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9317B -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9317B
CN114639317B CN202210237571.1A CN202210237571A CN114639317B CN 114639317 B CN114639317 B CN 114639317B CN 202210237571 A CN202210237571 A CN 202210237571A CN 114639317 B CN114639317 B CN 114639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oove
reflection reducing
display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75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9317A (zh
Inventor
杨镇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75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9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9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9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9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9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功能层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背光面的一侧的支撑层,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侧面设有微纳米槽,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降反射材料,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的密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显示模组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提高显示模组的对比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显示模组的重量。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OLED显示面板由于其轻薄和可折叠的特性广受市场青睐,但是也由于OLED显示面板的轻薄特性也使得OLED显示面板较为脆弱。
因此,在柔性OLED显示模组的背面往往需要增加一层具有保护和支撑功能的金属支撑板。随着用户对移动终端手感、视觉等方面体验的要求逐渐提高,现有的显示模组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在轻薄化和高对比度方面的需求。所以亟待设计一种能够降低屏幕反射率、提高对比度且重量较轻的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其能够有效降低支撑层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提高显示模组的对比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显示模组的重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功能层;
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背光面的一侧,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侧面设有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降反射材料,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的密度。
可选的,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包括黑色油墨,所述黑色油墨中油墨微粒的粒径小于所述微纳米槽的槽宽。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有黑色油墨,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光学降反射材料。
可选的,在垂直所述支撑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300nm~480nm,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50μm~75μm,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为2mm~3mm。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均填充有光学降反射材料,所述光学降反射材料包括多膜层降反射结构,所述多膜层降反射结构包括至少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光学膜层,且相邻两所述光学膜层的折射率不同。
可选的,所述多膜层降反射结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降反射单元,所述降反射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且所述第一材料层远离所述支撑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6~1.8,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1.9。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垂直所述显示功能层的方向上的竖直截面为倒梯形。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功能层;
在所述显示功能层背光面的一侧形成支撑层,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形成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降反射材料,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的密度。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通过在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面设置微纳米槽,使用黑色降反射材料填充微纳米槽,可以降低支撑层的反射率、提高对比度,同时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的密度,黑色降反射材料取代了原有的支撑层材料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重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膜层降反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作为标示使用,并没有强加数字要求或建立顺序。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型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型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在现有技术中,柔性OLED显示模组的背面往往需要增加一层具有保护和支撑功能的金属支撑板。随着用户对移动终端手感、视觉等方面体验的要求逐渐提高,现有的显示模组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在轻薄化和高对比度方面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体参照图1-图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
显示功能层200;
具体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A1和弯折区A2;所述显示功能层200包括显示面板40,所述显示面板40包括相对设置显示段401和绑定段402,以及连接所述显示段401和所述绑定端的连接段403,所述绑定段402位于所述显示段401的背光面一侧。
具体地,所述显示段401位于所述显示区A1内,用于显示画面,所述显示面板40的显示段401的出光面依次设置有偏光片层50、光学透明胶层60、盖板70和触控功能层80;
具体地,所述显示段401和所述绑定端之间设置有背板30、缓冲层20和支撑层10,其中所述支撑层1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合金或者硬度较高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硬度较大的不锈钢(SUS)或钛等合金。
支撑层10,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200背光面的一侧,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侧面设有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降反射材料,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10的材料的密度。
具体地,由于显示面板40显示时外界的环境光会导致显示面板40的对比度不高,显示效果不佳,同时在显示模组中支撑层10为显示模组中质量最大的一层结构,因此,通过在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微纳米槽,在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降反射材料,黑色降反色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环境光,降低显示模组的环境的反射,进而提高显示模组的对比度,通过在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微纳米槽,将黑色降反射材料填充至微纳米槽内,由于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支撑层10的材料的密度,将支撑层10上的微纳米槽采用黑色降反射材料填充,使得黑色降反射材料取代了原有的支撑层10材料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重显示模组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微纳米槽的可以为不规则的凹槽,其形成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制,其边缘的形状不作限制。
具体地,所述微纳米槽有多个,其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
具体地,所述微纳米槽可以采用酸液刻蚀的手段形成,所述酸液可以为氢氟酸。
具体地,所述微纳米槽的最深的深度范围可以为2nm~200nm,例如2nm、28nm、30nm、32nm、80nm、120nm、200nm中的任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地,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包括但不限制为黑色油墨1001,所述黑色油墨1001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流平后UV固化或者是纳米注塑的方式填充至微纳米凹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微纳米槽,使用黑色降反射材料填充微纳米槽,可以降低支撑层10的反射率、提高对比度,同时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10的材料的密度,黑色降反射材料取代了原有的支撑层10材料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重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包括黑色油墨1001,所述黑色油墨1001中油墨微粒的粒径小于所述微纳米槽的槽宽。
具体地,所述黑色油墨1001可以起到吸收环境光线的作用,进而起到降低支撑层10的材料对环境光的反射率,使得显示模组的显示画面对比度更高。
具体地,所述黑色油墨1001中油墨微粒的粒径可以在1nm以上100nm以下。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为黑色油墨1001,能够有效吸收显示模组的环境光,降低支撑层10的反射率,黑色油墨1001中的油墨微粒粒径较小,能够与微纳米槽的槽宽(默认微纳米槽的长度大于其宽度)相匹配,使得黑色油墨1001填充于所述微纳米槽之后,黑色油墨1001与微纳米槽因锚栓效应结合更为紧密,黑色油墨1001不易脱落,降反射效果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100,所述支撑层10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200,所述第一凹槽1100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有黑色油墨1001,所述第一凹槽1100内填充光学降反射材料。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升支撑层10的将反射效果以及使得支撑层10的重量能够进一步降低,在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第一凹槽1100,所述第一凹槽1100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所述微纳米槽,例如,所述微纳米槽的宽度最小可以为42nm,深度最大可以为30nm,所述第一凹槽1100的深度可以为400nm,宽度可以不作限制,所述微纳米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00的内壁上,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油墨1001(黑色降反射材料)。
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1100内填充有光学降反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具有高折射率差的层叠的膜层,其中,高折射率为折射率大于1.9的材料,低折射率可以为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8的材料。
具体地,所述光学将反射材料的密度可以小于所述支撑层10的材料的密度,能够达到进一步减重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二凹槽1200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0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侧面,所述第二凹槽1200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100的深度,所述支撑层10的厚度可以在100μm~150μm之间,所述第二凹槽1200的深度可以为50μm~75μm,具体可以为50μm、55μm、60μm、68μm、75μm中的任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由于所述第二凹槽1200的深度较深(接近所述支撑层10深度的一半),为了尽可能降低第二凹槽1200对所述支撑层10的强度的影响,所述第二凹槽1200的宽度设置为2mm~3mm,例如,可以为2mm、2.2mm、2.4mm、2.6mm、3mm中的任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功能层的一侧设置第一凹槽1100,所述第一凹槽1100内壁设置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设置黑色油墨1001,所述第一凹槽1100内还填充有光学降反射材料,通过光学降反射材料填充所述第一凹槽1100,配合微纳米槽内填充的黑色油墨1001,两者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支撑层10的反射率,在支撑层10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第二凹槽1200,所述第二凹槽1200内可以采用密度比金属(支撑层10的材料)小的材料进行替换,例如高聚物或者光学材料,能够在保证支撑层10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质量明显降低。
在一实施例中,在垂直所述支撑层10的方向上,所述支撑层10的厚度范围为100μm~150μm,所述第一凹槽1100的深度为300nm~480nm,所述第二凹槽1200的深度为50μm~75μm,所述第二凹槽1200的宽度为2mm~3mm。
具体地,所述支撑层10的厚度范围为100μm~150μm,具体可以为100μm、120μm、137μm、145μm、150μm中的任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进行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凹槽1100是用于填充光学降反射材料,配合黑色油墨1001起到进一步降低支撑层10反射率的效果,同时保证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平整且强度高,不影响支撑层10对显示功能层200的支撑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100和所述第二凹槽1200内填充均有多膜层降反射结构,所述多膜层降反射结构包括至少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光学膜层,且相邻两所述光学膜层的折射率不同。
具体地,所述多膜层降反射结构包括至少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硅、氧化铝、硅铝混合物、二氧化铪、二氧化锆、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三钛、二氧化钛或含锆或钛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所述多膜层降反射结构可以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形成,例如可以使用电子枪轰击膜料达到升华进而沉积在凹槽内壁(凹槽的截面为倒梯形)上。
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所述光学膜层的折射率不同,通过采用高低折射率的光学膜层叠加搭配的方式,合理设置膜层的物理厚度、折射率以及层数,配合第一凹槽1100内的黑色油墨1001,能够有效降低金属支撑层10的反射率,提高对比度,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多膜层降反射结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降反射单元1300,所述降反射单元13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材料层1101和第二材料层1102,所述第一材料层1101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材料层1102的折射率,且所述第一材料层1101远离所述支撑层10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材料层1101的材料可以为二氧化硅、氧化铝、硅铝混合物等中的一种。
具体地,所述第二材料层1102的材料可以为二氧化铪、二氧化锆、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三钛、二氧化钛或含锆或钛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降反射单元1300叠设于第一凹槽1100和第二凹槽1200内,故而在垂直所述支撑层10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支撑层10的膜层的折射率对支撑层10的反射率有较大的影响,且低折射率的材料更加有利于支撑层10的反射率的降低,故而将低折射率的材料设置在所述降反射单元1300远离所述支撑层10的一侧更有利于降低支撑层10表面的反射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材料层1101的折射率范围为1.6~1.8,所述第二材料层1102的折射率大于1.9。
具体地,所述第一材料包括氧化铝或者硅铝混合物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材料包括二氧化铪、二氧化锆、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三钛、二氧化钛或含锆或钛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0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1200,所述第二凹槽1200在垂直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方向上的竖直截面为倒梯形。
具体地,所述第二凹槽1200可以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槽1200并列的排布于所述支撑层10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第二凹槽1200可以采用刻蚀或者激光雕刻的方式形成,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凹槽1200在的两侧壁向两侧倾斜,使得所述第二凹槽1200在垂直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方向上的竖直截面为倒梯形。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显示功能层200;
S2、在所述显示功能层200背光面的一侧形成支撑层10,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形成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降反射材料,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10的材料的密度。
具体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A1和弯折区A2;所述显示功能层200包括显示面板40,所述显示面板40包括相对设置显示段401和绑定段402,以及连接所述显示段401和所述绑定端的连接段403,所述绑定段402位于所述显示段401的背光面一侧。
具体地,所述显示段401位于所述显示区A1内,用于显示画面,所述显示面板40的显示段401的出光面依次设置有偏光片层50、光学透明胶层60、盖板70和触控功能层80;
具体地,所述显示段401和所述绑定端之间设置有背板30、缓冲层20和支撑层10。
具体地,所述支撑层10上的所述微纳米槽可以为不规则的凹槽,其形成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制,其边缘的形状不作限制。
具体地,所述微纳米槽可以采用酸液刻蚀、电化学腐蚀、盐腐蚀的手段形成,其中,所述酸液可以为氢氟酸。
具体地,所述微纳米槽的最深的深度范围可以为2nm~200nm,例如2nm、28nm、30nm、32nm、80nm、120nm、200nm中的任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在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微纳米槽,使用黑色降反射材料填充微纳米槽,可以降低支撑层10的反射率、提高对比度,同时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10的材料的密度,黑色降反射材料取代了原有的支撑层10材料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重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综上,本申请通过在所述支撑层10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200的一侧面设置微纳米槽,使用黑色降反射材料填充微纳米槽,可以降低支撑层10的反射率、提高对比度,同时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10的材料的密度,黑色降反射材料取代了原有的支撑层10材料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重的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功能层;
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功能层背光面的一侧,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侧面设有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降反射材料,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的密度,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有黑色油墨,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光学降反射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油墨中油墨微粒的粒径小于所述微纳米槽的槽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支撑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300nm~480nm,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50μm~75μm,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为2mm~3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均填充有光学降反射材料,所述光学降反射材料包括多膜层降反射结构,所述多膜层降反射结构包括至少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光学膜层,且相邻两所述光学膜层的折射率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膜层降反射结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降反射单元,所述降反射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且所述第一材料层远离所述支撑层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6~1.8,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1.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垂直所述显示功能层的方向上的竖直截面为倒梯形。
8.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功能层;
在所述显示功能层背光面的一侧形成支撑层,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形成微纳米槽,所述微纳米槽内填充黑色降反射材料,所述黑色降反射材料的密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的密度。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CN202210237571.1A 2022-03-11 2022-03-11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Active CN114639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7571.1A CN114639317B (zh) 2022-03-11 2022-03-11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7571.1A CN114639317B (zh) 2022-03-11 2022-03-11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9317A CN114639317A (zh) 2022-06-17
CN114639317B true CN114639317B (zh) 2023-07-25

Family

ID=81948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7571.1A Active CN114639317B (zh) 2022-03-11 2022-03-11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931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23606A (ja) * 2008-11-17 2010-06-03 Seiko Instruments Inc 貫通電極付基板、発光デバイス及び貫通電極付基板の製造方法
KR20110076331A (ko) * 2009-12-29 2011-07-06 웅진케미칼 주식회사 패턴이 형성된 일체형 휘도강화필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5762A (ja) * 2003-08-06 2005-03-03 Alps Electric Co Ltd 反射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反射体の製造方法
JP2007308697A (ja) * 2006-05-04 2007-11-29 Lg Electronics Inc 電磁波遮蔽膜製造用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前面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27746B2 (ja) * 2009-04-08 2013-10-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59549A (ja) * 2009-09-14 2011-03-24 Panasonic Corp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62871A (ja) * 2015-03-02 2016-09-05 旭化成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照明デバイス
CN108572407B (zh) * 2017-03-11 2020-06-02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薄膜及电子设备盖板
CN107632480B (zh) * 2017-09-25 2021-03-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控制方法
CN208827232U (zh) * 2018-05-09 2019-05-07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功能膜及电子设备后盖模组
CN113903786A (zh) * 2021-10-09 2022-01-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23606A (ja) * 2008-11-17 2010-06-03 Seiko Instruments Inc 貫通電極付基板、発光デバイス及び貫通電極付基板の製造方法
KR20110076331A (ko) * 2009-12-29 2011-07-06 웅진케미칼 주식회사 패턴이 형성된 일체형 휘도강화필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9317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68667A1 (zh) 显示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US8531406B2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electrode sheet for use in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KR100779441B1 (ko) 투명 도전성 적층체
TWI402541B (zh) 偏光板用保護膜(一)
WO2014034720A1 (ja) 防眩・反射防止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027781A (ko) 편광판용 보호필름
EP3798694A1 (en) Antiglare transparent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JPWO2007114364A1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8594515B (zh) 柔性偏光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它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39317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JP2023027141A (ja) 反射防止膜付透明基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1534129A (zh) 一种复合色颜料片及其制备方法
US2008019218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661345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5734951A (zh) 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
CN1812701A (zh) 可调整显示区大小的电子装置
JP2020028973A (ja) 印刷層付き板、カバー部材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70091172A (ko) 전도성 반사방지성 필름
EP3923043B1 (en) Optical structure and artifact reduction method
JP2011048000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051740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KR20230159817A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2004119188A (ja) カールが低減した積層フィルム
JP2005294084A (ja) 透明導電フィルム
WO2014080742A1 (ja) 透明導電層付き光学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