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0522B - 一种钻孔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孔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0522B
CN114700522B CN202210427045.1A CN202210427045A CN114700522B CN 114700522 B CN114700522 B CN 114700522B CN 202210427045 A CN202210427045 A CN 202210427045A CN 114700522 B CN114700522 B CN 114700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bit
wall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70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00522A (zh
Inventor
杨桩
李再兴
姚庆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ng Nc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ng Nc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ng Nc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ng Nc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70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0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0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0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00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0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1/00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work;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tools or 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钻孔机床,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钻头,所述钻孔机床还包括散热件;所述钻头包括本体及设于所述本体外周壁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部;所述散热件包括环绕设于所述钻头外周壁的第二固定部和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下方的挤压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伸入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挤压部抵接于所述钻头外壁;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内径等于所述钻头的直径,所述挤压部的内径小于所述钻头的直径。

Description

一种钻孔机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机床。
【背景技术】
打磨钻头,传统的工艺是在实心的圆棒上进行开刃处理;钻头在进行加工时,由于钻头需要高速旋转,且加工的材料硬度也比较高,故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硬质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产生的热量会迅速传递到硬质合金钻头刀具上;然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硬质合金的性能则会急剧下降,从而直接影响钻头的切削效果和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钻头在进行加工时,一般采用喷嘴向加工处喷射冷却介质进行钻头冷却;但是由于钻头在高速旋转和加工材料切屑的堆积,冷却介质则往往无法顺利进入到加工部位对钻头进行有效冷却,无法真正地实现冷却介质冷却钻头的效果,不利于加工的持续进行,同时仍就影响钻头的切削效果和使用寿命。而且采用喷嘴向加工处喷射冷却介质进行钻头冷却需要外界一直提供冷却介质,比如冷却用水,存在直接能源浪费的问题,且在打磨钻头打磨的过程中需要不时的为钻头添加润滑剂,比较麻烦。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331483U中,通过在钻头柄部设置套环,并在套接装置上开设与套环对应设置的环形嵌入槽,通过将套接装置上的环形嵌入槽卡设于套环上,以使套接装置固定于钻头柄部,并在钻头柄部转动时,不会带动套接装置转动。而钻头在对工件进行钻孔操作时,由于钻头转动速度较快,当套接装置不会随钻头一起转动时,会导致钻头在钻孔过程中,钻头外表面长期摩擦套接装置而导致套接装置损坏的问题。且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在套接装置上顶部表面设置与润滑腔连通进液管,并在套接装置下表面设置与润滑腔连通且向钻头倾斜的排液管,从而使润滑剂从排液管处流出至钻头上,从而润滑钻头及对钻头进行降温。由于套接装置不会随钻头一起转动,且为了防止排液管被钻头摩擦而损坏的问题,排液管一般会距钻头较远距离,以使润滑剂在重力作用下难以流至钻头表面,从而出现润滑及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磨损且散热及润滑效果好的钻孔机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钻孔机床,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钻头,所述钻孔机床还包括散热件;
所述钻头包括本体及设于所述本体外周壁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部;
所述散热件包括环绕设于所述钻头外周壁的第二固定部和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下方的挤压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伸入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挤压部抵接于所述钻头外壁;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内径等于所述钻头的直径,所述挤压部的内径小于所述钻头的直径。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部由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由硬质材料制成。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挤压部之间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连接槽具有正对所述挤压部并垂直于所述钻头的固定面,所述固定孔自所述固定面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挤压部背离所述钻头一面的散热部;
所述散热部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有可弹性形变的容置件,所述容置件用于收纳润滑剂及冷却液,并在所述钻头及所述散热件转动时,将润滑剂及冷却液挤出至所述钻头上。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件包括容置体及设于所述容置体内具有弹性形变的隔断部;
所述容置体外壁固定贴合于所述散热腔内壁;
所述隔断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容置体内腔,并将所述容置体分隔为用于分别容置润滑剂和冷却液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腔到所述钻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到所述钻头的距离;
所述第一容置腔沿竖直方向在底部设有第一导通壁;
所述第一导通壁包括相互挤压连接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具有开口,以在所述钻头和所述散热件转动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撑开所述开口。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置腔沿竖直方向在底部设有第二导通壁;
所述第二导通壁上开设有多个针孔,以在所述钻头和所述散热件转动时,所述隔断部挤压所述第二容置腔,以使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从所述针孔处挤出。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部和所述挤压部端面上的导流部;
所述导流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腔并朝向所述钻头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用于将所述散热腔内流出的润滑剂或冷却液导出至所述钻头外壁上。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腔内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自所述散热部一端向所述钻头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导流口,所述导流口用于将润滑剂及冷却液导入至所述钻头外壁上。
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钻头上设置环绕本体的连接部,并在连接部上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固定部,在散热件上设置环绕钻头外周壁的第二固定部,并在第二固定部上开设固定孔,通过将第一固定部卡设于固定孔内,以实现散热件与钻头的初步固定。进一步地,通过将挤压部抵接于钻头外壁,以配合第一固定部使散热件紧固的套设于钻头上,防止由于散热件与钻头固定不牢固并在钻头高速转动时,造成钻头磨损散热件的问题,从而延长了钻孔机床的使用寿命。再进一步地,通过使第二固定部的内径等于钻头的直径,使挤压部的内径小于钻头的内径,并通过硬质材料制成第二固定部,使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挤压部,以在散热件套设于钻头或从钻头上取下的过程中,钻头可以通过压缩挤压部从而实现钻头与散热件的固定或分离,从而便于散热件的拆装。且第二固定部的直径等于钻头的直径,可以实现钻头与散热件的精准对准,进一步地便于散热件的安装。
2、通过在连接槽内设置垂直于钻头的固定面,并自固定面上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固定孔,以使第一固定部伸入并固定于固定孔内时且钻头转动时,第一固定部能能推动固定孔内壁,从而带动散热件一起转动,从而更好的防止钻头转动时,散热件不能一起转动而造成的钻头磨损散热件的问题,进一步地延长了钻孔机床的使用寿命。
3、通过隔断部将容置体隔断成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以使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能分别放置润滑剂和冷却液,从而在转动时能同时挤出润滑剂及冷却液,从而同时实现钻头的润滑及冷却,提高了钻头的散热润滑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进一步地,通过使隔断部具有弹性形变,并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设置开口,以在钻头高速转动时,第一容置腔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推动隔断部形变。隔断部带动第一壁形变,从而使得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开口被撑开,从而使得装载于第一容置腔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从承载的开口处流出。此时,隔断部挤压第二容置腔,从而增加第二容置腔内的压强。第二容置腔内压强的增大压迫第二容置腔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从针孔中流出。从而将润滑剂及冷却液混合以作用与钻头上,从而增加了钻头的润滑冷却效率。
4、通过设置导流部,在导流部内设置与散热腔连通的导流腔,并在导流腔内设置自散热部一端向钻头一端倾斜的斜面,以使从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内流出的润滑剂及冷却液经斜面流出至钻头处。进一步地,导流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导流腔连通的导流口,并将导流口贴合钻头内壁设置,以使从导流腔流出的润滑剂及冷却液能经导流口直接流到钻头外壁上,从而防止润滑剂及冷却液飞溅至钻头外而导致的材料浪费的问题,及润滑剂及冷却液未充分使用而导致的钻头润滑及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5、通过在挤压部上设置供连接部穿过的通槽,并沿竖直方向观察,使第二固定部上开设的固定孔与通槽错位设置,以在钻头经导流部伸入至散热件内时,连接部经通槽进入连接槽内。并通过转动钻头,以使第一固定部正对并卡设至固定孔内,并使连接部与通槽错位设置,从而将连接部卡紧于连接槽内,实现钻头与散热件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散热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钻孔机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件未套设于钻头上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壁与第二壁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散热件套设于钻头上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钻孔机床;10、机壳;20、钻头;21、本体;22、连接部;23、第一固定部;30、散热件;31、第二固定部;311、固定孔;32、挤压部;32a、通槽;33、连接槽;331、固定面;34、散热部;341、散热腔;35、容置件;351、容置体;352、隔断部;353、第一容置腔;3531、第一导通壁;3531a、第一壁;3531b、第二壁;3531c、开口;354、第二容置腔;3541、第二导通壁;3541a、针孔;36、导流部;361、导流腔;3611、斜面;362、导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钻孔机床,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钻头,所述钻孔机床还包括散热件;
所述钻头包括本体及设于所述本体外周壁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部;
所述散热件包括环绕设于所述钻头外周壁的第二固定部和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下方的挤压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伸入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挤压部抵接于所述钻头外壁;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内径等于所述钻头的直径,所述挤压部的内径小于所述钻头的直径。
上述方案通过在钻头上设置环绕本体的连接部,并在连接部上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固定部,在散热件上设置环绕钻头外周壁的第二固定部,并在第二固定部上开设固定孔,通过将第一固定部卡设于固定孔内,以实现散热件与钻头的初步固定。进一步地,通过将挤压部抵接于钻头外壁,以配合第一固定部使散热件紧固的套设于钻头上,防止由于散热件与钻头固定不牢固并在钻头高速转动时,造成钻头磨损散热件的问题,从而延长了钻孔机床的使用寿命。再进一步地,通过使第二固定部的内径等于钻头的直径,使挤压部的内径小于钻头的内径,并通过硬质材料制成第二固定部,使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挤压部,以在散热件套设于钻头或从钻头上取下的过程中,钻头可以通过压缩挤压部从而实现钻头与散热件的固定或分离,从而便于散热件的拆装。且第二固定部的直径等于钻头的直径,可以实现钻头与散热件的精准对准,进一步地便于散热件的安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钻孔机床100,包括机壳10、设于机壳10内的钻头20、及套设于钻头20上的散热件30。其中,散热件30用于向钻头20外壁输送润滑剂和冷却液,以在钻头20高速转动时,对钻头20进行润滑及散热,从而保证钻头20的性能,以增加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钻头20包括本体21及设于本体21外周壁的连接部22、及自连接部22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部23。散热件30包括环绕设于钻头20外周壁的第二固定部31和沿竖直方向设于第二固定部31下方的挤压部32,第二固定部31开设有固定孔311,第一固定部23伸入并固定于固定孔311内,挤压部32抵接于钻头20外壁。其中,第二固定部31的内径等于钻头20的直径,挤压部32的内径小于钻头20的直径。优选的,挤压部32由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第一固定部23和第二固定部31由硬质材料制成。
上述方案通过在本体21上设置连接部22,并在连接部22上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固定部23,在散热件30上设置环绕钻头20外周壁的第二固定部31,并在第二固定部31上开设固定孔311,通过将第一固定部23卡设于固定孔311内,以实现散热件30与钻头20的初步固定。进一步地,通过将挤压部32抵接于钻头20外壁,以配合第一固定部23使散热件30紧固的套设于钻头20上,防止由于散热件30与钻头20固定不牢固并在钻头20高速转动时,造成钻头20磨损散热件30的问题,从而延长了钻孔机床100的使用寿命。再进一步地,通过使第二固定部31的内径等于钻头20的直径,使挤压部32的内径小于钻头20的内径,并通过硬质材料制成第二固定部31,使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挤压部32,以在散热件30套设于钻头20或从钻头20上取下的过程中,钻头20可以通过压缩挤压部32从而实现钻头20与散热件30的固定或分离,从而便于散热件30的拆装。且第二固定部31的直径等于钻头20的直径,可以实现钻头20与散热件30的精准对准,进一步地便于散热件30的安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体21为钻头20的主轴部分,连接部22大致为固定于本体21上的块状结构,以用于将第一固定部23固定于连接部22上。优选的,连接部2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连接部22对称地设于本体21上。
在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31和挤压部32之间开设有连接槽33,连接部22设于连接槽33内。优选的,连接槽33具有正对挤压部32并垂直于钻头20的固定面331,具体的,固定孔311自固定面331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上述方案通过在连接槽33内设置垂直于钻头20的固定面331,并自固定面331上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固定孔311,以使第一固定部23伸入并固定于固定孔311内时且钻头20转动时,第一固定部23能能推动固定孔311内壁,从而带动散热件30一起转动,从而更好的防止钻头20转动时,散热件30不能一起转动而造成的钻头20磨损散热件30的问题,进一步地延长了钻孔机床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3为两个固定块结构,以凸伸出连接部22并伸入至固定孔311内,从而在钻头20高速转动时,推动固定孔311内壁从而带动散热件30一起转动,从而防止因钻头20转动而散热件30不动时,钻头20摩擦散热件30内壁而出现的散热件30磨损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为了便于将散热件30固定于钻头20上,挤压部32开设有用于供连接部22穿过的通槽32a。优选的,沿竖直方向观察,通槽32a与固定孔311错位设置,以在钻头20伸入至连接槽33内时,连接部22经通槽32a进入连接槽33内。并通过转动钻头20,以使第一固定部23正对并卡设至固定孔311内,并使连接部22与通槽32a错位设置,从而将连接部22卡紧于连接槽33内,实现钻头20与散热件30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散热件30。
为了容置润滑剂及冷却液,散热件30还包括设于第二固定部31和挤压部32背离钻头20一面的散热部34。进一步地,散热部34开设有散热腔341,散热腔341内设有可弹性形变的容置件35。容置件35用于收纳润滑剂及冷却液,并在钻头20及散热件30转动时,将润滑剂及冷却液挤出至所述钻头20上。
在一实施例中,容置件35由一体成型的软性材料制成,散热件30为硬质壳体制成,通过将软制的容置件35放置于硬质的散热腔341内,以使硬质的散热腔341给予软质的容置件35一止挡的面,防止容置件35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出现破裂的问题。
进一步地,容置件35包括容置体351及设于容置体351内具有弹性形变的隔断部352。具体地,容置体351外壁固定贴合于散热腔341内壁,隔断部352一体成型于容置体351内腔,并将容置体351分隔为用于分别容置润滑剂和冷却液的第一容置腔353和第二容置腔354。
上述方案通过隔断部352将容置体351隔断成第一容置腔353及第二容置腔354,以使第一容置腔353及第二容置腔354能分别放置润滑剂和冷却液,从而在转动时能同时挤出润滑剂及冷却液,从而同时实现钻头20的润滑及冷却,提高了钻头20的散热润滑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容置体351为一封闭的软质的环状结构,以填充至散热腔341内。进一步地,容置体351的外表面贴合于散热腔341内壁上,以使第一容置腔353及第二容置腔354长期保持一个规则形状的腔体,从而防止由于润滑剂及冷却液的离心力而导致的容置体351不规则变形而导致的出液部顺畅的问题。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353到钻头20的距离小于第二容置腔354到钻头20的距离。优选的额,第一容置腔353沿竖直方向在底部设有第一导通壁3531。进一步地,第一导通壁3531包括相互挤压连接的第一壁3531a和第二壁3531b,第一壁3531a和第二壁3531b之间具有开口3531c,以在钻头20和散热件30转动时,容置于第一容置腔353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撑开开口3531c。
进一步地,第二容置腔354沿竖直方向在底部设有第二导通壁3541。具体地,第二导通壁3541上开设有多个针孔3541a,以在钻头20和散热件30转动时,隔断部352挤压第二容置腔354,以使容置于容置腔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从所述针孔3541a处挤出。
上述方案通过使隔断部352具有弹性形变,并在第一壁3531a和第二壁3531b之间设置开口3531c,以在钻头20高速转动时,第一容置腔353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推动隔断部352形变。隔断部352带动第一壁3531a形变,从而使得第一壁3531a和第二壁3531b之间的开口3531c被撑开,从而使得装载于第一容置腔353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从承载的开口3531c处流出。此时,隔断部352挤压第二容置腔354,从而增加第二容置腔354内的压强。第二容置腔354内压强的增大压迫第二容置腔354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从针孔3541a中流出。从而将润滑剂及冷却液混合以作用与钻头20上,从而增加了钻头20的润滑冷却效率。
为了便于使第一容置腔353及第二容置腔354内的润滑剂及冷却液流出至钻头20外壁,散热件30还包括设于散热部34和挤压部32端面上的导流部36。具体地,导流部36开设有连通散热腔341并朝向钻头20的导流腔361,导流腔361用于将散热腔341内流出的润滑剂或冷却液导出至钻头20外壁上。
进一步地,导流腔361内具有一斜面3611。具体地,斜面3611自散热部34一端向钻头20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以使从第一容置腔353及第二容置腔354内流出的润滑剂及冷却液经斜面3611流出至钻头20处。
再进一步地,导流部36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导流腔361连通的导流口362,以使从导流腔361流出的润滑剂及冷却液能经导流口362直接流到钻头20外壁上,从而防止润滑剂及冷却液飞溅至钻头20外而导致的材料浪费的问题,及润滑剂及冷却液未充分使用而导致的钻头20润滑及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进一步地,导流口36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连接部22的最大外径,以使钻头20沿竖直方向经导流口362伸入至连接槽33内时,连接部22能通过导流口362并顺利的进入连接槽33,从而防止由于导流口362过小而导致的钻头20与散热件30组装不便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钻孔机床,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床还包括散热件;
所述钻头包括本体及设于所述本体外周壁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部;
所述散热件包括环绕设于所述钻头外周壁的第二固定部、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下方的挤压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挤压部背离所述钻头一面的散热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伸入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挤压部抵接于所述钻头外壁;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内径等于所述钻头的直径,所述挤压部的内径小于所述钻头的直径,所述散热部的底部设有开口,以使所述钻头和所述散热件转动时,容置于所述散热部的润滑剂或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撑开所述开口至所述钻头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由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由硬质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挤压部之间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连接槽具有正对所述挤压部并垂直于所述钻头的固定面,所述固定孔自所述固定面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有可弹性形变的容置件,所述容置件用于收纳润滑剂及冷却液,并在所述钻头及所述散热件转动时,将润滑剂及冷却液挤出至所述钻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件包括容置体及设于所述容置体内具有弹性形变的隔断部;
所述容置体外壁固定贴合于所述散热腔内壁;
所述隔断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容置体内腔,并将所述容置体分隔为用于分别容置润滑剂和冷却液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到所述钻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到所述钻头的距离;
所述第一容置腔沿竖直方向在底部设有第一导通壁;
所述第一导通壁包括相互挤压连接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具有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沿竖直方向在底部设有第二导通壁;
所述第二导通壁上开设有多个针孔,以在所述钻头和所述散热件转动时,所述隔断部挤压所述第二容置腔,以使容置于容置腔内的润滑剂或冷却液从所述针孔处挤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部和所述挤压部端面上的导流部;
所述导流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腔并朝向所述钻头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用于将所述散热腔内流出的润滑剂或冷却液导出至所述钻头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内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自所述散热部一端向所述钻头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导流口,所述导流口用于将润滑剂及冷却液导入至所述钻头外壁上。
CN202210427045.1A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钻孔机床 Active CN114700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7045.1A CN114700522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钻孔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7045.1A CN114700522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钻孔机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0522A CN114700522A (zh) 2022-07-05
CN114700522B true CN114700522B (zh) 2023-03-24

Family

ID=82173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7045.1A Active CN114700522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钻孔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052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7007837U1 (de) * 2007-06-01 2007-09-27 Franz Haimer Maschinenbau Kg Schrumpfspule mit direkter Werkzeugkühlung
CN207770930U (zh) * 2018-01-19 2018-08-28 常州好得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内冷钻铰刀
CN108326349B (zh) * 2018-02-09 2019-10-25 文韦 自加压润滑式钻床
CN210475638U (zh) * 2019-07-22 2020-05-08 黄山市皖金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铝合金型材冲孔的钻头夹具组件
CN211331483U (zh) * 2019-10-25 2020-08-25 江西中品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用自冷却的打磨钻头
CN212217195U (zh) * 2020-04-15 2020-12-25 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易散热的钻头
CN212794853U (zh) * 2020-04-28 2021-03-26 孟倩倩 一种手持电钻加长杆结构
CN212470750U (zh) * 2020-06-19 2021-02-05 重庆久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钻头冷却润滑机构
CN111774587B (zh) * 2020-07-29 2021-07-23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自吸套料钻及使用方法
CN216151209U (zh) * 2021-07-30 2022-04-01 常州市烨远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麻花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0522A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8724B2 (en) Tool holder and machine tool
CN111451562A (zh) 一种带内冷的铣刀盘组件及其铣刀盘、连接件
CN114700522B (zh) 一种钻孔机床
CN212761318U (zh) 一种麻花钻
CN216541065U (zh) 一种具有自冷却润滑结构的方肩铣刀
CN108526966A (zh) 一种用于外冷转内冷自动换刀的刀柄
CN215788584U (zh) 一种数控刀塔的冷却结构
CN113228971A (zh) 一种带注射功能的电动树干打孔机
CN216706033U (zh) 一种加工中心深孔钻旋转接头
CN102218678B (zh) 受油装置
JP2005034964A (ja) 工具ホルダ
CN220992846U (zh) 一种液压阀套密封口加工刀具
CN211360804U (zh) 锁牙快换型仿形铣刀
CN215966502U (zh) 一种高效率内孔一次成型深孔钻刀具
CN220296418U (zh) 一种cnc贮油弹性刀柄
CN220145410U (zh) 一种具有冷却剂供应的金属切削刀具
CN215860008U (zh) 一种低磨损金刚石钻头
CN215509171U (zh) 一种法兰成型r铣刀
CN218419961U (zh) 具有冷却系统的动力手机机头
CN216199817U (zh) 一种方便限位的不锈钢链轮轴承
CN214558020U (zh) 一种具有内冷却结构螺纹铣刀加工装置
CN211248469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钻头
CN213002800U (zh) 一种耐磨型钻头
CN217512930U (zh) 管路凸接头外轮廓整体式pcd套铣刀
CN215787005U (zh) 一种高速高光面耐磨铣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rilling machine too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4

Pledgee: Shenzhen Branch of Guoren Property Insurance Co.,Ltd.

Pledgor: SHENZHEN, YANG NC MACHINE TOO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