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4174B - 容器及其泵组件 - Google Patents

容器及其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4174B
CN114644174B CN202210247464.7A CN202210247464A CN114644174B CN 114644174 B CN114644174 B CN 114644174B CN 202210247464 A CN202210247464 A CN 202210247464A CN 114644174 B CN114644174 B CN 114644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ump assembly
shell
outer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74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4174A (zh
Inventor
朱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z Plastic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z Plastic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z Plastic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z Plastic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74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4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4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41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9954 priority patent/WO202317409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4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4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005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0037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01Piston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组件,适于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其中,主壳体的内筒壳体圈围出筒形腔室,外筒壳体与内筒壳体之间限定出环形空间。内置件的内筒壁圈围出供杆本体穿过的穿孔,外筒壁与内筒壁之间限定出环形腔室。连接部底壁设置于筒形腔室,连接部侧壁与内筒壳体的内壁面可滑动地密封接触,活塞部设置于环形腔室并且分别与内筒壁的外壁面和外筒壁的内壁面可滑动地密封接触。内置件设置成可在外筒壳体内从较低位置活动至较高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上述泵组件。上述泵组件及容器可以在不设置弹簧即可实现压杆回弹的同时,方便地将压杆按压到底部。

Description

容器及其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组件,还涉及一种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内容物例如可以是洗手液、药剂、化妆液、洗发水等等。该容器中,通过压杆的按压操作,可以使得其中的内容物排出。
中国发明专利CN110155489A中记载了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该容器的泵组件中,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面、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面和内壳顶壳壁限定出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腔体,活塞部设置在第一腔体中,并且与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面和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面分别可滑动地密封接触,以在第一腔体内分隔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其中,第一气腔是由活塞部、内壳顶壳壁、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面和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面共同限定的密封腔,杆本体可以被按压而带动活塞部拉伸第一气腔并压缩第二气腔,从而使容器本体中的内容物经由排出通道而排出。由于活塞部可以在第一气腔内的气体压力和第二气腔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杆本体回弹,从而使杆本体适于再次被按压,因此,泵主体无需设置用来使杆本体回弹的弹簧,从而使得泵组件可以全部由塑料材质制成,不会混杂金属材料,进而使得泵组件易于回收利用。
随着对运输成本、包装材料等的要求,这类容器常常需要能够轻松地将压杆按压到底部,以能够使得整个容器的高度尺寸较小,从而可以在运输时占用空间更小,包装材料也更少。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泵组件,可以使得包含该泵组件的容器可以在无需设置弹簧的基础上压杆可以轻松地按压到底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组件及容器,可以在不设置弹簧即可实现压杆回弹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将压杆按压到底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组件,适于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包括压杆,所述压杆具有杆本体、连接部底壁、连接部侧壁和活塞部,所述杆本体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底壁上,所述连接部侧壁从所述连接部底壁向上凸伸且设置于所述杆本体的外围。所述泵组件还包括主壳体以及内置件。所述主壳体具有底壳体、内筒壳体和外筒壳体,所述内筒壳体和所述外筒壳体均从所述底壳体向上凸伸,所述内筒壳体圈围出筒形腔室,所述外筒壳体位于所述内筒壳体外围而与所述内筒壳体之间限定出环形空间,所述底壳体在所述内筒壳体圈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所述容器本体连通的泵吸口。所述内置件具有顶壳壁、内筒壁和外筒壁,所述内筒壁和所述外筒壁均从所述顶壳壁向下凸伸,所述内筒壁圈围出供所述杆本体穿过的穿孔,所述外筒壁位于所述内筒壁外围而与所述内筒壁之间限定出环形腔室。所述连接部底壁设置于所述筒形腔室,所述连接部侧壁与所述内筒壳体的内壁面可滑动地密封接触,所述活塞部设置于所述环形腔室并且分别与所述内筒壁的外壁面和所述外筒壁的内壁面可滑动地密封接触。所述内置件设置成可在所述外筒壳体内从较低位置活动至较高位置,在所述较低位置,所述内置件的所述外筒壁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环形空间内,在所述较高位置,所述内置件设置成可通过锁定结构锁定在所述较高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壁与所述外筒壳体通过滑块在竖向滑槽中滑动而滑动配合,所述滑块和所述竖向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筒壁的外壁面和所述外筒壳体的内壁面中的第一方和第二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方设置有周向滑槽,所述周向滑槽与所述竖向滑槽连通,在所述较高位置,所述内置件通过所述滑块沿周向滑动到所述周向滑槽内而锁定在所述较高位置,其中,所述滑块和所述周向滑槽构成所述锁定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周向滑槽中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具有在周向上从所述竖向滑槽的近侧朝向远侧逐渐变高的侧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壁的内壁面和所述杆本体的外周面中的第一方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内筒壁的内壁面和所述杆本体的外周面中的第二方设置有与所述凸条滑动配合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是所述外筒壁的外壁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泵组件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所述滑块和对应的多个所述竖向滑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泵组件设置成在所述内置件处于所述较低位置的状态下允许:所述压杆的所述连接部底壁抵接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底壳体,所述内置件的所述外筒壁的下端与所述底壳体在竖向上具有间隙;和/或,所述压杆的所述活塞部与所述内置件的所述顶壳壁抵接,并且在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内筒壳体上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泵组件设置成在所述内置件处于所述较高位置的状态下允许:所述压杆相对于所述内置件向下活动至抵接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底壳体,而所述活塞部始终分别与所述内筒壁的外壁面和所述外筒壁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和/或,所述内置件的所述内筒壁和所述外筒壁的下端与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内筒壳体的上端之间的高度差少于所述外筒壳体的高度的10%。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还包括前述的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并用于排出所述容器本体中的内容物。
上述泵组件及容器中,压杆的活塞部设置于内置件的外筒壁和内筒壁之间的环形腔室内,因而在压杆下压的过程中,可以由于活塞部的上下两侧的压差而提供使得压杆向上回弹的恢复力,同时,主壳体在外筒壳体内侧设置有内筒壳体,并且使得连接部底壁设置于内筒壳体圈围出的筒形腔室中,而且使得内置件的外筒壁对准外筒壳体与内筒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因而可以使得压杆顺畅地按压到底部。因此,可以在不设置弹簧即可实现压杆回弹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将压杆按压到底部。整个泵组件及容器的结构紧凑,可以节约包装成本及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A是示出容器中压杆和内置件均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此时,整个容器的竖向尺寸最小。
图1B是示出容器中压杆和内置件均处于最高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此时,整个容器的竖向尺寸最大。
图1C是示出容器中内置件处于最高位置而压杆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泵组件中压杆和内置件均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泵组件中压杆和内置件均处于中间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泵组件中压杆和内置件均处于最高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A是示出内置件的外筒壁的滑块与主壳体的外筒壳体的竖向滑槽配合时的俯视图。
图5B是示出内置件的外筒壁的滑块从图5A的状态滑动到主壳体的外筒壳体的周向滑槽上时的示意图。
图5C是示出内置件的外筒壁的滑块从图5B的状态进一步滑动到锁定在周向滑槽上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泵组件中内置件处于最高位置而压杆处于中间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泵组件中内置件处于最高位置而压杆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A是示出压杆顶端的单向阀芯堵住排出通道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B是示出压杆顶端的单向阀芯打开排出通道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C是示出压杆和头帽的立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主壳体的外筒壳体和压杆的杆本体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0是压杆顶端的单向阀芯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单向阀芯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B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示出头帽和压盖的分解构造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头帽的凸起处于避让空间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头帽的凸起卡入压盖的凹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图1A、图1B和图1C示出了不同状态下的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100的示例构造。容器100包括容器本体20。容器100还包括泵组件10。泵组件10安装在容器本体20上,并用于排出容器本体20中的内容物CW。
图2至图9示出了泵组件10的示例构造。如前所述,泵组件10适于安装在容器本体20上。
需要理解,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并非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参见图2,泵组件10可以包括压杆2。图8A至图8C示出了压杆2的示例构造。结合图2和图8A至图8C,压杆2具有杆本体21、连接部底壁22、连接部侧壁23和活塞部24。杆本体21限定排出通道210。杆本体21的下端21w连接在连接部底壁22上。连接部侧壁23从连接部底壁22向上凸伸且设置于杆本体21的外围。活塞部24连接到连接部侧壁23的上端23h。
图中,排出通道210也即压杆2(具体地,杆本体21)的杆孔。可以理解,文中使用诸如“上”、“下”、“竖向”、“高”、“低”等等的空间关系词语来描述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是参考图1A、图1B和图1C示出的常置状态下的方向来方便描述,这些空间关系词语意图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元件或组件的、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组件,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的元件的方向将改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因此,应相应地解释文中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词。
泵组件10还可以包括主壳体3和内置件1。参见图6,主壳体3具有底壳体31、内筒壳体32和外筒壳体33。内筒壳体32和外筒壳体33均从底壳体31向上凸伸。内筒壳体32圈围出筒形腔室S1。外筒壳体33位于内筒壳体32外围而与内筒壳体32之间限定出环形空间S2。底壳体31在内筒壳体32圈围的中间部分310设置有与容器本体20连通的泵吸口P1。
可以理解,图示实施方式中,泵组件10的主体部分可以大体是绕着中心轴线O1回转的回转体,因而下面为了方便,可能还会参考图2中泵组件10的竖向X1(图2中,上下方向,也即,沿着泵组件10的中心轴线O1的方向)、径向R0(也即,图2中,从泵组件10的中心轴线O1朝向左侧或右侧的方向)以及周向C0(也即,绕着中心轴线O1回转的方向,图5B和图5C中示出)。需要理解,该描述并不限定泵组件10的具体部件的横截面为圆形,例如,内筒壳体32和外筒壳体33并不表示其一定是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筒,而可以是横截面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矩形等的筒形件。
继续参见图6,内置件1具有顶壳壁11、内筒壁12和外筒壁13。内筒壁12和外筒壁13均从顶壳壁11向下凸伸。内筒壁12圈围出供杆本体21穿过的穿孔H1。外筒壁13位于内筒壁12外围而与内筒壁12之间限定出环形腔室S3。
结合图2和图6,压杆2的连接部底壁22设置于筒形腔室S1。压杆2的连接部侧壁23与内筒壳体32的内壁面32n可滑动地密封接触。压杆2的活塞部24设置于环形腔室S3并且分别与内筒壁12的外壁面12u和外筒壁13的内壁面13n可滑动地密封接触。可以理解,“可滑动地密封接触”意指两个元件彼此之间可相对滑动同时在滑动配合界面之间保持密封性,例如,可以通过材料如塑料本身的可变形特点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提供足够的滑动配合界面的面积来保持密封性。例如,压杆2的筒形的连接部侧壁23的外径可以设置成在常态下(也即,未施加外力时)稍大于内筒壳体32的内径,这样彼此之间可以形成过盈配合,密封性能更好。还可以理解,以“内筒壳体32的内壁面32n”为例,内壁面32n意指内筒壳体32的位于径向内侧的壁面。
内置件1设置成可在外筒壳体33内从较低位置PL(例如,图2)活动至较高位置PH(例如,图6)。可以理解,此处“较低”、“较高”均是相对于彼此而言。
在较低位置PL,内置件1的外筒壁13至少部分地位于环形空间S2内。如图2所示,外筒壁13在竖向X1上的大部分(也即,超过50%的部分)位于环形空间S2内,也即,在径向R0上位于内筒壳体32和外筒壳体33之间。
在较高位置PH,内置件1设置成可通过锁定结构4锁定在较高位置PH。例如,内置件1可以在预定位置设置一沿径向R0延伸的径向横孔,外筒壳体33也设置对应横孔,在内置件1到达较高位置PH时,可以通过手动插入插销使之穿过前述径向横孔及其对应横孔,穿连内置件1和外筒壳体33而实现内置件1的锁定。也即,径向横孔、对应横孔以及插销可以看成是锁定结构4。
上述泵组件10中,压杆2的连接部底壁22设置于主壳体3的内筒壳体32圈围出的筒形腔室S1中而上下活动,内置件1的外筒壁13则可以在主壳体3的外筒壳体33与内筒壳体32之间的环形空间S2中而上下活动。在内置件1未通过锁定结构4锁定在较高位置PH的状态下,压杆2可以借助于活塞部24与内置件1的密封接触而带着内置件1一起下压到底,例如,图2中的较低位置PL。此时,泵组件10及整个容器100的竖向尺寸小,结构紧凑,例如,可以作为容器100的包装状态,而节约包装成本及运输成本。值得提及的是,这个过程中,泵吸口P1始终由单向阀芯9(图中,大致为倒锥形)闭合,而不会有容器本体20内的内容物CW流出。
需要使用时,可以提升压杆2,此时,内置件1可以随着压杆2从图2中的较低位置P1经由图3中的中间位置PM沿竖向X1上移至图4中的较高位置PH,然后通过锁定结构4锁定在较高位置PH。值得提及的是,从图2、图3到图4的过程中,单向阀芯9逐渐打开泵吸口P1,部分内容物CW从容器本体20积聚在筒形腔室S1内。
之后,内置件1保持在较高位置PH,而压杆2可以相对于内置件1从图4中的较上位置经由图6中的中间位置按压至图7中的较下位置。由于活塞部24可以沿竖向X1将环形腔室S3分隔成下腔室S32和封闭的上腔室S31,因而,随着压杆2相对于内置件1向下移动,下腔室S32与上腔室S31之间的压差越来越大,从而提供压杆2往上回弹的弹性恢复力。值得提及的是,从图4、图6到图7的过程中,单向阀芯9又逐渐闭合泵吸口P1。反复提升、按压压杆2以后,筒形腔室S1内积聚足够多的内容物CW后,会经由排出通道210排出。
因此,具有上述泵组件10的容器100在无需设置弹簧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压杆2轻松按压到底。
作为操作示例,用户可以通过按压后面将会提及的与压杆2连接的头帽6,使在筒形腔室S1内的空气通过压杆2中间的排出通道210,再经过头帽6压出。当用户不对头帽6施加任何力时,头帽6和压杆2会在下腔室S32与上腔室S31之间的压差形成的恢复力作用下回弹上升,使筒形腔室S1形成负压,因而容器本体20内的内容物CW例如液体可以通过泵吸口P1抽吸到筒形腔室S1,直至填满。填满后,头帽6和压杆2再次被用户按下时,筒形腔室S1内的液体受压杆2的连接部底壁22挤压而通过压杆2的排出通道210及头帽6泵出。通过按压而使内容物排出的具体过程例如可以参见中国发明专利CN109649819A,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文中提及的两个方向“垂直”、“一致”、“平行”等并不需要满足数学意义上严格的角度要求,而是容许一定的容差范围,例如,相比于数学意义上要求的角度相差20°以内,而“沿着某一方向”或者“在某一方向上”等表述意指在该方向上至少有分量,优选地,与该方向的夹角在45°以内,更优选地,夹角在20°以内,甚至10°、5°以内。还可以理解,如没有特别声明,文中提及的范围均包括提及的端点值。
图示实施方式中,内置件1可以通过外筒壁13与外筒壳体33滑动配合而在外筒壳体33内的较高位置PH和较低位置PL之间活动。
可以理解,文中使用特定词语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一个实施方式”、“另一实施方式”和/或“一些实施方式”意指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或“另一实施方式”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参见图5A和图9,外筒壁13与外筒壳体33可以通过滑块131在竖向滑槽331中滑动而滑动配合。滑块131和竖向滑槽331可以分别设置于外筒壁13的外壁面13u和外筒壳体33的内壁面33n中的第一方和第二方。也即,滑块131设置于外筒壁13的外壁面13u,则竖向滑槽331设置于外筒壳体33的内壁面33n。滑块131也可以设置于外筒壳体33的内壁面33n,此时,竖向滑槽331设置于外筒壁13的外壁面13u。图示实施方式中,前述第一方是外筒壁13的外壁面13u。也即,第二方是外筒壳体33的内壁面33n。
需要理解,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特征,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特征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也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继续参见图9,外筒壳体33的内壁面33n(作为前述第二方的示例)可以设置有周向滑槽332。周向滑槽332可以与竖向滑槽331连通。在较高位置PH,内置件1可以通过滑块131沿周向C0滑动到周向滑槽332内而锁定在较高位置PH。其中,滑块131和周向滑槽332构成前述锁定结构4。可以理解,周向滑槽332也即沿周向C0延伸的挂槽。
泵组件10可以包括沿周向C0分布的多个滑块131和对应的多个竖向滑槽331。可以理解,文中的“多个”意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图5A中,泵组件10可以包括沿周向C0均布的三个滑块131和对应的三个竖向滑槽331。进一步,泵组件10还可以包括分别与三个竖向滑槽331连通的三个周向滑槽332。
继续参见图9,周向滑槽332中设置有凸起3321。凸起3321具有在周向C0上从竖向滑槽331的近侧朝向远侧逐渐变高的侧面3322(也在图2中示出)。竖向滑槽331的近侧也即靠近与周向滑槽332对应(也即,的竖向滑槽331的一侧,而远侧也即远离与周向滑槽332对应的竖向滑槽331的一侧。在图5A中,对于每个竖向滑槽331,对应的周向滑槽332均从竖向滑槽331沿着周向C0朝向逆时针方向延伸。
结合图5A和图9,内筒壁12的内壁面12n和杆本体21的外周面21u中的第一方可以设置有沿竖向X1延伸的凸条211,内筒壁12的内壁面12n和杆本体21的外周面21u中的第二方可以设置有与凸条211滑动配合的凹槽121。图示实施方式中,杆本体21的外周面21u作为前述第一方的示例,而内筒壁12的内壁面12n作为前述第二方的示例。也即,沿竖向X1延伸的凸条211设置于杆本体21的外周面21u,而与凸条211滑动配合的凹槽121设置于内筒壁12的内壁面12n。这样,内置件1可以通过凹槽121与凸条211而与压杆2滑动配合,而且彼此之间不可旋转。
参见图2,泵组件10设置成在内置件1处于较低位置PL的状态下可以允许压杆2的连接部底壁22抵接主壳体3的底壳体31,图2中经由单向阀芯9抵紧底壳体31。在内置件1处于较低位置PL的状态下,泵组件10还可以允许内置件1的外筒壁13的下端13w与底壳体31在竖向X1上具有间隙。换言之,压杆2的连接部底壁22抵接主壳体3的底壳体31时,可以认为内置件1处于较低位置PL,此时,内置件1的外筒壁13的下端13w未抵接底壳体31,而与底壳体31之间在竖向X1上具有间隙。
在内置件1处于较低位置PL的状态下,泵组件10还可以允许压杆2的活塞部24与内置件1的顶壳壁11抵接,并且在主壳体3的内筒壳体32上方。也即,压杆2的活塞部24的顶部分可以抵接内置件1的顶壳壁11的底表面,两者无法继续朝向彼此运动。压杆2的连接部底壁22抵接主壳体3的底壳体31时,压杆2的活塞部24的底部分不会与主壳体3的内筒壳体32的上端32h干涉。图2中,压杆2的活塞部24紧接在主壳体3的内筒壳体32的上端32h,例如,活塞部24的最低点与内筒壳体32的上端32h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mm,进一步,接近零。这可以通过具体的尺寸配合来实现。
参见图7,泵组件10设置成在内置件1处于较高位置PH的状态下允许,压杆2相对于内置件1可以向下活动至抵接主壳体3的底壳体31(例如,从图4经过图6到图7),而活塞部24始终分别与内筒壁12的外壁面12u和外筒壁13的内壁面13n密封接触。也即,活塞部24始终不会脱离内筒壁12和外筒壁13之间的环形腔室S3。另外,如图7所示,在内置件1处于较高位置PH的状态下,泵组件10还可以允许内置件1的内筒壁12和外筒壁13的下端12w、13w与主壳体3的内筒壳体32的上端32h之间的高度差少于外筒壳体33的高度的10%。可以理解,外筒壁13的下端12w可以高于内筒壳体32的上端32h,也可以低于内筒壳体32的上端32h,也可以平齐。例如,图7中,内置件1的内筒壁12和外筒壁13的下端12w、13w大致在同一高度,均与主壳体3的内筒壳体32的上端32h大致平齐。这可以通过具体的尺寸配合来实现。
参见图1B、图8A和图8B,排出通道210的顶端可以设置有允许流体从排出通道210流出的单向阀芯5。
换言之,单向阀芯5设置于容器100的压杆2的上端,容许容器100的内容物CW从压杆2的排出通道210单向流出。也即,单向阀芯5允许内容物CW从压杆2的排出通道210流出,而阻止内容物CW从外部流入压杆2的排出通道210。
容器100还可以包括头帽6,头帽6可以与压杆2、单向阀芯5等一起组成压帽组件。
图10示出了单向阀芯5倒置时的立体构造,而图11示出了单向阀芯5的俯视构造。单向阀芯5包括柱部51和盖部52。如图8B所示,盖部52与柱部51的上端连接。图11中,可以看到单向阀芯5的柱部51的横截面,还特别示出了排出通道210的横截面,也即,压杆2(具体地,杆本体21)的杆孔的孔截面。横截面也即与柱部51的延伸方向或排出通道210的延伸方向(也即,杆孔的孔深方向)垂直的截面,也即图1A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截面。
如图11所示,柱部5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包括多个点例如点M1。该多个点位于同一环线CL上。外轮廓除了前述多个点以外的其他点例如点M2均位于环线CL内侧。图11中以虚线示出了环线CL。可以理解,前述多个点可以是彼此分离的点。前述多个点也可以是部分连续的点,因而可以构成曲线。
环线CL相比于排出通道210的横截面的轮廓线CI等比例缩小。轮廓线CI在图11中以点划线示出。也即,环线CL可以通过轮廓线CI整体缩小来得到。例如,轮廓线CI可以缩小到98%,借此得到环线CL。也即,环线CL与轮廓线CI形状相同,然而尺寸比轮廓线CI小。
参见图8A,单向阀芯5的柱部51插入排出通道210,盖部52搁置在压杆2上而堵住排出通道210。借此,柱部51可以借助于前述多个点M1定位在排出通道210中,并且借助于前述其他点M2与排出通道210之间限定出流通通道S5,供内容物CW通过。
上述单向阀芯5通过柱部51的横截面采用特定形状,可以提供流通通道S5,供内容物CW通过,同时,借助于前述多个点M1,柱部51可以稳定地置放于排出通道210中,不易摇晃。
上述单向阀芯5中,排出通道210可以为圆孔。也即,排出通道210的横截面为圆形。柱部5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可以包括分离的多个圆弧段A0。该多个圆弧段A0可以均位于环线CL上,前述多个点M1可以构成该多个圆弧段A0。此时,前述多个点分成多个组的点,每一组的点连续分布从而构成一个圆弧段A0。
参见图10和图11,柱部5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可以为十字形。进一步,该外轮廓为十字形,同时可以包括多个圆弧段A0。也即,该多个圆弧段A0为四个圆弧段A0,每个圆弧段A0构成十字的向外辐射的四个辐条511中的每个辐条511的最外侧表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构成十字的每个辐条511的最外侧表面的线条也可以是直线段,该直线段的两个端点即属于前述多个点,而均位于环线CL上。
结合图10和图11,盖部52可以为板状。如图11所示,盖部5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可以包容排出通道210的轮廓线CI,借此,堵住排出通道210,这可以参见图8A。
图中,柱部51的外周面可以为柱面。可以理解,柱面是动直线沿着定曲线平行移动所形成的曲面。另外,动直线称为该柱面的直母线,定曲线称为该柱面的准线。对于柱部51的外周面,定曲线为一闭合曲线。也即,柱部51的每个横截面均相同,不仅形状相同,角向位置也相同。
参见图11,环线CL与轮廓线CI之间的间距t1可以为0.1mm以内。对于图示实施方式中环线CL为圆环的情况,也即,环线CL的半径相比于作为排出通道210的圆孔的孔半径小0.1mm以内。实践表明,将柱部51和排出通道210的最小间隙设置在0.1mm以内可以将单向阀芯5稳定地定位在压杆2的排出通道210中。
在压杆2和头帽6等组成的压帽组件中,头帽6具有导出通道61,压杆2具有排出通道210,压杆2连接至头帽6。压帽组件还可以包括上述单向阀芯5。单向阀芯5的盖部52容置于头帽6的导出通道61,单向阀芯5的柱部51插入压杆2的排出通道210,借此,容许容器100的内容物CW从排出通道210单向流出至导出通道61。
图示实施方式中,导出通道61可以包括竖孔612和横孔611。竖孔612的下端可以连通排出通道210(图8A中,排出通道210的上端),竖孔612的上端连通横孔611(图8A中,横孔611的左端),单向阀芯5的盖部52容置于竖孔612。
图8A示出了从图1B中的右侧看时压帽组件的状态,而图12示出了图1B中E处的局部放大构造。结合图8A和图12,竖孔612内设置有向下凸伸的凸柱62。图中,凸柱62从竖孔612的顶表面向下凸伸。凸柱62挡住横孔611的部分横截面。也即,凸柱62的凸伸高度足以遮挡横孔611的横截面的一部分,例如在高度上遮挡横截面的50%。单向阀芯5的盖部52设置成可抵接凸柱62的下端而停止继续向上运动,如图8B所示。通过设置凸柱62,可以有效防止盖部52偏转到横孔611中。
可以参见图12,压杆2的上端卡入竖孔612中,借此,压杆2连接至头帽6。图中,压杆2的上端的外周面可以设置有凹部221,而竖孔612的内孔面可以设置有凸起613,压杆2的上端插入竖孔612中,通过凸起613卡入凹部221,而实现压杆2与头帽6的卡接。
下面示例性地描述上述单向阀芯5在容器100中的活动过程。初始时,单向阀芯5由于重力作用通过盖部52搁置在压杆2的上端,如图8A所示。在从图4经由图6到图7的按压压杆2的过程中,空气或者内容物CW可以从压杆2的排出通道210向上运动,到达压杆2的上端时,会将单向阀芯5顶起,从图8A到图8B。此时,内容物CW经由前述其他点M2与排出通道210(杆孔的孔壁)之间限定的流通通道S5,再经由盖部52与竖孔612之间的间隙,到达横孔611,从而经由导出通道61导出。
作为具体示例,例如,单向阀芯5的柱部51的竖向长度可以是5.9mm,盖部52为圆板,直径例如可以是4.9mm,竖向厚度例如可以是1mm,环线CL的直径例如可以是2.93mm,排出通道210的孔直径例如可以是3mm。上述单向阀芯5可以稳定地置放于压杆2的排出通道210中,不易摇晃。而且,上述单向阀芯5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
容器100还可以包括压盖7,压盖7可以与头帽6等一起组成压帽组件,压帽组件还可以包括压杆2。压杆2沿竖向X1(也即,上下方向)可按压地设置于容器本体20。竖向X1也是沿着容器100、泵组件10、压杆2等的中心轴线O1的方向,也可以称之为容器100、泵组件10、压杆2的轴向,也是压杆2的按压活动方向。
图13示出了头帽6和压盖7的分解构造。压盖7也常常称之为大圈,可以安装于容器本体20上,头帽6连接于压杆2,如图1B所示。
压盖7和头帽6中的第一方可以具有适配柱81。适配柱81的外柱面811设置有凹部812。压盖7和头帽6中的第二方具有适配孔82,适配孔82的内孔面821设置有凸起822。图示实施方式中,前述第一方是压盖7,也即,前述第二方是头帽6。下面以适配柱81设置于压盖7而适配孔82设置于头帽6为例进行描述。
结合图13至图15,适配柱81设置成可插入适配孔82内,并且头帽6设置成可在周向C0上相对于压盖7从第一位置PC1(如图15所示)切换至第二位置PC2(如图14所示)。如图15所示,在第一位置PC1,凸起822卡入凹部812中,借此,限制头帽6相对于压盖7沿竖向X1活动。如图14所示,在第二位置PC2,凸起822位于适配柱81的外柱面811与适配孔82的内孔面821之间形成的避让空间S6内,允许头帽6相对于压盖7沿竖向X1活动。可以理解,周向C0也即绕着压杆2的按压活动路线的方向。
使用时,可以使得头帽6相对于压盖7处于第一位置PC1,此时,头帽6的凸起822卡入压盖7的凹部812中,头帽6无法相对于压盖7沿竖向X1活动,使得头帽6在竖向X1上相对于压盖7固定。也即,至少在没有足够的外力作用时,无法沿竖向X1相对于压盖7活动。因此,压杆2无法相对于容器本体20进行按压,也即,保持就位。相对于压盖7将头帽6从第一位置PC1旋转至第二位置PC2,使得凸起822位于适配柱81的外柱面811与适配孔82的内孔面821之间形成的避让空间S6内,允许头帽6相对于压盖7沿竖向X1活动,也即,压杆2可以相对于容器本体20灵活按压。
参见图13,适配柱81的外柱面811可以包括以圆弧线为准线的圆弧柱面813以及以相对于该圆弧线内凹的线条为准线的避让柱面814。避让柱面814可以接续于圆弧柱面813,也即,避让柱面814紧邻于圆弧柱面813。凹部812可以设置于圆弧柱面813。
圆弧柱面813的准线是圆弧线,而避让柱面814的准线是一相对于该圆弧线内凹的线条。如前面提及的,准线也即形成柱面的定曲线。也即,作为避让柱面814的准线的线条可以是相对于圆弧线朝向中心轴线O1内缩的任一曲线,包括直线。该曲线的任一点相对于圆弧线更靠近中心轴线O1即可。图示实施方式中,该线条即为直线,也即,避让柱面814为平直面。
适配孔82的内孔面821可以是与适配柱81的圆弧柱面813适配的圆柱面。也即,如果适配柱81沿着圆弧柱面813的圆弧线所在的圆线补足为完整的圆柱,则适配孔82可以与该圆柱间隙配合,例如,适配孔82的孔径可以比该圆柱的直径大1mm以内。这样,适配孔82的内孔面821可以与适配柱81的圆弧柱面813适配。忽略凸起822时,适配柱81可以恰好适配于适配孔82内。
如图14所示,在第二位置PC2,凸起822可以位于避让柱面814与内孔面821之间形成的避让空间S6内。
上述设置通过准线为圆弧线的圆弧柱面813与适配孔82形成适配、定位,同时通过准线相对于该圆弧线内凹的避让柱面814来与内孔面821之间形成避让空间S6,从而可以容置凸起822而不妨碍头帽6相对于压盖7沿竖向X1活动。
可以理解,头帽6在周向C0上相对于压盖7从第一位置PC1切换至第二位置PC2,可以是头帽6直接从第一位置PC1旋转至第二位置PC2。头帽6相对于压盖7从第一位置PC1切换至第二位置PC2也可以是,头帽6相对于压盖7先沿竖向X1活动再旋转。例如,图示实施方式中,后面会提到,头帽6相对于压盖7先从图15的状态沿竖向X1向上活动,然后再旋转,然后再沿竖向X1向下活动至图14的状态。
如图14所示,适配柱81的外柱面811可以包括相对于第一对称线L1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弧柱面813。适配柱81的外柱面811还可以包括相对于第二对称线L2对称分布的两个避让柱面814。第一对称线L1和第二对称线L2可以彼此垂直。这样,头帽6反转或是正转,均可以从第一位置PC1旋转至第二位置PC2,操作更加方便。
上述两个圆弧柱面813可以各自设置有凹部812。并且两个圆弧柱面813的凹部812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对称线L1对称分布。进一步,适配孔82可以设置有两个凸起822,在第一位置PC1,两个凸起822可以分别卡入两个圆弧柱面813的凹部812,如图15所示。
图示实施方式中,凸起822可以具有弹性,例如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制成。该弹性使得凸起822在沿竖向X1的预定外力下脱出凹部812,例如,手动向上拉动头帽6,即可使得凸起822脱离凹部812,例如,预定外力可以是10N以内。进一步,凹部812还可以限制头帽6相对于压盖7沿周向活动,例如,凹部812可以是凹坑形式,如图7所示。
此时,可以直接通过手动拉动头帽6,使得凸起822脱离凹部812以后,再使得头帽6(压杆2)相对于压盖7旋转至凸起822对应避让空间S6的位置,然后压杆2连带头帽6均可以相对于压盖7自由地上下活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凹部812可以是沿周向C0延伸的凹槽,这样,头帽6从第一位置PC1旋转至第二位置PC2时,凸起822可以自然脱离凹槽。此时,可以相对于压盖7旋转头帽6(压杆2),使得凸起822脱离凹部812到达避让空间S6。此后,压杆2连带头帽6便可以相对于压盖7自由地上下活动。
图示实施方式中,压盖7还可以具有基柱83。适配柱81可以从基柱83的顶端凸伸。基柱83可以具有螺纹孔831。适配柱81具有柱心孔810。螺纹孔831可以与柱心孔810连通且以柱心孔810的孔心线为中心轴线(均示出为O1)。压盖7可以通过螺纹孔831螺纹连接在容器本体20的瓶口201处。另外,压杆2可以依次穿过适配柱81的柱心孔810、压盖7的螺纹孔831包围的瓶口201而到达容器本体20内部。
上述帽盖组件结构简单、紧凑,容易生产,且制造成本低,可以轻易地实现压杆保持就位和灵活按压的切换。
作为示例,可以预先将头帽6带动压杆2及内置件1一起按压到底,如图1A所示。图1A所示的状态可以作为容器100的初始包装状态。此时,头帽6的凸起822可以卡入压盖7的凹部812中,可以将容器100锁定在初始包装状态。
用户需要使用时,可以向上拉动头帽6,使得具有弹性的凸起822产生一定的变形而脱出凹部812,从而到达如图1B所示的状态。此时,头帽6、压杆2以及内置件1可以均处于最高位置。
然后,可以旋转头帽6,连带压杆2和内置件1一起,这可以参考图5A、图5B至图5C。这一旋转过程中,使得内置件1的滑块131从竖向滑槽331的顶端旋转至周向滑槽332而悬挂,进一步可以越过周向滑槽332中的凸起3321而锁定在周向滑槽332的侧壁和凸起3321之间,从而可以将内置件1锁定在该最高位置。而且,这一旋转过程之后,头帽6及压杆2可以相对于压盖7及容器本体20旋转至头帽6的凸起822对应避让空间S6的位置。
将内置件1锁定在最高位置以后,头帽6的凸起822处于避让空间S6的上侧,因而可以相对于压盖7及容器本体20自由地上下按压连带着头帽6及压杆2。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泵组件,适于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包括压杆,所述压杆具有杆本体、连接部底壁、连接部侧壁和活塞部,所述杆本体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底壁上,所述连接部侧壁从所述连接部底壁向上凸伸且设置于所述杆本体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还包括:
主壳体,具有底壳体、内筒壳体和外筒壳体,所述内筒壳体和所述外筒壳体均从所述底壳体向上凸伸,所述内筒壳体圈围出筒形腔室,所述外筒壳体位于所述内筒壳体外围而与所述内筒壳体之间限定出环形空间,所述底壳体在所述内筒壳体圈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所述容器本体连通的泵吸口;以及
内置件,具有顶壳壁、内筒壁和外筒壁,所述内筒壁和所述外筒壁均从所述顶壳壁向下凸伸,所述内筒壁圈围出供所述杆本体穿过的穿孔,所述外筒壁位于所述内筒壁外围而与所述内筒壁之间限定出环形腔室;
所述连接部底壁设置于所述筒形腔室,所述连接部侧壁与所述内筒壳体的内壁面可滑动地密封接触,所述活塞部设置于所述环形腔室并且分别与所述内筒壁的外壁面和所述外筒壁的内壁面可滑动地密封接触;
所述内置件设置成可在所述外筒壳体内从较低位置活动至较高位置,在所述较低位置,所述内置件的所述外筒壁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环形空间内,在所述较高位置,所述内置件设置成可通过锁定结构锁定在所述较高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壁与所述外筒壳体通过滑块在竖向滑槽中滑动而滑动配合,所述滑块和所述竖向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筒壁的外壁面和所述外筒壳体的内壁面中的第一方和第二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方设置有周向滑槽,所述周向滑槽与所述竖向滑槽连通,在所述较高位置,所述内置件通过所述滑块沿周向滑动到所述周向滑槽内而锁定在所述较高位置,其中,所述滑块和所述周向滑槽构成所述锁定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滑槽中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具有在周向上从所述竖向滑槽的近侧朝向远侧逐渐变高的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壁的内壁面和所述杆本体的外周面中的第一方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内筒壁的内壁面和所述杆本体的外周面中的第二方设置有与所述凸条滑动配合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是所述外筒壁的外壁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组件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所述滑块和对应的多个所述竖向滑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设置成在所述内置件处于所述较低位置的状态下允许:
所述压杆的所述连接部底壁抵接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底壳体,所述内置件的所述外筒壁的下端与所述底壳体在竖向上具有间隙;和/或
所述压杆的所述活塞部与所述内置件的所述顶壳壁抵接,并且在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内筒壳体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设置成在所述内置件处于所述较高位置的状态下允许:
所述压杆相对于所述内置件向下活动至抵接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底壳体,而所述活塞部始终分别与所述内筒壁的外壁面和所述外筒壁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和/或
所述内置件的所述内筒壁和所述外筒壁的下端与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内筒壳体的上端之间的高度差少于所述外筒壳体的高度的10%。
10.一种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并用于排出所述容器本体中的内容物。
CN202210247464.7A 2022-03-14 2022-03-14 容器及其泵组件 Active CN114644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7464.7A CN114644174B (zh) 2022-03-14 2022-03-14 容器及其泵组件
PCT/CN2023/079954 WO2023174094A1 (zh) 2022-03-14 2023-03-07 容器及其泵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7464.7A CN114644174B (zh) 2022-03-14 2022-03-14 容器及其泵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4174A CN114644174A (zh) 2022-06-21
CN114644174B true CN114644174B (zh) 2024-02-20

Family

ID=8199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7464.7A Active CN114644174B (zh) 2022-03-14 2022-03-14 容器及其泵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4174B (zh)
WO (1) WO20231740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4174B (zh) * 2022-03-14 2024-02-20 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容器及其泵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9925A (zh) * 1996-10-15 1999-12-29 普罗格特-甘布尔公司 分配泵的锁定装置
CN101232949A (zh) * 2005-07-29 2008-07-30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排出容器
JP2009208830A (ja) * 2008-03-06 2009-09-17 Canyon Corp 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
CN106904364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丁要武 按压泵
CN110155489A (zh) * 2019-06-18 2019-08-23 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9516C2 (de) * 1997-07-10 1999-04-22 Georg Wiegner Pumpe zum dosierten Austragen von flüssigen, gelartigen oder viskosen Substanzen
JP4432159B2 (ja) * 1999-04-14 2010-03-17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ポンプ
JP2006297216A (ja) * 2005-04-18 2006-11-02 Mitani Valve Co Ltd 噴射装置、および噴出器
BRPI0721382B1 (pt) * 2007-02-17 2019-04-16 Yaowu Ding Bomba de loção
CN114644174B (zh) * 2022-03-14 2024-02-20 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容器及其泵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9925A (zh) * 1996-10-15 1999-12-29 普罗格特-甘布尔公司 分配泵的锁定装置
CN101232949A (zh) * 2005-07-29 2008-07-30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排出容器
JP2009208830A (ja) * 2008-03-06 2009-09-17 Canyon Corp 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
CN106904364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丁要武 按压泵
CN110155489A (zh) * 2019-06-18 2019-08-23 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74094A1 (zh) 2023-09-21
CN114644174A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31827B1 (ko) 펌프 타입 컴팩트 용기
KR102044128B1 (ko) 펌프 용기
US6200055B1 (en) Dispenser device for dispensing metered doses of viscous material
KR101900419B1 (ko) 이중 용기
KR200453458Y1 (ko) 이중 펌프구조를 가진 디스펜서
PL200833B1 (pl) Dozownik z pojemnikiem aplikowanego środka oraz pompka do dozownika
JPH03696A (ja) ディスペンサー
CN114644174B (zh) 容器及其泵组件
KR101817077B1 (ko) 수동식 이중 분사장치
JP2019506214A (ja) 2つの内容物用の包装吐出装置
KR20180108070A (ko) 이종물질혼합용기
JP5090517B2 (ja) 押出し容器
KR102272109B1 (ko) 샴푸 용기용 펌프 디스펜서
KR102237203B1 (ko) 펌프 용기의 내용물 펌핑장치
WO2001092146A9 (en) Manually actuated pump assembly
JP2019177939A (ja) ポンプ機構及び吐出器
CN212244510U (zh) 用于液体分配装置的泵送组件及液体分配装置
KR20210064893A (ko) 이종 내용물 토출 용기
CN114786530B (zh) 双重容器
WO2024106439A1 (ja) 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吐出容器及び内容物入り吐出容器
CN115281433A (zh) 化妆品容器及化妆品
JP3238239U (ja) 容器用蓋装置
US20240181480A1 (en) Bottom-fillable spray bottle
CN212474537U (zh) 不同种类内容物排出容器
KR102643135B1 (ko) 액체 분사를 위한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