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5497U - 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15497U CN213715497U CN202022856532.9U CN202022856532U CN213715497U CN 213715497 U CN213715497 U CN 213715497U CN 202022856532 U CN202022856532 U CN 202022856532U CN 213715497 U CN213715497 U CN 2137154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guide
- emitting module
- usb port
- pc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包括PCB板、散光件及面壳,所述PCB板一侧设有发光模组,另一侧平行设有插接部件,插接部件设置在PCB板边缘且向外侧延伸;所述散光件上设有与插接部件相匹配的第一通槽,且散光件在与PCB相背一侧还设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沿第一通槽周向连续设置的导光条以及与发光模组相对设置的导光块,所述导光块用于将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导光条;所述面壳在与插接部件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插接部件穿过第一通槽并与第二通槽配合设置形成连接端口。该USB端口连接结构周围形成的光圈均匀性好,无明显亮斑或暗点,满足客户对灯光均匀性和色差的要求,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USB接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首选的代步工具,车内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车内Type A+Type C USB充电接口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了车厂的标准配置。Type A+Type C USB充电接口主要功能用于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及显示输出等功能,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近年来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为了方便使用者在黑暗环境中也能快速准确的找到插口,还有部分厂家选择在Type A+Type C USB充电接口周围增设一圈氛围灯。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在Type A+Type C USB充电接口周围的氛围灯出光并不均匀。换句话说,LED发出的光线无法均匀照射覆盖到散光板上,导致散光板的出光面均匀性不够好,距离LED位置较近的区域会出现明显亮斑,而距离LED较远的地方则会出现明显的暗点,暗点与亮斑之间会因光线强度差异而出现较大色差,不仅影响整体美感,且也不能满足车厂对灯光均匀性和色差的要求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包括PCB板、散光件及面壳,所述PCB板一侧设有发光模组,另一侧平行设有插接部件,所述插接部件设置在PCB板边缘且向外侧延伸;所述散光件上设有与插接部件相匹配的第一通槽,且散光件在与PCB相背一侧还设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沿第一通槽周向连续设置的导光条以及与发光模组相对设置的导光块,所述导光块用于将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导光条;所述面壳在与插接部件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插接部件穿过第一通槽并与第二通槽配合设置形成连接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散光件在与所述PCB板相背一侧开设有与导光条相匹配的限位安装槽,且所述散光件在与发光模组相对应位置还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光条固定在限位安装槽内,所述导光块则穿过通孔并与发光模组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条的外侧壁上设有呈锯齿状的反射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块上设有与PCB板保持平行的平面以及与PCB板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平面与发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斜面设置在与发光模组相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块与所述导光条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面壳在与所述发光模组相对应一侧还设有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模组的周围,用于阻挡发光模组的侧面漏光。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结构为U字型结构或口字型结构,所述发光模组设置在遮光结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结构的厚度等于所述导光块与所述PCB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件至少包括Type A插接部件和Type C插接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条内增加有散光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该USB端口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在发光模组周围的遮光结构将发光模组侧边发出的光线全部阻挡掉,避免发光模组侧面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射至导光件上形成明显亮斑,同时,在发光模组的正出光面相对应位置设置导光块,利用导光块将发光模组正出光面发出的光线引导致导光条,进而改善导光条的出光均匀度。此外,还在导光条外侧壁设置连续的锯齿状反射面,以进一步提高导光条的亮度,进而消除暗点。导光条上的光线均匀传递至散光板周围,即可在USB端口连接结构周围形成均匀的出光圈。基于上述结构形成的光圈均匀性好,无明显亮斑或暗点,基本达到了人眼目视看不出来的视觉效果,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对灯光均匀性和色差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PCB板、插接部件、散光件、导光件以及面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散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散光件与导光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散光件、导光件、PCB板、插接部件以及发光模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散光件、导光件、PCB板、插接部件以及发光模组的连接关系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散光件、导光件、PCB板、插接部件以及发光模组的连接关系侧视图。
图8为实施例1中面壳以及遮光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面壳、散光件、导光件、PCB板以及发光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PCB板、发光模组、遮光结构以及导光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PCB板,2-散光件,3-面壳,4-发光模组,5-插接部件,51-Type A插接部件,52-Type C插接部件,6-第一通槽,7-导光件,71-导光条,72-导光块,73-反射面,8-第二通槽,9-限位安装槽,10-通孔,11-遮光结构。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具体包括PCB板1、散光件2以及面壳3。其中,PCB板1一侧设有发光模组4,发光模组4可选用常用的LED灯珠,LED灯珠与PCB板1电性连接。PCB板1的另一侧平行设有插接部件5,即插接部件5的插接方向与PCB板1相平行。插接部件5设置在PCB板1边缘位置处,且插接部件5的连接端向外侧延伸出一定长度,具体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件5至少包括Type A插接部件51和Type C插接部件52,如图1、图5、图6以及图11所示。
散光件2设置在插接部件5所在一侧,且散光件2在与Type A插接部件51、Type C插接部件52相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6,且散光件2在各第一通槽6周向设置有连续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作为设置在插接部件5周围的出光结构。也就是说,散光件2上设有两个第一通槽6,两个第一通槽6周围均设有连续的凸起结构,两个第一通槽6分别与Type A插接部件51和Type C插接部件52相匹配。散光件2在与PCB板1相背一侧还设有导光件7,导光件7用于将发光模组4发出的光线导致散光件2上,以使散光件2在插接部件5周围形成均匀的光圈。本技术方案中,导光件7包括导光条71以及与导光条71相连的导光块72,导光条71沿各第一通槽6的周向连续设置,即每个第一通槽6的周围都设置有连续的导光条71。连续设置的导光条71可以形成一个闭合的环体结构也可以是非闭合结构,在此不做限制。导光块72设置在发光模组4所在一侧,且导光块72与导光条71垂直设置,且导光块72与发光模组4的正出光方向相对设置(即与发光模组4相对设置),如图2所示。导光块72用于将发光模组4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导光条71,并经导光条71将光线进一步传导至散光件2上,由散光件2在插接部件5周围形成均匀的光圈。本实施例中,散光件2和导光件7均采用导光材料制备而成,如亚克力材料,其可对进入的光线进行传输,从而达到导光目的。当然,这里的散光件2也可以采用乳白色半透明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制。
面壳3在与Type A插接部件51、Type C插接部件52相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通槽8(面壳3上设有两个第二通槽8,两个第二通槽8分别与Type A插接部件51、Type C插接部件52相匹配)。插接部件5穿过第一通槽6并与第二通槽8配合设置形成连接端口。一般来讲,面壳3通过与设置USB端口连接结构的电子产品(如车辆控制面板)相配合,实现对PCB板1、散光件2以及导光件7的封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插接部件5包括Type A插接部件51和Type C插接部件52,所以散光件2上开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通槽6,而导光条71沿两个第一通槽6的周围连续分布形成了类似于眼镜形状结构(或8字型结构),而导光块72则设置在位于两个第一通槽6之间的导光条71上,且与导光条71保持垂直。
作为优选的,散光件2在与所述PCB板1相背一侧开设有与导光条71相匹配的限位安装槽。同时,散光件2在与发光模组4相对应位置还开设有通孔10。导光条71固定卡接在限位安装槽内,而导光块72则穿过通孔10并与发光模组4相对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这里所说的限位安装槽可以是与导光条71形状相匹配的连续凹槽,也可以是由多个长度较短的凹槽间断设置来实现对导光条71的位置固定,在此不做限制。当然,本技术方案中,导光条71与散光件2之间的组装并不一定通过限位安装槽来实现,两者也可以通过卡接、粘结等常规连接方式组装在一起。
作为优选的,如图2和图4所示,导光条71的外侧壁上设有呈锯齿状的反射面73,即反射面73设置在导光条71与第一通槽6相背一侧(即反射面73设置在导光条71与凸起结构相背一侧)。这里之所以选择在导光条71的外侧壁上设置锯齿状的反射面73,主要是为了将导光条71内的光线尽可能的折射或反射至导光条71的内侧,以使尽可能多的光线传导至散光件2的凸起结构上,进而增加其亮度,使Type A插接部件51和Type C插接部件52周围形成亮度均匀的光圈。当然,这里的反射面73并不局限于锯齿状结构,也可以是由若干圆弧面连续设置而成,只要是能够对导光条71侧壁光线实现反射或折射功能的结构面均可应用至本技术方案中,在此不做限制。
作为优选的,导光块72上设有与PCB板1保持平行的平面以及与PCB板1倾斜设置的斜面。平面与发光模组4相对设置,用于接收发光模组4正出光面发出的光线,并将其传导至导光条71内,而斜面则设置在与发光模组4相背一侧,斜面主要是用于对进入导光块72内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保证进入导光块72内的光线能够尽可能多的到达导光条71,如图1、图4、图7、图9以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导光块72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发光模组4相对设置,三角形的斜边则设置在与发光模组4相背一侧。
本技术方案中,导光块72与导光条71可以拼装而成,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此不做限制。但是,通常为了消除导光块72与导光条71之间连接位置的光折射效果,同时提高导光件7的强度和耐用性,大多数厂家都会选择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将导光块72与导光条71一体成型制备而成,如图2所示。
作为优选的,如图8-图11所示,面壳3在与所述PCB板1相对应一侧还设有遮光结构11,遮光结构11的位置与发光模组4的位置相对应,且遮光结构11穿过散光件2上的通孔10并设置在所述发光模组4的周围。也就是说,遮光结构11与导光块72均需要穿过散光件2上的通孔10,且遮光结构11设置在导光块72与PCB板1之间,遮光结构11围绕发光模组4的周向设置以用于阻挡发光模组4的侧面漏光,具体如图8-图10所示。这里所说的遮光结构11可以在U字型结构或口字型结构,发光模组4设置在U字型结构或口字型结构的内侧。当然,如果遮光结构11为U字型结构,则U字型结构的开口端需设置与散光件2相背一侧。
当然,为了使遮光结构11能够起到更好的挡光效果,实现对发光模组4侧面出光的完全遮挡,通常使遮光结构11的厚度等于所述导光块72与所述PCB板1之间的距离,如图9-图11所示。即保证发光模组4的侧面出光完全被遮光结构11所挡,只有发光模组4的正出光面能够有光线射出至导光块72上。这里所说的正出光面就是指发光模组4与导光块72相对应的一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光条71内还增加有散光粉。散光粉可以在注塑过程中混入物料中,以便使散光粉在导光条71中实现均匀分散。散光粉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提高导光条71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提高出光均匀度。当然,导光块72内也可以加入均匀分布的散光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的具体光线传导路径如下:
经发光模组4的正出光面发出的光线首先进入至导光块72内,并经导光块72进一步传导至导光条71内。在此期间,导光块72的斜面会对进入导光块72内的部分光线产生反射作用,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光线被传导至导光条71内。而进入至导光条71内的光线则会进一步传导至散光板2上(特别是散光板2设置在各第一通槽6周围的凸起结构)。同时,设置在导光条71外侧面上的锯齿状反射面73也会将导光条71内的光线尽可能多的反射至位于其内侧的凸起结构上,以增加出光亮度,进而在各第一通槽6周围形成出光均匀、亮度适中的光圈。以消除亮斑和暗点,改善目视效果,提升用于的体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在发光模组4周围的遮光结构11将发光模组4侧边发出的光线全部阻挡掉,避免发光模组4侧面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射至导光件7上形成明显亮斑,同时,在发光模组4的正出光面相对应位置设置导光块72,利用导光块72将发光模组4正出光面发出的光线引导致导光条71,进而改善导光条71的出光均匀度。此外,还在导光条71外侧壁设置连续的锯齿状反射面73,以进一步提高导光条71的亮度,进而消除暗点。导光条71上的光线均匀传递至散光板2,即可在USB端口连接结构周围形成均匀的出光圈。基于上述结构形成的光圈均匀性好,无明显亮斑或暗点,基本达到了人眼目视看不出来的视觉效果,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对灯光均匀性和色差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散光件及面壳,所述PCB板一侧设有发光模组,另一侧平行设有插接部件,所述插接部件设置在PCB板边缘且向外侧延伸;所述散光件上设有与插接部件相匹配的第一通槽,且散光件在与PCB相背一侧还设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沿第一通槽周向连续设置的导光条以及与发光模组相对设置的导光块,所述导光块用于将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导光条;所述面壳在与插接部件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插接部件穿过第一通槽并与第二通槽配合设置形成连接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件在与所述PCB板相背一侧开设有与导光条相匹配的限位安装槽,且所述散光件在与发光模组相对应位置还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光条固定在限位安装槽内,所述导光块则穿过通孔并与发光模组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的外侧壁上设有呈锯齿状的反射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块上设有与PCB板保持平行的平面以及与PCB板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平面与发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斜面设置在与发光模组相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块与所述导光条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在与所述发光模组相对应一侧还设有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模组的周围,用于阻挡发光模组的侧面漏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为U字型结构或口字型结构,所述发光模组设置在遮光结构内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的厚度等于所述导光块与所述PCB板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件至少包括Type A插接部件和Type C插接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内增加有散光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56532.9U CN213715497U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56532.9U CN213715497U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15497U true CN213715497U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786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56532.9U Active CN213715497U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15497U (zh) |
-
2020
- 2020-12-01 CN CN202022856532.9U patent/CN2137154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36223B1 (ko) | 엠블럼을 조명하기 위한 광 조립체 | |
EP2431654A2 (en) |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JP5403775B1 (ja) |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WO2009034762A9 (ja) | 照明装置 | |
KR20100069095A (ko) |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장치 | |
CN213715497U (zh) | 一种便于均匀发光的usb端口连接结构 | |
CN217957121U (zh) | 一种终端设备 | |
CN213636512U (zh) | 一种出光均匀的车载usb接口结构 | |
CN212637315U (zh) | 一种车用内饰灯 | |
CN214252643U (zh) | 一种导光组件 | |
CN114992579A (zh) | 一种出光结构及车辆 | |
JP2014071978A (ja) | 照明装置 | |
CN220911201U (zh) | 发光装置及车辆 | |
CN219247997U (zh) | 一种音箱灯光结构及音箱装置 | |
CN114604187B (zh) | 汽车饰板组件及汽车 | |
CN220287242U (zh) | 指示灯总成及汽车充电指示灯 | |
CN110476006B (zh) | 背光灯 | |
TWI582353B (zh) | 發光環 | |
CN219676844U (zh) | 背光式消防应急标志灯 | |
CN219304860U (zh) | 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 |
CN218954726U (zh) | 一种吸顶天空灯 | |
CN210951128U (zh) | 车载呼吸灯及车载终端 | |
CN221035418U (zh) | 灯具 | |
CN219867560U (zh) | 灯管组件、筒灯及可发光音箱 | |
CN221705250U (zh) | 灯罩、灯总成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