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6758A - 车载用无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用无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16758A CN114616758A CN202080074630.7A CN202080074630A CN114616758A CN 114616758 A CN114616758 A CN 114616758A CN 202080074630 A CN202080074630 A CN 202080074630A CN 114616758 A CN114616758 A CN 1146167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antenna
- antennas
- receiver
- demultiplex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1730 Chondrichthy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2—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0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binet
- H04B1/082—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binet to be used in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目的是在与多个通信方式对应的车载用无线系统中减少传输线的根数。第一组具有多个第一天线、第一接收机。第二组具有多个第二天线、第二接收机。第一天线都输出遵照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一信号。第二天线都输出遵照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二信号。第一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天线分别输出的第一信号。第二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第二天线分别输出的第二信号。合波器向传输线赋予将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合波而得到的合波信号。分波器分别向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赋予将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用无线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车载用无线系统是被车载的无线系统,例如接收地面波数字(digital)广播。在接收地面波数字广播的接收系统中,以实现稳定的接收为目的,有时采用利用了分集(diversity)方式的接收(以下也称为“分集接收”)。
在分集接收中,对于一个通信媒介使用多个天线(antenna),在接收地面波数字广播的接收系统中,例如使用四根天线。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在车辆中的不同的位置配置四根天线,从这些天线得到的信号由一个传输线传输。但是,从四根天线得到的信号在暂时被转换成互不相同的频率之后被合波,合波后的信号(以下也称为“合波信号”)由一个传输线传输。将合波信号分波,使用基于非线性放大器的混合调制,得到具有原本的频率的四个信号。该四个信号向调谐器(tuner)赋予。
上述的技术通过减少配线于四根天线与调谐器之间的传输线的根数来减少配线所需的空间(以下也称为“配线空间”)。在专利文献1中,例示了在车身具有的立柱(pillar)处无法确保大的配线空间的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08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进行合波及分波而采用频率转换电路及非线性放大器,电路规模变大。车载用无线系统除了地面波数字广播之外,应对由无线电(Radio)广播、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Systems:智能交通系统)、手机、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电子收费系统)例示的其他的通信媒介的情况也较多。在通信媒介中采用的通信方式,例如采用的频率、调制方式、解调方式通常对于每个通信媒介而不同。由此,仅对于地面波数字广播进行合波及分波的情况必然不会减少传输线的根数。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在应对多个通信方式的车载用无线系统中减少传输线的根数。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具备都搭载于车辆的第一组、第二组、合波器、分波器及传输线。所述第一组具有多个第一天线及第一接收机。所述第二组具有多个第二天线及第二接收机。所述第一天线的任一个都输出遵照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的任一个都输出遵照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所述第一天线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所述第二天线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合波器向所述传输线赋予至少将从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与从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合波而得到的信号即合波信号。所述分波器分别向所述第一接收机和所述第二接收机赋予将所述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应对多个通信方式的车载用无线系统中能减少传输线的根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车身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结构的配线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变形的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一变形的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二变形的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一变形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二变形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二变形的进一步的变形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形态来说明。
(1)本公开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具备都搭载于车辆的第一组、第二组、合波器、分波器及传输线。所述第一组具有多个第一天线及第一接收机。所述第二组具有多个第二天线及第二接收机。所述第一天线的任一个都输出遵照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的任一个都输出遵照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所述第一天线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所述第二天线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合波器向所述传输线赋予至少将从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与从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合波而得到的信号即合波信号。所述分波器分别向所述第一接收机和所述第二接收机赋予将所述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合波及分波能减少传输线的根数。
(2)优选的是,将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比将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短。
在上述的结构中,将合波器与第一个第一天线及第一个第二天线连接的传输线短。
(3)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组中设置P个所述第一天线,在所述第二组中设置Q个所述第二天线,设置R个所述合波器,设置R个所述分波器。P、Q都为2以上的整数,R为P、Q中的较小的值的整数,关于R以下且1以上的整数S中的所有整数,(a)第S个所述合波器至少将从第S个所述第一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与从第S个所述第二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合波而得到第S个所述合波信号;(b)第S个所述分波器分别向所述第一接收机和所述第二接收机赋予都是将所述第S个所述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一信号及第二信号中的任一者全部成为被合波的对象,因此减少传输线的效果高。
(4)优选的是,将第一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及将第一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都比将所述第一个所述合波器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及将所述第一个所述合波器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短,将第二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二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及将所述第二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二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都比将所述第二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及将所述第二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短。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减少将合波器与输出成为该合波器进行的合波的对象的天线信号的天线连接的传输线的长度。
(5)优选的是,整数Q比整数P大,第L个所述第二天线相对于全部所述合波器而接近所述第二接收机,L为Q以下且(P+1)以上的整数中的任一个。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减少将合波器与输出成为该合波器进行的合波的对象的天线信号的天线连接的传输线的长度。
(6)优选的是,本公开的车载用无线系统还具备搭载于车辆的第三组,所述第三组具有多个第三天线和与所述第三天线分别对应的多个无线机,所述第三天线的任一个都输出遵照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及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不同且互不相同的多个第三通信方式的多个第三信号,所述无线机接收从与自身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三信号,第一个所述第三信号不与第二个所述第三信号合波,而与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某一个合波来得到第二个合波信号,将所述第二个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三信号向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三信号对应的第一个所述无线器赋予,所述第二个所述第三信号采用的频带处于所述第二信号采用的频带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三信号采用的频带之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构成合波器、分波器的技术难度低。
(7)也可以是,第一个所述无线机具有输出遵照第一个所述第三通信方式的第四信号的功能,第二个所述无线机具有输出遵照第二个所述第三通信方式的第五信号的功能。在该情况下,本公开的车载用无线系统优选还具备:发送用的合波器,将所述第四信号与所述第五信号合波而得到第六信号;及输出用的分波器,向与所述第一个所述无线机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赋予将所述第六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四信号,向与所述第二个所述无线机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赋予将所述第六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五信号。
在上述的结构中,关于发送也能减少传输线的根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表述与下述的实施方式的对应在实施方式4之后说明的“一般化的说明”中被提及。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具体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没有限定为上述的例示,由权利要求书公开,并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共同地适用于各种实施方式的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车身1的俯视图。车身1也可搭载下述的任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的车载用无线系统。
区域13、14、15分别是在车身1的前风挡玻璃、车顶、后玻璃中配置天线的区域。区域14具有朝向车身1的行进方向(从区域15朝向区域13的方向)而为左侧的区域14L和朝向车身1的行进方向而为右侧的区域14R。区域15具有朝向车身1的行进方向而为左侧的区域15L和朝向车身1的行进方向而为右侧的区域15R。区域12是在仪表板(instrument panel)的背部配置接收机的区域。区域11是在所谓A柱中配线传输线的区域。
在区域12也配置分波器。在区域14也配置合波器。在区域14、15有时配置有与分别配置的天线对应的放大器。在区域12、13、14、15也可配线传输线。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车载用无线系统8的结构的配线图。车载用无线系统8具备组100、200、300、400、500。
组100是接收无线电广播的结构,具有接收机41、天线51a、51b(都在图中附记为“Radio”:以下同样)。接收机41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天线51a、51b分别输出的天线信号J1a、J1b。在向接收机41输入的箭头附记的斜线及数字“2”是指两个天线信号J1a、J1b向接收机41输入的情况。
在此,“天线信号”不是从天线作为电波输出的信号,而是通过天线接受电波(以下也称为“接收波”)而从该天线得到的信号。
组200是接收地面波数字广播的结构,具有接收机42、天线52a、52b、52c、52d(都在图中标记为“TV”:以下同样)。接收机42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天线52a、52b、52c、52d分别输出的天线信号。在向接收机42输入的箭头附记的斜线及数字“4”是指四个天线信号J2a、J2b、J2c、J2d向接收机42输入的情况。
组300是接收GPS采用的信号(以下也称为“GPS信号”)的结构,具有接收机43、天线53(都在图中附记为“GPS”:以下同样)。接收机43接收从天线53输出的天线信号J3。天线信号J3作为GPS信号发挥作用。
组400是接收手机采用的信号(以下也称为“TEL信号”)的结构,具有接收机44、天线54(都在图中附记为“TEL”:以下同样)。接收机44接收从天线54输出的天线信号J4。天线信号J4作为TEL信号发挥作用。
组500是接收ITS采用的信号(以下也称为“ITS信号”)的结构,具有接收机45、天线55(都在图中附记为“ITS”:以下同样)。接收机45接收从天线55输出的天线信号J5。天线信号J5作为ITS信号发挥作用。
天线52a、52b配置于区域13。天线53、54、55配置于区域14L。天线51a、52c配置于区域15R。天线51b、52d配置于区域15L。
表1是将通信媒介与该通信媒介中采用的频率建立对应地表示的表。在表1中表示通信媒介的列中,将无线电广播、地面波数字广播、手机分别标记为“Radio”、“TV”、“TEL”。但是,手机可以选择采用两个频带,因此将这些频带表示为带域A、带域B。
[表1]
通信媒介 | 频率 |
Radio | 120MHz以下 |
TV | 470~710MHz |
ITS | 755~765MHz |
TEL(带域A) | 815~960MHz |
TEL(带域B) | 1710~1990MHz |
GPS | 1575MHz |
无论关于组100、200、300、400、500中的哪个,图2中的虚线都表示在使用虚线表示的部分,有时在接收机与天线之间介有合波器及分波器的情况。在使用虚线表示的部分有时也未介有合波器及分波器。
在接收机与天线之间是否介有合波器及分波器及在介有的情况下如何介有合波器及分波器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分别说明。
表2是表示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合波器31~39、301、302与天线51a、51b、52a、52b、52c、52d、53、54、55的连接关系的表。将输出天线信号的天线记载为输出源,将被输入天线信号的合波器记载为输出目的地。
[表2]
输出目的地 | 输出源 |
合波器31 | 天线51a,52c,53 |
合波器32 | 天线51b,52d |
合波器33 | 天线52b,54 |
合波器34 | 天线52a,55 |
合波器35 | 天线51a,52c,53,55 |
合波器36 | 天线51b,52d,54 |
合波器37 | 天线51a,52c,53,54 |
合波器38 | 天线51b,52d,55 |
合波器39 | 天线51b,52d,54,55 |
合波器301 | 天线51a,53,55 |
合波器302 | 天线51a,53,54 |
表3是表示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分波器21~29、201、202与接收机41~45的连接关系的表。将输出天线信号的分波器记载为输出源,将被输入天线信号的接收机记载为输出目的地。
[表3]
输出目的地 | 输出源 |
接收机41,42,43 | 分波器21 |
接收机41,42 | 分波器22 |
接收机42,44 | 分波器23 |
接收机42,45 | 分波器24 |
接收机41,42,43,45 | 分波器25 |
接收机41,42,44 | 分波器26 |
接收机41,42,43,44 | 分波器27 |
接收机41,42,45 | 分波器28 |
接收机41,42,44,45 | 分波器29 |
接收机41,43,45 | 分波器201 |
接收机41,43,44 | 分波器202 |
分波器21~29、201、202分别经由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传输线61~69、601、602,连接于合波器31~39、301、302中的至少任一个。
无论在以下的哪个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合波及分波时,都不需要专利文献1记载那样的频率转换电路及非线性放大器。这在避免电路规模增大的观点上有利。
[实施方式1]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框图。但是为了避免图示的烦杂,省略图2中记载的表示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标号“8”及表示组的标号“100”“200”“300”“400”“500”的记载(以下同样)。
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1。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2、33、34。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1、22、23、24。
向合波器31输入天线信号J1a、J2c、J3,合波器31将天线信号J1a、J2c、J3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1,输出合波信号J31。
向合波器32输入天线信号J1b、J2d,合波器32将天线信号J1b、J2d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2,输出合波信号J32。
向合波器33输入天线信号J2b、J4,合波器33将天线信号J2b、J4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3,输出合波信号J33。
向合波器34输入天线信号J2a、J5。合波器34将天线信号J2a、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4,输出合波信号J34。
从合波器31向传输线61赋予合波信号J31。从合波器32向传输线62赋予合波信号J32。从合波器33向传输线63赋予合波信号J33。从合波器34向传输线64赋予合波信号J34。
向分波器21输入合波信号J31。分波器21对合波信号J31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a,将天线信号J1a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1对合波信号J31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c,将天线信号J2c向接收机42输出。分波器21对合波信号J31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3,将天线信号J3向接收机43输出。
向分波器22输入合波信号J32。分波器22对合波信号J32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b,将天线信号J1b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2对合波信号J32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d,将天线信号J2d向接收机42输出。
向分波器23输入合波信号J33。分波器23对合波信号J33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b,将天线信号J2b向接收机42输出。分波器23对合波信号J33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4,将天线信号J4向接收机44输出。
向分波器24输入合波信号J34。分波器24对合波信号J34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a,将天线信号J2a向接收机42输出。分波器24对合波信号J34进行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5,将天线信号J5向接收机45输出。
接收机41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1得到的天线信号J1a和从分波器22得到的天线信号J1b。
接收机42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1得到的天线信号J2c、从分波器22得到的天线信号J2d、从分波器23得到的天线信号J2b、从分波器24得到的天线信号J2a。
接收机43接收从分波器21得到的天线信号J3。接收机44接收从分波器23得到的天线信号J4。接收机45接收从分波器24得到的天线信号J5。
传输线61、62、63、64在区域11中被配线。在未进行对天线信号J1a、J1b、J2a、J2b、J2c、J2d、J3、J4、J5的合波及对合波信号J31、J32、J33、J34的分波的情况下,参照图2,在区域11中配线的传输线需要九根。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区域11中配线的传输线所需的根数为四根,在区域11中配线的传输线的根数由于合波及分波而减少。
[实施方式1的变形]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变形的框图。在该变形中,相对于图3中所示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一结构”),采用的是未对天线信号J2a、J5进行合波或未对合波信号J34进行分波的结构。更具体而言,在该变形中,采用的是将第一结构的合波器34、传输线64、分波器24置换为传输线71、73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二结构”)。
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1。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2、33。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1、22、23。
传输线71将天线信号J2a从天线52a向接收机42传输。传输线73将天线信号J5从天线55向接收机45传输。对天线信号J1a、J1b、J2b、J2c、J2d、J3、J4的合波及对合波信号J31、J32、J33的分波与在第一结构中进行的合波及分波相同。
如表1所示,在ITS中采用755~765MHz下的频率,在地面波数字广播中采用470~710MHz下的频率。如果在多个天线信号中分别采用的频率彼此接近,则对这天线信号进行合波或者从通过该合波得到的合波信号向该天线信号分波的技术需要高超的技术。根据第一结构来说,在ITS中采用的频率的下限755MHz与在地面波数字广播中采用的频率的上限710MHz之差不足50MHz。由此,合波器34及分波器24都需要高超的技术。
该变形(第二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能够避免采用高超的技术的观点上有利。第二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所需的合波器及分波器的数目少的观点上也有利。
在第二结构中,在区域11配线五根传输线61、62、63、71、73,因此与第一结构相比,减少在区域11配线的传输线的根数的效果小。
[实施方式2]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框图。
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5。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6。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5、26。
向合波器35输入天线信号J1a、J2c、J3、J5,合波器36将天线信号J1a、J2c、J3、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5,输出合波信号J35。
向合波器36输入天线信号J1b、J2d、J4,合波器36将天线信号J1b、J2d、J4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6,输出合波信号J36。
从合波器35向传输线65赋予合波信号J35。从合波器36向传输线66赋予合波信号J36。
向分波器25输入合波信号J35。分波器25将合波信号J35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a,将天线信号J1a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5将合波信号J35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c,将天线信号J2c向接收机42输出。分波器25将合波信号J35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3,将天线信号J3向接收机43输出。分波器25将合波信号J35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5,将天线信号J5向接收机45输出。
向分波器26输入合波信号J36。分波器26将合波信号J36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b,将天线信号J1b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6将合波信号J36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d,将天线信号J2d向接收机42输出。分波器26将合波信号J36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4,将天线信号J4向接收机44输出。
传输线71将天线信号J2a从天线52a向接收机42传输。传输线72将天线信号J2b从天线52b向接收机42传输。传输线65、66、71、72在区域11中被配线。
接收机41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5得到的天线信号J1a和从分波器26得到的天线信号J1b。
接收机42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5得到的天线信号J2c、从分波器26得到的天线信号J2d、从传输线72得到的天线信号J2b、从传输线71得到的天线信号J2a。
接收机43接收从分波器25得到的天线信号J3。接收机44接收从分波器26得到的天线信号J4。接收机45接收从分波器25得到的天线信号J5。
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三结构”)在区域11中配线有四根传输线的点上,效果与第一结构相同。第三结构与第二结构相比在传输线的根数少的观点上有利。
第三结构与第一结构及第二结构中的任一个相比,都在合波器及分波器的数目少的观点上有利。
在区域14中,希望配线的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或该传输线的缩短、或者该减少及该缩短这两方。合波器优选与输出成为被合波的对象的天线信号的天线接近配置。
在第三结构中未进行对天线信号J2a、J2b的合波。传输线71、72在区域14中不需要配线至区域15的附近。能减少传输线71、72的长度。合波器35、36在区域14中能够接近区域15配置。采用传输线71、72的情况对于在区域14中被配线的传输线有助于上述的减少及缩短中的至少任一方。
在第三结构中,在手机既可以采用带域A的频率,也可以采用带域B的频率。这是因为,在合波器36中与手机所对应的天线信号J4合波的天线信号J1b、J2d都采用从带域A、B的频率分离了100MHz以上的频率。
通常,成为基于合波器的合波的对象的信号的频带彼此分离的情况与接近的情况相比,构成合波器的技术的难度低。关于分波器也同样。由此,成为合波及分波的对象的信号的频带彼此优选分离。
在第三结构中,手机也可以采用带域A的频率和带域B的频率这两方。该情况的合波器36可想到对于天线信号J4使用高通滤波器具有的功能进行合波的情况。
[实施方式2的第一变形]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一变形的框图。在该变形中,采用相对于第三结构将与天线信号J4合波的天线信号和与天线信号J5合波的天线信号进行了交换的结构。
在图6所示的结构(以下称为“第四结构”)中,将第三结构中与天线信号J1a、J2c、J3合波的天线信号J5置换为天线信号J4,将第三结构中与天线信号J1b、J2d合波的天线信号J4置换为天线信号J5。更具体而言,在该变形中,采用将第三结构的合波器35、36、传输线65、66、分波器25、26置换为合波器37、38、传输线67、68、分波器27、28的结构。
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7。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8。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7、28。
向合波器37输入天线信号J1a、J2c、J3、J4,合波器37将天线信号J1a、J2c、J3、J4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7,输出合波信号J37。
向合波器38输入天线信号J1b、J2d、J5,合波器38将天线信号J1b、J2d、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8,输出合波信号J38。
从合波器37向传输线67赋予合波信号J37。从合波器38向传输线68赋予合波信号J38。
向分波器27输入合波信号J37。分波器27将合波信号J37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a,将天线信号J1a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7将合波信号J37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c,将天线信号J2c向接收机42输出。分波器27将合波信号J37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3,将天线信号J3向接收机43输出。分波器27将合波信号J37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4,将天线信号J4向接收机44输出。
向分波器28输入合波信号J38。分波器28将合波信号J38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b,将天线信号J1b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8将合波信号J38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d,将天线信号J2d向接收机42输出。分波器28将合波信号J38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5,将天线信号J5向接收机45输出。
传输线71将天线信号J2a从天线52a向接收机42传输。传输线72将天线信号J2b从天线52b向接收机42传输。传输线67、68、71、72在区域11中被配线。
接收机41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7得到的天线信号J1a和从分波器28得到的天线信号J1b。
接收机42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7得到的天线信号J2c、从分波器28得到的天线信号J2d、从传输线72得到的天线信号J2b、从传输线71得到的天线信号J2a。
接收机43接收从分波器27得到的天线信号J3。接收机44接收从分波器27得到的天线信号J4。接收机45接收从分波器28得到的天线信号J5。
第四结构在减少区域11中的传输线的根数的点上,效果与第一结构共同。第四结构与第二结构相比在传输线的根数少的观点上有利。
第四结构在减少合波器及分波器的数目的点上,效果与第三结构共同。
第四结构对于在区域14中被配线的传输线有助于上述的减少及缩短中的至少任一方。
在第四结构中,手机优选采用带域A的频率。这是因为,在合波器37中与手机所对应的天线信号J4合波的天线信号J3(天线信号J3采用于GPS)采用的频率与带域B相比相对于带域A更分离。
[实施方式2的第二变形]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二变形的框图。在该变形中,采用天线信号J5未与天线信号J1a、J2c、J3合波而与天线信号J1b、J2d、J4合波的结构。更具体而言,在该变形中,采用将第三结构的合波器35、36、传输线65、66、分波器25、26置换为合波器31、39、传输线61、69、分波器29、21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五结构”)。
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1。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9。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1、29。
关于在合波器31、传输线61、分波器21之间输入输出的天线信号J1a、J2c、J3及合波信号J31,在第一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
向合波器39输入天线信号J1b、J2d、J4、J5,合波器39将天线信号J1b、J2d、J4、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9,输出合波信号J39。从合波器39向传输线69赋予合波信号J39。
向分波器29输入合波信号J39。分波器29将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b,将天线信号J1b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9将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2d,将天线信号J2d向接收机42输出。分波器29将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4,将天线信号J4向接收机44输出。分波器29将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5,将天线信号J5向接收机45输出。
传输线71将天线信号J2a从天线52a向接收机42传输。传输线72将天线信号J2b从天线52b向接收机42传输。传输线61、69、71、72在区域11中被配线。
接收机41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1得到的天线信号J1a和从分波器29得到的天线信号J1b。
接收机42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1得到的天线信号J2c、从分波器29得到的天线信号J2d、从传输线72得到的天线信号J2b、从传输线71得到的天线信号J2a。
接收机43接收从分波器21得到的天线信号J3。接收机44接收从分波器29得到的天线信号J4。接收机45接收从分波器29得到的天线信号J5。
第五结构在减少区域11中的传输线的根数的点上,效果与第一结构共同。第五结构与第二结构相比在传输线的根数少的观点上有利。
第五结构在减少合波器及分波器的数目的点上,效果与第三结构共同。
第五结构对于在区域14中被配线的传输线,有助于上述的减少及缩短中的至少任一方。
在第五结构中,手机优选采用带域B的频率。这是因为,在合波器39中与手机所对应的天线信号J4合波的天线信号J5(天线信号J5采用于ITS)采用的频率与带域A相比相对于带域B更分离。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框图。在实施方式3中,采用相对于第一结构不将天线信号J2a、J5、J4、J2b合波或不将合波信号J33、J34分波的结构。更具体而言,在该变形中,采用将第一结构的合波器33、34、传输线63、64、分波器23、24置换为传输线71、72、73、74的结构(以下称为“第六结构”)。
第六结构相对于第三结构可以看作为对于天线信号J4、J5未进行合波及分波的变形。
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1。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2。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1、22。
传输线61、62的功能、对天线信号J1a、J1b、J2c、J2d、J3的合波、及对合波信号J31、J32的分波与在第一结构中进行的合波及分波相同。
关于在传输线71中传输天线信号J2a的情况,在第二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2中传输天线信号J2b的情况,在第三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3中传输天线信号J5的情况,在第二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传输线74从天线54向接收机44传输天线信号J4。在区域11中配线传输线61、62、71、72、73、74。
第六结构与不进行合波及分波的情况相比,使所需的传输线的根数减少。但是,其减少的效果比第一~第五结构小。
优选在配置于区域15的天线51a、51b、52c、52d及配置于区域14的天线53的各自的输出侧设置放大电路例如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501a、501b、502c、502d、503。天线51a、51b使用于无线电广播的接收,天线52a、52b、52c、52d使用于地面波数字广播的接收,天线53使用于GPS的接收,且天线信号J1a、J1b、J2c、J2d、J53成为被合波的对象而强度容易下降。这是由于合波器31、32及分波器21、22中的损失产生的缘故。
在配置于区域13的天线52a、52b也可以不设置低噪声放大器。这是因为,在天线52a、52b与接收机42之间传输天线信号J2a、J2b的传输线71、72可以较短,天线信号J2a、J2b也不是被合波的对象的缘故。
在第六结构中,手机可以采用带域A的频率,也可以采用带域B的频率,还可以采用带域A的频率和带域B的频率这两方。这是因为与手机对应的天线信号J4不是被合波的对象的缘故。
[实施方式3的第一变形]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一变形的框图。在该变形中,采用相对于第六结构不将天线信号J2c设为被合波的对象,将与天线信号J1a、J3合波的对象从天线信号J2c变更为天线信号J5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在图9所示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七结构”)中,采用将第六结构的合波器31、传输线61、73、分波器21置换为合波器301、传输线601、75、分波器201的结构。
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01。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2。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01、22。
关于在合波器32、传输线62、分波器22之间被输入输出的天线信号J1b、J2d及合波信号J32,在第一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
向合波器301输入天线信号J1a、J3、J5,合波器301将天线信号J1a、J3、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01,输出合波信号J301。从合波器301向传输线601赋予合波信号J301。
向分波器201输入合波信号J301。分波器201将合波信号J301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a,将天线信号J1a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01将合波信号J301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3,将天线信号J3向接收机43输出。分波器201将合波信号J301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5,将天线信号J5向接收机45输出。
关于在传输线71中传输天线信号J2a的情况,在第二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2中传输天线信号J2b的情况,在第三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4中传输天线信号J4的情况,在第六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传输线75将天线信号J2c从天线52c向接收机42传输。传输线601、62、71、72、74、75在区域11中被配线。
接收机41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01得到的天线信号J1a、从分波器22得到的天线信号J1b。
接收机42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2得到的天线信号J2d、从传输线71得到的天线信号J2a、从传输线72得到的天线信号J2b、从传输线75得到的天线信号J2c。
接收机43接收从分波器201得到的天线信号J3。接收机44接收从传输线74得到的天线信号J4。接收机45接收从分波器201得到的天线信号J5。
第七结构在减少区域11中的传输线的根数的点、关于在区域14中被配线的传输线有助于上述的减少及缩短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点上,效果与第六结构共同。第七结构在减少合波器及分波器的数目的点上,效果与第三结构共同。
在第七结构中,手机可以采用带域A的频率,也可以采用带域B的频率,还可以采用带域A的频率和带域B的频率这两方。这是因为与手机对应的天线信号J4不是被合波的对象的缘故。
[实施方式3的第二变形]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二变形的框图。在该变形中采用相对于第六结构,不将天线信号J2c设为被合波的对象,将与天线信号J1a、J3合波的对象从天线信号J2c变更为天线信号J4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在图10所示的结构(以下称为“第八结构”)中,采用将第六结构的合波器31、传输线61、74、分波器21置换为合波器302、传输线602、75、分波器202的结构。
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02。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2。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02、22。
关于在合波器32、传输线62、分波器22之间被输入输出的天线信号J1b、J2d及合波信号J32,在第一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
向合波器302输入天线信号J1a、J3、J4,合波器302将天线信号J1a、J3、J4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02,输出合波信号J302。从合波器302向传输线602赋予合波信号J302。
向分波器202输入合波信号J302。分波器202将合波信号J302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1a,将天线信号J1a向接收机41输出。分波器202将合波信号J302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3,将天线信号J3向接收机43输出。分波器202将合波信号J302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4,将天线信号J4向接收机44输出。
关于在传输线71中传输天线信号J2a的情况,在第二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2中传输天线信号J2b的情况,在第三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3中传输天线信号J3的情况,在第二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5中传输天线信号J2c的情况,在第七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传输线602、62、71、72、73、75在区域11中被配线。
接收机41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02得到的天线信号J1a、从分波器22得到的天线信号J1b。
接收机42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分波器22得到的天线信号J2d、从传输线71得到的天线信号J2a、从传输线72得到的天线信号J2b、从传输线75得到的天线信号J2c。
接收机43接收从分波器202得到的天线信号J3。接收机44接收从分波器202得到的天线信号J4。接收机45接收从传输线73得到的天线信号J5。
第八结构在减少区域11中的传输线的根数的点、关于在区域14中被配线的传输线有助于上述的减少及缩短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点上,效果与第六结构共同。第八结构在减少合波器及分波器的数目的点上,效果与第三结构共同。
在第八结构中,手机优选采用带域A的频率。这是因为,在合波器302中与手机所对应的天线信号J4合波的天线信号J3(天线信号J3采用于GPS)采用的频率与带域B相比相对于带域A更分离。
[实施方式4]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框图。在实施方式4中,采用相对于第六结构进一步将天线信号J4向天线信号J1b、J2d合波的结构。更具体而言,采用将第六结构的合波器32、传输线62、分波器22分别置换为合波器36、传输线66、分波器26并除去了传输线74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九结构”)。
在区域14R配置合波器31。在区域14L配置合波器36。在区域12配置分波器21、26。在区域11配线传输线61、66、71、72。
关于在合波器31、传输线61、分波器21之间被输入输出的天线信号J1a、J2c、J3及合波信号J31,在第一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合波器36、传输线66、分波器26之间被输入输出的天线信号J1b、J2d、J4及合波信号J36,在第三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1中传输天线信号J2a的情况,在第二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在传输线72中传输天线信号J2b的情况,在第三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关于低噪声放大器501a、501b、502c、502d、503,在第六结构中已经进行了说明。
第九结构在减少区域11中的传输线的根数的点、关于在区域14中被配线的传输线有助于上述的减少及缩短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点上,效果与第六结构~第八结构共同。第九结构与第六结构~第八结构相比,在配线于区域11的传输线少一根的观点上有利。
第九结构在减少合波器及分波器的数目的点上,效果与第三结构共同。
在第九结构中,手机可以采用带域A的频率,也可以采用带域B的频率。这是因为,在合波器36中与手机所对应的天线信号J4合波的天线信号J1b、J2d都采用从带域A、B的频率分离了100MHz以上的频率。
在第九结构中,手机也可以采用带域A的频率和带域B的频率这两方。该情况的合波器36可设想对于天线信号J4使用高通滤波器具有的功能进行合波的情况。
[一般化的说明]
以下,与第一结构~第九结构建立对应地进行将第一结构~第九结构一般化的说明。
本公开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具备都搭载于车辆的多个组、合波器、分波器、传输线。无论在第一结构~第九结构的哪个结构中,车载用无线系统8都具备组100、200、300、400、500。
将多个组中的两个选定作为“第一组”及“第二组”来说明。第一组具有多个第一天线、第一接收机。第二组具有多个第二天线、第二接收机。第一天线都输出遵照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一信号,第二天线都输出遵照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二信号。第二通信方式与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第一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第一天线分别输出的第一信号。第二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第二天线分别输出的第二信号。
如果根据第一结构~第九结构来看上述的表述,组100对应于第一组,组200对应于第二组。天线51a、51b对应于多个第一天线,接收机41对应于第一接收机。无线电广播采用的通信方式对应于第一通信方式,天线信号J1a、J1b对应于第一信号。天线信号J1a、J1b从天线51a、51b分别单独输出,接收机41使用分集方式接收天线信号J1a、J1b。
天线52a、52b、52c、52d对应于多个第二天线,接收机42对应于第二接收机。地面波数字广播采用的通信方式对应于第二通信方式,天线信号J2a、J2b、J2c、J2d对应于第二信号。天线信号J2a、J2b、J2c、J2d从天线52a、52b、52c、52d分别单独输出,接收机42使用分集方式接收天线信号J2a、J2b、J2c、J2d。
合波器向传输线赋予至少将从第一个第一天线得到的第一信号和从第一个第二天线得到的第二信号进行合波而得到的合波信号。分波器将对合波信号进行分波而得到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别向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赋予。
“第一个第一天线”是指“多个第一天线”中的一个。“第一个第二天线”是指“多个第二天线”中的一个。
(X1)根据第一结构的说明.
上述的表述根据第一结构来说明。在考虑使组100对应于第一组,使组200对应于第二组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使天线51a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使天线52c对应于第一个第二天线。而且,接收机41、42分别对应于第一接收机及第二接收机。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1a、J2c分别对应于第一信号及第二信号。合波器31将天线信号J1a、J2c、J3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1。由此,合波器31至少将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a与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c合波,将合波信号J31向传输线61赋予。
分波器21都将对合波信号J31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a和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c分别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1和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2赋予。
通过这样的合波器31及分波器21的功能,将天线信号J1a、J2c合波,在一根传输线61中传输合波信号J31。上述的技术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天线信号J1a遵照无线电广播采用的通信方式,天线信号J2c遵照地面波数字广播采用的通信方式。由此,不需要频率转换电路及非线性放大器。
在考虑使组100对应于第一组,使组200对应于第二组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考虑使天线51b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使天线52d对应于第一个第二天线。接收机41、42分别对应于第一接收机及第二接收机。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1b、J2d分别对应于第一信号及第二信号,合波信号J32对应于合波信号。合波器32将天线信号J1b、J2d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2。由此,合波器32至少将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b与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d合波而将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2向传输线62赋予。
分波器22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2分波而得到的天线信号J1b和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d分别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1和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2赋予。
通过这样的合波器32及分波器22的功能,将天线信号J1b、J2d合波,在一根传输线62中传输合波信号J32。上述的技术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51a、52c彼此集中而位于区域15R的情况在缩短将合波器31与天线51a、52c连接的传输线的观点上优选。优选将天线51a与天线52c分隔的距离比将天线51a与天线51b分隔的距离短。
同样,天线51b、52d彼此集中而位于区域15L的情况在缩短将合波器32与天线51b、52d连接的传输线的观点上优选。优选将天线51b与天线52d分隔的距离比将天线51b与天线52c分隔的距离短。
在考虑使组200对应于第一组、使组100对应于第二组的情况下,与考虑使组100对应于第一组、使组200对应于第二组的情况同样地说明。通过合波器31及分波器21的功能在一根传输线61中传输合波信号J32,或者通过合波器32及分波器22的功能在一根传输线62中传输合波信号J32。
除了上述那样的建立对应之外,也可想到天线信号J2c、J1b分别对应于作为合波器31合波的对象的第一信号及第二信号,天线信号J2d、J1a分别对应于作为合波器32合波的对象的第一信号及第二信号的情况。
然而在采用这样的建立对应的情况下,需要将位于区域14R的合波器31与位于区域15L的天线51b连接、将位于区域14L的合波器32与位于区域15R的天线51a连接。上述的连接相比较于将位于区域14R的合波器31与都位于区域15R的天线51a、52c连接、将位于区域14L的合波器32与都位于区域15L的天线51b、52d连接的第一结构,在区域14中配线的传输线长的点上不利。
如第一结构中采用那样,将合波器31与天线51a分隔的距离及将合波器31与天线52c分隔的距离都比将合波器31与天线51b分隔的距离及将合波器31与天线52d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短的情况在如下观点上优选:减少将合波器与输出成为该合波器进行的合波的对象的天线信号的天线连接的传输线的长度。
同样,优选将合波器32与天线51b分隔的距离及将合波器32与天线52d分隔的距离都比将合波器32与天线51a分隔的距离及将合波器32与天线52c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短。
(X2)根据第二结构的说明.
在第二结构中,关于第一结构的上述说明中的与传输线61、62相关联的说明也妥当。在第二结构中,作为第一组考虑将组200建立对应时,可以考虑将天线52a及天线信号J2a分别作为第一天线及第一信号建立对应。然而,在第二结构中,天线信号J2a不是被合波的对象。在本公开中,不需要将多个第一信号全部由合波器合波。只要第一信号的哪怕一个成为合波的对象,就能削减传输线。
在第二结构中,作为第一组考虑将组100建立对应时,可以考虑将天线52a及天线信号J2a分别作为第二天线及第二信号建立对应。然而,在第二结构中,天线信号J2a不是被合波的对象。在本公开中,不需要将多个第二信号全部由合波器合波。只要第二信号的哪怕一个成为合波的对象,就能削减传输线。
(X3)根据第三结构的说明.
在第三结构中,着眼于合波器35的功能来说明。合波器35将天线信号J1a、J2c、J3、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5,将合波信号J35向传输线65赋予。
由此,可以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1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200建立对应。在考虑这样建立对应时,天线51a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天线52c对应于第一个第二天线。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1a对应于第一信号,天线信号J2c对应于第二信号,合波信号J35对应于合波信号。合波器35至少将天线信号J1a、天线信号J2c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5。
分波器25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5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a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1赋予。分波器25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5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c向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2赋予。
可以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2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100建立对应。在考虑这样建立对应时,天线52c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天线51a对应于第一个第二天线。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2c对应于第一信号,天线信号J1a对应于第二信号,合波信号J35对应于合波信号。合波器35至少将天线信号J2c、天线信号J1a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5。
分波器25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5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2c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2赋予。分波器25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5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1a向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1赋予。
在一根传输线65中传输合波信号J35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在第三结构中,着眼于合波器36的功能来说明。合波器36将天线信号J1b、J2d、J4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6,将合波信号J36向传输线66赋予。
由此,可以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1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200建立对应。在考虑这样建立对应时,天线51b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天线52d对应于第一个第二天线。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1b对应于第一信号,天线信号J2d对应于第二信号,合波信号J36对应于合波信号。合波器36至少将天线信号J1b、天线信号J2d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6。
分波器26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6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b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1赋予。分波器26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6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d向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2赋予。
可以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2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100建立对应。在考虑这样建立对应时,天线52d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天线51b对应于第一个第二天线。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2d对应于第一信号,天线信号J1b对应于第二信号,合波信号J36对应于合波信号。合波器36至少将天线信号J2d、天线信号J1b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6。
分波器26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6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2d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2赋予。分波器26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6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1b向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1赋予。
在一根传输线66中传输合波信号J36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X4)根据第四结构的说明.
第四结构可以看作为相对于第三结构,将天线信号J4、J5进行了交换的形态。由此,在根据第三结构的说明中,将合波器35改读为合波器37,将合波器36改读为合波器38,将合波信号J35改读为合波信号J37,将合波信号J36改读为合波信号J38,将传输线65改读为传输线67,将传输线66改读为传输线68,将分波器25改读为分波器27,将分波器26改读为分波器28,由此能得到根据第四结构的说明。
在第四结构中,在一根传输线67中传输合波信号J37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在一根传输线68中传输合波信号J38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X5)根据第五结构的说明.
在第五结构中,与第一结构中的传输线61相关联的说明也妥当,在一根传输线61中传输合波信号J31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着眼于合波器39的功能来说明。合波器39将天线信号J1b、J2d、J4、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9,将合波信号J39向传输线69赋予。
由此,可以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1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200建立对应。在考虑这样建立对应时,天线51b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天线52d对应于第一个第二天线。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1b对应于第一信号,天线信号J2d对应于第二信号,合波信号J39对应于合波信号。合波器39至少将天线信号J1b、天线信号J2d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9。
分波器29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b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1赋予。分波器29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d向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2赋予。
可以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2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100建立对应。在考虑这样建立对应时,天线52d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天线51b对应于第一个第二天线。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2d对应于第一信号,天线信号J1b对应于第二信号,合波信号J39对应于合波信号。合波器39至少将天线信号J2d、天线信号J1b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9。
分波器29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2d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2赋予。分波器29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1b向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1赋予。
在一根传输线69中传输合波信号J39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X6)根据第六结构的说明.
在第六结构中,关于第一结构的上述说明中的与传输线61、62相关联的说明也妥当。在一根传输线61中传输合波信号J31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在一根传输线62中传输合波信号J32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X7)根据第七结构的说明.
在第七结构中,关于第一结构的上述说明中的与传输线62相关联的说明也妥当,在一根传输线62中传输合波信号J32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在第七结构中,着眼于合波器301的功能来说明。合波器301将天线信号J1a、J3、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01,将合波信号J301向传输线601赋予。
可以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1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200建立对应。在考虑这样建立对应时,天线51a对应于第一个第一天线,天线51b对应于第二个第一天线。
在考虑如上所述建立对应时,天线信号J1a对应于第一个第一信号,天线信号J1b对应于第二个第一信号。合波器301至少将天线信号J1a与天线信号J3、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01。
分波器201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01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a向作为第一接收机的接收机41赋予。分波器201将对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01分波而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3、J5分别向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3、45赋予。
在一根传输线601中传输合波信号J301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这样,第一信号的一个也可以与不以采用分集方式的情况为前提的第三信号(在此为天线信号J3、J5中的至少任一个)合波。即使不是全部的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合波,也能减少传输线的根数。
(X8)根据第八结构的说明.
第八结构可以看作为相对于第七结构,将天线信号J4、J5进行了交换的形态。由此,在根据第七结构的说明中,将天线54、55相互交换,将天线信号J4、J5相互交换,将接收机44、45相互交换,将合波器301改读为合波器302,将合波信号J301改读为合波信号J302,将传输线601改读为传输线602,将分波器201改读为分波器202,由此得到根据第八结构的说明。
在第八结构中,在一根传输线62中传输合波信号J32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在一根传输线602中传输合波信号J302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X9)根据第九结构的说明.
在第九结构中,关于第一结构的上述说明中的与传输线61相关联的说明也妥当,在一根传输线61中传输合波信号J31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在第九结构中,关于第三结构的上述说明中的与传输线66相关联的说明也妥当,在一根传输线66中传输合波信号J36的情况有助于传输线的根数的减少。
[第一信号全部与第二信号合波的情况]
导入都为2以上的整数P、Q、整数P、Q中的较小的值以下的整数R、也作为1以上且R以下的整数中的任一个的整数S,提示以下的表述:
(i)在第一组中设置的第一天线的个数为P个,在第二组中设置的第二天线的个数为Q个;
(ii)第一组中的第一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第一组的第一天线分别输出的第一信号。第二组中的第二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第二组的第二天线分别输出的第二信号;
(iii)都设置R个合波器、分波器;
(a)第S个合波器至少将从第S个第一天线得到的第一信号与从第S个第二天线得到的第二信号合波而得到第S个合波信号;
(b)第S个分波器将都是对第S个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别向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赋予。
这样的结构由于第一信号及第二信号中的任一者的全部成为被合波的对象,因此减少传输线的效果高。
根据第一结构来说明上述表述。在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1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200建立对应时,可考虑作为第一天线将天线51a、51b建立对应,作为第二天线将天线52a、52b、52c、52d建立对应。在该建立对应中,P=2、Q=4,因此R=2。
关于S=1,合波器31将从作为第一天线的51a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a与从作为第二天线的天线52c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c合波而得到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1。分波器21将对合波信号J31分波而得到的天线信号J1a、J2c分别向接收机41、42赋予。
关于S=2,合波器32将从作为第一天线的51b得到的作为第一信号的天线信号J1b与从作为第二天线的天线52d得到的作为第二信号的天线信号J2d合波而得到作为合波信号的合波信号J32。分波器22将对合波信号J32分波而得到的天线信号J1b、J2d分别向接收机41、42赋予。
关于第二结构及第六结构,可以为与第一结构相同的说明。关于第三结构,将在关于第一结构的上述的说明中的合波器31、32分别改读为合波器35、36,将分波器21、22分别改读为分波器25、26,将合波信号J31、J32分别改读为合波信号J35、J36,由此与第一结构同样地说明。
在第四结构中,将在关于第一结构的上述的说明中的合波器31、32分别改读为合波器37、38,将分波器21、22分别改读为分波器27、28,将合波信号J31、J32分别改读为合波信号J37、J38,由此与第一结构同样地说明。
在第五结构中,将在关于第一结构的上述的说明中的合波器32改读为合波器39,将分波器22改读为分波器29,将合波信号J31改读为合波信号J39,由此与第一结构同样地说明。
在第九结构中,将在关于第一结构的上述的说明中的合波器32改读为合波器36,将分波器22改读为分波器26,将合波信号J32改读为合波信号J36,由此与第一结构同样地说明。
在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2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100建立对应时,可考虑作为第一天线将天线52a、52b、52c、52d建立对应,可考虑作为第二天线将天线51a、51b建立对应。在该建立对应中,P=4、Q=2,因此R=2。
该情况也与P=2、Q=4的情况同样,关于第一~第六结构及第九结构,说明上述表述。
在考虑作为第一组将组100建立对应、作为第二组将组200建立对应时,上述的整数Q比整数P大(Q=4、P=2)。无论关于Q以下且(P+1)以上的整数L中的哪个,第L个第二天线相对于全部合波器而接近第二接收机的情况在减少将合波器与输出成为该合波器进行的合波的对象的天线信号的天线连接的传输线的长度的观点上都优选。
关于第一~第九结构,整数L为4以下且3以上。第三个第二天线为天线52a、52b中的任一方,第四个第二天线为天线52a、52b中的另一方。
天线52a、52b相对于合波器31、32、33、34(第一结构),相对于合波器31、32、33(第二结构),相对于合波器35、36(第三结构),相对于合波器37、38(第四结构),相对于合波器31、39(第五结构),相对于合波器31、32(第六结构),相对于合波器301、32(第七结构),相对于合波器302、32(第八结构),相对于合波器31、36(第九结构),都接近作为第二接收机的接收机41、42。
天线52a、52b分别输出的天线信号J2a、J2b、天线信号J1a、J1b都未被合波。关于天线52a、52b的这样的配置在缩短区域14中配线的传输线的观点上有利。
[第二信号与第三信号的合波]
以下说明第一结构(参照图3)、第二结构(参照图4)、第三结构(参照图5)、第五结构(参照图7)、第九结构(参照图11)共同的技术特征。
组300、400、500集中而作为第三组600来掌握。第三组600具有作为第三天线的天线53、54、55和与天线53、54、55分别对应的接收机43、44、45。
天线53、54、55分别单独地输出天线信号J3、J4、J5。天线信号J3是遵照GPS采用的通信方式的GPS信号。天线信号J4是遵照手机采用的通信方式的TEL信号。天线信号J5是遵照ITS采用的通信方式的ITS信号。
这些通信方式都不是作为第一通信方式的无线电广播采用的通信方式,不是作为第二通信方式的地面波数字广播采用的通信方式,作为第三通信方式来处理。第三通信方式在本公开中存在三个种类,互不相同。对应于这样的处理,天线53、54、55作为第三天线处理,天线信号J3、J4、J5作为第三信号处理。
接收机43、44、45分别接收从与自身对应的作为第三天线的天线53、54、55单独输出的作为第三信号的天线信号J3、J4、J5。
参照表1,天线信号J4采用的频带为815MHz~960MHz(带域A)或1710MHz~1990Hz(带域B),天线信号J5采用的频带为755~765MHz。
参照表1,天线信号J2a、J2b、J2c、J2d采用的频带为470~710MHz,天线信号J1a、J1b采用的频带为120MHz以下。
因此,天线信号J4作为第一个第三信号处理,天线信号J5作为第二个第三信号处理时,无论第二组与组100、200中的哪个建立对应,第二个第三信号采用的频带都处于第二信号采用的频带与第一个第三信号采用的频带之间。
并且,在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第五结构、第九结构中,天线信号J4未与天线信号J5合波,与第二信号中的任一个合波。通过该合波而得到的合波信号被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4,该天线信号J4向接收机44赋予。
更具体而言,在第一结构及第二结构中,天线信号J4与天线信号J2b合波,得到合波信号J33。在第三结构及第九结构中,天线信号J4与天线信号J2d、J1b合波,得到合波信号J36。在第五结构中,天线信号J4与天线信号J2d、J1b合波,得到合波信号J39。
对于第一个第三信号的合波的对象不是第二个第三信号而是第二信号中的某一个的情况在增大合波的对象采用的频带彼此的差异的观点上优选。这是因为,如上述那样,通常,成为合波器进行的合波的对象的信号的频带彼此分离的情况与接近的情况相比构成合波器的技术难度低,关于分波器也同样。
[附记]
作为关于第五结构的变形,接收机44、45也可以是不仅具备接收功能而且也具备发送功能的无线机。
具备发送功能的接收机44、45分别作为无线机44、45处理。第五结构是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二变形,因此该变形可以看作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无线系统的第二变形的进一步的变形。
图12是表示该变形的框图。相对于表示第五结构的图7,仅示出被变更的部分及其附近。
在该变形中,无线机44不仅进行天线信号J4的接收,而且也进行信号K4的发送,无线机45不仅进行天线信号J5的接收,而且也进行信号K5的发送。
在该变形中,将分波器29置换为合波分波器291,将合波器39置换为合波分波器391。
合波分波器291除了与分波器29同样地将合波信号J39分波而得到天线信号J4、J5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将信号K4、K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K39的功能。合波分波器391与合波器39同样地除了将天线信号J4、J5合波而得到合波信号J39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将合波信号K39分波而得到信号K4、K5的功能。
合波信号K39由传输线63传输。信号K4向天线54赋予而作为电波放出。信号K5向天线55赋予而作为电波放出。
上述的结构被一般地表述。无线机44、45分别作为第一个无线机、第二个无线机处理。信号K4作为遵照作为第一个第三通信方式的手机采用的通信方式的第四信号处理。信号K5作为遵照作为第二个第三通信方式的ITS采用的通信方式的第五信号处理。
在该变形中,合波分波器291也作为将作为第四信号的信号K4与作为第五信号的信号K5合波而得到作为第六信号的合波信号K39的发送用的合波器发挥作用。
在该变形中,合波分波器391也作为输出用的分波器发挥作用,该输出用的分波器将对作为第六信号的合波信号K39分波而得到的信号K4向与作为第一个无线机的无线机44对应的作为第三天线的天线54赋予,将对作为第六信号的合波信号K39分波而得到的信号K5向与作为第二个无线机的无线机45对应的作为第三天线的天线55赋予。在上述的结构中,关于发送也能减少传输线的根数。
无论在上述的第一结构~第九结构中的哪个中,合波器彼此都可以适当集中而进行模块(module)化。具体而言,例如在第一结构、第二结构及第六结构中,合波器32也可以不是配置于区域14L而是配置于区域14R,与合波器31一起被模块化。在第三结构中,合波器35也可以不是配置于区域14L而是配置于区域14R,在区域14R中与合波器36一起被模块化。在第四结构中,合波器37也可以不是配置于区域14L而是配置于区域14R,在区域14R中与合波器38一起被模块化。在第五结构中,合波器31也可以不是配置于区域14L而是配置于区域14R,在区域14R中与合波器39一起被模块化。在第七结构中,合波器32也可以不是配置于区域14L而是配置于区域14R,在区域14R中与合波器301一起被模块化。在第八结构中,合波器32也可以不是配置于区域14L而是配置于区域14R,在区域14R中与合波器302一起被模块化。在第九结构中,合波器36也可以不是配置于区域14L而是配置于区域14R,在区域14R中与合波器31一起被模块化。
也可以是,无论在上述的第一结构~第九结构中的哪个中,天线53、54、55都配置在区域14的中央附近。具体而言,天线53、54、55也可以在区域14L中靠近区域14R配置。例如天线53、54、55也可以通过俗称为鲨鱼鳍天线(shark fin antenna)的方式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相互不矛盾就可以适当组合。
标号说明
1 车身
8 车载用无线系统
11、12、13、14、14R、14L、15、15R、15L 区域
21、22、23、24、25、26、27、28、29、201、202 分波器
31、32、33、34、35、36、37、38、39、301、302 合波器
291、391 合波分波器
41、42、43 接收机
44、45 接收机(无线机)
51a、51b、52a、52b、52c、52d、53、54、55 天线
61、62、63、64、65、67、68、69、71、72、73、74、75 传输线
100、200、300、400、500 组
501a、501b、502c、502d 低噪声放大器
600 第三组
A、B 带域
J1a、J1b、J2a、J2b、J2c、J2d、J3、J4、J5 天线信号
J31、J32、J33、J34、J35、J36、J37、J38、J39、J301、J302、K39 合波信号
K4、K5 信号。
Claims (7)
1.一种车载用无线系统,其中,
所述车载用无线系统具备都搭载于车辆的第一组、第二组、合波器、分波器及传输线,
所述第一组具有多个第一天线及第一接收机,
所述第二组具有多个第二天线及第二接收机,
所述第一天线的任一个都输出遵照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天线的任一个都输出遵照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二信号,
所述第一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所述第一天线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接收机使用分集方式接收从所述第二天线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二信号,
所述合波器向所述传输线赋予至少将从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与从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合波而得到的信号即合波信号,
所述分波器分别向所述第一接收机和所述第二接收机赋予将所述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其中,
将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比将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中设置P个所述第一天线,
在所述第二组中设置Q个所述第二天线,
设置R个所述合波器,
设置R个所述分波器,
P、Q都为2以上的整数,R为P、Q中的较小的值的整数,关于R以下且1以上的整数S中的所有整数,
(a)第S个所述合波器至少将从第S个所述第一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与从第S个所述第二天线得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合波而得到第S个所述合波信号;
(b)第S个所述分波器分别向所述第一接收机和所述第二接收机赋予都是将所述第S个所述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其中,
将第一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及将第一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都比将所述第一个所述合波器与第二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及将所述第一个所述合波器与第二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短,
将第二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二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及将所述第二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二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都比将所述第二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分隔的距离及将所述第二个所述合波器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二天线分隔的距离中的任一者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其中,
整数Q比整数P大,
第L个所述第二天线相对于全部所述合波器而接近所述第二接收机,
L为Q以下且(P+1)以上的整数中的任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其中,
所述车载用无线系统还具备搭载于车辆的第三组,
所述第三组具有多个第三天线和与所述第三天线分别对应的多个无线机,
所述第三天线的任一个都输出遵照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及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不同且互不相同的多个第三通信方式的多个第三信号,
所述无线机接收从与自身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三信号,
第一个所述第三信号不与第二个所述第三信号合波,而与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某一个合波来得到第二个合波信号,
将所述第二个合波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三信号向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三信号对应的第一个所述无线器赋予,
所述第二个所述第三信号采用的频带处于所述第二信号采用的频带与所述第一个所述第三信号采用的频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无线系统,其中,
第一个所述无线机具有输出遵照第一个所述第三通信方式的第四信号的功能,
第二个所述无线机具有输出遵照第二个所述第三通信方式的第五信号的功能,
所述车载用无线系统还具备:
发送用的合波器,将所述第四信号与所述第五信号合波而得到第六信号;及
输出用的分波器,向与所述第一个所述无线机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赋予将所述第六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四信号,向与所述第二个所述无线机对应的所述第三天线赋予将所述第六信号分波而得到的所述第五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203184A JP2021077992A (ja) | 2019-11-08 | 2019-11-08 | 車載用無線システム |
JP2019-203184 | 2019-11-08 | ||
PCT/JP2020/039531 WO2021090685A1 (ja) | 2019-11-08 | 2020-10-21 | 車載用無線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16758A true CN114616758A (zh) | 2022-06-10 |
Family
ID=7584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74630.7A Pending CN114616758A (zh) | 2019-11-08 | 2020-10-21 | 车载用无线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416830A1 (zh) |
JP (1) | JP2021077992A (zh) |
CN (1) | CN114616758A (zh) |
WO (1) | WO2021090685A1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79615A (ja) * | 1995-08-23 | 1998-03-24 | Asahi Glass Co Ltd |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装置 |
JP2001102826A (ja) * | 1999-09-30 | 2001-04-13 | Suzuki Motor Corp |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
JP2004248120A (ja) * | 2003-02-17 | 2004-09-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車載用受信及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
EP1686704A2 (en) * | 2005-01-31 | 2006-08-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Vehicle-mounted receiving apparatus |
JP2008072651A (ja) * | 2006-09-15 | 2008-03-27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車載用の送受信装置 |
JP2009296226A (ja) * | 2008-06-04 | 2009-12-17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車載用デジタル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
JP2011040833A (ja) * | 2009-08-06 | 2011-02-24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車載用デジタル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
CN105637770A (zh) * | 2013-10-16 | 2016-06-0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收发装置 |
WO2019087441A1 (ja) * | 2017-11-06 | 2019-05-09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載伝送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39256B2 (ja) * | 2003-01-28 | 2008-01-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
WO2010105210A2 (en) * | 2009-03-12 | 2010-09-16 |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 Vehicl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10454536B2 (en) * | 2017-06-02 | 2019-10-2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using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antenna schemes with layered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
2019
- 2019-11-08 JP JP2019203184A patent/JP2021077992A/ja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0-21 US US17/771,208 patent/US2022041683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10-21 CN CN202080074630.7A patent/CN114616758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0-21 WO PCT/JP2020/039531 patent/WO202109068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79615A (ja) * | 1995-08-23 | 1998-03-24 | Asahi Glass Co Ltd |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装置 |
JP2001102826A (ja) * | 1999-09-30 | 2001-04-13 | Suzuki Motor Corp |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
JP2004248120A (ja) * | 2003-02-17 | 2004-09-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車載用受信及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
EP1686704A2 (en) * | 2005-01-31 | 2006-08-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Vehicle-mounted receiving apparatus |
JP2008072651A (ja) * | 2006-09-15 | 2008-03-27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車載用の送受信装置 |
JP2009296226A (ja) * | 2008-06-04 | 2009-12-17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車載用デジタル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
JP2011040833A (ja) * | 2009-08-06 | 2011-02-24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車載用デジタル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
CN105637770A (zh) * | 2013-10-16 | 2016-06-0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收发装置 |
WO2019087441A1 (ja) * | 2017-11-06 | 2019-05-09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載伝送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90685A1 (ja) | 2021-05-14 |
US20220416830A1 (en) | 2022-12-29 |
JP2021077992A (ja) | 2021-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11857B2 (en) | Vehicle-mounted transmission system | |
US7277056B1 (en) | Stacked patch antennas | |
US8111196B2 (en) | Stacked patch antennas | |
US2005015370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GPS enabled antenna | |
US10057044B2 (en) | Front-end circuit | |
KR102031627B1 (ko) | 멀티-안테나 시스템 | |
US10165607B2 (en) | Multi channel communications for vehic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with local wireless device | |
EP1686704A2 (en) | Vehicle-mounted receiving apparatus | |
US11381270B2 (en) | In-vehicle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14616758A (zh) | 车载用无线系统 | |
US8452328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sharing a controller for a combined cellular phone and satellite radio | |
EP1056221A2 (en) | Integrated receiving system for receiving a plurality of media signals and corresponding signal recep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JP2021064913A (ja) | 車載用受信システム | |
US11831066B2 (en) | Vehicle and antenna system of vehicle | |
US20230118420A1 (en) | Wireless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and system | |
CN113692709B (zh) | 从或向机动车传输高频信号的天线装置以及具有天线装置的机动车 | |
KR20180042744A (ko) | 차량용 모듈 통합형 안테나 시스템 | |
US1051133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acent band RF signal reception | |
CN117220702A (zh) | 无线信号接收电路及系统 | |
JP2012085092A (ja) | 無線装置 | |
US8150353B2 (en) | Masthead amplifier unit | |
KR20080004808U (ko) | 고주파 대역의 무선 전송 채널 브랜칭 네트워크 장치 | |
KR20010003270A (ko) | 전파 모드 분배 필터를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의 기지국내 수신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0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