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5596A - 电芯固定结构、电池包及电芯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芯固定结构、电池包及电芯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5596A
CN114725596A CN202210301176.5A CN202210301176A CN114725596A CN 114725596 A CN114725596 A CN 114725596A CN 202210301176 A CN202210301176 A CN 202210301176A CN 114725596 A CN114725596 A CN 114725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battery cell
gap
battery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11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伟
席兵荣
郑娅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25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5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固定结构、电池包及电芯固定方法,电芯固定结构包括底部胶、侧部胶、端部胶与间隔胶,底部胶、侧部胶、端部胶与间隔胶一体成型,相邻的间隔胶、端部胶与两个侧部胶在底部胶的上方形成固定腔,或者,相邻的两个间隔胶与两个侧部胶在底部胶的上方形成固定腔,固定腔用于放置电芯;电池包包括电芯固定结构;电芯固定方法用于形成电池包。本申请中通过电芯固定结构对电芯的粘接,使电芯固定于固定腔内,并且侧部胶、间隔胶、端部胶与底部胶一体成型,各部分的胶体紧密结合,克服了由于胶体存在间隙、气泡,导致电芯与箱体的电压等级不满足要求的缺陷,有利于提高电池包整体的电气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芯固定结构、电池包及电芯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固定结构、电池包及电芯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芯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箱体内,通常电芯的底部与侧部均布有胶体,以保证电芯的粘接强度,但电芯不同部位的胶体之间存在气泡、间隙,导致电芯与箱体的电压等级不满足需求,电池包的电气安全性能差。
申请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芯固定结构,能够稳定固定电芯,提高了电池包整体的电气安全性能。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芯固定结构的电池包。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形成上述电芯固定结构的电芯固定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固定结构,用于粘接电芯,包括:
底部胶;
侧部胶,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部胶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胶的两侧,并相对于所述底部胶向上突出;
端部胶,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端部胶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胶的两端,并相对于所述底部胶向上突出,所述端部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侧部胶的端部;
间隔胶,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间隔胶位于两个所述端部胶之间,并与所述端部胶平行,所述间隔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部胶连接,所述间隔胶的底部与所述底部胶连接;
其中,所述底部胶、所述侧部胶、所述端部胶与所述间隔胶一体成型,相邻的所述间隔胶、所述端部胶与两个所述侧部胶在所述底部胶的上方形成固定腔,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胶与两个所述侧部胶在所述底部胶的上方形成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用于放置所述电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芯固定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芯固定结构,包括围设于电芯侧部的侧部胶、间隔胶与端部胶,以及位于电芯底部的底部胶,通过电芯固定结构对电芯的粘接,使电芯固定于固定腔内,并且电芯固定结构一体成型,各部分的胶体紧密结合,克服了由于胶体存在间隙、气泡,导致电芯与箱体的电压等级不满足需求的缺陷,有利于提高电池包整体的电气安全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间隔胶包括底部段与两个侧部段,两个所述侧部段连接于所述底部段的两端,所述侧部段与所述侧部胶连接,所述底部段与所述底部胶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固定结构;
电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芯排列为至少一行,每行的所述电芯放置于一个所述电芯固定结构内,所述电芯与所述电芯固定结构粘接;
箱体,所述电芯固定结构粘接于所述箱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底板、两个端板与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底部胶粘接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端部胶粘接于所述端板的内表面,所述侧部胶粘接于所述侧板的内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
设置所述箱体与多个所述电芯,将所述电芯排列为至少一行,并放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电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具有底部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箱体的侧部之间具有侧部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箱体的端部之间具有端部间隙,同一行的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具有间隔间隙,所述底部间隙、所述侧部间隙、所述端部间隙与所述间隔间隙相互连通;
向所述箱体与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隙注胶,胶体填充于所述底部间隙、所述侧部间隙、所述端部间隙与所述间隔间隙内,所述胶体固化后,形成所述电芯固定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与电芯的设置步骤包括,所述箱体包括底板、两个端板与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电芯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具有所述端部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侧板之间具有所述侧部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所述底部间隙,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与所述侧部间隙、所述底部间隙、所述端部间隙以及所述间隔间隙连通,通过所述注胶孔,由所述底板的底板向所述箱体内注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与所述电芯的设置步骤包括,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电芯的底面上固定隔垫后,将所述电芯放置于所述箱体内,在所述电芯底面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底部间隙。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与所述电芯的设置步骤包括,在所述底部间隙内布胶,将所述电芯的底部粘接于箱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胶步骤包括:
将所述电芯两侧的其中一个所述侧部间隙封堵;
由所述箱体的底部注胶,在所述电芯另外一侧的所述侧部间隙被所述胶体填充完成后,撤去侧部间隙的封堵措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与所述电芯的设置步骤包括:
每一行的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均设置有工装隔板,所述工装隔板的边缘与所述电芯的侧面以及所述工装隔板与所述电芯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注胶完成后,取出所述工装隔板。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芯固定结构隐藏一部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芯固定于电芯固定结构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电池包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电芯与侧板或间隔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芯与箱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相邻电芯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芯固定结构100,底部胶110,侧部胶120,端部胶130,间隔胶140,底部段141,侧部段142,固定腔150;
电芯200;箱体300,底板310,注胶孔311,端板320,侧板330,间隔板340,底部间隙350,侧部间隙360,端部间隙370,间隔间隙380,隔垫390;
盖体400;
辅助工装500,第一封堵部510,第二封堵部520;
工装隔板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芯固定结构100,用于粘接电芯200,使电芯200固定。电芯固定结构100包括底部胶110、侧部胶120、端部胶130与间隔胶140,侧部胶120与端部胶130均设置有两个,两个侧部胶120相互平行,两个端部胶130相互平行,两个侧部胶120分别连接于底部胶110的两侧,并突出于底部胶110的上方,两个端部胶130分别连接于底部胶110的两端,并突出于底部胶110的上方,每一端部胶130的两端均与两个侧部胶120的同一端连接,间隔胶140至少设置有一个,间隔胶140位于两个端部胶130之间,并与端部胶130平行,间隔胶14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部胶120连接,间隔胶140的底部连接于底部胶110的上表面。
上述的,底部胶110、侧部胶120、端部胶130与间隔胶140一体成型,相邻的间隔胶140与端部胶130以及两个侧部胶120在底部胶110的上方形成固定腔150,或者相邻的两个间隔胶140与两个侧部胶120在底部胶110的上方形成固定腔150,该固定腔150用于放置电芯200,从而,电芯200的底面与底部胶110粘接,电芯200的侧面与端部胶130、侧部胶120或间隔胶140粘接,当电芯固定结构100放置于电池包的箱体后,电芯固定结构100的外表面与箱体粘接,使电芯200固定于箱体内,并且箱体与电芯200之间绝缘。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芯固定结构100,包括围设于电芯200侧部的侧部胶120、间隔胶140与端部胶130,以及位于电芯200底部的底部胶110,通过电芯固定结构100对电芯200的粘接,使电芯200固定于固定腔150内,并且电芯固定结构100一体成型,各部分的胶体紧密结合,克服了由于胶体存在间隙、气泡,导致电芯200与箱体的电压等级不满足要求的缺陷,实现了箱体与电芯200的有效绝缘,有助于提升爬电距离,并且提高了电池包整体的电气安全性能。
如图1所示,如图1与图3所示,间隔胶140设置有多个,多个间隔胶140沿侧部胶12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两个侧部胶120之间的间距与电芯200的长度匹配,相邻端部胶130与间隔胶140之间的间距,或者两个相邻间隔胶140之间的间距与电芯200的厚度匹配,以使电芯200的侧部均能够与电芯固定结构100粘接,侧部胶120、端部胶130、间隔胶140的高度均小于电芯200的高度,以避免电芯固定结构100成型时胶体外溢于箱体300外,影响电池包的装配。
可以想到的是,电芯固定结构100包括多于两个的侧部胶120,从而,在端部胶130的长度方向上,至少排列有两个固定腔150,使电芯200以多行多列的方式排布于电芯固定结构100内,在电芯固定结构100装入箱体300后,能够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电芯200以多行多列的形式入箱,为保证电芯200固定于箱体后的结构强度,每行的电芯200之间均通过间隔板隔开,间隔板起到对电芯200隔离,以及通过胶体与电芯200粘接的作用,从而提高电芯200与箱体的结合强度,由于间隔板具有在端部胶130长度方向上隔离相邻电芯200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电芯固定结构100在端部胶13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一个固定腔150,使电芯200单行排列。
另外,间隔胶140包括底部段141与两个侧部段142,两个侧部段142连接于底部段141的两端,间隔胶140整体呈“U”型,两个侧部段142均与侧部胶120连接,底部段141与底部胶110连接。侧部段142与底部段141均位于相邻的电芯200之间,并且侧部段142与底部段141组合作用,并粘接两个相邻的电芯200,使相邻电芯20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实现电芯200的隔离,并且,设置U型的间隔胶140,使相邻的电芯200之间存在空隙,该空隙可以吸收电芯200的膨胀,避免电芯200膨胀后相对电芯固定结构100错位,进而提高电芯固定结构100对电芯200固定的稳定性以及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电芯固定结构100,还包括箱体300与多个电芯200,多个电芯200排列为至少一行,每行的电芯200放置于一个电芯固定结构100内,并且每行的每一电芯200均放置于一个固定腔150内,电芯固定结构100放置于箱体300内,并与箱体300粘接,电芯200与电芯固定结构100粘接,使电芯200固定于箱体300内。由于电芯固定结构100一体成型于箱体300内,能够有效减少电芯固定结构100内不同部分之间的间隙与气泡,提高电芯固定结构100与电芯200、箱体300结合的紧密度,提高电芯200的固定强度,以及电池包的电气安全性能;并且,电芯200通过电芯固定结构100与箱体300形成一整体结构,电池包的结构强度高,无需其他结构即可实现电芯200在箱体300内的固定,对箱体300的空间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电池包还包括盖体400,盖体400覆盖于箱体300的顶部,并与箱体300扣合,将电芯200密封于箱体300与盖体400所形成的密封腔体内。结合图4至图6,箱体300包括底板310、两个端板320与两个侧板330,两个侧板330分别连接于底板310的两侧,两个端板320分别连接于底板310的两端,每一端板3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330的同一端连接,从而,箱体300内形成多条用于容纳电芯固定结构100的腔体。电芯固定结构100位于两个侧板330之间,底部胶110粘接于底板310的上表面,端部胶130粘接于端板320的内表面,侧部胶120粘接于侧板330的内表面,间隔胶140粘接于相邻的电芯200之间,从而,每一电芯200的侧部与底部均布置有胶体,使电芯200稳定固定于箱体300内。
可以想到的是,箱体还包括若干间隔板340,设置间隔板340可以实现电芯200在箱体300内的多行多列分布,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且间隔板340能够通过侧部胶120与电芯200粘接,相邻的电芯固定结构100通过间隔板340连接为一整体结构,有利于提高电池包整体的结构强度。间隔板340位于两个侧板330之间,侧板330与间隔板340相互平行,电芯固定结构100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间隔板340之间,或者相邻的间隔板340与侧板330之间。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芯200固定方法,用于形成上述的电池包,结合图5与图6,电芯200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箱体300与多个电芯200,将电芯200排列为至少一行,并放入箱体300内。其中,电芯200与箱体300的底部之间具有底部间隙350,电芯200与箱体300的侧部之间具有侧部间隙360,电芯200与箱体300的端部之间具有端部间隙370,同一行的相邻电芯200之间具有间隔间隙380,底部间隙350、侧部间隙360、端部间隙370与间隔间隙380相互连通,向箱体300与电芯200之间的间隙注胶,随着胶体的流动,胶体填充于底部间隙350、侧部间隙360、端部间隙370及间隔间隙380内,且上述间隙内的胶体结合为一体,当胶体固化后,形成结构固定的电芯固定结构100,并且稳固粘接电芯200与箱体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箱体300的底部向箱体300内注胶,通过底部注胶,胶体在自重下,能够充分填充电芯200与箱体300之间的间隙,并可以在流动过程中排出二者之间的空气,有效减少胶体内的气泡,提高布胶的均匀度以及胶体与箱体300、电芯200的结合强度,使电芯200稳固安装于箱体300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箱体300应包括底板310、两个端板320与两个侧板330,两个侧板330分别连接于底板310的两侧,两个端板320分别连接于底板310的两端;电芯200放置于两个侧板330之间,电芯200与端板320之间具有端部间隙370,电芯200与所述侧板330之间具有侧部间隙360,电芯200与底板310之间具有底部间隙350。
另外,箱体300还包括若干间隔板340,间隔板340位于两个侧板330之间,间隔板34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320连接,间隔板340与侧板330平行,通过设置间隔板340,电芯200可以在箱体300内多行多列分布,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每一行电芯200放置于相邻的间隔板340与侧板330之间,或者相邻的两个间隔板340之间,电芯200与间隔板340之间,以及电芯200与侧板330之间均具有侧部间隙360。通过注胶,电芯固定结构100成型于相邻的侧板330与间隔板340之间,以及两个相邻的间隔板340之间,使电芯200固定于箱体300内。
底板310上设置有注胶孔311,注胶孔311与侧部间隙360、底部间隙350、端部间隙370及间隔间隙380连通,注胶工装能够从箱体300的底部插入注胶孔311进行注胶,克服了电芯200与箱体300之间间隙小,注胶工装操作不便的缺陷,提高了注胶的便利度。
电芯200的底面应高于底板310的上表面,以使电芯200的底面与底板310的上表面存在高度差,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底部间隙35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底板310的上表面或者电芯200的底面上固定隔垫390后,将电芯200放置于箱体300内,隔垫390将电芯200抬高,从而在电芯200底面与底板310之间形成底部间隙350。通过设置底部间隙350,可以使注胶孔311通过底部间隙350与侧部间隙360、间隔间隙380、端部间隙370连通,便于胶体从电芯200底部向侧部蔓延,以从下到上的方式对电芯200与箱体300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
参照图7,隔垫390可以粘接于箱体300底部,并位于底板310的上表面,由于隔垫390与箱体300粘接,胶体对电芯200与箱体300之间的间隙填充时,与隔垫390结合,胶体对电芯200与箱体300之间的间隙填充完成后,隔垫390无需取出,注胶的便利度高。隔垫390应选择为导热、绝缘材质,隔垫390可以设置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隔垫390设置为长条状,且设有两个,两个隔垫390均沿箱体300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二者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定间距,该间距可供胶体流动,两个隔垫390共同支撑电芯200,保证电芯200上表面的平面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垫390可以设置成片状,隔垫390设置于电芯200的底部,并位于电芯200的四个边角处,多个隔垫390共同支撑电芯200,使电芯200的底部与底板310之间存在高度差,并在电芯200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形成间隙,供胶体流动。另外,隔垫390的位置可以适应性改变,如,一个隔垫390共同支撑两个电芯200相邻的边角,或者,每一电芯200在侧板330的长度方向上仅通过一个隔垫390进行支撑。
在另一实施例中,隔垫390同时包覆于电芯200的边角,使电芯200的底部与底板310之间、电芯200与侧板330之间以及相邻电芯200之间均具有间隙,以供胶体填充侧部间隙360以及底部间隙350。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芯200放入箱体300前,在电芯200的底部或者底板310的上表面涂布胶体,电芯200放置于箱体300后,电芯200的底部与底板310粘接,在注胶时,胶体与电芯200与底板310之间的胶结合,并形成一体的电芯固定结构100。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芯200放入箱体300之前,电芯200的底部或者底板310的上表面未进行布胶,电芯200放置于箱体300后,电芯200底部与底板310之间仍存在底部间隙350,当注胶工装通过注胶孔311向箱体300内部注胶时,注胶工装从与一侧的侧部间隙360连通的注胶孔311注胶,胶体进入其中一侧的侧部间隙360内,并通过底部间隙350流动至另一侧的侧部间隙360内,随着注胶量的增加,胶体逐渐填充侧部间隙360与间隙,实现对电芯200两侧的侧部间隙360及底部间隙350的注胶。
注胶时,如图7所示,为保证胶体能够充分填充电芯200两侧的侧部间隙360,在箱体300的顶部设置辅助工装500,辅助工装500于箱体300的顶部封堵其中一侧的侧部间隙360,且该侧部间隙360恰好位于注胶孔311上方,且与注胶孔311连通;注胶前,隔垫390已经置于底板310上方,注胶时,辅助工装500封堵电芯200其中一侧的侧部间隙360的顶部开口,胶体从被封堵的侧部间隙360的底部进入,由于该侧部间隙360的顶部被封堵,侧部间隙360内的空气形成一定注胶压力,由于该压力的影响,胶体进入该侧部间隙360后,优先通过底部间隙350向另一侧的侧部间隙360内流动,在另一侧的侧部间隙360注胶完成后,取下辅助工装500,胶体继续填充被封堵侧的侧部间隙360,直至完成对该侧部间隙360的注胶,此时,电芯200底部的底部间隙350与侧部的侧部间隙360均实现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辅助工装500可以设置为长条状,并能够同时封堵多个电芯200同一侧的侧部间隙360。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工装500包括第一封堵部510,第一封堵部510具有卡槽,卡槽设置于第一封堵部510的底部,间隔板340或侧板330的顶部能够插入卡槽内,便于第一封堵部510与间隔板340或侧板330配合,第一封堵部510朝向电芯200的一侧与电芯200的侧部接触,以封堵侧部间隙360。
在另一实施例中,辅助工装500还包括第二封堵部520,第二封堵部520连接于第一封堵部510的顶部,且朝向靠近电芯200的一侧突出,辅助工装500沿侧板330长度方向的投影为L型,间隔板340顶部插入卡槽后,第二封堵部520的底部与电芯200的顶部搭接,辅助第一封堵部510封堵侧部间隙360,避免由于制造公差,第一封堵部510与电芯200侧部未完全贴合,而导致封堵不佳。
如图8所示,在电芯200装入箱体300前,对电芯200进行排列,每一行的相邻电芯200之间设置有工装隔板600,工装隔板600的边缘对电芯200的侧面以及工装隔板600与电芯200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工装隔板600隔开相邻电芯200,注胶时,胶体填充电芯200工装隔板600与底板310之间,以及工装隔板600与间隔板340或侧板330之间的间隙,注胶完成后,将工装隔板600取出,在胶体固化后,形成U型的间隔胶140,在实现将电芯200粘接固定于托盘内的基础上,对相邻电芯200进行隔离,无需在电芯200之间设置隔离片,提高了电池包装配的便利度及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200向箱体300内的放置的步骤与工装隔板600向电芯200之间插入的步骤没有先后顺序。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芯200排列的过程中,将工装隔板600放置于相邻的电芯200之间,便于电芯200的预紧,以及电芯200入箱,避免电芯200装入箱体300后,由于插入工装隔板600导致电芯200与箱体30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导致电芯200的位置调整较为繁琐。
胶体应选择绝缘胶,注胶完成后,胶体填充箱体300侧部与电芯200之间的间隙,以及箱体300底部与电芯200之间的间隙,实现箱体300底部与电芯200之间,以及箱体300侧部与电芯200之间的绝缘。
在注胶以及位置调整完成后,对胶体进行固化,使箱体300与电芯200之间稳定粘接。固化过程中,在预设时间内,以一定压力持续压持电芯200顶部,使电芯200和箱体300保持与胶体的充分接触,优化固化效果,并使箱体300与电芯200紧密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电芯固定结构,用于粘接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胶;
侧部胶,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部胶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胶的两侧,并相对于所述底部胶向上突出;
端部胶,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端部胶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胶的两端,并相对于所述底部胶向上突出,所述端部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侧部胶的端部;
间隔胶,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间隔胶位于两个所述端部胶之间,并与所述端部胶平行,所述间隔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部胶连接,所述间隔胶的底部与所述底部胶连接;
其中,所述底部胶、所述侧部胶、所述端部胶与所述间隔胶一体成型,相邻的所述间隔胶、所述端部胶与两个所述侧部胶在所述底部胶的上方形成固定腔,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胶与两个所述侧部胶在所述底部胶的上方形成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用于放置所述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胶包括底部段与两个侧部段,两个所述侧部段连接于所述底部段的两端,所述侧部段与所述侧部胶连接,所述底部段与所述底部胶连接。
3.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固定结构;
电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芯排列为至少一行,每行的所述电芯放置于一个所述电芯固定结构内,所述电芯与所述电芯固定结构粘接;
箱体,所述电芯固定结构粘接于所述箱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板、两个端板与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底部胶粘接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端部胶粘接于所述端板的内表面,所述侧部胶粘接于所述侧板的内表面。
5.电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包括:
设置所述箱体与多个所述电芯,将所述电芯排列为至少一行,并放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电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具有底部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箱体的侧部之间具有侧部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箱体的端部之间具有端部间隙,同一行的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具有间隔间隙,所述底部间隙、所述侧部间隙、所述端部间隙与所述间隔间隙相互连通;
向所述箱体与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隙注胶,胶体填充于所述底部间隙、所述侧部间隙、所述端部间隙与所述间隔间隙内,所述胶体固化后,形成所述电芯固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电芯的设置步骤包括,所述箱体包括底板、两个端板与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电芯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之间具有所述端部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侧板之间具有所述侧部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所述底部间隙,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与所述侧部间隙、所述底部间隙、所述端部间隙以及所述间隔间隙连通,通过所述注胶孔,由所述底板的底板向所述箱体内注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所述电芯的设置步骤包括,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电芯的底面上固定隔垫后,将所述电芯放置于所述箱体内,在所述电芯底面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底部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所述电芯的设置步骤包括,在所述底部间隙内布胶,将所述电芯的底部粘接于箱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步骤包括:
将所述电芯两侧的其中一个所述侧部间隙封堵;
由所述箱体的底部注胶,在所述电芯另外一侧的所述侧部间隙被所述胶体填充完成后,撤去侧部间隙的封堵措施。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所述电芯的设置步骤包括:
每一行的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均设置有工装隔板,所述工装隔板的边缘与所述电芯的侧面以及所述工装隔板与所述电芯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注胶完成后,取出所述工装隔板。
CN202210301176.5A 2022-01-28 2022-03-25 电芯固定结构、电池包及电芯固定方法 Pending CN1147255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5455 2022-01-28
CN2022101054554 2022-0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5596A true CN114725596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1176.5A Pending CN114725596A (zh) 2022-01-28 2022-03-25 电芯固定结构、电池包及电芯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559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92556U (zh) * 2016-08-22 2017-03-01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块
CN207134401U (zh) * 2017-08-25 2018-03-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9461535U (zh) * 2019-04-22 2019-10-0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210074058U (zh) * 2019-08-21 2020-02-14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工装和电池灌胶装置
CN111029505A (zh) * 2019-12-24 2020-04-17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的壳体、电池模组以及电池模组的灌胶方法
CN113708002A (zh) * 2021-09-29 2021-11-26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箱和储能电池
CN215451593U (zh) * 2021-04-09 2022-01-0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芯安装结构、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92556U (zh) * 2016-08-22 2017-03-01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块
CN207134401U (zh) * 2017-08-25 2018-03-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9461535U (zh) * 2019-04-22 2019-10-0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210074058U (zh) * 2019-08-21 2020-02-14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工装和电池灌胶装置
CN111029505A (zh) * 2019-12-24 2020-04-17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的壳体、电池模组以及电池模组的灌胶方法
CN215451593U (zh) * 2021-04-09 2022-01-0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芯安装结构、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13708002A (zh) * 2021-09-29 2021-11-26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箱和储能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017022A (ja) パック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2127706A (zh) 一種電池、電池模組、電池包和電動車
CN110828942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平面加热膜及锂电子动力电池
CN216250941U (zh) 一种基于绝缘胶粘接的电池模组及其电池包
CN114725596A (zh) 电芯固定结构、电池包及电芯固定方法
CN212967907U (zh) 电池模组组装结构、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6793903U (zh) 电池装置
CN116315415A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115799725A (zh) 电池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电动设备
CN113130968B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及电池模组
KR20150138198A (ko) 충전식 배터리
CN214411337U (zh) 固态纽扣电池
CN211016794U (zh) 一种DC-Link薄膜电容器
CN211480120U (zh) 一种易于散热和拼装的电池单元
CN219350482U (zh) 电池组及电池包
CN220341411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1295221U (zh) 电池组及电动车辆
CN211530011U (zh) 一种电池成组拼装间隔装置
CN220984818U (zh) 一种电池模块和电池模组
CN220138588U (zh) 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CN220710456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20829968U (zh) 光伏组件
CN220439738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17848242U (zh) 一种全极耳电芯组件、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7522160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