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4623B - 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4623B
CN114594623B CN202210419076.2A CN202210419076A CN114594623B CN 114594623 B CN114594623 B CN 114594623B CN 202210419076 A CN202210419076 A CN 202210419076A CN 114594623 B CN114594623 B CN 114594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repaired
area
crystal panel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90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4623A (zh
Inventor
王贺卫
胡海涛
乔律华
张少芬
王彬
黄助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90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4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4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4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4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4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属于液晶面板维修技术领域。该修复装置包括:承载底座,用于承载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待修复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与所述待修复区域相邻,且所述待修复区域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周边区域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距离;修复机构,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以减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距离差。本公开能通过加热软化的手段,改善液晶面板的局部厚度过大的问题,消除光晕,以实现修复液晶面板的目的。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晶面板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存在微粒进入液晶盒内的情况。若微粒的尺寸较大,会引起液晶盒的局部厚度过大,从而在微粒的周边产生光晕,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能通过加热软化的手段,改善液晶面板的局部厚度过大的问题,消除光晕,以实现修复液晶面板的目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承载底座,用于承载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待修复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与所述待修复区域相邻,且所述待修复区域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周边区域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距离;修复机构,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以减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距离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件和按压块,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按压块相连,所述按压块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施加垂直于所述液晶面板的方向上的压力,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按压块加热。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修复机构还包括激光组件和按压组件,所述修复机构被配置为依次控制所述激光组件对所述待修复区域照射激光、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和控制所述按压组件对所述待修复区域进行按压,以减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距离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修复机构还包括激光组件和按压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激光组件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发射激光,所述按压组件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施加垂直于所述液晶面板的方向上的压力。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一端面与所述液晶面板平行相对;所述激光组件包括激光发射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修复机构相连,所述移动机构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修复机构相对于所述承载底座移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台、支臂和伸缩件;所述转动台位于所述承载底座上,所述转动台与所述支臂的一端相连,所述支臂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转动台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伸缩件分别与所述支臂和所述修复机构相连,且所述伸缩件用于控制所述修复机构沿转动台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伸缩。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座和夹具,所述夹具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伸缩件相连,所述夹具用于夹持所述修复机构。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承载底座上,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待修复区域在所述液晶面板上的位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背光源,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背光源分别位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均可转动,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的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液晶面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将液晶面板放置在承载底座上,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待修复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与所述待修复区域相邻,且所述待修复区域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周边区域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距离;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减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距离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之前,所述修复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待修复区域中微粒的材质类型;根据所述材质类型,确定辅助修复手段,所述辅助修复手段包括按压和激光打散。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待修复区域中微粒的材质类型包括:获取所述待修复区域中微粒的图像;基于图像和材质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微粒的材质类型。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材质类型,确定辅助修复手段包括:若所述材质类型为金属,所述辅助修复手段至少包括激光打散;若所述材质类型为玻璃,所述辅助修复手段至少包括按压;若所述材质类型为有机物,所述辅助修复手段包括激光打散和按压中的至多两种。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修复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之前,对所述待修复区域照射激光;和/或,在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之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进行按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修复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和修复机构,承载底座可承载液晶面板,修复机构的加热组件能对液晶面板的待修复区域进行加热,从而软化待修复区域上位于液晶盒内的有机物微粒,让有机物微粒的硬度和高度在一定程度得到降低;并且,有机物微粒加热软化后,位于液晶盒两侧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能更容易地挤压微粒变形,促使有机物微粒尺寸进一步缩小,以让待修复区域的表面与第二表面的第一间距得以减小,改善液晶面板的局部厚度过大的问题,消除光晕,实现液晶面板的修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组件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各标记说明如下:
10、承载底座;11、液晶面板;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2、待修复区域;13、周边区域;
20、加热组件;
210、加热器;211、加热件;212、按压块;213、金属传热头;214、电源;215、电热丝;
220、温度控制器;221、调节子电路;222、电阻;223、开关;
240、连接结构;241、安装座;242、夹具;
251、滚珠丝杠;252、移动块;253、第二电机;
30、激光组件;31、激光发射器;
40、按压组件;
50、检测机构;51、图像采集单元;52、第一偏光片;53、第二偏光片;54、背光源;55、第三电机;56、转动环;
60、移动机构;61、转动台;611、底板;612、圆台体;613、第一电机;62、支臂;63、伸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顶”、“底”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相关技术中,在应对液晶面板的液晶盒内存在微粒,而产生光晕以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的问题时,通常会采用激光照射液晶面板内的微粒的手段。该手段利用激光能量将小于一定范围的微粒打碎以使液晶面板的厚度复原,让微粒周围一圈的白色发亮的光晕消失。
然而,激光照射的手段对金属微粒的打散效果较好,而对有机物微粒的打散效果差。因此,对于有机物微粒,即使通过激光照射,维修成功率也较低,不利于高效完成液晶面板的修复。
为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液晶面板11的修复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0和修复机构。
如图1所示,承载底座10用于承载液晶面板11,液晶面板11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具有待修复区域12和周边区域13,周边区域13与待修复区域12相邻,且待修复区域12的表面距第二表面112的第一距离大于周边区域13的表面距第二表面112的第二距离。
其中,待修复区域是第一表面上的凸起区域,周边区域围绕待修复区域,且周边区域为第一表面上除待修复区域以外的区域。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1的第一表面具有一处待修复区域12,液晶面板11的第一表面111上剩余的区域即为周边区域13,周边区域13围绕待修复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液晶面板11上可能存在多个待修复区域,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修复机构包括加热组件20,所述加热组件20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12加热,以减小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距离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修复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0和修复机构,承载底座10可承载液晶面板11,修复机构的加热组件20能对液晶面板11的待修复区域12进行加热,从而软化待修复区域12上位于液晶面板11盒内的有机物微粒,让有机物微粒的硬度和高度在一定程度得到降低;并且,有机物微粒加热软化后,位于液晶盒两侧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能更容易地挤压微粒变形,促使有机物微粒尺寸进一步缩小,以让待修复区域12与第二表面112的第一间距得以减小,改善液晶面板11的局部厚度过大的问题,消除光晕,实现液晶面板11的修复。
本公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包括依次层叠的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液晶面板不包括偏光片,这样该液晶面板的整体厚度较小,使液晶盒内的微粒距液晶面板的表面更近,从而让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更容易传递至液晶盒的微粒中,提升液晶面板的修复效果。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加热组件20包括:加热器210和温度控制器220,加热器210和温度控制器220电连接,温度控制器220用于控制加热器210的加热温度。
通过为加热器210设置温度控制器220,使加热器210在使用时,加热温度可灵活调整,能对不同材质的微粒进行针对性地加热。
示例性地,温度控制器220可以控制加热器210的加热温度在100℃至250℃,以确保能微粒能被加热软化。
作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加热器210的加热温度在180℃时,微粒能更容易地被加热软化,且避免加热温度设置过高而造成能量损失。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组件20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加热器210可以包括金属传热头213和加热电路,加热电路包括电源214和电热丝215,电源214和电热丝215串联。金属传热头213具有空腔,电热丝215位于空腔内,这样加热电路通电后,电热丝215发热并将热量传递至空腔,提升空腔内的温度,以间接加热金属传热头213,使金属传热头213能对与其接触的物体加热。
其中,金属传热头可以采用金属铝、金属铁或金属铜等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温度控制器22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多个电阻222和多个开关223,电阻222和开关223一一对应。每个电阻222和对应的开关223串联形成调节子电路221,多个调节子电路221并联,且调节子电路221均串接加热电路中。
上述实现方式中,若要通过温度控制器220提升加热温度,可以控制调节子电路221中的开关223闭合,以将调节子电路221中的电阻222接入加热电路,由于调节子电路221是并联的,所以每接入一个电阻222,控制电路接入加热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这样就能增大加热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增大电热丝215的发热量,提升加热温度;反之,若要通过温度控制器220降低加热温度,控制一个或多个调节子电路221中的开关223断开即可。
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温度控制器220还可以是可调电阻,例如,滑动变阻器。可调电阻连接在加热电路中,通过调节可调电阻接入加热电路中的电阻值,以改变加热电路中的电流,实现调节加热温度的目的。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加热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加热器210包括加热件211和按压块212,加热件211与按压块212相连,按压块212的一端面与液晶面板11平行相对,按压块212用于对待修复区域12施加垂直于液晶面板11的方向上的压力,加热器210用于对按压块212加热。
通过在加热器210上设置按压块212,使加热器210和按压设备组合在一起。这样在修复的过程中,对待修复区域12加热的同时还会进行按压。使得有机物微粒加热软化后,在按压块212的按压下能更容易地变形,促使有机物微粒尺寸快速缩小,提升修复效率,且由于将加热组件20和按压组件40组合在一起,避免单独设置两个组件,能有效节省成本。
其中,按压块可以采用金属铝、金属铁或金属铜等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加热件211为将图2示意的金属传热头213设计为圆柱状的按压块212,即金属传热头213和按压块212合二为一。圆柱状的按压块212的端面与液晶面板11平行相对,以便于对待修复区域12按压。且按压块212与待修复区域12接触时是面接触,所以能让热量更均匀地传递至待修复区域12,提升待修复区域12的加热效果。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修复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60,移动机构60与修复机构相连。例如,移动机构60与加热器相连。其中,移动机构60被配置为控制修复机构相对于承载底座10移动。
如图5所示,通过移动机构60控制加热组件20移动,以让加热组件20能相对于承载底座10移动,使加热组件20中的加热器210能对准液晶面板11的任意区域,以便于控制加热器210对待修复区域12进行加热。
可选地,如图5所示,移动机构60包括:转动台61、支臂62和伸缩件63,转动台61与支臂62的一端相连,支臂62的另一端沿远离转动台61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伸缩件63沿支臂62的延伸方向移动设置在支臂62上,伸缩件63与修复机构相连,例如,伸缩件63与加热组件20相连,且伸缩件63用于控制修复机构沿转动台61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伸缩,转动台61位于承载底座10上。
上述实现方式中,转动台61可以转动设置在承载底座10上,转动台61能绕转动台61的中轴线自转,即转动台61的转动轴线为转动台61的中轴线。支臂62的一端与转动台61连接,使转动台61可以带动支臂62一起转动,支臂62上又设有伸缩件63,伸缩件63和加热器210相连。这样通过转动台61和支臂62带动加热器210移动,实现控制加热件211在平行于液晶面板11的平面内移动的目的。同时,伸缩件63又能在支臂62上往复移动,所以,在通过支臂62带动加热器210移动至待修复区域12所在的位置后,再控制伸缩件63伸缩移动,就能将加热件211调整至与待修复区域12相对。此时,通过伸缩件63控制加热件211伸缩,让加热件211靠近待修复区域12,以实现对待修复区域12加热的目的。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转动台61包括底板611、圆台体612和第一电机613,圆台体612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自转地插装在底板611上,第一电机613位于底板611上,第一电机613的输出轴与圆台体612传动连接,以实现驱动圆台体612自转的目的。
作为示例,圆台体612上可以套设齿环,第一电机613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环传动连接,以驱动圆台体612自转。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移动机构60还包括滚珠丝杠251、移动块252和第二电机253,移动块252上设有螺纹通孔,移动块252通过螺纹通孔与滚珠丝杠251螺纹连接。其中,滚珠丝杠251沿支臂62的延伸方向可自转地设置在支臂62上,第二电机253位于滚珠丝杠251的一端且用于驱动滚珠丝杠251转动。并且,移动块252靠近支臂62的侧面与支臂62的表面相贴,以防止移动块252会随着滚珠丝杠251一起转动,使滚珠丝杠251转动过程中,移动块252能沿着滚珠丝杠251往复移动。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伸缩件63可以是电动气缸或液压油缸。例如,伸缩件63为电动气缸时,电动气缸的缸体与移动块252相连,电动气缸的伸缩杆与加热器210相连。这样电动气缸伸缩时,就能带动加热器210一起伸缩。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机构6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满足移动机构60能控制加热器210在垂直于液晶面板11的方向上伸缩,且控制加热器210能在平行于液晶面板11的平面内移动即可,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
可选地,如图5所示,移动机构60还包括连接结构240,连接结构240包括安装座241和夹具242,夹具242与安装座241可拆卸连接,安装座241与移动机构60相连,夹具242用于夹持修复机构。
其中,如图5所示,连接结构240中的夹具242能将修复机构的加热组件20稳定地固定在安装座241上,以避免加热组件20轻易脱落,且可拆卸的夹具242方便拆卸,便于加热组件20的组装装配。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安装座241为平板,夹具242为哈夫夹,哈夫夹包括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其中第一半环体位于平板上,且第一半环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平板上,第二半环体通过螺栓与第一半环体连接,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相连后,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围成的空腔用于容纳加热组件20的加热器210,以将加热器210夹持在哈夫夹上。
上述实现方式中,安装座241与伸缩件63相连,这样伸缩件63伸缩时,就能控制安装座241伸缩,以带动夹具242和加热器210一起伸缩。
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修复机构还包括激光组件和按压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激光组件用于对待修复区域发射激光,按压组件用于对待修复区域施加垂直于液晶面板的方向上的压力。
这样修复机构可以包括以下几种修复模式,其中,第一种修复模式为加热组件20和激光组件30的组合,该组合通过加热软化和激光打散的方式对微粒进行修复;第二种修复模式为加热组件20和按压组件40的组合,该组合通过加热软化和按压压平的方式对微粒进行修复;第三种修复模式为加热组件20、激光组件30和按压组件40和组合,该组合通过加热软化、激光打散和按压压平的方式对微粒进行修复。通过配置三种不同的修复模式,能有效应对不同材质的微粒的修复,提升修复装置的适用性。
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修复机构还可以仅包括激光组件,即只通过激光打散的方式进行修复;或者仅包括按压组件,即只通过按压压平的方式进行修复。
示例性地,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修复机构还包括激光组件30和按压组件40。
上述实现方式中修复机构同时包括加热组件20、按压组件40和激光组件30。该种修复机构在对微粒进行修复时,先通过激光组件30对待修复区域12的微粒照射激光,通过激光能量将微粒打碎,然后,通过加热组件20待修复区域12的微粒进行加热,通过加热软化微粒,降低微粒的硬度和高度,最后,通过按压组件40对待修复区域12的微粒进行按压,通过外力促使微粒高度减小,使得液晶面板11的膜面恢复成原来的高度,完成修复。
其中,激光打散的方式对金属微粒效果较好,加热软化的方式对有机物微粒效果较好,按压压平的方式对各种材质的微粒均有效果,因此,采用该种组合方式能适用于绝大部分材质的微粒,使得该种修复机构能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可选地,按压组件40包括按压块212,按压块212的一端面与液晶面板平行相对。
其中,按压块212用于与前文所述的移动机构60相连。在移动机构60的控制下,按压块212能相对于承载底座10移动,使按压块212能对准液晶面板11的任意区域,以便于控制按压块212对待修复区域12进行按压。
示例性地,对待修复区域12进行按压的总时长可以是3min至5min,例如,激光照射的总时长是4min。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机构6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满足移动机构60能控制按压块212在垂直于液晶面板11的方向上伸缩,且控制按压块212能在平行于液晶面板11的平面内移动即可,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
可选地,激光组件30包括激光发射器31。
其中,激光发射器31用于与前文所述的移动机构60相连。在移动机构60的控制下,激光发射器31能相对于承载底座10移动,使激光发射器31能对准液晶面板11的任意区域,以便于控制激光发射器31对待修复区域12进行激光照射。
示例性地,激光照射时,采用纳秒激光,纳秒激光的激光波长为1064nm。
示例性地,激光照射的总时长可以是300ms至1000ms,例如,激光照射的总时长是500ms。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机构6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满足移动机构60能控制激光发射器31在垂直于液晶面板11的方向上伸缩,且控制激光发射器31能在平行于液晶面板11的平面内移动即可,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修复机构还包括检测机构50,检测机构50位于承载底座10上,检测机构50用于检测液晶面板11上的待修复区域12在液晶面板11上的位置。
通过检测机构50判断液晶面板11上存在光晕的区域,以确定待修复区域12的位置,从而便于后续控制修复机构精准地移动至待修复区域12,进行修复。
并且,通过修复机构完成修复后,无需将液晶面板11从承载底座10上取下,而是直接通过修复装置上的修复机构对液晶面板11再次进行检测,以确认待修复区域12是否完成修复,以及液晶面板11上是否存在新的缺陷。由于无需在多个设备之间频繁转移液晶面板11,因而能提升修复效率。
可选地,如图7所示,检测机构50包括:图像采集单元51、第一偏光片52、第二偏光片53和背光源54,图像采集单元51和背光源54分别位于液晶面板11的两侧,第一偏光片52位于图像采集单元51和液晶面板11之间,第二偏光片53位于背光源54和液晶面板11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单元51可以是CCD(Charge Couple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CD能将光线变为电荷并将电荷存储及转移,以判断液晶面板11的亮度均匀状态。
其中,背光源54可以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待修复的液晶面板是不包括偏光片的,因此需要在检测机构50中为液晶面板配置两个偏光片,以便于观察确认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从而判断液晶面板上的待修复区域。
其中,第一偏光片52的吸收轴和第二偏光片53的吸收轴可以垂直,这样在背光源54发出光线,且光线依次穿过第二偏光片53、液晶面板11和第一偏光片52后,CCD能采集到亮度最佳的图像,从而使CCD能更为准确地判断出液晶面板11的待修复区域12。
其中,检测机构50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图像采集单元51和背光源54电性连接。检测机构50在工作时,控制器分别发出控制指令控制背光源54发光和图像采集单元51采集液晶面板11的发光状态的图像。同时,控制器还接收图像采集单元51采集到的图像,并基于图像分析液晶面板11的亮度均匀状态,以确定液晶面板11发光异常的区域,从而判断出液晶面板11的待修复区域12。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是上位机。
可选地,第一偏光片52和第二偏光片53均可转动,且第一偏光片52和第二偏光片53的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液晶面板11。
通过将第一偏光片52和第二偏光片53设置为可转动,能调整两个偏光片的吸光轴的夹角。这样就能根据不同类型液晶面板11的偏光片的布置要求灵活调整,提升检测机构50的适用性。
示例性地,检测机构50还可以包括两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55和转动环56,转动环56的外周壁套设有齿环,第三电机55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环传动连接。
其中,第一偏光片52和第二偏光片53均可以是圆形片,转动环56套设在偏光片外,在第三电机55的驱动下,带动偏光片一起转动。该转动环56套设在偏光片外,不会遮挡偏光片,因而保证液晶面板11的出光效果。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修复方法可以通过如前文所述的修复装置实施,包括:
步骤S1:将液晶面板11放置在承载底座10上。
其中,液晶面板11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具有待修复区域12和周边区域13,周边区域13与待修复区域12相邻,且待修复区域12的表面距第二表面112的第一距离大于周边区域13的表面距第二表面112的第二距离。
步骤S2:对待修复区域12加热,减小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距离差。
其中,对待修复区域12加热时,通过修复装置中的加热组件20对进行待修复区域12加热。
示例性地,加热组件20的加热温度在100℃至250℃,以确保能微粒能被加热软化。
作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0的加热温度在180℃时,微粒能更容易地被加热软化,且避免加热温度设置过高而造成能量损失。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修复方法,首先,将液晶面板11放置在承载底座10上,然后,采用修复机构的加热组件20对液晶面板11的待修复区域12进行加热,从而软化待修复区域12上位于液晶面板11盒内的有机物微粒,让有机物微粒的硬度和高度在一定程度得到降低;并且,有机物微粒加热软化后,位于液晶盒两侧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能更容易地挤压微粒变形,促使有机物微粒尺寸进一步缩小,以让待修复区域12的表面恢复至与液晶面板11的其他区域保持平齐的状态,从而使待修复区域12的厚度得以恢复,消除光晕,实现液晶面板11的修复。
可选地,在步骤S2之前,修复方法还包括以下两步:
第一步,确定待修复区域12中微粒的材质类型。其中,材质类型包括:金属、玻璃和有机物。例如,有机物可以是塑料、纤维和橡胶。
确定待修复区域12中微粒的材质类型可以包括:获取待修复区域12中微粒的图像;基于图像和材质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微粒的材质类型。
示例性地,可以采用摄像组件确定待修复区域12中微粒的材质类型。
其中,摄像组件包括图像传感器和控制器,图像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图像传感器用于将二维光强分布的光学图像转变成一维时序电信号,控制器则可以从图像传感器中获取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器内存储有图像和材质类型的对应关系。图像和材质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根据大量数据训练得到的数学模型。并且,在执行图8所示的方法之前,预先保存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件中。
例如,测试试验时,先输入不同类型材质的微粒的图像,还输入不同图像对应的材质类型,然后,通过图像和图像对应的材质类型进行模型训练,以得到相应的数学模型,即图像和材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其中,控制器在将电信号转换为图像后,在调取存储器件中的图像和材质类型的对应关系,并基于对应关系确定出微粒的材质类型。
可替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激光组件30确定待修复区域12中微粒的材质类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激光组件30中的放大镜观察液晶面板11的发光情况,并根据观察到的发光情况,以确定微粒的材质类型。
第二步,根据材质类型,确定辅助修复手段。
其中,辅助修复手段包括按压和激光打散。
若材质类型为金属,辅助修复手段至少包括激光打散。
由于激光打散的方式对金属微粒效果较好,因此,确定材质类型是金属后,可以优先采用激光打散的方式对金属微粒进行打散,以保证减小微粒尺寸的效果。
示例性地,激光照射时,采用纳秒激光,纳秒激光的激光波长为1064nm。
示例性地,激光照射的总时长可以是300ms至1000ms,例如,激光照射的总时长是500ms。
若材质类型为玻璃,辅助修复手段至少包括按压。
由于按压压平的方式对减小玻璃材质的微粒尺寸的效果相较于激光打散和加热软化的效果更好,因此,确定材质类型是玻璃后,可以优先采用按压压平的方式对玻璃微粒进行按压。
示例性地,对待修复区域12进行按压的总时长可以是3min至5min,例如,激光照射的总时长是4min。
若材质类型为有机物,辅助修复手段包括激光打散和按压中的至多两种。
由于加热软化的方式对有机物微粒效果较好,因此,确定材质类型是有机物后,可以优先采用加热软化的方式对有机物微粒进行软化,以保证减小微粒尺寸的效果。同时,在此加热软化的基础上,还可以辅助激光打散和按压压平的手段,提升减小微粒尺寸的效果,让待修复区域12的表面恢复至与液晶面板11的其他区域保持平齐的状态,从而使待修复区域12的厚度得以恢复,消除光晕,实现液晶面板11的修复。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采用修复机构对液晶面板进行修复时,修复方法可以包括:依次对待修复区域照射激光、对待修复区域加热和对待修复区域进行按压,以减小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距离差。
上述实现方式中,可以先通过激光组件30对待修复区域12的微粒照射激光,通过激光能量将微粒打碎,然后,通过加热组件20待修复区域12的微粒进行加热,通过加热软化微粒,降低微粒的硬度和高度,最后,通过按压组件40对待修复区域12的微粒进行按压,通过外力促使微粒高度减小,使得液晶面板11的膜面恢复成原来的高度,完成修复。
其中,激光打散的方式对金属微粒效果较好,加热软化的方式对有机物微粒效果较好,按压压平的方式对各种材质的微粒均有效果,因此,采用该种组合方式能适用于绝大部分材质的微粒,使得该种修复机构能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以上,并非对本公开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公开已通过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公开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包括:
承载底座(10),用于承载液晶面板(11),所述液晶面板(11)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所述第一表面(111)具有待修复区域(12)和周边区域(13),所述周边区域(13)与所述待修复区域(12)相邻,且所述待修复区域(12)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112)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周边区域(13)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112)的第二距离;
修复机构,包括加热组件(20),所述加热组件(20)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12)加热,以减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距离差;
摄像组件,包括图像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内存储有图像和材质类型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器用于调取所述对应关系,并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出微粒的材质类型,根据所述材质类型,确定辅助修复手段,所述辅助修复手段包括按压和激光打散,所述对应关系为根据数据训练得到的数学模型,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类型材质的微粒的图像和对应的材质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包括:加热器(210)和温度控制器(220),所述加热器(210)和所述温度控制器(220)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220)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210)的加热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10)包括加热件(211)和按压块(212),所述加热件(211)与所述按压块(212)相连,所述按压块(212)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12)施加垂直于所述液晶面板(11)的方向上的压力,所述加热件(211)用于对所述按压块(212)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机构还包括激光组件(30)和按压组件(40),所述修复机构被配置为依次控制所述激光组件(30)对所述待修复区域(12)照射激光、控制所述加热组件(20)对所述待修复区域(12)加热和控制所述按压组件(40)对所述待修复区域(12)进行按压,以减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距离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机构还包括激光组件(30)和按压组件(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激光组件(30)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12)发射激光,所述按压组件(40)用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12)施加垂直于所述液晶面板(11)的方向上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40)包括按压块(212),所述按压块(212)的一端面与所述液晶面板平行相对;所述激光组件(30)包括激光发射器(3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60),所述移动机构(60)与所述修复机构相连,所述移动机构(6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修复机构相对于所述承载底座(10)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60)包括:转动台(61)、支臂(62)和伸缩件(63);
所述转动台(61)位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所述转动台(61)与所述支臂(62)的一端相连,所述支臂(62)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转动台(61)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
所述伸缩件(63)分别与所述支臂(62)和所述修复机构相连,且所述伸缩件(63)用于控制所述修复机构沿转动台(61)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伸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60)还包括连接结构(240),所述连接结构(240)包括安装座(241)和夹具(242),所述夹具(242)与所述安装座(241)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241)与所述伸缩件(63)相连,所述夹具(242)用于夹持所述修复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50),所述检测机构(50)位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所述检测机构(50)用于检测所述待修复区域(12)在所述液晶面板(11)上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50)包括:图像采集单元(51)、第一偏光片(52)、第二偏光片(53)和背光源(54),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1)和所述背光源(54)分别位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偏光片(52)位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1)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53)位于所述背光源(54)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52)和所述第二偏光片(53)均可转动,且所述第一偏光片(52)和所述第二偏光片(53)的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液晶面板。
13.一种液晶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将液晶面板放置在承载底座上,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待修复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与所述待修复区域相邻,且所述待修复区域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周边区域的表面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距离;
获取所述待修复区域中微粒的图像;
基于图像和材质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微粒的材质类型,所述对应关系为根据数据训练得到的数学模型,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类型材质的微粒的图像和对应的材质类型;
根据所述材质类型,确定辅助修复手段,所述辅助修复手段包括按压和激光打散;
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减小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距离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材质类型,确定辅助修复手段包括:
若所述材质类型为金属,所述辅助修复手段至少包括激光打散;
若所述材质类型为玻璃,所述辅助修复手段至少包括按压;
若所述材质类型为有机物,所述辅助修复手段包括激光打散和按压中的至多两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之前,对所述待修复区域照射激光;和/或,
在对所述待修复区域加热之后,对所述待修复区域进行按压。
CN202210419076.2A 2022-04-20 2022-04-20 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Active CN114594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076.2A CN114594623B (zh) 2022-04-20 2022-04-20 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076.2A CN114594623B (zh) 2022-04-20 2022-04-20 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4623A CN114594623A (zh) 2022-06-07
CN114594623B true CN114594623B (zh) 2024-04-12

Family

ID=81811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9076.2A Active CN114594623B (zh) 2022-04-20 2022-04-20 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4623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1502A (ja) *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法
JPH05303066A (ja) * 1992-04-28 1993-11-16 Toshiba Corp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修正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63632A (ja) * 1992-06-19 1994-01-14 Canon Inc 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041904A (ja) * 1999-08-02 2001-02-16 Ricoh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異物除去装置及び異物位置検出装置
JP3580550B1 (ja) * 2003-08-20 2004-10-27 レーザ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基板の欠陥修正方法及び欠陥修正装置並びにパターン基板製造方法
JP2005134562A (ja) * 2003-10-29 2005-05-26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50115397A (ko) * 2004-06-03 2005-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페어용 레이저 박막증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용 기판의 리페어 방법
KR20060067038A (ko) * 2004-12-14 2006-06-19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의 리페어 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067043A (ko) * 2004-12-14 2006-06-19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의 리페어 장치 및 방법
KR20070024233A (ko) * 2005-08-26 2007-03-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07171701A (ja) * 2005-12-23 2007-07-05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パネル
WO2008015738A1 (fr) * 2006-08-01 2008-02-07 Shimadzu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inspection et de réparation de substrat et système d'évaluation de substrat
KR20090014426A (ko) * 2007-07-30 2009-02-11 주식회사 코윈디에스티 리페어 장치 및 리페어 방법
CN102262320A (zh) * 2011-08-25 2011-11-30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3096971A (ja) * 2011-11-07 2013-05-2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015175730A (ja) * 2014-03-14 2015-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の修復方法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撮像システム
CN105842898A (zh) * 2016-05-30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CN106526922A (zh) * 2017-01-04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修复方法及装置、按压机构、基板修复设备
CN211454156U (zh) * 2020-03-20 2020-09-08 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晕型内污的面板修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9408B2 (ja) * 2004-09-06 2007-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欠陥補修方法および欠陥補修装置
JP4688525B2 (ja) * 2004-09-27 2011-05-25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パターン修正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10012096A (ko) * 2019-07-23 2021-0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널 수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패널 수리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1502A (ja) *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法
JPH05303066A (ja) * 1992-04-28 1993-11-16 Toshiba Corp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修正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63632A (ja) * 1992-06-19 1994-01-14 Canon Inc 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041904A (ja) * 1999-08-02 2001-02-16 Ricoh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異物除去装置及び異物位置検出装置
JP3580550B1 (ja) * 2003-08-20 2004-10-27 レーザ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基板の欠陥修正方法及び欠陥修正装置並びにパターン基板製造方法
JP2005134562A (ja) * 2003-10-29 2005-05-26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50115397A (ko) * 2004-06-03 2005-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페어용 레이저 박막증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용 기판의 리페어 방법
KR20060067038A (ko) * 2004-12-14 2006-06-19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의 리페어 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067043A (ko) * 2004-12-14 2006-06-19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의 리페어 장치 및 방법
KR20070024233A (ko) * 2005-08-26 2007-03-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07171701A (ja) * 2005-12-23 2007-07-05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パネル
WO2008015738A1 (fr) * 2006-08-01 2008-02-07 Shimadzu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inspection et de réparation de substrat et système d'évaluation de substrat
KR20090014426A (ko) * 2007-07-30 2009-02-11 주식회사 코윈디에스티 리페어 장치 및 리페어 방법
CN102262320A (zh) * 2011-08-25 2011-11-30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3096971A (ja) * 2011-11-07 2013-05-2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015175730A (ja) * 2014-03-14 2015-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の修復方法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撮像システム
CN105842898A (zh) * 2016-05-30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CN106526922A (zh) * 2017-01-04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修复方法及装置、按压机构、基板修复设备
CN211454156U (zh) * 2020-03-20 2020-09-08 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晕型内污的面板修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4623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280B (zh) 覆晶黏結的方法與裝置
JP4965113B2 (ja) 接合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方法
US20160284662A1 (en) Bonding apparatus
CN114594623B (zh) 液晶面板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KR100867587B1 (ko) 레이저를 이용한 이방전도성필름의 본딩 제어 장치
KR20090028011A (ko) 카메라 모듈시험장치
JP2007258699A (ja) レーザーを用いた電子部品の接続方法及び装置
CN103240216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成型机
TWI296234B (en) Bo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6532844A (zh) 一种摄像头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KR100549796B1 (ko) 레이저를 이용한 이방전도성필름 본딩 장치 및 방법
KR20180014563A (ko) 레이저를 이용한 이방전도성필름 본딩장치
KR100879005B1 (ko) 레이저 본딩장치 및 레이저 본딩방법
CN115224167A (zh) 一种显示模块维修方法及维修设备
JPH08157778A (ja) 液晶パネルの貼り合わせ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0820741B1 (ko) 전자부품의 본딩장치
KR100760540B1 (ko) 자외선을 이용한 패턴 전극 본딩 장치
CN220838423U (zh) 一种led倒装芯片的激光焊接设备
CN211684023U (zh) 一种用于定制的无模板激光烫金机
KR100937699B1 (ko) 레이저 필름접합장치
CN2766883Y (zh) 治疗皮肤病的光线照射装置
CN219519381U (zh) 一种具有3d扫描功能的焊盘修复设备
CN208156293U (zh) 一种led可调光板
JP3631350B2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レ−ザリペア装置
CN213593161U (zh) 一种智能全自动热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