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4432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4432A
CN114744432A CN202111317513.1A CN202111317513A CN114744432A CN 114744432 A CN114744432 A CN 114744432A CN 202111317513 A CN202111317513 A CN 202111317513A CN 114744432 A CN114744432 A CN 114744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rface
holder
cavity
cavities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75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4432B (zh
Inventor
泷泽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44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4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4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4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外部壳体、内部壳体及容纳于所述内部壳体的端子,其中,朝内部壳体插入所述空腔的方向延伸的保持器形成于所述空腔的内壁表面,用于接收所述保持器的凹槽部形成于所述内部壳体的外壁表面,所述保持器配置为实现容纳于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复数个端子的二次锁定,所述空腔的所述保持器的形状互不相同,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凹槽部具有与相应空腔的所述保持器的形状互补的形状。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专利申请的PCT国际公布之日文翻译公开2016-511520号)揭示一种电性连接器组件,如本文的图41所示,其包括护罩壳体101及复数个插座载体(未表示),所述护罩壳体101有复数个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所述复数个插座载体相应地插入所述复数个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各所述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的内壁表面具有突出部102。在这个结构中,当各所述插座载体插入各所述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容纳于各所述插座载体的复数个端子被所述突出部102二次锁定。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当各插座载体插入相应的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各插座载体插入不同于相应的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的另一个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换而言之,各插座载体插入非相应的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的另一个插座载体接收空腔100会造成错误插入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一目的为提供当复数个内部壳体插入形成于外部壳体的复数个空腔时,避免各内部壳体插入不同于相应空腔的空腔之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连接器包括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包括复数个空腔,复数个内部壳体相应地插入所述复数个空腔,各内部壳体容纳复数个端子;其中,保持器形成于各所述空腔的内壁表面,所述保持器朝各所述内部壳体插入各所述空腔的壳体插入方向延伸,凹槽部形成于各所述内部壳体的外壁表面,当各所述内部壳体插入各所述空腔时,所述凹槽部用于接收所述保持器,当各所述内部壳体插入各所述空腔时,所述保持器插入所述凹槽部,因此容纳于各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复数个端子被所述保持器二次锁定,所述复数个空腔的所述保持器具有互不相同的形状,并且,所述复数个内部壳体的所述凹槽部具有与相应空腔的所述保持器的形状互补的形状。
通过本发明,当复数个内部壳体插入形成于外部壳体的复数个空腔时,避免各内部壳体插入不同于相应空腔的空腔。
本发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可根据后述的详细描述及随附图式而更完全地得到理解,随附图式仅用以图解说明,因此不被视为限制本发明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容纳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的斜视图。
图2为未容纳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的斜视图。
图3为三个内部壳体的斜视图。
图4为从其它方向观察三个内部壳体的斜视图。
图5为从另一个其它方向观察三个内部壳体的斜视图。
图6为容纳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的正视图。
图7为未容纳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的正视图。
图8为表示第一空腔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9为表示第二空腔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10为表示第三空腔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11为第一内部壳体的左视图。
图12为第二内部壳体的左视图。
图13为第三内部壳体的左视图。
图14为第一内部壳体的右视图。
图15为第二内部壳体的右视图。
图16为第三内部壳体的右视图。
图17为容纳于第一空腔的第一内部壳体背面一侧的横截面的示例图。
图18为容纳于第一空腔的第一内部壳体正面一侧的横截面的示例图。
图19为容纳于第二空腔的第二内部壳体背面一侧的横截面的示例图。
图20为容纳于第二空腔的第二内部壳体正面一侧的横截面的示例图。
图21为容纳于第三空腔的第三内部壳体背面一侧的横截面的示例图。
图22为容纳于第三空腔的第三内部壳体正面一侧的横截面的示例图。
图23为表示第一内部壳体将要插入第二空腔的情况的图例。
图24为表示第一内部壳体将要插入第三空腔的情况的图例。
图25为表示第二内部壳体将要插入第一空腔的情况的图例。
图26为表示第二内部壳体将要插入第三空腔的情况的图例。
图27为表示第三内部壳体将要插入第一空腔的情况的图例。
图28为表示第三内部壳体将要插入第二空腔的情况的图例。
图29为表示压接到第一电线上的第一端子的图例。
图30为表示压接到第二电线上的第二端子的图例。
图31为表示插入第一端子的第一内部壳体插入外部壳体的情况的图例。
图32为表示第一端子插入第一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33为表示第一端子插入第二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34为表示第一端子插入第三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35为表示第二端子插入第一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36为表示第二端子插入第二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37为表示第二端子插入第三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保持器的图例。
图38为表示第一端子未完全插入的情况的图例。
图39为表示当保持器不为钩状时外部壳体弯曲的情况的图例。
图40为通过力作用弯曲外部壳体及钩状保持器以避免发生弯曲的情况的示例图。
图41为专利文献1之图2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
2:外部壳体
3:第一内部壳体
3a、3b、3c:凹槽部
3d、3e:孔
3f、3g、3h:突出部
3j:左侧表面
3i:右侧表面
4:第二内部壳体
4a、4b、4c:凹槽部
4d、4e:孔
4f、4g、4h:突出部
4j、4k:左侧表面
4i:右侧表面
5:第三内部壳体
5a、5b、5c:凹槽部
5d、5e:孔
5f、5g、5h:突出部
5j、5k:左侧表面
5i:右侧表面
11:第一空腔
12:第二空腔
13:第三空腔
21a:左侧壁表面
21b:右侧壁表面
22a:左侧壁表面
22b:右侧壁表面
23a:左侧壁表面
23b:右侧壁表面
31:左保持器
31a:水平部
31b:垂直部
31c:下表面
31e:左侧表面
32:右上保持器
32a:水平部
32b:垂直部
32c:下表面
32e:右侧表面
33:右下保持器
33a:水平部
33c:下表面
34:左保持器
34a:水平部
34b:垂直部
34e:左侧表面
35:右上保持器
35a:水平部
35b:垂直部
35d:下表面
35e:右侧表面
36:右下保持器
36a:水平部
36b:垂直部
36d:下表面
36e:右侧表面
37:左保持器
37a:水平部
37b:垂直部
37d:下表面
37e:左侧表面
38:右上保持器
38a:水平部
38b:垂直部
38d:下表面
38e:右侧表面
39:右下保持器
39a:水平部
39b:垂直部
39d:下表面
39e:右上表面
41:第一电线
42:第一端子
42a:第一锁定部
42b:上表面
43:第二电线
44:第二端子
44a:第二锁定部
44b:上表面
100:插座载体接收空腔
101:护罩壳体
102:突出部
A、B、C、D、E、F: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图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连接器1包括外部壳体2,空腔11、12及13形成于外部壳体2,并且复数个内部壳体3、4及5容纳于外部壳体2。下文形成于外部壳体2的空腔的数量为3。
内部壳体3、4及5分别容纳于空腔11、12及13。内部壳体3容纳于空腔11。内部壳体4容纳于空腔12。内部壳体5容纳于空腔13。
因此,对应于内部壳体3的空腔为空腔11。对应于内部壳体4的空腔为空腔12。对应于内部壳体5的空腔为空腔13。
图1为在容纳内部壳体3、4及5的情况之下外部壳体2的斜视图。图2为在未容纳内部壳体3、4及5的情况之下外部壳体2的斜视图。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的图式效果,电线41及43未完全表示于图1及其它图式中。
第一内部壳体3、第二内部壳体4及第三内部壳体5的形状彼此相似但却互不相同。图3及4为内部壳体3、4及5的斜视图。图5为从下方观察内部壳体3、4及5的斜视图。
例如,如图3、4及5所示,内部壳体3、4及5有孔3d、3e、4d、4e、5d及5e,孔3d、3e、4d、4e、5d及5e用于供附接到电线的端子的插入。特别地,如图5所示,第二内部壳体4中的孔4d的数量少于第一内部壳体3中孔3d的数量及第三内部壳体5中孔5d的数量。
基于上述,第二内部壳体4具有与第一内部壳体3及第三内部壳体5不同的结构。同样地,第一内部壳体3及第三内部壳体5被区别使用。因此,有必要容纳内部壳体3、4及5中特定的一个于外部壳体2的空腔11、12及13。特别地,内部壳体4或内部壳体5不应插入外部壳体2的空腔11是有原因的。内部壳体3或内部壳体5不应插入外部壳体2的空腔12是有原因的。内部壳体3或内部壳体4不应插入外部壳体2的空腔13是有原因的。如果空腔与内部壳体的对应关系错误,通过连接器1连接的信号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就会发生错误,因此连接器1的作为连接信号线的基本功能就会削弱。
回头参照图2,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2及第三空腔13形成于外部壳体2。各空腔11、12及13是被外部壳体2的内壁表面包围的空间。
空腔11、12及13互相平行延伸。内部壳体3插入空腔11的方向、内部壳体4插入空腔12的方向及内部壳体5插入空腔13的方向互相平行。空腔11、12及13朝复数个内部壳体3、4及5的插入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保持器31、32及33形成于第一空腔11的内壁表面。保持器34、35及36形成于第二空腔12的内壁表面。保持器37、38及39形成于第三空腔13的内壁表面。
形成于第一空腔11的保持器31、32及33、形成于第二空腔12的保持器34、35及36、以及形成于第三空腔13的保持器37、38及39的形状组合互不相同。
回头参照图2,空腔11、12及13延伸的方向被称作Y方向,空腔11、12及13彼此相邻排列的方向被称作X方向。X方向与Y方向正交。进一步地,为简化描述,假定X方向与Y方向类似,同时垂直于X方向及Y方向的垂直方向被称作Z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当描述分别容纳于空腔11、12及13的内部壳体3、4及5的结构时,X方向、Y方向及Z方向被用作坐标系。进一步地,在下文说明的一些实施例中,Y方向被描述为正面(朝前)及背面(朝后)方向,X方向作为水平方向,Z方向作为垂直方向。
第一空腔11具有开口因此第一内部壳体3能够在Y方向滑动插入。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空腔11开口而使第一内部壳体3能够插入的Y方向的一侧为正面一侧,与之相反方向的一侧为背面一侧。壁表面形成于背面一侧。
图6为从正面一侧观察在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以及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的情况之下的示例图。另一方面,图7为从正面一侧观察在没有任何一个内部壳体3、4及5容纳于外部壳体2的空腔11、12及13的情况之下的示例图。
如图1、2、6及7所示,从正面一侧观察时第一空腔11位于左侧,从正面一侧观察时第二空腔12位于中央,从正面一侧观察时第三空腔13位于右侧,在Z方向位置对齐的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2及第三空腔13排列于X方向。换而言之,在X方向第二空腔12介于第一空腔11及第三空腔13之间。
如图7所示,第一空腔11包括介于左侧壁表面21a及右侧壁表面21b之间的空间,左保持器31形成于左侧壁表面21a上,右上保持器32及右下保持器33形成于右侧壁表面21b上。第一空腔11可能包括所述空间的上方部分,所述空间介于左侧壁表面21a及右侧壁表面21b之间。
朝Y方向延伸并相向而对的左侧壁表面21a及右侧壁表面21b为外部壳体2的内侧表面。因此,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的情况即第一内部壳体3从正面一侧插入左侧壁表面21a及右侧壁表面21b之间的情况,并且第一内部壳体3固定介于左侧壁表面21a及右侧壁表面21b之间。
因此,如图6所示,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大部分的第一内部壳体3介于左侧壁表面21a及右侧壁表面21b之间,并且部分的第一内部壳体3设置于介于左侧壁表面21a及右侧壁表面21b之间的空间上方的空间。
同样地,如图7所示,第二空腔12具有开口因此第二内部壳体4能够从正面一侧插入。第三空腔13具有开口因此第三内部壳体5能够从正面一侧插入。壁表面形成于背面一侧。
第二空腔12为包括介于左侧壁表面22a及右侧壁表面22b之间的空间的空间。朝Y方向延伸并相向而对的左侧壁表面22a及右侧壁表面22b为外部壳体2的内侧表面。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的情况即第二内部壳体4从正面一侧插入左侧壁表面22a及右侧壁表面22b之间的情况,并且第二内部壳体4固定介于左侧壁表面22a及右侧壁表面22b之间。
因此,如图6所示,当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大部分的第二内部壳体4介于左侧壁表面22a及右侧壁表面22b之间,并且部分的第二内部壳体4设置于介于左侧壁表面22a及右侧壁表面22b之间的空间上方的空间。
同样地,如图7所示,第三空腔13为包括介于左侧壁表面23a及右侧壁表面23b之间的空间的空间。朝Y方向延伸并相向而对的左侧壁表面23a及右侧壁表面23b为外部壳体2的内侧表面。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的情况即第三内部壳体5从正面一侧插入左侧壁表面23a及右侧壁表面23b之间的情况,并且第三内部壳体5固定介于左侧壁表面23a及右侧壁表面23b之间。
因此,如图6所示,当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大部分的第三内部壳体5介于左侧壁表面23a及右侧壁表面23b之间,并且部分的第三内部壳体5设置于介于左侧壁表面23a及右侧壁表面23b之间的空间上方的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7所示,外部壳体2的位于背面一侧的壁表面具有窗口,所述窗口用于当移除容纳于外部壳体2的内部壳体3、4及5时,从外部壳体2的背面一侧推动内部壳体3、4及5至外部壳体2的正面一侧。
例如,识别部分(识别记号)设置于内部壳体3、4及5的插入侧末尾(插入方向的末端),因此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位于外部壳体2背面一侧的壁表面的窗口确认识别部分。因此技术人员能够识别从外部壳体2背面一侧的壁表面的外侧插入外部壳体2的内部壳体。
图8~10、图17~28、以及图31~39为从正面观察的外部壳体2、内部壳体3、4及5的正视图或横截面图。
如图8所示,下文说明第一空腔11的左保持器31与右上保持器32及右下保持器33,左保持器31从左侧壁表面21a朝内突出,右上保持器32及右下保持器33从右侧壁表面21b朝内突出。
左保持器31包括水平部31a及垂直部31b,水平部31a从左侧壁表面21a朝内突出,垂直部31b从水平部31a的末端垂直突出。水平部31a为保持器第一突出部的具体例子。垂直部31b为保持器第二突出部的具体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器第二突出部连接于保持器第一突出部的末端,并且保持器第二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不同于保持器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下文说明上述相同地应用于保持器32~39的水平部及垂直部。
需要注意的是,水平部31a及垂直部31b具有朝Y方向延伸的形状。换而言之,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水平部31a及垂直部31b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1a朝右突出。垂直部31b形成为从水平部31a的末端朝上突出。
右上保持器32包括水平部32a及垂直部32b,水平部32a从右侧壁表面21b朝内突出,垂直部32b从水平部32a的末端突出并且突出方向不同于水平部32a的突出方向。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水平部32a及垂直部32b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2a朝左突出。垂直部32b形成为从水平部32a的末端朝上突出。
右下保持器33包括从右侧壁表面21b朝内突出的水平部33a。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水平部33a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3a朝左突出。没有垂直部形成于右下保持器33的水平部33a。
右上保持器32形成为在Y方向长于右下保持器33。因此,在正面方向位于右上保持器32的正面一侧的末端比位于右下保持器33的正面一侧的末端突出更多。
右上保持器32及右下保持器33形成为互相平行,并且右上保持器32形成于右下保持器33之上。进一步地,假定左保持器31及右下保持器33在Z方向基本形成于相同位置。
因此,右上保持器32形成于左保持器31及右下保持器33之上。
如图9所示,从左侧壁表面22a朝内突出的左保持器34形成于第二空腔12的左侧壁表面22a。从右侧壁表面22b朝内突出的右上保持器35及右下保持器36形成于第二空腔12的右侧壁表面22b。
左保持器34包括水平部34a及垂直部34b,水平部34a从左侧壁表面22a朝内突出,垂直部34b从水平部34a的末端突出并且突出方向不同于水平部34a的突出方向。当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时,水平部34a及垂直部34b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4a朝右突出。垂直部34b形成为从水平部34a的末端朝上突出。
右上保持器35包括水平部35a及垂直部35b,水平部35a从右侧壁表面22b朝内突出,垂直部35b从水平部35a的末端突出并且突出方向不同于水平部35a的突出方向。当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时,水平部35a及垂直部35b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5a朝左突出。垂直部35b形成为从水平部35a的末端朝下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右上保持器35,垂直部35b可能只部分形成于正面一侧并且未形成于背面一侧。
右下保持器36包括水平部36a及垂直部36b,水平部36a从右侧壁表面22b朝内突出,垂直部36b从水平部36a的末端突出并且突出方向不同于水平部36a的突出方向。当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时,水平部36a及垂直部36b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6a朝左突出。垂直部36b形成为从水平部36a的末端朝下突出。
右上保持器35形成为在Y方向长于右下保持器36。因此,在正面方向,位于右上保持器35的正面一侧的末端比位于右下保持器36的正面一侧的末端突出更多。
右上保持器35及右下保持器36形成为互相平行,并且右上保持器35形成于右下保持器36之上。进一步地,假定左保持器34及右下保持器36在Z方向基本形成于相同位置。
因此,右上保持器35形成于左保持器34及右下保持器36之上。
如图10所示,从左侧壁表面23a朝内突出的左保持器37形成于第三空腔13的左侧壁表面23a。从右侧壁表面23b朝内突出的右上保持器38形成于第三空腔13的右侧壁表面23b。
左保持器37包括水平部37a及垂直部37b,水平部37a从左侧壁表面23a朝内突出,垂直部37b从水平部37a的末端突出并且突出方向不同于水平部37a的突出方向。当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水平部37a及垂直部37b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7a朝右突出。垂直部37b形成为从水平部37a的末端朝下突出。
右上保持器38包括水平部38a及垂直部38b,水平部38a从右侧壁表面23b朝内突出,垂直部38b从水平部38a的末端突出并且突出方向不同于水平部38a的突出方向。当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水平部38a及垂直部38b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8a朝左突出。垂直部38b形成为从水平部38a的末端朝下突出。需要注意的是,在右上保持器38,垂直部38b可能只部分形成于正面一侧并且未形成于背面一侧。
右下保持器39包括水平部39a及垂直部39b,水平部39a从右侧壁表面23b朝内突出,垂直部39b从水平部39a的末端突出并且突出方向不同于水平部39a的突出方向。当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水平部39a及垂直部39b具有沿容纳方向延伸的形状。
水平部39a朝左突出。垂直部39b形成为从水平部39a的末端朝下突出。
右上保持器38形成为在Y方向长于右下保持器39。因此,在正面方向,位于右上保持器38的正面一侧的末端比位于右下保持器39的正面一侧的末端突出更多。
右上保持器38及右下保持器39形成为互相平行,并且右上保持器38形成于右下保持器39之上。进一步地,假定左保持器37及右下保持器39在Z方向基本形成于相同位置。
因此,右上保持器38形成于左保持器37及右下保持器39之上。
因此,垂直部的突出方向的组合如下。
首先,重点在于左保持器31、34及37,以及右上保持器32、35及38在各空腔11、12及13的组合。
在第一空腔11,左保持器31的垂直部31b朝上突出,右上保持器32的垂直部32b朝上突出,垂直部31b及垂直部32b为“上:上”组合。同样地,在第二空腔12中的保持器34及35的垂直部34b及35b的方向为“上:下”组合,在第三空腔13中的保持器37及38的垂直部37b及38b的方向为“下:下”组合。
基于上述,第一空腔11中的保持器31及32的垂直部31b及32b的突出方向之组合、第二空腔12中的保持器34及35的垂直部34b及35b的突出方向之组合、以及第三空腔13中的保持器37及38的垂直部37b及38b的突出方向之组合互不相同。
上述同样适用于重点在于左保持器31、34及37,右上保持器32、35及38,以及右下保持器33、36及39在各空腔11、12及13之组合的情况。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因为右下保持器33中没有垂直部,第一空腔11中的保持器31及32的垂直部31b及垂直部32b的方向与未存在于右下保持器33中的垂直部的组合为“上:上:无”。如图9所示,第二空腔12中的保持器34、35及36的垂直部34b、35b及36b的方向为“上:下:下”组合。如图10所示,第三空腔13中的保持器37、38及39的垂直部37b、38b及39b的方向为“下:下:下”组合。因此,第一空腔11中的组合、第二空腔12中的组合及第三空腔13中的组合互不相同。
如图8及图10所示,左保持器31的水平部31a略微低于左保持器37的水平部37a。如图9及图10所示,同样适用于左保持器34,左保持器34的水平部34a略微低于左保持器37的水平部37a。特别地,如图8~10所示,当包含空腔11、12及13分别具有的左保持器31、34及37时,具有朝下突出的垂直部的保持器的水平部在Z方向的位置略微高于具有朝上突出的垂直部的保持器的水平部在Z方向的位置。
上述同样适用于右上保持器32、35及38与右下保持器36及39。虽然右下保持器33不具有垂直部,垂直部朝上突出的情况亦同样适用于右下保持器33。特别地,在Z方向水平部33a的位置略微低于右下保持器36的水平部36a及右下保持器39的水平部39a。
下文参照图3~5、图11~16、以及图17~22说明内部壳体3、4及5的结构。图11~16为表示内部壳体3、4及5的左侧表面及右侧表面的图例。
图17为表示从正面一侧观察位于第一内部壳体3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背面一侧的X-Z横截面(图11中的横截面A)的图例,图18为表示从正面一侧观察位于第一内部壳体3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靠近正面一侧的X-Z横截面(图11中的横截面B)的图例。
同样地,图19为表示从正面一侧观察位于第二内部壳体4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背面一侧的X-Z横截面(图12中的横截面C)的图例,图20为表示从正面一侧观察位于第二内部壳体4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靠近背面一侧的X-Z横截面(图12中的横截面D)的图例。
同样地,图21为表示从正面一侧观察位于第三内部壳体5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背面一侧的X-Z横截面(图13中的横截面E)的图例,图22为表示从正面一侧观察位于第三内部壳体5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靠近背面一侧的X-Z横截面(图13中的横截面F)的图例。
如图3~5所示,第一内部壳体3沿着Y方向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如图1及图6所示,第一内部壳体3沿着Y方向插入第一空腔11而容纳于第一空腔11。
如图3~5、图11及12所示,第一内部壳体3具有位于其左外侧表面的凹槽部3a以及位于其右外侧表面的凹槽部3b及3c,并且两种类型的孔3d及3e垂直贯穿第一内部壳体3。两种类型的孔3d及3e各包括复数个孔。
如图11所示,当从正面一侧观察,第一内部壳体3的左侧表面具有在X方向朝右凹陷的凹槽部3a。换而言之,凹槽部3a具有第一内部壳体的部分左侧表面在X方向朝内凹陷并且该凹陷在Y方向加长的形状。
如图17所示,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凹槽部3a形成于左保持器31相应的位置。
如图11所示,在凹槽部3a,从上表面朝下突出的突出部3f形成为在Y方向延伸。需要注意的是,突出部3f可能在Y方向具有预定间隔的狭缝。
如图14所示,当从正面一侧观察,第一内部壳体3的右侧表面具有在X方向朝左凹陷的凹槽部3b及凹槽部3c。需要注意的是,凹槽部3b相对于凹槽部3c位于正面一侧。凹槽部3b及凹槽部3c一体地形成。
如图18所示,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凹槽部3b形成于右上保持器32相应的位置。
如图17所示,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凹槽部3c形成于右下保持器33相应的位置。
如图14所示,在凹槽部3b,突出部3g形成为从上表面朝下突出。在凹槽部3c,突出部3h形成为从上表面朝下突出。
各突出部3g及突出部3h具有在Y方向延伸的形状。需要注意的是,突出部3g及突出部3h可能在Y方向具有预定间隔的狭缝。突出部3g及突出部3h形成于一条直线。
如图14所示,凹槽部3b只形成于靠近第一内部壳体3的正面一侧,凹槽部3b的背面一侧与凹槽部3c相连。进一步地,在Z方向凹槽部3b的底表面的垂直位置高于凹槽部3c的底表面的垂直位置。
如图17所示,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突出部3f未物理接触左保持器31。因此,突出部3f不会妨碍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
在上述情况之下,左保持器31以突出部3f的右侧表面3i与左保持器31的垂直部31b的左侧表面31e相向而对的状态插入凹槽部3a。
因此,当应用力使得突出部3f的右侧表面3i接触垂直部31b的左侧表面31e,突出部3f的右侧表面3i作为钩部接收垂直部31b的左侧表面31e。
如图14所示,复数个突出部3g及复数个突出部3h沿着Y方向排列。
如图17及图18所示,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突出部3g及突出部3h未物理接触右上保持器32。进一步地,突出部3h未物理接触右下保持器33,突出部3g未物理接触右下保持器33。
因此,突出部3g及突出部3h不会妨碍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
如图17及图18所示,具有突出部3f的凹槽部3a的形状与第一空腔11的左保持器31的形状互补,第一空腔11为相应空腔。进一步地,具有突出部3g的凹槽部3b及具有突出部3h的凹槽部3c的形状与第一空腔11的右上保持器32及右下保持器33的形状互补。
进一步地,如图17及图18所示,突出部3g的左侧表面3j与右上保持器32的垂直部32b的右侧表面32e相向而对。当突出部3g的左侧表面3j接触垂直部32b的右侧表面32e,突出部3g的左侧表面3j作为钩部接收垂直部32b的右侧表面32e。
同样适用于第二内部壳体4插入第二空腔12。
如图12所示,在凹槽部4a,从凹槽部4a的上表面朝下突出的突出部4f在Y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从凹槽部4b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4g形成于凹槽部4b。从凹槽部4c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4h形成于凹槽部4c。
突出部4f、4h及4g可能在Y方向具有预定间隔的狭缝。
图19为表示部分位于第二内部壳体4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背面一侧的X-Z横截面的图例,图20为表示部分位于第二内部壳体4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正面一侧的X-Z横截面的图例。
如图19所示,在当突出部4f的右侧表面4i与左保持器34的垂直部34b的左侧表面34e相向而对的情况之下,左保持器34插入凹槽部4a。
因此,当在突出部4f的右侧表面4i接触垂直部34b的左侧表面34e的方向应用力,突出部4f的右侧表面4i作为钩部接收垂直部34b的左侧表面34e。
如图19所示,当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突出部4f未物理接触左保持器34。因此,突出部4f不会妨碍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从凹槽部4b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4g形成于凹槽部4b。从凹槽部4c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4h形成于凹槽部4c。
如图19及图20所示,当第二内部壳体4容纳于第二空腔12时,突出部4g未物理接触右上保持器35。进一步地,突出部4h未物理接触右下保持器36。
基于上述,具有突出部4f的凹槽部4a的形状与对应的空腔,即第二空腔12的左保持器34的形状互补。进一步地,具有突出部4g的凹槽部4b及具有突出部4h的凹槽部4c的形状与第二空腔12的右上保持器35及右下保持器36的形状互补。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19及图20所示,突出部4g的左侧表面4j与右上保持器35的垂直部35b的右侧表面35e相向而对。当突出部4g的左侧表面4j接触垂直部35b的右侧表面35e时,突出部4g的左侧表面4j作为钩部接收垂直部35b的右侧表面35e。同样地,突出部4h的左侧表面4k与右下保持器36的垂直部36b的右侧表面36e相向而对。当突出部4h的左侧表面4k接触垂直部36b的右侧表面36e时,突出部4h的左侧表面4k作为钩部接收垂直部36b的右侧表面36e。
同样适用于第三内部壳体5插入第三空腔13。
如图13所示,在凹槽部5a,从凹槽部5a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5f在Y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从凹槽部5b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5g形成于凹槽部5b。从凹槽部5c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5h形成于凹槽部5c。
突出部5f、5h及5g可能在Y方向具有预定间隔的狭缝。
图21为表示部分位于第三内部壳体5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背面一侧的X-Z横截面的图例,图22为表示部分位于第三内部壳体5及外部壳体2在Y方向的正面一侧的X-Z横截面的图例。
如图21所示,水平部37a设置于突出部5f之上,突出部5f的右侧表面5i与左保持器37的垂直部37b的左侧表面37e相向而对。因此,当在突出部5f的右侧表面5i接触垂直部37b的左侧表面37e的方向应用力,突出部5f的右侧表面5i作为钩部接收垂直部37b的左侧表面37e。
如图21所示,当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突出部5f未物理接触左保持器37。因此,突出部5f不会妨碍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从凹槽部5b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5g形成于凹槽部5b。从凹槽部5c的下表面朝上突出的突出部5h形成于凹槽部5c。
如图21及图22所示,当第三内部壳体5容纳于第三空腔13,突出部5g未物理接触右上保持器38。进一步地,突出部5h未物理接触右下保持器39。
基于上述,具有突出部5f的凹槽部5a的形状与第三空腔13的左保持器37的形状互补,第三空腔13为相应空腔。进一步地,具有突出部5g的凹槽部5b及具有突出部5h的凹槽部5c的形状与第三空腔13的右上保持器38及右下保持器39的形状互补。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21及图22所示,突出部5g的左侧表面5j与右上保持器38的垂直部38b的右侧表面38e相向而对。当突出部5g的左侧表面5j接触垂直部38b的右侧表面38e,突出部5g的左侧表面5j作为钩部接收垂直部38b的右侧表面38e。同样地,突出部5h的左侧表面5k与右下保持器39的垂直部39b的右侧表面39e相向而对。当突出部5h的左侧表面5k接触垂直部39b的右侧表面39e,突出部5h的左侧表面5k作为钩部接收垂直部39b的右侧表面39e。
下文参照图23~28说明内部壳体3、4或5错误地插入不同于目标空腔的空腔的情况。图23~28为表示外部壳体2位于背面一侧的横截面与各内部壳体3、4及5重叠的横截面的图例。
如图23所示,当第一内部壳体3将要插入第二空腔12,凹槽部3c中的突出部3h与右上保持器35的水平部35a物理接触。这避免第一内部壳体3错误地插入第二空腔12。
如图24所示,当第一内部壳体3将要插入第三空腔13,突出部3f与左保持器37的水平部37a物理接触。同时,突出部3h与右上保持器38的水平部38a物理接触。这避免第一内部壳体3错误地插入第三空腔13。
如图25所示,当第二内部壳体4将要插入第一空腔11,凹槽部4c中的突出部4h与右下保持器33的水平部33a物理接触。
在上述情况之下,因为突出部4g相对于突出部4h位于正面一侧,突出部4h与右下保持器33的水平部33a物理接触先于突出部4g与右上保持器32的水平部32a物理接触。这避免第二内部壳体4错误地插入第一空腔11。
如图26所示,当第二内部壳体4将要插入第三空腔13,凹槽部4a的突出部4f与左保持器37的水平部37a物理接触。这避免第二内部壳体4错误地插入第三空腔13。
如图27所示,当第三内部壳体5将要插入第一空腔11,凹槽部5c中的突出部5h与右下保持器33的水平部33a物理接触。
在上述情况之下,因为突出部5g相对于突出部5h位于正面一侧,突出部5h与右下保持器33的水平部33a物理接触先于突出部5g与右上保持器32的水平部32a物理接触。这避免第三内部壳体5错误地插入第一空腔11。
如图28所示,当第三内部壳体5将要插入第二空腔12,凹槽部5a中的突出部5f与左保持器34的水平部34a物理接触。这避免第三内部壳体5错误地插入第二空腔12。
因此,第一内部壳体3因被限制从而只能够插入第一空腔11,并且通过具有突出部3f、3g及3h的凹槽部3a、3b及3c与第一空腔11的保持器31、32及33的形状的组合无法插入另外的空腔12及13。
同样地,第二内部壳体4因被限制从而只能够插入第二空腔12,并且通过具有突出部4f、4g及4h的凹槽部4a、4b及4c与第二空腔12的保持器34、35及36的形状的组合无法插入另外的空腔11及13。
同样地,第三内部壳体5因被限制从而只能够插入第三空腔13,并且通过具有突出部5f、5g及5h的凹槽部5a、5b及5c与第三空腔13的保持器37、38及39的形状的组合无法插入另外的空腔11及12。
基于上述,只有当内部壳体中的所有凹槽部的形状与外部壳体2中的所有突出部的形状完全匹配时,允许插入空腔。
换而言之,当凹槽部的形状与突出部的形状部分匹配但是未完全匹配而存在不匹配部分,能够实现防止内部壳体错误地插入外部壳体2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所有凹槽部的形状与所有突出部的形状不匹配,当然也能够实现防止错误地插入外部壳体2的目的。
下文参照图3~5、图29及图30说明复数个垂直贯穿第一内部壳体3的孔及插入所述孔的端子。
如图3~5所示,第一内部壳体3具有在Z方向垂直贯穿第一内部壳体3的两种类型的孔。所述两种类型的孔为第一孔3d及第二孔3e。
第一孔3d相对于第二孔3e形成于Y方向的背面一侧。典型地,如图3~5所示,第一孔3d在X方向分为两列,复数个第一孔3d排列在Y方向。
压接到第一电线41的末端的第一端子42从上方插入各第一孔3d。
图29为第一电线41及压接到第一电线41的第一端子42的例子。典型地,第一电线41为用于信号传输的电线。在这个例子中,各第一电线41及第一端子42具有在Z方向延伸的形状。
第一端子42包括第一锁定部42a,所述第一锁定部42a形成为从其侧表面朝正交于沿着端子延伸方向的方向突出。
图31为表示插入了第一端子42的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外部壳体2的情况的图例。
当从正面观察第一端子42插入由两列在第一内部壳体3组成的左列的第一孔3d的情况,第一锁定部42a从第一端子42朝左突出。另一方面,从正面一侧观察第一端子42插入由两列在第一内部壳体3组成的右列的第一孔3d时,第一锁定部42a从第一端子42朝右突出。
如图31所示,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时,当第一端子42插入第一孔3d,第一锁定部42a的位置低于左保持器31及右下保持器33。
复数个第一端子42在右列及左列沿着Y方向排列。因此,基于上述,左保持器31或右下保持器33于第一锁定部42a之上插入各第一端子42。
图32为当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第一端子42与外部壳体2的位置关系的示例图,为了便于理解省略第一内部壳体的说明。
如图32所示,在设置于第一内部壳体3中的左列第一端子42,在靠近外部壳体2的保持器31的水平部31a的末端,第一锁定部42a的上表面42b与水平部31a的下表面31c相向而对。
例如,当向上拉第一端子42的力应用于插入左列的第一孔3d的第一端子42,第一锁定部42a的上表面42b接触左保持器31的下表面31c。因此第一端子42被外部壳体2二次锁定,这避免第一端子42从第一孔3d拉出。
同样地,当向上拉第一端子42的力应用于插入右列的第一孔3d的第一端子42,第一锁定部42a的上表面42b接触右下保持器33的下表面33c。因此第一端子42被外部壳体2二次锁定,这避免第一端子42从第一孔3d拉出。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端子42在第一锁定部42a上方具有在X方向凹陷的凹部,该凹部为第一锁定部42a的上部分。特别地,在第一端子42,左保持器31、右上保持器32及右下保持器33置于该凹部。该凹部通过压接第一电线41于第一端子42形成。
同样适用于第二内部壳体4。
在第二内部壳体4,如图33所示,第一端子42中的第一锁定部42a的上表面42b与右下保持器36中的垂直部36b的下表面36d垂直相对,右下保持器36朝第二空腔12内部延伸。
因此第一端子42被外部壳体2二次锁定,这避免第一端子42从第一孔4d拉出。
同样适用于第三内部壳体5。
在第三内部壳体5,如图34所示,第一端子42中的第一锁定部42a的上表面42b与左保持器37中的垂直部37b的下表面37d垂直相对。
进一步地,在插入右列的第一孔3d的第一端子42,第一锁定部42a的上表面42b与右下保持器39中的垂直部39b的下表面39d垂直相对。
因此第一端子42被外部壳体2二次锁定,这避免第一端子42从第一孔5d拉出。
下文参照图3~5及图30说明插入第二孔3e的第二电线43。
如图3~5所示,第二孔3e相对于第一孔3d位于Y方向的正面一侧。第二孔3e沿着Y方向排列。
压接到第二电线43的末端的第二端子44从上方插入各第二孔3e。
图30为压接到第二电线43的第二端子44的例子。典型地,第二电线43为用于电力传输的电线。图3及图4表示两条第二电线43在Y方向排列的情况。在这个例子中,各第二电线43及第二端子44具有在Z方向延伸的形状。
第二端子44包括第二锁定部44a,第二锁定部44a形成为从第二端子44的部分侧表面朝正交于沿着第二端子44延伸的方向的方向突出。当第二端子44插入第二孔3e,第二锁定部44a位于第二端子44的右侧。
在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第一空腔11的情况之下,当第二端子44插入第二孔3e,第二锁定部44a的位置低于右上保持器32。
复数个第二端子44沿着Y方向排列。因此,基于上述,右上保持器32插入于任一第二端子44的第二锁定部44a之上。
图35为表示第二端子44插入第一内部壳体3的X-Z横截面图。虽然图35表示第一内部壳体3容纳于外部壳体2的情况,为了便于理解省略第一内部壳体3的说明,并且只表示外部壳体2中的右侧壁表面21b。
如图35所示,在第一内部壳体3中的靠近右上保持器32的水平部32a的末端,第二端子44中的第二锁定部44a的上表面44b与水平部32a的下表面32c相向而对。
例如,当向上拉第二端子44的力应用于第二端子44,第二锁定部44a的上表面44b接触右上保持器32的下表面32c。因此第二端子44被外部壳体2二次锁定,这避免第二端子44从第二孔3e拉出。
典型地,用于电力传输的第二电线43具有比用于信号传输的第一电线41大的直径。因此,第二端子44比第一端子42大。
因此,第一锁定部42a形成于第一端子42的位置不同于第二锁定部44a形成于第二端子44的位置。具体而言,从第二端子的末端到第二锁定部44a形成部分的距离长于从第一端子的末端到第一锁定部42a形成部分的距离。
基于上述,当具有第一锁定部42a的第一端子42接触左保持器31及右下保持器33从而二次锁定,允许进行具有第二锁定部44a的第二端子44接触右上保持器32的调整从而二次锁定。
虽然上述以第一内部壳体3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二内部壳体4。
在第二内部壳体4,如图36所示,第二端子44中的第二锁定部44a的上表面44b接触右上保持器35中的垂直部35b的下表面35d,右上保持器35朝第二空腔12的内部延伸。
因此第二端子44被外部壳体2二次锁定,这避免第二端子44从第二孔4e拉出。
同样适用于第三内部壳体5。
在第三内部壳体5,如图37所示,第二端子44中的第二锁定部44a的上表面44b接触右下保持器39中的垂直部38b的下表面38d,所述右下保持器39朝第三空腔13的内部延伸。
因此第二端子44被外部壳体2二次锁定,这避免第二端子44从第二孔5e拉出。
图38表示在左列及右列的各第一端子42没有完全插入第一内部壳体3的情况下将要插入外部壳体2的例子。这里的“第一端子42没有完全插入第一内部壳体3的情况”表示第一端子42插入第一内部壳体3相应的孔但非插入正常位置的情况。
在上述情况之下,设置于左列的第一端子42的第一锁定部42a处于凹槽部3a中。因此,当第一内部壳体3将要插入外部壳体2时,第一锁定部42a与左保持器31物理接触。
同样地,设置于右列的第一端子42的第一锁定部42a处于凹槽部3c中。因此,当第一内部壳体3将要插入外部壳体2时,第一锁定部42a与右下保持器33物理接触。
上述能够检测到第一端子42未完全插入。
基于上述,在第二内部壳体4及第三内部壳体5能够同样地检测第一端子的不完全插入。
同样适用于第二端子44,根据右上保持器32、35或38中是否存在物理接触检测第二端子44是否未完全插入。
外部壳体2中的保持器31、32及34
Figure BDA0003344250160000221
39分别包括位于水平部31a、32a、34a
Figure BDA0003344250160000222
39a末端的垂直部31b、32b、34b
Figure BDA0003344250160000223
39b,因此当从正面观察时,保持器31、32及34
Figure BDA0003344250160000224
39为钩状。具有钩状形状的效果如下述。
首先说明保持器不具有钩状的情况的例子。图39为假设左保持器31不具有垂直部31b因此不具有钩状的图例。
当第一端子42未完全插入第一内部壳体3,并且第一内部壳体3将要强行插入第一空腔11时,由于外部壳体2的内壁薄,左侧壁表面21a朝左扭曲。这会造成第一内部壳体3挤过保持器31而插入外部壳体2。
接着说明保持器具有钩状的情况的例子。如图40所示,左保持器31具有垂直部31b,当应用力扭曲外部壳体2,左保持器31的垂直部31b与第一内部壳体3的突出部3f互相接触。第一空腔11的内壁表面与第一内部壳体3的外壁表面互相制约,这避免发生外部壳体2的扭曲变形。
进一步地,在上述情况之下,因为扭曲变形不发生于外部壳体2,甚至当未完全插入第一端子42的第一内部壳体3强行插入第一空腔11时,在第一内部壳体3的插入方向第一端子42与左保持器31互相接触,从而阻止第一内部壳体3的插入。这避免未完全插入第一端子42的第一内部壳体3插入外部壳体2。
如上文所述的第一内部壳体3的左保持器31具有钩状的情况,也同样适用于内部壳体4及5的保持器具有钩状的情况。进一步地,如上文所述,因第一端子42的未完全插入而产生扭曲外部壳体2的力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因各种原因而产生扭曲外部壳体2的力的情况。
如上文所述,即使当外部壳体2为薄并且应用使外部壳体2变形的力,垂直部31b、32b、34b
Figure BDA0003344250160000231
39b作为钩部避免外部壳体2的变形。进一步地,这避免未完全插入端子42或44的内部壳体3
Figure BDA0003344250160000232
5插入外部壳体2。
在这个结构中,当复数个内部壳体插入复数个空腔时设有限制,因此各内部壳体不会插入不同于相应空腔的空腔。进一步地,该限制由于无需增加新的结构所以有利于减小连接器的尺寸。
进一步地,在这个结构中,通过具有简单形状的保持器实现内壁表面与内部壳体的外壁表面互相制约的功能。
进一步地,即使当内部壳体3、4及5容纳于外部壳体2时,复数个使用不同类型端子的天线插入一个内部壳体,从形成外部壳体2的空腔的内壁表面突出的保持器与各端子的锁定部互相接触,从而实现各端子的二次锁定。
进一步地,在连接器1中,插入内部壳体3、4或5的任一端子42和44未完全插入时,当内部壳体插入外部壳体2时,端子的锁定部与保持器物理接触,从而能够确定端子的未完全插入状态。
再者,当插入各内部壳体的任一端子未充分插入,保持器在壳体插入方向与端子物理接触而不二次锁定所述端子。因此,保持器作用在该端子上,具有保持器的空腔的内壁表面在远离内部壳体的外壁表面变形,这会使得外部壳体破裂。如上文所述的结构中,因为保持器具有弯曲形状并且相应的凹槽部具有与保持器的形状互补的形状,空腔的内壁表面与内部壳体的外壁表面互相制约,这避免外部壳体的破裂。
上文所述的实施例具有如下第一及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
各空腔的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第一内壁表面及第二内壁表面。复数个空腔的第一内壁表面面朝相同方向。复数个空腔包括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的保持器具有从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第二空腔的保持器具有从第一内壁表面朝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在这个结构中,具有互不相同的形状的保持器通过简单结构实现。上述特征显而易见地表示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的图9及图10中。
特别地,如图9所示,各空腔(12,13)的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第一内壁表面及第二内壁表面。具体而言,空腔12的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左侧壁表面22a(第一内壁表面)及右侧壁表面22b(第二内壁表面)。如图10所示,空腔13的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左侧壁表面23a(第一内壁表面)及右侧壁表面23b(第二内壁表面)。
如图9及图10所示,复数个空腔(12及13)的内壁表面面朝相同的方向。具体而言,图9所示的空腔12的左侧壁表面22a(第一内壁表面)及图10所示的空腔13的左侧壁表面23a(第一内壁表面)面朝相同的方向(朝右)。
复数个空腔(12及13)包括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具体而言,复数个空腔(12及13)包括空腔12(第一空腔)及空腔13(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的保持器具有从第一内壁表面朝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空腔12的左保持器34(保持器)具有从左侧壁表面22a(第一内壁表面)朝右侧壁表面22b(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
第二空腔的保持器具有从第一内壁表面朝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空腔13的左保持器37(保持器)具有从左侧壁表面23a(第一内壁表面)朝右侧壁表面23b(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
(第二特征)
各空腔的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第一内壁表面及第二内壁表面。复数个空腔的第一内壁表面面朝相同的方向。在各空腔,设置于第一内壁表面的第一保持器与设置于第二内壁表面的第二保持器形成为保持器。各空腔的形状特征为下列四种形状特征之一,复数个空腔之间不存在重复的形状特征:
第一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
第二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
第三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
第四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
如上文所述,因为存在四种互不相同的可能的形状特征,即使当连接器1最大限度地包含四个空腔,当复数个内部壳体插入形成于外部壳体的复数个空腔时,该结构避免各内部壳体插入不同于相应空腔的空腔。上述特征显而易见地表示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的图9及图10中。
特别地,如图9所示,复数个空腔(12及13)的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第一内壁表面及第二内壁表面。具体而言,空腔12的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左侧壁表面22a(第一内壁表面)及右侧壁表面22b(第二内壁表面)。如图10所示,空腔13的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左侧壁表面23a(第一内壁表面)及右侧壁表面23b(第二内壁表面)。
如图9及图10所示,复数个空腔(12及13)的内壁表面面朝相同的方向。具体而言,图9所示的空腔12的左侧壁表面22a(第一内壁表面)及图10所示的空腔13的左侧壁表面23a(第一内壁表面)面朝相同的方向(朝右)。
在各空腔,设置于第一内壁表面的第一保持器与设置于第二内壁表面的第二保持器形成为保持器。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在空腔12,设置于左侧壁表面22a(第一内壁表面)的左保持器34(第一保持器)与设置于右侧壁表面22b(第二内壁表面)的右下保持器36(第二保持器)形成为保持器。同样地,如图10所示,在空腔13,设置于左侧壁表面23a(第一内壁表面)的左保持器37(第一保持器)与设置于右侧壁表面23b(第二内壁表面)的右下保持器39(第二保持器)形成为保持器。
各空腔的形状特征为下列四种形状特征之一。复数个空腔(12及13)之间不存在重复的形状特征。
四种形状特征包括第一形状特征
Figure BDA0003344250160000261
第四形状特征:
第一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左侧保持器)具有朝上弯曲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右侧保持器)具有朝上弯曲的L形状;
第二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左侧保持器)具有朝上弯曲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右侧保持器)具有朝下弯曲的L形状,图9所示的空腔12的形状特征对应于第二形状特征;
第三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左侧保持器)具有朝下弯曲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右侧保持器)具有朝上弯曲的L形状;
第四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左侧保持器)具有朝下弯曲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右侧保持器)具有朝下弯曲的L形状,图10所示的空腔13的形状特征对应于第四形状特征。
具有朝上弯曲的L形状的第一保持器(左侧保持器)表示具有从第一内壁表面朝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设置于左侧壁表面22a具有L形状的左保持器34(第一保持器)包括水平部34a及垂直部34b,水平部34a从左侧壁表面22a(第一内壁表面)朝右侧壁表面22b(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垂直部34b从水平部34a朝上突出。
具有朝下弯曲的L形状的第一保持器(左侧保持器)表示具有L形状的第一保持器从第一内壁表面朝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设置于左侧壁表面23a具有L形状的左保持器37(第一保持器)包括水平部37a及垂直部37b,水平部37a从左侧壁表面23a(第一内壁表面)朝右侧壁表面23b(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垂直部37b从水平部37a朝下突出。
具有朝上弯曲的L形状的第二保持器(右侧保持器)表示具有L形状的第二保持器从第二内壁表面朝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
具有朝下弯曲的L形状的第二保持器(右侧保持器)表示具有L形状的第二保持器从第二内壁表面朝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设置于右侧壁表面23b(第二内壁表面)具有L形状的右下保持器39(第二保持器)包括水平部39a及垂直部39b,水平部39a从右侧壁表面23b(第二内壁表面)朝左侧壁表面23a(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垂直部39b从水平部39a朝下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文在上文说明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改变,此类改变未违背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如图1所示,说明了三个内部壳体3、4及5容纳于外部壳体2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四个或者更多的内部壳体可能容纳于外部壳体。进一步地,在外部壳体2,突出部(形状特征)的特征组合会因形成于复数个空腔的突出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基于上述,“互补的形状”并不表示当内部壳体插入空腔时,在内部壳体与空腔的内壁表面之间没有间隔。当内部壳体插入空腔时,在内部壳体与空腔的内壁表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隔,从而便于内部壳体插入空腔。该间隔还能够减少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尺寸制造误差。
根据上述公开,显而易见的是,本文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改变。此类改变不应视为违背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所有此类修改旨在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包括复数个空腔;以及
内部壳体,复数个内部壳体分别插入所述复数个空腔,各所述内部壳体容纳复数个端子;其中,
保持器形成于各所述空腔的内壁表面,所述保持器朝各所述内部壳体插入各所述空腔的壳体插入方向延伸,
凹槽部形成于各所述内部壳体的外壁表面,当各所述内部壳体插入各所述空腔,所述凹槽部用于接收所述保持器,
当各所述内部壳体插入各所述空腔,所述保持器插入所述凹槽部,因此容纳于各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复数个端子被所述保持器二次锁定,
所述复数个空腔的所述保持器的形状互不相同,并且,
所述复数个内部壳体的所述凹槽部具有与相应空腔的所述保持器的形状互补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空腔的所述保持器的正交于壳体插入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互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从壳体插入方向观察时,各所述空腔的所述保持器包括从各所述空腔的内壁表面突出的保持器第一突出部,以及从所述保持器第一突出部朝不同于所述保持器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方向突出的保持器第二突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第一突出部朝正交于所述内壁表面的方向突出,并且,
所述保持器第二突出部朝平行于所述内壁表面的方向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空腔的所述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第一内壁表面及第二内壁表面,
所述复数个空腔的所述第一内壁表面面朝相同的方向,
所述复数个空腔包括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的所述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并且,
所述第二空腔的所述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空腔的所述内壁表面包括相向而对的第一内壁表面及第二内壁表面,
所述复数个空腔的所述第一内壁表面面朝相同的方向,
在各所述空腔,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的第一保持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的第二保持器形成为所述保持器,
各所述空腔的形状特征为下列四种形状特征之一,并且所述复数个空腔之间不存在重复的形状特征:
第一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
第二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
第三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上突出的L形状;
第四形状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二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从所述第二内壁表面朝所述第一内壁表面突出并且进一步朝下突出的L形状。
CN202111317513.1A 2021-01-07 2021-11-09 连接器 Active CN114744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01241 2021-01-07
JP2021001241A JP2022106340A (ja) 2021-01-07 2021-01-07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4432A true CN114744432A (zh) 2022-07-12
CN114744432B CN114744432B (zh) 2023-10-27

Family

ID=78414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7513.1A Active CN114744432B (zh) 2021-01-07 2021-11-0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1665B2 (zh)
EP (1) EP4027464B1 (zh)
JP (1) JP2022106340A (zh)
CN (1) CN1147444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06340A (ja) * 2021-01-07 2022-07-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7386A (en) * 1989-03-01 1991-03-0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Connectors
CN202076588U (zh) * 2011-03-24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2655299A (zh) * 2011-03-04 2012-09-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3119790A (zh) * 2010-09-22 2013-05-2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EP2854229A1 (en) * 2013-09-25 2015-04-01 Yazaki Europe Ltd Connector
CN105229866A (zh) * 2013-03-15 2016-01-06 泰科电子公司 带有插座载体的连接器组件
WO2016114086A1 (ja) * 2015-01-14 2016-07-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3015A (en) 1995-03-09 1997-07-01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ssembled connector
US6884106B2 (en) * 2002-02-07 2005-04-2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647016B2 (ja) * 2011-01-19 2014-12-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多連装コネクタ
US9142904B2 (en) 2014-01-14 2015-09-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102018113365A1 (de) * 2018-06-05 2019-12-05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Modulares Steckverbindersystem
JP2022106340A (ja) * 2021-01-07 2022-07-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7386A (en) * 1989-03-01 1991-03-0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Connectors
CN103119790A (zh) * 2010-09-22 2013-05-2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CN102655299A (zh) * 2011-03-04 2012-09-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2076588U (zh) * 2011-03-24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5229866A (zh) * 2013-03-15 2016-01-06 泰科电子公司 带有插座载体的连接器组件
EP2854229A1 (en) * 2013-09-25 2015-04-01 Yazaki Europe Ltd Connector
WO2016114086A1 (ja) * 2015-01-14 2016-07-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16641A1 (en) 2022-07-07
EP4027464A1 (en) 2022-07-13
EP4027464B1 (en) 2023-07-12
JP2022106340A (ja) 2022-07-20
CN114744432B (zh) 2023-10-27
US11901665B2 (en)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1097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971442B1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ide type retainer
US71955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528637B1 (en) Cable connector having a retainer for retaining the contact and clamping the cable
EP2337158A1 (en) Connector
CN110832708B (zh) 带有端子对准板和辅助锁检测的电连接器
CN107210560B (zh) 带有cpa接收构件的中间壳体和包括该壳体的插头型连接器系统
CN111403949B (zh) 连接器组件
US2005009014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52472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011865B2 (en) Connector
WO2012095934A1 (en) Terminal locking structure in connector housing
EP1801925B1 (en) A connector
US6129574A (en) Connector having a construction for preventing an erroneous assembling of a connector housing and a cover
CN112600038B (zh) 连接器
EP3678263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14744432B (zh) 连接器
TW201935780A (zh)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EP2051335B1 (en) A connector
CN112088469B (zh) 高密度电连接器
EP3488497B1 (en) Cable-mountable connector
CN110870143A (zh) 端子零件
EP3460922B1 (en) Connector
CN112952410B (zh) 连接器
CN220774792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