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清洁基站,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具有装配腔;
尘桶组件,所述尘桶组件被构造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装配腔中;
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第一锁合部,所述第一锁合部被构造为能够运动至锁合位置,以将所述尘桶组件与所述机体锁合在一起,以及运动至解锁位置,以使所述尘桶组件能够与所述机体脱离;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锁合部传动配合的第一连杆部,所述第一连杆部被构造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合部运动至锁合位置、解锁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部由与第一锁合部连接的位置延伸并贯通至所述机体的顶端,并在所述机体的顶端形成第一操作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包括位于机体下方的配合腔,所述配合腔被构造为供清洁设备进入;所述装配腔与所述配合腔彼此隔离,并位于所述配合腔的上方;所述装配腔由具有一开口端的支架围成,所述尘桶组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支架的开口端装入所述机体的装配腔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合部铰接在所述支架或所述机体上,所述尘桶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锁合部配合的限位部;
所述第一连杆部被构造为:驱动所述第一锁合部运动至锁合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在一起,或者驱动所述第一锁合部运动至解锁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部脱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方的水箱组件,所述第一连杆部穿过所述机体与水箱组件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机体的顶端形成第一操作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尘桶组件包括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桶体下端开口位置的盖体,所述桶体和所述盖体的其中一侧铰接在一起,另一侧被构造为通过第二开关组件可拆卸地扣合在一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桶体上的第二锁合部,所述第二锁合部被构造为能够运动至锁合位置,以将所述盖体与所述桶体锁合在一起,以及运动至解锁位置,以使所述盖体能够与所述桶体脱离;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锁合部传动配合的第二连杆部,所述第二连杆部被构造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合部运动至锁合位置、解锁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部由与第二锁合部连接的位置延伸并贯通至所述桶体的顶端,并在所述桶体的顶端形成第二操作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尘桶组件具有容纳腔,以及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在所述尘桶组件的容纳腔中还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连接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所述过滤组件被构造为以非垂直的方式在所述容纳腔中延伸;在所述过滤组件的自由端设有多个过滤孔,多个所述过滤孔沿着所述过滤组件自由端的周向侧壁排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呈圆筒状,且所述过滤组件以近似水平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自由端至所述容纳腔底部的距离与所述容纳腔高度之间的比值为1:2至3:4。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尘桶组件侧壁上偏离所述过滤组件延伸方向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尘桶组件上高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连通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一内腔中的过滤件;所述过滤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二内腔对应的位置,且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且被构造为沿着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壳体的自由端头呈圆弧面状,所述过滤孔分布在所述壳体的自由端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尘桶组件的侧壁上,所述过滤件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尘桶组件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在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设置为扩口,所述扩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尘桶组件的侧壁上,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尘桶组件被构造为在机体上横向排布,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且被构造为通过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尘桶组件的容纳腔中形成负压。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清洁基站通过第一开关组件锁定或者解锁尘桶组件,并且将控制第一开关组件的操纵端设置在机体的顶端,用户可以从机体顶端控制操纵端,提高了拆装尘桶组件的便利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清洁基站可以是扫地机、吸尘器等清洁设备的基站。清洁基站与清洁设备配合使用,能够对清洁设备进行收纳和/或充电和/或清洁等功能。
清洁基站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尘桶组件,以及第一开关组件。机体具有装配腔,尘桶组件被构造为可拆卸地安装在装配腔中。第一开关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机体上的第一锁合部,第一锁合部被构造为:能够运动至锁合位置,以将尘桶组件与机体锁合在一起,以及运动至解锁位置,以使尘桶组件能够与机体脱离。第一开关组件还包括与第一锁合部转动配合的第一连杆部,第一连杆部被构造为用于驱动第一锁合部运动至锁合位置、解锁位置,其中,第一连杆部由与第一锁合部连接的位置延伸并贯通至机体的顶端,并在机体的顶端形成操作端。
清洁基站通常放置在地面上,其整体高度较低。第一连杆部的操作端设置在基站的顶部位置,使得用户稍微弯腰即可操作第一连杆部的操作端,以控制第一锁合部运动至解锁位置,这提高了拆装尘桶组件的便利性。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清洁基站包括机体1和尘桶组件2,机体1具有装配腔,尘桶组件2可拆卸地安装在装配腔中。清洁基站还包括第一开关组件5,尘桶组件2通过第一开关组件5锁定在机体1的装配腔中。机体1能够与清洁设备配合,并且将清洁设备中的灰尘、污垢等收集至尘桶组件2中。尘桶组件2存满后,可以操作第一开关组件5进行解锁,然后将尘桶组件2从机体1的装配腔中拆卸出来进行清理。
如图1、图2所示,机体1包括配合腔12,配合腔被构造为供清洁设备进入,配合腔12可以设置在机体1的下方。当清洁设备为清洁机器人时,能够便于清洁机器人从地面进入配合腔12中进行充电,或者将清洁机器人中收集的垃圾输送至基站的尘桶组件2中。
机体1具有支架11,机体1的装配腔由支架11围成,支架11具有一开口端,尘桶组件2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支架11的开口端装入机体1的装配腔中。装配腔与配合腔12彼此隔离,装配腔可以设置在配合腔12的上方。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11设置在机体1的中间位置,例如设置在配合腔12的顶壁上。支架11整体呈U型,其开口端相对设置在机体1的前侧,即支架11的开口端与配合腔12的开口端可以设置在机体1的同一侧,这方便用户对尘桶组件2进行拆装。尘桶组件2例如可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并通过支架11的开口端装入装配腔中。当需要对尘桶组件2进行拆卸时,第一开关组件5运动到解锁位置后,用户可直接将尘桶组件2从支架11的开口端抽出。在安装的时候,用户可直接将尘桶组件2推入支架11围成的装配腔中,操作便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机体1上还设置有风机组件4和风道组件7,机体1的配合腔12中可以设置能够与清洁设备配合的尘盒组件8。风道组件7连接在尘盒组件8和尘桶组件2之间,使尘盒组件8和尘桶组件2连通。风机组件4与尘桶组件2连通,并且向尘桶组件2内提供负压,从而在风道组件7和尘盒组件8中也形成负压。
清洁设备能够在清洁过程中收集并储存灰尘,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清洁基站的配合腔12中,与尘盒组件8配合,其储存的灰尘能够被尘盒组件8吸走,并且通过风道组件7吸入尘桶组件2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开关组件5包括活动连接在机体1上的第一锁合部51,第一锁合部51能够在锁合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在锁合位置时,第一锁合部51与尘桶组件2配合,将尘桶组件2和机体1锁合在一起;在解锁位置时,第一锁合部51离开尘桶组件2,以使尘桶组件2能够与机体1脱离。
第一开关组件5还包括第一连杆部52,第一连杆部52被构造为用于驱动第一锁合部51运动至锁合位置、解锁位置。第一连杆部52与第一锁合部51连接,并且向上延伸,贯通至机体1的顶端,并在机体1的顶端形成第一操作端520,用户能够通过第一操作端520控制第一连杆部52驱动第一锁合部51从锁合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解除对尘桶组件2的锁定,然后将尘桶组件2拆出。
详细地,第一锁合部51铰接连接在支架11上或者机体1上邻近尘桶组件2的位置,使其两端能够绕其铰接处转动,从而转动至锁合位置或解锁位置。第一锁合部5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连杆部52的下端传动配合,另一端能够与尘桶组件2配合,从而可以阻止尘桶组件2从装配腔中脱出。
如图2、图5所示,尘桶组件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部241,该限位部241可以是尘桶组件2顶端设置的向上延伸的凸缘。第一锁合部51位于锁合位置时,其可以抵接在限位部241靠近装配腔开口端的一侧端面上,从而阻止尘桶组件2向支架11开口端的方向脱离装配腔。当第一锁合部51运动至解锁位置时,例如第一锁合部51用于与限位部241配合的一端向上运动,从而与限位部241脱离,这使得尘桶组件2在往装配腔开口端方向运动时不会受到阻碍。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本公开的第一锁合部51还可以通过钩体、插销、磁吸等方式实现对尘桶组件2的锁合,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第一连杆部52竖向设置在机体1内并且能够相对与机体1上下运动,第一连杆部52的上端为延伸至机体1顶端的第一操作端520。通过第一操作端520能够控制第一连杆部52上下运动,从而驱动第一锁合部51在锁合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需要取出尘桶组件2时,按压机体1顶端的第一操作端520向下运动,第一连杆部52的下端能够推动第一锁合部51的相应一端向下转动,第一锁合部51的另一端从而向上翘起,脱离尘桶组件2的限位部241,即,从锁合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解除对尘桶组件2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合部51可以通过第一弹性装置53安装在支架11上,第一弹性装置53能够通过弹力作用将第一锁合部51维持在锁合位置。按压第一连杆部52后能够克服第一弹性装置53的弹力向下运动,使第一锁合部51从锁合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解除对尘桶组件2的限制。松开第一连杆部52后,第一弹性装置53能够驱动第一连杆部52复位。第一弹性装置53可以采用压缩弹簧,并安装在第一锁合部51与第一连杆部52对应的一端,能够驱动第一连杆部52向上运动。安装尘桶组件2时,桶体24顶部的限位部241能够越过第一锁合部51,然后在第一弹性装置53的作用下与第一锁合部51卡接配合。
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第一弹性装置53也可以设置在机体1与第一连杆部52之间,使得在第一弹性装置53的作用下预压第一连杆部52,使其驱动第一锁合部51处于锁合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杆部52是通过上下的运动方式实现了对第一锁合部51的解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是其它运动方式,例如转动、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等,只要能够驱动第一锁合部51进行解锁即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机体1上可以设置其它部件,例如可在机体1的上方设置水箱组件,第一连杆部52可以穿过机体1与水箱组件之间的间隙,在机体1的顶端形成第一操作端520。水箱组件可以是清水箱和/或污水箱等,使得可以通过清水箱向位于配合腔12中的清洁机器人补充清水,或者清洗清洁机器人的抹盘、滚筒等清洁装置。通过污水箱可以储存清洁机器人中的污水,当清洁机器人运动至基站的相应位置后,通过设置的吸污管道可将清洁机器人工作过程中收集的污水抽至污水箱中进行储存,或者经污水箱进行排放,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机体1与尘桶组件2之间还设置有助推装置27,尘桶组件2装于支架11的装配腔中,助推装置27能够向尘桶组件2提供向支架11开口端方向脱离装配腔的弹性力。当第一开关组件5打开后,助推装置27能够通过弹力作用推动尘桶组件2弹出装配腔,提高拆卸操作的便利性。助推装置27可以连接在尘桶组件2上,也可以安装在装配腔中。助推装置27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可以通过支架安装在桶体24的侧壁上,或者安装在装配腔的内壁上。当然,助推装置27也可以包括弹片、弹性块等常规的弹性装置。
参考图3、图4,本公开的清洁基站,在风机组件4的作用下,可以在尘桶组件2内形成负压,以将清洁机器人中收集的灰尘吸入到尘桶组件2中进行储存。其中,尘桶组件2内部具有容纳腔21,尘桶组件2上还具有分别与容纳腔21连通的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风机组件4与尘桶组件2的出风口23连通,能够通过出风口23向容纳腔21吸风,在容纳腔21中形成负压,以使气流能够通过尘桶组件2的进风口22进入容纳腔21,然后通过出风口23流向风机组件4。
如图3、图4所示,容纳腔21中设置有过滤组件3,过滤组件3包括两端,其中一端连接在出风口23的位置,另一端以非垂直的方式在容纳腔21中延伸,例如过滤组件3在容纳腔21中以水平方式延伸或者以倾斜的方式延伸,能够减少过滤组件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过滤组件3的自由端即远离出风口23一端设置有多个过滤孔30,过滤孔30沿着过滤组件3自由端的周向侧壁进行排布,容纳腔21中的气流能够从四周方向通过过滤孔30进入过滤组件3,从而能够在容纳腔21中形成围绕过滤组件3转动的气旋,通过过滤组件3流向出风口23。气流中携带的较大颗粒物等固体杂质不能通过滤组件3的过滤孔30,则会堆积在容纳腔21中。
在本公开中,机体1和尘桶组件2可以设置成矩形、圆柱形等规则的结构,也可以设置成不规则的结构;风机组件4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等,本公开中均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过滤组件3设置成圆筒状,并且过滤组件3以近似水平的方式安装在容纳腔21中,这种设置方式能够使过滤组件3与容纳腔21底部之间留有充足的距离,以容纳气流中过滤出的固体杂质,并且能够缩减尘桶组件2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降低清洁基站的整体高度。过滤组件3的自由端与四周的容纳腔21内壁之间均留有距离,有利于容纳腔21中气流能够从四周方向进入过滤孔30。
参考图3的视图方向,过滤组件3以近似水平的方式安装在容纳腔21中,当风机组件4通过过滤组件3在容纳腔21中形成负压时,过滤组件3自由端位置的空气从四周流入过滤孔30,由此可在容纳腔中形成围绕过滤组件3的气旋,通过该气旋有利于将清洁机器人收集来的灰尘打散,可避免灰尘直接被吸入过滤组件3中。灰尘中较大的颗粒不会通过过滤孔30,在气旋的流动过程中掉落或沉积在容纳腔21的底部进行储存。
在容纳腔21的高度固定时,过滤组件3的自由端至容纳腔21底部的距离过小,则会影响灰尘堆积在容纳腔21的底部。过滤组件3的自由端至容纳腔21顶部的距离过小时,则会影响气旋的转动。基于此,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3的自由端至容纳腔21的底部距离,与容纳腔21的高度之间的比值为1:2至3:4。容纳腔21中的灰尘逐渐累积增加,将过滤组件3设置在容纳腔21的上部,能够避免灰尘堵塞过滤孔30,保证气流的通畅。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进风口22设置在尘桶组件2侧壁上偏离过滤组件3延伸方向的位置,例如向过滤组件3延伸方向的左右或上下方向偏离,以使进风口22不会正对过滤组件3的过滤孔30。气流从进风口22进入容纳腔21后,需要改变方向流向过滤孔30,过滤孔30在过滤组件3的自由端周向分布,能够使气流形成绕过滤组件3转动的气旋,气旋绕过滤组件3的延伸方向旋转,能够增加气流的风速,提高过滤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所示,进风口22可以设置在尘桶组件2上高于过滤组件3的位置,气流进入容纳腔21后向下流动。固体杂质质量较重,堆积在容纳腔21的底部,将进风口22设置在较高位置能够避免被容纳腔21底部的固体杂质堵塞,使进风口22保持通畅,保证进风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过滤组件3包括壳体31,壳体31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腔311、第二内腔312,过滤组件3还包括填充在第一内腔311中的过滤件32,过滤件32能够对气流中颗粒较小的灰尘进行过滤。过滤孔30设置在壳体31上,并且与第二内腔312的位置相对应,且过滤孔30被构造为与第二内腔312连通。容纳腔21中的气流从过滤孔30进入第二内腔312,然后进入第一内腔311,经过过滤件32的过滤后从出风口23离开壳体31流向风机组件4。
壳体31的其中一端连接在容纳腔21的内壁上,并且与出风口23连通,壳体31的另一端为过滤组件3的自由端。第一内腔311靠近壳体31的连接出风口23一端,第二内腔312设置在壳体31的远离出风口23一端。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过滤孔30可以设置在壳体31的侧壁上,并且被构造为沿着壳体31的延伸方向延伸;和/或,壳体31的自由端头呈圆弧面状,过滤孔30分布在壳体31的自由端头。多个过滤孔30可以设置成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
如图3、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壳体31设置为圆柱结构,其中一端连接在出风口23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沿水平方向向容纳腔21内部延伸。至少部分过滤孔30可以环绕的分布在壳体31自由端的侧壁上,该部分过滤孔30可以设置为水平延伸的长孔,有利于旋转的气流从四周方向通过过滤孔30进入第二内腔312。壳体31自由端的端头可以设置成向外凸出的圆弧面状,至少部分过滤孔30可以分布在壳体31自由端的端头上,该部分过滤孔30可以设置成圆形、椭圆形等。壳体31的侧壁和端头均设置过滤孔30能够增加气流的过滤效率,减少负压损失,保证在容纳腔21中形成足够负压。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壳体31在邻近出风口23的一端设置为扩口,扩口的开口面积大于出风口23的面积,过滤件32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31的扩口中。扩口的设置能够降低气流的速度,有利于过滤件32对气流进行充分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壳体31的开放设置,过滤件32能够通过扩口装入第一内腔311中。壳体31的扩口一端还可以设置端盖,端盖的一端可以与壳体31铰接连接,并且能够与扩口扣合在一起,将过滤件32限制在第一内腔311中。端盖可以采用框型结构或格栅结构,以减少对气流的阻碍。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出风口23设置在尘桶组件2的侧壁上,过滤组件3邻近出风口23的一端与尘桶组件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能够使过滤件32和出风口23之间留出一定距离,风机组件4能够在间隙中充分形成负压,保证气流速度,从而保证过滤件32的过滤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滤件3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过滤网、过滤布、海绵、海帕或其它常规过滤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过滤件32包括海绵321和海帕322。其中,海帕322填充在第一内腔311的相对靠近出风口23的一侧,海绵321填充在海帕322的相对远离出风口23一侧。气流依次通过海绵321、海帕322的过滤后进入从出风口23排出。海绵321和海帕322能够对气流进行双重过滤,能够有效过滤气流中的微小灰尘,提高过滤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风机组件4、尘桶组件2被构造为在机体1上横向排布,风机组件4设置在邻近尘桶组件2出风口23的一侧,该种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机体1的整体高度。具体的,参照图2视角,出风口23和进风口22可以均设置在尘桶组件2的侧壁上,风机组件4设置在尘桶组件2的左侧,并且直接与出风口23连通。风机组件4的吸风方向可以设置为与过滤组件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减少风机组件4的风力损失,提高过滤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尘桶组件2还包括桶体24和盖体25。桶体24设置有开口,盖体25设置在桶体24的开口位置,打开盖体25后可以清理桶体24中收集的灰尘。
桶体24和盖体25的其中一侧铰接在一起,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关组件6,并且被构造为通过第二开关组件6可拆卸地扣合在一起。桶体24的开口可以设置在下端,盖体25设置在桶体24下端的开口位置。
第二开关组件6包括活动连接在桶体24上的第二锁合部61,第二锁合部61能够在锁合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在锁合位置时,第二锁合部61与盖体25配合,将桶体24和盖体25锁合在一起;在解锁位置时,第二锁合部61离开盖体25,以使盖体25能够与桶体24脱离。
第二开关组件6还包括第二连杆部62,第二连杆部62被构造为用于驱动第二锁合部61运动至锁合位置、解锁位置。第二连杆部62由与第二锁合部61连接的位置延伸并贯通至桶体24的顶端,并在桶体24的顶端形成第二操作端620。用户能够通过桶体24顶端的第二操作端620控制第二连杆部62驱动第二锁合部61从运动锁合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解除对桶体24和盖体25的锁定,然后将盖体25打开,清理桶体24中的灰尘。
详细地,第二锁合部61可以铰接连接在桶体24上,并且邻近桶体24底部的位置。第二锁合部61的两端能够绕其铰接处转动,从而在锁合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第二锁合部61的其中一端与第二连杆部62的下端配合,另一端能够与盖体25卡接配合。
盖体25上设置有配合部251,第二锁合部61位于锁合位置时,其远离第二连杆部62的一端能够与盖体25的配合部251卡接配合在一起,从而锁定桶体24和盖体25。第二锁合部61位于解锁位置时,离开盖体25的配合部251。
第二连杆部62竖向设置在桶体24上,并且能够相对与桶体24上下运动,第二连杆部62的上端为延伸至桶体24顶端的第二操作端620。通过第二操作端620能够控制第二连杆部62上下运动,从而驱动第二锁合部61在锁合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端620可形成在桶体24顶端的其中一侧边缘位置,需要打开盖体25时,用户可双手抱住尘桶组件2上方的相对两侧,并可利用拇指按压桶体24顶端的第二操作端620向下运动,第二连杆部62的下端能够推动第二锁合部61的相应一端向下转动,第二锁合部61的另一端从而向上翘起,脱离盖体25的配合部251,使盖体25与桶体24通过第二开关组件6扣合的一侧分离。
第二开关组件6可以采用多种卡接结构,例如插销结构、杠杆结构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盖体25上设弹簧销,在桶体24上设置能够与弹簧销插接配合的销孔,在桶体24上设置销孔,第二连杆部62的下端与弹簧销抵接,向下按压第二连杆部62能够将弹簧销推出销孔,从而将盖体25与桶体24分离。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桶体24的侧壁上可以设置第一安装座63,用于安装第二开关组件6。第二连杆部62通过第二弹性装置64安装在第一安装座63上,其上端从桶体24顶部穿出,第二锁合部61可以铰接在第一安装座63上。第二弹性装置64能够通过弹力作用推动第二连杆部62维持在锁合位置,按压第二连杆部62后能够克服第二弹性装置64的弹力向下移动,使第二锁合部61从锁合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打开盖体25。松开第二连杆部62后,第二弹性装置64能够驱动第二连杆部62复位。关闭盖体25时,盖体25的配合部251能够在第二弹性装置64的作用下与第二锁合部61卡接配合,从而将盖体25和桶体24扣合在一起。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桶体24和盖体25的铰接一侧设置有助动弹性装置26,在第二开关组件6打开后,助动弹性装置26能够通过弹力作用将盖体25打开,方便用户使用。助动弹性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扭簧、弹片等。
本公开的清洁基站,通过将过滤组件3设置成横向延伸,缩减了尘桶组件2在高度方向的尺寸,通过将风机组件4设置在尘桶组件2的一侧,降低了机体1的整体高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通过设置第二开关组件6和第一开关组件5,提高了拆装尘桶组件2的便利性,用户使用时更加方便。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以帮助理解。下面应用场景中,以清洁设备是清洁机器人为例。
应用场景一
清洁机器人工作完成后会自动行驶至清洁基站的配合腔12中,进行充电和垃圾回收。吸尘器的集尘盒能够与配合腔12中的尘盒组件8连通。机体1的风机组件4通过尘桶组件2的出风口23向容纳腔21、风道组件7提供负压,将尘盒组件8中的固体杂质通过风道组件7吸入容纳腔21中。气流进入容纳腔21后形成气旋,绕着过滤组件3的自由端转动,并通过过滤孔30进入过滤组件3的第二内腔312,将较大的固体杂质过滤在容纳腔21中,然后经过第一内腔311中的海绵321、海帕322进一步过滤,从出风口23流向风机组件4,再经风机组件4离开机体1。形成的气旋可避免过多的颗粒物吸入过滤孔30中,保证了容纳腔21中气流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将清洁机器人尘盒组件8中的固体颗粒物全部吸入尘桶组件2中进行储存。
应用场景二
清洁基站的尘桶组件2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在拆卸时,用户可从机体1的顶部按压第一开关组件5的第一操作端520,第一连杆部52从而推动第一锁合部51转动,从锁合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解除对尘桶组件2的限制,尘桶组件2能够在助推装置27的弹力作用下弹出支架11的装配腔。
当用户将尘桶组件2拆卸后,可双手抓住尘桶组件2上方位置的相对两侧,并用拇指按压位于其顶部的第二操作端620,从而使第二连杆部62推动第二锁合部61转动,从锁合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打开扣合在桶体24下端的盖体25,盖体25能够在助动弹性装置26的弹力作用下自动翻开,从而将容纳腔21中的固体杂质倒出。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