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7953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7953A
TW202227953A TW110146303A TW110146303A TW202227953A TW 202227953 A TW202227953 A TW 202227953A TW 110146303 A TW110146303 A TW 110146303A TW 110146303 A TW110146303 A TW 110146303A TW 202227953 A TW202227953 A TW 2022279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osed
pixel substrates
area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6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3914B (zh
Inventor
金哲世
金周漢
金眞星
李海源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7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7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91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基板、多個像素基板、多個第一連接線路、多個第二連接線路及一觸控電極。這些像素基板設置於第一基板且沿第一方向及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分隔。這些第一連接線路連接沿第一方向設置的多個像素基板。這些第二連接線路連接沿第二方向設置的多個像素基板。觸控電極於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的區域鄰近的區域中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一種內嵌式(in-cell touch type)的可拉伸顯示裝置。
用於電腦顯示器、電視及行動電話等的顯示裝置包含自發光的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及需要獨立光源的液晶顯示器(LCD)等。
這樣的顯示裝置應用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這些領域包含電腦顯示器及電視,還包含個人移動裝置等,因此正在研究具有寬闊的顯示面積的同時具有減小之體積及重量的顯示裝置。
近來,通過在如作為可撓材料的塑料等柔性基板上形成顯示單元、線路等而製造成在特定方向上可拉伸並且可改變成各種形狀的顯示裝置已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作為下一代的顯示設備。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內藉由在第一或下基板上配置觸控元件而埋設有觸控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能藉由在第一或下基板上形成元件的同時形成觸控元件,來簡化製程及減少製造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並不限於上述的目的,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從以下的敘述清楚地理解其他上述未提及的目的。
至少一個目的由獨立請求項解決。優選實施例在附屬請求項中指定。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含一下或第一基板、多個像素基板、多個第一連接線路、多個第二連接線路及一觸控電極。這些像素基板設置於下或第一基板而沿一第一方向及不平行(較佳地,垂直)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分隔。這些第一連接線路設置於沿第一方向設置的這些像素基板之間。這些第二連接線路設置於沿第二方向設置的這些像素基板之間。觸控電極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空間中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含一第一基板、多個像素基板、至少一第一連接線路、至少一第二連接線路及一觸控電極。這些像素基板設置於第一基板而沿一第一方向及不平行(較佳地,垂直)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分隔。第一連接線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中沿第一方向設置的像素基板之間,及/或連接於這些像素基板中沿第一方向設置的像素基板。第二連接線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中沿第二方向設置的像素基板之間,及/或連接於這些像素基板中沿第二方向設置的像素基板。觸控電極於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
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含一第一基板、多個第一連接線路、多個第二連接線路、多個像素基板及多個觸控電極。這些第一連接線路於一第一方向上延伸,且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於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及第二連接線路彼此相交。這些像素基板於這些第一及第二連接線路相交之處設置於第一基板上。這些觸控電極分別設置於鄰近的第一連接線路與鄰近的第二連接線路之間以及這些像素基板之間。
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含一下或第一基板、多個像素基板、多個第一連接線路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路。這些像素基板以矩陣的形式形成於下或第一基板上。這些第一連接線路連接這些像素基板中的多個第一像素基板,這些第一像素基板沿一第一方向配置。這些第二連接線路用於連接這些像素基板中的多個第二像素基板,這些第二像素基板沿一第二方向配置。其中,一掃描訊號在一顯示週期中依序地施加至各個第一連接線路。其中,一觸控驅動訊號在一觸控週期中依序地施加至一組的第一連接線路。其中,觸控驅動訊號為由多個掃描訊號相加所獲得的訊號。
根據本發明任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含一或多個下述的特徵:
觸控電極可被這些像素基板及/或被這些第一及/或第二連接線路暴露。也就是說,觸控電極可不被這些像素基板及/或被這些第一及/或第二連接線路重疊。
第一基板亦可稱為下基板。第一基板可為扁平及/或平坦的基板。
觸控電極可設置於與這些像素基板之間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觸控電極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空間中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第一連接線路可連接沿第一方向設置的像素基板。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二連接線路可連接沿地二方向設置的像素基板。
觸控電極可設置於二個鄰近的第一連接線路之間。附加地或替代地,觸控電極可設置於二個鄰近的第二連接線路之間。
這些像素基板可包含一第一像素基板、一第二像素基板、一第三像素基板及一第四像素基板。
第一像素基板及第二像素基板可在第一方向上相鄰及/或在第一方向上相分隔。第二像素基板及第三像素基板可在第二方向上相鄰及/或在第二方向上相分隔。第三像素基板及第四像素基板可在第一方向上相鄰及/或在第一方向上相分隔。第四像素基板及第一像素基板可在第二方向上相鄰及/或在第二方向上相分隔。
可於第一像素基板、第二像素基板、第三像素基板及第四像素基板之間定義一個空間或一個區域。觸控電極可設置被這些像素基板所定義的該空間或區域中。
觸控電極可設置於第一像素基板、第二像素基板、第三像素基板及第四像素基板之間。
第一像素基板和第二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齊平或對齊。第二像素基板和第三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齊平或對齊。第三像素基板和第四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齊平或對齊。第四像素基板和第一像素基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齊平或對齊。
第一像素基板及第三像素基板可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相分隔。第二像素基板及第四像素基板可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相分隔。
觸控電極可設置於第一像素基板及第三像素基板之間。附加地或替代地,觸控電極可設置於第二及第四像素基板之間。
與第一連接線路及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一第一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可異於沿第一方向鄰近於第一區域的一第二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以及/或沿第二方向鄰近於第一區域的一第三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
第一連接線路可包含閘極線路、發射訊號線路、高位勢電源線路及低位勢電源線路的至少一者。
第二連接線路可包含資料線路、高位勢電源線路、低位勢電源線路及參考電壓線路的至少一者。
多個發光元件及/或用於驅動發光元件的多個驅動元件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中或上。各個像素基板可包含至少一發光元件及/或用於驅動發光元件的至少一驅動元件。
在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第一連接線路及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一第一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可異於沿第一方向鄰近於第一區域的一第二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以及/或沿第二方向鄰近於第一區域的一第三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
與第一連接線路及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第一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可相同於沿第二方向鄰近於第二區域及/或沿第一方向鄰近於第三區域的一第四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
在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第一連接線路及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第一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可相同於沿第二方向鄰近於第二區域及/或沿第一方向鄰近於第三區域的一第四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
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觸控橋接線路,觸控橋接線路,設置於各個像素基板上。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觸控線路,觸控線路沿第二方向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各個觸控橋接線路及觸控線路可電性連接觸控電極。觸控橋接線路及/或觸控線路可電性連接觸控電極。
觸控電極可在各個像素基板中接觸於觸控線路及/或觸控橋接線路。
觸控電極、觸控橋接線路及/或觸控線路可形成一觸控單元。
一發光元件及/或用於驅動發光元件的多個驅動元件可設置於各個像素基板。觸控電極及/或觸控橋接線路可在形成驅動元件時形成。觸控線路可在形成第二連接線路時形成。驅動元件可包含觸控電極及/或觸控橋接線路。第二連接線路可包含觸控線路。
顯示裝置可包含一第一觸控橋接線路,第一觸控橋接線路沿第一方向設置於各個像素基板中。顯示裝置可包含一觸控線路,觸控線路沿第二方向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顯示裝置可包含一第二觸控橋接線路,第二觸控橋接線路沿第一方向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
第一觸控橋接線路可電性連接於觸控電極、第二觸控橋接線路及或觸控線路。
觸控電極、第一觸控橋接線路、觸控線路及/或第二觸控橋接線路可形成一觸控單元。
用於支撐觸控電極的一支撐件可設置於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或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用於支撐觸控電極的一支撐件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觸控電極可設置於第一基板上。
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閘極驅動器,閘極驅動器連接於第一連接線路,以依序地在一顯示週期中將一掃描訊號施加至各個第一連接線路,及/或以依序地在一觸控週期中將一觸控驅動訊號施加至一組的第一連接線路。觸控驅動訊號可為由多個掃描訊號相加所獲得的訊號。
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資料驅動器及/或一觸控電路。資料驅動器用以在顯示週期中將一資料電壓施加至各個第二連接線路。觸控電路用於接收在觸控週期中來自第二連接線路的觸控感測訊號。
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第一觸控電極及多個第二觸控電極。第一觸控電極設置於一第二基板上。這些第二觸控電極設置於一第三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
第一基板可包含多個第一區域及多個第二區域。這些像素基板設置於這些第一區域。這些第二區域位於這些第一區域之間。其中,這些第二觸控電極設置為面向第二基板的這些第二區域。
揭露運作顯示裝置的方法。顯示裝置可包含一第一基板、多個像素基板、多個第一連接線路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路。這些像素基板以矩陣的形式形成於第一基板上。較佳地,在這些像素基板中,這些第一連接線路連接沿一第一方向配置的多個像素基板,這些第二連接線路用於連接沿一第二方向配置的多個像素基。一掃描訊號在一顯示週期中依序地施加至各個第一連接線路。一觸控驅動訊號在一觸控週期中依序地施加至一組的第一連接線路。觸控驅動訊號為由多個掃描訊號相加所獲得的訊號。於此揭露的任一顯示裝置可以在此方法內運作。
一資料電壓可在顯示週期中施加至各第二連接線路,一觸控感測訊號在觸控週期中施加至各第二連接線路。
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含一下基板及一中間基板。一第一觸控電極設置於下基板上。中間基板具有多個第一區域及多個第二區域。這些第一區域具有設置於其上的多個像素基板。各個第一區域具有設置於其上的一發光元件及用於驅動發光元件的多個驅動元件。這些第二區域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顯示裝置包含一上基板,上基板具有多個第二觸控電極,這些第二觸控電極設置於上基板面向下基板的表面上。下基板亦可稱為第二基板。中間基板亦可稱為第一基板。上基板亦可稱為第三基板。
這些第二觸控電極設置為對應第二基板的這些第一區域。
於此揭露的任一顯示裝置可為可撓的及/或可彎折及/或可拉伸的顯示裝置。也就是說,第一基板及/或第二基板及/或第三基板可為可撓的及/或可彎折及/或可拉伸的。
且,於此揭露的任一顯示裝置中,每一像素基板可包括至少一個像素或像素電路。
示例性實施例的其他詳細內容包括在詳細描述和圖式中。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中通過在基板上未設置像素基板的被拉伸區域中形成觸控電極來嵌入觸控系統。
根據本發明,設置在被一個拉伸區域中的一個觸控電極及設置在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與此被拉伸區域相鄰的多個被拉伸區域中的多個觸控電極在不同方向上排列,使得可設置沿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拉伸的觸控電極。因此,即使在設置有觸控電極時,它們也可以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拉伸。
根據本發明,通過在形成用於驅動發光元件的驅動元件的同時形成觸控電極、觸控線路及觸控橋接線路可以簡化製程並且可以降低製造成本。
根據本發明的效果不限於以上例示的內容,本說明書中包括更多的各種效果。
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及其實現方法將透過以下結合圖式描述的實施例來闡明。然而,本發明不限於以下示例性的實施例,而能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實現。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使本發明詳盡和完整,並將本發明的範疇充分傳達給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且本發明係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
在用於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圖式中揭露的形狀、尺寸、比例、角度和數量等僅僅是示例,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整個說明書中相似的元件符號通常表示由相似的元件。此外,在本發明以下的描述中,可以省略對已知相關技術的詳細解釋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標的。於此所使用的用語,如「包含」、「具有」和「包括」等用詞,除非這些用語與「僅」一起使用,通常允許附加其他元件。除非另有明確說明,否則單數形式的元件可包括複數形式的元件。
即使沒有明確描述,元件被解釋為包括一般的誤差範圍。
當二元件之間的位置關係使用如「上」、「之上」、「下」和「旁」等用語來描述時,一或多個元件可位於所述兩元件之間,除非使用了「立即(地)」或「直接(地)」或「緊密(地)」用語。
當一個元件或層被稱為在另一個元件或層「上」時,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或層上,或者可以存在有中間的元件或層。
儘管於此可使用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種元件與另一種元件作區分。因此,在本發明的技術概念中,以下被提到的第一元件可為第二元件。
在整篇說明書中,相同的元件標號表示相同的元件。
由於圖式中所示的每個元件的尺寸和厚度是為了便於說明而表示的,因此本發明不必限於所示的每個元件的尺寸和厚度。
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的特徵可以部分或全部地相互耦合或組合,並且可以在技術上以各種方式互相連結和操作,並且實施例可以獨立地或相互關聯地實施。
在下文中,將參照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
<顯示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可為即使被彎折或拉伸仍可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且亦可稱為可拉伸顯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可具有比典型的顯示裝置具有更高的撓性及可拉伸性。因此,使用者可彎折或拉伸顯示裝置,且顯示裝置的形狀可根據使用者的操縱自由地改變。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抓著且拉動顯示裝置的一端時,顯示裝置可於拉動的方向上被使用者拉伸。若使用者將顯示裝置放置於非平坦的外表面,顯示裝置可被設為根據外表面的形狀而彎折的。當使用者所施加的力移除時,顯示裝置可以回到其原本的形狀。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參閱圖1,顯示裝置100包含下基板110、上基板US、多個像素基板111A、多個非像素基板111N、多個連接件120、多個覆晶薄膜140(chip on films,COF)及印刷電路板DD。
通常,下基板110亦可稱為第一基板。
下基板110為用於支撐且保護顯示裝置100之各種元件的基板。此外,上基板US為用於遮蔽且保護顯示裝置100之各種元件的基板。
各個下基板110及上基板US可由作為可撓基板而可被彎折或拉伸的絕緣材料所形成。舉例來說,各個下基板110及上基板US可由諸如為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聚氨酯(polyurethane,PU)或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的矽橡膠的彈性體所形成,從而可具有可撓特性。下基板110及上基板US的材料可相同,但並不以此為限。
各個下基板110及上基板US為可撓基板且能可逆地擴張或收縮。因此,下基板110可稱為下可撓基板或第一可撓基板,且上基板US亦可稱為上可撓基板或第二可撓基板。此外,各個下基板110及上基板US可具有數MPa至數百MPa的彈性模數(elastic modulus)。此外,下基板110及上基板US的可延展斷裂率(ductile breaking rate)可為100%以上。於此,可延展斷裂率指的是拉伸物體斷裂或破裂時的伸長率。下基板110的厚度可為10 μm至1 mm,但並不以此為限。
下基板110可具有顯示區AA(主動區)及環繞顯示區AA的非顯示區NA(非主動區)。
顯示區AA為顯示裝置100中影像被顯示的區域。多個像素PX設置於顯示區AA中。此外,各個像素PX可包含顯示元件及用於驅動顯示元件的各種驅動元件。這些驅動元件可指的是至少一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及電容器,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此外,各個像素PX可連接於各種線路。舉例來說,各個像素PX可連接於各種線路,如閘極線路、資料線路、高位勢電源線路(high potential power line)、低位勢電源線路(low potential power line)及參考電壓線路。
多個接觸電極區TA可進一步界定於顯示區AA中。接觸電極區TA可為界定於四個相鄰的像素基板111A之間的區域。更具體地,接觸電極區TA可為基於一個像素基板111A在X軸及Y軸方向的對角方向的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的間隔區域。
非顯示區NA為鄰近於顯示區AA的區域。非顯示區NA鄰近於顯示區AA且環繞顯示區AA。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且非顯示區NA對應於下基板110排除顯示區AA的區域,其可變形並分離為各種形狀。用於驅動設置於顯示區AA中的這些像素PX的多個元件設置於非顯示區NA中。多個閘極驅動器GD可設置於非顯示區NA中。此外,連接於閘極驅動器GD及多個資料驅動器的多個墊體可以設置於非顯示區NA,且各個墊體可連接於顯示區AA中的各個像素PX。
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設置於下基板110。這些像素基板111A可設置於下基板110的顯示區AA中,且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可設置於下基板110的非顯示區NA中。雖然圖1繪示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設置於顯示區AA之上側及左側的非顯示區NA中,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且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可設置於非顯示區NA之隨意的區域中。
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為剛性基板且分別獨立地設置於下基板110以彼此相分離。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可比下基板110更剛硬。也就是說,下基板110可比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具有更可撓的特性,且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可比下基板110具有更剛硬的特性。
為多個剛硬基板的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可由具有撓性的塑膠材料形成,例如可由聚醯亞胺(polyimide,PI)、聚丙烯酸鈉(polyacrylate)或聚醋酸乙烯酯(polyacetate)等。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可由相同材料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且可由不同材料形成。
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的模數可為下基板110的模數的10倍,優選地為100倍,更優選地為1000倍,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模數可為彈性模數。舉例來說,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的彈性模數依據透明度可為2 GPa至9 GPa。更具體地,當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為透明時,彈性模數可為2 GPa,且當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為非透明時,彈性模數可為9 GPa。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因此,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可為相較於下基板110具有剛性的多個剛硬基板。
這些像素PX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且閘極驅動器GD可設置於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中位於顯示區AA之左側的非像素基板111N。當製造像素基板111A上的各種不同的元件時,閘極驅動器GD可透過板內閘極(gate in panel,GIP)方法形成於非像素基板111N上。因此,構成閘極驅動器GD的各種電路元件,如各種電晶體、電容器及線路,可設置於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然,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且可以覆晶薄膜(COF)方法安裝閘極驅動器GD。此外,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亦設置於位於顯示區AA之右側的非顯示區NA中,且閘極驅動器GD亦可裝設於位於顯示區AA之右側的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
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的尺寸可大於像素基板111A的尺寸。具體地,各個非像素基板111N的尺寸可大於各個像素基板111A的尺寸。如上所述,閘極驅動器GD設置於各個非像素基板111N,且例如閘極驅動器GD的一級(stage)的可設置於各個非像素基板111N。因此,由於構成閘極驅動器GD之一級的各種電路元件所佔據的面積相對地大於設有像素PX之像素基板111A的面積,故各個非像素基板111N的尺寸可大於各個像素基板111A的尺寸。
覆晶薄膜140為在具有撓性的基膜141上設置有各種元件的薄膜,且為用於將訊號提供至顯示區AA的多個子像素的元件。覆晶薄膜140可連結於設置在非顯示區NA之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的這些墊體,且透過墊體將電源供應電壓、資料電壓、閘極電壓等提供至顯示區AA的各個子像素。覆晶薄膜140包含基膜141及驅動器積體電路142,且此外可具有設置於其上的各種不同的元件。
基膜141為用於支撐覆晶薄膜140之驅動器積體電路142的層體。基膜141可由絕緣材料形成,例如可由具有撓性的絕緣材料形成。
驅動器積體電路142為處理用於顯示影像的資料及用於處理資料的驅動訊號的元件。圖1繪示透過覆晶薄膜140的方法安裝驅動器積體電路142,但並不以此為限。驅動器積體電路142可透過玻璃覆晶(chip on glass,COG)方法或捲帶式封裝(tape carrier package,TCP)方法等安裝。
在圖1中,繪示一個非像素基板111N設置於在顯示區AA之上側的非顯示區NA中,以對應於設置在顯示區AA中之一列的像素基板111A,且一個覆晶薄膜140設置於一個非像素基板111N中,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一個非像素基板111N及一個覆晶薄膜140可設置為對應多列的像素基板111A。
諸如積體電路晶片或電路單元的控制器可安裝於印刷電路板DD。此外,記憶體或處理器等可安裝於印刷電路板DD。印刷電路板DD為將用於驅動顯示元件的訊號從控制器傳送至顯示元件的元件。雖然圖1中繪示使用一個印刷電路板DD,但印刷電路板DD的數量並不以此為限。並且,印刷電路板可定義為資料驅動器。
這些連接件120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之間及這些像素基板111A與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之間。後續將參閱圖3及4A更詳細地描述這些連接件120。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100可實現為觸控系統,觸控系統能在被拉伸的同時感測觸控。以下將參閱圖2更詳細地描述用於根據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0之觸控感應的觸控單元的實現手段。觸控單元可包含觸控電路,且可被稱為觸控電路。
<觸控系統>
圖2為繪示圖1之觸控系統的平面示意圖。參閱圖2,作為觸控感測器的多個觸控電極131嵌設於顯示裝置100的顯示區AA中。當諸如手指或筆的導體接觸觸控電極131時,觸控電極131透過少量的電荷移動至接觸點時所產生之電容的改變辨識觸控。顯示裝置100可包含觸控電路TD,以透過驅動這些觸控電極131感測觸控。
觸控電路TD可透過依序地將觸控驅動訊號提供至這些觸控電極131依序地驅動這些觸控電極131。此後,觸控電路TD從施加有觸控驅動訊號的觸控電極131接收觸控感測訊號。觸控電路TD可基於從各個觸控電極131接收的觸控感測訊號計算觸控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觸控座標。
各個觸控電極131可形成觸控單元TU。多個觸控單元TU可透過對這些像素PX進行分組來劃分。也就是說,由於各個像素PX設置於設在下基板110的各個像素基板111A,故這些觸控單元TU可透過對一些的像素基板111A進行分組來劃分。
各觸控單元TU可包含作為觸控感測器的觸控電極131、用於將觸控驅動訊號及觸控感測訊號傳輸至觸控電路TD的多個觸控線路132、在與觸控線路132交叉的方向用於構成觸控單元TU的多個觸控橋接線路133及允許這些觸控電極131中的一個觸控電極131連接於對應的觸控單元TU的多個觸控接觸單元134。
以下,將參閱圖3至5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之包含觸控單元TU的顯示裝置100。
<平面及剖面結構>
圖3為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觸控單元TU的放大平面示意圖。圖4A為沿圖3之線段IVa-IVa’的剖視圖。圖4B為沿圖3之線段IVb-IVb’的剖視圖。圖5為沿圖3之線段V-V’的剖視圖。為了方便解釋,將參閱圖1進行描述。以供參考,圖3為顯示區中一個觸控單元的放大平面圖。
參閱圖1及3,這些像素基板111A設置於顯示區AA中的下基板110。這些像素基板111A設置於下基板110以彼此相分離。舉例來說,如圖1及3所示,這些像素基板111A可在下基板110上配置為矩陣的形式,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這些像素PX可於觸控單元TU中被分組。至少二個像素PX可被包含於觸控單元TU中。在圖3中,包含四個像素PX的觸控單元TU將作為示例被描述。
參閱圖1及3,構成這些像素PX的多個子像素SPX及觸控橋接線路133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觸控橋接線路133在為第一方向的X軸方向上設置,且在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設置為直線狀外形。觸控橋接線路133可透過第一接觸孔CH1及第二接觸孔CH2電性連接於設置在下基板110的觸控線路132及觸控電極131,以從而形成觸控單元TU。各個像素基板111A可屬於一列的像素基板111A(如第一像素基板)及一行的像素基板111A(如第二像素基板)。
這些連接件120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之間或這些像素基板111A與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之間。連接件120可與這些像素基板111A設置於相同的層體上。此外,連接件120與這些像素基板111A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且可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
參閱圖3,這些連接件120具有彎折狀的外形。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這些連接件120可具有正弦曲線的形狀。然,這些連接件120的形狀並不限於此,且例如這些連接件120可以鋸齒狀的方式延伸,且可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如多個菱形基板在其頂點連接以延伸的形狀。此外,圖3所示的連接件120的數量及形狀為示例性的,且連接件120的數量及形狀可根據設計不同地改變。
參閱圖3,設置在與為第一方向之X軸方向相鄰的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的連接件120的數量可不同於設置在與為第二方向之Y軸方向相鄰的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的連接件120的數量。如圖3所示,配置於X軸方向之這些連接件120的數量小於配置於Y軸方向之這些連接件120的數量。更具體地,配置於Y軸方向之這些連接件120的其中一者可支撐傳輸觸控訊號的觸控線路132。
參閱圖3,接觸電極區TA定義於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上彼此鄰近設置的四個像素基板111A之間,且連接件120亦可設置於接觸電極區TA中。如圖3所示,位於在Y軸方向上第一列之第一行的區域可定義為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第一區域),且在Y軸方向上第一列之第二行的區域可定義為第二接觸電極區TA2(第二區域)。此外,在Y軸方向上第二列之第一行的區域可定義為第三接觸電極區TA3(第三區域),且在Y軸方向上第二列之第二行的區域可定義為第四接觸電極區TA4(第四區域)。連接件120可為支撐件,且可被稱為支撐件120。
配置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的連接件120及配置於第四接觸電極區TA4的連接件120可具有相同的排列方向,且配置於第二接觸電極區TA2的連接件120及配置於第三接觸電極區TA3的連接件120可具有相同的排列方向。配置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及第四接觸電極區TA4的連接件120的排列方向可不同於配置於第二接觸電極區TA2及第三接觸電極區TA3的連接件120的排列方向。此外,設置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及第四接觸電極區TA4的連接件120可具有在X軸方向上拉伸下基板110時有利於拉伸的形狀,且設置於第二接觸電極區TA2及第三接觸電極區TA3的連接件120可具有在Y軸方向上拉伸下基板110時有利於拉伸的形狀。觸控電極131根據連接件120的形狀設置於接觸電極區TA中。因此,即使當透過在顯示裝置100中設置觸控電極131實現觸控系統時,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100仍可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之二者上被拉伸。如圖3及4A所示,在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中,在先前未設置連接件120的接觸電極區TA中形成連接件120後,透過將觸控電極131設置在連接件120上,可在顯示裝置100內實現觸控系統。
參閱圖3至5,多個連接線路180、這些觸控電極131及這些觸控線路132可設置於這些連接件120上。這些連接線路180、這些觸控電極131及這些觸控線路132設置於這些連接件120,且具有對應於這些連接件120的形狀。舉例來說,這些連接線路180、這些觸控電極131及這些觸控線路132可與連接件120具有相同的形狀。如圖3所示,這些連接線路180、這些觸控電極131及這些觸控線路132可具有正弦曲線的形狀。
參閱圖3至5,這些連接線路180電性連接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中相鄰的像素基板111A上的墊體,且可以以它們在各自的墊體190之間彎折的形狀延伸。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這些連接線路180可以鋸齒的方示延伸。這些連接線路180可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如多個菱形線路在其頂點連接以延伸的形狀。
這些連接線路180可包含多個第一連接線路181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路182。這些第一連接線路181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182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連接件120上。具體地,這些第一連接線路181可包含設置於這些連接件120中沿為第一方向之X軸方向延伸的連接件120上的多個線路及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的多個線路。這些第二連接線路182可包含設置於這些連接件120中沿為第二方向之Y軸方向延伸的連接件120上的多個線路及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的多個線路。連接線路180可由如銅、鋁、鈦或鉬的金屬材料形成,或由如銅/鉬鈦(copper/molybdenum-titanium,Cu/Moti)或鈦/鋁/鈦等金屬材料的堆疊結構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1及3,第一連接線路181可連接在X軸方向上彼此相鄰的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的墊體中並排設置的二個像素基板111A(如第一相鄰像素基板111A)上的墊體。第一連接線路181可用作閘極線路、發射訊號線路、高位勢電源線路或低位勢電源線路,但並不以此為限。如圖3所示,第一連接線路181可用作用於傳輸電源電壓中之高位勢電壓的電力供應線路,且可電性連接在X軸方向上並排設置之二個像素基板111A上的墊體。
參閱圖3,第二連接線路182可連接在Y軸方向上彼此相鄰的這些像素基板111A中並排設置的二個像素基板111A(如第二相鄰像素基板111A)。第二連接線路182可用作資料線路、高位勢電源線路、低位勢電源線路或參考電壓線路,但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二連接線路182可用作資料線路,且可電性連接在Y軸方向上並排設置的二個像素基板111A上的資料線路。
觸控電極131可設置於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上彼此相鄰設置的四個像素基板111A之間的接觸電極區TA中。舉例來說,觸控電極131可設置於定位在接觸電極區TA中的連接件120上。觸控電極131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之空間中與設有第一連接線路181及第二連接線路182之區域鄰近的區域中。觸控電極131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之空間中未設有第一連接線路181及第二連接線路182的區域中。
設置於接觸電極區TA的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的觸控電極131的排列方向異於設置於在X軸方向上鄰近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的第二接觸電極區TA2的觸控電極131的排列方向。此外,設置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的觸控電極131的排列方向亦可異於設置於在Y軸方向上鄰近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的第三接觸電極區TA3的觸控電極131的排列方向。相反地,設置於接觸電極區TA的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的觸控電極131的排列方向可相同於設置在與第二接觸電極區TA2及第三接觸電極區TA3鄰近的第四接觸電極區TA4的觸控電極131的排列方向。接觸電極區TA的第四接觸電極區TA4可為在斜對角方向上鄰近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的區域。在觸控單元TU中,觸控電極131可電性連接於設置在各個像素基板111A上的觸控橋接線路133。觸控電極131可在接觸電極區TA中具有彎折的形狀。然而,觸控電極131的形狀並不以此為限,且可具有各種不同的可拉伸的形狀。舉例來說,觸控電極131可以鋸齒的方式被成形。此外,觸控電極131可形成為向上及向下彎折的形狀。
觸控線路132可與這些第二連接線路182於相同的方向上設置。也就是說,觸控線路132可設置於在Y軸方向上配置的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觸控線路132可電性連接於觸控電極131。觸控線路132可以彎折的形狀延伸。然而,這些觸控線路132的形狀並不以此為限,且這些觸控線路132可具有各種不同的可拉伸的形狀。舉例來說,觸控線路132可以鋸齒的方式成形。此外,觸控線路132可形成為向上及向下彎折的形狀。
參閱圖3及4B,這些觸控線路132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連接件120。具體地,觸控線路132可包含設置於連接件120之上表面的第一觸控線路132a及設置於像素基板111A之上表面的第二觸控線路132b。第一觸控線路132a可與第一連接線路181或第二連接線路182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此外,第二觸控線路132b可與源極153及汲極154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當第一觸控線路132a及第二觸控線路132b一體地形成時,第一觸控線路132a及第二觸控線路132b可與第一連接線路181或第二連接線路182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如圖3所示,這些第一觸控線路132a及這些第二觸控線路132b可透過觸控線路接觸孔CH0、第二接觸孔CH2及第三接觸孔CH3電性連接。觸控線路132可透過第二接觸孔CH2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31。更具體地,依序地注意到圖4B的IVb至IVb’,第二觸控線路132b透過第二接觸孔CH2接觸且電性連接於第一觸控線路132a。此外,第一觸控線路132a形成於平坦化層115的一側表面及連接件120的上表面。此外,第一觸控線路132a透過第三接觸孔CH3接觸且電性連接於第二觸控線路132b。此外,第二觸控線路132b設置於像素基板111A上。第二觸控線路132b及觸控橋接線路133重疊但未透過接觸孔連接。此外,第二觸控線路132b透過觸控線路接觸孔CH0接觸且電性連接於第一觸控線路132a。
參閱圖4A、4B及5,多個無機絕緣層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舉例來說,這些無機絕緣層可包含緩衝層112、閘極絕緣層113及層間絕緣層114,但並不以此為限。且,各種無機絕緣層可額外地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或者,可省略緩衝層112、閘極絕緣層113及層間絕緣層114中的至少一者。
參閱圖4A、4B及5,緩衝層112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緩衝層112可形成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以保護顯示裝置100的各種元件免於受到從下基板110及這些像素基板111A外的水氣(H 2O)及氧氣(O 2)的滲透。緩衝層112可由絕緣材料形成,且例如由氮化矽(silicon nitride,SiNx)、氧化矽(silicon oxide,SiOx)或氮氧化矽(silicon oxynitride,SiON)等形成的無機層可為此形成為單層或多層。然而,可依據顯示裝置100的結構及特性省略緩衝層112。
在這樣的狀況下,緩衝層112可僅形成於與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重疊的區域。如上所述,由於緩衝層112可由無機材料形成,故諸如裂縫等損壞可能容易發生於顯示裝置100的拉伸過程。因此,緩衝層112未形成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之間的區域,但以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的形狀圖樣化,且可僅形成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上。因此,在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中,緩衝層112僅形成於與作為剛硬基板的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非像素基板111N重疊的區域,故可避免當顯示裝置100諸如彎折或拉伸的變形時對於緩衝層112的損害。
參閱圖4A,包含閘極151、主動層152、源極153及汲極154的電晶體150形成在緩衝層112上。
主動層152設置於緩衝層112上。舉例來說,主動層152可由氧化物半導體、非晶矽、多晶矽或有機半導體等形成。
閘極絕緣層113設置於主動層152上。閘極絕緣層113為用於電性絕緣於閘極151及主動層152的層體,且可由絕緣材料形成。舉例來說,閘極絕緣層113可形成為作為無機材料的氧化矽或氮化矽的單一層體,或氮化矽或氧化矽的多層體,但並不以此為限。
閘極151設置於閘極絕緣層113上。閘極151設置為重疊於主動層152。閘極151可由如鉬、鋁、鉻、金、鈦、鎳、釹及銅的各種金屬材料的任一種、前述之二者或更多者的合金或前述的多層體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層間絕緣層114設置於閘極151上。層間絕緣層114為用於將閘極151、源極153及汲極154絕緣的層體,且可與緩衝層112以相同的方式由無機材料形成。舉例來說,層間絕緣層114可由如鉬、鋁、鉻、金、鈦、鎳、釹及銅的各種金屬材料的任一種、前述之二者或更多者的合金或前述的多層體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分別接觸主動層152的源極153及汲極154設置於層間絕緣層114上。源極153及汲極154在相同層上相分離。源極153及汲極154可以接觸主動層152的方式電性連接於主動層152。源極153及汲極154可由如鉬、鋁、鉻、金、鈦、鎳、釹及銅的各種金屬材料的任一種、前述之二者或更多者的合金或前述的多層體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此外,閘極絕緣層113及層間絕緣層114可被圖樣化且僅形成在與這些像素基板111A重疊的區域。由於閘極絕緣層113及層間絕緣層114亦可與緩衝層112由相同的無機材料形成,故如裂縫等損壞可能容易發生於拉伸顯示裝置100的過程。因此,閘極絕緣層113及層間絕緣層114未形成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之間的區域,但以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形狀圖樣化,且可僅形成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
為了方便說明,圖4A僅繪示顯示裝置100中可包含的各種電晶體中的驅動電晶體,但開關電晶體、電容器等也可被包含在顯示裝置100中。此外,雖然於此已描述電晶體150具有共面結構,但亦可使用例如具有交錯結構等的各種不同的電晶體。
參閱圖4A,多個墊體190中的閘極墊體191設置於閘極絕緣層113上。閘極墊體191為用於將閘極訊號傳輸至這些子像素SPX的墊體。閘極墊體191可與閘極151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閘極墊體191連接於用作為閘極線路的第一連接線路181,且第一連接線路181設置為從連接件120的上表面延伸至層間絕緣層114的上表面,同時接觸層間絕緣層114、閘極絕緣層113及緩衝層112的多個側表面。第一連接線路181可透過層間絕緣層114的接觸孔接觸閘極墊體191。因此,第一連接線路181可電性連接於閘極墊體191且將閘極訊號傳輸至閘極墊體191。
參閱圖4A及5,觸控橋接線路133設置於閘極絕緣層113上。觸控橋接線路133透過第一接觸孔CH1連接於觸控電極131,以從而構成觸控單元TU。在這樣的狀況下,第一接觸孔CH1可設置於像素基板111A上。觸控橋接線路133可與電晶體150的閘極151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4A,這些墊體190中的電源墊體192設置於層間絕緣層114上。電源墊體192用於將電源訊號或電源電壓提供至這些子像素SPX。電源墊體192可與電晶體150的汲極154或源極153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4A,平坦化層115形成於電晶體150、電源墊體192及層間絕緣層114上。平坦化層115使電晶體150的上部及發光元件170的下部平坦化。平坦化層115可形成為單層或多層,且可由有機材料形成。因此,平坦化層115可稱為有機絕緣層。舉例來說,平坦化層115可由壓克力基(acryl-based)有機材料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
在一些示例性實施例中,鈍化層可形成於電晶體150及平坦化層115之間。也就是說,為了保護電晶體150免於受到水氣及氧氣的滲透,可形成遮蔽電晶體150的鈍化層。鈍化層可由無機材料形成,且可形成為單層或多層,但並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4A,第一連接電極CE1及第二連接電極CE2設置於平坦化層115上。
第一連接電極CE1為使電晶體150及發光元件170電性連接的電極。第一連接電極CE1可設置於平坦化層115上以接觸發光元件170,且可透過形成於平坦化層115的接觸孔接觸電晶體150的汲極154。因此,發光元件170及電晶體150的汲極154可透過第一連接電極CE1彼此電性連接。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且第一連接電極CE1可依據電晶體150的形式連接於電晶體150的源極153。
第二連接電極CE2為使發光元件170及電源墊體192電性連接的電極。第二連接電極CE2可設置於平坦化層115上,並可接觸發光元件170,且可透過形成於平坦化層115中的接觸孔接觸電源墊體192。因此,發光元件170及電源墊體192可透過第二連接電極CE2彼此電性連接。
參閱圖4A及5,觸控電極131設置於平坦化層115上。觸控電極131作為用於感測觸控的感測器,且設置於圖3所示的接觸電極區TA中。觸控電極131可透過第一接觸孔CH1電性連接於觸控橋接線路133。並且,觸控電極131可透過第二接觸孔CH2電性連接於觸控線路132。舉例來說,觸控單元TU可包含多個接觸電極區TA。此外,觸控電極131可設置於各個接觸電極區TA中。分別設置於這些接觸電極區TA中的這些觸控電極131可透過這些觸控橋接線路133及這些觸控線路132彼此電性連接。因此,設置於觸控單元TU中的這些接觸電極區TA可電性連接而成組。
如上所述,在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中,能實現觸控系統的這些觸控電極131、這些觸控線路132及這些觸控橋接線路133可在一個製造過程中形成。因此,在顯示裝置100中實現觸控系統的同時,有可能以製造過程的簡化減少製造成本。
參閱圖4A,堤部116設置於第一連接電極CE1、第二連接電極CE2及平坦化層115上。堤部116可用以包含黑材料,以避免從發光元件170發出的光傳播至與其相鄰之子像素SPX及避免引起色彩混合。堤部116可由有機絕緣材料形成,且可與平坦化層115由相同的材料形成。舉例來說,堤部116可由壓克力基樹脂(acryl-based resin)、苯並環丁烯基樹脂(benzocyclobutene (BCB)-based resin)或聚醯亞胺(polyimide)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
發光元件170設置於第一連接電極CE1、第二連接電極CE2及平坦化層115上。發光元件170為設置為對應各個子像素SPX且發出特定波長範圍的光的元件。舉例來說,發光元件170可為發出藍光的藍色發光元件、發出紅光的紅色發光元件或發出綠光的綠色發光元件,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發光元件170可依據顯示裝置100的形式而不同地定義。當顯示裝置100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時,發光元件170可為包含陽極、有機發光層172及陰極的有機發光元件170。當顯示裝置100為無機發光顯示裝置時,發光元件170可為包含n形半導體層、發光層172及p型半導體層的發光二極體(LED),特別是可為微型發光二極體。以下,是假設發光元件170為由無機發光材料形成的微型發光二極體來描述,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且可使用有機發光材料所形成的發光元件170。
發光元件170包含第一半導體層171、發光層172、第二半導體層173、第一電極174及第二電極175。以下,為了方便說明,雖然是假設發光元件170為具有覆晶結構的微型發光二極體來描述,但發光元件170可為具有側向結構或垂直結構的微型發光二極體,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第一電極174設置於第一連接電極CE1上,且第二電極175設置於第二連接電極CE2上。第一電極174及第二電極175分別電性連接於第一連接電極CE1及第二連接電極CE2。第一電極174可將電壓從電晶體150的汲極154轉移至第一半導體層171,且第二電極175可將來自電源墊體192的電壓轉移至第二半導體層173。
同時,多個連接圖樣BP設置於第一連接電極CE1及第二連接電極CE2與發光元件170之間。這些連接圖樣BP為用於將各個發光元件170與第一連接電極CE1及第二連接電極CE2連結的媒介。舉例來說,這些連接圖樣BP可為金凸起或焊料凸起,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這些連接圖樣BP包含第一連接圖樣BP1及第二連接圖樣BP2。第一連接圖樣BP1設置於第一連接電極CE1與第一電極174之間,且第二連接圖樣BP2設置於第二連接電極CE2與第二電極175之間。各個發光元件170可透過設置於第一連接電極CE1與第一電極174之間及第二連接電極CE2與第二電極175之間的這些連接圖樣BP之手段連結於像素基板111A。此外,在這些連接圖樣BP中,設置於第二連接電極CE2與第二電極175之間的第二連接圖樣BP2可補償發光元件170之第二電極175與第二連接電極CE2之間的段差(step difference)。
第一半導體層171設置於第一電極174上,且第二半導體層173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層171上。第一半導體層171及第二半導體層173可透過將n型或p型摻雜物植入氮化鎵(gallium nitride,GaN)形成。舉例來說,第一半導體層171為透過將p型摻雜物植入氮化鎵形成的p型半導體層,且第二半導體層173為透過將n型摻雜物植入氮化鎵形成的n型半導體層,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並且,p型摻雜物可為鎂、鋅或鈹(beryllium,Be)等,n型摻雜物可為矽、鍺(germanium,Ge)或錫(tin,Sn)等。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發光層172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層171與第二半導體層173之間。發光層172可從第一半導體層171與第二半導體層173接收電洞(holes)及電子並可發光。發光層172可具有單層結構或多重量子井(multi-quantum well,MQW)結構。舉例來說,發光層172可由氮化銦鎵(indium gallium nitride,InGaN)或氮化鎵(gallium nitride,GaN)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4A及5,上基板US設置於發光元件170及下基板110上。
上基板US為用於支撐設置於上基板US之下的各種元件的基板。具體地,上基板US透過在下基板110及像素基板111A塗佈用於構成上基板US的材料並接著在其上進行固化而形成,且可設置為接觸下基板110、像素基板111A、連接件120及連接線路180。
上基板US為可撓基板且可由能被彎折或拉伸的絕緣材料形成。上基板US為可撓基板且能可逆地擴張或壓縮。並且,上基板US可具有數MPa至數百MPa的彈性模數,且上基板US的可延展斷裂率可為100%以上。上基板US的厚度可為10 μm至1 mm,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上基板US可與下基板110由相同的材料形成。舉例來說,上基板US可由彈性體形成,例如諸如聚四氟乙烯、聚氨酯或聚二甲基矽氧烷的矽橡膠,從而可具有可撓特性。然而,上基板US的材料並不以此為限。
同時,雖然圖4A及5未繪示,極化層(polarization layer)可設置於上基板US上。極化層可將從顯示裝置100之外側入射的光極化,且減少外部光反射。此外,除了極化層之外的光學膜可設置於上基板US上。
以下,將參閱圖6A及6B更詳細描述觸控單元TU。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不同之處在於,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觸控橋接線路分為第一觸控橋接線路及第二觸控橋接線路,從而在觸控電極接觸關係上有差異。以下,將更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及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
<觸控單元的其他結構>
圖6A及6B各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觸控單元的放大平面圖。
參閱圖6A及6B,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00、600’包含觸控電極610、610’、多個觸控線路620、多個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及多個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除了與圖3至5所示之顯示裝置100之元件不同的觸控電極610、610’、觸控線路620、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及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之外,圖6A及6B所繪示之顯示裝置600、600’之元件的詳細描述將被省略
觸控電極610、610’設置於配置在這些接觸電極區TA的這些連接件120上,其中這些接觸電極區TA定義於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彼此鄰設的四個像素基板111A之間。
如圖6A及6B所示,位於在Y軸方向第一列之第一行的區域可定義為第一接觸電極區TA1,且在Y軸方向上第一列之第二行的區域可定義為第二接觸電極區TA2。此外,在Y軸方向上第二列之第一行的區域可定義為第三接觸電極區TA3,且在Y軸方向上第二列之第二行的區域可定義為第四接觸電極區TA4。設置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的觸控電極610、610’及設置於第四接觸電極區TA4的觸控電極610、610’可具有相同的排列方向,設置於第二接觸電極區TA2的觸控電極610、610’及設置於第三接觸電極區TA3的觸控電極610、610’可具有相同的排列方向。此外,設置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及第四接觸電極區TA4的觸控電極610、610’的排列方向不同於設置於第二接觸電極區TA2及第三接觸電極區TA3的觸控電極610、610’的排列方向。設置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及第四接觸電極區TA4的觸控電極610、610’可具有在X軸方向上拉伸下基板110時有利於拉伸的形狀。設置於第二接觸電極區TA2及第三接觸電極區TA3的觸控電極610、610’可具有在Y軸方向上拉伸下基板110時有利於拉伸的形狀。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00、600’可透過在顯示裝置600、600’中設置能感測觸控的觸控電極610、610’實現觸控系統,且可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之二者上被拉伸。在一方向上具有「利於拉伸的形狀」可被理解為包含在該方向上具有比其他方向更好之彈性的形狀。舉例來說,圖6所示之第一接觸電極區TA1中的觸控電極610可在X軸方向上比Y軸方向上具有更好的彈性。這可能是由於第一接觸電極區TA1中的觸控電極610在X軸方向上的長度小於在Y軸方向上的長度的結果。在圖6B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接觸電極區TA1中的觸控電極610’可具有利於在第三方向上拉伸的形狀,第三方向與第一方向有角度偏移(例如45度偏移),且第二接觸電極區TA2中的觸控電極610’可具有利於在第四方向上拉伸的形狀,第四方向與第二方向有角度偏移(例如45度偏移)。第三方向可垂直於第四方向。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電極610可與觸控電極610’結合,使得顯示裝置600或600’可具有利於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拉伸之形狀的觸控電極610、610’。
觸控電極610、610’可電性連接於設置在各自的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具體地,觸控電極610或610’可透過第五接觸孔CH5接觸且電性連接於設置在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觸控電極610或610’在接觸電極區TA以彎折的形狀而不是直線的形狀延伸。
如圖6A及6B,在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00、600’中,設置有具有不同形狀的觸控電極610、610’,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及觸控電極610、610’的接觸部的位置可改變。舉例來說,參閱圖6A,觸控電極610透過第五接觸孔CH5接觸且電性連接設置在定位於第一列第二行中的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此外,觸控電極610透過第二接觸孔CH2接觸且電性連接設置在定位於第二列第一行之像素基板111A的觸控線路620。同時,參閱圖6B,觸控電極610’透過第五接觸孔CH5接觸且電性連接設置於定位在第一列第二行之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此外,觸控電極610’透過第二接觸孔CH2接觸且電性連接設置於定位在第二列第一行之像素基板111A的觸控線路620。這可依據觸控電極610、610’之排列方向而有所不同。
這些觸控線路620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及這些連接件120。具體地,觸控線路620可包含設置於連接件120之上表面的第一觸控線路620a及電性連接於第一觸控線路620a且設置於像素基板111A之上表面的第二觸控線路620b。第一觸控線路620a可與第一連接線路181或第二連接線路182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此外,第二觸控線路620b可與源極153及汲極154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如圖3所示,第一觸控線路620a及第二觸控線路620b可透過觸控線路接觸孔CH0、第二接觸孔CH2及第三接觸孔CH3電性連接。此外,觸控線路620可透過第二接觸孔CH2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31。舉例來說,如圖6A所示,觸控線路620的第二觸控線路620b可透過第二接觸孔CH2電性連接於觸控電極131。
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設置於各個像素基板111A上。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以與X軸方向相同的方向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111A上。也就是說,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與第一連接線路181以相同的方向設置。由於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設置於像素基板111A,其以直線的形狀延伸。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可與電晶體150之閘極151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電性連接於各個觸控電極610及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的二側透過第四接觸孔CH4及第五接觸孔CH5接觸且電性連接於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此外,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透過第五接觸孔CH5電性連接觸控電極610。因此,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電性連接於觸控電極610及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以從而形成觸控單元TU。
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用來在X軸方向上電性連接設置於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的一側透過第四接觸孔CH4電性連接設置於設在第一列第一行之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且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的另一側透過第五接觸孔CH5電性連接設置於設在第一列第二行之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
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設置於沿著X軸方向延伸之這些連接件120的其中一者。也就是說,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與第一連接線路181以相同方向設置。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可以彎折的形狀而不是直線的形狀延伸。然而,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的形狀並不以此為限,且可具有各種不同之可拉伸的形狀。
如上所述,在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00、600’中,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形成於在X軸方向上的這些連接件120的其中一者上,觸控線路620形成於在Y軸方向上的這些連接件120的其中一者上,連接件120及觸控電極610設置於現有的連接件120未設置的區域,且觸控電極610、觸控線路620及第二觸控橋接線路640形成為電性連接設置於像素基板111A上的第一觸控橋接線路630,使得顯示裝置100中可輕易地實現觸控系統。
以下,將描述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三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與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相比,在根據本發明又一示例性實施例(第三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連接件120可從接觸電極區TA中省略,且因此改變觸控電極的配置。以下,主要描述為沿圖3之線段VII-VII’之剖視圖的圖7A及7B。
<觸控單元的另一結構>
圖7A及7B為沿圖3之線段VII-VII’的剖視圖。
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三示例實施例)的放大平面圖及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放大平面圖為彼此相同,但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三示例實施例)及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剖視圖彼此不同。因此,以下,將參閱圖7A及7B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三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
參閱圖3、7A及7B,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700、700’中,觸控電極731、731’設置於定義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彼此鄰設的四個像素基板111A之間的多個接觸電極區TA中。
在這樣的狀況下,在接觸電極區TA中,觸控電極731或731’未被連接件120支撐。也就是說,連接件120僅設置在現有之第一連接線路181及第二連接線路182所設置的區域中,且連接件120未設置在第一連接線路181及第二連接線路182未設置的區域中。
也就是說,如圖7A及7B所示,觸控電極731或731’設置於下基板110。即,連接件120未設置於下基板110之重疊於觸控電極731的部分區域上。
具體地,如圖7A所示,觸控電極731可與下基板110相間隔。因此,觸控電極731與下基板110之間可形成分隔空間。
或者,如圖7B所示,觸控電極731’可接觸於下基板110。因此,觸控電極731與下基板110之間可不形成分隔空間。
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700、700’中,不需要於第一連接線路181及第二連接線路182未設置的區域中(即在接觸電極區TA中)形成連接件120,使得可進一步簡化用於在顯示裝置700、700’中實現觸控系統的處理程序。
以下,將描述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與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相比,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未具有獨立的觸控電極且具有不同的觸控驅動方法。以下,將主要描述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與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差異。
<顯示裝置之觸控電極的配置結構>
圖8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放大平面圖。
圖10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之施加有電壓的顯示裝置的波形圖。
如圖8及9所示,各個第一連接線路881連接這些像素基板111A中沿第一方向配置的像素基板111A,且各個第二連接線路882連接這些像素基板111A中沿第二方向配置的像素基板111A。
在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800中,未設置獨立的觸控電極。即,在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800中,這些第一連接線路881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882作為觸控電極。
即,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800可在顯示週期及觸控週期中被時間區分地驅動。
在顯示週期中,各個第一連接線路881可展現閘極線路的功能,以將閘極電壓提供至這些像素PX,且各個第二連接線路882可展現資料線路的功能,以將資料電壓RGB提供至這些像素PX。
並且,在觸控週期中,各個第一連接線路881可展現觸控傳輸電極(Tx electrode)的功能,以提供觸控驅動訊號,且各個第二連接線路882可展現施加有觸控感測訊號的觸控接收電極(Rx electrode)的功能。
更具體地,參閱圖10,在同步訊號Tsync為高位準(level)的情況中,這種情況對應於顯示週期。因此,掃描訊號為依序地施加至各個第一連接線路881。
舉例來說,連接於在第一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1輸出為第一掃描訊號SCAN1的一個脈衝。此後,連接於在第二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2輸出為第二掃描訊號SCAN2的一個脈衝。此後,連接於在第三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3輸出為第三掃描訊號SCAN3的一個脈衝。此後,連接於在第四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4輸出為第四掃描訊號SCAN4的一個脈衝。此後,連接於在第n-3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n-3)輸出為第n-3掃描訊號SCAN(n-3)的一個脈衝。此後,連接於在第n-2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n-2)輸出為第n-2掃描訊號SCAN(n-2)的一個脈衝。此後,連接於在第n-1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n-1)輸出為第n-1掃描訊號SCAN(n-1)的一個脈衝。此後,連接於在第n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n輸出為第n掃描訊號SCAN(n)的一個脈衝。
此外,資料電壓RGB在顯示週期施加於各個第二連接線路882。
並且,在同步訊號為低位準的狀況中,這種情況對應於觸控週期。因此,觸控驅動訊號為依序地施加至多組的第一連接線路881。
舉例來說,第一觸控驅動訊號Tx_first可施加於第一組的第一連接線路,即連接於在第一列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1、連接於在第二列上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2、連接於在第三列上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3及連接於在第四列上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4。
上述的第一觸控驅動訊號Tx_first可為上述之第一掃描訊號SCAN1、第二掃描訊號SCAN2、第三掃描訊號SCAN3及第四掃描訊號SCAN4的總和。
此外,最終觸控驅動訊號Tx_last可施加於最後一組的第一連接線路,即連接於在第n-3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n-3)、連接於在第n-2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n-2)、連接於在第n-1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n-1)及連接於在第n列之這些像素基板111A的第一連接線路881-n。
上述的最終觸控驅動訊號Tx_last可為上述之第n-3掃描訊號SCAN(n-3)、第n-2掃描訊號SCAN(n-2)、第n-1掃描訊號SCAN(n-1)及第n掃描訊號SCAN(n)的總和。
參考電壓可在顯示週期中施加於各個第二連接線路882,且藉此可感測觸控感測訊號。
透過上述之時間區分驅動,在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形成於第一連接線路881及第二連接線路882之間的互電容可經由觸控感測訊號被偵測。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四示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透過手指或筆的觸控能利用在觸控週期中的互電容被感測,且這些像素可發光以實現顯示週期中的影像。
<顯示裝置之觸控電極的配置結構>
圖11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參閱圖11,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包含下基板1100、上基板1200及中間基板1300。
通常,下基板可稱為第一基板。中間基板可稱為第二基板。上基板可稱為第三基板。
下基板1100可為用於支撐且保護顯示裝置1000之各種元件的基板。下基板1100可為可撓基板且可由能被彎折或拉伸的絕緣材料形成。第一觸控電極1110設置於下基板1100的上表面。第一觸控電極1110以X軸方向及Y軸方向之任一者上設置。第一觸控電極1110可為觸控傳輸電極(Tx electrode)。
上基板1200設置於下基板1100之上,且用來遮蔽且保護顯示裝置1000的各種元件。對應於第一觸控電極1110的多個第二觸控電極1210設置於上基板1200的下表面上,即於上基板1200之面向下基板1100的表面。這些第二觸控電極1210可由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第二觸控電極1210可為觸控接收電極(Rx electrode)。
中間基板1300為顯示裝置1000之各種元件設置的基板。中間基板1300可包含多個第一區域1310及多個第二區域1320,其中這些第一區域1310具有設有像素及用於驅動像素的驅動元件的像素基板,第二區域1320未設有像素基板。多個像素基板獨立地設置於下基板1100上以相分隔,且像素基板所設置的區域為第一區域1310,且這些像素基板之間分隔的區域為第二區域1320。像素基板可較下基板1100為剛硬。即,下基板1100可相較於像素基板具有更可撓的特性,且像素基板可相較於下基板1100具有更剛硬的特性。
在圖11中,中間基板1300可以處於除了下基板110、觸控電極131及第一觸控橋接線路133之外的所有元件以與圖1之情況相同的方式設置的狀態。如上所述,中間基板1300透過第一黏合層1111結合於下基板1100,且透過第二黏合層1211結合於上基板1200。
無論中間基板1300的第一區域1310及第二區域1320,第一觸控電極1110可設置於下基板1100的整個表面。同時,第二觸控電極1210可設置以對應於中間基板1300的第一區域1310。如上所述,在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中,第一觸控電極1110設置於下基板1100的上表面,且第二觸控電極1210設置於上基板1200面向下基板1100的表面,使得諸如手指或筆等的觸控能利用形成於第一觸控電極1110及第二觸控電極1210之間的外圍電容被感測。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還可以描述如下: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含一下基板、多個像素基板、多個第一連接線路、多個第二連接線路及一觸控電極。這些像素基板設置於下基板而沿一第一方向及垂直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分隔。這些第一連接線路設置於沿第一方向設置的這些像素基板之間。這些第二連接線路設置於沿第二方向設置的這些像素基板之間。觸控電極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空間中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在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一第一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可異於沿第一方向鄰近於第一區域的一第二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以及沿第二方向鄰近於第一區域的一第三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
在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第一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可相同於沿第二方向鄰近於第二區域及沿第一方向鄰近於第三區域的一第四區域中所設置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
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觸控橋接線路及一觸控線路。觸控橋接線路設置於各像素基板上。觸控線路沿第二方向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
各個觸控橋接線路及觸控線路可電性連接觸控電極。
觸控電極可在各像素基板中接觸於觸控線路或觸控橋接線路。
觸控電極、觸控橋接線路及觸控線路可形成一觸控單元。
一發光元件及用於驅動發光元件的多個驅動元件可設置於各像素基板。
觸控電極及觸控橋接線路可在形成驅動元件時形成。
觸控線路可在形成第二連接線路時形成。
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第一觸控橋接線路、一觸控線路及一第二觸控橋接線路。第一觸控橋接線路沿第一方向設置於各像素基板中。觸控線路沿第二方向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第二觸控橋接線路沿第一方向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
第一觸控橋接線路可電性連接於觸控電極、第二觸控橋接線路及觸控線路。
觸控電極、第一觸控橋接線路、觸控線路及第二觸控橋接線路可形成一觸控單元。
用於支撐觸控電極的一支撐件可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這些第一連接線路及這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觸控電極可設置於下基板上。
一資料電壓可在顯示週期中施加至各第二連接線路。
一觸控感測訊號可在觸控週期中施加至各第二連接線路
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含一下基板、一中間基板及一上基板。一第一觸控電極設置於下基板上。中間基板其上定義有多個第一區域及多個第二區域,這些第一區域具有多個像素基板,多個發光元件及用於驅動這些發光元件的多個驅動元件設置於這些像素基板中,且這些第二區域位於這些像素基板之間。上基板具有多個第二觸控電極,這些第二觸控電極設置於上基板面向下基板的表面上。
這些第二觸控電極設置為對應中間基板的這些第一區域。
100,600,600’,700,700’,800,1000:顯示裝置 110,1100:下基板 US,1200:上基板 1300:中間基板 111A:像素基板 111N:非像素基板 112:緩衝層 113:閘極絕緣層 114:層間絕緣層 115:平坦化層 116:堤部 120:連接件 131,610,610’,731,731’:觸控電極 132,620:觸控線路 132a,620a:第一觸控線路 132b,620b:第二觸控線路 133:觸控橋接線路 630:第一觸控橋接線路 640:第二觸控橋接線路 140:覆晶薄膜 141:基膜 142:驅動器積體電路 150:電晶體 151:閘極 152:主動層 153:源極 154:汲極 170:發光元件 171:第一半導體層 172:發光層 173:第二半導體層 174:第一電極 175:第二電極 180:連接線路 181,881,881-1,881-2,881-3,881-4:第一連接線路 881-(n-3),881-(n-2),881-(n-1),881-n:第一連接線路 182,882:第二連接線路 190:墊體 191:閘極墊體 192:電源墊體 1110:第一觸控電極 1111:第一黏合層 1210:第二觸控電極 1211:第二黏合層 1310:第一區域 1320:第二區域 DD:印刷電路板 AA:顯示區 NA:非顯示區 PX:像素 SPX:子像素 TA:接觸電極區 TA1:第一接觸電極區 TA2:第二接觸電極區 TA3:第三接觸電極區 TA4:第四接觸電極區 GD:閘極驅動器 TD:觸控電路 TU:觸控單元 CH0:觸控線路接觸孔 CH1:第一接觸孔 CH2:第二接觸孔 CH3:第三接觸孔 CH4:第四接觸孔 CH5:第五接觸孔 CE1:第一連接電極 CE2:第二連接電極 BP:連接圖樣 BP1:第一連接圖樣 BP2:第二連接圖樣 RGB:資料電壓 SCAN1:第一掃描訊號 SCAN2:第二掃描訊號 SCAN3:第三掃描訊號 SCAN4:第四掃描訊號 SCAN(n-3):第n-3掃描訊號 SCAN(n-2):第n-2掃描訊號 SCAN(n-1):第n-1掃描訊號 SCAN(n):第n掃描訊號 Tx_first:第一觸控驅動訊號 Tx_last:最終觸控驅動訊號 Tsync:同步訊號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繪示圖1之觸控系統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觸控單元TU的放大平面示意圖。 圖4A為沿圖3之線段IVa-IVa’的剖視圖。 圖4B為沿圖3之線段IVb-IVb’的剖視圖。 圖5為沿圖3之線段V-V’的剖視圖。 圖6A及6B各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觸控單元的放大平面圖。 圖7A及7B各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圖且為沿圖3之線段VII-VII’的剖視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放大平面圖。 圖10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之施加有電壓的顯示裝置的波形圖。 圖11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110:下基板
111A:像素基板
120:連接件
131:觸控電極
132:觸控線路
132a:第一觸控線路
132b:第二觸控線路
133:觸控橋接線路
180:連接線路
181:第一連接線路
182:第二連接線路
CH0:觸控線路接觸孔
CH1:第一接觸孔
CH2:第二接觸孔
CH3:第三接觸孔
PX:像素
SPX:子像素
TU:觸控單元
TA:接觸電極區
TA1:第一接觸電極區
TA2:第二接觸電極區
TA3:第三接觸電極區
TA4:第四接觸電極區

Claims (2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下基板;多個像素基板,設置於該下基板而沿一第一方向及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相分隔;多個第一連接線路,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的多個第一鄰近像素基板之間,該些第一鄰近像素基板沿該第一方向設置;多個第二連接線路,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的多個第二鄰近像素基板之間,該些第二鄰近像素基板沿該第二方向設置;以及一觸控電極,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的空間中與該些第一連接線路及該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在該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該些第一連接線路及該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一第一區域中所設置的一第一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異於沿該第一方向鄰近於該第一區域的一第二區域中所設置的一第二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以及沿該第二方向鄰近於該第一區域的一第三區域中所設置的一第三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在該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該些第一連接線路及該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該第一區域中所設置的該第一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相同於沿該第二方向鄰近於該第二區域及沿該第一方向鄰近於該第三區域的一第四區域中所設置的一第四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 一觸控橋接線路,設置於各該像素基板上;以及一觸控線路,沿該第二方向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其中,各個該觸控橋接線路及該觸控線路電性連接該觸控電極。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電極在各該像素基板中接觸於該觸控線路或該觸控橋接線路。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電極、該觸控橋接線路及該觸控線路形成一觸控單元。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一發光元件及用於驅動該發光元件的多個驅動元件設置於各該像素基板,其中,該觸控電極及該觸控橋接線路在形成該些驅動元件時形成,以及該觸控線路在形成該些第二連接線路時形成。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第一觸控橋接線路,沿該第一方向設置於各該像素基板中;一觸控線路,沿該第二方向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以及一第二觸控橋接線路,沿該第一方向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觸控橋接線路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該第二觸控橋接線路及該觸控線路。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電極、該第一觸控橋接線路、該觸控線路及該第二觸控橋接線路形成一觸控單元。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用於支撐該觸控電極的一支撐件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的區域中與該些第一連接線路及該些第二連接線路所設置之各自的區域相鄰的區域中。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電極設置於該下基板上。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位於一第一區域的一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一區域位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位於一第二區域的一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二區域沿該第一方向鄰近於該第一區域;位於一第三區域的一第三觸控電極,該第三區域沿該第二方向鄰近於該第一區域;以及位於一第四區域的一第四觸控電極,該第四區域鄰近於該第二區域及該第三區域,該第四區域透過該些像素基板之其中一者與該第一區域分離;其中,該第一觸控電極及該第三觸控電極具有一第一排列方式;其中,該第二觸控電極及該第四觸控電極具有不同於該第一排列方式的一第二排列方式。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位於一第一區域的一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一區域位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位於一第二區域的一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二區域沿該第一方向鄰近於該第一區域;位於一第三區域的一第三觸控電極,該第三區域沿該第二方向鄰近於該第一區域;以及位於一第四區域的一第四觸控電極,該第四區域鄰近於該第二區域及該第三區域,該第四區域透過該些像素基板之其中一者與該第一區域分離;其中,該第一觸控電極具有在該第一方向上利於拉伸的一第一形狀,該第二觸控電極具有在該第二方向上利於拉伸的一第二形狀,該第三觸控電極具有在一第三方向上利於拉伸的一第三形狀,該第四觸控電極具有在一第四方向上利於拉伸的一第四形狀;其中,該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偏移約45度,該第四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偏移約45度。
  15.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下基板;多個像素基板,以矩陣的形式設置於該下基板上;多個第一連接線路,連接該些像素基板中的多個第一像素基板,該些第一像素基板沿一第一方向配置;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路,用於連接該些像素基板中的多個第二像素基板,該些第二像素基板沿一第二方向配置,其中,一掃描訊號在一顯示週期中依序地施加至各該第一連接線路,其中,一觸控驅動訊號在一觸控週期中依序地施加至一組的該些第一連接線路,其中,該觸控驅動訊號為由多個掃描訊號相加所獲得的訊號。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一資料電壓在該顯示週期中施加至各該第二連接線路,其中一觸控感測訊號在該觸控週期中施加至各該第二連接線路。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多個第一觸控電極,各該第一觸控電極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之一個各自的第一區域中;以及多個第二觸控電極,各該第二觸控電極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之一個各自的第二區域中;其中,該些第一觸控電極具有一第一形狀,該第一形狀用以於一第三方向上拉伸;其中,該些第二觸控電極具有一第二形狀,該第二形狀用以於一第四方向上拉伸,該第四方向垂直於該第三方向。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顯示裝置,該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偏移約45度,該第四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偏移約45度。
  19.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下基板,具有設置於其上的一第一觸控電極;一中間基板,具有:多個第一區域,具有多個像素基板,各該像素基板具有:設置於其上的多個發光元件;以及設置於其上的多個驅動元件,該些驅動元件用於驅動該些發光元件;以及多個第二區域,設置於該些像素基板之間;以及一上基板,具有多個第二觸控電極,該些第二觸控電極設置於該上基板面向該下基板的表面上。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二觸控電極設置為對應該中間基板的該些第一區域。
TW110146303A 2020-12-31 2021-12-10 顯示裝置 TWI793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89510 2020-12-31
KR1020200189510A KR20220096768A (ko) 2020-12-31 2020-12-31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7953A true TW202227953A (zh) 2022-07-16
TWI793914B TWI793914B (zh) 2023-02-21

Family

ID=78957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6303A TWI793914B (zh) 2020-12-31 2021-12-10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4504B2 (zh)
EP (1) EP4033338A3 (zh)
JP (1) JP7270022B2 (zh)
KR (1) KR20220096768A (zh)
CN (1) CN114695416A (zh)
TW (1) TWI7939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71060A (ko) * 2020-11-23 2022-05-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78526A1 (en) 2002-12-17 2004-07-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device
US9164620B2 (en) * 2010-06-07 2015-10-20 Apple Inc. Touch sensing error compensation
JP2014021845A (ja) 2012-07-20 2014-02-03 Japan Display Inc 表示装置
JP6375223B2 (ja) 2014-01-31 2018-08-1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センサ付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511325B1 (ko) 2014-04-18 2023-03-2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235497B1 (ko) * 2014-10-20 2021-04-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5139793A (zh) * 2015-08-28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75275B1 (ko) 2015-09-10 2022-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633061B1 (ko) * 2016-09-23 2024-0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663837B (zh) * 2017-03-31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单元、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TW201918850A (zh) * 2017-10-31 2019-05-16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電容觸控面板
US11282786B2 (en) * 2018-12-12 2022-03-22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Laser-formed interconnects for redundant devices
KR20200079856A (ko) * 2018-12-26 2020-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트레쳐블 표시장치
JP6821775B2 (ja) 2018-12-27 2021-01-27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ストレッチャブル表示装置
CN115996612A (zh) 2020-09-01 2023-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3338A2 (en) 2022-07-27
JP7270022B2 (ja) 2023-05-09
US20220206619A1 (en) 2022-06-30
KR20220096768A (ko) 2022-07-07
EP4033338A3 (en) 2022-10-05
JP2022105300A (ja) 2022-07-13
US11714504B2 (en) 2023-08-01
CN114695416A (zh) 2022-07-01
TWI793914B (zh)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2157B2 (en) Stretchable display panel and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785919B (zh) 可伸缩显示装置
US11502069B2 (en)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KR20210036706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TWI793914B (zh) 顯示裝置
TWI759012B (zh) 可拉伸顯示裝置
KR20210082061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US20240213267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15873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15874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874705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14077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40097092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30102424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102560A (ko) 표시 장치
KR20220057103A (ko) 표시 장치
TW202326647A (zh) 顯示裝置
KR20230103933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40107757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20240107645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104621A (ko) 표시 장치
KR20240098609A (ko) 표시 장치
KR20220049895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KR20240092865A (ko) 표시 장치
KR20220057124A (ko)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