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5196B -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5196B
CN114735196B CN202210393182.8A CN202210393182A CN114735196B CN 114735196 B CN114735196 B CN 114735196B CN 202210393182 A CN202210393182 A CN 202210393182A CN 114735196 B CN114735196 B CN 114735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leeve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bulge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31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5196A (zh
Inventor
孔维良
陈全龙
居婷
周宝成
曾宪君
吴益晓
陈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ool of Aeronautics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chool of Aeronautics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ool of Aeronautics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chool of Aeronautics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3931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5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5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5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5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5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36Structures adapted to reduce effects of aerodynamic or other external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38Adjustment of complete wings or parts thereof
    • B64C3/44Varying camber
    • B64C3/48Varying camber by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of wing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25Fixed-wing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10W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10Drag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两侧设有机翼;所述机翼的端部设有翼尖小翼;所述机翼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翼尖小翼包括安装部和作用部;所述安装部和作用部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远离作用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第一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二凹部与第二凸起相配合。本发明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可以使固定翼无人机不仅在长程航线油耗降低,而且在短程航线油耗也能降低,同时还可以使翼尖小翼发挥出其节能的特点的固定翼无人机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翼尖小翼航空业界内叫翼梢小翼,位于飞机机翼的翼梢,有单上小翼、上下小翼等多种形式的翼梢小翼。通常用于提高固定翼航空器机翼的效率,也可用来改善航空器的操稳特性。
飞机维持正常飞行时所需的升力是靠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由于上下表面压差的存在,翼尖附近机翼下表面空气会绕流到上表面,形成翼尖涡,致使翼尖附近区域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差降低,从而导致这一区域产生的升力降低。为了削弱这种绕流现象对升力的影响,很多飞机的翼尖都安装了翼尖小翼,用以阻碍上下表面的空气绕流,降低因翼尖涡造成的升力诱导阻力,减少绕流对升力的破坏,提高升阻比,达到增加升力的目的。对于油动力航空器来说还可降低油耗。不过增加翼尖小翼,翼端结构为了组装翼尖小翼会比较复杂,也会增加一些额外的重量,若是装了翼尖小翼都只飞两小时内短程航线,油耗反而会增加,飞长程航线才能得到降低油耗的效益。
目前固定翼无人机通常采用固定式翼尖小翼,用来减少阻力增加升力,但是在短航程的飞行中不但不会减少耗能,反而增加无人机的消耗。因为无人机每次任务航程的不确定性,所以固定式翼尖小翼不能发挥其节能的特点,但在无人机领域,能耗对于无人机设计来说是首先考虑的因素,所以大部分无人机没有设计翼尖小翼。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可以使固定翼无人机不仅在长程航线油耗降低,而且在短程航线油耗也能降低,同时还可以使翼尖小翼发挥出其节能的特点的固定翼无人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固定翼无人机,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可以使固定翼无人机不仅在长程航线油耗降低,而且在短程航线油耗也能降低,同时还可以使翼尖小翼发挥出其节能的特点的固定翼无人机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两侧设有机翼2;所述机翼2的端部设有翼尖小翼3;所述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上分别设有螺纹孔6;所述翼尖小翼3包括安装部7和作用部8;所述安装部7和作用部8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7远离作用部8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9和第二凹部10;所述第一凹部9与第一凸起4相配合;所述第二凹部10与第二凸起5相配合;所述安装部7上设有与螺纹孔6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1。由上述结构可知,无人机本体1、机翼2和翼尖小翼3组成一个完整的固定翼无人机。在进行长程航线的飞行任务时,翼尖小翼3可以有效提高固定翼无人机的效率,减少油耗,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且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间隔设置,同时翼尖小翼3的安装部7远离作用部8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9和第二凹部10,第一凸起4和第一凹部9嵌合,第二凸起5和第二凹部10嵌合,嵌合后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上的螺纹孔6与安装部7上的安装孔11是对齐的,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安装部7固定在机翼2上,完成翼尖小翼3在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一端的安装。此设计安装简便,且配合更加稳定,保证翼尖小翼3的稳定性。且安装部7与作用部8一体连接,互相成一定角度设置,其角度按照现有翼尖小翼3的技术设置,使其符合空气动力学。该设置可以完成翼尖小翼3的拆卸,即在进行短程航线时,为了避免翼尖小翼3带来的重量以及复杂结构等对固定翼无人机带来的额外的油耗大于因翼尖小翼3自身为固定翼无人机节省的油耗,可以将翼尖小翼3拆下;当进行长程航线任务时,则将翼尖小翼3安装在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实现油耗的降低,发挥出翼尖小翼3节能的优势。
进一步的,所述作用部8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12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外壳12顶部设有插槽。由上述结构可知,作用部8包括有外壳12,外壳12内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从插槽内伸出或下降,完成翼尖小翼3的上升和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杆驱动装置13和活动翼14;所述螺杆驱动装置13用于驱动活动翼14上下升降;所述活动翼14设置在插槽内;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均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均配合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活动翼14两侧固定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螺杆驱动装置13是由电机和螺杆组成,电机驱动螺杆自转,活动翼底部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螺杆顶部与螺纹孔连接,当电机启动螺杆自转时,由于活动翼14受到滑块16与滑轨15的限制不会自身转动,而是完成升降运动,最终实现螺杆驱动装置13驱动活动翼14的升降功能。螺杆驱动装置13驱动活动翼14上下升降,滑块16在滑轨15上滑动,活动翼14两侧与滑块16连接,滑块16带动活动翼14沿着滑轨15滑动,进而完成翼尖小翼3的升降功能。滑轨15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翼尖小翼3在升降过程中脱离滑轨15。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翼14与外壳12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且逐渐变小的下连接套17、若干个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所述上连接套19顶部固定包在活动翼14的侧表面,上连接套19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圈外缘20;所述下连接套17底部固定在外壳12的顶部,下连接套17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一圈内缘21;所述中连接套18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一圈内缘21,中连接套18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圈外缘20;位于下方的中连接套18套在位于上方的中连接套18外侧,且位于下方的中连接套18的内缘21位于上方的中连接套18的外缘20的上方;所述下连接套17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且下连接套17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外侧,下连接套17的内缘21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的外缘20的上方;所述上连接套19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且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位于上连接套19外侧,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的内缘21位于上连接套19的外缘20的上方。由上述结构可知,下连接套17套在最下方中连接套18外侧,下方的中连接套18套在上方的中连接套18的外侧,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套在上连接套19的外侧,保证了活动翼14升降过程中,下连接套17始终套在最下方中连接套18的外侧,下方的中连接套18始终套在上方中连接套18的外侧,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始终套在上连接套19的外侧,不会分离,通过内缘21位于对应的外缘20的上方的设置,保证连接装置有足够的距离完成升降。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的设置,中连接套18数量尽可能的越多,使得活动翼14上升过程中,连接装置的外圈近似呈弧形,更加符合流线型,增加翼尖小翼3的气动性。
进一步的,所有的外缘20和对应的内缘21之间均设有弹性圈22;所述弹性圈22顶部连接内缘21,底部连接外缘20。由上述结构可知,对应的外缘20和内缘21之间设有弹性圈22,弹性圈22的顶部连接内缘21,底部连接外缘20。弹性圈22的设置增加了连接装置的柔性,当活动翼14上升时,弹性圈22保证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固定连接,同时保证内缘21和对应的外缘20可以慢慢靠近,增加连接装置的可伸缩性;当活动翼14下降时,因为弹性的作用力,使得内缘21与对应的外缘20远离,连接装置的外圈慢慢缩短内折,减少连接装置对翼尖小翼3外侧流线型的影响,降低了连接装置对整体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影响。每一处对应的外缘20与内缘21之间均设有弹性圈22,保证每一处对应的外缘20和内缘21之间的距离均匀变化,保证连接装置外圈整体的流线型。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的侧面呈斜坡状。由上述结构可知,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的侧面呈斜坡状,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设置成依次变小,同样也是保证活动翼14在上升后,连接装置的外圈呈现出更好的流线型,增加连接装置的气动性,保证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气流通过连接装置时不会发生气流抖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外包有一层充气膜23;所述充气膜23顶部连接活动翼14的侧表面,底部连接外壳12的顶部。由上述结构可知,充气膜20覆盖在连接装置上,充气膜23顶部连接活动翼14的侧表面,底部连接外壳12的顶部,保证连接装置在活动翼14升降过程中良好的气密性,增加气流在翼尖小翼3上平稳的通过,提高气动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2内还设有空气泵24;所述空气泵24上设有进气口25和出气口26;所述进气口25与外壳12内部连通;所述出气口26上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与外壳12的外部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电控阀27;所述活动翼14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分别与连接装置内部和外壳12内部连通;所述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均设有若干个通孔。由上述结构可知,空气泵24可以实现抽气和充气的功能,当活动翼14升降完成后,先打开电控阀27,空气泵24抽气,充气膜23与连接装置之间的气体通过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上的通孔被空气泵24抽走,使得充气膜23紧贴连接装置,气体从出气口26流出,然后关闭电控阀27,使得连接装置外圈形成流线型,减少气流对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影响;当需要活动翼14升降时,便打开电控阀27,空气泵24向外壳12内充气,气体通过通道流向连接装置,透过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上的通孔进入充气膜23内,使得充气膜23放松,不会限制活动翼14的升降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设有无线收发模块28、控制单元29;所述控制单元29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28、螺杆驱动装置13、空气泵24和电控阀27电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控制单元29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28、螺杆驱动装置13、空气泵24和电控阀27电连接可知,在飞行过程中,当无人机操控人员感受到无人机飞行升力减弱需要推大油门时,后台给无线收发模块28启动信号,无线收发模块2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9,控制单元29控制电控阀27打开,控制空气泵24充气,使得充气膜23放松,同时控制螺杆驱动装置13启动,螺杆驱动装置13驱动活动翼14上升,完成翼尖小翼3的高度增高,减小推大油门所需的油耗,活动翼14上升完成后,后台给无线收发模块28发送信号,无线收发模块2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9,控制单元29控制电控阀27打开,控制空气泵24抽气,使得充气膜23紧贴连接装置,使得连接装置外圈形成流线型,提高翼尖小翼3的气动性,从而减小所需油耗,增大升力;若是无人机操控人员需要无人机降低高度,需要减弱升力,同样后台给无线收发模块28启动信号,无线收发模块2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9,控制单元29控制电控阀27打开,控制空气泵24充气,使得充气膜23放松,同时控制单元29控制螺杆驱动装置13启动,驱动活动翼14下降,活动翼14下降完成后,后台给无线收发模块28发送信号,无线收发模块2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9,控制单元29控制电控阀27打开,控制空气泵24抽气,使得充气膜23紧贴连接装置,减小充气膜23对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影响,完成翼尖小翼3的高度降低。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盖30;所述连接盖30的一侧设有第三凹部31和第四凹部32;所述第三凹部31和第一凸起4相配合;所述第四凹部32和第二凸起5相配合;所述连接盖30上还设有与螺纹孔6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33。由上述结构可知,连接盖30的设置以提高无人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减少飞行过程的阻力。连接盖30一侧的第三凹部21与机翼2的第一凸起4嵌合,连接盖30一侧的第四凹部32与机翼2的第二凸起5嵌合,嵌合后第二安装孔33同样与螺纹孔6是对齐的,在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连接盖30在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固定,保证该无人机在短航程线的飞行阻力较小。此设计安装简便,且配合更加稳定,保证连接盖30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两侧设有机翼;所述机翼的端部设有翼尖小翼;所述机翼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翼尖小翼包括安装部和作用部;所述安装部和作用部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远离作用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第一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二凹部与第二凸起相配合。本发明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可以使固定翼无人机不仅在长程航线油耗降低,而且在短程航线油耗也能降低,同时还可以使翼尖小翼发挥出其节能的特点的固定翼无人机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机翼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翼尖小翼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连接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作用部示意图;
图6是图5A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控制单元控制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1-无人机本体、2-机翼、3-翼尖小翼、4-第一凸起、5-第二凸起、6-螺纹孔、7-安装部、8-作用部、9-第一凹部、10-第二凹部、11-第一安装孔、12-外壳、13-螺杆驱动装置、14-活动翼、15-滑轨、16-滑块、17-下连接套、18-中连接套、19-上连接套、20-外缘、21-内缘、22-弹性圈、23-充气膜、24-空气泵、25-进气口、26-出气口、27-电控阀、28-无线收发模块、29-控制单元、30-连接盖、31-第三凹部、32-第四凹部、33-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见附图1~7。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两侧设有机翼2;所述机翼2的端部设有翼尖小翼3;所述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上分别设有螺纹孔6;所述翼尖小翼3包括安装部7和作用部8;所述安装部7和作用部8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7远离作用部8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9和第二凹部10;所述第一凹部9与第一凸起4相配合;所述第二凹部10与第二凸起5相配合;所述安装部7上设有与螺纹孔6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1。由上述结构可知,无人机本体1、机翼2和翼尖小翼3组成一个完整的固定翼无人机。在进行长程航线的飞行任务时,翼尖小翼3可以有效提高固定翼无人机的效率,减少油耗,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且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间隔设置,同时翼尖小翼3的安装部7远离作用部8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9和第二凹部10,第一凸起4和第一凹部9嵌合,第二凸起5和第二凹部10嵌合,嵌合后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上的螺纹孔6与安装部7上的安装孔11是对齐的,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安装部7固定在机翼2上,完成翼尖小翼3在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一端的安装。此设计安装简便,且配合更加稳定,保证翼尖小翼3的稳定性。且安装部7与作用部8一体连接,互相成一定角度设置,其角度按照现有翼尖小翼3的技术设置,使其符合空气动力学。该设置可以完成翼尖小翼3的拆卸,即在进行短程航线时,为了避免翼尖小翼3带来的重量以及复杂结构等对固定翼无人机带来的额外的油耗大于因翼尖小翼3自身为固定翼无人机节省的油耗,可以将翼尖小翼3拆下;当进行长程航线任务时,则将翼尖小翼3安装在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实现油耗的降低,发挥出翼尖小翼3节能的优势。
实施例二:
见附图1~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作用部8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12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外壳12顶部设有插槽。由上述结构可知,作用部8包括有外壳12,外壳12内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从插槽内伸出或下降,完成翼尖小翼3的上升和下降。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杆驱动装置13和活动翼14;所述螺杆驱动装置13用于驱动活动翼14上下升降;所述活动翼14设置在插槽内;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均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均配合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活动翼14两侧固定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螺杆驱动装置13是由电机和螺杆组成,电机驱动螺杆自转,活动翼底部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螺杆顶部与螺纹孔连接,当电机启动螺杆自转时,由于活动翼14受到滑块16与滑轨15的限制不会自身转动,而是完成升降运动,最终实现螺杆驱动装置13驱动活动翼14的升降功能。螺杆驱动装置13驱动活动翼14上下升降,滑块16在滑轨15上滑动,活动翼14两侧与滑块16连接,滑块16带动活动翼14沿着滑轨15滑动,进而完成翼尖小翼3的升降功能。滑轨15上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翼尖小翼3在升降过程中脱离滑轨15。
实施例三:
见附图1~7。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活动翼14与外壳12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且逐渐变小的下连接套17、若干个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所述上连接套19顶部固定包在活动翼14的侧表面,上连接套19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圈外缘20;所述下连接套17底部固定在外壳12的顶部,下连接套17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一圈内缘21;所述中连接套18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一圈内缘21,中连接套18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圈外缘20;位于下方的中连接套18套在位于上方的中连接套18外侧,且位于下方的中连接套18的内缘21位于上方的中连接套18的外缘20的上方;所述下连接套17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且下连接套17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外侧,下连接套17的内缘21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的外缘20的上方;所述上连接套19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且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位于上连接套19外侧,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的内缘21位于上连接套19的外缘20的上方。由上述结构可知,下连接套17套在最下方中连接套18外侧,下方的中连接套18套在上方的中连接套18的外侧,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套在上连接套19的外侧,保证了活动翼14升降过程中,下连接套17始终套在最下方中连接套18的外侧,下方的中连接套18始终套在上方中连接套18的外侧,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始终套在上连接套19的外侧,不会分离,通过内缘21位于对应的外缘20的上方的设置,保证连接装置有足够的距离完成升降。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的设置,中连接套18数量尽可能的越多,使得活动翼14上升过程中,连接装置的外圈近似呈弧形,更加符合流线型,增加翼尖小翼3的气动性。
所有的外缘20和对应的内缘21之间均设有弹性圈22;所述弹性圈22顶部连接内缘21,底部连接外缘20。由上述结构可知,对应的外缘20和内缘21之间设有弹性圈22,弹性圈22的顶部连接内缘21,底部连接外缘20。弹性圈22的设置增加了连接装置的柔性,当活动翼14上升时,弹性圈22保证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固定连接,同时保证内缘21和对应的外缘20可以慢慢靠近,增加连接装置的可伸缩性;当活动翼14下降时,因为弹性的作用力,使得内缘21与对应的外缘20远离,连接装置的外圈慢慢缩短内折,减少连接装置对翼尖小翼3外侧流线型的影响,降低了连接装置对整体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影响。每一处对应的外缘20与内缘21之间均设有弹性圈22,保证每一处对应的外缘20和内缘21之间的距离均匀变化,保证连接装置外圈整体的流线型。
所述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的侧面呈斜坡状。由上述结构可知,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的侧面呈斜坡状,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设置成依次变小,同样也是保证活动翼14在上升后,连接装置的外圈呈现出更好的流线型,增加连接装置的气动性,保证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气流通过连接装置时不会发生气流抖动。
所述连接装置外包有一层充气膜23;所述充气膜23顶部连接活动翼14的侧表面,底部连接外壳12的顶部。由上述结构可知,充气膜20覆盖在连接装置上,充气膜23顶部连接活动翼14的侧表面,底部连接外壳12的顶部,保证连接装置在活动翼14升降过程中良好的气密性,增加气流在翼尖小翼3上平稳的通过,提高气动性。
所述外壳12内还设有空气泵24;所述空气泵24上设有进气口25和出气口26;所述进气口25与外壳12内部连通;所述出气口26上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与外壳12的外部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电控阀27;所述活动翼14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分别与连接装置内部和外壳12内部连通;所述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均设有若干个通孔。由上述结构可知,空气泵24可以实现抽气和充气的功能,当活动翼14升降完成后,先打开电控阀27,空气泵24抽气,充气膜23与连接装置之间的气体通过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上的通孔被空气泵24抽走,使得充气膜23紧贴连接装置,气体从出气口26流出,然后关闭电控阀27,使得连接装置外圈形成流线型,减少气流对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影响;当需要活动翼14升降时,便打开电控阀27,空气泵24向外壳12内充气,气体通过通道流向连接装置,透过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和上连接套19上的通孔进入充气膜23内,使得充气膜23放松,不会限制活动翼14的升降活动。
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设有无线收发模块28、控制单元29;所述控制单元29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28、螺杆驱动装置13、空气泵24和电控阀27电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控制单元29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28、螺杆驱动装置13、空气泵24和电控阀27电连接可知,在飞行过程中,当无人机操控人员感受到无人机飞行升力减弱需要推大油门时,后台给无线收发模块28启动信号,无线收发模块2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9,控制单元29控制电控阀27打开,控制空气泵24充气,使得充气膜23放松,同时控制螺杆驱动装置13启动,螺杆驱动装置13驱动活动翼14上升,完成翼尖小翼3的高度增高,减小推大油门所需的油耗,活动翼14上升完成后,后台给无线收发模块28发送信号,无线收发模块2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9,控制单元29控制电控阀27打开,控制空气泵24抽气,使得充气膜23紧贴连接装置,使得连接装置外圈形成流线型,提高翼尖小翼3的气动性,从而减小所需油耗,增大升力;若是无人机操控人员需要无人机降低高度,需要减弱升力,同样后台给无线收发模块28启动信号,无线收发模块2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9,控制单元29控制电控阀27打开,控制空气泵24充气,使得充气膜23放松,同时控制单元29控制螺杆驱动装置13启动,驱动活动翼14下降,活动翼14下降完成后,后台给无线收发模块28发送信号,无线收发模块2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9,控制单元29控制电控阀27打开,控制空气泵24抽气,使得充气膜23紧贴连接装置,减小充气膜23对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影响,完成翼尖小翼3的高度降低。
还包括连接盖30;所述连接盖30的一侧设有第三凹部31和第四凹部32;所述第三凹部31和第一凸起4相配合;所述第四凹部32和第二凸起5相配合;所述连接盖30上还设有与螺纹孔6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33。由上述结构可知,连接盖30的设置以提高无人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减少飞行过程的阻力。连接盖30一侧的第三凹部21与机翼2的第一凸起4嵌合,连接盖30一侧的第四凹部32与机翼2的第二凸起5嵌合,嵌合后第二安装孔33同样与螺纹孔6是对齐的,在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连接盖30在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固定,保证该无人机在短航程线的飞行阻力较小。此设计安装简便,且配合更加稳定,保证连接盖30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两侧设有机翼(2);所述机翼(2)的端部设有翼尖小翼(3);所述机翼(2)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上分别设有螺纹孔(6);所述翼尖小翼(3)包括安装部(7)和作用部(8);所述安装部(7)和作用部(8)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7)远离作用部(8)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9)和第二凹部(10);所述第一凹部(9)与第一凸起(4)相配合;所述第二凹部(10)与第二凸起(5)相配合;所述安装部(7)上设有与螺纹孔(6)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1);所述作用部(8)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12)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外壳(12)顶部设有插槽;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杆驱动装置(13)和活动翼(14);所述螺杆驱动装置(13)用于驱动活动翼(14)上下升降;所述活动翼(14)设置在插槽内;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均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均配合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活动翼(14)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翼(14)与外壳(12)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且逐渐变小的下连接套(17)、若干个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所述上连接套(19)顶部固定包在活动翼(14)的侧表面,上连接套(19)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圈外缘(20);所述下连接套(17)底部固定在外壳(12)的顶部,下连接套(17)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一圈内缘(21);所述中连接套(18)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一圈内缘(21),中连接套(18)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圈外缘(20);位于下方的中连接套(18)套在位于上方的中连接套(18)外侧,且位于下方的中连接套(18)的内缘(21)位于上方的中连接套(18)的外缘(20)的上方;所述下连接套(17)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且下连接套(17)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外侧,下连接套(17)的内缘(21)位于最下方的中连接套(18)的外缘(20)的上方;所述上连接套(19)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且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位于上连接套(19)外侧,最上方的中连接套(18)的内缘(21)位于上连接套(19)的外缘(20)的上方;所述连接装置外包有一层充气膜(23);所述充气膜(23)顶部连接活动翼(14)的侧表面,底部连接外壳(12)的顶部;充气膜(23)覆盖在连接装置上;所述外壳(12)内还设有空气泵(24);所述空气泵(24)上设有进气口(25)和出气口(26)充气膜(23)覆盖在连接装置上;所述进气口(25)与外壳(12)内部连通;所述出气口(26)上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与外壳(12)的外部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电控阀(27);所述活动翼(14)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分别与连接装置内部和外壳(12)内部连通;所述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均设有若干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外缘(20)和对应的内缘(21)之间均设有弹性圈(22);所述弹性圈(22)顶部连接内缘(21),底部连接外缘(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套(17)、中连接套(18)、上连接套(19)的侧面呈斜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设有无线收发模块(28)、控制单元(29);所述控制单元(29)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28)、螺杆驱动装置(13)、空气泵(24)和电控阀(27)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盖(30);所述连接盖(30)的一侧设有第三凹部(31)和第四凹部(32);所述第三凹部(31)和第一凸起(4)相配合;所述第四凹部(32)和第二凸起(5)相配合;所述连接盖(30)上还设有与螺纹孔(6)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33)。
CN202210393182.8A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Active CN114735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3182.8A CN114735196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3182.8A CN114735196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5196A CN114735196A (zh) 2022-07-12
CN114735196B true CN114735196B (zh) 2024-01-26

Family

ID=8228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3182.8A Active CN114735196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519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7953A (zh) * 2012-12-03 2014-06-11 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翼通用飞机翼尖帆片装置
CN107444613A (zh) * 2016-05-24 2017-12-08 空中客车英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小翼
CN208149590U (zh) * 2018-04-28 2018-11-27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拆换小翼装置
CN109515682A (zh) * 2017-09-19 2019-03-26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翼尖小翼以及包括所述翼尖小翼的飞行器
CN111452954A (zh) * 2020-04-20 2020-07-28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机翼碎涡结构、机翼及飞机
CN211543867U (zh) * 2019-12-26 2020-09-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可伸缩机翼
CN212980519U (zh) * 2020-08-06 2021-04-16 天津罗尔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翼尖用小翼的安装固定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36830B2 (en) * 2008-10-03 2012-12-25 The Boeing Company Retractable aircraft wing tip
US9010693B1 (en) * 2011-05-03 2015-04-21 James Emmett Dee Barbieri Collapsible wing and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including collapsible wing
GB2612318A (en) * 2021-10-27 2023-05-03 Airbus Operations Ltd Moveable wing tip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7953A (zh) * 2012-12-03 2014-06-11 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翼通用飞机翼尖帆片装置
CN107444613A (zh) * 2016-05-24 2017-12-08 空中客车英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小翼
CN109515682A (zh) * 2017-09-19 2019-03-26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翼尖小翼以及包括所述翼尖小翼的飞行器
CN208149590U (zh) * 2018-04-28 2018-11-27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拆换小翼装置
CN211543867U (zh) * 2019-12-26 2020-09-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可伸缩机翼
CN111452954A (zh) * 2020-04-20 2020-07-28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机翼碎涡结构、机翼及飞机
CN212980519U (zh) * 2020-08-06 2021-04-16 天津罗尔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翼尖用小翼的安装固定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5196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7151U (zh) 油电混合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9677608A (zh) 无尾飞翼耦合动力飞行器
CN105217033A (zh) 水陆两用旋翼无人机
CN102166928A (zh) 水陆空混合动力垂直起降三用车
CN114735196B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CN100488839C (zh) 具有产生升力的机身的飞行器
CN107021235B (zh) 一种中低空飞行器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中低空飞行器
CN211592938U (zh) 一种微小型扑翼类无人机
CN209650530U (zh) 一种可转动的多功能机翼结构
CN110550216A (zh)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CN211055372U (zh) 一种外接电机的双旋翼无人机
CN204507270U (zh) 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
CN208419754U (zh) 高时速无人机靶机
CN1143589A (zh) 复合翼飞机
CN209683996U (zh) 一种可折叠倾斜翼飞行器
CN112498710A (zh) 带增压燃油系统的无人机
CN208931639U (zh) 一种新型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389107Y (zh) 吸盘式飞行器
CN1061569A (zh) 旋翼机和船艇的喷流控制方式
CN207191369U (zh) 一种新型推进涵道式飞艇
CN200939938Y (zh) 飞盘飞行器
CN204956922U (zh) 水陆两用旋翼无人机
CN203612205U (zh) 可有效增加直升机荷载的一种装置
CN210391553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
CN217416108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