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4176A - 双面磨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面磨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14176A CN114714176A CN202210643878.1A CN202210643878A CN114714176A CN 114714176 A CN114714176 A CN 114714176A CN 202210643878 A CN202210643878 A CN 202210643878A CN 114714176 A CN114714176 A CN 1147141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nding
- station
- ground
- tray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7/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7/1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23—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grinding machines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ing pos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69—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with means for feeding the work-pieces to the grinding tool, e.g. turntables, transfer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5—Feeding or manipul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grinding mach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24B41/068—Table-like supports for panels, sheets or the lik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磨削装置,包括:机体,机体设有上料工位、磨削工位和翻转工位;转运组件,转运组件设于机体,转运组件包括托盘;磨削组件,磨削组件设于机体且与磨削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托盘处于磨削工位的情况下,磨削组件对托盘上的待磨削件进行磨削;翻转组件,翻转组件设于机体且与翻转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托盘处于翻转工位的情况下,翻转组件获取托盘上的待磨削件,并将待磨削件翻转后放至托盘。根据本申请的双面磨削装置,通过采用翻转组件对待磨削件进行翻面,实现了对待磨削件在单台设备上进行双面磨削,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磨削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面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磨削加工行业内,目前通常需要采用多台设备完成对单个物体的双面磨削,由一台机器负责磨削物体的正面,通过手动翻面,再由另一台机器磨削物体的反面,多台设备磨削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手动翻面影响生产效率,且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磨削装置,实现了自动翻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双面磨削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有上料工位、磨削工位和翻转工位;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设于所述机体,所述转运组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在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磨削工位和所述翻转工位之间可切换以承载并转运待磨削件;磨削组件,所述磨削组件设于所述机体且与所述磨削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磨削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磨削组件对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待磨削件进行磨削;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于所述机体且与所述翻转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翻转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翻转组件获取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待磨削件,并将所述待磨削件翻转后放至所述托盘。
可选地,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翻转工位相对设置,所述磨削工位设于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翻转工位之间。
可选地,所述磨削工位为两个,两个所述磨削工位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磨削工位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翻转工位之间连线的两侧,每个所述磨削工位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磨削组件。
可选地,所述转运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体,所述托盘为四个,四个所述托盘沿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开均匀设于所述转盘,在一个所述托盘处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情况下,两个所述托盘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磨削工位,另一个所述托盘位于所述翻转工位。
可选地,所述托盘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开布置的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设有用于吸附所述待磨削件的真空吸附孔。
可选地,所述磨削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机体;磨盘,所述磨盘位于所述磨削工位上方,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轴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磨盘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以磨削所述待磨削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磨盘连接以驱动所述磨盘。
可选地,所述磨削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轴向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活动;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磨盘连接以驱动所述磨盘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
可选地,每个所述托盘分别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且所述托盘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磨削组件的磨削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设于所述机体;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且位于所述翻转工位上方,所述第一吸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翻转;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且位于所述第一吸附件上方,所述第二吸附件沿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轴向可活动以吸附所述第一吸附件上的所述待磨削件或将吸附的所述待磨削件置于所述托盘;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吸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托盘的位置相对应以吸附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待磨削件,在所述第一吸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相对,所述第二吸附件吸附所述所述第一吸附件上的所述待磨削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附件沿水平方向可活动,以在所述第二吸附件放置所述待磨削件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在竖直方向上错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面磨削装置,通过在机体上设置上料工位、磨削工位和翻转工位,经过磨削工位单面磨削后的待磨削件可以在翻转工位由翻转组件进行翻转,翻转之后再放回托盘,由托盘转运至磨削工位对另一面进行磨削,实现待磨削件在单台设备上的双面磨削,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磨削装置的去除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运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磨削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磨削组件和转运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磨削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磨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翻转组件的左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翻转组件的正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翻转组件的右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翻转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磨削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双面磨削装置的正视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双面磨削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机体1000;上料工位1001;磨削工位1002;翻转工位1003;
转运组件100;转盘101;托盘102;安装部103;真空吸附孔1031;真空吸附机104;
磨削组件200;第一支撑柱201;第一支撑板202;第二支撑板203;磨盘204;驱动组件205;第一驱动件205a;第二驱动件205b;磨削液泵206;喷水器207;喷水孔2071;导流管208;
翻转组件300;第二支撑柱301;第一吸附件302;第一吸盘安装板3021;第一吸盘3022;第二吸附件303;第二吸盘安装板3031;第二吸盘3032;第一滑台气缸304;检测片305;光电开关306;压力传感器307;直线模组308;伺服电机309;第二滑台气缸310;导向轴311;摆台312;导轨313;
待磨削件4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磨削装置。
如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磨削装置包括:机体1000、转运组件100、磨削组件200和翻转组件300。
具体而言,机体1000设有上料工位1001、磨削工位1002和翻转工位1003,转运组件100设于机体1000,转运组件100包括托盘102,托盘102在上料工位1001、磨削工位1002和翻转工位1003之间可切换以承载并转运待磨削件400,磨削组件200设于机体1000且与磨削工位1002的位置相对应,在托盘102处于磨削工位1002的情况下,磨削组件200对托盘102上的待磨削件400进行磨削,翻转组件300设于机体1000且与翻转工位1003的位置相对应,在托盘102处于翻转工位1003的情况下,翻转组件300获取托盘102上的待磨削件400,并将待磨削件400翻转后放至托盘102。
换言之,如图1至图2所示,机体1000设有上料工位1001、磨削工位1002和翻转工位1003,同时机体1000还设有转运组件100、磨削组件200和翻转组件300,其中磨削组件200与磨削工位1002的位置相对应,翻转组件300与翻转工位1003的位置相对应,转运组件100上的托盘102承载待磨削件400在上料工位1001、磨削工位1002和翻转工位1003之间进行切换,上料工位1001用于将待磨削件400放至转运组件100上对应的托盘102,可以使用手动上料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机械手上料。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完成上料动作后,转运组件100将待磨削件400切换至磨削工位1002,对应的磨削组件200对待磨削件400的朝上的一个面进行磨削,完成单侧面磨削的待磨削件400被转运组件100切换至翻转工位1003,翻转组件300获取待磨削件400,并将待磨削件400翻转后放回至托盘102,完成翻转的待磨削件400被转运组件100切换至磨削工位1002,对应的磨削组件200对待磨削件400的另一个面进行磨削,由此完成对待磨削件400的双面磨削,随后由转运组件100将其再次切换至上料工位1001,由人工或者机械手将双面磨削完成的待磨削件400取出机体1000,完成对待磨削件400磨削的全流程。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面磨削装置,通过在机体1000上设置上料工位1001、磨削工位1002和翻转工位1003,经过磨削工位1002单面磨削后的待磨削件400可以在翻转工位1003由翻转组件300进行翻转,翻转之后再放回托盘102,由托盘102转运至磨削工位1002对另一面进行磨削,实现待磨削件400在单台设备上的双面磨削,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料工位1001与翻转工位1003相对设置,磨削工位1002设于上料工位1001与翻转工位1003之间。
换句话说,如图2所示,上料工位1001与翻转工位1003各有一个,在上料工位1001与翻转工位1003之间设置磨削工位1002,通过将各工位按照该顺序布置,经过上料工位1001的待磨削件400转运至磨削工位1002,经过磨削之后再转运至翻转工位1003,由翻转组件300对经过单面磨削的待磨削件400进行翻转,整体流程更为顺畅,布局合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磨削工位1002为两个,两个磨削工位1002相对设置,且两个磨削工位1002位于上料工位1001和翻转工位1003之间连线的两侧,每个磨削工位1002分别设有一个磨削组件200。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上料工位1001与翻转工位1003各有一个,磨削工位1002共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料工位1001与翻转工位1003连线的两侧,每个磨削工位1002上方对应地设有一个磨削组件200以磨削待磨削件400,翻转工位1003上方设有翻转组件300以获取对应托盘102上的待磨削件400,并将其翻转后放回至对应的托盘102。
通过设置两个磨削工位1002,并且将各工位按照上述顺序布置,经过上料工位1001的待磨削件400转运至一个磨削工位1002,经过磨削之后再转运至翻转工位1003,由翻转组件300对经过单面磨削的待磨削件400进行翻转,并在翻转之后放回托盘102,再由转运组件100将待磨削件400转运至另一个磨削工位1002,由另一个磨削工位1002继续进行磨削,而与此同时,前一个磨削工位1002可以对新的待磨削件400进行磨削,实现对不同待磨削件400的同时加工,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转运组件100包括:转盘101。
具体而言,转盘101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设于机体1000,托盘102为四个,四个托盘102沿转盘101的周向间隔开均匀设于转盘101,在一个托盘102处于上料工位1001的情况下,两个托盘102分别位于两个磨削工位1002,另一个托盘102位于翻转工位1003。
换言之,如图1所示,转盘101为圆形盘体,转盘101可以绕着其自身的轴线转动,转盘101上设有四个托盘102,四个托盘102均为圆形盘体,每个托盘102的上表面的面积均小于转盘101的上表面的面积,四个托盘102分别沿着转盘101的周向间隔开且均匀的设置在转盘101上,四个托盘102可以绕着自身的轴线独立旋转,当一个托盘102处于上料工位1001时,两个托盘102分别位于两个磨削工位1002,另外一个托盘102位于翻转工位1003,由此当任一托盘102位于上料工位1001、磨削工位1002或者翻转工位1003时,另外三个转盘101位于其他三个工位上,多个托盘102之间彼此独立,各个工位之间可以同步运行,从而有效保证整体生产效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装有待磨削件400的托盘102从上料工位1001切换至磨削工位1002,此时位于上料工位1001的另一个托盘102可装载下一个待磨削件400,当位于磨削工位1002的托盘102切换至翻转工位1003,位于上料工位1001的待磨削件400则被切换至磨削工位1002。由此,转运组件100上的四个托盘102可同时装有待磨削件400,待磨削件400依次在上料工位1001、磨削工位1002和翻转工位1003上切换,并由对应的磨削组件200和翻转组件300对待磨削件400进行磨削或者翻转,这种使四个托盘102同时装有待磨削件400的上料方式,使单个托盘102每切换一次工位,便有一组待磨削件400完成双面磨削,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托盘102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开布置的安装部103,每个安装部103分别设有用于吸附待磨削件400的真空吸附孔1031。
换言之,如图2所示,在转运组件100的四个托盘102上,分别设有两个间隔开的安装部103,安装部103用于承托并固定待磨削件400,单个托盘102上的两个安装部103与托盘102分别固定连接,每个安装部103均设有真空吸附孔1031,真空吸附孔1031下方均设有真空吸附机104,真空吸附机104抽取安装部103与待磨削件400之间的空气,以达到真空状态,使待磨削件400与安装部103紧密贴合,起到了固定作用。
安装部103可以设置为可替换式的工装,不同的待磨削件400适配不同的安装部103,根据待磨削件400的形状设置对应的安装部103,同时根据待磨削件400的表面面积调整单个托盘102上安装部103的数量,以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待磨削件400,单块托盘102上设置的安装部103越多,每次加工所得到的成品数越多。由此,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缩短了工期。
另外,安装部103不仅可以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待磨削件40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待磨削件400,确保待磨削件400在转盘101旋转过程中固定在安装部103上并且便于翻转组件300吸附即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103的上表面为水平面,安装部103的上表面的形状与待磨削件400的形状相对应,以确保能直观确认待磨削件400被放置在安装部103上的对应位置,在人工上料或者机械手上料时,对待磨削件400在安装部103上的放置位置起到了参照作用,避免了上料过程中待磨削件400未被放置到相应位置而未能固定在安装部103上,转盘101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驱使待磨削件400飞出机体1000而引发生产事故。
安装部103的面积不小于待磨削件400的面积,以确保待磨削件400被磨削组件200均匀地磨削,若待磨削件400的面积大于安装部103的面积,待磨削件400在被磨削时由于底部受力不均衡,容易产生断裂的问题而不能保证生产质量。由此,用于承托并固定待磨削件400的安装部103可以保证待磨削件400被磨削组件200均匀地磨削,保证了生产质量,且有效避免了生产事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磨削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柱201、磨盘204和驱动组件205。
具体而言,第一支撑柱201设于机体1000,磨盘204位于磨削工位1002上方,且沿第一支撑柱201的轴向可活动地设于第一支撑柱201,磨盘204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以磨削待磨削件400,驱动组件205与磨盘204连接以驱动磨盘204。
换句话说,如图3至图4所示,磨削工位1002共有两个,两个磨削工位1002分别对应两个磨削组件200,且磨削组件200位于磨削工位1002的上方,每个磨削组件200分别设有一个磨盘204,磨盘204位于对应磨削工位1002的上方,磨盘204沿第一支撑柱201的轴向可上下移动,磨盘204可以向下移动直至下压在待磨削件400上,驱动组件205与磨盘204连接并驱动磨盘204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完成对待磨削件400的磨削。
另外,如图1所示,磨削组件200还包括磨削液泵206,磨削液泵206设于机体1000的一侧,磨削液泵206用于将磨削液出至机体1000内,喷水器207设于机体1000的内部且位于磨盘204的下方,每个磨盘204下方均设有一个喷水器207,喷水器207与磨削液泵206通过软管连接,喷水器207上设有多个喷水孔2071,以向磨盘204喷射磨削液,导流管208设于机体1000的内部,导流管208用于承接磨削过程中滴落的磨削液并将磨削液导流至磨削液泵206以实现磨削液的循环使用,磨削液的使用提升了磨削效果,提升了生产质量。
由此,待磨削件400通过真空吸附固定在安装部103上,对应的磨盘204下压至待磨削件400上并进行磨削,实现了对待磨削件400的磨削,保证了生产质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磨削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
具体而言,第一支撑板202与第一支撑柱20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203沿第一支撑柱201的轴向方向可活动地设于第一支撑柱201,第二支撑板203位于第一支撑板202的下方。
换言之,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均设于第一支撑柱201,第一支撑板202与第一支撑柱20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203位于第一支撑板202的下方,第二支撑板203沿第一支撑柱201的轴向方向上下移动。
可选地,驱动组件205包括:第一驱动件205a和第二驱动件205b。
具体而言,第一驱动件205a与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连接以驱动第二支撑板203活动,第二驱动件205b设于第二支撑板203,第二驱动件205b与磨盘204连接以驱动磨盘204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
换句话说,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驱动件205a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连接,第一驱动件205a设于第一支撑板202的上表面,磨盘204设于第二支撑板203,第一驱动件205a的伸缩杆的一端伸入第一驱动件205a,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0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205a驱动伸缩杆伸出或者收缩,以带动第二支撑板203沿着第一支撑杆的轴向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板203上的磨盘204上下移动,第一驱动件205a可以为气缸或者丝杠。
第二驱动件205b设于第二支撑板203,第二驱动件205b与磨盘204连接并驱动磨盘204转动,磨盘204可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以磨削待磨削件400,第二驱动件205b可以为伺服电机或者减速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托盘102分别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且托盘102的旋转方向与磨削组件200的磨削方向相反。
换言之,每个托盘102都可以绕自身轴线独立旋转,装有待磨削件400的托盘102位于磨削工位1002时,托盘102与磨盘204同时旋转,且托盘102的旋转方向与对应的磨盘204的旋转的方向相逆,由此可以使磨削组件200对待磨削件400磨削更加充分,保证了磨削后的效果,提升了生产质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托盘102位于上料工位1001或者翻转工位1003时,托盘102处于静止状态,便于上料或者翻转,当托盘102位于磨削工位1002时,磨盘204向下移动,磨盘204下压至待磨削件400并开始旋转,同时托盘102也开始旋转,托盘102与磨盘204以相逆方向旋转且同时作用于待磨削件400。
如图7至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翻转组件300包括:第二支撑柱301、第一吸附件302和第二吸附件303。
具体而言,第二支撑柱301设于机体1000,第一吸附件302设于第二支撑柱301且位于翻转工位1003上方,第一吸附件30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翻转,第二吸附件303设于第二支撑柱301且位于第一吸附件302上方,第二吸附件303沿第二支撑柱301的轴向可活动以吸附第一吸附件302上的待磨削件400或将吸附的待磨削件400置于托盘102。
换句话说,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件设于机体1000,第一吸附件302和第二吸附件303均可活动地设于第二支撑件,第二吸附件303位于第一吸附件302的上方,第一吸附件302或者第二吸附件303均可沿第二支撑柱301的轴向上下移动,如图9所示,导向轴311可活动地设于第二支撑柱301,导向轴311的一端与第二吸附件303连接,导向轴311在第二吸附件30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起导向作用,导向轴311使第二吸附件303下降更加平稳。
第一吸附件302包括第一吸盘安装板3021,第一吸盘安装板3021上设有第一吸盘3022,第二吸附件303包括第二吸盘安装板3031,第二吸盘安装板3031上设有第二吸盘3032,第一吸附件302获取翻转工位1003上的待磨削件400后,第一吸附件302将待磨削件400翻转,第二吸附件303吸附第一吸附件302上的待磨削件400,并将待磨削件400放回对应的安装部103。
可选地,在第一吸附件302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吸附件302与托盘102的位置相对应以吸附托盘102上的待磨削件400,在第一吸附件302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吸附件302与第二吸附件303相对,第二吸附件303吸附第一吸附件302上的待磨削件400。
换言之,如图8所示,在第一吸附件302处于第一状态下,由于摆台312的一端与第一吸附件302连接,摆台312可以驱动第一吸附件302绕着摆台312的轴向旋转,摆台312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台气缸304固定连接,第一滑台气缸304驱动摆台312,以带动第一吸附件302向下移动吸附待磨削件400。
第一吸附件302上的检测片305位于光电开关306之间,光电开关306检测到检测片305,摆台312通电,此时压力传感器307检测第一吸盘3022上的压力,当压力达到阀值则说明第一吸附件302成功吸附待磨削件400,真空吸附机104停止工作,当摆台312通电与第一吸盘3022上压力达到阀值这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第一吸附件302向上移动,同时摆台312驱动第一吸附件302向上翻转180度。
在第一吸附件302处于第二状态下,由于第二吸附件303与直线模组308的一端连接,直线模组308的另一端与伺服电机309连接,此时的伺服电机309驱动直线模组308,以带动第二吸附件303向下移动,随后吸附第一吸附件302上的待磨削件400,此时压力传感器307检测第二吸盘3032上的压力,第二吸盘3032的吸附力大于第一吸盘3022的吸附力,当压力达到阀值则说明第二吸附件303吸附待磨削件400成功,随后第二吸附件303向上移动,待磨削件400吸附在第二吸盘3032上,同时第一吸盘3022解除对待磨削件400的吸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吸附件302沿水平方向可活动,以在第二吸附件303放置待磨削件400时与第二吸附件303在竖直方向上错开。
换句话说,当第二吸附件303成功吸附第一吸盘3022上的待磨削件400,随后第二吸附件303向上移动,如图11所示,此时的第二滑台气缸310驱动第一吸附件302在导轨313上向远离第二吸附件303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为第二吸附件303向下移动腾出空间,同时摆台312驱动第一吸附件302向下翻转180度,紧接着第二吸附件303向下移动并将待磨削件400放置回对应的安装部103,此时的真空吸附机104开始工作,使待磨削件400与安装部103紧密吸合,随后伺服电机309驱动第二吸附件303向上移动,完成对待磨削件400的翻转。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磨削装置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待磨削件400放置在上料工位1001的托盘102的安装部103上中,安装部103底部的真空吸附机104开始工作,真空吸附机104通过安装部103上的真空吸附孔1031抽取空气,使待磨削件400与安装部103紧密吸合,由此完成待磨削件400的上料工作。
接着,转盘101旋转并将待磨削件400切换至磨削工位1002,第一驱动件205a连接第二支撑板203并驱动第二支撑板203向下移动至磨削件上,同时第二驱动件205b连接并驱动位于第二支撑板203上的磨盘204转动,待磨削件400所在的托盘102也开始转动且托盘102转动方向与磨盘204转动的方向相逆,两者同时作用于待磨削件400上以完成对待磨削件400的单面磨削,随后第一驱动件205a驱动第二支撑板203向上移动复位,同时转盘101停止转动。
随后待磨削件400被切换至翻转工位1003,第一滑台气缸304连接摆台312并驱动摆台312向下移动,以带动第一吸附件302向下移动吸附待吸附件,第一吸附件302上的检测片305位于光电开关306之间,光电开关306检测到检测片305,摆台312通电,此时压力传感器307检测第一吸盘3022上的压力,当压力达到阀值则说明第一吸附件302成功吸附待磨削件400,真空吸附机104停止工作,当摆台312通电与第一吸盘3022上压力达到阀值这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第一吸附件302向上移动,同时摆台312驱动第一吸附件302向上翻转180度。
伺服电机309驱动直线模组308,以带动第二吸附件303向下移动,随后吸附第一吸附件302上的待磨削件400,此时压力传感器307检测第二吸盘3032上的压力,第二吸盘3032的吸附力大于第一吸盘3022的吸附力,当压力达到阀值则说明第二吸附件303吸附待磨削件400成功,随后第二吸附件303向上移动,待磨削件400吸附在第二吸盘3032上,同时第一吸盘3022解除对待磨削件400的吸附。
当第二吸附件303成功吸附第一吸盘3022上的待磨削件400,随后第二吸附件303向上移动,同时第二滑台气缸310驱动第一吸附件302在导轨313上朝远离第二吸附件303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为第二吸附件303向下移动腾出空间,同时摆台312驱动第一吸附件302向下翻转180度,紧接着第二吸附件303向下移动并将待磨削件400放置回对应的安装部103,此时的真空吸附机104开始工作,使待磨削件400与安装部103紧密吸合,随后伺服电机309驱动第二吸附件303向上移动,完成对待磨削件400的翻转。
完成翻转的待磨削件400被切换至下一个磨削工位1002,此时第一驱动件205a连接第二支撑板203并驱动第二支撑板203向下移动至磨削件上,同时第二驱动件205b连接并驱动位于第二支撑板203上的磨盘204转动,待磨削件400所在的托盘102也开始转动且托盘102转动方向与磨盘204转动的方向相逆,两者同时作用于待磨削件400上以完成对待磨削件400的双面磨削,随后第一驱动件205a驱动第二支撑板203向上移动复位,同时转盘101停止转动。
最后,完成双面磨削的待磨削件400被切换至上料工位1001,真空吸附机104停止吸附待磨削件400,由人工或者机械手从托盘102上的安装部103取下完成双面加工的成品,由此完成了单台机器对待磨削件400进行双面磨削的全过程,接着再将未经磨削的待磨削件400放至上料工位1001的安装部103上,完成重新上料。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上料工位、磨削工位和翻转工位;
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设于所述机体,所述转运组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在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磨削工位和所述翻转工位之间可切换以承载并转运待磨削件;
磨削组件,所述磨削组件设于所述机体且与所述磨削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磨削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磨削组件对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待磨削件进行磨削;
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于所述机体且与所述翻转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翻转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翻转组件获取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待磨削件,并将所述待磨削件翻转后放至所述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翻转工位相对设置,所述磨削工位设于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翻转工位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工位为两个,两个所述磨削工位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磨削工位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翻转工位之间连线的两侧,每个所述磨削工位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磨削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体,所述托盘为四个,四个所述托盘沿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开均匀设于所述转盘,在一个所述托盘处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情况下,两个所述托盘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磨削工位,另一个所述托盘位于所述翻转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开布置的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设有用于吸附所述待磨削件的真空吸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机体;
磨盘,所述磨盘位于所述磨削工位上方,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轴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磨盘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以磨削所述待磨削件;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磨盘连接以驱动所述磨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组件还包括: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轴向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活动;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磨盘连接以驱动所述磨盘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托盘分别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且所述托盘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磨削组件的磨削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设于所述机体;
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且位于所述翻转工位上方,所述第一吸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翻转;
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且位于所述第一吸附件上方,所述第二吸附件沿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轴向可活动以吸附所述第一吸附件上的所述待磨削件或将吸附的所述待磨削件置于所述托盘;
其中,在所述第一吸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托盘的位置相对应以吸附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待磨削件,
在所述第一吸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相对,所述第二吸附件吸附所述所述第一吸附件上的所述待磨削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件沿水平方向可活动,以在所述第二吸附件放置所述待磨削件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在竖直方向上错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3878.1A CN114714176A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双面磨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3878.1A CN114714176A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双面磨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14176A true CN114714176A (zh) | 2022-07-08 |
Family
ID=82232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43878.1A Pending CN114714176A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双面磨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14176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07270A (ja) * | 2001-04-11 | 2002-10-23 | Daisho Seiki Kk | 竪型両頭平面研削盤 |
CN202240835U (zh) * | 2011-09-06 | 2012-05-30 | 林舜尧 | 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 |
CN102626890A (zh) * | 2012-04-24 | 2012-08-08 | 安徽合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双面自动磨光机 |
CN102717311A (zh) * | 2012-07-19 | 2012-10-10 | 厦门安达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密封环双面自动精磨机床 |
CN211414607U (zh) * | 2019-12-18 | 2020-09-04 | 江苏陆氏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 |
CN114211329A (zh) * | 2021-12-10 | 2022-03-22 | 浙江芯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硬脆薄片材料的双面减薄设备 |
CN114406893A (zh) * | 2022-02-16 | 2022-04-29 | 深圳西可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同步研磨装置 |
-
2022
- 2022-06-09 CN CN202210643878.1A patent/CN1147141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07270A (ja) * | 2001-04-11 | 2002-10-23 | Daisho Seiki Kk | 竪型両頭平面研削盤 |
CN1380162A (zh) * | 2001-04-11 | 2002-11-20 | 大昌精机株式会社 | 立式双盘表面研磨机 |
CN202240835U (zh) * | 2011-09-06 | 2012-05-30 | 林舜尧 | 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 |
CN102626890A (zh) * | 2012-04-24 | 2012-08-08 | 安徽合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双面自动磨光机 |
CN102717311A (zh) * | 2012-07-19 | 2012-10-10 | 厦门安达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密封环双面自动精磨机床 |
CN211414607U (zh) * | 2019-12-18 | 2020-09-04 | 江苏陆氏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 |
CN114211329A (zh) * | 2021-12-10 | 2022-03-22 | 浙江芯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硬脆薄片材料的双面减薄设备 |
CN114406893A (zh) * | 2022-02-16 | 2022-04-29 | 深圳西可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同步研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56049B (zh) | 减震器多工位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 |
CN110202920B (zh) | 玻璃自动丝印机 | |
CN110480485B (zh) | 一种高效的杯体抛光机 | |
CN211894979U (zh) | 一种板材运输清灰系统 | |
KR100481020B1 (ko) | 공작물 흡착반송장치 및 흡착헤드 | |
CN111871704A (zh) | 一种涂胶设备 | |
CN111975478A (zh) | 一种用于轴承外圈自动上下料及内外表面自动磨削设备 | |
CN209986688U (zh) | 机器人去毛刺抛光设备 | |
CN110759092A (zh) | 自动上下料驱动结构 | |
CN114100911A (zh) | 一种用于传感器的加工夹装装置 | |
CN108687658B (zh) | 工件加工设备 | |
CN114714176A (zh) | 双面磨削装置 | |
CN112548688A (zh) | 一种锁体毛坯抛光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8971734B (zh) | 一种上下料装置及生产线 | |
CN109848285B (zh) | 用于高速冲槽机自动上下料的四轴平面式机器人集成系统 | |
CN110907182A (zh) | 一种用于马达测试装置的物料夹取机构 | |
CN218169901U (zh) |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抛光机 | |
CN207467063U (zh) | Sensor模组覆膜机 | |
CN110615268A (zh) | 一种翻转装置 | |
JPS59156666A (ja) | 平面研削装置におけるワ−クの自動装填機構 | |
CN115741333A (zh) | 一种玻璃切割后自动化磨边机 | |
CN116038152A (zh) | 一种柔性屏幕的激光切割系统 | |
CN210879073U (zh) | 一种环形定长砂带自动上料设备 | |
CN115415889A (zh) | 一种具备清屑功能的螺母翻面打磨设备 | |
CN213386674U (zh) | 上料输送设备及应用其的板材制造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