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5416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5416A
CN114695416A CN202111590359.5A CN202111590359A CN114695416A CN 114695416 A CN114695416 A CN 114695416A CN 202111590359 A CN202111590359 A CN 202111590359A CN 114695416 A CN114695416 A CN 114695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osed
pixel substrates
reg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03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哲世
金周汉
金真星
李海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95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5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像素基板、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触摸电极。像素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且沿第一方向以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第一连接线连接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像素基板。第二连接线连接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像素基板。触摸电极在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中设置在像素基板之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嵌触摸型可拉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计算机显示器、TV、移动电话等的显示装置包括自身发光的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需要单独光源的液晶显示器(LCD)等。
这种显示装置正在应用于不仅包括计算机显示器和TV而且包括个人移动装置的越来越多样化的领域,因此正在研究在具有宽广显示面积的同时体积和重量减小的显示装置。
近来,通过在作为柔性材料的诸如塑料之类的柔性基板上形成显示单元、线等而制造成在特定方向上可拉伸并且可改变成各种形状的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已经备受关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在第一基板或下基板上布置触摸元件而嵌入触摸系统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通过在第一基板或下基板上形成元件时同时形成触摸元件,能够简化工艺并降低制造成本。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以上未提及的其它目的。
至少一个目的由独立权利要求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定了优选实施方式。
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附加特征和方面,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本文提供的发明构思的实践而获悉。本发明构思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可以通过在书面描述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或可从其得出的结构、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来实现和获得。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下基板或第一基板;多个像素基板,其设置在下基板或第一基板上,以沿第一方向和不平行于(优选地,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第一连接线,其设置于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第二连接线,其设置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像素基板之间;以及触摸电极,其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空间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多个像素基板,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以沿第一方向和不平行于(优选地,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线,其设置于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像素基板当中的像素基板之间和/或连接所述像素基板;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线,其设置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像素基板当中的像素基板之间和/或连接所述像素基板;以及触摸电极,其在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中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多条第一连接线,其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彼此交叉;多个像素基板,其在第一基板上设置于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相交处;以及多个触摸电极,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线与相邻的第二连接线之间以及像素基板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下基板或第一基板;多条第一连接线,其连接多个像素基板当中的第一像素基板,第一像素基板沿第一方向布置;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其用于连接多个像素基板当中的第二像素基板,第二像素基板沿第二方向布置,其中,在显示时段中,扫描信号依次施加至多条第一连接线中的每一条,其中,在触摸时段中,触摸驱动信号依次施加至多条第一连接线的组,其中触摸驱动信号为通过多条扫描信号之和而获得的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任何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触摸电极可以被像素基板和/或被第一连接线和/或第二连接线暴露出来。也就是说,触摸电极可以与像素基板和/或与第一连接线和/或第二连接线不交叠。
第一基板也可以称为下基板。第一基板可以是平坦的和/或平整的基板。
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中。
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空间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中。
第一连接线可以连接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像素基板。附加地或可选地,第二连接线可以连接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像素基板。
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两条相邻的第一连接线之间。附加地或另选地,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两条相邻的第二连接线之间。
多个像素基板可以包括第一像素基板、第二像素基板、第三像素基板和第四像素基板。
第一像素基板和第二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和/或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二像素基板和第三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和/或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三像素基板和第四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和/或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四像素基板和第一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和/或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在第一像素基板、第二像素基板、第三像素基板和第四像素基板之间可以限定空间或区域。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由像素基板所限定的空间或区域中。
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像素基板、第二像素基板、第三像素基板和第四像素基板之间。
第一像素基板和第二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齐平或对齐。第二像素基板和第三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齐平或对齐。第三像素基板和第四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齐平或对齐。第四像素基板和第一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齐平或对齐。
第一像素基板和第三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二像素基板和第四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像素基板和第三像素基板之间。附加地或另选地,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二像素基板与第四像素基板之间。
设置在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可以不同于设置在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中的触摸电极和/或设置在沿第二方向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区域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
第一连接线可以包括选通线、发光信号线、高电位电源线和低电位电源线中的至少一条。
第二连接线可以包括数据线、高电位电源线、低电位电源线和参考电压线中的至少一条。
发光元件和/或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元件可以设置在像素基板中或像素基板上。每个像素基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和/或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至少一个驱动元件。
在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中所设置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可以不同于设置于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中的触摸电极和/或设置于沿第二方向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区域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
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设置的所述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可以与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区域相邻的第四区域中所设置的所述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相同。
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中所设置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可以与沿第二方向与第二区域相邻和/或沿第一方向与第三区域相邻的第四区域中所设置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相同。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的每一个上的触摸桥接线。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的触摸线。触摸桥接线和触摸线中的每一条可以电连接至触摸电极。触摸桥接线和/或触摸线可以电连接至触摸电极。
触摸电极可以与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中的触摸桥接线和/或触摸线接触。
触摸电极、触摸桥接线和/或触摸线可以形成一个触摸单元。
发光元件和/或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元件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的每一个上。可以在形成驱动元件时形成触摸电极和/或触摸桥接线。可以在形成第二连接线时形成触摸线。驱动元件可以包括触摸电极和/或触摸桥接线。第二连接线可以包括触摸线。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中的第一触摸桥接线。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的触摸线。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的第二触摸桥接线。
第一触摸桥接线可以电连接至触摸电极、第二触摸桥接线和/或触摸线。
触摸电极、第一触摸桥接线、触摸线和/或第二触摸桥接线可以形成一个触摸单元。
用于支撑触摸电极的支撑构件可以设置在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或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区域中。
用于支撑触摸电极的支撑构件可以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或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区域中。
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选通驱动器,其连接至第一连接线以用于在显示时段中向多条第一连接线中的每一条依次施加扫描信号和/或用于在触摸时段中向多条第一连接线的组依次施加触摸驱动信号。触摸驱动信号可以是通过多个扫描信号之和而获得的信号。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数据驱动器,其被配置为在显示时段中向多条第二连接线中的每一条施加数据电压;和/或触摸电路,其用于在触摸时段中接收来自第二连接线的触摸感测信号。
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一触摸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三基板的面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第一基板可以包括像素基板所设置于的第一区域和位于第一区域之间的第二区域;并且其中多个第二触摸电极被设置为面向第二基板的第一区域。
公开了一种操作显示装置的方法。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多个像素基板,其以矩阵形式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多条第一连接线,其连接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像素基板;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其用于连接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多个像素基板,优选地在多个像素基板之间。在显示时段中,扫描信号可以依次施加至多条第一连接线中的每一条。在触摸时段中,触摸驱动信号可以依次施加至多条第一连接线的组。触摸驱动信号可以是通过多个扫描信号之和而获得的信号。本文公开的任何显示装置可以在该方法内操作。
在显示时段中,数据电压可以被施加至多条第二连接线中的每一条。在触摸时段中,触摸感测信号可以被施加至多条第二连接线中的每一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下基板,第一触摸电极设置在该下基板上;以及中间基板,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具有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像素基板。每个第一区域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发光元件和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元件。第二区域位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显示装置包括具有设置在其表面上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的上基板,该表面面向下基板。
下基板也可称为第二基板。中间基板也可称为第一基板。上基板也可以称为第三基板。
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可以设置为对应于第二基板的第一区域。
本文公开的显示装置中的任何一种可以是柔性和/或可弯曲和/或可拉伸的显示装置。也就是说,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第三基板可以是柔性的和/或可弯曲的和/或可拉伸的。
另外,在本文所公开的显示装置中的任何一种中,每个像素基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或像素电路。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其它详细事项包括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本公开能够提供通过在基板上未设置像素基板的拉伸区中形成触摸电极来嵌入触摸系统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设置在拉伸区域中的触摸电极和设置于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该拉伸区域相邻的拉伸区域中的触摸电极在不同的方向上布置,从而设置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拉伸的触摸电极。如此,即使设置触摸电极时,它们也能够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被拉伸。
根据本公开,通过在形成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元件的同时形成触摸电极、触摸线和触摸桥接线,能够简化工艺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以上举例说明的内容,并且本说明书中包括更多的各种效果。
其它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查阅以下图示和详细描述后将是或者将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意图被包括在此说明书内,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由所附权利要求保护。此部分中任何内容不应被看作对那些权利要求的限制。下面接合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论述其它的方面和优点。要理解的是,对本公开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和说明性的,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构思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例示了图1的触摸系统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单元TU的放大平面图。
图4A是沿着图3的IVa-IVa′截取的截面图。
图4B是沿着图3的IVb-IVb′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3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
图6A和图6B是各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单元的放大平面图。
图7A和图7B是各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并且是沿着图3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放大平面图。
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加至显示装置的电压的波形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整个附图和详细描述中,除非另外描述,否则相同的附图参考标记应当被理解为指代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这些元件的相对大小和描绘可能为了清楚、例示和方便的目的而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从以下参照附图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仅用于完成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并向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充分提供本公开的范畴,并且本公开将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在附图中例示出的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数量等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贯穿说明书,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似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可以省略对已知相关技术的详细解释以避免不必要地掩盖本公开的主题。这里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和“由……组成”之类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它组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除非另有明确提及,否则对单数的任何引用可以包括复数。
即使没有明确提及,组件也被解释为包括常规误差范围。
当使用诸如“在…上”、“在…上方”、“在…下”、和“下一个”之类的术语来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紧接着”或“直接”一起使用,否则一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位于这两个部件之间。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其它组件区分开。因此,下面要提到的第一组件可以是本公开的技术构思中的第二组件。
贯穿整个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由于附图中所例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为了便于解释而示出的,因此本公开不必限于每个组件的所示尺寸和厚度。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彼此联接或组合,并且可以在技术上以各种方式联动和操作,并且实施方式可以彼此独立地或相关联地实施。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即使其被弯曲或被拉伸也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并且也可以称为可拉伸显示装置。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可以具有比传统显示装置更高的柔性和可拉伸性。因此,用户可以弯曲或拉伸显示装置,并且显示装置的形状可以根据用户的操纵而自由地改变。例如,当用户抓住并拉动显示装置的端部时,显示装置可以由用户在拉动方向上拉伸。如果用户将显示装置放置在不平坦的外表面上,则显示装置可以设置为根据外表面的形状而弯曲。当去除用户所施加的力时,显示装置可以恢复其原始形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1,显示装置100包括下基板110、上基板US、多个像素基板111A、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多个连接构件120、膜上芯片(COF)140和印刷电路板DD。
一般来说,下基板也可称为第一基板110。
下基板110是用于支撑和保护显示装置100的各个组件的基板。另外,上基板US是用于覆盖和保护显示装置100的各个组件的基板。
下基板110和上基板US中的每一个可以由能够弯曲或拉伸的绝缘材料形成为柔性基板。例如,下基板110和上基板US中的每一个可以由诸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氨酯(PU)或聚四氟乙烯(PTFE)之类的硅橡胶的弹性体形成,因此可以具有柔性属性。下基板110和上基板US的材料可以相同,但不限于此。
下基板110和上基板US中的每一个是柔性基板并且可以可逆地扩展和收缩。因此,下基板110可以被称为下柔性基板或第一柔性基板,并且上基板US也可以被称为上柔性基板或第二柔性基板。另外,下基板110和上基板US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数MPa到数百MPa的弹性模量。另外,下基板110和上基板US的延性断裂率(ductile breaking rate)可以为100%或更高。在此,延性断裂率是指被拉伸物断裂或破裂时的伸长率。下基板110的厚度可以是10μm至1mm,但不限于此。
下基板110可以具有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
显示区AA是显示装置100中显示图像的区域。多个像素PX设置在显示区AA中。另外,每个像素PX可以包括显示元件和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各种驱动元件。各种驱动元件可以是指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和电容器,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另外,多个像素PX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各种线。例如,多个像素PX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诸如选通线、数据线、高电位电源线、低电位电源线和参考电压线之类的各种线。
在显示区AA中还可以进一步限定触摸电极区TA。触摸电极区TA可以是限定在四个相邻的像素基板111A之间的区域。更具体地,触摸电极区TA可以是基于一个像素基板111A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对角线方向上的像素基板111A之间的间隔区域。
非显示区NA是与显示区AA相邻的区域。非显示区NA与显示区AA相邻并围绕显示区AA。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非显示区NA对应于下基板110中除显示区AA之外的区域,该区域可以变形并分离成各种形状。用于驱动设置在显示区AA中的多个像素PX的组件设置在非显示区NA中。选通驱动器GD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中。此外,连接至选通驱动器GD和数据驱动器的多个焊盘可以设置于非显示区NA中,并且每个焊盘可以连接至显示区AA中的多个像素PX中的每一个。
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设置在下基板110上。多个像素基板111A可以设置在下基板110的显示区AA中,并且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可以设置在下基板110的非显示区NA中。虽然图1未示出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设置于显示区AA的上侧和左侧的非显示区NA内,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任意区域中。
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为刚性基板,并且分别独立设置于下基板110上以彼此间隔开。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可以比下基板110更加刚性。也就是说,下基板110可以具有比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更柔性的特性,并且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可以具有比下基板110更加刚性的特性。
作为多个刚性基板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可以由具有柔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例如,可以由聚酰亚胺(PI)、聚丙烯酸酯、聚乙酸酯等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的模量可以是下基板110的模量的10倍大,优选地100倍大,更优选地1000倍大,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模量可以是弹性模量。例如,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的弹性模量可以依据透明度为2GPa至9GPa。更具体地,当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为透明的时,弹性模量可以为2GPa,而当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为不透明的时,弹性模量可以为9GPa。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因此,与下基板110相比,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可以是具有刚性的多个刚性基板。
多个像素PX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并且选通驱动器GD可以设置在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当中的位于显示区AA左侧的非像素基板111N上。当制造像素基板111A上的各种组件时,选通驱动器GD可以通过面板内选通(GIP)方法形成在非像素基板111N上。因此,可以在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上设置构成选通驱动器GD的各种电路组件,诸如各种晶体管、电容器和线。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选通驱动器GD可以以膜上芯片(COF)方法安装。另外,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也设置在位于显示区AA右侧的非显示区NA中,并且选通驱动器GD也可以安装在位于显示区AA右侧的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上。
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的尺寸可以大于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尺寸。具体地,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可以大于多个像素基板111A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如上所述,选通驱动器GD设置在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中的每一个上,并且例如,选通驱动器GD的一个级可以设置在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中的每一个上。因此,由于构成选通驱动器GD的一个级的各种电路组件所占据的面积相对大于其上设置有像素PX的像素基板111A的面积,因此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可以大于多个像素基板111A中的每一个的尺寸。
COF 140是在具有柔性的基膜141上设置各种组件的膜,并且是用于向显示区AA的多个子像素提供信号的组件。COF 140可以接合至设置于非显示区NA中的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的多个焊盘,并且通过焊盘向显示区AA的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提供电源电压、数据电压、选通电压等。COF 140包括基膜141和驱动器IC 142,并且除此之外,还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各种组件。
基膜141是用于支撑COF 140的驱动器IC 142的层。基膜141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可以由具有柔性的绝缘材料形成。
驱动器IC 142是处理用于显示图像的数据和用于处理数据的驱动信号的组件。图1例示了驱动器IC 142通过COF 140的方法安装,但本公开不限于此。驱动器IC142也可以通过玻上芯片(COG)方法、载带封装(TCP)方法等安装。
在图1中,例示了在显示区AA上侧的非显示区NA中设置一个非像素基板111N,以与设置于显示区AA中的一行像素基板111A相对应,并且在一个非像素基板111N中设置一个COF 140,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就是说,一个非像素基板111N和一个COF 140可以设置为与多行像素基板111A相对应。
诸如IC芯片之类的控制器或电路单元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DD上。另外,可以在印刷电路板DD上安装存储器、处理器等。印刷电路板DD是将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信号从控制器传输到显示元件的组件。尽管例示了在图1中使用一个印刷电路板DD,但是印刷电路板DD的数量不限于此。另外,印刷电路板可以被定义为数据驱动器。
多个连接构件120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之间、以及多个像素基板111A与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之间。下面将参照图3和图4A更详细地描述多个连接构件120。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实现能够在可拉伸的同时感测触摸的触摸系统。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显示装置100的触摸感测的触摸单元的实现。触摸单元可以包括触摸电路,并且可以被称为触摸电路。
<触摸系统>
图2是示意性地例示了图1的触摸系统的平面图。参照图2,用作触摸传感器的多个触摸电极131嵌入在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区AA中。当诸如手指或笔之类的导体触摸触摸电极131时,触摸电极131通过随着少量电荷向触摸点移动而产生的电容变化来识别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用于通过驱动多个触摸电极131来感测触摸的触摸电路TD。
触摸电路TD可以通过依次向多个触摸电极131提供触摸驱动信号来依次驱动多个触摸电极131。此后,触摸电路TD从被施加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电极131接收触摸感测信号。触摸电路TD可以基于从多个触摸电极131中的每一个接收到的触摸感测信号来计算有无触摸以及触摸坐标。
多个触摸电极131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触摸单元TU。可以通过将多个像素PX分组来划分多个触摸单元TU。也就是说,由于每个像素PX设置在下基板110上所设置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中的每一个上,因此可以通过将多个像素基板111A中的一些像素基板111A分组来划分多个触摸单元TU。
每个触摸单元TU可以包括用作触摸传感器的触摸电极131、用于向触摸电路TD传输触摸驱动信号和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线132、沿与用于构造触摸单元TU的触摸线132交叉的方向布置的触摸桥接线133、以及允许多个触摸电极131当中的一个触摸电极131连接到相应的触摸单元TU的触摸接触单元134。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至图5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触摸单元TU的显示装置100。
<平面结构和截面结构>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单元TU的放大平面图。图4A是沿着图3的IVa-IVa′截取的截面图。图4B是沿着图3的IVb-IVb′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3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为便于说明,将参照图1进行描述。作为参考,图3可以是显示区中的一个触摸单元TU的放大平面图。
参照图1和图3,多个像素基板111A设置在显示区AA中的下基板110上。多个像素基板111A设置在下基板110上以彼此间隔开。例如,多个像素基板111A可以以矩阵形式布置在下基板110上,如图1和图3所示,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多个像素PX可以在触摸单元TU中被分组。触摸单元TU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像素PX。在图3中,将描述包括四个像素PX的触摸单元TU作为示例。每个像素基板111A可以属于像素基板111A的一行(例如,第一像素基板)和像素基板111A的一列(例如,第二像素基板)。
参照图1和图3,构成多个像素PX的多个子像素SPX和触摸桥接线133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触摸桥接线133在作为第一方向的X轴方向上设置,并以直线形状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触摸桥接线133可以通过第一接触孔CH1和第二接触孔CH2电连接至设置在下基板110上的触摸电极131和触摸线132,从而形成触摸单元TU。
多个连接构件120可以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之间、或多个像素基板111A与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之间。连接构件120可以设置在与多个像素基板111A相同的层上。另外,连接构件120可以由与多个像素基板111A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具有相同的层叠结构。
参照图3,多个连接构件120具有弯曲形状。例如,如图3所示,多个连接构件120可以具有正弦形状。然而,多个连接构件120的形状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多个连接构件120可以以Z字方式延伸,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形状,诸如多个菱形形状的基板在其顶点处连接以延伸的形状。另外,图3所示的多个连接构件120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是示例性的,并且多个连接构件120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设计而以各种方式改变。
参照图3,在作为第一方向的X轴方向上相邻的像素基板111A之间所设置的多个连接构件120的数量可以不同于在作为第二方向的Y轴方向上相邻的像素基板111A之间所设置的多个连接构件120的数量。如图3所示,在X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连接构件120的数量小于在Y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连接构件120的数量。更具体地,在Y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连接构件120中的一个可以支撑传输触摸信号的触摸线132。
参照图3,触摸电极区TA被限定在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彼此相邻设置的四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并且连接构件120也可以设置在触摸电极区TA中。如图3所示,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一行的第一列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一触摸电极区TA1,而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一行的第二列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二触摸电极区TA2。另外,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二行的第一列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三触摸电极区TA3,而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二行的第二列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四触摸电极区TA4。连接构件120可以是支撑构件120,并且可以被称为支撑构件120。
布置在第一触摸电极区TA1中的连接构件120和布置在第四触摸电极区TA4中的连接构件120可以具有相同的布置方向,而布置在第二触摸电极区TA2中的连接构件120和布置在第三触摸电极区TA3中的连接构件120可以具有相同的布置方向。布置在第一触摸电极区TA1和第四触摸电极区TA4中的连接构件120的布置方向可以不同于布置在第二触摸电极区TA2和第三触摸电极区TA3中的连接构件120的布置方向。另外,设置在第一触摸电极区TA1和第四触摸电极区TA4中的连接构件120可以具有当在X轴方向上拉伸下基板110时有利于拉伸的形状,并且设置在第二触摸电极区TA2和第三触摸电极区TA3中的连接构件120可以具有当在Y轴方向上拉伸下基板110时有利于拉伸的形状。触摸电极131根据连接构件120的形状而设置在触摸电极区TA中。因此,即使在通过将触摸电极131设置在显示装置100中来实现触摸系统时,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100能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二者上被拉伸。如图3和图4A所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通过在先前没有设置连接构件120的触摸电极区TA中形成连接构件120之后在连接构件120上设置触摸电极131,能够在显示装置100内实现触摸系统。
参照图3至图5,多条连接线180、多个触摸电极131和多条触摸线132可以设置在多个连接构件120上。多条连接线180、多个触摸电极131和多条触摸线132设置在多个连接构件120上,并且可以具有与多个连接构件120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多条连接线180、多个触摸电极131和多条触摸线132可以具有与连接构件120相同的形状。如图3所示,多条连接线180、多个触摸电极131和多条触摸线132可以具有正弦形状。
参照图3至图5,多条连接线180将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111A当中的相邻像素基板111A上的焊盘电连接并且可以以它们在各个焊盘190之间弯曲的形状延伸。例如,如图3所示,多条连接线180可以以Z字方式延伸。多条连接线180可以具有各种形状,诸如多条菱形形状的线在顶点处连接以延伸的形状。
连接线18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线181和第二连接线182。第一连接线181和第二连接线182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连接构件120上。具体地,第一连接线181可以包括设置在多个连接构件120当中的在作为第一方向的X轴方向上延伸的连接构件120上的线、以及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的线。第二连接线182可以包括设置在多个连接构件120当中的在作为第二方向的Y轴方向上延伸的连接构件120上的线、以及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的线。连接线180可以由诸如铜(Cu)、铝(Al)、钛(Ti)或钼(Mo)之类的金属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诸如铜/钼-钛(Cu/Moti)、钛/铝/钛(Ti/Al/Ti)等的金属材料的层叠结构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1和图3,第一连接线181可以连接在X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的焊盘当中的并排设置的两个像素基板111A(例如,相邻的第一像素基板111A)上的焊盘。第一连接线181可以用作选通线、发光信号线、高电位电源线或低电位电源线,但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线181可以用作用于传输电源电压当中的高电位电压的电源线,并且可以电连接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像素基板111A上的焊盘。
参照图3,第二连接线182可以连接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当中的并排设置的两个像素基板111A(例如,相邻的第二像素基板111A)。第二连接线182可用作数据线、高电位电源线、低电位电源线或参考电压线,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二连接线182可以用作数据线,并且可以电连接在Y轴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像素基板111A上的数据线。
触摸电极131可以设置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彼此相邻设置的四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的触摸电极区TA中。例如,触摸电极131可以设置在位于触摸电极区TA中的连接构件120上。触摸电极131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的空间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181和第二连接线182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中。触摸电极131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的空间当中的其中没有设置第一连接线181和第二连接线182的区域中。
设置在触摸电极区TA的第一区域TA1中的触摸电极131的布置方向与设置于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区域TA1相邻的第二区域TA2中的触摸电极131的布置方向不同。此外,设置在第一区域TA1中的触摸电极131的布置方向也可以与设置于在Y轴方向上与第一区域TA1相邻的第三区域TA3中的触摸电极131的布置方向不同。相反,设置于触摸电极区TA的第一区域TA1中的触摸电极131的布置方向可以与设置在与第二区域TA2和第三区域TA3相邻的第四区域TA4中的触摸电极131的布置方向相同。触摸电极区TA的第四区域TA4可以是在对角线方向上与第一区域TA1相邻的区域。在触摸单元TU中,触摸电极131可以电连接到设置于各像素基板111A上的触摸桥接线133。触摸电极131在触摸电极区TA中可以具有弯曲形状。然而,触摸电极131的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可拉伸形状。例如,触摸电极131可以以Z字方式成形。另外,触摸电极131可以形成为向上和向下弯曲的形状。
触摸线132可以在与多条第二连接线182相同的方向上设置。也就是说,触摸线132可以设置于在Y轴方向上布置的像素基板111A之间。触摸线132可以电连接至触摸电极131。触摸线132可以以弯曲形状延伸。然而,多条触摸线132的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多条触摸线132可以具有各种可拉伸的形状。例如,触摸线132可以以Z字方式成形。另外,触摸线132可以形成为向上和向下弯曲的形状。
参照图3和图4B,触摸线132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连接构件120上。具体地,触摸线132可以包括设置在连接构件120的上表面上的第一触摸线132a、以及设置在像素基板111A的上表面上的第二触摸线132b。第一触摸线132a可以由与第一连接线181或第二连接线182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另外,第二触摸线132b可以由与源电极153和漏电极154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当第一触摸线132a和第二触摸线132b一体形成时,第一触摸线132a和第二触摸线132b可以由与第一连接线181或第二连接线182相同的材料形成。
如图3所示,第一触摸线132a和第二触摸线132b可以通过触摸线接触孔CH0、第二接触孔CH2和第三接触孔CH3电连接。触摸线132可以通过第二接触孔CH2电连接到触摸电极131。更具体地说,依序考虑图4B的IVb至IVb′,第二触摸线132b通过第二接触孔CH2与第一触摸线132a接触并电连接。另外,第一触摸线132a形成在平坦化层115的侧表面和连接构件120的上表面上。另外,第一触摸线132a通过第三接触孔CH3与第二触摸线132b接触并电连接。另外,第二触摸线132b设置于像素基板111A上。第二触摸线132b与触摸桥接线133交叠但不通过接触孔连接。另外,第二触摸线132b通过触摸线接触孔CH0与第一触摸线132a接触并电连接。
参照图4A、图4B和图5,多个无机绝缘层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例如,多个无机绝缘层可以包括缓冲层112、栅极绝缘层113和层间绝缘层114,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附加地设置各种无机绝缘层。另选地,可以省略缓冲层112、栅极绝缘层113和层间绝缘层114中的至少一个。
参照图4A、图4B和图5,缓冲层112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缓冲层112形成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以保护显示装置100的各个组件免受来自下基板110和多个像素基板111A外部的湿气(H2O)和氧气(O2)的渗入。缓冲层112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由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等形成的无机层可形成为单层或其多层。然而,可以依据显示装置100的结构或特性省略缓冲层112。
在这种情况下,缓冲层112可以仅形成在与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交叠的区域中。如上所述,由于缓冲层112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所以在拉伸显示装置100的过程中可能容易发生诸如裂缝之类的损坏。因此,缓冲层112不形成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之间的区域中,而是被图案化为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的形状,并且可以仅形成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上。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缓冲层112仅形成在与作为刚性基板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多个非像素基板111N交叠的区域中,使得即使当显示装置100变形(诸如,弯曲或拉伸)时,也能够防止对缓冲层112的损坏。
参照图4A,包括栅电极151、有源层152、源电极153和漏电极154的晶体管150形成于缓冲层112上。
有源层152设置在缓冲层112上。例如,有源层152可以由氧化物半导体、非晶硅(a-Si)、多晶硅(poly-Si)、有机半导体等形成。
栅极绝缘层113设置在有源层152上。栅极绝缘层113是用于将栅电极151和有源层152电绝缘的层并且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栅极绝缘层113可以形成为作为无机材料的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单层、或者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多层,但是不限于此。
栅电极151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13上。栅电极151被设置为与有源层152交叠。栅电极151可以由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以及它们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合金,或者它们的多层的各种金属材料中的任一种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层间绝缘层114设置在栅电极151上。层间绝缘层114是用于使栅电极151与源电极153和漏电极154绝缘的层并且可以以与缓冲层112相同的方式由无机材料形成。例如,层间绝缘层114可以由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它们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合金、或它们的多层的各种金属材料中的任一种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分别与有源层152接触的源电极153和漏电极154设置在层间绝缘层114上。源电极153和漏电极154在同一层上彼此间隔开。源电极153和漏电极154可以以与有源层152接触的方式电连接到有源层152。源电极153和漏电极154可以由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这些金属中的两种或多种的合金或其多层的各种金属材料中的任一种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另外,栅极绝缘层113和层间绝缘层114可以被图案化并且仅形成在与多个像素基板111A交叠的区域中。由于栅极绝缘层113和层间绝缘层114也可以由与缓冲层112相同的无机材料形成,因此在拉伸显示装置100的过程中可能容易出现诸如裂纹之类的损坏。因此,栅极绝缘层113和层间绝缘层114不形成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的区域中,而是被图案化为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形状并且可以仅形成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
为了便于说明,图4A仅例示了显示装置100中可以包括的各种晶体管中的驱动晶体管,但是开关晶体管、电容器等也可以包括在显示装置100中。另外,虽然在此已经描述了晶体管150具有共面结构,但是也可以使用诸如具有交错结构等的各种晶体管。
参照图4A,多个焊盘190当中的选通焊盘191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13上。选通焊盘191是用于将选通信号传输给多个子像素SPX的焊盘。选通焊盘191可以由与栅电极151相同的材料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选通焊盘191连接至用作选通线的第一连接线181,并且第一连接线181设置为在与缓冲层112、栅极绝缘层113和层间绝缘层114的侧表面接触的同时,从连接构件120的上表面延伸至层间绝缘层114的上表面。第一连接线181可以通过层间绝缘层114的接触孔与选通焊盘191接触。因此,第一连接线181可以电连接到选通焊盘191并将选通信号传输到选通焊盘191。
参照图4A和图5,触摸桥接线133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13上。触摸桥接线133通过第一接触孔CH1连接到触摸电极131,从而构成触摸单元TU。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触孔CH1可以设置在像素基板111A上。触摸桥接线133可以由与晶体管150的栅电极151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参照图4A,多个焊盘190当中的电源焊盘192设置在层间绝缘层114上。电源焊盘192用于向多个子像素SPX施加电源信号或电源电压。电源焊盘192可以由与晶体管150的源电极153或漏电极154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参照图4A,平坦化层115形成在晶体管150、电源焊盘192和层间绝缘层114上。平坦化层115对晶体管150的上部分和发光元件170的下部分进行平坦化。平坦化层115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个层,并且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因此,平坦化层115可以被称为有机绝缘层。例如,平坦化层115可以由丙烯基有机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晶体管150和平坦化层115之间形成钝化层。也就是说,为了保护晶体管150免受湿气和氧气的渗入,可以形成覆盖晶体管150的钝化层。钝化层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层,但不限于此。
参照图4A,第一连接电极CE1和第二连接电极CE2设置在平坦化层115上。
第一连接电极CE1是电连接晶体管150和发光元件170的电极。第一连接电极CE1可以设置在平坦化层115上以接触发光元件170,并且可以通过形成于平坦化层115中的接触孔与晶体管150的漏电极154接触。因此,发光元件170和晶体管150的漏电极154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电极CE1彼此电连接。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是依据晶体管150的类型,第一连接电极CE1可以连接到晶体管150的源电极153。
第二连接电极CE2为电连接发光元件170和电源焊盘192的电极。第二连接电极CE2可以设置在平坦化层115上,并且可以接触发光元件170并且可以通过形成于平坦化层115中的接触孔接触电源焊盘192。因此,发光元件170和电源焊盘192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电极CE2彼此电连接。
参照图4A和图5,触摸电极131设置在平坦化层115上。触摸电极131用作用于感测触摸的传感器,并且如图3所示设置在触摸电极区TA中。触摸电极131可以通过第一接触孔CH1电连接到触摸桥接线133。而且,触摸电极131可以通过第二接触孔CH2电连接到触摸线132。例如,触摸单元TU可以包括多个触摸电极区TA。另外,触摸电极131可以设置在多个触摸电极区TA中的每一个中。分别设置在多个触摸电极区TA中的触摸电极131可以通过触摸桥接线133和触摸线132彼此电连接。因此,设置在触摸单元TU中的多个触摸电极区TA可以被电连接以进行分组。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在制造工艺期间能够形成能够实现触摸系统的触摸电极131、触摸线132和触摸桥接线133。因此,在显示装置100中实施触摸系统的同时,可以通过简化制造工艺来降低制造成本。
参照图4A,堤部116设置在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二连接电极CE2和平坦化层115上。堤部116可以被配置为包括黑色材料以防止从发光元件170发出的光被传输到与其相邻的子像素SPX并导致混色。堤部116可以由有机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可以由与平坦化层115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堤部116可以由丙烯酸基树脂、苯并环丁烯(BCB)基树脂或聚酰亚胺形成,但不限于此。
发光元件170设置在第一连接电极CE1、第二连接电极CE2和平坦化层115上。发光元件170是与多个子像素SPX中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设置的组件,并发射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例如,发光元件170可以是发射蓝光的蓝色发光元件、发射红光的红色发光元件或发射绿光的绿色发光元件,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可以依据显示装置100的类型不同地定义发光元件170。当显示装置100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时,发光元件170可以是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172和阴极的有机发光元件170。当显示装置100是无机发光显示装置时,发光元件170可以是包括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172和p型半导体层的发光二极管(LED),具体而言,可以是微型发光二极管(LED)。在下文中,假设发光元件170是由无机发光材料形成的微型LED进行描述,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由有机发光材料形成的发光元件170。
发光元件170包括第一半导体层171、发光层172、第二半导体层173、第一电极174和第二电极175。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虽然假设发光元件170为具有倒装芯片结构的微型LED进行了描述,但是发光元件170可以为横向结构或垂直结构的微型LED,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一电极174设置在第一连接电极CE1上,第二电极175设置在第二连接电极CE2上。第一电极174和第二电极175分别电连接到第一连接电极CE1和第二连接电极CE2。第一电极174可以将电压从晶体管150的漏电极154传输到第一半导体层171,第二电极175可以将电压从电源焊盘192传输到第二半导体层173。
此外,多个连接图案BP设置于第一连接电极CE1和第二连接电极CE2与发光元件170之间。多个连接图案BP是用于将多个发光元件170中的每一个与第一连接电极CE1和第二连接电极CE2结合的介质。例如,多个连接图案BP可以是金(Au)凸块或焊料凸块,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多个连接图案BP包括第一连接图案BP1和第二连接图案BP2。第一连接图案BP1设置在第一连接电极CE1和第一电极174之间,而第二连接图案BP2设置在第二连接电极CE2和第二电极175之间。多个发光元件170中的每一个可以借助于设置在第一电极174和第一连接电极CE1之间以及第二电极175和第二连接电极CE2之间的多个连接图案BP结合在像素基板111A上。另外,在多个连接图案BP当中,设置在第二电极175和第二连接电极CE2之间的第二连接图案BP2可以补偿发光元件170的第二电极175与第二连接电极CE2之间的台阶差。
第一半导体层171设置在第一电极174上,第二半导体层173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171上。可以通过将n型杂质或p型杂质注入到氮化镓(GaN)中来形成第一半导体层171和第二半导体层173。例如,第一半导体层171是通过将p型杂质注入到氮化镓中形成的p型半导体层,而第二半导体层173是通过将n型杂质注入到氮化镓中形成的n型半导体层,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p型杂质可以是镁(Mg)、锌(Zn)、铍(Be)等,而n型杂质可以是硅(Si)、锗(Ge)、锡(Sn)等。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发光层172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171和第二半导体层173之间。发光层172可以接收来自第一半导体层171和第二半导体层173的空穴和电子并发光。发光层172可以具有单层或多量子阱(MQW)结构。例如,发光层172可以由氮化铟镓(InGaN)或氮化镓(GaN)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4A和图5,上基板US设置在发光元件170和下基板110上。
上基板US是用于支撑设置在上基板US下方的各种组件的基板。具体地,通过在下基板110和像素基板111A上涂覆构成上基板US的材料,然后对其进行固化来形成上基板US,并且上基板US可以设置为与下基板110、像素基板111A、连接构件120和连接线180接触。
上基板US是柔性基板并且可以由可以弯曲或被拉伸的绝缘材料形成。上基板US是柔性基板并且可以可逆地扩展和收缩。此外,上基板US可以具有几MPa至几百MPa的弹性模量,并且上基板US的延性断裂率可以是100%或更高。上基板US的厚度可以为10μm至1mm,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上基板US可以由与下基板110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上基板US可以由例如硅像胶(诸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氨酯(PU)或聚四氟乙烯(PTFE))的弹性体形成,并且因此可以具有柔性的属性。然而,上基板US的材料不限于此。
此外,虽然图4A和图5中未示出,但是偏振层可以设置在上基板US上。偏振层可以使从显示装置100的外部入射的光偏振并减少外部光反射。另外,除了偏振层之外的光学膜可以设置在上基板US上。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6A和图6B更详细地描述触摸单元TU。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桥接线被分成第一触摸桥接线和第二触摸桥接线,并且因此触摸电极的接触关系有所不同。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触摸单元的其它结构>
图6A和图6B是各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单元的放大平面图。
参照图6A和图6B,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600和600′包括触摸电极610和610′、触摸线620、第一触摸桥接线630和第二触摸桥接线640。将省略图6A和图6B所示的显示装置600和600′中的、除了作为与图3至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的组件不同的组件的触摸电极610和610′、触摸线620、第一触摸桥接线630和第二触摸桥接线640之外的组件的详细描述。
触摸电极610和610′设置在连接构件120上,该连接构件120布置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相邻设置的四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限定的触摸电极区TA中。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一行的第一列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一触摸电极区TA1,并且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一行的第二列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二触摸电极区TA2。另外,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二行的第一列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三触摸电极区TA3,以及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二行的第二列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四触摸电极区TA4。设置在第一触摸电极区TA1中的触摸电极610和610′与设置在第四触摸电极区TA4中的触摸电极610和610′可以具有相同的布置方向,并且设置在第二电极区TA2中的触摸电极610和610′和设置在第三触摸电极区TA3中的触摸电极610和610′可以具有相同的布置方向。另外,设置在第一触摸电极区TA1和第四触摸电极区TA4中的触摸电极610、610′的布置方向不同于设置在第二触摸电极区TA2与第三触摸电极区TA3中的触摸电极610、610′的布置方向。设置在第一触摸电极区TA1和第四触摸电极区TA4中的触摸电极610和610′具有当在X轴方向拉伸下基板110时有利于拉伸的形状,设置在第二触摸电极区TA2和第三触摸电极区TA3中的触摸电极610和610′可以具有当在Y轴方向上拉伸下基板110时有利于拉伸的形状。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600和600′可以通过在显示装置600和610′中设置能够感测触摸的触摸电极610和610′来实现触摸系统,并且能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被拉伸。具有在一个方向上“有利于拉伸的形状”应理解为包括在该方向上具有比在其它方向上更好的弹性的形状。例如,图6A所示的第一触摸区TA1中的触摸电极610在X轴方向具有比在Y轴方向更好的弹性。这可能是由于第一触摸区域TA1中的触摸电极610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的原因。在图6B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触摸区域TA1中的触摸电极610'可以具有有利于在与第一方向具有角度偏移(例如,45度偏移)的第三方向上拉伸的形状,并且第二触摸区域TA2中的触摸电极610'可以具有有利于在与第二方向具有角度偏移(例如,45度偏移)的第四方向上拉伸的形状。第三方向可以垂直于第四方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摸电极610可以与触摸电极610'组合,使得显示装置600或600'可以具有其形状有利于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上拉伸的触摸电极610、610'。
触摸电极610、610′可以电连接至设置在各个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触摸桥接线630。具体地,触摸电极610或610′可以通过第五接触孔CH5与设置在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触摸桥接线630接触并电连接。触摸电极610或610′在触摸电极区TA中以弯曲形状而不是直线形状延伸。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600和600′中,设置具有不同形状的触摸电极610和610′,触摸电极610和610′与第一触摸桥接线630的接触部分的位置可以变化。例如,参照图6A,触摸电极610通过第五接触孔CH5与设置在位于第一行第二列的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触摸桥接线630接触并电连接。另外,触摸电极610通过第二接触孔CH2与设置在位于第二行第一列的像素基板111A上的触摸线620接触并电连接。此外,参照图6B,触摸电极610′通过第五接触孔CH5与设置在位于第一行第二列的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触摸桥接线630接触并电连接。另外,触摸电极610′通过第二接触孔CH2与设置在位于第二行第一列的像素基板111A上的触摸线620接触并电连接。这可以依据触摸电极610和610′的布置方向而不同。
触摸线620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和连接构件120上。具体地,触摸线620可以包括设置在连接构件120的上表面上的第一触摸线620a、以及电连接至第一触摸线620a并设置于像素基板111A的上表面上的第二触摸线620b。第一触摸线620a可以由与第一连接线181或第二连接线182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另外,第二触摸线620b可以由与源电极153和漏电极154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第一触摸线620a和第二触摸线620b可以通过触摸线接触孔CH0、第二接触孔CH2和第三接触孔CH3电连接。另外,触摸线620可以通过第二接触孔CH2电连接至触摸电极131。例如,如图6A所示,触摸线620的第二触摸线620b可以通过第二接触孔CH2电连接至触摸电极131。
第一触摸桥接线630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111A中的每一个上。第一触摸桥接线630在与X轴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111A上。也就是说,第一触摸桥接线630在与第一连接线181相同的方向上设置。由于第一触摸桥接线630设置在像素基板111A上,所以其以直线形状延伸。第一触摸桥接线630可以由与晶体管150的栅电极151相同的材料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一触摸桥接线630电连接至触摸电极610和第二触摸桥接线640中的每一个。第一触摸桥接线630的两侧通过第四接触孔CH4和第五接触孔CH5与第二触摸桥接线640接触并电连接。另外,第一触摸桥接线630通过第五接触孔CH5电连接至触摸电极610。因此,第一触摸桥接线630电连接至触摸电极610和第二触摸桥接线640,从而形成触摸单元TU。
第二触摸桥接线640用于在X轴方向上电连接设置于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触摸桥接线630。第二触摸桥接线640的一侧通过第四接触孔CH4电连接至设置于在第一行第一列中设置的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触摸桥接线630,并且,第二触摸桥接线640的另一侧通过设置于在第一行第二列中设置的像素基板111A中的第五接触孔CH5电连接至第一触摸桥接线630。
第二触摸桥接线640设置于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连接构件120中的一个上。也就是说,第二触摸桥接线640在与第一连接线181相同方向上设置。第二触摸桥接线640以弯曲形状而不是直线形状延伸。然而,第二触摸桥接线640的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可拉伸的形状。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600和600′中,第二触摸桥接线640形成于在X轴方向上的多个连接构件120中的一个上,并且触摸线620形成于在Y轴方向上的多个连接构件120中的一个上,连接构件120和触摸电极610设置在其中未设置现有的连接构件120的区域中,并且触摸电极610、触摸线620和第二触摸桥接线640形成为电连接至设置于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触摸桥接线630,使得能够在显示装置100中容易地实现触摸系统。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比,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以从触摸电极区TA中省略连接构件120,并且相应地,触摸电极的布置被改变。在下文中,将主要描述作为沿着图3中所示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的图7A和图7B。
<触摸单元的另一结构>
图7A和图7B是沿着图3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大平面图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大平面图彼此相同,但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和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彼此不同。因此,在下文中,将参照图7A和图7B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3、图7A和图7B,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700和700′中,触摸电极731和731′设置在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彼此相邻的四个像素基板111A之间所限定的触摸电极区TA中。
在这种情况下,在触摸电极区TA中,触摸电极731或731′没有被连接构件120支撑。也就是说,连接构件120仅设置在其中设置有现有第一连接线181和第二连接线182的区域中,并且连接构件120不设置在其中未设置第一连接线181和第二连接线182的区域中。
也就是说,如图7A和图7B所示,触摸电极731或731′设置在下基板110上。也就是说,连接构件120不设置在下基板110的与触摸电极731交叠的局部区域上。
具体地,如图7A所示,触摸电极731可以与下基板110间隔开。因此,可以在触摸电极731和下基板110之间形成分离空间。
另选地,如图7B所示,触摸电极731′可以与下基板110接触。因此,在触摸电极731和下基板110之间可以不形成分离空间。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700和700′中,无需在没有设置第一连接线181和第二连接线182的区域(即,在触摸电极区TA中)中形成连接构件120,使得可以进一步简化在显示装置700和700′中实现触摸系统的工艺过程。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不具有单独的触摸电极而具有不同的触摸驱动方法。在下文中,将主要描述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与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之处。
<显示装置的触摸电极的布置结构>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放大平面图。
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加至显示装置的电压的波形图。
如图8和图9所示,多条第一连接线881中的每一条连接多个像素基板111A当中的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而每个第二连接线882连接多个像素基板111A当中的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
在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800中,没有设置单独的触摸电极。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800中,多条第一连接线881和多条第二连接线882用作触摸电极。
也就是说,可以在显示时段和触摸时段中时分地驱动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800。
在显示时段中,多条第一连接线881中的每一条可以执行向多个像素PX施加选通电压的选通线的功能,并且多条第二连接线882中的每一条可以执行用于向多个像素PX施加数据电压RGB的数据线的功能。
另外,在触摸时段中,多条第一连接线881中的每一条可以执行用于施加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发送电极(Tx电极)的功能,并且多条第二连接线882中的每一条可以执行被施加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接收电极(Rx电极)的功能。
更具体地说,参照图10,在同步信号Tsync处于高电平的情况下,该情况对应于显示时段。因此,扫描信号被依次施加到多条第一连接线881中的每一条。
例如,连接至第一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1输出作为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一个脉冲。此后,连接至第二行的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2输出作为第二扫描信号SCAN2的一个脉冲。此后,连接至第三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3输出作为第三扫描信号SCAN3的一个脉冲。此后,连接至第四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4输出作为第四扫描信号SCAN4的一个脉冲。此后,连接至第(n-3)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n-3)输出作为第(n-3)扫描信号SCAN(n-3)的一个脉冲。此后,连接至第(n-2)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n-2)输出作为第(n-2)扫描信号SCAN(n-2)的一个脉冲。此后,连接至第(n-1)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n-1)输出作为第(n-1)扫描信号SCAN(n-1)的一个脉冲。此后,连接至第n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n输出作为第n扫描信号SCAN(n)的一个脉冲。
另外,在显示时段中数据电压RGB被施加至多条第二连接线882中的每一条。
另外,在同步信号处于低电平的情况下,该情况对应于触摸时段。因此,触摸驱动信号被依次施加到多组第一连接线881。
例如,第一触摸驱动信号Tx_first可以施加至第一组的第一连接线,即,连接至第一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1、连接至第二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2、连接至第三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3、以及连接至第四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4。
上述第一触摸驱动信号Tx_first可以是上述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三扫描信号SCAN3和第四扫描信号SCAN4之和。
此外,最后一个触摸驱动信号Tx_last可以施加到最后一组第一连接线,即,连接至第(n-3)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n-3)、连接至第(n-2)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n-2)、连接至第(n-1)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n-1)、以及连接至第n行的多个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连接线881-n。
上述最后一个触摸驱动信号Tx_last可以是第(n-3)扫描信号SCAN(n-3)、第(n-2)扫描信号SCAN(n-2)、第(n-1)扫描信号SCAN(n-1)和第n扫描信号SCAN(n)之和。
在显示时段中,可以向多条第二连接线882中的每一条施加参考电压,从而可以检测触摸感测信号。
通过上述时分驱动,在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以通过触摸感测信号来检测在第一连接线881和第二连接线882之间形成的互电容。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在触摸时段中可以利用互电容来感测手指或笔的触摸,并且在显示时段中,多个像素可以发光以实现图像。
<显示装置的触摸电极的布置结构>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照图11,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下基板1100、上基板1200和中间基板1300。
通常,下基板可以称为第一基板。中间基板可以称为第二基板。上基板可以称为第三基板。
下基板1100是用于支撑和保护显示装置1000的各种组件的基板。下基板1100可以是柔性基板并且可以由能够弯曲或被拉伸的绝缘材料形成。第一触摸电极1110设置在下基板1100的上表面上。第一触摸电极1110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上设置。第一触摸电极1110可以是触摸发送电极(Tx电极)。
上基板1200设置在下基板1100上方并且用于覆盖和保护显示装置1000的各个组件。与第一触摸电极1110相对应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1210设置在上基板1200的下表面上(即,上基板1200的面向下基板1100的表面上)。多个第二触摸电极1210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第二触摸电极1210可以是触摸接收电极(Rx电极)。
中间基板1300是其上设置有显示装置1000的各种组件的基板。中间基板1300可以包括具有像素基板的第一区域1310和其中不设置像素基板的第二区域1320,在像素基板中设置有像素和用于驱动像素的驱动元件。多个像素基板独立地设置在下基板1100上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其中设置有像素基板的区域为第一区域1310,并且在像素基板之间的间隔区域为第二区域1320。与下基板1100相比,像素基板可以是刚性的。也就是说,与像素基板相比,下基板1100可以具有更多的柔性的特性,并且与下基板1100相比,像素基板可以具有更多的刚性的特性。
在图11中,中间基板1300可以处于除了下基板110、触摸电极131和第一触摸桥接线133之外的所有组件以与图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设置的状态。如上所述,中间基板1300通过第一粘结层1111接合到下基板1100,并通过第二粘结层1211接合到上基板1200。
第一触摸电极1110可以设置在下基板1100的整个表面上,而与中间基板1300的第一区域1310和第二区域1320无关。此外,第二触摸电极1210可以设置为对应于中间基板1300的第一区域1310。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0中,第一触摸电极1110设置在下基板1100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二触摸电极1210设置在上基板1200的面向下基板1100的表面上,使得可以利用形成在第一触摸电极1110和第二触摸电极1210之间的外围电容感测手指、笔等的触摸。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也可以描述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下基板;多个像素基板,其设置在下基板上,以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第一连接线,其设置于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第二连接线,其设置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像素基板之间;以及触摸电极,其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空间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中。
设置于在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可以不同于设置在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和设置在沿第二方向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区域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
设置于在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可以与设置在沿第二方向与第二区域相邻并且沿第一方向与第三区域相邻的第四区域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相同。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上的触摸桥接线。触摸线可以在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沿第二方向设置。
触摸桥接线和触摸线中的每一个可以电连接至触摸电极。
触摸电极可以与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中的触摸桥接线或触摸线接触。
触摸电极、触摸桥接线和触摸线可以形成一个触摸单元。
发光元件和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元件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上。
可以在形成驱动元件时形成触摸电极与触摸桥接线。
可以在形成第二连接线时形成触摸线。
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触摸桥接线,其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中;触摸线,其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以及第二触摸桥接线,其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
第一触摸桥接线可以电连接至触摸电极、第二触摸桥接线和触摸线。
触摸电极、第一触摸桥接线、触摸线和第二触摸桥接线可以形成一个触摸单元。
用于支撑触摸电极的支撑构件可以设置在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各个区域相邻的区域中。
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下基板上。
在显示时段中,可以向多条第二连接线中的每一条施加数据电压。
在触摸时段中,可以向多条第二连接线中的每一条施加触摸感测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下基板,其上设置有第一触摸电极;中间基板,其上限定了具有多个像素基板的第一区域和位于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第二区域,在像素基板中设置有发光元件和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元件;以及上基板,其具有设置在其面向下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可以设置为与中间基板的第一区域相对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2月3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0-0189510的优先权。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下基板;
多个像素基板,所述多个像素基板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上,以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
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相邻的第一像素基板之间,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基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相邻的第二像素基板之间,所述相邻的第二像素基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以及
触摸电极,所述触摸电极设置在与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中,所述触摸电极所设置的区域是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相应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中所设置的第一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不同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中所设置的第二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和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区域中所设置的第三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相应区域相邻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设置的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与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区域相邻的第四区域中所设置的第四触摸电极的布置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
触摸桥接线,所述触摸桥接线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上;以及
触摸线,所述触摸线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其中,所述触摸桥接线和所述触摸线中的每一个电连接到所述触摸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电极与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中的所述触摸桥接线或者所述触摸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电极、所述触摸桥接线和所述触摸线形成一个触摸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发光元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上,
其中,在形成所述驱动元件时形成所述触摸电极和所述触摸桥接线,并且
在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线时形成所述触摸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触摸桥接线,所述第一触摸桥接线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触摸线,所述触摸线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以及
第二触摸桥接线,所述第二触摸桥接线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桥接线电连接到所述触摸电极、所述第二触摸桥接线和所述触摸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电极、所述第一触摸桥接线、所述触摸线和所述第二触摸桥接线形成一个触摸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用于支撑所述触摸电极的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区域当中的与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相应区域相邻的区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电极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
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二区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
第三区域中的第三触摸电极,所述第三区域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以及
第四区域中的第四触摸电极,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相邻,所述第四区域通过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一个像素基板与所述第一区域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三触摸电极具有第一布置,
其中,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摸电极具有第二布置,所述第二布置不同于所述第一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
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二区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
第三区域中的第三触摸电极,所述第三区域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以及
第四区域中的第四触摸电极,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相邻,所述第四区域通过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一个像素基板与所述第一区域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具有有利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拉伸的第一形状,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具有有利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拉伸的第二形状,所述第三触摸电极具有有利于在第三方向上拉伸的第三形状,并且所述第四触摸电极具有有利于在第四方向上拉伸的第四形状,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从所述第一方向偏移约45度,并且所述第四方向从所述第二方向偏移约45度。
15.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下基板;
多个像素基板,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以矩阵形式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上;
多条第一连接线,所述多条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多个像素基板当中的第一像素基板,所述第一像素基板沿着第一方向布置;以及
多条第二连接线,所述多条第二连接线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像素基板当中的第二像素基板,所述第二像素基板沿着第二方向布置,
其中,在显示时段中,扫描信号被依次施加到所述多条第一连接线中的每一条,
其中,在触摸时段中,触摸驱动信号被依次施加到所述多条第一连接线的组,
其中,所述触摸驱动信号是通过多个扫描信号的总和所获得的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显示时段中,数据电压被施加到所述多条第二连接线中的每一条,其中,在所述触摸时段中,触摸感测信号被施加到所述多条第二连接线中的每一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触摸电极,每个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相应第一区域中;以及
第二触摸电极,每个所述第二触摸电极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的相应第二区域中,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具有第一形状,所述第一形状被配置为在第三方向上拉伸,
其中,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具有第二形状,所述第二形状被配置为在第四方向上拉伸,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从所述第一方向偏移约45度,并且所述第四方向从所述第二方向偏移约45度。
19.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下基板,该下基板具有设置于其上的第一触摸电极;
中间基板,该中间基板具有: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多个像素基板,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中的每一个具有: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每个所述像素基板上;以及
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设置于每个所述像素基板上,所述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以及
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基板之间;以及
上基板,该上基板具有设置在其面向所述下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被设置为对应于所述中间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
CN202111590359.5A 2020-12-31 2021-12-23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6954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89510 2020-12-31
KR1020200189510A KR20220096768A (ko) 2020-12-31 2020-12-31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5416A true CN114695416A (zh) 2022-07-01

Family

ID=78957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0359.5A Pending CN114695416A (zh) 2020-12-31 2021-12-2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4504B2 (zh)
EP (1) EP4033338A3 (zh)
JP (1) JP7270022B2 (zh)
KR (1) KR20220096768A (zh)
CN (1) CN114695416A (zh)
TW (1) TWI7939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71060A (ko) * 2020-11-23 2022-05-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78526A1 (en) 2002-12-17 2004-07-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device
US9164620B2 (en) * 2010-06-07 2015-10-20 Apple Inc. Touch sensing error compensation
JP2014021845A (ja) 2012-07-20 2014-02-03 Japan Display Inc 表示装置
JP6375223B2 (ja) 2014-01-31 2018-08-1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センサ付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511325B1 (ko) 2014-04-18 2023-03-2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235497B1 (ko) * 2014-10-20 2021-04-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5139793A (zh) * 2015-08-28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75275B1 (ko) 2015-09-10 2022-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633061B1 (ko) * 2016-09-23 2024-0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663837B (zh) * 2017-03-31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单元、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TW201918850A (zh) * 2017-10-31 2019-05-16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電容觸控面板
US11282786B2 (en) * 2018-12-12 2022-03-22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Laser-formed interconnects for redundant devices
KR20200079856A (ko) * 2018-12-26 2020-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트레쳐블 표시장치
JP6821775B2 (ja) 2018-12-27 2021-01-27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ストレッチャブル表示装置
CN111799320B (zh) 2020-09-01 2023-04-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3338A3 (en) 2022-10-05
US11714504B2 (en) 2023-08-01
JP7270022B2 (ja) 2023-05-09
TWI793914B (zh) 2023-02-21
EP4033338A2 (en) 2022-07-27
US20220206619A1 (en) 2022-06-30
JP2022105300A (ja) 2022-07-13
TW202227953A (zh) 2022-07-16
KR20220096768A (ko)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5919B (zh) 可伸缩显示装置
CN111146245A (zh) 可拉伸显示装置
KR20210074627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KR20210036706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KR20210025417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US11714504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220069515A (ko) 표시 장치
TWI759012B (zh) 可拉伸顯示裝置
KR20210082061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KR20210036037A (ko) 스트레처블 표시장치
US20230214077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874705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720196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15873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17707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30102424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102203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103933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40005396A (ko) 표시 장치
KR20220057103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047052A (ko) 표시 장치
KR20220057124A (ko) 표시 장치
CN114373385A (zh) 可伸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