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1254A -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文档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文档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1254A
CN114661254A CN202210317859.XA CN202210317859A CN114661254A CN 114661254 A CN114661254 A CN 114661254A CN 202210317859 A CN202210317859 A CN 202210317859A CN 114661254 A CN114661254 A CN 114661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job
code
image
job re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78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哈拉达尼卡特韦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661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12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9Restricting the usage of resources, e.g. usage or user levels, credit limit, consumables, special fo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06F3/1243Variable data printing, e.g. document forms, templates, labels, coupons, advertisements, logos, watermarks, transactional printing, fixed content vers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3Printer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computer
    • G06F3/1294Status or feedback related to information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输入部、通信部和控制部。向输入部输入文档所表示的图像。通信部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述控制部从所述输入的图像中检测表示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所述文档的提供源的码,基于该检测出的码,判定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所述文档的提供源,在判定为允许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通过所述通信部向所述提供源通知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根据此,能够限制对文档进行的作业,并且文档的提供源能够确认对文档执行了作业。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文档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文档的复印等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文档管理方法,特别涉及用于向文档的提供源通知执行了复印等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所谓的复印,即通过图像读取部读取原稿,并通过图像形成部将通过该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打印在记录纸上,但希望根据原稿图像的内容来限制复印。例如,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读取原稿并生成原稿图像,从该原稿图像检测码,从该码提取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表示不能输出的情况下不输出原稿图像,在控制信息表示可以输出的情况下输出原稿图像。
发明内容
在此,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基于从码中提取的控制信息来禁止原稿图像的输出,因此通过预先对原稿图像赋予码,能够限制原稿图像的复印。然而,仅通过限制原稿图像的复印,提供原稿图像的用户无法得知原稿图像被复印。另外,对于想要保持机密性的原稿图像,不仅限于复印,对于向存储器的存储、通过网络的发送,也需要管理利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能够限制对文档进行的作业,并且文档的提供源能够确认对文档执行了作业。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输入部,用于输入文档所表示的图像;通信部,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控制部,用于从所述输入的图像中检测表示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所述文档的提供源的码,基于该检测出的码,判定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所述文档的提供源,在判定为允许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通过所述通信部向所述提供源通知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文档管理方法具有:输入步骤,用于输入文档所表示的图像;检测步骤,用于从在所述输入步骤中输入的图像中检测表示与该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该文档的提供源的一维或二维码;判定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一维或二维码,判定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该文档的提供源;处理步骤,用于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允许与文档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通知步骤,用于当在所述处理步骤中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时,向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的提供源通知执行了与该文档相关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用于对原稿图像赋予QR码(注册商标)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文档管理模式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5是例示形成有原稿图像、QR码以及水印的记录纸的图。
图6是例示由图5的QR码表示的信息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从原稿图像中检测QR码,基于该QR码限制与原稿相关的作业,并通过电子邮件向原稿的提供者通知执行了作业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形成有原稿图像、QR码以及水印的记录纸的图。
图9是例示由图8的QR码表示的信息的图。
图10是例示在允许并执行了与原稿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向该原稿的提供者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图。
图11是例示在禁止了与原稿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向该原稿的提供者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10例如为同时具备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这样的多个功能的MFP(复合机)。该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图像读取部11和图像形成部12。
图像读取部11具有光学地读取原稿的摄像元件,以将该摄像元件的模拟输出变换为数字信号,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以下,仅称为原稿图像)。
图像形成部12是将上述原稿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部,并具备洋红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3M、青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3C、黄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3Y、以及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3Bk。在各图像形成单元3M、3C、3Y以及3Bk的任意一个中,均使感光体鼓4的表面均匀带电,对感光体鼓4的表面进行曝光,以在感光体鼓4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将感光体鼓4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像为色粉图像,将感光体鼓4的表面的色粉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由此,在中间转印带5上形成彩色的色粉图像。该彩色的色粉图像在中间转印带5和二次转印辊6之间的压送区域N中二次转印到从供纸部14经过输送路径8输送来的记录纸P上。
之后,利用定影装置15对记录纸P进行加热以及加压,记录纸P上的色粉图像通过热压接而被定影,然后记录纸P通过排出辊7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9中。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要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图像读取部11(权利要求书中的输入部的一个例子)、图像形成部12、显示部21、操作部22、触摸面板23、网络通信部(NW通信部)24、传真通信部(FAX通信部)25、图像存储器26、存储部28、控制单元29。这些构成要素能够相互通过总线来进行数据或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显示部21由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EL(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器等构成。
操作部22具备数字小键盘、确定键、开始键等物理键。
在显示部21的画面上,配置有触摸面板23。触摸面板23为所谓电阻膜方式、静电容方式等的触摸面板,检测用户的手指等对触摸面板23进行的接触(触摸)及其接触位置,并将表示该接触位置的坐标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29的后述控制部31等中。由此,能够进行通过触摸面板23的显示在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接口)等的操作。
网络通信部(NW通信部)24是具备未图示的LAN芯片等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通过有线或无线LAN与其他终端装置连接,在与其他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传真通信部(FAX通信部)25通过网络在与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或传真装置等之间收发表示原稿的内容的原稿图像。
在图像存储器26中,存储有表示由图像读取部11读取到的原稿的内容的原稿图像。
存储部28是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并存储各种应用程序或各种数据。
控制单元29由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构成。处理器例如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等。控制单元29通过利用上述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在上述ROM或存储部28中的控制程序,从而作为控制部31起作用。
控制部31总括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控制单元29与图像读取部11、图像形成部12、显示部21、操作部22、触摸面板23、网络通信部24、传真通信部25、图像存储器26以及存储部28等连接。控制部31进行这些构成要素的操作控制、与该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信号或数据的收发。
控制部31发挥作为执行由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的图像形成中所需要的各种处理等的处理部的作用。另外,控制部31基于从触摸面板23输出的检测信号、或操作部22的物理键的操作,接受由用户输入的指示。进而,控制部31具有对显示部21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对网络通信部24以及传真通信部25的通信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
在这样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例如,用户通过触摸面板23操作显示在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输入选择复印作业的选择指示,将原稿放置在图像读取部11上,操作操作部22的开始键,输入复印执行指示。此时,控制部31按照输入的上述选择指示以及复印执行指示,通过图像读取部11读取原稿,并将通过该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临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6中。进而,控制部31通过图像形成部12将该原稿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并将该记录纸排出到排出托盘19。
另外,假设用户通过触摸面板23操作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输入选择扫描作业的选择指示,将原稿放置在图像读取部11上,操作操作部22的开始键,输入了扫描指示。此时,控制部31按照输入的上述选择指示以及扫描指示,通过图像读取部11读取原稿,并将通过该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临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6中。进而,控制部31将该原稿图像存储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0连接的USB存储器或主体存储器(存储部28)中,或者将该原稿图像从网络通信部24发送到其他终端装置。
另外,当用户通过触摸面板23操作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输入选择传真作业的选择指示,将原稿放置在图像读取部11上,操作操作部22的开始键,输入传真指示时,控制部31按照输入的上述选择指示以及传真指示,通过图像读取部11读取原稿,并将通过该原稿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临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6中。进而,控制部31使该原稿图像从传真通信部25向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或传真装置发送。
在此,在原稿或原稿中所记载的内容的机密性高的情况下等,希望根据原稿图像的内容来限制复印作业。然而,仅通过限制原稿的复印作业,原稿的提供者无法得知原稿被复印等。另外,从机密保持的观点出发,原稿不仅限于复印作业,对于扫描作业(向USB存储器或存储部28等的存储、向其他终端装置的发送)、传真作业(向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或传真装置的传真发送),也希望能够限制。
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对由图像读取部11进行的原稿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赋予用于管理该原稿以及原稿图像的二维码(例如QR码(注册商标)。权利要求书中的“码”的一个例子)的文档管理模式。图像形成装置10使用该QR码,限制关于原稿的复印作业、扫描作业、传真作业,并且向原稿的提供源通知执行了这些作业。
在该文档管理模式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被设定的状态下,控制部31通过图像读取部11读取原稿(权利要求书中的“文档”的一个例子),将通过该原稿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权利要求书中的“文档所表示的图像”的一个例子)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6中。在该原稿是原件(原本)的情况下,在该原稿中没有记载QR码。利用用户进行的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的操作,通过触摸面板23,与原稿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作业的限制次数、以及提供原稿的提供者的邮件地址等的输入被控制部31接受。控制部31生成QR码,该QR码包含接受到的、表示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作业的限制次数、邮件地址的信息。控制部31将该QR码与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6中的原稿图像合成并赋予,通过图像形成部12将包含QR码的该原稿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并将该记录纸排出到排出托盘19。
另外,控制部31通过由图像读取部11进行的原稿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的解析,使用图案匹配等已知的QR码检测技术,判断在原稿图像中是否包含QR码。控制部31在判断为该原稿图像中已经包含QR码的情况下,控制部31检测原稿图像内的QR码,通过该QR码的解析,判定由该QR码表示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作业的限制次数、邮件地址等。
而且,控制部31当判定为允许作业时,对于上述原稿图像,执行所指示的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进而将该作业的执行次数限制为限制次数。进而,控制部31制作表示执行了该作业的意思的电子邮件,将该电子邮件的寄送目的地设定为上述判定的邮件地址,将该电子邮件从网络通信部24发送到网络上的服务器。
另外,控制部31在通过上述QR码的解析而判定为禁止作业的情况下,删除图像存储器26内的原稿图像,不进行所指示的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进而生成表示该作业被禁止的意思的电子邮件,将该电子邮件的寄送目的地设定为该判定的邮件地址,将该电子邮件通过网络通信部24发送到网络上的服务器。
上述电子邮件由服务器接收,按照上述设定的邮件地址,从该服务器向原稿的提供者的终端装置发送。在终端装置中,在其显示设备上显示上述电子邮件的内容。因此,原稿的提供者能够看到电子邮件,了解与原稿相关的复印作业、扫描作业以及传真作业的执行状况。
接下来,参照图3所示的流程图等详细地说明对原稿图像赋予这样的QR码的处理。
用户通过对显示在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初始设定画面等)的触摸操作,输入设定为文档管理模式的指示。控制部31按照所输入的该指示,在显示部21的画面上显示图4中示例的那样的、用于设定文档管理模式的设定窗口PW(GUI的一个例子)(S101)。
在该图4所示的设定窗口PW中,显示有用于接受切换文档管理模式的打开关闭的指示的复选框CB1、用于接受原稿的提供者的邮件地址AD的输入的文本框TB1、用于接受复印作业、扫描作业、传真作业的允许或禁止的指示的复选框CB2、以及用于接受复印作业、扫描作业、传真作业的限制次数SN的输入的文本框TB2。
用户通过复选框CB1的操作而输入将文档管理模式打开的指示,或者通过不操作该复选框CB1而输入将文档管理模式关闭的指示。另外,用户操作显示在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软键盘(未图示)等,在文本框TB1中输入自己的邮件地址AD。另外,用户通过复选框CB2的操作而输入允许作业的指示,或者通过不操作该复选框CB2而输入禁止作业的指示。另外,用户进一步通过文本框TB2的操作而输入作业的限制次数SN。关于这些输入,在通过用户进行的对OK按钮B1的操作而通过触摸面板23接受到输入确定指示时,控制部31接受上述各项目的输入内容。
控制部31判定文档管理模式的打印或关闭的指示、文本框TB1的邮件地址、作业的允许或禁止的指示、以及文本框TB2的作业的限制次数SN所表示的内容(S102)。
例如,控制部31在通过S102中的判定而判断为接受了文档管理模式的关闭指示时(S103“关闭”),不设定文档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通过触摸面板23操作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输入选择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的指示,将原稿放置在图像读取部11上,操作操作部22的开始键,输入作业执行指示时,控制部31通过图像读取部11读取原稿,将通过该原稿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临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6中,对于该原稿图像,执行由用户选择的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之后,图3所示的处理结束。
另外,控制部31在通过S102中的判定而判断为接受了文档管理模式的打开指示时(S103“打开”),将图像形成装置10设定为文档管理模式(S105)。
假设在设定了该文档管理模式的状态下,用户通过触摸面板23操作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输入选择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的指示,将原稿放置在图像读取部11上,操作操作部22的开始键,输入了复印执行指示。此时,控制部31通过图像读取部11读取原稿,并将通过该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临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6中(S106)。然后,控制部31对图像存储器26内的该原稿图像进行解析,进行原稿图像所包含的QR码的检测处理(S107)。
在此,假设上述原稿是由用户提供的原件(原本),没有被赋予QR码。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31不从原稿图像中检测QR码(S107“否”),生成包含表示在S102中判定的邮件地址AD、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作业的限制次数SN的信息,还有表示原稿是原件的信息的QR码(S108)。然后,控制部31将该QR码合成在原稿图像(原稿图像中的空白区域(不存在像素的区域))上,进而将预先设定的水印合成在原稿图像上(S109)。由此,原稿图像成为被赋予了QR码以及水印的原稿图像。
控制部31通过图像形成部12将赋予了该QR码以及水印的原稿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并将该记录纸排出到排出托盘19(S110)。之后,图3所示的处理结束。
另外,控制部31在从用户接受了选择扫描作业或者传真作业的指示的情况下,将赋予了QR码以及水印的原稿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S110),并且对赋予了QR码以及水印的原稿图像执行扫描作业或者传真作业。
在此,通过扫描作业而存储在USB存储器或者存储部28等中、或者向其他终端装置发送的原稿图像以及通过传真作业发送的原稿图像,与S110同样,有时形成在记录纸上而被利用。
在该原稿图像在记录纸P上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例如,如图5所示,在记录纸P上,形成原稿图像41、合成在原稿图像41内的空白区域上的QR码42、以及重叠地合成在原稿图像41上的水印43。如图6所示,这样形成在记录纸P上的QR码42包含表示邮件地址AD、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作业的限制次数SN、以及原稿是否为原件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S107中,在控制部31检测到合成在原稿图像上的QR码的情况下(S107“是”),即,在原稿不是原件的情况下,控制部31不进行S108~S110的处理,使表示错误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的画面上(S112)。之后,图3所示的处理结束。
在这样设定了文档管理模式的状态下,当原稿的提供者使图像形成装置10对原始的原稿执行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时,对通过该原稿的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赋予QR码以及水印,赋予了该QR码以及水印的原稿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该记录纸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109中,设为控制部31将QR码以及水印双方合成在原稿图像上,但也可以设为控制部31不将水印合成在原稿图像上而仅合成QR码。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QR码及水印双方合成在原稿图像上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等详细地说明用于以下的处理:从由原稿的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中检测QR码,基于该QR码限制对原稿的作业,并通过电子邮件向原稿的提供者通知执行或禁止了作业。
假设与原始的原稿的提供者不同的其他用户操作显示部21的画面上的GUI,输入选择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的指示,将原稿放置在图像读取部11上,通过操作部22的操作而输入了作业执行指示。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31按照输入的两个指示,通过图像读取部11读取原稿(S201),并将通过该原稿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临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6中。进而,控制部31对图像存储器26内的原稿图像进行解析,进行从原稿图像中检测QR码的处理(S202)。
例如,如果未检测到QR码(S202“否”),则控制部31不进行S204以后的处理,结束图7所示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31对于图像存储器26内的原稿图像,执行由用户选择的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
另外,控制部31在检测到QR码的情况下(S202“是”),解析QR码,判定由该QR码表示的邮件地址AD、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作业的限制次数SN等(S204)。
此时,控制部31在判定为允许作业时(S205“允许”),从原稿图像中删除该检测到的QR码(S206)。例如,对原稿图像进行将原稿图像中QR码的区域中的各像素全部置换为白色的处理。然后,控制部31生成该原稿图像的识别编号ID,生成包含表示在S204中判定的邮件地址AD、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作业的限制次数SN的信息,还有表示上述识别编号ID的信息的新的QR码,将该新的QR码合成在原稿图像(原稿图像中的空白区域)上(S207)。此外,控制部31不删除该原稿图像所包含的水印而原样保留。因此,图像存储器26内的原稿图像被赋予新的QR码,成为残留有在此之前的水印的原稿图像。
接着,控制部31对于图像存储器26内的原稿图像,将作业的次数限制在S204中判定的作业的限制次数SN以下,并执行由其他用户选择的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S208)。例如,在复印作业的情况下,记录原稿图像的记录纸的份数被限制在限制次数SN以下。另外,在扫描作业的情况下,存储原稿图像的存储目的地的数量限制为限制次数SN以下。另外,在传真作业的情况下,发送原稿图像的发送对象的数量限制为限制次数SN以下。
例如,在执行了复印作业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记录纸P上,图像形成具有新的QR码44以及在此之前的水印43的原稿图像41。如图9所示,QR码44包含表示邮件地址AD、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作业的限制次数SN、以及上述识别编号ID的信息。
进而,控制部31制作表示对在S201中成为读取的对象的原稿执行了作业的意思、作业的执行次数JN、以及作业的种类等的电子邮件,将该电子邮件的寄送目的地设定为在S111中判定的邮件地址AD,通过网络通信部24对该邮件地址AD发送该电子邮件(S209)。之后,图7所示的处理结束。
例如,在执行了复印作业的情况下,在控制部31进行的控制下,发送图10中示例的那样的电子邮件EM1。图10所示的电子邮件EM1包含表示作业的执行、作业的执行次数JN、执行的作业是复印作业、执行了作业的原稿是原件、原稿图像的识别编号ID、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0的IP地址的信息。图像形成装置10的IP地址存储在存储部28中,控制部31从存储部28中读出并使用。
另一方面,控制部31在对赋予了包含表示原稿是复印件的信息的QR码的原稿图像执行了作业的情况下,使电子邮件EM1包含表示原稿是复印件的信息。另外,控制部31也可以取得通过扫描作业的执行而将原稿图像从网络通信部24向其他终端装置发送时使用的该其他终端装置的地址,使电子邮件EM1包含该其他终端装置的地址,或者取得通过传真作业的执行而将原稿图像从传真通信部25向传真装置发送时使用的该传真装置的传真号码,使电子邮件EM1包含该传真号码。
另外,在S205中,在控制部31判定为禁止作业时(S205“禁止”),控制部31删除图像存储器26内的原稿图像,不执行对于该原稿图像的复印作业、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S210)。控制部31还制作表示作业被禁止的意思的电子邮件,将该电子邮件的寄送目的地设定为在S204中判定的邮件地址,通过网络通信部24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该邮件地址所表示的对方地址(S211)。之后,图7所示的处理结束。
例如,在复印作业被禁止的情况下,控制部31制作并发送如图11所示的电子邮件EM2。图11所示的电子邮件EM2包含表示作业的禁止、作为作业的种类的复印作业、及原稿是原件的信息。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生成表示允许或禁止与原稿相关的作业、作业的限制次数、提供原稿的提供者的邮件地址的QR码,对通过原稿的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赋予该QR码,另外,从原稿图像中检测QR码,基于该QR码执行或禁止与原稿相关的作业,通过电子邮件向原稿的提供者通知作业被执行或被禁止,因此原稿的提供者能够通过查看电子邮件来了解与由自身所提供的原稿相关的作业的执行状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QR码,但也可以代替QR码而应用其他种类的二维码、或条形码等一维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并允许或者禁止复印作业、扫描作业以及传真作业,但也可以按照作业的种类,允许或者禁止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31按照复印作业、扫描作业以及传真作业,生成表示允许或者禁止作业的QR码,并对原稿图像赋予该QR码。另外,当从原稿图像中检测到QR码时,控制部31解析该检测到的QR码,按复印作业、扫描作业以及传真作业,判定允许或者禁止作业,执行或者禁止作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通过图像读取部11进行的原稿读取而得到的原稿图像赋予QR码,但控制部31也可以在从其他终端装置发送文档并由网络通信部24或传真通信部25接收、以该文档为对象进行作业时,对该文档所表示的图像赋予生成的QR码。或者,控制部31也可以在从PC发送由PC制作的文档并由网络通信部24接收、以该文档为对象进行作业时,对该文档所表示的图像赋予生成的QR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使用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装置。作为其他种类的装置,例如是复印机、传真装置等。
另外,使用图1至图11说明了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及处理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定于该结构以及处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以及主旨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各种修正形态以及变更形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另外,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入部,用于输入文档所表示的图像;
通信部,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控制部,用于从所述输入的图像中检测表示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所述文档的提供源的码,基于该检测出的码,判定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所述文档的提供源,
在判定为允许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通过所述通信部向所述提供源通知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用于
设定表示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所述文档的提供源的所述码,进行对所述文档所表示的所述图像赋予该设定的码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还包括表示所述文档是原件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用于
在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所述作业时,从所述文档中删除所述码,设定表示所述文档的识别符、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所述文档的提供源的新的码,对所述文档所表示的所述图像赋予该新的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操作部,用于输入选择扫描作业或传真作业的选择指示;
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所述控制部用于在进行了对所述文档所表示的所述图像赋予所述设定的码的处理之后,使用赋予了所述设定的码的所述图像,执行输入到所述操作部的选择指示所表示的作业,进而,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赋予了所述设定的码的所述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还包括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限制次数,
所述控制部用于
根据所述码,进一步判定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限制次数,
在基于所述码判定为允许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在所述判定的限制次数内执行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通信部向所述判定的提供源通知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用于在判定为禁止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信部向所述判定的提供源通知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被禁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还包括所述提供源的邮件地址,
所述控制部用于
根据所述码,进一步判定所述提供源的邮件地址,
在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时,通过所述通信部向所述判定的所述邮件地址通知表示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用于在对所述文档所表示的所述图像赋予所述码时,还对所述文档赋予水印。
11.一种文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步骤,用于输入文档所表示的图像;
检测步骤,用于从在所述输入步骤中输入的图像中检测表示与该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该文档的提供源的一维或二维码;
判定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一维或二维码,判定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的允许或禁止以及该文档的提供源;
处理步骤,用于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允许与文档相关的作业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
通知步骤,用于当在所述处理步骤中执行了与所述文档相关的作业时,向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的提供源通知执行了与该文档相关的作业。
CN202210317859.XA 2021-03-29 2022-03-29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文档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46612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5931 2021-03-29
JP2021055931A JP2022152960A (ja) 2021-03-29 2021-03-29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ドキュメント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1254A true CN114661254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7859.XA Pending CN114661254A (zh) 2021-03-29 2022-03-29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文档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0294B2 (zh)
JP (1) JP2022152960A (zh)
CN (1) CN11466125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87304B1 (en) * 2022-04-06 2023-06-27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ding content from an external medium to a job submitted at a multifun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9176A (ja) * 2004-02-10 2005-08-2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付加情報処理装置,付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付加情報処理方法
JP2007013482A (ja) * 2005-06-29 2007-01-18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EP1818849A3 (en) * 2006-02-07 2008-01-0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US8804152B2 (en) * 2006-06-23 2014-08-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py restriction function
JP4448156B2 (ja) * 2007-07-05 2010-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60728A (ja) * 2008-04-17 2009-11-0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328456B2 (ja) * 2008-09-09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0183141A (ja) * 2009-02-03 2010-08-1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10161A (ja) * 2009-06-29 2011-01-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562128B2 (ja) * 2010-06-10 2014-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出力制御情報を抽出可能な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64945B2 (ja) * 2011-03-01 2013-08-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98773A (ja) 2011-11-01 2013-05-20 Canon Inc 複写禁止情報を抽出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CN108513041B (zh) * 2017-02-28 2021-04-1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终端、服务器、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08804A1 (en) 2022-09-29
US11720294B2 (en) 2023-08-08
JP2022152960A (ja) 2022-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443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080079990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device,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 computer program
US2012022983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45238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方法
CN11151057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466125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文档管理方法
US11656824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031077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which reduce color material consumption
JP679102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2212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082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5521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5297215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017607B2 (ja) 認証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473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180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81658B (zh) 数据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JP741994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6366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47363B2 (ja) 表示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37980A (ja) 印刷装置
JP6531704B2 (ja) 画像出力装置
JP202215701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20762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49324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