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3945A -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3945A
CN114643945A CN202011497624.0A CN202011497624A CN114643945A CN 114643945 A CN114643945 A CN 114643945A CN 202011497624 A CN202011497624 A CN 202011497624A CN 114643945 A CN114643945 A CN 114643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ntroller
call
environment
answ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76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婕
陈少孟
刘鹏
张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Desay SV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Desay SV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Desay SV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Desay SV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76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3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3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3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75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 H04M1/6083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by interfacing with the vehicle audio system
    • H04M1/609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by interfacing with the vehicle audio system including a wireless inte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获取电话任务信号;获取车辆内外的各项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若是,则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根据自动设置指令,对各项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使其满足电话接听要求,并提醒用户接听电话。该方法能够对多项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为用户接听电话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进而减少驾驶员因分心手动操作创造适合接听电话的空间而引起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利于驾驶员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为接听电话提供了良好的安全驾驶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内环境自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几乎家家必备,汽车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而且,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部分车辆都配设有各式各样的检测装置,以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汽车内外的各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使驾驶员能够及时了解到汽车内外的环境参数并完成调节,大大提升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但是,现阶段的汽车仅能实现对车内外各项环境参数的自动检测,并不能实现对各项环境参数的自动调节。也就是说,想要对车内外环境参数进行调节,还需要依赖驾驶员手动完成,认为做出反馈操作以及选择。而这种通过驾驶员手动调节各项参数的方法不仅效率较低,还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不利于驾驶员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在驾驶员接听车载蓝牙电话的过程中,若还需要驾驶员额外分心去调节车内音乐声音、关闭车窗、调节灯光、调节空调风量等,则会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形成严重干扰,极易导致危险驾驶,甚至引起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开发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以使车内外的各项环境参数能够根据电话接听信号进行自适应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基于座舱域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车辆内外的多个检测传感装置,该方法包括:
获取电话任务信号;
获取车辆的各项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所述环境参数为车辆内部环境参数,车辆内部环境参数包括车窗打开状态、车内声音大小、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
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若是,则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
根据自动设置指令,对各项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使其满足电话接听要求,并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车辆的各项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步骤,包括:
通过车窗控制器获取车窗打开状态;
通过空调控制器获取空调风量以及车内气体循环模式;
通过麦克风获取车内声音大小;
将车窗打开状态、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以及车内声音大小分别经CAN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若是,则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步骤,包括:
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将车窗打开状态、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以及车内声音大小分别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与预设指标相吻合;
当各项环境参数与预设指标完全相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器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当各项环境参数与预设指标不完全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针对不吻合的环境参数下达相对应的自动设置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指标包括车窗关闭、空调风量小于等于两档、车内气体循环模式为内循环、车内声音小于等于60分贝。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参数还包括车辆外部环境参数,所述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包括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天气状态。
进一步的,针对车辆外部环境参数,所述获取车辆的各项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步骤,包括:
通过光线检测器获取车外光线强度;
通过PM2.5监测器获取空气质量指数,以检测当前行驶环境的空气质量;
通过智能联网获取当前行驶路段的天气状态;
将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指数、天气状态分别经CAN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若是,则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步骤,包括:
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将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指数以及天气状态分别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与预设指标相吻合;
当各项环境参数均与预设指标相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器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当车外光线强度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则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以通过改变车灯工作模式实现对车外光线强度的调节,使其满足接听电话所需的安全驾驶要求;
当空气质量指数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会控制车窗关闭,同时将车内气体循环模式设置为内循环后,再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当天气状态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会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器提醒用户,当前天气状态不适合接听电话。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指标包括车外光线强度大于等于50lx、空气质量指数小于等于50、天气状态为无强降雨。
一种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系统,基于上述的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座舱域控制器,所述座舱域控制器能够通过智能联网获取天气状态,且所述座舱域控制器通信连接有车窗控制器、空调控制器、麦克风、光线检测器、PM2.5监测器、车灯控制器以及多个车载摄像头;多个摄像头用于获取车辆外部的环境影像,所述车灯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调节车灯工作模式,所述PM2.5监测器用于实时检测车辆外部的空气质量,所述光线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外部环境的光线强度,所述麦克风用于获取车内声音大小,所述空调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调节空调风向以及改变车内气体循环模式,所述车窗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控制车窗开启或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检测车内外的各项环境参数,如车窗打开状态、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车内声音大小等,并将其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由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对于不满足电话接听要求的环境参数,下发自动调节指令,由对应的控制模块完成对该环境参数的自动调整,有效避免了驾驶员在接听电话过程中的手动调节。该方法的实施利于改善用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接听电话的体验效果,能够有效减少驾驶员因分心手动操作创造适合接听电话的空间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利于驾驶员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为接听电话提供了良好的安全驾驶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的信息流转过程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主要基于座舱域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车辆内外的多个检测传感装置。其中,座舱域控制器作为整车的主要控制中心。当车辆被启动产生信号时(如车辆速度、空调风量、摄像头识别道路交通标示等),CAN便会不停的接收上述各模块上传的数据并形成记录。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具体包括:
101、获取电话任务信号。
由于CAN在持续监测和获取车内各信号,所以当电话任务信号进来时,CAN会立即将电话任务信号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随后进入对各项环境参数的获取和调节流程。
本技术方案中,CAN在传输数据过程中,需要先将数据传输至整车网络,由整车网络综合计算后再继续传送至座舱域控制器内。随后,座舱域控制器才会根据电话接听的最佳环境(车窗关闭、车内保持相对安静、车外光线明亮驾驶环境安全等)对各项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和自动调节。
102、获取车辆内外的各项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
这里所说的环境参数包括车辆内部环境参数和车辆外部环境参数。车辆内部环境参数至少包括车窗打开状态、车内声音大小、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等。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则至少包括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天气状态等。
为了获取车辆内部环境参数,一般通过车窗控制器获取车窗打开状态(即车窗是关闭的还是打开的),通过空调控制器获取空调风量以及车内气体循环模式,通过麦克风获取车内声音大小。最后,将获取到的车窗打开状态、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以及车内声音大小分别经CAN(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
当然,若是获取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则一般通过光线检测器获取车外光线强度,PM2.5监测器获取空气质量指数,以检测当前行驶环境的空气质量,通过智能联网获取当前行驶路段的天气状态。最后,再将获取的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指数、天气状态分别经CAN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
总而言之,对车辆内部环境参数和车辆外部环境参数的获取都是通过对应的控制模块或传感装置实现的,且获得的结果都需要经CAN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即数据的传输方式是类似的。当然,这里所说的车辆内部环境参数和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参数,如通过车内摄像头获取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若驾驶员当前处于疲劳状态,则判定不适宜接听电话,会提高驾驶风险,此时需提醒驾驶员最好不要接听电话。若驾驶员当前不处于疲劳状态,则可以提醒驾驶员接听电话。
103、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若是,则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
如果座舱域控制器接收到的是车辆内部环境参数,如车窗打开状态、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以及车内声音大小等,那么座舱域控制器会首先将这些车辆内部环境参数与座舱域控制器内部的预设指标进行比较,判断各项车辆内部环境参数是否与预设指标相吻合。当各项车辆内部环境参数与预设指标都完全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会通过麦克风或车载显示器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当各项车辆内部环境参数与预设指标不完全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会针对不吻合的环境参数下达对应的自动设置指令,以通过对应的控制部件实现对不符合要求的环境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以使其满足接听电话的要求,为用户提供最佳的电话接听环境。本实施例中,在座舱域控制器内,针对车窗打开状态设置的预设指标是车窗关闭,针对空调风量设置的预设指标是空调风量需小于等于两档,针对车内气体循环模式设置的预设指标是采用气体内循环模式,而针对车内声音设置的预设指标是车内声音需小于等于60分贝。当然,针对各项车辆内部环境参数设置的预设指标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节,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当然,如果座舱域控制器接收到的是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如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天气状态等,那么座舱域控制器也会将获取到的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先与座舱域控制器内部的预设指标进行比较,判断各项车辆外部环境参数是否与对应的预设指标相吻合。当各项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均与预设指标完全相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器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如果出现车外光线强度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则舱域控制器会下发自动设置指令,以通过改变车灯工作模式实现对车外光线强度的调节,使其满足接听电话所需的安全驾驶要求。如果出现空气质量指数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会控制车窗关闭,同时将车内气体循环模式设置为内循环,即尽量减少外部空气对驾驶员的影响,然后再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如果出现天气状态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如遇上强降雨或泥石流或暴风雪等天气,此时座舱域控制器是无法对天气状态进行调节改变的,所以座舱域控制器只能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器提醒用户,当前天气状态不适合接听电话,并建议驾驶员寻求安全停车点躲避恶劣天气,否则会增加驾驶的危险系数。本实施例中,在座舱域控制器内,针对车外光线强度设置的预设指标是车外光线强度大于等于50lx,针对空气质量设置的预设指标是空气质量指数小于等于50,针对天气状态设置的预设指标是无强降雨以及无暴风雪。
本技术方案中,针对车辆内部环境参数和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分别进行了举例说明,也就是说,在实际对电话接听环境的调节过程中,可以是针对车辆内部环境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也可以是针对车辆外部环境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当然,也可以是针对车辆内部环境参数和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同时进行自适应调节,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104、根据自动设置指令,对各项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使其满足电话接听要求,并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这里所说的对各项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主要是指座舱域控制器能够调节的环境参数,如座舱域控制器通过车窗控制器控制车窗打开或关闭,以改变车窗打开状态、通过空调控制器改变空调风量以及车内气体循环模式、通过控制车内音乐暂停或降低音量来减少车内声音大小、通过改变车灯工作模式实现对车外光线强度的调节、通过关闭车窗并开启内循环来减少车辆外部空气对驾驶员的影响等。但是,对于一些不可改变的因素,如糟糕的天气状态(强降雨或暴风雪等),座舱域控制器是无法实现调节的,只能提醒驾驶员接听电话的危险性,以引起驾驶员的重视。
作为优选的,还可以通过设置在车辆周围的多个摄像头获取当前道路情况,如当前行驶道路是否拥堵、是否路况较为复杂(高速路、立交桥、隧道或停车场等),若是,则座舱域控制器会认为当前路段需要驾驶员集中较高的注意力,并不适合接听电话,并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屏提醒驾驶员,驾驶环境复杂不宜接听电话。
作为优选的,还可以在方向盘上方安装内置摄像头,使内置摄像头正对驾驶员脸部拍摄,以获取驾驶员的驾驶员状态,判断其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具体的,可以通过内置摄像头获取驾驶员的眨眼频率,当眨眼频率大于等于阈值,则可以认为驾驶员不处于疲劳状态,否则,认为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当然,这里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判定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判断手段,在此不做限制。当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时,座舱域控制器会认为,当前驾驶员本身的注意力集中度较低,不适宜再分心接听电话,进而会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屏提醒驾驶员,不建议其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继续接听电话,提高驾驶风险。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通过实时检测车内外的各项环境参数,如车窗打开状态、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车内声音大小等,并将其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由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对于不满足电话接听要求的环境参数,下发自动调节指令,由对应的控制模块完成对该环境参数的自动调整,有效避免了驾驶员在接听电话过程中的手动调节。该方法的实施利于将车辆内外存在的各种传感装置、摄像头、行车系统、座舱域控制器以及空调系统等实现真正的串联和整合,提高了对各项数据处理的逻辑性和整合利用效果。利于改善用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接听电话的体验效果,能够有效减少驾驶员因分心手动操作创造适合接听电话的空间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利于驾驶员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为接听电话提供了良好的安全驾驶保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系统,用于实现实施例1中的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具体包括座舱域控制器,所述座舱域控制器能够通过智能联网获取天气状态,且所述座舱域控制器通信连接有车窗控制器、空调控制器、麦克风、光线检测器、PM2.5监测器、车灯控制器以及多个车载摄像头;多个摄像头用于获取车辆外部的环境影像,所述车灯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调节车灯工作模式,所述PM2.5监测器用于实时检测车辆外部的空气质量,所述光线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外部环境的光线强度,所述麦克风用于获取车内声音大小,所述空调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调节空调风向以及改变车内气体循环模式,所述车窗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控制车窗开启或关闭。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座舱域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车辆内外的多个检测传感装置,该方法包括:
获取电话任务信号;
获取车辆的各项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所述环境参数为车辆内部环境参数,车辆内部环境参数包括车窗打开状态、车内声音大小、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
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若是,则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
根据自动设置指令,对各项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使其满足电话接听要求,并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辆的各项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步骤,包括:通过车窗控制器获取车窗打开状态;
通过空调控制器获取空调风量以及车内气体循环模式;
通过麦克风获取车内声音大小;
将车窗打开状态、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以及车内声音大小分别经CAN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若是,则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步骤,包括:
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将车窗打开状态、空调风量、车内气体循环模式以及车内声音大小分别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与预设指标相吻合;
当各项环境参数与预设指标完全相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器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当各项环境参数与预设指标不完全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针对不吻合的环境参数下达相对应的自动设置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指标包括车窗关闭、空调风量小于等于两档、车内气体循环模式为内循环、车内声音小于等于60分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还包括车辆外部环境参数,所述车辆外部环境参数包括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天气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车辆外部环境参数,所述获取车辆的各项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步骤,包括:
通过光线检测器获取车外光线强度;
通过PM2.5监测器获取空气质量指数,以检测当前行驶环境的空气质量;
通过智能联网获取当前行驶路段的天气状态;
将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指数、天气状态分别经CAN传输至座舱域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电话接听要求,若是,则提醒用户接听电话;否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步骤,包括:
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将车外光线强度、空气质量指数以及天气状态分别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判断各项环境参数是否与预设指标相吻合;
当各项环境参数均与预设指标相吻合,则座舱域控制器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器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当车外光线强度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则舱域控制器下发自动设置指令,以通过改变车灯工作模式实现对车外光线强度的调节,使其满足接听电话所需的安全驾驶要求;
当空气质量指数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会控制车窗关闭,同时将车内气体循环模式设置为内循环后,再提醒用户接听电话;
当天气状态与预设指标不吻合,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会通过麦克风或显示器提醒用户,当前天气状态不适合接听电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指标包括车外光线强度大于等于50lx、空气质量指数小于等于50、天气状态为无强降雨。
9.一种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系统,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座舱域控制器,所述座舱域控制器能够通过智能联网获取天气状态,且所述座舱域控制器通信连接有车窗控制器、空调控制器、麦克风、光线检测器、PM2.5监测器、车灯控制器以及多个车载摄像头;多个摄像头用于获取车辆外部的环境影像,所述车灯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调节车灯工作模式,所述PM2.5监测器用于实时检测车辆外部的空气质量,所述光线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外部环境的光线强度,所述麦克风用于获取车内声音大小,所述空调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调节空调风向以及改变车内气体循环模式,所述车窗控制器用于根据自动设置指令控制车窗开启或关闭。
CN202011497624.0A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4643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7624.0A CN114643945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7624.0A CN114643945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3945A true CN114643945A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7624.0A Pending CN114643945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39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2473A (zh) * 2022-09-06 2022-12-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氛围模式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4463A (en) * 1989-10-27 1991-12-24 Nissan Motor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2002057754A (ja) * 2000-08-08 2002-02-22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話情報提示装置
CN204810370U (zh) * 2015-05-25 2015-11-25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的电话接听装置
CN107800852A (zh) * 2017-10-18 2018-03-13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接听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565250A (zh) * 2020-03-25 2020-08-2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车载接听电话的方法、系统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4463A (en) * 1989-10-27 1991-12-24 Nissan Motor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2002057754A (ja) * 2000-08-08 2002-02-22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話情報提示装置
CN204810370U (zh) * 2015-05-25 2015-11-25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的电话接听装置
CN107800852A (zh) * 2017-10-18 2018-03-13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接听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565250A (zh) * 2020-03-25 2020-08-2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车载接听电话的方法、系统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2473A (zh) * 2022-09-06 2022-12-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氛围模式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6313A (zh) 一种提升汽车安全驾驶的方法和系统
CN109869067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和雨量传感器的车窗自动控制系统
CN114071841B (zh) 车辆氛围灯控制系统和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60857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1883125A (zh) 一种车辆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347932A (zh) 基于车内乘员状态的车辆个性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643945A (zh)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接听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12804799A (zh) 一种节能型隧道安全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智能控制调光的方法
CN117284194B (zh) 一种汽车灯光控制系统
CN113858911B (zh) 车辆及其座舱空气净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734771A (zh)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车内空气质量保障方法和系统
CN110979156A (zh) 一种基于环境光检测的汽车前照灯亮度自适应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13119687B (zh) 一种汽车车内空气、空调工作方式自动控制方法
US2023018275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oriving user alertness in an autonomous vehicle
CN105788329A (zh) 无人车自动敞篷方法及自动敞篷无人车
CN104508595B (zh) 提供多级对准稳定性指示的车辆成像系统
CN105034747A (zh) 一种防止前车尾气侵入的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199174B (zh) 车窗调控方法、介质、电子设备、调控系统及车辆
CN115101027B (zh) 一种车载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2519578A (zh) 一种汽车车载视觉装置亮度自动调节方法
US20240132079A1 (en) Comprehensive user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CN115929159A (zh) 一种基于远程安全降窗的汽车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016833B (zh) 一种汽车控制装置及系统
KR102624270B1 (ko) 차량 운전자의 시야 순응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6022158B (zh) 多域控制器协作的驾驶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