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5026A -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5026A
CN114705026A CN202210571943.4A CN202210571943A CN114705026A CN 114705026 A CN114705026 A CN 114705026A CN 202210571943 A CN202210571943 A CN 202210571943A CN 114705026 A CN114705026 A CN 114705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sphalt concrete
drying equipment
rotating shaft
concrete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19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科克
吴祥
樊逍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Shiwei Lo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Shiwei Lo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Shiwei Lo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Shiwei Lo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19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5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5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5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1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 F26B17/2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the axis of rotation being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3Supply-air or gas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2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4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partly outside the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04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electric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6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closed, e.g. dr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28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radiation, e.g. from the sun
    • F26B3/3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radiation, e.g. from the sun from infrared-emitting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滚筒,滚筒的外表面中部套设有环齿轮,滚筒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套设有限位环,滚筒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发电组件,支撑发电组件与限位环转动连接,支撑发电组件利用滚筒自转进行动能回收,电路控制器智能化切换动能收回能源或外接工业电源,节约工业能耗,倡导环保理念,滚筒内设置有转轴,转轴内设置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利用金属块与汞液以及电阻器智能化调节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产生的热量,在对滚筒内原料进行高效烘干的同时,也减小了对滚筒内各原器件的高温损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是筑路、基建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保障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在沥青混凝土的生产中,大多采用碎石、砾石、矿渣等作为原料,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烘干后才能被使用,然而目前的沥青混凝土烘干技术仍处于高能耗、高污染阶段,缺乏智能化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不能对烘干温度进行智能化调节,造成不必要的工业损耗,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现有沥青混凝土烘干设备大多由煤粉燃烧器供热烘干,基于能源稀缺性、过分倚重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等,它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并对环境保护造成影响,因此,在对沥青混凝土生产用原材料进行烘干处理时,如何降低烘干设备的能耗,以及如何减小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烘干过程造成的粉尘污染,成了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中部套设有环齿轮,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套设有限位环,所述滚筒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发电组件,所述支撑发电组件与限位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发电组件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发电组件向蓄电池供电,所述蓄电池的上端安装有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滚筒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筒,所述滚筒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筒,所述滚筒在进料筒与出料筒之间转动,所述滚筒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进料筒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出料筒内,所述转轴内设置有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对滚筒内的原料进行烘干。
所述支撑发电组件包括多个绝缘盘、第一定子线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圆槽,多个所述第一定子线圈分别位于多个圆槽内表面,每个底座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辊,每个所述第一转辊上均安装有限位轮,每个所述限位轮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每相邻两个所述限位轮分别与限位环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底座上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在位于每个限位轮的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所述限位轮与下方的第二转辊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每个所述第二转辊的两端均安装有绝缘盘,每个所述绝缘盘的外表面均嵌入连接有两个第一N级磁块和两个第一S级磁块,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电机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转动带动滚筒,滚筒转动带动限位环,限位环又带动多个限位轮运转,限位轮又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第二转辊运转,第二转辊运转带动多个第一N级磁块和多个第一S级磁块在第一定子线圈内转动,此时,第一定子线圈产生电流并通过正极线路管和负极线路管向蓄电池充电。
两个所述底座之间电性连接有正极线路管和负极线路管,两个所述底座中多个第一定子线圈的正电级串联后与正极线路管电连,两个所述底座中多个第一定子线圈的负电级串联后与负极线路管电连,所述正极线路管与蓄电池正极电连,所述负极线路管与蓄电池负极电连,所述蓄电池与电机之间通过电路控制器连接,所述电路控制器外接工业电源,蓄电池上安装有电压测量仪,当电压测量仪检测蓄电池的蓄电量,达到足以驱动电机的输出电压值时,向PLC控制器传输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编码传输给电路控制器,此时,电路控制器切断外接工业电源,接通蓄电池电源,使蓄电池供电给电机产生运转,通过支撑发电组件,在支撑限位滚筒的同时,又产生储备电源为电机提供动力能源,利用动力回收实现节约工业能耗的效果。
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多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滚筒的一端,所述出料筒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顶部安装有第二N级磁块,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二S级磁块,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齿轮和第二定子线圈,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皮带槽,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以及多个第二齿轮三者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定子线圈位于第二N级磁块与第二S级磁块之间,当滚筒上的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多个第二齿轮运转时,第三齿轮被第二齿轮带动,转轴发生运转,转轴上的第二定子线圈,在第二N级磁块与第二S级磁块之间运转,此时,第二定子线圈产生电流,为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提供电源。
所述转轴上开设有三个卡槽,所述转轴内设置有电线,每个所述卡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每个所述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与电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每个所述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的上部均嵌入连接有耐热钢化玻璃,耐热钢化玻璃阻挡滚筒内的原料掉落到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上,避免对其造成损坏,又不影响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射出的线和产生的热能。
所述第二定子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转轴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和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上端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有进电端,所述进电端与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设置有放电端,所述放电端与电线电性连接,所述滑块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伸缩杆,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与活塞杆的活塞之间灌入有汞液,当第二定子线圈产生电流时,通过第一连接线向电阻器上的进电端传输电流,电流经由滑杆和滑块传输到电阻器上,再通过电阻器上的放电端传输给电线,最后再通第二连接线传输给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获得电源产生热能,再配合转轴的旋转对滚筒内的原料进行均匀加热烘干,当滚筒持续运转工作,转轴持续运转,第二定子线圈产生的电能源源不断,促使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产生较多的热能,使得滚筒内部温度过高,会导致设备元件以及原料受到过热影响;
此时,通过裸露在转轴表面的金属块实时接触滚筒内部温度环境,当滚筒内部温度过高时,金属块受热,并将热能传递给汞液,汞液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并推动活塞杆,活塞杆又推动滑块向进电端移动,此时,经由滑块在电阻器上的电流行程变长,电阻变大,放电端的放电电流减小,导致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的供电能源减小,产生的热能减弱,使得滚筒内部的温度不会继续增高,当温度逐渐降低时,汞液逐渐冷却,体积减小,在弹簧伸缩杆的回弹作用下,推动滑块向放电端移动,使经由滑块在电阻器上的电流行程变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随之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产生的热能增大,从而达到滚筒内部温度基本保持恒温的状态,在烘干原料的同时,又不会产生过高温度,对设备元件以及原料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所述滚筒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导料板,所述滚筒内表面呈波纹状,波纹状内表面多角度分散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射出的射线,从而对原料进行多角度辐射加热,多个所述导料板靠近进料筒的一端均高于靠近出料筒的一端,多个所述导料板与滚筒的内表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安装,每个所述导料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涡卷弹簧,每个所述涡卷弹簧的内圈端均安装在导料板内,每个所述涡卷弹簧的外圈端均连接有弹板,在滚筒发生运转时,运行到上部的导料板使原料被倾撒,产生料帘,倾撒而下的原料落击在弹板上,弹板受到撞击的力带动涡卷弹簧,涡卷弹簧受力后又带动弹板回弹,使弹板做往复摆动,对后续坠落的原料进行颠翻,再配合转轴上的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对料帘中的原料进行多角度加热烘干,提高原料的烘干效率。
所述进料筒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进料筒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筒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滤尘箱,所述滤尘箱内部一侧设置有正极板,所述滤尘箱内壁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板,所述滤尘箱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管,所述进料筒的内部底端呈坡体,正极板接通蓄电池电源正极,负极板接通蓄电池电源负极,此时,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形成电磁场,带有负电的离子向正极板运动时,使经过通风管内的粉尘被吸附,并通过滤网收集,通风管中的风经过电场被再次加热,加热后的风再次引流到滚筒内,使滚筒实现热循环的同时又去除了粉尘。
每个所述固定管内均安装有固定架,每个所述固定架上均转动连接有轴杆,每个所述轴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多个叶轮,每个所述轴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多个直叶片,每个所述轴杆上均开设有第二皮带槽,多个所述第二皮带槽与第一皮带槽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由于轴杆与转轴两者有较大的轴比,当转轴每分钟转时,故轴杆每分钟不低于转,当转轴转动时,第一皮带槽上的第二传动带带动多个轴杆转动,轴杆转动又带动多个叶轮以及直叶片转动,产生排风的效果,使滚筒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被加热烘干的原料上的水分被蒸发产生蒸汽,并携带少量粉尘,通过固定管形成的排风口对滚筒内部的粉尘进行吸收,并将大量热蒸汽抽引至进料筒处以及进料口处,利用热蒸汽对即将进行加热烘干的原料进行预热。
所述滚筒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料口,所述出料筒的侧端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出料筒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多个所述漏料口与排料口相对应,通过设置的漏料口对烘干后的原料进行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支撑发电组件,向蓄电池提供电源,当蓄电池上安装有电压测量仪,当电压测量仪检测蓄电池的蓄电量,达到足以驱动电机的输出电压值时,向PLC控制器传输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编码传输给电路控制器,此时,电路控制器切断外接工业电源,接通蓄电池电源,使蓄电池供电给电机产生运转,达到智能化切换动力源的效果,通过支撑发电组件,在支撑限位滚筒的同时,又产生储备电源为电机提供动力能源,利用动力回收实现节约工业能耗的效果。
2、通过滚筒转动带动转轴,使转轴上的第二定子线圈,在第二N级磁块与第二S级磁块之间运转,此时,第二定子线圈产生电流,为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提供电源,以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代替传统的煤油助燃器,在达到同等效果的同时又节约了工业自然能源,还实现了保护环境的效益,且无需外接电源,更加节省了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理念。
3、通过裸露在转轴表面的金属块实时接触滚筒内部温度环境,对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产生热量进行智能调节,当滚筒内部温度过高时,金属块受热,并将热能传递给汞液,汞液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并推动活塞杆,活塞杆又推动滑块向进电端移动,此时,经由滑块在电阻器上的电流行程变长,电阻变大,放电端的放电电流减小,导致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的供电能源减小,产生的热能减弱,使得滚筒内部的温度不会继续增高,当温度逐渐降低时,汞液逐渐冷却,体积减小,在弹簧伸缩杆的回弹作用下,推动滑块向放电端移动,使经由滑块在电阻器上的电流行程变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随之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产生的热能增大,从而达到滚筒内部温度基本保持恒温的状态,在烘干原料的同时,又不会产生过高温度,对设备元件以及原料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4、轴杆转动又带动多个叶轮以及直叶片转动,产生排风的效果,使滚筒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被加热烘干的原料上的水分被蒸发产生蒸汽,并携带少量粉尘,通过固定管形成的排风口对滚筒内部的粉尘进行吸收,并将大量热蒸汽抽引至进料筒处以及进料口处,利用热蒸汽对即将进行加热烘干的原料进行预热。
5、正极板接通蓄电池电源正极,负极板接通蓄电池电源负极,此时,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形成电磁场,带有负电的离子向正极板运动时,使经过通风管内的粉尘被吸附,并通过滤网收集到集尘舱内,再由排尘口排出,同时,通风管中的风被电磁场中的电子运动再次加热,加热后的风再次引流到滚筒内,使滚筒实现热循环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又去除了粉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进料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出料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底座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底座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第二转辊与绝缘盘连接关系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导料板布局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直射式红外线辐射器布局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电阻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轴杆与转轴以及第二传动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叶轮以及直叶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的滤尘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筒;101、环齿轮;102、限位环;103、漏料口;104、第一齿轮;105、导料板;106、涡卷弹簧;107、弹板;2、底座;201、第一转辊;202、限位轮;203、限位槽;204、第一传动带;205、第二转辊;206、绝缘盘;2061、第一N级磁块;2062、第一S级磁块;207、第一定子线圈;3、蓄电池;4、电机;5、减速器;6、传动齿轮;7、进料筒;701、第一支架;702、进料口;703、固定管;704、滤尘箱;705、滤网;706、正极板;707、负极板;708、通风管;8、出料筒;801、第二支架;802、排料口;803、第二齿轮;804、第一安装槽;805、第二N级磁块;806、第二S级磁块;9、正极线路管;10、负极线路管;11、转轴;1101、第一皮带槽;1102、第三齿轮;1103、第二定子线圈;1104、第一连接线;12、第二传动带;13、轴杆;131、第二皮带槽;132、叶轮;133、直叶片;134、固定架;14、耐热钢化玻璃;141、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2、电线;143、第二连接线;15、电阻器;151、滑杆;152、滑块;153、进电端;154、放电端;155、弹簧伸缩杆;156、活塞杆;157、汞液;158、金属块;16、第二安装槽;1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7,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包括滚筒1,滚筒1的外表面中部套设有环齿轮101,滚筒1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套设有限位环102,滚筒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底座2,底座2上设置有支撑发电组件,支撑发电组件与限位环102转动连接,支撑发电组件电性连接有蓄电池3,支撑发电组件向蓄电池3供电,蓄电池3的上端安装有电机4和减速器5,电机4的输出端与减速器5连接,减速器5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与环齿轮101啮合连接,滚筒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筒7,滚筒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筒8,滚筒1在进料筒7与出料筒8之间转动,滚筒1内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进料筒7内,转轴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出料筒8内,转轴11内设置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对滚筒1内的原料进行烘干。
支撑发电组件包括多个绝缘盘206、第一定子线圈207,底座2上开设有多个圆槽,多个第一定子线圈207分别位于多个圆槽内表面,每个底座2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辊201,每个第一转辊201上均安装有限位轮202,每个限位轮202上均开设有限位槽203,每相邻两个限位轮202分别与限位环102转动连接,每个底座2上均开设有凹槽,每个凹槽内在位于每个限位轮202的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205,限位轮202与下方的第二转辊205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204,每个第二转辊205的两端均安装有绝缘盘206,每个绝缘盘206的外表面均嵌入连接有两个第一N级磁块2061和两个第一S级磁块2062,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电机4带动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转动带动滚筒1,滚筒1转动带动限位环102,限位环102又带动多个限位轮202运转,限位轮202又通过第一传动带204带动第二转辊205运转,第二转辊205运转带动多个第一N级磁块2061和多个第一S级磁块2062在第一定子线圈207内转动,此时,第一定子线圈207产生电流并通过正极线路管9和负极线路管10向蓄电池3充电。
两个底座2之间电性连接有正极线路管9和负极线路管10,两个底座2中多个第一定子线圈207的正电级串联后与正极线路管9电连,两个底座2中多个第一定子线圈207的负电级串联后与负极线路管10电连,正极线路管9与蓄电池3正极电连,负极线路管10与蓄电池3负极电连,蓄电池3与电机4之间通过电路控制器连接,电路控制器外接工业电源,蓄电池3上安装有电压测量仪,当电压测量仪检测蓄电池3的蓄电量,达到足以驱动电机4的输出电压值时,向PLC控制器传输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编码传输给电路控制器,此时,电路控制器切断外接工业电源,接通蓄电池3电源,使蓄电池3供电给电机4产生运转,通过支撑发电组件,在支撑限位滚筒1的同时,又产生储备电源为电机4提供动力能源,利用动力回收实现节约工业能耗的效果。
发热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04、多个第二齿轮803,第一齿轮104安装在滚筒1的一端,出料筒8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804,第一安装槽804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齿轮803,第一安装槽804的顶部安装有第二N级磁块805,第一安装槽8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S级磁块806,转轴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齿轮1102和第二定子线圈1103,转轴1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皮带槽1101,第一齿轮104与第三齿轮1102以及多个第二齿轮803三者啮合连接,第二定子线圈1103位于第二N级磁块805与第二S级磁块806之间,当滚筒1上的第一齿轮104转动并带动多个第二齿轮803运转时,第三齿轮1102被第二齿轮803带动,转轴11发生运转,转轴11上的第二定子线圈1103,在第二N级磁块805与第二S级磁块806之间运转,此时,第二定子线圈1103产生电流,为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提供电源。
转轴11上开设有三个卡槽,转轴11内设置有电线142,每个卡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每个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与电线14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接线143,每个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的上部均嵌入连接有耐热钢化玻璃14,耐热钢化玻璃14阻挡滚筒1内的原料掉落到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上,避免对其造成损坏,又不影响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射出的线和产生的热能。
第二定子线圈1103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连接线1104,转轴11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6和滑槽17,第二安装槽16的底部设置有电阻器15,电阻器15的上端安装有滑杆151,滑杆15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52,滑杆151的一端设置有进电端153,进电端153与第一连接线1104电性连接,电阻器15的一端设置有放电端154,放电端154与电线142电性连接,滑块15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1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伸缩杆155,滑槽17内设置有活塞杆156,滑块152的另一端与活塞杆156连接,转轴11上设置有金属块158,金属块158与活塞杆156的活塞之间灌入有汞液157,当第二定子线圈1103产生电流时,通过第一连接线1104向电阻器15上的进电端153传输电流,电流经由滑杆151和滑块152传输到电阻器15上,再通过电阻器15上的放电端154传输给电线142,最后再通第二连接线143传输给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获得电源产生热能,再配合转轴11的旋转对滚筒1内的原料进行均匀加热烘干,当滚筒1持续运转工作,转轴11持续运转,第二定子线圈1103产生的电能源源不断,促使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产生较多的热能,使得滚筒1内部温度过高,会导致设备元件以及原料受到过热影响;
此时,通过裸露在转轴11表面的金属块158实时接触滚筒1内部温度环境,当滚筒1内部温度过高时,金属块158受热,并将热能传递给汞液157,汞液157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并推动活塞杆156,活塞杆156又推动滑块152向进电端153移动,此时,经由滑块152在电阻器15上的电流行程变长,电阻变大,放电端154的放电电流减小,导致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的供电能源减小,产生的热能减弱,使得滚筒1内部的温度不会继续增高,当温度逐渐降低时,汞液157逐渐冷却,体积减小,在弹簧伸缩杆155的回弹作用下,推动滑块152向放电端154移动,使经由滑块152在电阻器15上的电流行程变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随之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产生的热能增大,从而达到滚筒1内部温度基本保持恒温的状态,在烘干原料的同时,又不会产生过高温度,对设备元件以及原料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滚筒1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导料板105,滚筒1内表面呈波纹状,波纹状内表面多角度分散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射出的射线,从而对原料进行多角度辐射加热,多个导料板105靠近进料筒7的一端均高于靠近出料筒8的一端,多个导料板105与滚筒1的内表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安装,每个导料板105的一端均设置有涡卷弹簧106,每个涡卷弹簧106的内圈端均安装在导料板105内,每个涡卷弹簧106的外圈端均连接有弹板107,在滚筒1发生运转时,运行到上部的导料板105使原料被倾撒,产生料帘,倾撒而下的原料落击在弹板107上,弹板107受到撞击的力带动涡卷弹簧106,涡卷弹簧106受力后又带动弹板107回弹,使弹板107做往复摆动,对后续坠落的原料进行颠翻,再配合转轴11上的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对料帘中的原料进行多角度加热烘干,提高原料的烘干效率。
进料筒7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支架701,进料筒7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702,进料筒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管703,固定管703的一端连接有滤尘箱704,滤尘箱704内部一侧设置有正极板706,滤尘箱704内壁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板707,正极板706的一端设置有滤网705,滤尘箱704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管708,进料筒7的内部底端呈坡体,正极板706接通蓄电池3电源正极,负极板707接通蓄电池3电源负极,此时,正极板706与负极板707之间形成电磁场,带有负电的离子向正极板706运动时,使经过通风管708内的粉尘被吸附,并通过滤网705收集,通风管708中的风经过电场被再次加热,加热后的风再次引流到滚筒1内,使滚筒1实现热循环的同时又去除了粉尘。
每个固定管703内均安装有固定架134,每个固定架134上均转动连接有轴杆13,每个轴杆13的一端均设置有多个叶轮132,每个轴杆1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多个直叶片133,每个轴杆13上均开设有第二皮带槽131,多个第二皮带槽131与第一皮带槽110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12连接,由于轴杆13与转轴11两者有较大的轴比,当转轴11每分钟200转时,故轴杆13每分钟不低于2000转,当转轴11转动时,第一皮带槽1101上的第二传动带12带动多个轴杆13转动,轴杆13转动又带动多个叶轮132以及直叶片133转动,产生排风的效果,使滚筒1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被加热烘干的原料上的水分被蒸发产生蒸汽,并携带少量粉尘,通过固定管703形成的排风口对滚筒1内部的粉尘进行吸收,并将大量热蒸汽抽引至进料筒处7以及进料口702处,利用热蒸汽对即将进行加热烘干的原料进行预热。
滚筒1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料口103,出料筒8的侧端设置有第二支架801,出料筒8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802,多个漏料口103与排料口802相对应,通过设置的漏料口103对烘干后的原料进行排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电机4带动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转动带动滚筒1,滚筒1转动带动限位环102,限位环102又带动多个限位轮202运转,限位轮202又通过第一传动带204带动第二转辊205运转,第二转辊205运转带动多个第一N级磁块2061和多个第一S级磁块2062在第一定子线圈207内转动,此时,第一定子线圈207产生电流并通过正极线路管9和负极线路管10向蓄电池3充电;
蓄电池3上安装有电压测量仪,当电压测量仪检测蓄电池3的蓄电量,达到足以驱动电机4的输出电压值时,向PLC控制器传输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编码传输给电路控制器,此时,电路控制器切断外接工业电源,接通蓄电池3电源,使蓄电池3供电给电机4产生运转,通过支撑发电组件,在支撑限位滚筒1的同时,又产生储备电源为电机4提供动力能源,利用动力回收实现节约工业能耗的效果;
当滚筒1上的第一齿轮104转动并带动多个第二齿轮803运转时,第三齿轮1102被第二齿轮803带动,转轴11发生运转,转轴11上的第二定子线圈1103,在第二N级磁块805与第二S级磁块806之间运转,此时,第二定子线圈1103产生电流,为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提供电源,当第二定子线圈1103产生电流时,通过第一连接线1104向电阻器15上的进电端153传输电流,电流经由滑杆151和滑块152传输到电阻器15上,再通过电阻器15上的放电端154传输给电线142,最后再通第二连接线143传输给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获得电源产生热能,再配合转轴11的旋转对滚筒1内的原料进行均匀加热烘干,当滚筒1持续运转工作,转轴11持续运转,第二定子线圈1103产生的电能源源不断,促使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产生较多的热能,使得滚筒1内部温度较高,会导致设备元件以及原料受到过热影响;
此时,通过裸露在转轴11表面的金属块158实时接触滚筒1内部温度环境,当滚筒1内部温度过高时,金属块158受热,并将热能传递给汞液157,汞液157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并推动活塞杆156,活塞杆156又推动滑块152向进电端153移动,此时,经由滑块152在电阻器15上的电流行程变长,电阻变大,放电端154的放电电流减小,导致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的供电能源减小,产生的热能减弱,使得滚筒1内部的温度不会继续增高,当温度逐渐降低时,汞液157逐渐冷却,体积减小,在弹簧伸缩杆155的回弹作用下,推动滑块152向放电端154移动,使经由滑块152在电阻器15上的电流行程变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随之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产生的热能增大,从而达到滚筒1内部温度基本保持恒温的状态,在烘干原料的同时,又不会产生过高温度,对设备元件以及原料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在滚筒1发生运转时,运行到上部的导料板105使原料被倾撒,产生料帘,倾撒而下的原料落击在弹板107上,弹板107受到撞击的力带动涡卷弹簧106,涡卷弹簧106受力后又带动弹板107回弹,使弹板107做往复摆动,对后续坠落的原料进行颠翻,再配合转轴11上的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对料帘中的原料进行多角度加热烘干,提高原料的烘干效率;
当转轴11转动时,第一皮带槽1101上的第二传动带12带动多个轴杆13转动,轴杆13转动又带动多个叶轮132以及直叶片133转动,产生排风的效果,使滚筒1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被加热烘干的原料上的水分被蒸发产生蒸汽,并携带少量粉尘,通过固定管703形成的排风口对滚筒1内部的粉尘进行吸收,并将大量热蒸汽抽引至进料筒处7以及进料口702处,利用热蒸汽对即将进行加热烘干的原料进行预热;
正极板706接通蓄电池3电源正极,负极板707接通蓄电池3电源负极,此时,正极板706与负极板707之间形成电磁场,带有负电的离子向正极板706运动时,使经过通风管708内的粉尘被吸附,并通过滤网709收集到集尘舱内,再由排尘口705排出,通风管708中的风经过电场被再次加热,加热后的风再次引流到滚筒1内,使滚筒1实现热循环的同时又去除了粉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所述滚筒(1)的外表面中部套设有环齿轮(101),所述滚筒(1)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套设有限位环(102),所述滚筒(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支撑发电组件,所述支撑发电组件与限位环(10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发电组件电性连接有蓄电池(3),所述支撑发电组件向蓄电池(3)供电,所述蓄电池(3)的上端安装有电机(4)和减速器(5),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与减速器(5)连接,所述减速器(5)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轮(6),所述传动齿轮(6)与环齿轮(101)啮合连接,所述滚筒(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筒(7),所述滚筒(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筒(8),所述滚筒(1)在进料筒(7)与出料筒(8)之间转动,所述滚筒(1)内设置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进料筒(7)内,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出料筒(8)内,所述转轴(11)内设置有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对滚筒(1)内的原料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发电组件包括多个绝缘盘(206)、第一定子线圈(207),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多个圆槽,多个所述第一定子线圈(207)分别位于多个圆槽内表面,每个底座(2)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辊(201),每个所述第一转辊(201)上均安装有限位轮(202),每个所述限位轮(202)上均开设有限位槽(203),每相邻两个所述限位轮(202)分别与限位环(102)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底座(2)上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在位于每个限位轮(202)的下方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205),所述限位轮(202)与下方的第二转辊(205)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204),每个所述第二转辊(205)的两端均安装有绝缘盘(206),每个所述绝缘盘(206)的外表面均嵌入连接有两个第一N级磁块(2061)和两个第一S级磁块(20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2)之间电性连接有正极线路管(9)和负极线路管(10),两个所述底座(2)中多个第一定子线圈(207)的正电级串联后与正极线路管(9)电连,两个所述底座(2)中多个第一定子线圈(207)的负电级串联后与负极线路管(10)电连,所述正极线路管(9)与蓄电池(3)正极电连,所述负极线路管(10)与蓄电池(3)负极电连,所述蓄电池(3)与电机(4)之间通过电路控制器连接,所述电路控制器外接工业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04)、多个第二齿轮(803),所述第一齿轮(104)安装在滚筒(1)的一端,所述出料筒(8)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804),所述第一安装槽(804)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齿轮(803),所述第一安装槽(804)的顶部安装有第二N级磁块(805),所述第一安装槽(8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S级磁块(806),所述转轴(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齿轮(1102)和第二定子线圈(1103),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皮带槽(1101),所述第一齿轮(104)与第三齿轮(1102)以及多个第二齿轮(803)三者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定子线圈(1103)位于第二N级磁块(805)与第二S级磁块(80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上开设有三个卡槽,所述转轴(11)内设置有电线(142),每个所述卡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每个所述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与电线(14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接线(143),每个所述直热式红外线辐射器(141)的上部均嵌入连接有耐热钢化玻璃(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子线圈(1103)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连接线(1104),所述转轴(11)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6)和滑槽(17),所述第二安装槽(16)的底部设置有电阻器(15),所述电阻器(15)的上端安装有滑杆(151),所述滑杆(15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52),所述滑杆(151)的一端设置有进电端(153),所述进电端(153)与第一连接线(1104)电性连接,所述电阻器(15)的一端设置有放电端(154),所述放电端(154)与电线(142)电性连接,所述滑块(15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1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伸缩杆(155),所述滑槽(17)内设置有活塞杆(156),所述滑块(152)的另一端与活塞杆(156)连接,所述转轴(11)上设置有金属块(158),所述金属块(158)与活塞杆(156)的活塞之间灌入有汞液(15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导料板(105),所述滚筒(1)内表面呈波纹状,多个所述导料板(105)靠近进料筒(7)的一端均高于靠近出料筒(8)的一端,多个所述导料板(105)与滚筒(1)的内表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安装,每个所述导料板(105)的一端均设置有涡卷弹簧(106),每个所述涡卷弹簧(106)的内圈端均安装在导料板(105)内,每个所述涡卷弹簧(106)的外圈端均连接有弹板(10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7)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支架(701),所述进料筒(7)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702),所述进料筒(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管(703),所述固定管(703)的一端连接有滤尘箱(704),所述滤尘箱(704)内部一侧设置有正极板(706),所述滤尘箱(704)内壁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板(707),所述正极板(706)的一端设置有滤网(705),所述滤尘箱(704)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管(708),所述进料筒(7)的内部底端呈坡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管(703)内均安装有固定架(134),每个所述固定架(134)上均转动连接有轴杆(13),每个所述轴杆(13)的一端均设置有多个叶轮(132),每个所述轴杆(1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多个直叶片(133),每个所述轴杆(13)上均开设有第二皮带槽(131),多个所述第二皮带槽(131)与第一皮带槽(110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1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料口(103),所述出料筒(8)的侧端设置有第二支架(801),所述出料筒(8)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802),多个所述漏料口(103)与排料口(802)相对应。
CN202210571943.4A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Pending CN114705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1943.4A CN114705026A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1943.4A CN114705026A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5026A true CN114705026A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77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1943.4A Pending CN114705026A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502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9772A (zh) * 2017-03-15 2017-06-13 无锡市翱宇特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式烘箱
CN206321041U (zh) * 2016-12-26 2017-07-11 广州越圣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太阳能发电干燥机
CN109130057A (zh) * 2018-09-25 2019-01-04 陈浩然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CN213984329U (zh) * 2020-10-20 2021-08-17 刘洁 一种中药材节能低碳热泵烘干机
CN214812436U (zh) * 2021-07-26 2021-11-23 江苏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无尘滚筒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21041U (zh) * 2016-12-26 2017-07-11 广州越圣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太阳能发电干燥机
CN106819772A (zh) * 2017-03-15 2017-06-13 无锡市翱宇特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式烘箱
CN109130057A (zh) * 2018-09-25 2019-01-04 陈浩然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
CN213984329U (zh) * 2020-10-20 2021-08-17 刘洁 一种中药材节能低碳热泵烘干机
CN214812436U (zh) * 2021-07-26 2021-11-23 江苏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无尘滚筒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0617B (zh) 一种电厂用循环环保锅炉
CN207975951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茶叶烘干装置
CN202254660U (zh) 空气源高温热泵除湿烘烤设备
CN105709908A (zh) 一种玻璃粉的粉碎烘干装置
CN105180612A (zh) 一种节能羽毛烘干机
CN104970429A (zh) 一种葡萄烘干机
CN109084567A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垃圾干燥设备
CN105300042B (zh) 农产品烘干设备
CN209128299U (zh) 一种垃圾污泥干化系统
CN107421303A (zh) 一种便于取放的石膏工艺品烘干装置
CN107212454A (zh) 一种旋转式环保电加热烟叶烤房
CN114705026A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
CN207600114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垃圾干燥设备
CN206176960U (zh) 一种多能互补烘干装置
CN202385686U (zh) 茶叶烘干提香机
CN106482479A (zh) 一种节约能源且效率高的茶叶烘干机
CN207280135U (zh) 一种便于取放的石膏工艺品烘干装置
CN202653144U (zh) 一种烤烟房
CN204313585U (zh) 一种玻璃粉的粉碎烘干装置
CN204949457U (zh) 一种葡萄烘干机
CN205641946U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茶叶烘干机
CN212081955U (zh) 一种石材加工用的烘干机
CN206043286U (zh) 一种多重加热高效烘干的茶叶烘干机
CN205607115U (zh) 一种热交换旋转烘干机
CN106969606A (zh) 一种环保的节能型除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