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8331A -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8331A
CN114608331A CN202210100815.1A CN202210100815A CN114608331A CN 114608331 A CN114608331 A CN 114608331A CN 202210100815 A CN202210100815 A CN 202210100815A CN 114608331 A CN114608331 A CN 114608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fixed anode
temperature
heat storage
b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08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8331B (zh
Inventor
袁辅平
童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e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e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e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e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08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8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8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8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8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8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9/00Combinations of furnaces of kind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main group
    • F27B19/04Combinations of furnaces of kind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main group arranged for associated wor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00Casings; Linings; Walls; Roofs
    • F27D1/16Making or repairing linings increasing the durability of linings or breaking away linings
    • F27D1/1678Increasing the durability of linings; Means for protec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21/00Arrangements of monitor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of safety devices
    • F27D21/0014Devices for monitoring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包括两个固定阳极炉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之间的蓄热调节炉,所述蓄热调节炉通过连通烟道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连通,所述连通烟道与所述蓄热调节炉的连接处设有闸门,用于控制所述固定阳极炉与所述蓄热调节炉的连通;所述蓄热调节炉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蓄热调节炉内的温度,所述固定阳极炉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利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对处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行持续加热保温,以及初级阶段的烘炉,使备用的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企业在需要扩大产量时,能够减少备用的固定阳极炉的烘炉时间,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能够更快的投入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再生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背景技术
固定阳极炉应用于再生铜生产,属于火法冶金炉,作业温度在1200℃~1300℃。固定阳极炉的炉体耐火材料为镁铬砖。再生铜企业一般配备多台固定阳极炉,部分阳极炉生产,部分阳极炉备用,常见的配置方案是配备2台固定阳极炉,1开1备;2台固定阳极炉各自配备一台排烟风机、一台布袋除尘器,但共用一套尾气净化装置(尾气脱硫、尾气脱硝等)和排空烟囱。
固定阳极炉生产时,使用排烟机,将生产烟气经炉尾烟道抽入布袋除尘器。固定阳极炉烟气温度在600~1200℃范围波动,而布袋除尘器滤袋工作温度较低(通常<260℃),故需在固定阳极炉烟道与布袋除尘器之间安装空气冷却器、板式换热器、水冷换热器、喷雾降温等烟气降温设备。固定阳极炉烟气温度越高,烟气降温设备运行成本越高。
按照技术规范,备用的固定阳极炉投产前,需进行烘炉作业,用时3~7天将炉膛温度从室温逐步提升到1200℃~1300℃,烘炉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燃料;且用时较长,影响生产组织。烘炉作业是影响炉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烘炉初期阶段(从室温提升到400℃)的控制尤为重要,要求该阶段炉膛内温度保持均匀一致。然而,固定阳极炉使用位于炉头端墙的天然气燃烧器烘炉,由于燃烧器的燃烧特性,炉膛内温度呈梯度分布,烘炉初期阶段炉膛温度总体偏低时尤为明显,造成炉膛不同区域的镁铬砖膨胀程度明显不一,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影响炉体安全。
固定阳极炉处于备用状态时,镁铬砖中主要成分——MgO作为碱性成分,在室温环境下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逐步发生水化反应,生成Mg(OH)2,产生体积膨胀,导致镁铬砖发生变质,而丧失耐火强度,极大的损害炉寿。解决该问题,应使固定阳极炉的镁铬砖温度高于100℃,炉膛温度始终高于300℃,技术上可通过启动燃烧器或其它方式实现,但经济上难以承受。
公开号为CN110617710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步进式加热炉烘炉方法,属于烘炉领域,其步骤如下:烘炉前准备工作;烘炉方法步骤如下:先微开烧嘴前空气阀,向步进式加热炉内送入空气;再微开燃气阀,向步进式加热炉内送入燃气;然后接通电源点火,进行烘炉,待燃气着火正常后再相应打开其他空气阀,此时空气燃气比例阀进行燃气与空气的调节,以使步进式加热炉按烘炉升温曲线的烘炉制度进行炉内烘干;炉内降温熄火:首先通过一定的降温制度对炉内降温,然后当炉内温度降到200℃以下时,让炉内自然降温,本方案中采用合理的升温制度以及合理的温控降温方式对炉内进行烘干,不仅过程简单,而且炉体不会产生裂纹、开裂,炉体成型结构质量好、寿命长。
上述的烘炉方法所需时间较长,在企业决定启用备用固定阳极炉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烘炉工作,会耽误企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包括两个固定阳极炉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之间的蓄热调节炉,所述蓄热调节炉通过连通烟道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连通,所述连通烟道与所述蓄热调节炉的连接处设有闸门,用于控制所述固定阳极炉与所述蓄热调节炉的连通;所述蓄热调节炉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蓄热调节炉内的温度,所述固定阳极炉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
再生铜企业一般配备两个固定阳极炉,其中一个进行生产,另一个备用,在需要增大产量时再将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运行起来进行生产,在将备用的固定阳极炉投入生产前需要进行烘炉,且烘炉所需时间较长,会耽误企业生产;本发明通过在两个固定阳极炉之间设置蓄热调节炉,并通过连通烟道将两个固定阳极炉分别与蓄热调节炉连通,利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对处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行持续加热保温,以及初级阶段的烘炉,使备用的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企业在需要扩大产量时,能够减少备用的固定阳极炉的烘炉时间,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能够更快的投入生产;
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进行加热烘炉投产前,由于炉膛内已有足够的温度,省去了烘炉的初期阶段,节省烘炉燃料和烘炉时间;不存在天然气燃烧器烘炉带来的明显温度梯度、较大的热应力,不会影响炉体安全;
固定阳极炉由镁铬砖建成,镁铬砖中主要成分——MgO作为碱性成分,在室温环境下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逐步发生水化反应,生成Mg(OH)2,产生体积膨胀,导致镁铬砖发生变质,而丧失耐火强度,极大的损害炉寿,利用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的高温烟气持续对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进行加热,在不额外消耗能源的同时,可以使备用固定阳极炉内的炉膛温度始终高于300℃,阻止MgO发生水化反应,避免镁铬砖发生变质,从而延长固定阳极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蓄热调节炉配合闸门能够调节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入蓄热调节炉的烟气量,以及调节从蓄热调节炉进入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的烟气量,蓄热调节炉可以起到蓄热、缓冲的效果,减小高温烟气的温度波动,能够较好的控制高温烟气对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行加热,避免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的温度升降过于激烈;
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的炉膛被烟气整体加热,炉膛内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温度梯度小,热应力小;
部分烟气由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入到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对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来说,进入炉尾烟道的烟气量减少10%~30%,烟气温度下降100℃~300℃,烟气降温设备运行成本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调节炉包括炉体外壳和铺满所述炉体外壳内壁的陶瓷纤维模块,所述陶瓷纤维模块通过锚固钉与所述炉体外壳固定,所述炉体外壳为钢板焊接而成,钢板外壳保证了炉体的强度,设置陶瓷纤维模块能够较好的保温。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烟道为高铝砖砌筑而成,耐高温,且高温下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烟道与所述固定阳极炉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固定阳极炉的熔池的上方,不影响固定阳极炉进行生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通烟道与所述蓄热调节炉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蓄热调节炉相对的两侧,便于高温烟气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入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
进一步地,所述闸门为水套结构,有利于降低闸门的温度,延长闸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为K分度热电偶,温度监测范围广,耐高温,且反应灵敏。
一种保温与烘炉方法,基于上述的所述保温与烘炉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运行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中的一个,另一个为备用状态;
(2)打开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蓄热调节炉,使蓄热调节炉升温;
(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热调节炉的温度处于500~700℃时,打开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利用高温烟气对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行保温和烘炉。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热调节炉内的温度大于700℃时,减小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的开合度,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热调节炉的温度小于500℃时,增大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的开合度,将蓄热调节炉内的温度控制在500~700℃,蓄热调节炉内的温度稍高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便于对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行保温。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大于500℃时,减小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的开合度,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小于400℃时,增大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的开合度,将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控制在400~500℃,能够延长固定阳极炉的使用寿命,也便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快速投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再生铜企业一般配备两个固定阳极炉,其中一个进行生产,另一个备用,在需要增大产量时再将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运行起来进行生产,在将备用的固定阳极炉投入生产前需要进行烘炉,且烘炉所需时间较长,会耽误企业生产;本发明通过在两个固定阳极炉之间设置蓄热调节炉,并通过连通烟道将两个固定阳极炉分别与蓄热调节炉连通,利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对处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行持续加热保温,以及初级阶段的烘炉,使备用的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企业在需要扩大产量时,能够减少备用的固定阳极炉的烘炉时间,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能够更快的投入生产;
(2)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进行加热烘炉投产前,由于炉膛内已有足够的温度,省去了烘炉的初期阶段,节省烘炉燃料和烘炉时间;不存在天然气燃烧器烘炉带来的明显温度梯度、较大的热应力,不会影响炉体安全;
(3)固定阳极炉由镁铬砖建成,镁铬砖中主要成分——MgO作为碱性成分,在室温环境下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逐步发生水化反应,生成Mg(OH)2,产生体积膨胀,导致镁铬砖发生变质,而丧失耐火强度,极大的损害炉寿,利用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的高温烟气持续对备用的固定阳极炉进行加热,在不额外消耗能源的同时,可以使备用固定阳极炉内的炉膛温度始终高于300℃,阻止MgO发生水化反应,避免镁铬砖发生变质,从而延长固定阳极炉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蓄热调节炉配合闸门能够调节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入蓄热调节炉的烟气量,以及调节从蓄热调节炉进入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的烟气量,蓄热调节炉可以起到蓄热、缓冲的效果,减小高温烟气的温度波动,能够较好的控制高温烟气对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行加热,避免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的温度升降过于激烈;
(5)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的炉膛被烟气整体加热,炉膛内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温度梯度小,热应力小;
(6)部分烟气由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入到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对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来说,进入炉尾烟道的烟气量减少10%~30%,烟气温度下降100℃~300℃,烟气降温设备运行成本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阳极炉与布袋除尘器和排烟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阳极炉;2、蓄热调节炉;3、连通烟道;4、闸门;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熔池;8、布袋除尘器;9、排烟风机;10、天然气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包括两个固定阳极炉1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1之间的蓄热调节炉2,每个固定阳极炉1的炉尾烟道都连通有布袋除尘器8和排烟风机9,固定阳极炉1通过天然气燃烧器10进行加热,所述蓄热调节炉2通过连通烟道3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1连通,所述连通烟道3与所述蓄热调节炉2的连接处设有闸门4,用于控制所述固定阳极炉1与所述蓄热调节炉2的连通;所述蓄热调节炉2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5位于蓄热调节炉2的炉膛的顶部,用于检测所述蓄热调节炉2内的温度,所述固定阳极炉1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6为固定阳极炉1的炉尾烟道处原有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固定阳极炉1内的温度。
再生铜企业一般配备两个固定阳极炉1,其中一个进行生产,另一个备用,在需要增大产量时再将备用的固定阳极炉1运行起来进行生产,在将备用的固定阳极炉1投入生产前需要进行烘炉,且烘炉所需时间较长,会耽误企业生产;本发明通过在两个固定阳极炉1之间设置蓄热调节炉2,并通过连通烟道3将两个固定阳极炉1分别与蓄热调节炉2连通,利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产生的高温烟气对处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进行持续加热保温,以及初级阶段的烘炉,使备用的固定阳极炉1内的温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企业在需要扩大产量时,能够减少备用的固定阳极炉1的烘炉时间,备用的固定阳极炉1能够更快的投入生产;
备用的固定阳极炉1进行加热烘炉投产前,由于炉膛内已有足够的温度,省去了烘炉的初期阶段,节省烘炉燃料和烘炉时间;不存在天然气燃烧器10烘炉带来的明显温度梯度、较大的热应力,不会影响炉体安全;
固定阳极炉1由镁铬砖建成,镁铬砖中主要成分——MgO作为碱性成分,在室温环境下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逐步发生水化反应,生成Mg(OH)2,产生体积膨胀,导致镁铬砖发生变质,而丧失耐火强度,极大的损害炉寿,利用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的高温烟气持续对备用的固定阳极炉1进行加热,在不额外消耗能源的同时,可以使备用固定阳极炉1内的炉膛温度始终高于300℃,阻止MgO发生水化反应,避免镁铬砖发生变质,从而延长固定阳极炉1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蓄热调节炉2配合闸门4能够调节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进入蓄热调节炉2的烟气量,以及调节从蓄热调节炉2进入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的烟气量,蓄热调节炉2可以起到蓄热、缓冲的效果,减小高温烟气的温度波动,能够较好的控制高温烟气对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进行加热,避免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的温度升降过于激烈;
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的炉膛被烟气整体加热,炉膛内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温度梯度小,热应力小;
部分烟气由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进入到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对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来说,进入炉尾烟道的烟气量减少10%~30%,烟气温度下降100℃~300℃,烟气降温设备运行成本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调节炉2包括炉体外壳和铺满所述炉体外壳内壁的陶瓷纤维模块,陶瓷纤维模块厚度为200mm(耐温>1200℃),所述陶瓷纤维模块通过锚固钉与所述炉体外壳固定,所述炉体外壳为厚度20mm的Q235钢板焊接而成,钢板外壳保证了炉体的强度,设置陶瓷纤维模块能够较好的保温。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烟道3为LZ-65级高铝砖砌筑而成,耐高温,且高温下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烟道3与所述固定阳极炉1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固定阳极炉1的熔池7的上方,不影响固定阳极炉1进行生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通烟道3与所述蓄热调节炉2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蓄热调节炉2相对的两侧,便于高温烟气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进入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
进一步地,所述闸门4为水套结构,有利于降低闸门4的温度,延长闸门4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均为K分度热电偶,温度监测范围广,耐高温,且反应灵敏。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保温与烘炉方法,基于上述的所述保温与烘炉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运行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1中的一个,另一个为备用状态,与运行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对应的排烟风机9和布袋除尘器8正常运行,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对应的排烟风机9和布袋除尘器8关闭;
(2)打开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1对应的闸门4,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1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此闸门4进入蓄热调节炉2,使蓄热调节炉2升温;
(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蓄热调节炉2的温度处于500~700℃时,打开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对应的闸门4,利用高温烟气对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进行保温和烘炉,此闸门4缓慢打开,使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缓慢升温,避免损坏固定阳极炉1。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蓄热调节炉2内的温度大于700℃时,减小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1对应的闸门4的开合度,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蓄热调节炉2的温度小于500℃时,增大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1对应的闸门4的开合度,将蓄热调节炉2内的温度控制在500~700℃,蓄热调节炉2内的温度稍高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内的温度,便于对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进行保温。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内的温度大于500℃时,减小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1对应的闸门4的开合度,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1内的温度小于400℃时,增大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1对应的闸门4的开合度,将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1内的温度控制在400~500℃,能够延长固定阳极炉1的使用寿命,也便于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1快速投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阳极炉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之间的蓄热调节炉,所述蓄热调节炉通过连通烟道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连通,所述连通烟道与所述蓄热调节炉的连接处设有闸门,用于控制所述固定阳极炉与所述蓄热调节炉的连通;所述蓄热调节炉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蓄热调节炉内的温度,所述固定阳极炉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调节炉包括炉体外壳和铺满所述炉体外壳内壁的陶瓷纤维模块,所述陶瓷纤维模块通过锚固钉与所述炉体外壳固定,所述炉体外壳为钢板焊接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烟道为高铝砖砌筑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烟道与所述固定阳极炉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固定阳极炉的熔池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通烟道与所述蓄热调节炉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蓄热调节炉相对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为水套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为K分度热电偶。
8.一种保温与烘炉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所述保温与烘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运行两个所述固定阳极炉中的一个,另一个为备用状态;
(2)打开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蓄热调节炉,使蓄热调节炉升温;
(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热调节炉的温度处于500~700℃时,打开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利用高温烟气对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进行保温和烘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温与烘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热调节炉内的温度大于700℃时,减小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的开合度,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蓄热调节炉的温度小于500℃时,增大运行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的开合度,将蓄热调节炉内的温度控制在500~70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温与烘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备用状态的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大于500℃时,减小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的开合度,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小于400℃时,增大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对应的闸门的开合度,将备用状态的所述固定阳极炉内的温度控制在400~500℃。
CN202210100815.1A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Active CN114608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0815.1A CN114608331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0815.1A CN114608331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8331A true CN114608331A (zh) 2022-06-10
CN114608331B CN114608331B (zh) 2024-02-23

Family

ID=81858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0815.1A Active CN114608331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833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57239A1 (de) * 1976-12-17 1978-06-22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Regenerativ-gleichstrombrennverfahren fuer die kalkherstellung
JPH10168514A (ja) * 1996-12-11 1998-06-23 Nkk Corp 鋼材の連続式加熱炉およびその操業方法
CN1786639A (zh) * 2004-12-10 2006-06-14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的方法及设备
CN2872267Y (zh) * 2006-02-28 2007-02-21 潘小龙 炉窑的串联结构
CN104501578A (zh) * 2014-12-18 2015-04-08 南京净环热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蓄热双竖窑式煅烧炉
CN106051774A (zh) * 2016-07-06 2016-10-26 广西大学 一种智能式连续蓄热燃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3578719U (zh) * 2020-10-20 2021-06-29 佛山市旺鼎压铸设备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坩埚炉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57239A1 (de) * 1976-12-17 1978-06-22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Regenerativ-gleichstrombrennverfahren fuer die kalkherstellung
JPH10168514A (ja) * 1996-12-11 1998-06-23 Nkk Corp 鋼材の連続式加熱炉およびその操業方法
CN1786639A (zh) * 2004-12-10 2006-06-14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的方法及设备
CN2872267Y (zh) * 2006-02-28 2007-02-21 潘小龙 炉窑的串联结构
CN104501578A (zh) * 2014-12-18 2015-04-08 南京净环热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蓄热双竖窑式煅烧炉
CN106051774A (zh) * 2016-07-06 2016-10-26 广西大学 一种智能式连续蓄热燃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3578719U (zh) * 2020-10-20 2021-06-29 佛山市旺鼎压铸设备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坩埚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8331B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8229A (zh) 一种提高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效率的方法
CN208296639U (zh) 燃烧室快速调温装置
CN209960963U (zh) 热处理窑炉
CN208155050U (zh) 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坩埚炉
CN114608331A (zh) 一种保温与烘炉装置以及保温与烘炉方法
CN114350877B (zh) 热风炉烘炉方法
JP3267140B2 (ja) 加熱炉、その燃焼制御方法及び燃焼制御装置
CN101993967B (zh) 自身预热式热风炉的保温方法
CN104232825A (zh) 一种硅砖热风炉保温方法
CN109679667A (zh) 一种热回收焦炉下部火道底部降温隔热结构
CN108793781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双炉膛石灰窑炉
CN201463260U (zh) 换热管外置式热风炉
CN206280959U (zh) 一种蓄热式多管束辐射管燃烧装置
CN108426466A (zh) 燃烧室快速调温装置
CN106052377B (zh) 燃气冲天炉
CN215524143U (zh) 用于烧结锂电池正极材料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
CN214892580U (zh) 一种蓄热式高温节能窑炉
CN217541526U (zh) 一种带有回燃室的热风炉结构
CN104697343B (zh) 特高温燃料炉窑
CN209636159U (zh) 一种热回收焦炉下部火道底部降温隔热结构
CN218910467U (zh) 一种金属镁熔炼煤气蓄热式节能精炼炉
CN216550179U (zh) 一种高温培烘碳酸钙的燃气设备
CN217358047U (zh) 一种铝棒加热炉的热风循环系统
CN217275508U (zh) 一种轻型节能隧道窑
KR100334581B1 (ko) 소둔로연소배가스의냉각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