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6309A - 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6309A
CN114706309A CN202210375006.1A CN202210375006A CN114706309A CN 114706309 A CN114706309 A CN 114706309A CN 202210375006 A CN202210375006 A CN 202210375006A CN 114706309 A CN114706309 A CN 114706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mode
time
function
varying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50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06309B (zh
Inventor
盛永智
张成新
甘佳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2103750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6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6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6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06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6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包括:建立制导场景的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以及飞行器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选取误差状态变量,根据选取的误差状态变量以及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和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构建状态方程,构建到达段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律,构建跟踪段冲击角约束跟踪保持的制导律,根据所构建的到达段滑模制导律和跟踪段滑模制导律,得到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本发明提高了控制器的鲁棒性,降低了分数阶项对新颖的分数阶时变滑模收敛证明复杂性的影响,能够实现预设定时间角度收敛、终端角度约束和灵活机动。

Description

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仿真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战的发展,导弹的任务要求不再仅仅是击中目标。为实现相应的战略目标,还需满足一定的终端约束。与此同时,随着反导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导弹灵活机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对导弹制导律提出了新的挑战。
最早的经典制导律始于比例导引方法。Lee等人设计了基于比例导引法的考虑攻击角约束的制导律,实现以所需角度攻击目标的目的。近年来,基于滑模控制的冲击角约束制导律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作为一种非线性控制,控制结构随时间而变化,因其对存在参数不确定和外部扰动的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Guo等人使用滑模制导律来控制飞行器的方向和姿态,并将其与传统制导律进行了比较。为满足导弹制导的终端约束,Kumar等人提出一种具有终端约束的滑模制导律。然而传统滑模控制器的滑动状态只能满足收敛性和稳定性,而不是所期望的有限时间稳定性,为解决该限制终端滑模控制被提出,Song等人提出一种改进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可实现受控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不过当滑模控制器的初始值较大时,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将无法达到零滑模面,降低了控制器性能,针对该问题全局滑模控制被提出并应用于制导律中,以消除滑模到达段,保证全局稳定。此外,为解决传统滑模控制固有抖振问题,研究人员添加了不同类型的观测器。针对拦截机动目标,Wang等人提出一种含终端角度约束的滑模制导律,并增加了广义干涉观测器,提高了其有限时间稳定性和鲁棒性。另外一些研究人员结合滑模控制理论与分数阶控制理论,形成分数阶滑模控制理论,解决了常规滑模制导律的抖振问题,提高了制导律的鲁棒性。Chen提出一种分数阶滑模制导律,将滑模控制的鲁棒性与分数微积分的微妙特性相结合,提高了制导律的鲁棒性。至此,对于冲击角约束的制导律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备,但是却少有人在满足冲击角约束的前提下去考虑导弹弹道机动性的问题。因此,为满足高精度制导和现代战争制导的需要,寻求一种能够在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以实现预设定时间角度收敛、终端角度约束和灵活机动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制导场景的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以及飞行器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选取误差状态变量,根据选取的误差状态变量以及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和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构建状态方程,构建到达段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律,构建跟踪段冲击角约束跟踪保持的制导律,根据所构建的到达段滑模制导律和跟踪段滑模制导律,得到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本发明提高了控制器的鲁棒性,降低了分数阶项对新颖的分数阶时变滑模收敛证明复杂性的影响,能够实现预设定时间角度收敛、终端角度约束和灵活机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制导场景的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以及飞行器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S2、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选取误差状态变量;
S3、根据选取的误差状态变量以及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构建状态方程: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21
其中,e表示受控状态变量;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22
表示e的二阶导数;u表示控制器的输出;f和g分别表示系统中的第一部分非线性函数和第二部分非线性函数;d表示系统的不确定度;
S4、基于状态方程构建到达段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律:
S41、根据状态变量,考虑预设定时间收敛,构建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
S42、由状态方程和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得到到达段滑模面Sarrival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23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24
其中,ua为到达段滑模制导律;ha表示到达段滑模面导数的非线性构成函数;
S43、基于边界层饱和函数切换项,构建到达段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滑模制导律: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25
其中,K和K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切换项增益系数;sat(·)表示边界层饱和函数;S和S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构造的滑模面;ayma和azma分别表示到达段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
S5、基于状态方程构建跟踪段冲击角约束跟踪保持的制导律:
S51、根据状态变量,考虑冲击角约束的跟踪保持,构建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
S52、由状态方程和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得到跟踪段滑模面Stracking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31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32
其中,ut为跟踪段滑模制导律;ht表示跟踪段滑模面导数的非线性构成函数;
S53、基于边界层饱和函数切换项,构建跟踪段冲击角约束跟踪保持的滑模制导律: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33
其中,K和K表示跟踪段滑模制导律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切换项增益系数;S和S分别表示跟踪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构造的滑模面;aymt和azmt表示跟踪段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
S6、根据构建的到达段与跟踪段滑模制导律,得到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34
其中,aym和azm分别表示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
进一步,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35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36
其中,σ1和σ2分别表示俯仰方向上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的跟踪误差;μ1和μ2分别表示偏航方向上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的跟踪误差;Ma,H,k,ma,n分别表示到达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增益系数,且有Ma1>0,Ma1>0;Dλ表示分数阶算子;ξ和ξ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滑模面的时变项;tf表示预设收敛时间;t0表示初始发射时刻的时间;t表示当前时刻的时间;
所述步骤S51中所述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37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38
其中,Mt,A,q分别表示跟踪段第一、第二和第三增益系数,且有Mt1>0,Mt1>0;ξ和ξ分别表示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滑模面时变项;ts表示到达段与跟踪段的制导律切换时间。
进一步,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构造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1、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稳定性证明:
S4111、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V=S2,其中V表示李雅普诺夫函数;S表示滑模面;代入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1,得到到达段李雅普诺夫函数V1的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47
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41
其中,e1表示到达段被控状态误差;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42
分别表示S1,e1,e2的导数;Kaa分别表示到达段切换项增益与全局项;d(t)表示飞行过程中外部不确定扰动;sgn(·)表示符号函数;
S4112、当选取合适Ka,令其大于d(t)的最大幅度,即Ka>|d(t)|,在滑膜面不等于零的条件下得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43
即李雅普诺夫函数的一阶导数为负定,证明所构造的S1的稳定性;
S412、基于分数阶项时变系数阶次设计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收敛性证明:
S4121、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第一滑模面函数为:
e2/(Ma+e1)+c1(t)ln((Ma+e1)/Ma)+c2(t)ξa+c3(t)Dλe1=0 (12)
其中,c1(t),c2(t),c3(t)分别表示到达段第一、第二和第三时变系数;
S4122、通过构造新第一变量a变换第一滑模面函数,a与到达段误差变量间的关系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46
其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48
表示a的一阶导数;
S4123、第一滑模面函数重写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44
其中,δa为第一常量,且δa∈(t0,tf);λ为分数阶算子的阶次;Γ(λ+1)表示λ+1的伽马函数且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45
S4124、第一滑模面函数方程的通解形式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51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52
其中,τ表示积分变量;Ca为第二常量且由方程的初始条件确定:
Ca=ξa/((tf-t0)k-1(ma-k+1))+ln((Ma+e1(t0))/Ma)/(tf-t0)k (17);
S4125、通过构造分数阶项时变系数的阶次n等于k,第一滑模面函数通解形式更改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53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54
S4126、当时间趋于预设的收敛时间,即t→tf时,在ma-k+1≠0,λ+1≠0,k>1和ma>0条件下,a和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55
均收敛到零,由步骤S4122得到e1和e2均收敛到零,证明构造的S1的收敛性;
S413、基于时变项构造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全局性证明:
S4131、构造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初始状态S1(t0):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56
其中,c1(t0),c2(t0),c3(t0)分别表示c1(t),c2(t),c3(t)在t0的状态;ξa表达为:
ξa=-(e2(t0)/(Ma+e1(t0))+c1(t0)ln((Ma+e1(t0))/Ma)) (21);
S4132、得到加入到达段时变项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初始状态: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57
其中,C表示Caputo定义;Γ(λ)表示λ的伽马函数且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58
证明所构造的S1的全局性;
所述步骤S51中所述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构造还包括以下步骤:
S511、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稳定性证明:
S5111、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并代入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2,得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1
其中,V2表示跟踪段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2
表示V2一阶导数;ε1表示跟踪段被控状态的误差;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3
分别表示S212的导数;Kt表示跟踪段切换项增益;ζt表示跟踪段时变项;
S5112、在滑膜面不等于零的条件下,得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4
李雅普诺夫函数的一阶导数为负定,证明所构造的S2的稳定性;
S512、基于分数阶项时变系数阶次设计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收敛性证明:
S5121、通过构造新第二变量γ变换第二滑模面函数形式,新第二变量与跟踪段误差变量间的关系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5
其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6
表示γ的一阶导数;
S5122、第二滑模面函数重写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7
其中,δt为第四常量,且δt∈(ts,t);
S5123、第二滑模面函数方程的通解形式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8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9
其中,Ct为第五常量且由方程的初始条件确定: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10
S5124、当时间趋近于正无穷,即t→+∞时,在条件q>0,λ+1≠0下,γ和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611
均收敛到零,由步骤S5121,ε1和ε2也均收敛到零,证明构造的S2的收敛性;
S513、基于时变项构造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全局性证明,获得跟踪段时变项ζt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
加入ζt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初始状态在零滑模面上,由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形式和其一阶导数负定,得到V2≡0,S2≡0,证明了构造的S2的全局性。
可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设置地面惯性坐标系AXYZ、视线坐标系OXLYLZL和速度坐标系OXVYVZV,建立制导场景的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2
其中,R表示飞行器和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3
表示R的一导书数;Vm表示导弹的速度;θη,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4
θL,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5
分别表示飞行器的速度高低前置角、速度方位前置角、视线高低角和视线方位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6
分别表示θη,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7
θL,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8
一阶导数;
S12、建立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分别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9
其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0
分别表示飞行器在x、y、z方向上的分速度;θm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1
分别表示飞行器的弹道倾角和弹道偏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2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3
分别表示θm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4
的一阶导数;D,L,N分别表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升力和侧向力;m表示飞行器重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可优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通过飞行器传感器和导引头获取飞行器状态参数;
S22、构建所获飞行器状态参数与相对运动学模型所需参数间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5
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6
其中,γηv表示飞行器的速度滚转前置角和速度倾斜角;L(γv),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717
分别表示速度坐标系与弹道坐标系间、地面惯性坐标系与弹道坐标系间、地面惯性坐标系与视线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1表示矩阵的逆运算;
S23、根据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和状态参数,选取误差状态变量: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81
其中,θLf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82
分别表示在俯仰方向上和偏航方向上期望的终端冲击角。
可优选的,所述步骤S43和步骤S53中所述边界层饱和函数切换项为sat(S),表达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83
其中,φ表示边界层厚度;
步骤S42和步骤S52中ha和ht分别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84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85
步骤S43中ayma和azma与步骤S53中aymt和azmt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86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1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2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3
其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4
表示Vm的一阶导数。
可优选的,所述步骤S21中所述飞行器状态参数包括当前状态参数和相对状态参数,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导弹位置信息M、导弹的速度Vm、飞行器的弹道倾角θm和弹道偏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5
所述相对状态参数包括目标的位置信息T、飞行器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R、飞行器的视线高低角θL和视线方位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6
所述步骤S22中所述相对运动学模型中所需参数包括飞行器的速度高低前置角θη和速度方位前置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7
可优选的,所述步骤S22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8
L(γv)、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9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0910
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01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02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03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04
可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受控状态变量e、控制器的输出u、系统中的第一部分非线性函数g和第二部分非线性函数f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采用一种新颖分数阶时变滑模控制器形式,实现系统状态的预设定时间收敛,在控制器中引入分数阶项,提高了控制器鲁棒性;同时提出了一种证明该控制器收敛性的新方法,通过巧妙地构造分数阶时变参数,降低了分数阶项对新颖分数阶时变滑模收敛证明复杂性的影响。
2、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通过将设计的新颖分数阶时变滑模控制器与飞行器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新颖分数阶时变滑模制导律,实现了飞行器状态的冲击角约束和预设定时间的角度收敛;将制导过程分为到达段和跟踪段,其中通过调整制导系数,设置到达段轨迹,实现灵活机动,成功突防后,跟踪段对视线角度误差以及视线角速度再进行微调,以预期的冲击角度精确打击目标;所设计的方法能够实现预设定时间角度收敛、终端角度约束和灵活机动,对于有外部扰动的各种制导情况,制导律均符合高精度制导的需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飞行器制导方法的三维制导场景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飞行轨迹影响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弹道倾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弹道偏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法向加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3e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侧向加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3f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垂直方向滑模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3g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水平方向滑模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3h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LOS高低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3i是本发明对用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LOS方向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3j是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时飞行器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飞行轨迹影响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弹道倾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弹道偏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4d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法向加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4e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侧向加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4f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垂直方向滑模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4g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水平方向滑模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4h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的目标时的飞行器LOS高低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4i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LOS方向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4j是本发明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器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收敛时间tf时对飞行器轨迹变化影响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收敛时间tf时对飞行器弹道倾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收敛时间tf时对飞行器滑模表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5d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收敛时间tf时对飞行器LOS高低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一增益系数Ma对飞行器轨迹影响的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一增益系数Ma对飞行器弹道倾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6c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一增益系数Ma时对滑模表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6d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一增益系数Ma时对LOS高低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四增益系数k时对飞行器轨迹变化影响的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四增益系数k时对飞行器弹道倾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7c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四增益系数k时对飞行器滑模表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7d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四增益系数k时对LOS高低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五增益系数ma时对轨迹变化影响的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五增益系数ma时对弹道倾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8c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五增益系数ma时对滑模表面影响的曲线示意图;
图8d是本发明对同一目标不同到达段第五增益系数ma时对LOS高低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飞行轨迹影响的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弹道倾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9c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弹道偏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9d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法向加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9e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侧向加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图9f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垂直滑模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9g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水平滑模面影响的示意图;
图9h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LOS高低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9i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LOS方向角影响的示意图;
图9j是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制导下有无分数阶项对飞行器速度影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制导场景的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以及飞行器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图2表示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三维空间中的制导场景示意图。
S11、设置地面惯性坐标系AXYZ、视线坐标系OXLYLZL和速度坐标系OXVYVZV,建立制导场景的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
其中,R表示飞行器和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9
表示R的一阶导数;Vm表示导弹的速度;θη,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2
θL,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3
分别表示飞行器的速度高低前置角、速度方位前置角、视线高低角和视线方位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8
分别表示θη,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6
θL,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7
一阶导数;aym和azm分别表示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
S12、建立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分别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7
其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8
分别表示飞行器在x、y、z方向上的分速度;θm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20
分别表示飞行器的弹道倾角和弹道偏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9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0
分别表示θm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1
的一阶导数;D,L,N分别表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升力和侧向力;m表示飞行器重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S2、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选取误差状态变量。
S21、通过飞行器传感器和导引头获取飞行器状态参数,其中飞行器状态参数包括当前状态参数和相对状态参数,其中当前状态参数包括导弹位置信息M、导弹的速度Vm、飞行器的弹道倾角θm和弹道偏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2
相对状态参数包括目标的位置信息T、飞行器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R、飞行器的视线高低角θL和视线方位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3
S22、基于相对运动学模型所需参数,包括飞行器的速度高低前置角θη和速度方位前置角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4
构建所获飞行器状态参数与相对运动学模型所需参数间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5
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316
其中,γηv分别表示飞行器的速度滚转前置角和速度倾斜角;D,L,N分别表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升力和侧向力;-1表示矩阵的逆运算;L(γv),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1
分别表示速度坐标系与弹道坐标系间、地面惯性坐标系与弹道坐标系间、地面惯性坐标系与视线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且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2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3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4
得到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5
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6
S23、根据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和状态参数,选取误差状态变量: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7
其中,σ1和σ2分别表示俯仰方向上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的跟踪误差;μ1和μ2分别表示偏航方向上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的跟踪误差;θLf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8
分别表示在俯仰方向上和偏航方向上期望的终端冲击角。
S3、根据选取的误差状态变量以及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和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构建状态方程: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9
其中,e表示受控状态变量;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410
表示e的二阶导数;u表示控制器的输出;f和g分别表示系统中的第一部分非线性函数和第二部分非线性函数;d表示系统的不确定度。e,u,g,f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51
S4、基于状态方程构建到达段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律。
S41、根据状态变量,考虑预设定时间收敛,构建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52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53
其中,S和S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构造的滑模面;Ma,H,k,ma,n分别表示到达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增益系数,且有Ma1>0,Ma1>0;Dλ表示分数阶算子;ξ和ξ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滑模面的时变项;tf表示预设收敛时间;t0表示初始发射时刻的时间;t表示当前时刻的时间。
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构造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1、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稳定性证明。
S4111、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V=S2,其中V表示李雅普诺夫函数;S表示滑模面;代入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1,得到到达段李雅普诺夫函数V1的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54
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55
其中,e1表示到达段被控状态误差;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56
分别表示S1,e1,e2的导数;Kaa分别表示到达段切换项增益与全局项;d(t)表示飞行过程中外部不确定扰动;sgn(·)表示符号函数。
S4112、当选取合适的到达段切换项增益,令其大于系统不确定扰动的最大幅度,即Ka>|d(t)|,在滑膜面不等于零的条件下,得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67
即李雅普诺夫函数的一阶导数为负定,证明所构造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1的稳定性。
S412、基于分数阶项时变系数阶次设计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收敛性证明。
S4121、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第一滑模面函数为:
e2/(Ma+e1)+c1(t)ln((Ma+e1)/Ma)+c2(t)ξa+c3(t)Dλe1=0 (12);
其中,c1(t),c2(t),c3(t)分别表示到达段第一、第二和第三时变系数。
S4122、通过构造新第一变量a变换第一滑模面函数,a与到达段误差变量间的关系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61
其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62
表示a的一阶导数。
S4123、第一滑模面函数重写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63
其中,δa为第一常量,且δa∈(t0,tf);λ为分数阶算子的阶次;Γ(λ+1)表示λ+1的伽马函数且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66
S4124、第一滑模面函数方程的通解形式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64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65
其中,τ表示积分变量;Ca为第二常量且由方程的初始条件确定:
Ca=ξa/((tf-t0)k-1(ma-k+1))+ln((Ma+e1(t0))/Ma)/(tf-t0)k (17)。
S4125、通过构造分数阶项时变系数的阶次n等于k,第一滑模面函数通解形式更改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71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72
S4126、当时间趋近于预先设定的收敛时间,即t→tf时,在条件ma-k+1≠0,λ+1≠0,k>1和ma>0下,a和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73
均收敛到零,根据步骤S4122得到e1和e2也均收敛到零,证明构造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1的收敛性。
S413、基于时变项构造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全局性证明:
S4131、构造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初始状态S1(t0):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74
其中,c1(t0),c2(t0),c3(t0)分别表示c1(t),c2(t),c3(t)在t0的状态;ξa表达为:
ξa=-(e2(t0)/(Ma+e1(t0))+c1(t0)ln((Ma+e1(t0))/Ma)) (21)。
S4132、得到加入到达段时变项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初始状态: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75
其中,C表示Caputo定义;Γ(λ)表示λ的伽马函数且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76
证明所构造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1的全局性。
S42、由状态方程和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得到到达段滑模面Sarrival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77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78
其中,ua为到达段滑模制导律;ha表示到达段滑模面导数的非线性构成函数;ha和ht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81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82
S43、基于边界层饱和函数切换项sat(S):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83
其中,φ表示边界层厚度。
构建到达段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滑模制导律: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84
其中,K和K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切换项增益系数;sat(·)表示边界层饱和函数;ayma和azma分别表示到达段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85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91
其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92
表示Vm的一阶导数。
S5、基于状态方程构建跟踪段冲击角约束跟踪保持的制导律。
S51、根据状态变量,考虑冲击角约束的跟踪保持,构建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93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94
其中,S和S分别表示跟踪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构造的滑模面;Mt,A,q分别表示跟踪段第一、第二和第三增益系数,且有Mt1>0,Mt1>0;ξ和ξ分别表示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滑模面时变项;ts表示到达段与跟踪段的制导律切换时间。
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构造还包括以下步骤:
S511、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稳定性证明。
S5111、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并代入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得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95
其中,V2表示跟踪段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96
表示V2一阶导数;ε1表示跟踪段被控状态的误差;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97
分别表示S212的导数;Kt表示跟踪段切换项增益;ζt表示跟踪段时变项。
S5112、在滑膜面不等于零的条件下,得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198
李雅普诺夫函数的一阶导数为负定,证明所构造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2的稳定性。
S512、基于分数阶项时变系数阶次设计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收敛性证明。
S5121、通过构造新第二变量γ变换第二滑模面函数形式,新第二变量与跟踪段误差变量间的关系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1
其中,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2
表示γ的一阶导数。
S5122、第二滑模面函数重写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3
其中,δt为第四常量,且δt∈(ts,t)。
S5123、第二滑模面函数方程的通解形式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4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5
其中,Ct为第五常量且由方程的初始条件确定: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6
S5124、当时间趋近于正无穷,即t→+∞时,在条件q>0,λ+1≠0下,γ和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7
均收敛到零,由步骤S5121,ε1和ε2也均收敛到零,证明构造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2的收敛性。S513、基于时变项构造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全局性证明,获得跟踪段时变项ζt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8
加入ζt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初始状态在零滑模面上,由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形式和其一阶导数负定,得到V2≡0,S2≡0,证明了构造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2的全局性。
S52、由状态方程和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得到跟踪段滑模面Stracking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9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010
其中,ut为跟踪段滑模制导律;ht表示跟踪段滑模面导数的非线性构成函数。
S53、基于边界层饱和函数切换项,构建跟踪段冲击角约束跟踪保持的滑模制导律: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11
其中,K和K表示跟踪段滑模制导律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切换项增益系数;aymt和azmt表示跟踪段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分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12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13
S6、根据所构建的到达段滑模制导律和跟踪段滑模制导律,得到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14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分别对本发明的适用性、灵活机动能力和鲁棒性进行了讨论。
具体地,针对适用性,采用本发明对不同冲击角打击同一目标进行仿真,结果如图3a~3j以及表1所示。当预期冲击角介于-10°和-70°间时,LOS高低角能在预设定的收敛时间tf达到预设定的收敛LOS角θLf;随后在跟踪段保持直到飞行结束。在到达段弹道倾角逐渐收敛到预期冲击角,在跟踪段内进行细微修正,实现了预期的冲击角。这符合本发明设计的制导律的预期结果,平均脱靶量小于1e-6m,冲击角平均误差小于3e-3°,符合高精度制导的需要。
对同一冲击角打击不同距离目标进行仿真,结果如图4a~4j以及表2所示。当预期撞击距离在(15,0,15)km和(35,0,35)km间时,平均脱靶量小于2e-5m,冲击角的平均误差小于4.3e-3°,符合高精度制导的需要。因此,上述仿真验证了本发明所设计制导律在三维空间中的普适性。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21
表1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22
表2
针对灵活机动能力,本发明对同一目标采用不同收敛时间tf进行仿真,结果如图5a~5d以及表3所示。当预设定收敛时间小于实际撞击时间时,设计的制导律在冲击角度误差和脱靶量方面表现更好;当大于实际撞击时间时,冲击角度误差和脱靶量将逐渐增加。这由于在预设收敛时间前滑模状态不会收敛到零滑模面,状态误差不会收敛到零。仿真结果与滑模收敛性证明结论一致。此外不同预设定时间可通过改变LOS角度约束趋势来改变到达段的轨迹。
Figure BDA0003589974770000223
表3
对同一目标采用不同的制导系数Ma、k和ma进行仿真,结果分别如图6a~6d、7a~7d、8a~8d所示。无论改变哪个制导系数,制导精度和预期冲击角度都不受影响,但到达段轨迹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合理设置制导系数,可实现到达段轨迹调整,实现攻击轨迹的可控性。
针对鲁棒性,本发明对存在外部扰动的制导情况下有无分数阶项进行仿真,结果对比如图9a~9j所示。在两个连续时间段内,将两个不同的频率和幅度的外部扰动添加到升力和侧向力中,当制导律则没有分数阶项时,制导律的加速度输出会随着外部扰动剧烈抖动,加速度的抖动也会导致攻角的抖动,而在实际飞行过程中,攻角的抖动对飞行器的控制非常不利,它甚至可能对飞行器的结构造成共振损坏;具有分数阶项的制导律的加速度输出曲线变化平稳,几乎不受外部扰动的影响。这也证明了具有分数阶项的滑模制导律具有优异的鲁棒性。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采用一种新颖分数阶时变滑模控制器形式,实现系统状态的预设定时间收敛,在控制器中引入分数阶项,提高了控制器鲁棒性;同时提出了一种证明该控制器收敛性的新方法,通过巧妙地构造分数阶时变参数,降低了分数阶项对新颖分数阶时变滑模收敛证明复杂性的影响;通过将设计的新颖分数阶时变滑模控制器与飞行器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新颖分数阶时变滑模制导律,实现了飞行器状态的冲击角约束和预设定时间的角度收敛;将制导过程分为到达段和跟踪段,其中通过调整制导系数,设置到达段轨迹,实现灵活机动,成功突防后,跟踪段对视线角度误差以及视线角速度再进行微调,以预期的冲击角度精确打击目标;所设计的方法能够实现预设定时间角度收敛、终端角度约束和灵活机动,对于有外部扰动的各种制导情况,制导律均符合高精度制导的需要。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制导场景的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以及飞行器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S2、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选取误差状态变量;
S3、根据选取的误差状态变量以及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构建状态方程: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11
其中,e表示受控状态变量;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12
表示e的二阶导数;u表示控制器的输出;f和g分别表示系统中的第一部分非线性函数和第二部分非线性函数;d表示系统的不确定度;
S4、基于状态方程构建到达段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律:
S41、根据状态变量,考虑预设定时间收敛,构建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
S42、由状态方程和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得到到达段滑模面Sarrival一阶导数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13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14
其中,ua为到达段滑模制导律;ha表示到达段滑模面导数的非线性构成函数;
S43、基于边界层饱和函数切换项,构建到达段预设定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滑模制导律: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15
其中,K和K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切换项增益系数;sat(·)表示边界层饱和函数;S和S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构造的滑模面;ayma和azma分别表示到达段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
S5、基于状态方程构建跟踪段冲击角约束跟踪保持的制导律:
S51、根据状态变量,考虑冲击角约束的跟踪保持,构建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
S52、由状态方程和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得到跟踪段滑模面Stracking一阶导数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16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17
其中,ut为跟踪段滑模制导律;ht表示跟踪段滑模面导数的非线性构成函数;
S53、基于边界层饱和函数切换项,构建跟踪段冲击角约束跟踪保持的滑模制导律: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18
其中,K和K表示跟踪段滑模制导律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切换项增益系数;S和S分别表示跟踪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构造的滑模面;aymt和azmt表示跟踪段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
S6、根据构建的到达段与跟踪段滑模制导律,得到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21
其中,aym和azm分别表示飞行器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的需求过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22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23
其中,σ1和σ2分别表示俯仰方向上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的跟踪误差;μ1和μ2分别表示偏航方向上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的跟踪误差;Ma,H,k,ma,n分别表示到达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增益系数,且有Ma1>0,Ma1>0;Dλ表示分数阶算子;ξ和ξ分别表示到达段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滑模面的时变项;tf表示预设收敛时间;t0表示初始发射时刻的时间;t表示当前时刻的时间;
所述步骤S51中所述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24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25
其中,Mt,A,q分别表示跟踪段第一、第二和第三增益系数,且有Mt1>0,Mt1>0;ξ和ξ分别表示俯仰和偏航方向上滑模面时变项;ts表示到达段与跟踪段的制导律切换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构造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1、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稳定性证明:
S4111、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V=S2,其中V表示李雅普诺夫函数;S表示滑模面;代入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1,得到到达段李雅普诺夫函数V1的一阶导数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26
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1
其中,e1表示到达段被控状态误差;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2
e2,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3
分别表示S1,e1,e2的导数;Kaa分别表示到达段切换项增益与全局项;d(t)表示飞行过程中外部不确定扰动;sgn(·)表示符号函数;
S4112、当选取合适Ka,令其大于d(t)的最大幅度,即Ka>|d(t)|,在滑膜面不等于零的条件下得到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10
即李雅普诺夫函数的一阶导数为负定,证明所构造的S1的稳定性;
S412、基于分数阶项时变系数阶次设计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收敛性证明:
S4121、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第一滑模面函数为:
e2/(Ma+e1)+c1(t)ln((Ma+e1)/Ma)+c2(t)ξa+c3(t)Dλe1=0 (12)
其中,c1(t),c2(t),c3(t)分别表示到达段第一、第二和第三时变系数;
S4122、通过构造新第一变量a变换第一滑模面函数,a与到达段误差变量间的关系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4
其中,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5
表示a的一阶导数;
S4123、第一滑模面函数重写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6
其中,δa为第一常量,且δa∈(t0,tf);λ为分数阶算子的阶次;Γ(λ+1)表示λ+1的伽马函数且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7
S4124、第一滑模面函数方程的通解形式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8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39
其中,τ表示积分变量;Ca为第二常量且由方程的初始条件确定:
Ca=ξa/((tf-t0)k-1(ma-k+1))+ln((Ma+e1(t0))/Ma)/(tf-t0)k (17);
S4125、通过构造分数阶项时变系数的阶次n等于k,第一滑模面函数通解形式更改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41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42
S4126、当时间趋于预设的收敛时间,即t→tf时,在ma-k+1≠0,λ+1≠0,k>1和ma>0条件下,a和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43
均收敛到零,由步骤S4122得到e1和e2均收敛到零,证明构造的S1的收敛性;
S413、基于时变项构造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全局性证明:
S4131、构造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初始状态S1(t0):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44
其中,c1(t0),c2(t0),c3(t0)分别表示c1(t),c2(t),c3(t)在t0的状态;ξa表达为:
ξa=-(e2(t0)/(Ma+e1(t0))+c1(t0)ln((Ma+e1(t0))/Ma)) (21);
S4132、得到加入到达段时变项的到达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初始状态: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45
其中,C表示Caputo定义;Γ(λ)表示λ的伽马函数且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46
证明所构造的S1的全局性;
所述步骤S51中所述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的构造还包括以下步骤:
S511、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稳定性证明:
S5111、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并代入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S2,得到: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47
其中,V2表示跟踪段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48
表示V2一阶导数;ε1表示跟踪段被控状态的误差;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1
ε2,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2
分别表示S212的导数;Kt表示跟踪段切换项增益;ζt表示跟踪段时变项;
S5112、在滑膜面不等于零的条件下,得到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3
李雅普诺夫函数的一阶导数为负定,证明所构造的S2的稳定性;
S512、基于分数阶项时变系数阶次设计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收敛性证明:
S5121、通过构造新第二变量γ变换第二滑模面函数形式,新第二变量与跟踪段误差变量间的关系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4
其中,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5
表示γ的一阶导数;
S5122、第二滑模面函数重写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6
其中,δt为第四常量,且δt∈(ts,t);
S5123、第二滑模面函数方程的通解形式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7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8
其中,Ct为第五常量且由方程的初始条件确定: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9
S5124、当时间趋近于正无穷,即t→+∞时,在条件q>0,λ+1≠0下,γ和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11
均收敛到零,由步骤S5121,ε1和ε2也均收敛到零,证明构造的S2的收敛性;
S513、基于时变项构造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全局性证明,获得跟踪段时变项ζt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510
加入ζt的跟踪段分数阶时变滑模函数初始状态在零滑模面上,由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形式和其一阶导数负定,得到V2≡0,S2≡0,证明了构造的S2的全局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设置地面惯性坐标系AXYZ、视线坐标系OXLYLZL和速度坐标系OXVYVZV,建立制导场景的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
其中,R表示飞行器和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2
表示R的一阶导数;Vm表示导弹的速度;θη,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3
θL,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4
分别表示飞行器的速度高低前置角、速度方位前置角、视线高低角和视线方位角;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5
分别表示θη,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6
θL,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7
一阶导数;
S12、建立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分别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8
其中,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9
分别表示飞行器在x、y、z方向上的分速度;θm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0
分别表示飞行器的弹道倾角和弹道偏角;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1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2
分别表示θm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3
的一阶导数;D,L,N分别表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升力和侧向力;m表示飞行器重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通过飞行器传感器和导引头获取飞行器状态参数;
S22、构建所获飞行器状态参数与相对运动学模型所需参数间转换矩阵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4
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5
其中,γηv表示飞行器的速度滚转前置角和速度倾斜角;L(γv),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6
分别表示速度坐标系与弹道坐标系间、地面惯性坐标系与弹道坐标系间、地面惯性坐标系与视线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1表示矩阵的逆运算;
S23、根据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模型和状态参数,选取误差状态变量: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7
其中,θLf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618
分别表示在俯仰方向上和偏航方向上期望的终端冲击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和步骤S53中所述边界层饱和函数切换项为sat(S),表达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71
其中,φ表示边界层厚度;
步骤S42和步骤S52中ha和ht分别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72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73
步骤S43中ayma和azma与步骤S53中aymt和azmt分别表示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74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81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82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83
其中,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84
表示Vm的一阶导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所述飞行器状态参数包括当前状态参数和相对状态参数,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导弹位置信息M、导弹的速度Vm、飞行器的弹道倾角θm和弹道偏角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85
所述相对状态参数包括目标的位置信息T、飞行器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R、飞行器的视线高低角θL和视线方位角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86
所述步骤S22中所述相对运动学模型中所需参数包括飞行器的速度高低前置角θη和速度方位前置角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8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1
L(γv)、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2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3
分别表示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4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5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6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受控状态变量e、控制器的输出u、系统中的第一部分非线性函数g和第二部分非线性函数f分别表示为: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8
Figure FDA0003589974760000099
CN202210375006.1A 2022-04-11 2022-04-11 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Active CN114706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5006.1A CN114706309B (zh) 2022-04-11 2022-04-11 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5006.1A CN114706309B (zh) 2022-04-11 2022-04-11 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6309A true CN114706309A (zh) 2022-07-05
CN114706309B CN114706309B (zh) 2022-11-25

Family

ID=82172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5006.1A Active CN114706309B (zh) 2022-04-11 2022-04-11 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63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0447A (zh) * 2022-08-16 2022-11-25 哈尔滨逐宇航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应姿态大幅机动的飞行器预设性能控制方法
CN116502420A (zh) * 2023-04-12 2023-07-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的框架角约束变权制导方法
CN117891271A (zh) * 2024-03-18 2024-04-16 西北工业大学 考虑时间和角度约束的高速飞行器三维协同制导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2171A (zh) * 2018-02-02 2018-08-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约束的制导策略
CN110471275A (zh) * 2019-08-30 2019-11-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非奇异终端滑模有限时间收敛角度约束制导方法
CN112305919A (zh) * 2020-11-13 2021-02-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碰撞角约束的固定时间滑模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13848978A (zh) * 2021-09-30 2021-12-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精确线性化的三维轨迹跟踪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14020019A (zh) * 2021-11-03 2022-02-08 北京理工大学 飞行器的制导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2171A (zh) * 2018-02-02 2018-08-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约束的制导策略
CN110471275A (zh) * 2019-08-30 2019-11-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非奇异终端滑模有限时间收敛角度约束制导方法
CN112305919A (zh) * 2020-11-13 2021-02-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碰撞角约束的固定时间滑模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13848978A (zh) * 2021-09-30 2021-12-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精确线性化的三维轨迹跟踪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14020019A (zh) * 2021-11-03 2022-02-08 北京理工大学 飞行器的制导方法与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NGHE ZHOU 等: ""Impact angle constrained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based on fractional integral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IEEE ACCESS》 *
YONGZHI SHENG 等: ""Fractional-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based guidance law with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NONLINEAR DYN》 *
唐骁 等: ""针对高速机动目标的分数阶滑模制导律"", 《航空兵器》 *
李晓宝 等: ""带攻击角度约束的非奇异终端滑模固定时间收敛制导律"", 《控制与决策》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0447A (zh) * 2022-08-16 2022-11-25 哈尔滨逐宇航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应姿态大幅机动的飞行器预设性能控制方法
CN115390447B (zh) * 2022-08-16 2024-05-14 哈尔滨逐宇航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应姿态大幅机动的飞行器预设性能控制方法
CN116502420A (zh) * 2023-04-12 2023-07-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的框架角约束变权制导方法
CN116502420B (zh) * 2023-04-12 2024-01-3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的框架角约束变权制导方法
CN117891271A (zh) * 2024-03-18 2024-04-16 西北工业大学 考虑时间和角度约束的高速飞行器三维协同制导方法
CN117891271B (zh) * 2024-03-18 2024-05-31 西北工业大学 考虑时间和角度约束的高速飞行器三维协同制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6309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06309B (zh) 基于分数阶时变滑模预设时间收敛的冲击角约束制导方法
CN111324142B (zh) 一种导弹驾驶仪扰动补偿控制方法
CN112558631B (zh) 基于测量信息的带大落角约束变参数制导方法
CN110471456B (zh) 高超声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姿控、变形一体化控制方法
CN110425943B (zh) 面向变质心飞行器的工程化再入制导方法
Wang et al. Nonlinear suboptimal guidance law with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An SDRE-based approach
CN111898201B (zh) 一种空战模拟环境中的战斗机高精度自主攻击引导方法
CN110187713A (zh) 一种基于气动参数在线辨识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控制方法
CN111609760A (zh) 一种智能瞄准镜射击时机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2305919A (zh) 一种带碰撞角约束的固定时间滑模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10926278B (zh) 一种采用多前置角叠加与末端修正的前置导引方法
CN110764523A (zh) 基于抗饱和平滑变换的比例积分前置导引攻击目标的方法
Mills et al. Vision based control for fixed wing UAVs inspecting locally linear infrastructure using skid-to-turn maneuvers
CN114020019B (zh) 飞行器的制导方法与装置
CN107977009A (zh) 一种考虑耦合的吸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律设计方法
CN110703793B (zh) 采用姿态角测量的飞行器积分比例导引攻击机动目标的方法
CN115033024A (zh) 基于攻击时间和角度共同约束的多导弹三维协同制导方法
CN108958278B (zh) 一种空天飞行器巡航段快速抗干扰制导方法
CN113504723B (zh) 一种基于逆强化学习的运载火箭减载控制方法
CN114675673A (zh) 一种空中动目标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16974208B (zh) 基于捷联导引头的旋翼无人机目标打击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587740A (zh) 一种基于弹目视线角的被动反辐射导引方法及系统
CN117471952A (zh) 一种飞行器反步超螺旋滑模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
CN116107345A (zh) 一种多飞行器的协同制导方法
CN110209179A (zh)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高度跟踪算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