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5405B - 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5405B
CN114635405B CN202210541209.3A CN202210541209A CN114635405B CN 114635405 B CN114635405 B CN 114635405B CN 202210541209 A CN202210541209 A CN 202210541209A CN 114635405 B CN114635405 B CN 114635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template
water
section stee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12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5405A (zh
Inventor
付大伟
陈彬
张宝昌
王传鹏
王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12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5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5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5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CSHIP-LIFT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 E02C1/00Locks or dry-docks; Shaft locks, i.e. locks of which one front side is formed by a solid wall with an opening in the lower part through which the ships pa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2Making or lining ca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CSHIP-LIFT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 E02C1/00Locks or dry-docks; Shaft locks, i.e. locks of which one front side is formed by a solid wall with an opening in the lower part through which the ships pass
    • E02C1/06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属于船闸闸室施工技术领域。该施工方法采用过水孔施工模板进行施工,包括如下步骤:将过水孔施工模板中大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为一体,将过水孔施工模板整体吊装于闸室底板墙体模板上预留过水孔位置处并固定,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拆除对拉螺栓,将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取出,将拉出件的一端固定于锥形段钢模板的拉出件连接座上,通过拉动拉出件将锥形段钢模板拉出。该施工方法采用分段钢模板组装构成的过水孔施工模板进行施工,施工效率高,且模板可重复利用,施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闸闸室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船闸闸室过水孔通常采用锥形孔,且锥形孔轴向两端的出口均采用向外弯曲的圆滑弧面过渡,从而使过水孔形成中间为锥形孔段、两端为弧面出口段的结构。
这种具有弧面过渡出口的锥形孔结构的船闸闸室过水孔,在浇筑预留施工时,传统做法是采用木结构模板施工,具体为:将竹胶板及木方根据图纸尺寸加工成锥形,作为中间的锥形段模板,两端出口弧面段采用薄竹胶板加木板材放样加工的肋板进行制作,制作好的出口弧面段与锥形段固定后,整体吊装至预留的过水孔位置,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模板。然而,采用这种模板进行施工,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模板只能采用破坏性拆散的方式进行拆除,施工用时长、功效低,且耗费大量木材、施工成本高。
因而,如何提高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成本,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采用分段钢模板组装构成的过水孔施工模板进行施工,施工效率高,且模板可重复利用,施工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采用过水孔施工模板进行施工;
过水孔施工模板包括通过对拉螺栓依次连接的大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包括第一钢模板框架和第一钢围檩,第一钢模板框架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锥形孔段的外形相匹配,第一钢围檩固定支撑于第一钢模板框架内;第一钢模板框架对应于锥形孔段大端的一端还设有拉出件连接座;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包括第二钢模板框架和第二钢围檩,第二钢模板框架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大端弧面出口段的外形相匹配,第二钢围檩固定支撑于第二钢模板框架内;小端出口段钢模板包括第三钢模板框架和第三钢围檩,第三钢模板框架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小端弧面出口段的外形相匹配,第三钢围檩固定支撑于第三钢模板框架内;
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过水孔施工模板:将大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为一体,连接时大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共轴线;将连接为一体的过水孔施工模板整体吊装于闸室底板墙体模板上预留过水孔位置处,并固定于闸室底板墙体模板上;
浇筑混凝土:以过水孔施工模板和闸室底板墙体模板为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拆除模板:浇筑完成后,拆除对拉螺栓,将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取出,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弧面出口段的出口侧,将拉出件的一端固定于锥形段钢模板的拉出件连接座上,通过拉动拉出件,将锥形段钢模板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拉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钢模板框架呈方锥台状,由四面平面钢板围成;第二钢模板框架为具有三个弧形侧面和一个平侧面的锥台状,由三面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和一面平面钢板围成;第三钢模板框架为具有四个弧形侧面的锥台状,由四面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围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钢围檩、第二钢围檩和第三钢围檩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钢围檩沿第一钢模板框架的轴向均布,多个第二钢围檩沿第二钢模板框架的轴向均布,多个第三钢围檩沿第三钢模板框架的轴向均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一钢围檩的中部均设置有钢横撑,钢横撑垂直于第一钢模板框架的轴线,钢横撑的两端均连接于第一钢围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锥形段钢模板还包括由多根钢横撑固定支撑的纵梁,纵梁对称分布于钢横撑的两端;拉出件连接座为两个,两个拉出件连接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位于钢横撑两端的纵梁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大端出口段钢模板还包括多个与第二钢模板框架的弧面弯曲状钢板弯曲弧度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钢板肋,多个第一弧形钢板肋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于第二钢模板框架的内周;小端出口段钢模板还包括多个与第三钢模板框架的弧面弯曲状钢板弯曲弧度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钢板肋,多个第二弧形钢板肋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于第三钢模板框架的内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大端出口段钢模板与锥形段钢模板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组件,以导向大端出口段钢模板与锥形段钢模板共轴线;小端出口段钢模板与锥形段钢模板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组件,以导向小端出口段钢模板与锥形段钢模板共轴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组装过水孔施工模板步骤中,还包括根据预留过水孔的锥形孔段长度,以多段锥形段钢模板作为锥形孔段的模板,多段锥形段钢模板均位于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之间,多段锥形段钢模板的尺寸自靠近大端出口段钢模板的一端至靠近小端出口段钢模板的一端依次减小,在拉出锥形段钢模板时,由大至小逐段拉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段锥形段钢模板之间设有第三导向组件,第三导向组件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段锥形段钢模板的端部,以导向两段锥形段钢模板共轴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分布于第二钢模板框架端部内周的多个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朝向锥形段钢模板的内部凸出,第一导向块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锥形段钢模板的端部的滑动;第二导向组件包括分布于第三钢模板框架端部内周的多个第二导向块,第二导向块朝向锥形段钢模板的内部凸出,第二导向块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锥形段钢模板的端部的滑动;第三导向组件包括多个第三导向块,多个第三导向块分布于一段锥形段钢模板的第一钢模板框架的端部内周,第三导向块朝向相邻的另一段锥形段钢模板的内部凸出,第三导向块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锥形段钢模板的端部的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采用由大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组装构成的过水孔施工模板进行施工,模板安装方便快捷,而且,在拆除时通过将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从锥形段钢模板的两端拆下,再配合拉出件将锥形段钢模板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拉出即可完成模板的拆除,施工效率高;
2、本发明提供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采用的过水孔施工模板由分段钢模板组装构成,拆除后可重复利用,施工成本低;
3、本发明提供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采用的过水孔施工模板中,其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的弧面由钢板整体弯折成型,弧面过渡光滑,保证了过水孔的混凝土弧面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的全剖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的全剖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一段锥形段钢模板的全剖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一段锥形段钢模板的全剖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一段锥形段钢模板的左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一段锥形段钢模板的右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大端出口段钢模板的全剖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大端出口段钢模板的全剖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大端出口段钢模板的右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小端出口段钢模板的全剖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小端出口段钢模板的全剖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中小端出口段钢模板的左端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过水孔施工模板与闸室底板墙体模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在拆除模板步骤中拆除对拉螺栓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在拆除模板步骤中拆除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在拆除模板步骤中将拉出件连接于第一段锥形段钢模板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在拆除模板步骤中将拉出件连接于第二段锥形段钢模板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
1、锥形段钢模板;2、大端出口段钢模板;3、小端出口段钢模板;4、对拉螺栓;5、闸室底板墙体模板;6、横梁;7、拉出件;71、长螺栓;72、挡板;73、紧固螺母;
11、第一钢模板框架;12、第一钢围檩;13、钢横撑;14、纵梁;15、拉出件连接座;151、上座;152、下座;16、第三导向组件;161、第三导向块;
21、第二钢模板框架;22、第二钢围檩;23、第一弧形钢板肋;24、第一螺栓孔;25、第一导向组件;251、第一导向块;
31、第三钢模板框架;32、第三钢围檩;33、第二弧形钢板肋;34、第二螺栓孔;35、第二导向组件;351、第二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采用过水孔施工模板进行施工;
过水孔施工模板包括通过对拉螺栓4依次连接的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锥形段钢模板1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锥形段钢模板1包括第一钢模板框架11和第一钢围檩12,第一钢模板框架11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锥形孔段的外形相匹配,第一钢围檩12固定支撑于第一钢模板框架11内;第一钢模板框架11对应于锥形孔段大端的一端还设有拉出件连接座15;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包括第二钢模板框架21和第二钢围檩22,第二钢模板框架21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大端弧面出口段的外形相匹配,第二钢围檩22固定支撑于第二钢模板框架21内;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包括第三钢模板框架31和第三钢围檩32,第三钢模板框架31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小端弧面出口段的外形相匹配,第三钢围檩32固定支撑于第三钢模板框架内;
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组装过水孔施工模板:将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锥形段钢模板1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通过对拉螺栓4连接为一体,连接时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锥形段钢模板1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共轴线;将连接为一体的过水孔施工模板整体吊装于闸室底板墙体模板5上预留过水孔位置处,并固定于闸室底板墙体模板5上;
S2浇筑混凝土:以过水孔施工模板和闸室底板墙体模板5为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S3拆除模板:浇筑完成后,拆除对拉螺栓4,将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取出,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弧面出口段的出口侧,将拉出件7的一端固定于锥形段钢模板1的拉出件连接座15上,通过拉动拉出件7,将锥形段钢模板1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拉出。
上述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采用由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锥形段钢模板1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组装构成的过水孔施工模板进行施工,模板安装方便快捷,而且,在拆除时通过将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从锥形段钢模板1的两端拆下,再配合拉出件7将锥形段钢模板1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拉出即可完成模板的拆除,施工效率高。同时,上述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采用的过水孔施工模板由分段钢模板组装构成,拆除后可重复利用,施工成本低。
上述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锥形段钢模板1作为过水孔锥形孔段的模板,如图1、图4-图7所示,第一钢模板框架11呈方锥台状,由四面平面钢板围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平面钢板优选5mm厚度钢板,以保证锥形段钢模板1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钢围檩12为多个,多个第一钢围檩12沿第一钢模板框架11的轴向均布,以向第一钢模板框架11提供均匀支撑。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钢围檩12具体为由四根8号槽钢围成的方形框架,四根8号槽钢分别固定于四面平面钢板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第一钢模板框架11的支撑,如图4和图7所示,至少两个第一钢围檩12的中部均设置有钢横撑13,钢横撑13垂直于第一钢模板框架11的轴线,钢横撑13的两端均连接于第一钢围檩12(钢横撑13的两端具体为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根8号槽钢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钢横撑13也采用8号槽钢。
为了在拆除模板时便于将锥形段钢模板1从浇筑后的过水孔中平稳拉出,如图4-图6所示,锥形段钢模板1还包括由多根钢横撑13固定支撑的纵梁14,纵梁14对称分布于钢横撑13的两端;拉出件连接座15为两个,两个拉出件连接座15分别固定连接于位于钢横撑13两端的纵梁14上。当拆除模板时,将两个拉出件7分别连接在两个拉出件连接座15上,两个拉出件7分别以两个拉出件连接座15为承力点,从而通过对两个拉出件7同时施力即可将锥形段钢模板1从浇筑后的过水孔中平稳拉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钢横撑13每端设置的纵梁14为两根,分别设置于钢横撑13的上侧和下侧,纵梁14也采用8号槽钢。本实施例中,拉出件连接座15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座151和下座152,上座151和下座152分别连接于位于钢横撑13上侧和下侧的两根纵梁14上,上座151和下座152之间留有用于卡接拉出件7的间隙。相应的,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拉出件7包括长螺栓71,拆除模板时长螺栓71的一端从上座151和下座152之间的间隙穿过,另一端固定于过水孔大端弧面出口段出口处设置的横梁6上,长螺栓71穿过上座151和下座152之间间隙的一端的外周套设有与上座151和下座152相抵以防止在拉出锥形段钢模板1的过程中长螺栓71从上座151和下座152之间的间隙中脱出的挡板72,长螺栓71穿过上座151和下座152之间间隙的一端的外周还螺纹连接有用于抵住挡板72的紧固螺母73。在拉动锥形段钢模板1时,通过拉动横梁6将锥形段钢模板1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拉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上座151和下座152具体为相对设置的两小节8号槽钢,两小节8号槽钢的开口相背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组装过水孔施工模板步骤中,还包括根据预留过水孔的锥形孔段长度,以多段锥形段钢模板1作为锥形孔段的模板,多段锥形段钢模板1均位于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之间,多段锥形段钢模板1的尺寸自靠近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的一端至靠近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的一端依次减小;在拉出锥形段钢模板1时,由大至小逐段拉出。采用多段锥形段钢模板1组合作为过水孔锥形孔段的模板,能够降低模板制作难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预留过水孔的锥形孔段的长度,选择合理的锥形段钢模板1段数,当预留过水孔的锥形孔段较短时,也可仅采用一段锥形段钢模板1。
上述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作为过水孔大端弧面出口段的模板,如图1、图8-图10所示,第二钢模板框架21为具有三个弧形侧面和一个平侧面的锥台状,由三面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和一面平面钢板围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钢板均优选5mm厚度钢板,以保证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其中,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由平面钢板采用大型折板机加工呈弧形。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钢围檩22为多个,多个第二钢围檩22沿第二钢模板框架21的轴向均布,以向第二钢模板框架21提供均匀支撑。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钢围檩22均由8号槽钢围成,其分别固定于四面钢板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第二钢模板框架21的弧面的支撑,如图8和图9所示,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还包括多个与第二钢模板框架21的弧面弯曲状钢板弯曲弧度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钢板肋23,多个第一弧形钢板肋23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于第二钢模板框架21的内周,以保证第二钢模板框架21弧面段刚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弧形钢板肋23采用5mm厚度的钢板制作。
为了便于固定对拉螺栓4,如图10所示,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还包括供对拉螺栓4穿过的第一螺栓孔24,该第一螺栓孔24由两根开口相对设置的10号槽钢构成,该第一螺栓孔24固定连接于第二钢围檩22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连接牢固,本实施例中采用四根对拉螺栓4,四根对拉螺栓4分别靠近该施工模板的四角设置。
上述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作为过水孔小端弧面出口段的模板,如图1、图11-图13所示,第三钢模板框架31为具有四个弧形侧面的锥台状,由四面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围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优选5mm厚度钢板,以保证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且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由平面钢板采用大型折板机加工呈弧形。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钢围檩32为多个,多个第三钢围檩32沿第三钢模板框架31的轴向均布。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钢围檩22均由8号槽钢围成,其分别固定于四面钢板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第三钢模板框架31的弧面的支撑,如图11和图12所示,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还包括多个与第三钢模板框架31的弧面弯曲状钢板弯曲弧度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钢板肋33,多个第二弧形钢板肋33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于第三钢模板框架31的内周,以保证第三钢模板框架31弧面段刚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弧形钢板肋33采用5mm厚度的钢板制作。
为了便于固定对拉螺栓4,如图13所示,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还包括供对拉螺栓4穿过的第二螺栓孔34,该第二螺栓孔34由两根开口相对设置的10号槽钢构成,该第二螺栓孔34固定连接于第三钢围檩32的内侧。
上述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中,为了保证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锥形段钢模板1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共轴线连接,以保证连接紧密且外形美观,如图2、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与锥形段钢模板1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组件25,以导向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与锥形段钢模板1共轴线;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与锥形段钢模板1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组件35,以导向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与锥形段钢模板1共轴线。具体的,第一导向组件25包括分布于第二钢模板框架21端部内周的多个第一导向块251,第一导向块251固定连接于位于第二钢模板框架21端部的第二钢围檩22的内侧,第一导向块251朝向锥形段钢模板1的内部凸出,第一导向块251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锥形段钢模板1的端部的滑动;第二导向组件35包括分布于第三钢模板框架31端部内周的多个第二导向块351,第二导向块351固定连接于位于第三钢模板框架31端部的第三钢围檩32的内侧,第二导向块351朝向锥形段钢模板1的内部凸出,第二导向块351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锥形段钢模板1的端部的滑动。当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与锥形段钢模板1的轴线未对齐时,由于第一导向块251分布于第二钢模板框架21端部内周且朝向锥形段钢模板1的内部凸出,因而,必然会存在锥形段钢模板1大端的第一钢围檩12的一侧或两侧与第一导向块251的斜面相接触,从而导向锥形段钢模板1大端的滑动,以使大端出口段钢模板2与锥形段钢模板1共轴线。同理,当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与锥形段钢模板1的轴线未对齐时,由于第二导向块351分布于第三钢模板框架31端部内周且朝向锥形段钢模板1的内部凸出,因而,必然会存在锥形段钢模板1小端的第一钢围檩12的一侧或两侧与第二导向块351的斜面相接触,从而导向锥形段钢模板1小端的滑动,以使小端出口段钢模板3与锥形段钢模板1共轴线。
当锥形段钢模板1为多段时,为了保证多段锥形段钢模板1依次共轴线连接,以保证连接紧密且外形美观,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相邻两段锥形段钢模板1之间设有第三导向组件16,第三导向组件16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段锥形段钢模板1的端部,以导向两段锥形段钢模板1共轴线。具体的,第三导向组件16包括多个第三导向块161,多个第三导向块161分布于一段锥形段钢模板1的第一钢模板框架11的端部内周,第三导向块161固定连接于位于第一钢模板框架11端部的第一钢围檩12的内侧,第三导向块161朝向相邻的另一段锥形段钢模板1的内部凸出,第三导向块161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锥形段钢模板1的端部的滑动。当相邻两段锥形段钢模板1的轴线未对齐时,由于第三导向块161分布于一段锥形段钢模板1的第一钢模板框架11端部内周且朝向另一段锥形段钢模板1的内部凸出,因而,必然会存在未设置第三导向块161的锥形段钢模板1端部的第一钢围檩12的一侧或两侧与第三导向块161的斜面相接触,从而导向锥形段钢模板1的滑动,以使两段锥形段钢模板1共轴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块251、第二导向块351和第三导向块161具体为长度为100mm的5号角铁。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8)

1.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过水孔施工模板进行施工;
所述过水孔施工模板包括通过对拉螺栓依次连接的大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包括第一钢模板框架和第一钢围檩,所述第一钢模板框架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锥形孔段的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一钢围檩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一钢模板框架内;所述第一钢模板框架对应于所述锥形孔段大端的一端还设有拉出件连接座;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包括第二钢模板框架和第二钢围檩,所述第二钢模板框架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大端弧面出口段的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二钢围檩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二钢模板框架内;小端出口段钢模板包括第三钢模板框架和第三钢围檩,所述第三钢模板框架的外形与预留过水孔的小端弧面出口段的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三钢围檩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三钢模板框架内;所述第一钢围檩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钢围檩沿所述第一钢模板框架的轴向均布;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钢围檩的中部均设置有钢横撑,所述钢横撑垂直于所述第一钢模板框架的轴线,所述钢横撑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钢围檩;所述锥形段钢模板还包括由多根所述钢横撑固定支撑的纵梁,所述纵梁对称分布于所述钢横撑的两端;所述拉出件连接座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出件连接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位于所述钢横撑两端的所述纵梁上;所述钢横撑每端设置的所述纵梁为两根,分别设置于所述钢横撑的上侧和下侧;所述拉出件连接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座和下座,所述上座和下座分别连接于位于所述钢横撑上侧和下侧的两根所述纵梁上,所述上座和下座之间留有用于卡接所述拉出件的间隙;
所述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过水孔施工模板:将所述大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通过所述对拉螺栓连接为一体,连接时所述大端出口段钢模板、锥形段钢模板和小端出口段钢模板共轴线;将连接为一体的所述过水孔施工模板整体吊装于闸室底板墙体模板上预留过水孔位置处,并固定于所述闸室底板墙体模板上;
浇筑混凝土:以所述过水孔施工模板和所述闸室底板墙体模板为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拆除模板:浇筑完成后,拆除所述对拉螺栓,将所述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和所述小端出口段钢模板取出,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弧面出口段的出口侧,将拉出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拉出件连接座上,通过拉动所述拉出件,将所述锥形段钢模板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拉出;所述拉出件包括长螺栓,拆除模板时所述长螺栓的一端从所述上座和下座之间的间隙穿过,另一端固定于过水孔大端弧面出口段出口处设置的横梁上,所述长螺栓穿过上座和下座之间间隙的一端的外周套设有与所述上座和下座相抵以防止在拉出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过程中所述长螺栓从所述上座和下座之间的间隙中脱出的挡板,所述长螺栓穿过所述上座和下座之间间隙的一端的外周还螺纹连接有用于抵住所述挡板的紧固螺母;在拉动所述锥形段钢模板时,通过拉动所述横梁将所述锥形段钢模板从浇筑后的过水孔的大端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模板框架呈方锥台状,由四面平面钢板围成;所述第二钢模板框架为具有三个弧形侧面和一个平侧面的锥台状,由三面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和一面平面钢板围成;所述第三钢模板框架为具有四个弧形侧面的锥台状,由四面呈弧面弯曲状的钢板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围檩和第三钢围檩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钢围檩沿所述第二钢模板框架的轴向均布,多个所述第三钢围檩沿所述第三钢模板框架的轴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端出口段钢模板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二钢模板框架的弧面弯曲状钢板弯曲弧度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钢板肋,多个所述第一弧形钢板肋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钢模板框架的内周;所述小端出口段钢模板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三钢模板框架的弧面弯曲状钢板弯曲弧度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钢板肋,多个所述第二弧形钢板肋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钢模板框架的内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端出口段钢模板与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组件,以导向所述大端出口段钢模板与所述锥形段钢模板共轴线;所述小端出口段钢模板与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组件,以导向所述小端出口段钢模板与所述锥形段钢模板共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装过水孔施工模板步骤中,还包括根据所述预留过水孔的锥形孔段长度,以多段所述锥形段钢模板作为所述锥形孔段的模板,多段所述锥形段钢模板均位于所述大端出口段钢模板和所述小端出口段钢模板之间,多段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尺寸自靠近所述大端出口段钢模板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小端出口段钢模板的一端依次减小;在拉出所述锥形段钢模板时,由大至小逐段拉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锥形段钢模板之间设有第三导向组件,所述第三导向组件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段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端部,以导向两段所述锥形段钢模板共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二钢模板框架端部内周的多个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朝向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一导向块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端部的滑动;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三钢模板框架端部内周的多个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朝向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二导向块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端部的滑动;所述第三导向组件包括多个第三导向块,多个所述第三导向块分布于一段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所述第一钢模板框架的端部内周,所述第三导向块朝向相邻的另一段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三导向块的外侧面为斜面以导向与其接触的所述锥形段钢模板的端部的滑动。
CN202210541209.3A 2022-05-19 2022-05-19 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635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1209.3A CN114635405B (zh) 2022-05-19 2022-05-19 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1209.3A CN114635405B (zh) 2022-05-19 2022-05-19 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405A CN114635405A (zh) 2022-06-17
CN114635405B true CN114635405B (zh) 2022-08-02

Family

ID=81952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1209.3A Active CN114635405B (zh) 2022-05-19 2022-05-19 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540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1908C2 (de) * 1985-01-22 1994-02-10 Reiner Roth Mauer für Garten-, Park- und Landschaftsgestaltung
CN103243698A (zh) * 2013-05-07 2013-08-14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并列双线巨型船闸输水系统的省水布置结构及其输水方法
CN203716130U (zh) * 2014-02-14 2014-07-16 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船闸前端输水廊道拆分模板
CN204551412U (zh) * 2015-03-25 2015-08-12 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船闸
CN211547665U (zh) * 2019-11-07 2020-09-22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梯形三面圆弧形出水口模板
CN213390464U (zh) * 2020-09-30 2021-06-08 中建鸿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雨水口成型工装
CN112227399A (zh) * 2020-10-27 2021-01-15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杯型基础的模板安拆装置及支模拆模方法
CN214530530U (zh) * 2020-12-28 2021-10-29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闸室廊道移动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405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35405B (zh) 船闸闸室预留过水孔施工方法
CN210148366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防火墙墙板模具
CN217352390U (zh) 船闸闸室过水孔施工模板
CN113846790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楼承板装配施工方法
CN211714576U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施工浇筑结构
CN109914795A (zh) 一种建筑模板组件
CN102116081A (zh) 一种建筑用模板
CN212506959U (zh) 一种装配式楼承板及装配式楼承板组件
CN112096069A (zh) 用于铝合金模板连接的插销式连接装置
CN210562898U (zh) 一种新型的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7461607U (zh) 可拆卸临时钢衍架结构
CN108678246B (zh) 一种石材格栅玻璃幕墙立柱、安装架及安装架的搭建方法
CN208870030U (zh) 弧度可调节的桩头木模板及桩头模板固定体系
CN207130631U (zh) 轻便化快速安装及拆卸式小箱梁钢模板
CN218715156U (zh) 一种z字形对拉螺杆及其模板组件
CN213297127U (zh) 一种新型铝模板加固组件
CN210396102U (zh) 一种铝模板的安装结构
CN218060708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CN111906921B (zh) 建筑用管状构件一次浇筑成型装置
CN213268871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建筑模板
CN218205724U (zh) 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
CN216641050U (zh) 钢壳复合水泥板免拆模非承重墙
CN218668547U (zh) 一种天花板的铝模结构
CN217975371U (zh) 一种建筑模板系统
CN213330004U (zh) 一种大型钢模板及其构成的组合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