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0817A -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0817A
CN114730817A CN202180006404.XA CN202180006404A CN114730817A CN 114730817 A CN114730817 A CN 114730817A CN 202180006404 A CN202180006404 A CN 202180006404A CN 114730817 A CN114730817 A CN 114730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layer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light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64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博扬
林凡威
林信泰
张中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ana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ana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ana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ana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30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08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01L33/22Roughened surfaces, e.g.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epitaxia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01L33/46Reflective coating, e.g. dielectric Bragg refl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半导体层序列,具有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顺序排列的半导体层序列,第二表面具有至少贯穿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和部分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的凹处,第一电连接层通过凹处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第一电连接层包括反射金属;凹处位于侧壁,至少凹处上方的侧壁具有表面粗化,防止因为反射金属造成芯片工艺黄光制程异常,提升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垂直产品工艺仅使用发光区内的N型导电孔来达到电流扩展及降电流的功能,缺点是N孔面积增大后让发光区(粗化面)也随之变小,使之亮度降低。当芯粒尺寸越来越小时进行N型导电孔制作,工艺窗口因工艺平台受限造成制程中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
半导体层序列,具有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设计用于产生辐射的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层,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层,半导体层序列的第二表面具有凹处,凹处至少贯穿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和部分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绝缘层从凹处延伸至第二表面,第一电连接层在凹处内形成突出部,第一电连接层通过凹处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利用绝缘层将第一电连接层和第二电连接层电隔离,第一电连接层包括金属;
凹处位于侧壁边缘,部分从侧壁露出,将凹处设置在发光区域边缘,降低工艺难度,放大芯片制程窗口,避免金属散射或者反光造成曝光异常。凹处设置在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切割道上。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电连接层包括反射金属,至少凹处上方的侧壁具有表面粗化,避免在黄光工艺中,由于反射金属导致光罩工艺偏离设计,造成良率下降,阻挡光进入半导体层序列,由反射金属层反射,造成光刻胶(光阻)异常。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凹处对应的第一表面位置具有粗化表面或者图案化表面,且粗化表面或者图案化表面的面积至少为凹处截面积的12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反射金属包括银、铝、金、钛或者铑。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凹处上方的侧壁表面粗化的平均粒径0.5μm至2μm,足够大的粗化颗粒阻止光进入半导体层序列被反射金属反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凹处沿着侧壁连续或者离散设置。
在该些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发光二极管单边尺寸小于500μm时,凹处沿侧壁连续设置,发光二极管单边尺寸不小于500μm时,凹处沿侧壁离散分布,增加电流分布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凹处离散设置时,凹处之间的侧壁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类型半导体层。
根据该些实施方式,优选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第二侧壁包括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第一侧壁的平均粗糙度不小于第二侧壁。
根据该些实施方式,优选的,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
根据该些实施方式,优选的,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与竖直面的角度为20°至6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壁表面具有阶梯,阶梯数量不小于3。
根据该些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阶梯宽度范围为1nm~5000nm。
根据该些实施方式,优选的,至少部分阶梯为表面粗化,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至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自下而上由光滑到粗糙。
根据该些实施方式,优选的,表面粗化的粒径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至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自下而上由小至大分层排布。
根据该些实施方式,优选的,第二表面一侧还设置有导电或者绝缘衬底。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或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为氮化镓基,表面粗化采用的是湿法蚀刻,蚀刻液体包括反应速度较缓慢的KOH或者NaOH,反应速度慢,相对缓和,有利于一次形成多个阶梯。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表面为出光面,第一表面至少部分区域为粗化表面。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或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为氮化镓基。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凹处的侧壁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为硅掺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为镁掺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生长温度高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生长速度快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电连接层和/或第二电连接层包括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用于制作欧姆接触。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突出部距离侧壁的距离不大于8μm
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
半导体层序列,具有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设计用于产生辐射的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层,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层,第二表面具有凹处,凹处至少贯穿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和部分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绝缘层从凹处延伸至第二表面,第一电连接层通过凹处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利用绝缘层将第一电连接层和第二电连接层电隔离,第一电连接层包括反射金属;
凹处距离侧壁距离为2至5μm,特别是凹处内的第一电连接层距离侧壁距离为2至5μm,将凹处设置在发光区,至少凹处外侧的侧壁具有表面粗化,避免在黄光工艺中,由于反射金属导致光罩工艺偏离设计,造成良率下降,阻挡光进入半导体层序列,由反射金属层反射,造成光刻胶(光阻)异常。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凹处对应的第一表面位置具有粗化表面或者图案化表面,且粗化表面或者图案化表面的面积至少为凹处截面积的12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凹处上方的侧壁表面粗化的平均粒径0.5μm至2μm,足够大的粗化颗粒阻止光进入半导体层序列被反射金属反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凹处沿着侧壁连续或者离散设置。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二表面一侧还设置有导电或者绝缘衬底。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表面粗化采用的是湿法蚀刻,蚀刻液体包括反应速度较缓慢的KOH或者NaOH。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或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为氮化镓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具有封装基板和胶层,上述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衬底部分或者全部被胶层覆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至少部分侧壁被胶层覆盖。
具体来说,包括基板、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覆盖部分所述基板和部分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侧壁上的胶材,所述胶材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侧壁的最高点的位置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半导体外延叠层的第一表面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采用阶梯的转角设计能有效阻止胶材攀爬,阶梯数量越多,转角越多,对阻止胶材翻越到芯片表面的效果越好。
作为进一步的设计,优选的,所述阶梯状粗化结构的阶梯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范围为30°~50°,兼顾发光区域的面积和封装时爬胶的阻抗能力。
阶梯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越大,所形成的阶梯数量越多,阶梯的转角越多,对阻止胶材翻越到芯片表面的效果越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胶材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侧壁的最高点的位置距离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半导体外延叠层的第一表面的距离范围为大于0.1μ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阶梯宽度范围为1nm~5000nm,阶梯宽度至少大于1nm,以达到阻止胶材攀爬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阶梯厚度范围为0.1μm~4μm,或4μm至10μm。
阶梯厚度越小,所形成的阶梯数量越多,转角越多,对阻止胶材翻越到芯片表面的效果越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阶梯厚度自下至上呈阶梯式递增减,且临近半导体外延叠层第一表面的阶梯厚度最小。
阶梯的转角能有效阻止胶材攀爬,转角越临近半导体外延叠层第一表面,对阻止胶材翻越到芯片表面的效果越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克服了工艺平台受限造成制程中的困难,通过将N孔(槽)对应的凹处设置在侧壁并部分暴露,扩大工艺窗口;
2. 通过侧壁表面粗化设置,防止芯片制程中光刻工艺受N孔(槽)凹处内反射金属材料影响,导致光刻异常,避免由侧壁进入的光反射至芯片表面的光刻胶,造成非预设的光刻胶吸收光,导致蚀刻出现问题而得不到设想的图案化结构;
3.通过侧壁表面粗化设置,防止胶层向上蔓延至第一表面,影响出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凹处上方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透光性好,因此俯视图中直接可看见第一电连接层;
图4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00、半导体层序列;100`:侧壁;100A`:第一侧壁;100B`:第二侧壁;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03、凹槽;104、阶梯;110、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20、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30、有源层;210、第一电连接层;211、键合金属层;212、接触层;213、反射层;220、第二电连接层;221、透明导电层;222、反射层;223、金属连接层;310、第一绝缘层;320、第二绝缘层;330、保护层;410、第一电极;420、第二电极;421、焊线;500、阻光层;510、粗化覆盖层;600、白胶;700、封装基架;800、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营业,本申请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参看图1至图3,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作为外延结构的半导体层序列100,半导体层序列100具有侧壁10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之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位于两者之间设计用于产生辐射出光的有源层130,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层210,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层220,第二表面102具有凹处103,凹处103至少贯穿有源层130、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和部分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第一绝缘层310从凹处103延伸至第二表面102,第一电连接层210在凹处内形成突出部,且通过凹处103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电连接,利用第一绝缘层310和第二绝缘层320将第一电连接层210和第二电连接层220电隔离,第一电连接层210和/或第二电连接层220包括金属;在本实施例中,凹处103位于侧壁100`,凹处103部分从侧壁100`露出。
凹处103沿着侧壁100`连续或者离散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两种对应的尺寸设计,发光二极管单边尺寸小于600μm时,凹处103沿侧壁100`连续设置,发光二极管单边尺寸不小于600μm时,凹处103沿侧壁离散分布。凹处103离散设置时,凹处103之间的侧壁100`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有源层130和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在减薄半导体层序列100时,利用图案化技术,对应凹处103的第一表面101上加厚设计,避免凹处103上方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过薄导致电流扩展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02一侧还设置有导电或者绝缘的衬底。本实施例以导电衬底为例,导电衬底通过键合金属层211与接触层212电连接。导电衬底的材料可以包括硅、铜、钼或者钨。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衬底作为第一电极410,与第一电连接层电210连接,第二电连接层220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极420,第一电极410和第二电极420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层220包括用于与半导体层序列100接触的透明导电层221、第二反射层2222和金属连接层223。
参看图4,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电连接层210包括第一反射层213,第一反射层213的反射金属包括银、铝、金、钛或者铑。第一反射层213,特别是第一电连接层填充凹处的突出部距离侧壁的距离不大于8μm。对应的,至少凹处103上方的侧壁100`设置有表面粗化。凹处103上方的侧壁表面粗化的平均粒径0. 1μm至2μm,通过表面颗粒避免光从外部射向第一反射层213。侧壁100`与竖直面的角度为20°至60°。在本实施例中,表面粗化的方式为湿法蚀刻,蚀刻液体包括KOH或者NaOH,利用蚀刻相对缓和的碱性蚀刻液,一次蚀刻制作完成。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有源层130和/或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为氮化镓基。凹处103的侧壁100`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为N型半导体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为硅掺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为P型半导体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为镁掺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生长温度高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生长速度快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在蚀刻过程中,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蚀刻速度快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因此控制蚀刻条件可以制作出更大的粗化颗粒。表面粗化的结构包含不规则粗化形状、半球型、锥形或者类锥状等形状。
参看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1为出光面,光由有源层130激发,从第一表面101出射,第一表面101至少部分区域为粗化表面。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凹处103对应的第一表面101位置具有粗化表面或者图案化表面,从俯视方向上看,且粗化表面或者图案化表面的面积至少为凹处103截面积的120%,以保证足够遮挡光刻工艺中光线射至凹处103的反射材料上,第一表面101上的粗化结构的粗糙度范围不小于0.5μm,例如0.5μm至2μm。
参看图7,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凹处103对应的第一表面101位置以及上方侧壁100`位置,设置有阻光层500,阻光层500例如反射镜或者不透光层,阻光层500用于阻止光刻时光线射入半导体层序列100,例如分布布拉格反射层DBR或者选择性透光层,在本实施例中,阻光层500为绝缘材料。阻光层500从出光面向基板方向延伸。
参看图8,在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中,凹处103对应的第一表面101位置以及上方侧壁100`位置,具有作为阻光的粗化覆盖层510,例如可以是粗化绝缘层,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或者氧化钛。阻光的粗化覆盖层510用于阻止光刻时光线射入半导体层序列100,具有粗化结构的粗化覆盖层510能够防止,在本实施例中,粗化覆盖层510从第一表面101向第二表面102方向延伸。
参看图9,在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中,侧壁100`包括第一侧壁100A`和第二侧壁100B`,第一侧壁100A`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沿斜面延伸形成,斜面具有固定或者不固定的倾斜角度,第二侧壁100B`包括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沿斜面延伸形成,斜面具有固定或者不固定的倾斜角度,第一侧壁110A`的粗糙度不小于第二侧壁110B`,有益效果在于有效提升小角度出光效果。其中第一侧壁110A`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110B`,相对于第二侧壁110B`,第一侧壁110A`更靠近第一表面101。第一侧壁110A`和/或第二侧壁110B`与竖直面的角度为20°至60°。
参看图10,在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侧壁表面设置有阶梯104,在外观上阶梯104具有相对深色、暗色的分界线。阶梯包括第一表面的顶面,阶梯104数量不小于3。所述阶梯104宽度范围为1nm~2000nm。至少部分阶梯104为表面粗化,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至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相对来说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为光滑侧壁,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为粗糙侧壁。表面粗化的粒径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至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自下而上由小至大分层排布。阶梯状粗化结构的粗糙度范围为0.1μm~2μm,第二侧壁100B`的粗糙度不大于0.1μm。
参看图11,在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在对发光芯片进行封装时,向腔体800填入胶材,例如白胶600时,白胶600容易翻越过芯片, 覆盖在芯片的发光面(第一表面101)上,减少芯片的发光面积。
发光二极管通过对半导体层序列的台面进行粗化,可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光取出效率,提升发光亮度。由于常规芯片侧面是连续、简单的半导体外延表面,粗化效果不理想,且在封装工艺填入胶材时,胶材容易翻越过芯片, 覆盖在芯片的发光面上,影响芯片的发光效率。同时连续、简单的表面容易造成胶材攀爬,造成光损等异常。因此,在侧壁表面设置阶梯104,可以避免胶材轻易攀爬,实现提升发光装置整体出光亮度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作为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封装结构,其包括封装基板700、发光二极管芯片、白胶600,还可以包括荧光粉层。将发光二极管芯片安装在封装基板700的上表面。白胶600至少部分或者全部覆盖衬底(例如导电衬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白胶600至少部分覆盖在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垂直芯片结构为例,该芯片结构包括:半导体层序列100,侧壁100`,第一电极410,第二电极420;
半导体层序列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层序列100,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为N型半导体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为P型半导体层,有源层130为用于产生辐射多量子阱;
侧壁100`包括第一侧壁100A`和第二侧壁100B`;
第一侧壁第一侧壁100A`, 形成于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0和有源层130的侧部;
第二侧壁100B`,形成于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20的侧部;
在第一侧壁100A`全部或者部分壁面上设置有粗化结构,所述粗化结构呈现阶梯状排布,第一侧壁100A`的粗糙度大于第二侧壁100B`;
阶梯状粗化结构的阶梯104数量2个或者3个以上,阶梯104的转角能有效阻止胶材攀爬,阶梯数量越多,转角越多,在封装工艺填入胶材时可形成阻碍效果,阻止胶材翻越过芯片的效果越好;
阶梯状粗化结构的粗糙度范围为0.2μm~2μm,第二侧壁602的粗糙度不大于1μm,阶梯状粗化结构的粒径自下而上由小至大分层排布,粗化程度自下而上由光滑至粗糙分层排布。阶梯状粗化结构可有效减少全反射造成光损,同时提升发光效率。
作为更好的选择,阶梯状粗化结构的阶梯104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范围为30°~50°,兼顾保证足够的第一表面101面积和有源区130面积,同时利于阻止爬胶的设计。
阶梯104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越大,所形成的阶梯数量越多,转角越多,对阻止胶材翻越到芯片表面的效果越好。
阶梯状粗化结构的阶梯104宽度范围为1nm~5000nm,阶梯104宽度至少大于1nm,以达到阻止胶材攀爬的目的。
阶梯104厚度范围为0.1μm~4μm,或4μm至10μm。
阶梯104厚度越小,所形成的阶梯104数量越多,转角越多,对阻止胶材翻越到芯片表面的效果越好。
阶梯状粗化结构的阶梯104厚度自下至上呈阶梯式递减,且临近半导体层序列的第一表面101的厚度最小。
阶梯104的转角台阶能有效阻止胶材攀爬,转角越临近半导体外延叠层第一表面101,对阻止胶材翻越到芯片表面的效果越好。
第一表面101上设置有粗化结构,粗化结构的粗糙度范围为0.5μm~2μ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01上设置为平面与斜面交替的结构,可藉此增加出光面积,同时增加粗化面积与粗化密度,有效提升发光效率。
第一类型半导体层110的正侧设置有第一电连接层210,第一电极410朝向正侧;第二类型半导体层120的背侧与第二电连接层220正侧连接;衬底400可以包括导电衬底和绝缘衬底,导电衬底材料可以包括硅、铜或者钼,绝缘衬底例如蓝宝石或者陶瓷。第一类型半导体层包括低温氮化镓基半导体材料。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包括高温氮化镓基半导体材料。有源层包括氮化镓/铟镓氮的材料。
第一侧壁100A`、第二侧壁100B`和第一表面101的粗化结构包含不规则粗化形状、规则的球形、锥形粗化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白胶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侧壁100`,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半导体层序列的侧壁100多层阶梯状粗化结构能有效形成阻挡效果,阻止白胶轻易翻越过芯片,使白胶覆盖侧壁100`的最高点的高度不超过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的第一表面101的高度,防止白胶覆盖在芯片的发光面上,避免减少芯片的发光面积。同时,侧壁100`为多层阶梯状粗化结构,粒径自下而上由小至大分层排布,粗化程度自下而上由光滑至粗糙分层排布,下部分的光滑面可以降低白胶攀爬造成光损等异常。
其中白胶600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侧壁100`的最高点的位置距离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第一表面101的距离范围为不小于0.1μm。所述白胶的材料包括树脂,例如硅树脂,常用的硅树脂可以为透明或着白色,在本实施例采用白色硅树脂,现有设计中,存在爬胶现象,例如毛細现象。
阶梯104的台阶面转角能有效阻止白胶攀爬,台阶面转角越临近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的第一表面101,对阻止白胶翻越到芯片表面的效果越好。最靠近第一表面的台阶面距离第一表面的竖直距离不大于2μ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第二电极420高度低于半导体层序列100,实际上第二电极420高度也可以高于半导体层序列100,同时可保证胶材不会爬到第二电极420。
在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中,跟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半导体外延叠层至少侧壁上覆盖有保护层330,保护层330具有防止爬胶的作用,保护层330的折射率小于半导体层序列100的折射率,可以有利于发光二极管侧面的出光。保护层330可以包括二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铝的一种或多种绝缘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330的材料为二氧化硅。保护层330的厚度为100~20000埃。多层阶梯状粗化结构形成于保护层330上,替代实施例9中在半导体层序列100上直接粗化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第十个实施例中,跟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侧壁100`具有若干个台阶面,最靠近第一表面的阶梯104的台阶面距离第一表面101的竖直距离D1不大于2μm。利用台阶面的缓冲作用,防止在注胶时,胶材攀爬至第一表面101。胶材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侧壁的最高点的位置距离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半导体外延叠层的第一表面101的距离范围为大于0.1μm。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个实施例中,跟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可采用实施例7的芯片结构作为发光装置的光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
半导体层序列,具有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设计用于产生辐射的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
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层,
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层,
半导体层序列的第二表面具有凹处,凹处至少贯穿有源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和部分第一类型半导体层,
绝缘层从凹处延伸至第二表面,
第一电连接层在凹处内形成突出部,第一电连接层通过凹处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连接,
在第一电连接层和第二电连接层之间设置绝缘层,利用绝缘层将第一电连接层和第二电连接层电隔离,第一电连接层包括反射金属;
其特征在于,凹处位于侧壁边缘,
部分从侧壁露出,至少凹处上方的侧壁具有表面粗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上方的侧壁表面粗化的平均粒径0.05μm至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沿着侧壁连续或者离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单边尺寸小于500μm时,凹处沿侧壁连续设置,发光二极管单边尺寸不小于500μm时,凹处沿侧壁离散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离散设置时,凹处之间的侧壁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类型半导体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第二侧壁包括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第一侧壁的平均粗糙度不小于第二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与竖直面的角度为20°至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侧壁表面具有阶梯,阶梯数量不小于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宽度范围为1nm~5000n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阶梯为表面粗化,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至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自下而上由光滑到粗糙,表面粗化的粒径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至第一类型半导体层,自下而上由小至大分层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一侧还设置有导电或者绝缘衬底。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或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为氮化镓基,表面粗化为湿法蚀刻,蚀刻液体包括KOH或者NaOH,一次蚀刻制作完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为出光面,第一表面至少部分区域为粗化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对应的第一表面位置具有粗化表面或者图案化表面,且粗化表面或者图案化表面的面积至少为凹处截面积的12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反射金属包括银、铝、金、钛或者铑。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的侧壁包括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为硅掺杂,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生长温度高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生长速度快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连接层和/或第二电连接层包括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用于制作欧姆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突出部距离侧壁的距离不大于8μm。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凹处位于发光二极管的切割道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绝缘层部分覆盖凹处,凹处内设置有绝缘通孔,绝缘通孔漏出第一类型半导体层,使得第一电连接层的突出部与第一类型半导体层电接触;
绝缘层与第二表面部分接触,并通过漏出第二类型半导体层,使得第二电连接层与第二类型半导体层电接触。
22.一种发光装置,具有封装基板和胶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至少部分侧壁被胶层覆盖。
CN202180006404.X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装置 Pending CN1147308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43945 WO2023123469A1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0817A true CN114730817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6404.XA Pending CN114730817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0817A (zh)
WO (1) WO202312346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7639B1 (ko) * 2010-04-19 2011-07-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KR102059030B1 (ko) * 2012-09-24 2019-12-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자외선 발광 소자
KR20180084652A (ko) * 2017-01-16 2018-07-25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수직형 발광 다이오드
KR20200137540A (ko) * 2019-05-30 2020-12-09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수직형 발광 다이오드
CN112582522A (zh) * 2019-09-30 2021-03-30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4864775A (zh) * 2020-07-23 2022-08-05 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3469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6644B2 (en) Self-aligned floating mirror for contact vias
KR100950137B1 (ko) 반도체 발광장치
EP2372791B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EP2565944B1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EP3534413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package
US20070018184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high light extraction and high reflectivity
US9496458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crack-tolerant barrier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6253298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半導体発光装置
CN112736179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制作工艺、发光装置
TWI636582B (zh) 發光裝置
JP2004071644A (ja)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2005327979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装置
KR102407329B1 (ko)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장치
KR102279212B1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CN106159043B (zh) 倒装led芯片及其形成方法
US1063693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8040503B (zh) 发光器件
US20180248078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chip
KR102631088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KR20140097898A (ko) 발광소자
TWI790949B (zh) 半導體裝置
CN114730817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装置
US8049241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US20190348572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1066453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半導体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