射出。优选通过第三反射面31r反射的第一光L12照射更大范围来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因此,优选由第三反射面31r反射的第一光L12发散。
第一光L13的至少一部分穿过与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相比的更前方,从第一入射面151a直接入射到投影透镜15。该第一入射面151a是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上侧的入射面。入射到投影透镜15的第一光L13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的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从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的第一光L13与从第一射出面153a射出的第一光L11相比朝向投影透镜15的下方行进。另外,如图8中虚线箭头L13a所示,第一光L13通过第二射出面153b与穿过了第一射出面153a的虚拟部分153d的情况相比朝向投影透镜15的下方侧射出。
如上所述,第一光L11、L12、L13从入射面151向投影透镜15入射并而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经由前罩12向前方射出。另外,第一光源42由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并排的多个LED构成。因此,例如,第一光L11、L12的一部分也从与图8所示的截面不同的截面的射出面153的第一射出面153a射出。该第一射出面153a例如表示图5中的位于两个第二射出面153b之间的第一射出面153a。由此,第一光L11、L12、L13形成图9所示的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
另外,第一光源42射出第一光的一部分即第一光L14。第一光L14直接向两个第二入射面151b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二入射面151b行进,从该第二入射面151b入射到投影透镜15。第二入射面151b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从投影透镜15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因此,与第二入射面151b不从投影透镜15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的情况相比,第二入射面151b中的入射区域扩大,第一光L14容易入射到第二入射面151b。该第一光L14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的第二射出面153b经由前罩12向前方射出。如图8中虚线箭头L14a所示,第一光L14通过第二射出面153b与穿过了第一射出面153a的虚拟部分153d的情况相比朝向投影透镜15的下方侧射出。另外,第二入射面151b是以随着朝向投影透镜15的下方而接近射出面153的方式相对于投影透镜的中心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因此,该第一光L14与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截止线的第一光L11相比向上方射出。由此,第一光L14形成与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照射区域相比向上方投影的图9所示的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PO。
但是,假设第一光的一部分入射到沿着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入射面151b。该第一光是与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PO的第一光L14不同的光、即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光。该第一光当入射到第二入射面151b时,与第一光L14同样,穿过第二入射面151b而与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照射区域相比被投影至上方。由此,有可能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的不均。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第一光的至少一部分光从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第二射出面153b的一部分与第一射出面153a和第二射出面153b的边界处的第一射出面153a的切线155相比配置于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当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第一光时,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中第一光扩散,抑制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
接着,对从第二光源52射出的远光用的第二光L21、L22、L23、L24、L25进行说明。如下所说明那样,第二光L21、L22、L23、L24、L25从入射面151入射到投影透镜15。首先,第二光L21、L22从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向投影透镜15入射。第二光L23、L24从三个第一入射面151a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下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向投影透镜15入射。另外,第二光L25从两个第二入射面151b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二入射面151b向投影透镜15入射。因此,该第二光L21、L22、L23、L24、L25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经由前罩12向前方射出。这时,第二光L21、L22、L25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光L11、L12、L13相比向上方射出。因此,通过第二光L21、L22的至少一部分,在比上述截止线靠上方形成配光。另外,在从第二光源52射出第二光的情况下,也从第一光源42射出第一光。因此,从第二光源52射出的第二光的配光和从第一光源42射出的第一光的配光进行合成,形成图10所示的远光用的配光图案PH。另外,第二光L25与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PO的第一光L14相比向上方射出。因此,远光用的配光图案PH的外缘与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PO的外缘相比形成于外侧。下面,分别对第二光L21、L22、L23、L24、L25进行说明。
第二光L21、L22从第二光源52中的各LED的射出面52f射出。各LED的射出面52f的法线朝向前斜上方延伸。因此,从射出面52f垂直射出的第二光L21朝向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射出,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附近容易变亮。在此,如上所述,通过投影透镜15的焦点形成于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附近,上述截止线附近即第一光的配光和第二光的配光重叠的部分比其它部分相对变亮。
穿过比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靠前方的第二光L21的至少一部分从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直接入射到投影透镜15。另外,第二光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反射面35b、第四反射面32r、第一侧反射镜32a及第二侧反射镜32b中的任一个向前方反射并从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到投影透镜15。
另外,第二光L22被第四反射面32r反射,从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到投影透镜15。而且,第二光L22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的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优选通过由第四反射面32r反射的第二光L22照射更大范围而形成第二光的配光。因此,由第四反射面32r反射的第二光L22优选发散。
如图8中虚线箭头L21a、L22a所示,穿过第二射出面153b的第二光L21、L22通过第二射出面153b与穿过第一射出面153a的虚拟部分153d的情况相比向下方侧射出。
第二光L23通过第二反射面35b而发散角变小,向前方反射,并向配置于最下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行进。接着,第二光L23从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到投影透镜15。另外,第二光L24直接向配置于最下侧的第一入射面151a行进,从第一入射面151a入射到投影透镜15。第二光L23、L24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的第一射出面153a射出。因此,第二光的配光中的规定范围比其它范围相对变亮。例如,通过使由第二反射面35b反射的第二光L23汇聚在遮光器35的前方端35c附近,第一光的配光和第二光的配光重叠的部分变得更亮。
另外,第二光L25直接向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二入射面151b行进,从该第二入射面151b入射到投影透镜15。第二入射面151b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从投影透镜15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因此,与第二入射面151b不从投影透镜15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的情况相比,第二入射面151b的入射区域扩大,第二光L25容易入射到第二入射面151b。该第二光L25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的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如图8中虚线箭头L25a所示,穿过第二射出面153b的第二光L25通过第二射出面153b与穿过了第一射出面153a的虚拟部分153d的情况相比朝向下方侧射出。另外,第二入射面151b是随着朝向投影透镜15的下方而接近射出面153的方式相对于投影透镜15的中心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因此,该第二光L25与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PL的截止线的第一光L11及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PO的第一光L14相比向上方射出。
如上所述,第二光L21、L22、L23、L24、L25从入射面151向投影透镜15入射,透过投影透镜15,从射出面153经由前罩12向前方射出。另外,第二光源52由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上并排的多个LED构成。因此,例如,第二光L21、L22、L25的一部分也从与图8所示的截面不同的截面上的射出面153的第一射出面153a射出。该第一射出面153a例如表示图5中的位于两个第二射出面153b之间的第一射出面153a。由此,第二光L21、L22、L23、L24、L25与第一光L11、L12、L13一同形成图10所示的远光用的配光图案PH。另外,第二光L25向比第一光L14靠上方射出。因此,远光用的配光图案PH包含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PO。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射出第一光的第一光源42、和具有供第一光入射的入射面151及将第一光朝向前方射出的射出面153且朝向前方凸的凸状的投影透镜15。入射面151具有供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第一光的一部分入射的第一入射面151a、和供形成向比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靠上方投影的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光的另一部分入射且与第一入射面151a连续地相邻配置的第二入射面151b。第二入射面151b沿着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延伸。射出面153具有曲面的第一射出面153a、和与第一射出面153a连续地相邻配置的第二射出面153b。第一射出面153a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第一光及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光。第二射出面153b至少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第一光。第二射出面153b的一部分配置于比第一射出面153a和第二射出面153b的边界处的第一射出面153a的切线155靠前方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第二入射面151b与第一入射面151a连续地相邻配置,第二入射面151b沿着投影透镜的左右方向延伸。该情况下,当来自第一光源42的第一光的一部分不是入射到本该入射的第一入射面151a而是入射到第二入射面151b时,存在该第一光与比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投影位置相比被投影向上方的情况。因此,有可能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第二射出面153b至少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第一光,第二射出面153b的一部分配置于比第一射出面153a和第二射出面153b的边界处的第一射出面153a的切线155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当第二射出面153b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光时,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中第一光扩散,可以抑制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因此,根据该车辆用前照灯1,在投影近光用的配光图案及高架标志光用的配光图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在近光用的配光图案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第二入射面151b优选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从投影透镜15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
该情况下,与第二入射面151b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不从投影透镜15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的情况相比,形成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光容易入射到第二入射面151b。另外,当第二入射面151b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不从投影透镜15的一端延伸到投影透镜15的另一端时,导致在投影透镜15的左右方向设置连接第二入射面151b的端部和第一入射面151a的其它面。当向该面入射例如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光时,该光就会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射出,而存在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变成意想不到的形状的情况。另外,例如即使入射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光,也存在远光用的配光图案变成意想不到的形状的情况。但是,当第二入射面151b如上所述延伸时,就无需设置该面。因此,能够抑制形成第一配光图案及远光用的配光图案的光向该面入射,且能够抑制光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射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在从射出面153侧俯视投影透镜15的情况下,第二射出面153b配置于与第二入射面151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该情况下,入射到第二入射面151b周边的光的一部分能够向第二射出面153b行进。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近光用配光图案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投影透镜15的上下方向的投影透镜15的截面,第二入射面151b优选为以随着朝向投影透镜15的下方而接近射出面153的方式相对于投影透镜15的中心轴C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该情况下,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能够与比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相比投影向上方,可以提高与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照射区域相比位于上方的道路标识等对象物的视觉辨认度。
以上,以上述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
第一入射面151a只要至少配置一个即可。
第二入射面151b只要至少配置一个即可。
第一射出面153a也可以是以互不相同的曲率形成的多个面连续的射出面。该情况下,第一射出面153a为非球面。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射出面153a上形成凸凹。
第二射出面153b至少配置一个即可。
第二射出面153b也可以是以互不相同的曲率形成的多个面连续的射出面。该情况下,第二射出面153b为非球面。另外,也可以在第二射出面153b上形成凸凹。
第二射出面153b也可以是平面。
第二射出面153b也可以是以一定曲率弯曲的射出面。该情况下,第二射出面153b为球面。第二射出面153b的曲率也可以比第一射出面153a的规定曲率大。
第二射出面153b的曲率也可以是与第一射出面153a相同的曲率。该情况下,圆周的一部分具备第二射出面153b的圆的中心配置于比圆周的一部分具备第一射出面153a的圆的中心靠前方的位置。第二射出面153b的曲率也可以是比第一射出面153a小的曲率。另外,在第二射出面153b中,第二射出面153b并排的图6所示的截面的第二射出面153b的曲率也可以与垂直于该并排方向的方向的图7所示的截面的第二射出面153b的曲率相同,还可以比该曲率小。
第二射出面153b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比第一射出面153a和第二射出面153b的边界处的第一射出面153a的切线155靠前方的位置。
第二射出面153b也可以至少射出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光。
一方的第二入射面151b也可以配置于与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截止线的第一光在入射面151的入射位置重叠的位置。
在从射出面153侧俯视投影透镜15的情况下,第二射出面153b也可以配置在与配置于投影透镜15的上端侧的第二入射面151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另外,在从射出面153侧俯视投影透镜15的情况下,第二射出面153b也可以配置于与一部分第二入射面151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且配置于不与另一部分第二入射面151b重叠的位置。一部分第二入射面151b是配置于投影透镜15的上端侧的入射面,另一部分第二入射面151b是配置于投影透镜15的下端侧的入射面。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投影近光用的配光图案及高架标志光用的配光图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在近光用的配光图案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横条纹状不均的车辆用前照灯,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在汽车等的车辆用前照灯领域等中利用。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其射出光;
朝向前方凸的凸状的投影透镜,其具有供所述光入射的入射面及将所述光朝向所述前方射出的射出面,
所述入射面具有:
第一入射面,其供形成近光用的第一配光图案的所述光的一部分入射;
至少一个第二入射面,其供形成向比所述第一配光图案靠上方投影的高架标志光用的第二配光图案的所述光的另一部分入射,与所述第一入射面连续地相邻配置,
所述第二入射面沿着所述投影透镜的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射出面具有:
第一射出面,其为曲面;
第二射出面,其与所述第一射出面连续地相邻配置,
所述第一射出面射出形成所述第一配光图案的所述光及形成所述第二配光图案的所述光,
所述第二射出面至少射出形成所述第一配光图案的所述光,
所述第二射出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所述第一射出面和所述第二射出面的边界处的所述第一射出面的切线相比靠前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入射面在所述投影透镜的所述左右方向从所述投影透镜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投影透镜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射出面侧俯视所述投影透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射出面配置于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射面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入射面,
在从所述射出面侧俯视所述投影透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射出面配置于与一部分所述第二入射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且配置于不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入射面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投影透镜的上下方向的所述投影透镜的截面上,所述第二入射面是以随着朝向所述投影透镜的下方而接近所述射出面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投影透镜的中心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CN202080084046.XA 2019-12-04 2020-12-01 车辆用前照灯 Active CN1147466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9642 2019-12-04
JP2019219642 2019-12-04
PCT/JP2020/044605 WO2021112063A1 (ja) 2019-12-04 2020-12-01 車両用前照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6695A true CN114746695A (zh) 2022-07-12
CN114746695B CN114746695B (zh) 2024-03-15

Family

ID=76221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4046.XA Active CN114746695B (zh) 2019-12-04 2020-12-01 车辆用前照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67500B2 (zh)
CN (1) CN114746695B (zh)
WO (1) WO2021112063A1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1021A (zh) * 2011-07-26 2013-01-30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WO2013120121A1 (de) * 2012-02-13 2013-08-22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Beleuchtungs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14203590A (ja) * 2013-04-02 2014-10-27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4235836A (ja) * 2013-05-31 2014-12-1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CN105531532A (zh) * 2013-09-05 2016-04-27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
JP2016071976A (ja) * 2014-09-29 2016-05-09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6081874A (ja) * 2014-10-22 2016-05-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CN106838758A (zh) * 2015-12-04 2017-06-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前照灯以及移动体
JP2017191722A (ja) * 2016-04-14 2017-10-1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2018098105A (ja) * 2016-12-15 2018-06-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US20180363874A1 (en) * 2015-12-15 2018-12-20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lamp and substrate
CN109642715A (zh) * 2016-09-02 2019-04-1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US20190145595A1 (en) * 2016-06-29 2019-05-16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lamp
CN110274211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1021A (zh) * 2011-07-26 2013-01-30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US20130027961A1 (en) * 2011-07-26 2013-01-31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ular lamp
WO2013120121A1 (de) * 2012-02-13 2013-08-22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Beleuchtungs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14203590A (ja) * 2013-04-02 2014-10-27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4235836A (ja) * 2013-05-31 2014-12-1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CN105531532A (zh) * 2013-09-05 2016-04-27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
JP2016071976A (ja) * 2014-09-29 2016-05-09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6081874A (ja) * 2014-10-22 2016-05-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CN106838758A (zh) * 2015-12-04 2017-06-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前照灯以及移动体
US20180363874A1 (en) * 2015-12-15 2018-12-20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lamp and substrate
JP2017191722A (ja) * 2016-04-14 2017-10-1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US20190145595A1 (en) * 2016-06-29 2019-05-16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lamp
CN109642715A (zh) * 2016-09-02 2019-04-1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JP2018098105A (ja) * 2016-12-15 2018-06-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CN110274211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2063A1 (ja) 2021-06-10
CN114746695B (zh) 2024-03-15
JPWO2021112063A1 (zh) 2021-06-10
JP7467500B2 (ja) 2024-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2314B (zh) 灯具单元及车辆用前照灯
KR100544077B1 (ko) 차량용 전조등
KR100824912B1 (ko) 차량용 전조등
EP2500628B1 (en) Vehicle headlamp
JP6980377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JP6857490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US11168858B2 (en) Vehicular lamp
JP2005251435A (ja) 車両用前照灯
US20140340923A1 (en) Light source for headlight and headlight
US11359787B2 (en) Lamp for vehicle
JP5640306B2 (ja) 灯具ユニット
JP6019769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WO2019225645A1 (ja) 車両用灯具
JP6161504B2 (ja) 車載用前照灯
CN108224352B (zh) 灯具
JP6937121B2 (ja) 灯具
CN114746695B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210801003U (zh) 车辆用灯具
KR20220014690A (ko) 차량용 램프
JP2021111446A (ja) 車両用灯具
WO2023048043A1 (ja) 車両用灯具
WO2023162906A1 (ja) 車両用灯具
WO2024111631A1 (ja) 車両用灯具
WO2023095523A1 (ja) 車両用灯具
WO2024009718A1 (ja) 車輌用前照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