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4187A - 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4187A
CN114604187A CN202111605008.7A CN202111605008A CN114604187A CN 114604187 A CN114604187 A CN 114604187A CN 202111605008 A CN202111605008 A CN 202111605008A CN 114604187 A CN114604187 A CN 114604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strip
ba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50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4187B (zh
Inventor
颜悌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rui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ru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rui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rui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04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4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4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4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2661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mounted on parts having other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所述汽车饰板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至少一个灯条固定槽和至少一个导光固定槽;至少一个灯条,所述灯条设于所述灯条固定槽内;至少一个导光条,所述导光条设于所述导光固定槽,所述灯条设于所述导光条的侧面或底部,所述灯条发射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条;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导光板上设有多个导光凸条,每个所述导光凸条对应一个所述导光条,所述灯条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导光条及所述导光凸条射出;及遮光件,所述遮光件包括多个透光孔,每个所述透光孔对应于一个所述导光凸条设置。本申请提供的汽车饰板组件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通常设有各式各样的发光装饰件,以提升整车档次。然而,若发光装饰件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将导致发光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所述汽车饰板组件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饰板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至少一个灯条固定槽和至少一个导光固定槽;
至少一个灯条,所述灯条设于所述灯条固定槽内;
至少一个导光条,所述导光条设于所述导光固定槽,所述灯条设于所述导光条的侧面或底部,所述灯条发射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条;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导光板上设有多个导光凸条,每个所述导光凸条对应一个所述导光条,所述灯条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导光条及所述导光凸条射出;及
遮光件,所述遮光件包括多个透光孔,每个所述透光孔对应于一个所述导光凸条设置。
可选的,所述导光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光条沿所述灯条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灯条包括多个灯珠,每个所述灯珠正对一个所述导光条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导光条包括一体成型的导光底板及设于所述导光底板上的导光凸部,所述导光底板的一端的端面正对所述灯珠;所述导光凸部设于所述导光底板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导光凸部朝向所述导光板的面为弧形凸面。
可选的,所述导光底板背离所述导光凸部的面设有多个凹凸结构,所述灯珠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导光底板的端面进入所述导光条,并被所述凹凸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导光凸部的弧形凸面射出。
可选的,所述导光凸条背离所述导光条的面为弧形凸面,所述导光凸条朝向所述导光条的表面为弧形凹面。
可选的,所述遮光件设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导光条的一侧、设于所述导光条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或嵌设于所述导光板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饰板组件,所述汽车饰板组件包括:
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电路板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排布方向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照射方向倾斜交叉;
光学材料,所述光学材料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具有多个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且多个所述入光面的排布方向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排布方向相同,且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照射方向相垂直,所述导光板具有出光面,所述导光板用于将光线从所述出光面沿出光方向射出。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部、第二导光部及第三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具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具有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二导光部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和所述第三导光部,且在所述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光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光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导光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导光部背离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一端具有所述台阶结构。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导光部之间,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收容槽所在位置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所述收容槽的所在范围内。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汽车饰板组件内设置了灯条、导光条及导光板,实现汽车饰板组件的发光效果,导光条使灯条出射的光经导光条发光均匀,导光凸条使发光视角更广,从而可使汽车饰板组件具备良好的发光效果。此外,汽车饰板组件的发光可用于指示充电电量等,提高汽车外观面的信号指示能力及炫酷效果,增加汽车的独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饰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一种汽车饰板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提供的底座、灯条及导光条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底座、灯条及导光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提供的灯条及导光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提供的导光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图6提供的导光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图6提供的灯条及导光条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图2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导光板与导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导光板与导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导光板与导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内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饰板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饰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件和导光板的相对位置光线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22为图21所示的导光板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收容壳的示意图。
图24为图23所示的收容壳在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材料与限位部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6为图23所示的收容壳在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材料、电路板及固定柱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第一种实施方式(对应参照图1至图13)。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外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外观面还设有大量的空间,可以增加汽车的炫酷效果,从而增加汽车的独特性,增加用户对于汽车的喜爱。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饰板组件10,通过在汽车饰板组件10进行结构改进,实现汽车饰板组件10的发光效果,提高汽车饰板组件10的发光均匀性,以实现汽车的信号指示能力及炫酷效果。
请参阅图2,汽车饰板组件10包括底座1、至少一个灯条2、至少一个导光条3、导光板4及遮光件5。
请参阅图3,所述底座1设有至少一个灯条固定槽1a和至少一个导光固定槽1b。
请参阅图4,所述灯条2设于所述灯条固定槽1a内。所述导光条3设于所述导光固定槽1b。所述灯条2设于所述导光条3的侧面或底部。
请参阅图2和图10,所述导光板4盖合于所述底座1。所述导光板4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导光条3。所述导光板4设有多个导光凸条41。每个所述导光凸条41对应一个所述导光条3。所述灯条2发射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条3,并经导光条3的均匀导光之后经导光板4射出。
所述遮光件5包括多个透光孔51,每个所述透光孔51对应于一个所述导光凸条41设置。
可以理解的,底座1安装于汽车的车架上,导光板4可以为汽车的外观面的一部分。当汽车饰板组件10内的灯条2点亮时,导光板4呈现光亮,以使汽车的外观面上呈现光亮。可选的,汽车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灯条2,以控制灯条2的全部点亮或部分点亮。呈现至汽车外观面时,用户可以看到不同亮度的亮面。汽车饰板组件10呈现亮面,相对于传统的漆面而言,提高了汽车的外观视觉效应,提高了汽车的炫酷效果。
从颜色方面,本申请对于灯条2发射的光线不做具体的限制,例如,灯条2可以发射白光、蓝光、红光等。进一步地,灯条2还可以同时发射多种颜色光线,以形成不同颜色的炫彩光、彩虹光等,灯条2还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器下在不同的时间段发射不同的光线,以使汽车饰板组件10的外观面呈现随时间段变化的彩虹光等。
从发光频率方面,灯条2可以发射闪烁光、连续光等。
从功能方面,汽车饰板组件10的外观面呈现不同的亮度、不同的颜色、不同发光闪烁频率,不仅仅可以作为汽车外观面的装饰,提高汽车的炫酷效果,还可以作为信号指示,具体的,在汽车接收到某一指令时点亮灯条2,以使汽车饰板组件10的外观面呈现光亮同时还能作为接收到某一指令的响应。例如,在汽车接收到开锁指令、加速指令、减速指令、转弯指令、掉头指令、倒车指令时点亮汽车饰板组件10中的灯条2,以使汽车饰板组件10的外观面呈现光亮,便于车主或其他用户根据汽车饰板组件10的外观面的光亮注意到汽车,进而起到提前留意汽车的动作而减少事故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灯条2包括多个灯珠21。灯条2上的灯珠21被点亮的数量变化可在汽车充电时指示当前汽车的电量,以便于用户可明显地看到当前汽车的电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汽车饰板组件10进行改进研究,提出在汽车饰板组件10内设置灯条2、导光条3及导光板4,实现汽车饰板组件10的发光效果,导光条3使灯条2出射的光经导光条3发光均匀,导光板4以使发光广角大,从而可使汽车饰板组件10具备良好的发光效果。此外,汽车饰板组件10的发光可用于指示充电电量等,提高汽车外观面的信号指示能力及炫酷效果,增加汽车的独特性。
本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灯条固定槽1a的数量为一个,导光固定槽1b的数量为多个。具体的,底座1包括底板11及围接于底板11周侧的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及第四侧板15。其中,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平行设置。第三侧板14的延伸方向与第四侧板15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第三侧板14的长度小于第四侧板15的长度。
请参阅图3,灯条固定槽1a沿第三侧板14设置。导光固定槽1b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板12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导光固定槽1b从第一侧板12至第二侧板13的方向依次平行且间隔排列。
请参阅图3,第三侧板14沿其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设有两个L型卡扣141,两个L型卡扣141分别束缚灯条2的相对两端。第三侧板14上还设有多个位于两个L型卡扣141之间且间隔设置的支撑柱142。多个支撑柱142支撑于灯条2朝向第三侧板14的一侧。
请参阅图3,底板11上设有多个条形板111,条形板111沿第一侧板12的方向延伸。条形板111的一端与第三侧板14间隔设置,另一端与第四侧板15一体连接。每两个条形板111(一对条形板111)包括形成的空间为导光固定槽1b,用于固定导光条3。导光条3呈条形。导光条3的一端靠近灯珠21,导光条3的另一端靠近第四侧板15,如此,整个导光固定槽1b所在位置皆能够呈现强度较为均匀的光亮。
一对条形板111中,至少一个条形板111的靠近第三侧板1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灯条2背离第三侧板14的一侧。具体的,一对条形板111中一个条形板111的一端抵接灯条2背离第三侧板14的一侧,以对灯条2背离第三侧板14的一侧进行束缚;另一个条形板111的一端与灯条2背离第三侧板14的一侧具有一定的间距,以形成导光条3的拆卸位。
请参阅图2,所述导光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光条3沿所述灯条2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灯条2上的每个灯珠21对应一个导光固定槽1b内的导光条3的侧面,以使每个灯珠21发射的光线皆射向导光条3,提高每个灯珠21的光线利用率。
本申请通过对底座1内的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在第三侧板14上设置两个L型卡扣141、多个支撑柱142,在底板11上设置多个条形板111,两个L型卡扣141、多个支撑柱142、多个条形板111的端部之间的空间形成灯条固定槽1a,并将一对条形板111之间的空间形成导光固定槽1b;即条形板111不仅仅用于固定灯条2,还用于固定导光条3,还用于加强底座1的强度,如此,底座1内的结构设计具有数量少、功能多等特点;由于导光固定槽1b为多个且均匀排布于整个汽车饰板组件10,如此,将多个灯珠21发射的光线经多个导光条3在汽车饰板组件10的整个外观面进行初步的均匀扩散。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灯条固定槽1a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灯条固定槽1a可沿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或底板11设置。导光固定槽1b的数量为多个。其灯条固定槽1a的结构和导光固定槽1b的结构可参考上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灯条固定槽1a的数量为一个,导光固定槽1b的数量为一个。其灯条固定槽1a的结构和导光固定槽1b的结构可参考上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灯条固定槽1a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灯条固定槽1a可沿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或底板11设置。导光固定槽1b的数量为一个。其灯条固定槽1a的结构和导光固定槽1b的结构可参考上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灯条固定槽1a的数量为一个,导光固定槽1b的数量为多个。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导光条3在导光固定槽1b内与条形板111的固定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可选的,请参阅图4,形成导光固定槽1b内的一对条形板111包括第一条形板112和第二条形板113。其中,第一条形板112的一端抵接灯条2的电路板22。第二条形板113的一端与灯条2电路板22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可形成拆装导光条3的拆装位。
请参阅图5及图6,第一条形板112上设有定位槽112a及第一卡槽112b。导光条3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31及第一卡位凸起32。定位凸起31卡设于定位槽112a内。第一卡位凸起32卡设于第一卡槽112b。第二条形板113上设有第二卡槽113a。导光条3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卡位凸起33。第二卡位凸起33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113a内。在安装过程中,将导光条3的定位凸起31对准于定位槽112a的位置,向下压导光板4,以使导光条3的第一卡位凸起32和第二卡位凸起33分别卡设于第一卡槽112b和第二卡槽113a,其中,第一条形板112和第二条形板113对于导光条3的两侧进行限位,第一卡位凸起32和第二卡位凸起33在导光条3的厚度方向上进行限位。以上将导光条3安装于导光固定槽1b内。
进一步地,导光固定槽1b的底壁可设有反射膜(未图示),从导光条3的凹凸结构341(请参阅图8及图9)折射出去的光线,被反光膜重新反射回导光条3的内部,可提高灯珠21发射光线的使用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于本申请提供的导光条3的具体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6及图7,所述导光条3包括一体成型的导光底板34及设于所述导光底板34上的导光凸部35。所述导光底板34的一端的端面正对所述灯珠21。进一步地,导光底板34正对所述灯珠21的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面351、第二面352及第三面353,其中,第二面352正对且靠近灯珠21的出光面。灯珠21的出光面在第二面352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面352内。第一面351与第三面353皆为相对于第二面352倾斜的倾斜面。第一面351与第三面35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例如第一面351与第三面353之间的夹角为120~170°之间。灯珠21发光的角度范围为120°~170°之间,通过设计第一面351和第三面353之间的夹角为120°~170°之间,可使得导光底板34正对所述灯珠21的端面可以完全接收灯珠21发射的光线,减少灯珠21发光光线的遗漏,提高灯珠21发射光线的利用率。进一步地,第一面351和第三面353使得导光底板34正对所述灯珠21的端部对灯珠21发射的光线进行引导至整个导光底板34的宽度,以使导光底板34的宽度范围内皆具有均匀亮度。
请参阅图8及图9,所述导光底板34背离所述导光凸部35的面设有多个凹凸结构341。凹凸结构341包括但不限于多个微型网点、条形凸条。本实施例中,凹凸结构341为多个微型的条形凸条,条形凸条的延伸方向为导光底板34的宽度方向。多个条形凸条沿导光底板34的长度方向依次连续设置。其中,导光底板34的宽度方向为第一侧板12至第二侧板13的方向。导光底板34的长度方向为第三侧板14至第四侧板15的方向。凹凸结构341的截面为锯齿状、半圆状、波浪状等。凹凸结构341中的凹部形成光齿,凹凸结构341的多个光齿让照射到它的光线发生漫反射,提高导光条3的出光率。
凹凸结构341中,相邻的两个凹部之间具有大致或与导光底板34的顶面平行的面,用于把光线从导光条3的长度方向传递到末端。
请参阅图7,所述导光凸部35设于所述导光底板34朝向所述导光板4的一侧。所述导光凸部35朝向所述导光板4的面为弧形凸面。导光凸部35的弧形凸面为导光条3的出光面。导光凸部35的出光面设置为弧形凸面。该弧形凸面为弧形柱面,弧形凸面的轴向方向为导光条3的长度方向。
可以理解的,导光条3中,第二面352为光线的入光面,弧形凸面为出光面,导光条3的其它外表面处理成镜面效果,使光线在导光条3内部发生全反射,保证导光条3末端有足够的光线,达到整个导光条3亮度均匀的效果。
所述灯珠21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导光底板34的第二面352进入所述导光条3,被第一面351、第三面353、导光底板34底面的凹凸结构341反射后在整个导光条3内均匀扩散后,从所述导光凸部35的弧形凸面射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光底板34靠近灯珠21的端面包括第一面351、第二面352及第三面353,对第一面351和第三面353进行设计,以使导光底板34靠近灯珠21的端面能够接收灯珠21发射的全部光线,此外,第一面351、第三面353对于光线的反射作用,还能对于光线进行引导,以使光线能够在导光条3的宽度范围内均匀分布,进一步地,通过在导光底板34的底面设置微型的凹凸结构341,该凹凸结构341沿导光底板34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凹凸结构341让照射到它的光线发生漫反射,提高导光条3的出光率,进而实现整个导光条3的长度方向均匀亮度;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导光凸部35的出光面为弧形凸面,以使导光条3内部的光线在导光条3的宽度和厚度方向所在平面内的射出角度范围相对较大,进而提高导光条3射出的光线在汽车饰板组件10的外观面的光照区域。
请参阅图10,导光凸条41朝向背离导光条3的方向凸出。导光凸条41的长度与导光条3的长度对应,即相同或相近,导光凸条41的宽度对应与导光条3的宽度,即相同或相近。导光凸条41也为透光结构,通过设置导光凸条41,以将导光条3射出的光线传导出去。
可选的,请参阅图11,所述导光凸条41朝向所述导光条3的表面为弧形凹面。弧形凹面在所述导光条3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导光条3,以使导光条3射出的光线全部或几乎全部射向导光凸条41的弧形凹面,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减少光线的损耗。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2,导光条3的弧形凸面与导光凸条41的弧形凹面相贴合,以减小光线在传输路径上的传输损耗,及导光条3的弧形凸面还能够作为导光凸条41对准安装于导光条3的定位部,以提高导光凸条41与导光条3的对准率,进而增加光线的传导效率,减小传导损耗。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导光条3与导光凸条41一体成型,进而实现灯珠21发射的光线经导光条3、导光凸条41一起匀光后从导光凸条41处射出,进一步的增加光线的传导效率,减小传导损耗。
可选的,所述导光凸条41背离所述导光条3的面为弧形凸面。弧形凸面用于将光线扩散而出,以使汽车饰板组件10的每个导光凸条41的出光角度广,用户在多个角度都能够看到出光亮,提高对于导光凸条41被点亮的数量的读取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2,所述遮光件5设于所述导光板4背离所述导光条3的一侧、设于所述导光条3与所述导光板4之间或嵌设于所述导光板4内。每个所述透光孔51对应于一个所述导光凸条41设置。遮光件5用于遮挡导光凸条41之间的光线,进而使得光线仅仅从多个导光凸条41中射出,相邻的两个导光凸条41之间的部分被遮光件5遮挡,以减少导光凸条41之间的窜光,防止对于导光凸条41被点亮的数量的误读。
当导光凸条41被点亮的数量在汽车充电时指示当前汽车的电量时,防止对于导光凸条41被点亮的数量的误读,可使用户准确地读取当前汽车的电量。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件5通过粘接、螺接、焊接、一体注塑等方式固定于所述导光板4背离所述导光条3的表面。所述导光凸条41穿设于所述透光孔51。且所述透光孔51的内轮廓面与导光凸条41的外轮廓面相间隔。举例而言,所述透光孔51的内轮廓面与导光凸条41的外轮廓面之间间隔2~3mm。遮光件5包括但不限于遮光泡棉、遮光油墨、遮光片等。可以理解的,遮光件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遮光件5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遮光件5分别设于导光板4的相对两侧,以在导光板4的两侧皆进行遮挡,提高导光凸条41之间的遮光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件5为遮光泡棉。遮光泡棉可粘接于导光板4上。所述汽车饰板组件10还包括盖板(未图示)。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导光板4,并压合于所述遮光件5。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开孔。每个所述导光凸条设于一个所述开孔内。所述盖板可以为铝合金盖板,该铝合金盖板形成汽车的外观面。遮光件5不仅仅作为导光凸条41之间的遮光部分,还能够在盖板安装于导光板4时起到防摩擦损耗、缓冲冲击力及吸收安装公差的作用,实现了一物多用。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遮光件5为遮光油墨。遮光件5可涂布于导光板4朝向导光条3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条3的表面。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遮光件5与导光凸条41通过一体注塑、热压等工艺一体成型。换言之,遮光件5至少部分嵌设于导光板4上设置导光凸条41之外的部分,以减小遮光件5与导光板4的叠加厚度,还可以提高遮光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10。所述汽车饰板组件10为汽车C柱饰板。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饰板组件10为汽车A柱饰板、B柱饰板等。
所述汽车还包括控制器、充电电池及充电管理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灯条2及充电管理器。充电管理器用于读取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并将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管理器发送的电量控制所述灯条2上的点亮数量。
具体的,灯珠21、导光条3、导光凸条41的数量皆为10个。当充电管理器用于读取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为0~10%时,控制器控制最底部的一个灯珠21点亮,以使位于最底部的导光凸条41呈均匀发光状态,其它导光凸条41呈不发光状态。当充电管理器用于读取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为10~20%时,控制器控制最底部的两个灯珠21点亮,以使位于最底部的两个导光凸条41呈均匀发光状态。依次类推。当充电管理器用于读取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为50~60%时,控制器控制从底部至顶部的六个灯珠21点亮,以使六个导光凸条41呈均匀发光状态。依次类推。当充电管理器用于读取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为90~100%时,控制器控制全部灯珠21点亮,以使全部导光凸条41呈均匀发光状态。此外,控制器可控制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为小于20%时,灯珠21发出红光。控制器可控制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为小于预设电量且大于等于20%时,灯珠21发出黄光,所述预设电量包括但不限于为30%、40%、50%、60%、70%、80%、90%或100%等。控制器可控制充电电池当前的电量为100%时,灯珠21发出绿光。
此外,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汽车饰板组件10的灯条2具有以下场景的充电指示功能。例如,当汽车的充电口盖开启时,灯条2显示白色。当充电枪异常连接时,灯条2显示黄色。当充电完全连接或正在准备充电或准备在未来某一时刻充电时,灯条2显示蓝色。充电中,灯条2为绿色的呼吸灯,充电完成后常亮。充电故障或异常时,灯条2显示红色。交流放电中,灯条2显示紫色常亮。
第二种实施方式(对应参照图14至图27)。
请参照图14,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1,所述汽车1包括车辆本体3及以下任意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汽车饰板组件2,所述车辆本体3包括电源31,所述电源31电连接于所述汽车饰板组件2,以向所述汽车饰板组件2供电,使得汽车饰板组件2在通电后可以发出光线。
其中,所述车辆本体3是指汽车1的至少部分,或者说包含汽车1至少部分的电子器件或机械构件。比如,所述车辆本体3可以包括车门、仪表板、中控台、顶棚、立柱等。
其中,所述汽车饰板组件2可以但不仅限于为汽车氛围灯,其可以但不仅限于安装在车门、仪表板、中控台、顶棚、立柱等位置处。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汽车1中的汽车饰板组件2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5至图16,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饰板组件2,所述汽车饰板组件2包括电子组件10及光学材料20,关于电子组件10和光学材料20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结构的介绍如下。
请参照图17,所述电子组件10包括电路板110(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和发光元件120,所述发光元件12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0的一侧且电连接于电路板110。所述发光元件120为发光源,其用于将光线朝向光学材料20射出。所述发光元件120可以但不仅限于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发光元件120的数量具有多个,所谓的多个是指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具体数量可以但不仅限于为2个、3个、4个、6个、7个等。多个所述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相同,均朝向X轴的正方向,如图17所示。需说明的是,图17中的虚线箭头的指向表示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
进一步的,电路板110上还设置有电路和若干个电子元件,可以理解的是,电路和电子元件都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电路板110上的空间被电路和电子元件占用而导致剩余空间少,使得多个发光元件120不能沿预设方向排布成一条直线,所述预设方向为垂直于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的方向。因此,只能将多个发光元件120错位排布成一条倾斜的直线,即多个所述发光元件120的排布方向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倾斜交叉,倾斜交叉即是指两个方向交叉且交叉形成的夹角不为90度,如图17所示。
请参照图15,所述光学材料20包括呈长条状的导光板210,所述导光板210具有出光面M2,所述导光板210用于扩散发光元件120发出的光线,进而转化为面光源。
请参照图18和图19,由于多个发光元件120的排布方向与多个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倾斜交叉,因此在所述导光板210靠近所述发光元件120的一端设置有台阶结构200。所述台阶结构200具有与多个发光元件120数量相等的多个入光面M1。所述入光面M1与所述发光元件120相对设置,且不同的入光面M1面对于不同的发光元件120。所述发光元件120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面M1进入到导光板210,进入到导光板210的光线发生全反射进而扩散到整个导光板210,最后光线从出光面M2沿出光方向(Z轴方向)射出。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入光面M1的排布方向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120的排布方向相同,换而言之,多个入光面M1的排布方向平行于多个发光元件120的排布方向,以使得每个入光面M1与其相面对的发光元件120的间隔距离相同,从而在照射方向(X轴方向)上可以实现导光板210上正对于不同入光面M1的不同部分接受到相同的光量,进而有利于使得汽车饰板组件2在垂直于照射方向的方向(Y轴方向)上出光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入光面M1与所述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相垂直,使得发光元件120发出的光线能够垂直于入光面M1射入导光板210,从而可以确保足够的光线能够到达导光板210上远离发光元件120的位置处,进而有利于使得汽车饰板组件2在照射方向(X轴方向)上出光均匀。从相反角度来说明:若发光元件120发出的光线相对于入光面M1倾斜,当光线穿过入光面M1进入导光板210后则会发生折射,造成光线过早从导光板210上靠近发光元件120的一端射出,使得没有足够的光线能够到达导光板210上远离发光元件120的一端,最终形成汽车饰板组件2上靠近发光元件120的位置处的亮度大,而远离发光元件120的位置处的亮度小,从而造成发光不均匀的现象。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汽车饰板组件2包括电子组件10和光学材料20。其中,电子组件10中的多个发光元件120的排布方向与其照射方向倾斜交叉,光学材料20中的导光板210在靠近发光元件120的一端设置有台阶机构,台阶结构200上的多个入光面M1与多个发光元件120相对设置,且多个入光面M1的排布方向与多个发光元件120的排布方向相同,使得每个入光面M1与其相面对的发光元件120的间隔距离相同,从而在照射方向上可以实现导光板210上面对于不同入光面M1的不同部分接受到相同的光量,进而有利于使得汽车饰板组件2在垂直于照射方向的方向上出光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入光面M1与所述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相垂直,使得发光元件120发出的光线能够垂直于入光面M1射入导光板210,从而避免了因光线倾斜而发生折射而过早射出导光板210,因此,将入光面M1与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垂直设置可以确保足够的光线能够到达导光板210上远离发光元件120的位置处,进而有利于使得汽车饰板组件2在照射方向上出光均匀,使汽车饰板组件2具备良好的发光效果。
请参照图19和图20,所述导光板210包括第一导光部211、第二导光部212及第三导光部213。其中,所述第二导光部212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1和所述第三导光部213。所述第一导光部211背离所述第二导光部212的一端具有所述台阶结构200。换而言之,所述第二导光部212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1的背离所述台阶结构200的一端,所述第二导光部21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光部21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导光部211可以将发光元件120发出的光线导入至第二导光部212,进而从第二导光部212导入至第三导光部2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光部211具有收容槽C1,所述收容槽C1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1具有所述出光面M2的一侧。所述台阶结构200的入光面M1构成所述收容槽C1的侧壁。所述发光元件120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收容槽C1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光部212呈弯曲状,且在所述出光方向(Z轴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光部212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光部213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导光部212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1的一端,以在出光方向(Z轴方向)上抬高所述第三导光部213,换而言之,在出光方向(Z轴方向)上,所述第三导光部213凸出于第一连接部,以使得发光元件120对准第三导光部213的中位面。
其中,所述中位面是指位于第三导光部213的中间部位且面向于出光面M2的中间的位面。具体的,定义第三导光部213上背离于出光面M2的表面为底侧面,位于出光面M2和底侧面中间的面即为所述中位面。
下面详细阐述在出光方向(Z轴方向)上抬高所述第三导光部213,以将发光元件120对准第三导光部213的中位面所带来的好处。
由上述可知,所述发光元件120容置于所述收容槽C1内,而所述收容槽C1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1具有所述出光面M2的一侧。因此,发光元件120更靠近于第一导光部211的出光面M2,更远离于第一导光部211上与出光面M2相背的表面,这会导致过从发光元件120射出的光线过多且过早的从导光板210的出光面M2射出。若第三导光部213上的出光面M2与第一导光部211上的出光面M2齐平,则会导致没有足够的光线射入到第三导光部213上远离于发光元件120的一端,从而在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X轴方向)上,造成第三导光部213上靠近发光元件120的位置处的亮度更大,远离发光元件120的位置处的亮度更小,即出现出光不均匀的现象。而在本实施例中,将发光元件120对准第三导光部213的中位面,从而可以避免光线过多且过早的从第三导光部213的出光面M2射出,使得有足够的光线能够到达第三导光部213上远离发光元件120的位置处,进而有利于使得汽车饰板组件2在照射方向(X轴方向)上出光均匀。
请参照图19和图20,所述电路板110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1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120位于所述电路板110和所述第一导光部211之间。所述电路板110在所述收容槽C1所在位置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所述收容槽C1的所在范围内。换而言之,电路板110从第一导光部211具有出光面M2的一侧覆盖在收容槽C1上,从而将发光元件120包围在电路板110和第一导光部21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将发光元件120设置在电路板110和第一导光部211之间,可以避免外物碰撞发光元件120,从而有利于保护发光元件120进而持续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电路板110覆盖了收容槽C1,从而可以在出光方向(Z轴方向)上遮挡发光元件120发出的光线,避免光线直接从收容槽C1射出,而导致该位置处过亮。
请参照图21和图22,所述导光板210背离所述出光面M2的一侧具有多个反射槽C2,所述反射槽C2朝向出光面M2的所在方向凹陷。其中,所谓的多个是指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具体数量可以但不仅限于为10个、16个、20个、21个、32个等。所述反射槽C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交叉形成夹角,也就是说,所述反射槽C2的延伸方向与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不平行,而是呈交叉状,交叉形成的夹角可以但不仅限于为90度、89度、70度、60度、75度等。在图21和图22中,所述反射槽C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Y轴方向。
所述反射槽C2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以使得导光板210内光线从所述出光面M2射出。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全反射效应,导致导光板210内的光线不能有指向性的从出光面M2射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板210的一侧设置有反射槽C2,当光线照射到反射槽C2的壁面上时,光线可以发生漫反射,从而破坏光线的全反射效应,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则可以朝向导光板210的出光面M2传播,从而实现有指向性的从出光面M2射出。
请参照图21和图22,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反射槽C2间隔设置,且在所述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上,相邻所述反射槽C2的间隔距离依次变小。换而言之,在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X轴方向)上,多个反射槽C2间隔排布,且反射槽C2越来越密集。
可以理解的是,在导光板210上,距离发光元件120越远的位置处,所获得的光量越少。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槽C2在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依次变小,使得导光板210在该方向上距离发光元件120越远的位置处的反射效果越明显,从而使得出光面M2上的各个位置处的出光量相差不大,因此,如此设置有利于汽车饰板组件2均匀出光。
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上,所述反射槽C2的凹陷程度依次变深。换而言之,不同反射槽C2的凹陷程度不一样,且距离发光元件120越远的反射槽C2的凹陷程度越深。由上述可知,在导光板210上,距离发光元件120越远,其获得的光量越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反射槽C2的凹陷深度沿发光元件120的照射方向设置的越来越深,使得反射效果随反射槽C2深度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明显,从而使得出光面M2上的各个位置处的出光量相差不大,因此,如此设置有利于汽车饰板组件2均匀出光。
请参照图15,所述汽车饰板组件2还包括反射片220,所述反射片22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10背离所述出光面M2的一侧,且所述反射片220在所述导光板2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所述导光板210的所在范围内。可以理解的是,进入导光板210的光线会有部分从导光板210背离出光面M2的一侧射出,从而造成光线的浪费。在本实施例中,将反射片220设置于导光板210上背离出光面M2的一侧,从而可以将从这一侧射出的光线重新反射回导光板210中,这也就避免了光线的浪费,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可选的,反射片220同时贴附在第一导光部211、第二导光部212及第三导光部213的表面。
请参照图15,所述汽车饰板组件2还包括扩散膜230,所述扩散膜23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10具有所述出光面M2的一侧,且所述扩散膜230在所述导光板2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所述导光板210的所在范围内。可理解的是,由于上述反射槽C2的存在,导致在出光面M2上对应于反射槽C2的位置处更亮,即部分区域的亮度大,部分区域的亮度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扩散膜230可以起到雾化和扩散光线的作用,从而使得扩散膜230的亮度均匀化,因此,如此设置有利于汽车饰板组件2均匀出光。可选的,扩散膜230同时贴附在第一导光部211、第二导光部212及第三导光部213的表面。
请参照图15和图23,所述汽车饰板组件2还包括收容壳30,所述收容壳30包括底板310和侧板320。所述侧板320弯折连接于所述底板310,且所述侧板320环绕于所述底板310的周缘。底板310和侧板320共同围设形成安装槽C3,所述电子组件10和所述光学材料20均容置于所述安装槽C3内,从而有利于保护电子组件10和光学材料20。
请参照图24和图25,可选的,所述收容壳30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部330,所述限位部33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310。所述侧板320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环绕于侧板320周侧的缺口C4,所述缺口C4的数量与限位部330的数量相等。所述限位部330容置于所述缺口C4内,且不同的限位部330容置于不同的缺口C4内。进一步的,在出光方向上,限位部330凸出于扩散膜230,且限位部330在扩散膜23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扩散膜230的所在范围内,使得限位部330抵接于光学材料20背离底板310的一端,从而可以在出光方向上将光学材料20限定在收容槽C1内,以避免其窜动。可以理解的是,若光学材料20在出光方向上窜动,可能造成导光板210与发光元件120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使得发光元件120不能对准第二导光部212的中位面,从而导致出光不均匀。反之,将光学材料20固定,则有利于发光材料出光均匀。
请参照图25,可选的,限位部330远离底板310的一侧具有引导面M3,该引导面M3为倾斜面,且朝向收容槽C1方向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光学材料20安装在收容槽C1的过程中,光学材料20可以抵接在引导面M3上,而引导面M3为朝向收容槽C1方向倾斜,从而可以对光学材料20的安装起到引导作用,因此,该引导面M3有利于光学材料20的安装。
请参照图26和图27,可选的,所述收容壳30还包括容置于安装槽C3内的多个固定柱340,所述固定柱340连接于所述底板310,且延伸方向朝向出光方向。所述光学材料20中的导光板210和所述电路板110具有中心轴线相同且中心轴线方向平行于出光方向的通孔,所述固定柱340同时穿设于导光板210和电路板110上的通孔内,从而可以将导光板210和电路板110相对固定,避免导光板210和发光元件120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可以理解的是,若导光板210和发光元件120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可能使得发光元件120不能正对于导光板210的入光面M1,从而导致光学过早从导光板210上靠近发光元件120的一端射出,造成出光不均匀。反之,将导光板210和电路板110相对固定,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汽车饰板组件2出光均匀。
请参照图15,可选的,所述汽车饰板组件2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发光元件120的导线40,所述导线40背离所述发光元件120的一端用于电连接电源31,从而实现发光元件120的通电。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至少一个灯条固定槽和至少一个导光固定槽;
至少一个灯条,所述灯条设于所述灯条固定槽内;
至少一个导光条,所述导光条设于所述导光固定槽,所述灯条设于所述导光条的侧面或底部,所述灯条发射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条;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导光板上设有多个导光凸条,每个所述导光凸条对应一个所述导光条,所述灯条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导光条及所述导光凸条射出;及
遮光件,所述遮光件包括多个透光孔,每个所述透光孔对应于一个所述导光凸条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光条沿所述灯条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灯条包括多个灯珠,每个所述灯珠正对一个所述导光条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包括一体成型的导光底板及设于所述导光底板上的导光凸部,所述导光底板的一端的端面正对所述灯珠;所述导光凸部设于所述导光底板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导光凸部朝向所述导光板的面为弧形凸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底板背离所述导光凸部的面设有多个凹凸结构,所述灯珠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导光底板的端面进入所述导光条,并被所述凹凸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导光凸部的弧形凸面射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凸条背离所述导光条的面为弧形凸面,所述导光凸条朝向所述导光条的表面为弧形凹面。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设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导光条的一侧、设于所述导光条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或嵌设于所述导光板内。
7.一种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饰板组件包括:
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电路板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排布方向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照射方向倾斜交叉;
光学材料,所述光学材料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具有多个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且多个所述入光面的排布方向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排布方向相同,且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照射方向相垂直,所述导光板具有出光面,所述导光板用于将光线从所述出光面沿出光方向射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部、第二导光部及第三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具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具有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二导光部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和所述第三导光部,且在所述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光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光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导光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导光部背离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一端具有所述台阶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导光部之间,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收容槽所在位置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所述收容槽的所在范围内。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饰板组件。
CN202111605008.7A 2020-12-29 2021-12-24 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 Active CN114604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4167 2020-12-29
CN2020116011730 2020-12-29
CN2020116141679 2020-12-29
CN202011601173 2020-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4187A true CN114604187A (zh) 2022-06-10
CN114604187B CN114604187B (zh) 2024-05-10

Family

ID=8185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5008.7A Active CN114604187B (zh) 2020-12-29 2021-12-24 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4187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0897A (ja) * 2002-09-04 2004-03-25 Yazaki Corp 車両用イルミネーション装置
JP2009140798A (ja) * 2007-12-07 2009-06-25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前照灯
JP4399678B1 (ja) * 2009-02-12 2010-01-20 鈴木 優一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0050489A1 (ja) * 2008-10-30 2010-05-0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095216A (ja) * 2011-10-31 2013-05-20 Sakae Riken Kogyo Co Ltd 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グリル
WO2013121862A1 (ja) * 2012-02-14 2013-08-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
CN203689865U (zh) * 2013-12-13 2014-07-02 惠州德亿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logo的背光装置
CN104813098A (zh) * 2012-09-27 2015-07-2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和包括该照明装置的车灯
JP2017103187A (ja) * 2015-12-04 2017-06-0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06386836U (zh) * 2016-09-09 2017-08-08 金强企业有限公司 车用后视镜的灯条改良结构
CN206544507U (zh) * 2017-02-08 2017-10-10 宜兰汽车配件制造(平湖)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发光面板
TWM556676U (zh) * 2017-09-29 2018-03-11 大昱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車輛發光組件
WO2019026495A1 (ja) * 2017-07-31 2019-02-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139851A (ja) * 2018-02-06 2019-08-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4468071U (zh) * 2020-12-30 2021-10-22 深圳市合瑞软件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及车门内饰板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0897A (ja) * 2002-09-04 2004-03-25 Yazaki Corp 車両用イルミネーション装置
JP2009140798A (ja) * 2007-12-07 2009-06-25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前照灯
WO2010050489A1 (ja) * 2008-10-30 2010-05-0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399678B1 (ja) * 2009-02-12 2010-01-20 鈴木 優一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3095216A (ja) * 2011-10-31 2013-05-20 Sakae Riken Kogyo Co Ltd 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グリル
WO2013121862A1 (ja) * 2012-02-14 2013-08-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
CN104813098A (zh) * 2012-09-27 2015-07-2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和包括该照明装置的车灯
CN203689865U (zh) * 2013-12-13 2014-07-02 惠州德亿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logo的背光装置
JP2017103187A (ja) * 2015-12-04 2017-06-0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06386836U (zh) * 2016-09-09 2017-08-08 金强企业有限公司 车用后视镜的灯条改良结构
CN206544507U (zh) * 2017-02-08 2017-10-10 宜兰汽车配件制造(平湖)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发光面板
WO2019026495A1 (ja) * 2017-07-31 2019-02-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M556676U (zh) * 2017-09-29 2018-03-11 大昱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車輛發光組件
JP2019139851A (ja) * 2018-02-06 2019-08-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4468071U (zh) * 2020-12-30 2021-10-22 深圳市合瑞软件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及车门内饰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4187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76034C (en) Light assembly for illuminating an emblem
US7287886B2 (en) Interior illuminator for automobile
WO2009034762A9 (ja) 照明装置
JP4946998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KR20110015025A (ko) 발광 내장 트림 부재, 및 대응 도어 및 자동차
CN114604187A (zh) 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
CA2321435A1 (en)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with an illuminating device
JP4385057B2 (ja) 導光板および平面照明装置
CN212637315U (zh) 一种车用内饰灯
KR100823702B1 (ko) 도광판과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차용 램프
KR101651657B1 (ko) 조명 장치
JP2021014130A (ja) Led照明装置
CN213715497U (zh) 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
CN220287242U (zh) 指示灯总成及汽车充电指示灯
JP2601633Y2 (ja) ハイマウントストップランプ
JP2877781B2 (ja) 面発光装置
CN220623774U (zh) 双功能发光系统及使用其的车用信号灯
CN218599573U (zh) 车辆用灯
CN215892235U (zh) 透镜结构及用于车灯的光学组件
CN215636782U (zh) 一种阅读灯具及其车辆
CN114076289B (zh) 一种发光装置
CN220911201U (zh) 发光装置及车辆
CN218954726U (zh) 一种吸顶天空灯
CN116906853A (zh) 指示灯总成及汽车充电指示灯
CN218480556U (zh) 一种用于灯具上的侧向导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