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0039A - 切割装置和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割装置和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0039A
CN114590039A CN202111474077.9A CN202111474077A CN114590039A CN 114590039 A CN114590039 A CN 114590039A CN 202111474077 A CN202111474077 A CN 202111474077A CN 114590039 A CN114590039 A CN 114590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lever
cutting
carriage
ho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40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岛章太
水谷浩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90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00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12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 B26D1/2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 B26D1/2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line of cut
    • B26D1/3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line of cut with limited pivotal movement to effect c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68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12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 B26D1/2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 B26D1/2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line of cut
    • B26D1/3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line of cut with limited pivotal movement to effect cut
    • B26D1/30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line of cut with limited pivotal movement to effect cut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3/00Cutting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cut made; Apparatus therefor
    • B26D3/12Slitting marginal portions of the work, i.e. forming cuts, without removal of material, at an angle, e.g. a right angle, to the edge of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5/0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5/0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5/08Means for actuating the cutting member to effect the cut
    • B26D5/10Hand or foot actuated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D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31B OR B31C
    • B31D1/00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articles
    • B31D1/02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articles the articles being labels or tags
    • B31D1/026Cutting or perfo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666Cutting partly, e.g. cutting only the uppermost layer of a multiple-layer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41J11/703Cutting of t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切割装置和打印装置。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器刀片,被构造成相对于切割目标执行半切割操作和全切割操作中的一个;切割器保持器,保持切割器刀片;切割器托架,能在半切割位置与全切割位置之间移动;和由用户操作的切割器杠杆及切割器托架杠杆。当仅切割器杠杆由用户操作时,切割器刀片移动,使得切割器刀片和半切割位置处的切割器托架相对于切割目标执行半切割操作。当切割器杠杆和切割器托架杠杆均由用户操作时,切割器托架移动到全切割位置,且切割器刀片移动,使得切割器刀片和全切割位置处的切割器托架相对于切割目标执行全切割操作。打印装置包括:容纳切割目标的容纳部;盖;打印单元;该切割装置。本发明使切割装置的重量减轻。

Description

切割装置和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和一种包括该切割装置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于切割待切割目标诸如带、标签、管等的切割装置。此外,采用以上切割装置的打印机也是已知的。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05-224924公开了一种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可移动刀片的马达。可移动刀片由马达驱动,以与切割器托架配合地切割标签片材。
根据以上描述的传统切割装置,出现了如下问题:因为用于驱动可移动刀片的马达被设置在切割装置中,所以切割装置的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重量减轻的切割装置和一种包括该切割装置的打印装置。
(1)为了实现以上和其它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器刀片;切割器保持器;切割器托架;切割器杠杆;和切割器托架杠杆。所述切割器刀片被构造成对切割目标进行切割。所述切割器保持器保持所述切割器刀片,并且所述切割器保持器能够与所述切割器刀片一起移动。所述切割器托架面对所述切割器保持器。所述切割器托架能够在下列位置之间移动:全切割位置,在所述全切割位置处,所述切割器托架和所述切割器刀片被构造成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全切割操作;和半切割位置,在所述半切割位置处,所述切割器托架和所述切割器刀片被构造成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半切割操作。所述切割器杠杆被构造成由用户操作。所述切割器杠杆被构造成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接触以引起所述切割器保持器的移动。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被构造成由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托架的移动。当仅所述切割器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由所述切割器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刀片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一起移动,使得所述切割器刀片和位于所述半切割位置处的所述切割器托架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所述半切割操作。当所述切割器杠杆和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由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托架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并且由所述切割器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刀片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一起移动,使得所述切割器刀片和已经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的所述切割器托架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所述全切割操作。
根据方面(1)的切割装置被构造成:使用由用户操作的切割器杠杆及切割器托架杠杆,相对于切割目标执行全切割操作和半切割操作中的一个。通过该构造,与安装了用于移动切割器刀片的马达的情形相比,能够使切割装置的重量减轻。
(2)在根据方面(1)的切割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切割装置用于与打印装置一起使用,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限定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在所述容纳部中容纳所述切割目标,所述壳体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在规定方向上打开,并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部连通;并且所述切割器杠杆被定位成在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比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远。
(3)优选地,根据方面(1)或(2)的切割装置,进一步包括连动部。还优选的是:当仅所述切割器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所述连动部不引起所述切割器杠杆和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彼此成连动关系地移动,而当仅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所述连动部引起所述切割器杠杆和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彼此成连动关系地移动;并且当仅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由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托架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并且由与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移动成连动关系地移动的所述切割器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刀片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一起移动,使得所述切割器刀片和已经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的所述切割器托架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所述全切割操作。
(4)在根据方面(1)至(3)中的任一个方面的切割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切割器刀片具有在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切割刃,并且所述切割器刀片包括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并且当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位于所述全切割位置处时和当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位于所述半切割位置处时,所述切割器刀片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分别被定位成比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进一步向外。
(5)优选地,根据方面(1)至(4)中的任一个方面的切割装置,进一步包括支撑部。还优选的是:所述切割器托架能够在第一移动方向上从所述半切割位置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与移动所述切割器保持器的移动方向交叉;所述切割器托架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面对所述切割器刀片,并且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交叉;和第二壁,所述第二壁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壁,并且所述第二壁从所述第一壁延伸离开所述切割器保持器,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交叉;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壁而言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相反地定位,并且所述支撑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上比所述第二壁远;并且随着所述切割器托架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上的移动,所述支撑部在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第二移动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并且所述支撑部被压靠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
(6)优选地,根据方面(1)至(5)中的任一个方面的切割装置,进一步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将所述切割器托架从所述半切割位置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还优选的是:所述切割器托架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切割器刀片的切割刃延伸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接触部具有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所述中央被构造成与所述保持构件接触;并且通过在所述接触部处从所述保持构件接收力,所述切割器托架能够从所述半切割位置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
(7)优选地,根据方面(1)至(5)中的任一个方面的切割装置,进一步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移动所述切割器托架,所述保持构件在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还优选的是:所述切割器托架形成有插入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保持构件贯穿所述插入部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切割器托架包括壁部,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壁部在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面对所述保持构件,所述正交方向包括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保持构件远的位置处,所述壁部面对所述保持构件;并且所述壁部包括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插入部远,所述第一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被定位成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远。
(8)在根据方面(7)的切割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切割器托架的所述壁部进一步包括第一载荷部,所述第一载荷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倾斜部远;并且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载荷部接触且在所述第一载荷部上施加载荷。
(9)在根据方面(8)的切割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载荷部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一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被定位成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第一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远。
(10)在根据方面(7)至(9)中的任一个方面的切割装置中,优选地,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保持构件不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接触且不在所述第一倾斜部上施加载荷。
(11)在根据方面(7)至(10)中的任一个方面的切割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如下部分,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比所述切割器托架远的位置处,所述部分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面对所述切割器托架;并且其中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部分包括第二倾斜部,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倾斜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插入部远,所述第二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被定位成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远。
(12)在根据方面(11)的切割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部分进一步包括第二载荷部,所述第二载荷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第二倾斜部远,所述第二载荷部被构造成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部接触且在所述插入部上施加载荷。
(13)在根据方面(12)的切割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载荷部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二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被定位成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第二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远。
(14)在根据方面(11)至(13)中的任一个方面的切割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倾斜部不与所述切割器托架接触且不在所述切割器托架上施加载荷。
(15)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在所述容纳部中容纳切割目标;盖;打印单元;和根据方面(1)至(14)中的任一个方面的切割装置。所述盖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纳部,所述盖包括突出部。所述打印单元被构造成在所述切割目标上执行打印。在所述盖关闭所述容纳部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切割器托架突出,以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切割器托架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方面(15)中的打印装置,所述突出部能够限制从所述容纳部无意拆卸所述切割器托架,并且还能够限制所述突出部对所述切割器托架的移动的阻碍。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下列描述,实施例的特定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将变得明显,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打印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盖被省略的盒和打印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打印装置的盒接收部的内部构造以及盒的内部构造的视图;
图4是打印装置的切割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切割装置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6是切割装置的后侧视图;
图7是切割装置的上侧视图;
图8是切割装置的透视图;
图9是切割装置的后侧视图;
图10是切割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切割装置的后侧视图;
图12是切割器托架被从支撑部拆卸的打印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示出打印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4是示出打印装置的该部分的另一个截面视图;
图15是示出打印装置的该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5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并且
图17是在由图3中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上观察的沿着图3的线XVII-XVII截取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到图1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
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描述方向的术语“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和“向后”分别对应于绘图中由箭头指示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和“后”。此外,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将统称为上下方向,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将统称为左右方向,并且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将统称为前后方向。
[打印装置1的概述]
图1中示出的打印装置1包括壳体1A、操作部1B、显示部1C、盖1D和切割装置1E(见图4)。壳体1A在平面视图中具有大体矩形形状。操作部1B被设置在壳体1A的前下部处,即,被定位成比壳体1A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进一步向下。操作部1B被构造成接收通过用户操作的各种信息的输入。在用户操作中,用户直接触摸操作部1B以输入信息。显示部1C位于壳体1A的前部处,并且被定位成比操作部1B进一步向上。显示部1C被构造成在该显示部1C上显示各种信息。
如在图2中所示,打印装置1进一步包括盒接收部2,该盒接收部2被构造成接收盒9。盒接收部2由具有板状形状的盖1D(见图1)打开或关闭。壳体1A具有形成有与盒接收部2连通的开口12的后端部。
头保持器21、带驱动轴22A、色带卷取轴22B、驱动马达(未示出)和辅助轴22C被设置在图2中示出的盒接收部2中。头保持器21从盒接收部2的右部向后立起。打印头21A(见图3)被设置在头保持器21的右表面上。打印头21A是热头,该热头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热产生元件。
带驱动轴22A被设置在头保持器21上方的位置处。色带卷取轴22B被设置在头保持器21左方的位置处。带驱动轴22A和色带卷取轴22B中的每一个能够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驱动马达被联接到带驱动轴22A和色带卷取轴22B并且驱动带驱动轴22A和色带卷取轴22B。相应地,在由驱动马达驱动时,带驱动轴22A和色带卷取轴22B彼此成连动关系地被旋转。辅助轴22C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并且在带驱动轴22A和色带卷取轴22B左方的位置处被固定到盒接收部2。
如在图3中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压盘保持器23被设置在盒接收部2右方的位置处。压盘保持器23支撑压盘辊23B和传送辊23C。压盘辊23B和传送辊23C中的每一个能够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压盘辊23B位于右方并且面对打印头21A,并且传送辊23C位于右方以面对带驱动轴22A。
压盘保持器23的下端部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23A支撑,使得压盘保持器23能够枢转地移动。具体地,压盘保持器23能够绕轴23A在近侧位置(见图3)和远侧位置(未示出)之间枢转地移动。在压盘保持器23在近侧位置处的状态下,压盘辊23B和传送辊23C被分别定位成靠近打印头21A和带驱动轴22A。在压盘保持器23在远侧位置处的状态下,压盘辊23B和传送辊23C位于右方,以分别与打印头21A和带驱动轴22A间隔开。
随着压盘保持器23从远侧位置到近侧位置的枢转移动,压盘辊23B被切换到压盘辊23B被联接到马达驱动并由驱动马达驱动的状态。压盘保持器23能够随着用于关闭盒接收部2的盖1D的关闭移动而从远侧位置移动到近侧位置。当压盘保持器23在近侧位置处时的在压盘辊23B和打印头21A之间的位置将被称作“打印位置”。
[盒9的概述]
如在图2中所示,作为层积型盒的盒9能够附接到盒接收部2。盒9包括具有盒状形状的外壳90。外壳90中容纳带驱动辊91,并且外壳90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外壳90的支撑孔92A、92B、92C和92D;以及喷射部93。
带驱动辊91位于外壳90的右上角部中,并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空圆筒形形状。带驱动辊91由外壳90可旋转地支撑。在盒9被安装在盒接收部2上的状态下,带驱动轴22A被插入带驱动辊91的内部空间中。
支撑孔92A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带卷轴96A。透明膜带99A缠绕在第一带卷轴96A上,以构成第一带卷97A。通过第一带卷97A随同第一带卷轴96A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旋转而旋转,透明膜带99A被从第一带卷97A放出。
支撑孔92B可旋转地支撑第二带卷轴96B。双面胶带99B缠绕在第二带卷轴96B上,以构成第二带卷97B。双面胶带99B是一个表面附着有剥离片材的双面带。在第二带卷97B随着第二带卷轴96B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旋转而旋转时,双面胶带99B被从第二带卷97B放出。双面胶带99B被朝向带驱动辊91导引。当盒9被附接到盒接收部2时,辅助轴22C被插入支撑孔92B的内部空间中。
支撑孔92C可旋转地支撑色带卷轴96C。新的(未使用的)墨色带99C缠绕在色带卷轴96C上,以构成色带卷97C。在色带卷97C随着色带卷轴96C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旋转而旋转时,墨色带99C被从色带卷97C放出。
支撑孔92D可旋转地支撑色带卷取卷轴96D。已使用的墨色带99C被构造成缠绕在色带卷取卷轴96D上,以构成色带卷取卷97D。通过色带卷取卷97D随同色带卷取卷轴96D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旋转而旋转,已使用的墨色带99C由色带卷取卷轴96D卷取,以形成色带卷取卷97D。当盒9被附接到盒接收部2时,色带卷取轴22B被插入支撑孔92D的内部空间中。
喷射部93在带驱动辊91右方且上方的位置处具有在上下方向上敞开的开口。
外壳90形成有头开口94A,头保持器21能够被插入该头开口94A中。头开口94A被形成在外壳90的右部中,以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外壳90。外壳90在头开口94A右方的位置处包括臂部94B。臂部94B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上端部,第一带引导件95A(见图3)被设置在该上端部处。第一带引导件95A是开口部,墨色带99C和位于墨色带99C右方的透明膜带99A通过该开口部被排出。
从第一带引导件95A排出的透明膜带99A和墨色带99C穿过头开口94A,并且然后被朝向在盒9中形成的第二带引导件95B导引。第二带引导件95B是在头开口94A和带驱动辊91之间形成的开口。墨色带99C从透明膜带99A分离,并且在第二带引导件95B和带驱动辊91之间的部分处被向左传送,并且然后由色带卷取卷轴96D卷取。在以下描述中,墨色带99C从透明膜带99A分离的位置将被称作“分离位置”。
被传送到分离位置的上方的部分的透明膜带99A被导引到带驱动辊91,在该带驱动辊91处透明膜带99A将被叠置在双面胶带99B的右表面(另一个表面)上。在以下描述中,彼此叠置的透明膜带99A和双面胶带99B的组合将被称作“切割目标99”。切割目标99是其宽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带。切割目标99具有例如100μm的厚度。
[切割装置1E]
如在图3中所示,切割装置1E被设置成比带驱动轴22A进一步向上。如在图4中所示,切割装置1E包括托架部10A、切割器部10B和杠杆部10C。切割装置1E被构造成利用托架部10A的切割器托架4A和切割器部10B的切割器刀片30(见图9)的配合来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切割操作。通过相对于杠杆部10C而言的用户操作来执行切割操作。
切割操作被分类成全切割操作和半切割操作。通过全切割操作,切割目标99沿着切割器刀片30的切割刃的延伸方向在该切割目标99的厚度方向上被完全地切割,并且被划分成两个部分。注意,切割刃的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通过半切割操作,切割目标99被部分地切割。即,在切割目标99的厚度方向上形成切口,但是在半切割操作中切割目标99不被划分成两个部分。
[切割器部10B]
切割器部10B被构造成与托架部10A(稍后描述)配合地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切割操作。如在图4、图8和图10中所示,切割器部10B进一步包括箱构件31、切割器保持器32和切割器弹簧(未示出)。图4、图8和图10是从切割装置1E的斜对右下侧观察的切割装置1E的透视图。箱构件31向左敞开。箱构件的右端部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凹口孔31A,该凹口孔31A向右打开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切割器保持器32位于箱构件31的内侧,并且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切割器保持器32具有左端部,该左端部保持用于对切割目标99进行切割的切割器刀片30(见图8和图10)。切割器刀片30具有板形状,该板形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切割器刀片30具有左边缘,该左边缘形成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切割刃。切割器刀片30能够与切割器保持器32一起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当切割器保持器32在其可移动范围内它的最右位置处时,切割器刀片30被容纳在箱构件31中(见图4)。在另一方面,当切割器保持器32在其可移动范围内它的最左位置处时,切割器刀片30从箱构件31向左突出(见图8和图10)。如在图8和图10中所示,切割器刀片30具有在切割刃的延伸方向(即,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30”。
在以下描述中,如图4中所示的被容纳在箱构件31中的切割器刀片30的位置将被称作“缩回位置”。当切割器刀片30在缩回位置处时,切割器刀片30从切割目标99分离,并且不与切割目标99接触。此外,如图8和图10中所示的从箱构件31向左突出的切割器刀片30的位置将被称作“切割位置”。当切割器刀片30在切割位置处时,切割器刀片30与切割目标99接触。
切割器弹簧(未示出)位于箱构件31的内侧。切割器弹簧推压切割器保持器32,使得切割器刀片30被从切割位置朝向缩回位置推压。
[杠杆部10C]
杠杆部10C被构造成引起切割器部10B和托架部10A(稍后描述)响应于对杠杆部10C的用户操作的输入而移动。如在图4中所示,杠杆部10C包括切割器杠杆5、切割器托架杠杆6和切割器杠杆弹簧(未示出)。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被布置在前后方向上。具体地,切割器杠杆5位于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前方。在壳体1A的内侧,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杠杆轴100(见图6)支撑,从而能够绕杠杆轴100枢转地移动。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中的每一个能够通过用户操作枢转地移动。
图4到图7示出未由用户操作的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相应的位置。在以下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将在未执行用户操作的假设下基于打印装置1中的方向(诸如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来描述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形状和构造。
如在图4到图7中所示,切割器杠杆5包括套筒部50、操作部51、突出部52和延伸部53。操作部51是能够由用户操作的部分。同时,壳体1A具有形成有开口11的右上角部(见图1和图2)。操作部51通过开口11从壳体1A向外即向右和向上突出。
套筒部50被设置在操作部51的左端部上。套筒部50具有中空圆筒形形状并且在该套筒部50中限定内部空间。杠杆轴100(见图6)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稍后描述)的连接部63B(见图13到图15)被插入穿过套筒部50的内部空间,以允许套筒部50绕杠杆轴100的枢转移动。利用这种构造,操作部51由穿过套筒部50的杠杆轴100可枢转移动地支撑。
突出部52被设置在操作部51的后表面上,以从该后表面向后突出。突出部52包括斜向左且向下延伸的进入部52A。延伸部53从操作部51的右下角部斜向左且向下延伸。
切割器杠杆弹簧(未示出)是设置在杠杆轴100上的扭转弹簧。如从切割器杠杆5的后侧观察,切割器杠杆弹簧在由图4中的箭头C51指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推压切割器杠杆5。由于切割器杠杆弹簧的推压力,切割器杠杆5的在顺时针方向C51上的最大推压位置将被称作“半切割待机位置”。当切割器杠杆5未由用户操作时,切割器杠杆5由切割器杠杆弹簧推压以位于半切割待机位置处。相应地,图4到图7示出在半切割待机位置处的切割器杠杆5。
在另一方面,响应于对切割器杠杆5的操作部51的用户操作,如图8中所示,切割器杠杆5克服切割器杠杆弹簧的推压力而在与方向C51相反的方向上即在由箭头C52指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枢转地移动。切割器杠杆5的在逆时针方向C52上的最大移动位置将被称作“半切割操作位置”。
如在图4到图7中所示,切割器托架杠杆6包括操作部61、接触部62(见图13到图15)、延伸部63和切割器托架杠杆弹簧(未示出)。操作部61是能够由用户操作的部分。操作部61位于切割器杠杆5的操作部51的后方。类似于切割器杠杆5的操作部51,操作部61通过壳体1A的开口11向外(向右且向上)突出。在平面视图中,操作部61具有与操作部51大致一致的形状。
接触部62被设置在操作部61的前表面处,以从该前表面向前突出。接触部62能够与切割器杠杆5的突出部52接触。在以下描述中,突出部52和接触部62的组合将有时候被称作“连动部10D”。
如在图5中所示,操作部61具有左端部,延伸部63被设置在该左端部处。图5是在从切割装置1E的右上侧观察时的切割装置1E的透视图。延伸部63包括圆盘部63A、连接部63B(见图13到图15)和臂部63C。圆盘部63A沿着切割器杠杆5的套筒部50的后表面从操作部61的左端部向左延伸。圆形孔被形成在圆盘部63A的中心部处,以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圆盘部63A的中心部。
连接部63B具有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通孔的中空圆筒形形状。连接部63B通过切割器杠杆5的套筒部50的内部空间从圆盘部63A的前表面向前延伸。连接部63B具有比切割器杠杆5的套筒部50进一步向前突出的前端部。连接部63B的通孔与圆盘部63A的孔连通。
杠杆轴100(见图6)被插入穿过连接部63B的通孔,以允许连接部63B绕杠杆轴100的枢转移动。即,操作部61由穿过圆盘部63A和连接部63B的杠杆轴100可枢转移动地支撑。如在图6中所示,臂部63C向左延伸并且从连接部63B的左端部延伸。臂部63C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臂部63C的通孔631(见图11)。
切割器托架杠杆弹簧(未示出)是被设置在杠杆轴100上的扭转弹簧。如从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后侧观察,切割器托架杠杆弹簧如由图4和图8中的箭头C61指示地在顺时针方向上推压切割器托架杠杆6。由于切割器托架杠杆弹簧的推压力,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在顺时针方向C61上的最大推压位置将被称作“全切割待机位置”。当切割器托架杠杆6未由用户操作时,切割器托架杠杆6由切割器托架杠杆弹簧推压并且位于全切割待机位置处。相应地,图4到图7示出位于全切割待机位置处的切割器托架杠杆6。
在另一方面,如在图10中所示,响应于对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操作部61的用户操作,切割器托架杠杆6克服切割器托架杠杆弹簧的推压力而在与方向C61相反的方向上即在由箭头C62指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枢转地移动。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在逆时针方向C62上的最大移动位置将被称作“全切割操作位置”。
注意,当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操作部61由用户操作时,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接触部62与切割器杠杆5的突出部52接触,以对切割器杠杆5施加指向由箭头C52指示的方向的力。通过将力施加到切割器杠杆5,切割器杠杆5以与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枢转移动的连动关系在方向C52上枢转地移动。
即,如在图10中所示,通过仅对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用户操作,切割器杠杆5从半切割待机位置到半切割操作位置的移动与切割器托架杠杆6从全切割待机位置到全切割操作位置的移动以连动关系同时执行。在另一方面,当通过仅对切割器杠杆5的用户操作,切割器杠杆5从半切割待机位置移动到半切割操作位置时,不执行随着切割器杠杆5的移动的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移动,并且切割器托架杠杆6被维持在全切割待机位置处(见图8)。
在切割器杠杆5从半切割待机位置(见图4)到半切割操作位置(见图8和图10)的移动的过程期间,切割器杠杆5的进入部52A进入切割器部10B的箱构件31的凹口孔31A。此时,位于箱构件31内侧的切割器保持器32接收从进入部52A施加的力以被向左移动,由此将切割器刀片30从缩回位置向左移动到切割位置。如在图8和图10中所示,位于切割位置处的切割器刀片30从箱构件31向左突出。
[托架部10A]
托架部10A被构造成随着对杠杆部10C的用户操作而在全切割操作和半切割操作之间与切割器部10B配合地相对于切割目标99切换切割操作。如在图4到图7中所示,托架部10A包括切割器托架4A和枢转构件4B。
切割器托架4A具有大体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盒状形状)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伸长。切割器托架4A被设置在切割器保持器32的左方,以面对该切割器保持器32。如在图12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包括上壁40U、下壁40S、后壁40B、右壁40R和左壁40L。上壁40U、下壁40S、后壁40B、右壁40R和左壁40L分别构成切割器托架4A的上端、下端、后端、右端和左端。
右壁40R垂直于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切割器保持器32的左方。上壁40U被连接到右壁40R的上端。下壁40S被连接到右壁40R的下端。上壁40U和下壁40S被定位成离开切割器保持器32地延伸,即向左延伸。
上壁40U垂直于上下方向延伸。下壁40S相对于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假想平面倾斜。如在图13到图15中所示,随着这些壁向右延伸,在上壁40U和下壁40S之间的间隙逐渐地增加。切割器托架4A具有前端,该前端形成有向前打开的前开口40A(见图12)。前开口40A与由壁40U、40S、40B、40R和40L限定的内部空间40C(见图13到图15)连通。
具有板状形状的支撑部26(见图12)被设置在壳体1A的盒接收部2中。支撑部26从盒接收部2的底表面(前内表面)向后延伸,并且垂直于上下方向延伸。切割器托架4A由支撑部26可移动地支撑。
具体地,支撑部26通过前开口40A被插入切割器托架4A的内部空间40C中,使得切割器托架4A被设置在支撑部26上。支撑部26相对于右壁40R而言与切割器保持器32相反地定位。支撑部26具有与由切割器托架4A的右壁40R和左壁40L限定的内部空间40C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见图13到图15)。
切割器托架4A能够附接到支撑部26,并且能够从支撑部26拆卸。例如,在切割器托架4A已经由于打印装置1的使用而劣化之后,用户能够用新的切割器托架4A来更换被附接到支撑部26的切割器托架4A。
如在图13到图15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进一步包括第一突起401、第二突起402、第三突起403和第四突起404。第一突起401从上壁40U的左端部向内部空间40C的内侧突出。第二突起402从下壁40S的左端部向内部空间40C的内侧突出。在第一突起401和第二突起402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隙大致等于支撑部26的厚度(即,支撑部26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第一突起401和第二突起40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配合地夹持位于内部空间40C内的支撑部26的左端部。
第三突起403从上壁40U的右端部向内部空间40C的内侧突出。第四突起404从下壁40S的右端部向内部空间40C的内侧突出。在第三突起403和第四突起404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隙大于支撑部26的厚度。
如在图13和图14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的右端部能够向下移动,直至第三突起403抵靠支撑部26的上表面为止。此外,如在图15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的右端部能够向上移动,直至第四突起404抵靠支撑部26的下表面为止。相应地,切割器托架4A能够绕通过第一突起401和第二突起402夹持支撑部26的切割器托架4A的左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枢转地移动。
图13和图14示出切割器托架4A的“半切割位置”,在该半切割位置处,第三突起403抵靠支撑部26,以将切割器托架4A放置在从切割器托架4A的后侧观察时的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最大枢转移动位置处。在另一方面,图15示出切割器托架4A的“全切割位置”,在该全切割位置处,由于第四突起404抵靠支撑部26,所以切割器托架4A在从其后侧观察时的在顺时针方向上的最大枢转移动位置处。相应地,切割器托架4A能够在半切割位置和全切割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
如在图12到图15中所示,接触部41被设置在上壁40U上。接触部41包括具有板状形状的第一接触部41A、第二接触部41B和第三接触部41C。第一接触部41A具有垂直于左右方向延伸的表面,并且从上壁40U的右端部向上延伸。第一接触部41A具有上壁40U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大致一半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第二接触部41B从第一接触部41A的左表面的上端部斜向左且向下延伸。第二接触部41B具有第一接触部41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大致三分之一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第三接触部41C从第二接触部41B的左端部向下延伸,并且被连接到上壁40U。第三接触部41C具有与第二接触部41B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由第一接触部41A、第二接触部41B和第三接触部41C包围的部分将被称作“插入部410”。上壁40U、第一接触部41A、第二接触部41B和第三接触部41C具有彼此一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因此,接触部41位于切割器托架4A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处。
如在图4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的右壁40R包括第一部421和第二部422。第一部421和第二部422是被构造成与切割器刀片30配合地夹持切割目标99的部分。第一部421和第二部42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偏移地定位。具体地,第一部421位于第二部422的下方。
第一部421和第二部422具有彼此相等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并且等于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40。如在图8和图10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的长度L40小于切割器刀片30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30。
在切割器托架4A位于半切割位置(见图8)处或切割器托架4A位于全切割位置(见图10)处的任一情形中,切割器刀片30的前端部均被定位成比切割器托架4A的前端进一步向前,并且切割器刀片30的后端部被定位成比切割器托架4A的后端进一步向后。即,当切割器托架4A位于半切割位置处时以及当切割器托架4A位于全切割位置处时,切割器刀片3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被定位成分别比切割器托架4A的前端和后端进一步向外。
第一部421由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平表面。第二部422由金属制成,并且包括平表面部422A和一对突出部422B。平表面部422A具有平表面。一对突出部422B被设置在平表面部422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以比平表面部422A进一步向右突出。一对突出部422B彼此离开地定位,使得平表面部422A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突出部422B之间。
每一个突出部422B的相对于平表面部422A在左右方向上的突出长度是大致50μm。在突出部422B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切割目标99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即切割目标99的宽度方向长度。
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27被固定到壳体1A的内部部分,并且如在图4到图7中所示,枢转构件4B由轴27可枢转移动地支撑。枢转构件4B包括基部46、管状部47、保持构件48和弹簧49。
基部46在功能上用于支撑将稍后描述的管状部47和保持构件48。如特别地在图5和图6中所示,基部46包括基板460、第一抵靠板46A和第二抵接板46B。基板460垂直于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被定位成比切割器托架4A进一步向前。
第一抵接板46A和第二抵接板46B从基板460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并且还垂直于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抵接板46A被设置在基板460的下端部上,并且在基板460的在左右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一抵接板46A被定位成比切割器托架4A的上壁40U进一步向上。
第二抵接板46B被设置在基板460的上端部上,并且从基板460的左端向右延伸。第二抵接板46B具有设置有钩子461的右端部。
管状部47被设置在基部46的左端部上,并且从基板460的后表面向后延伸。轴27被插入穿过在基板460中形成的孔和管状部47的内部空间。利用这种构造,枢转构件4B能够绕轴27枢转地移动。
弹簧49是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具有被设置在管状部47上的线圈部和由基部46的钩461保持的一个端部。在从枢转构件4B的后侧观察时,弹簧49在顺时针方向上推压枢转构件4B。弹簧49的推压力小于在顺时针方向C61上推压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托架杠杆弹簧(未示出)的推压力。
保持构件48具有大致实央圆柱形形状,并且从基部46的基板460向后延伸。在将切割器托架4A附接到支撑部26的过程期间,切割器托架4A相对于保持构件48向前移动,使得保持构件48被从插入部410的前侧插入由第一接触部41A、第二接触部41B、第三接触部41C和上壁40U包围的插入部410中。保持构件48与插入部410的内壁的一部分接触。
顺便提及,接触部41如上所述位于切割器托架4A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处。因此,接触部41在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处与保持构件48接触。
如在图6和图9中所示,在切割器托架杠杆6位于全切割待机位置处的状态下,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臂部63C的左端部位于上方并且抵靠第一抵接板46A的上表面。利用臂部63C对第一抵接板46A的这种抵靠,限制由于弹簧49的推压力引起的枢转构件4B在顺时针方向上的枢转移动。
在这种状态下,保持构件48与上壁40U和切割器托架4A的接触部41接触并且向下挤压切割器托架4A。同时,如在图13和图14中所示,第三突起403被压靠支撑部26,由此切割器托架4A位于半切割位置处。此外,在这种状态下,切割器托架4A的第二部422如在图4和图8中所示位于切割器刀片30的左方且面对切割器刀片30。
在另一方面,在切割器托架杠杆6从全切割待机位置到全切割操作位置的移动的过程中,延伸部63的臂部63C的左端部向上移动,使得臂部63C如在图11中所示从第一抵接板46A分离开。随着臂部63C被向上分离,通过弹簧49的推压力,枢转构件4B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地移动,以引起保持构件48随着枢转构件4B的枢转移动而向上移动。
相应地,切割器托架4A的接触部41接收指向上且从保持构件48施加的挤压力,使得切割器托架4A枢转地移动,直至第四突起404与支撑部26抵靠为止。作为结果,切割器托架4A被从半切割位置移动到全切割位置。此外,如在图10中所示,在切割器托架4A在全切割位置处的状态下,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部421位于切割器刀片30的左方并且面对切割器刀片30。
如在图16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从半切割位置移动到全切割位置的移动方向将被称作“第一移动方向Y11”。在此情形中,支撑部26在与第一移动方向Y11相反的“第二移动方向Y12”上相对于切割器托架4A相对地移动。此外,切割器刀片30与切割器保持器32的移动一起移动的移动方向将被称作“切割器刀片移动方向Y13”。
第一移动方向Y11是斜向左且向上指向的方向。第二移动方向Y12是斜向右且向下指向的方向。切割器刀片移动方向Y13与左右方向一致。即,第一移动方向Y11和第二移动方向Y12均与切割器刀片移动方向Y13交叉。此外,在切割器托架4A在第一移动方向Y11上从半切割位置到全切割位置的移动期间,支撑部26相对于切割器托架4A在第二移动方向Y12上相对地移动,使得支撑部26的右下角部被压靠切割器托架4A的右壁40R和下壁40S。
如在图17中所示,在保持构件48被插入插入部410中的状态下,切割器托架4A的上壁40U位于保持构件48的下方以面对该保持构件48。上壁40U包括第一倾斜部44A、第一载荷部44B和第一接触部44C。
在上壁40U中,第一倾斜部44A是位于插入部410的前方的部分,第一接触部44C构成位于插入部410的后方的部分,并且第一载荷部44B位于第一倾斜部44A的后方和第一接触部44C的前方。第一载荷部44B与插入部410对准并且构成插入部410。即,第一倾斜部44A、第一载荷部44B和第一接触部44C在向后方向上按照该次序布置。
第一倾斜部44A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如详细地在图17中所示,第一倾斜部44A具有前端441以及与第一载荷部44B相邻的后端442。第一倾斜部44A随着离开后端442地延伸到前端441而斜向前且向下倾斜。换言之,第一倾斜部44A向前倾斜,使得前端441被定位成比后端442进一步向下。
与切割器托架4A和保持构件48之间的相对位置无关地,第一倾斜部44A和保持构件48总是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利用这种构造,即使当保持构件48移动时,也不从保持构件48在第一倾斜部44A上施加载荷。
第一载荷部44B向上突出,使得第一载荷部44B被定位成比第一倾斜部44A进一步向上。在切割器托架4A在半切割位置处的状态下,第一载荷部44B与保持构件48的第二载荷部45B(稍后描述)接触。第一载荷部44B直接从保持构件48接收载荷,以保持切割器托架4A在半切割位置处。
第一载荷部44B具有与第一倾斜部44A相邻的前端443以及与第一接触部44C相邻的后端444。第一载荷部44B随着离开前端443地延伸到后端444而斜向后且向下倾斜。换言之,第一载荷部44B向后倾斜,使得后端444被定位成比前端443进一步向下。
第一接触部44C被定位成比第一载荷部44B进一步向下,并且从下方与保持构件48的第二接触部45C(稍后描述)接触。
保持构件48包括第二倾斜部45A、第二载荷部45B和第二接触部45C,第二倾斜部45A、第二载荷部45B和第二接触部45C是在保持构件48被插入插入部410中的状态下位于切割器托架4A的上方以与切割器托架4A面对的部分。
在保持构件48中,第二倾斜部45A是位于插入部410的前方的部分,第二接触部45C构成位于插入部410的后方的部分,并且第二载荷部45B位于第二倾斜部45A的后方和第二接触部45C的前方。第二载荷部45B在上下方向上与插入部410对准,并且位于插入部410的内侧。即,第二倾斜部45A、第二载荷部45B和第二接触部45C在向后方向上按照该次序布置。
第二倾斜部45A具有位于第一倾斜部44A上方的部分,并且面对第一倾斜部44A。第二倾斜部45A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具体地,第二倾斜部45A具有前端451以及与第二载荷部45B相邻的后端452。第二倾斜部45A随着从后端452延伸到前端451而斜向前且向下倾斜。换言之,第二倾斜部45A向前倾斜,使得前端451被定位成比后端452进一步向下。
与切割器托架4A和保持构件48之间的相对位置无关地,切割器托架4A的第二倾斜部45A和第一倾斜部44A总是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相应地,即使当保持构件48移动时,第二倾斜部45A也不对切割器托架4A施加载荷。
在切割器托架4A在半切割位置处的状态下,第二载荷部45B与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载荷部44B接触。第二载荷部45B直接向切割器托架4A施加载荷,以保持切割器托架4A在半切割位置处。
第二载荷部45B具有与第二倾斜部45A相邻的前端453以及与第二接触部45C相邻的后端454。第二载荷部45B随着从前端453延伸到后端454而斜向后且向下倾斜。换言之,第二载荷部45B向后倾斜,使得后端454被定位成比前端453进一步向下。
第二接触部45C向下突出以被定位成比第二载荷部45B进一步向下,并且从上方与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接触部44C接触。
盖1D具有设置有突出部10F的内表面(即,前表面)。在盖1D关闭盒接收部2的状态下,突出部10F朝向被附接到支撑部26的切割器托架4A向前突出。突出部10F被构造成防止切割器托架4A从盒接收部2的支撑部26的无意拆卸。突出部10F具有突出端(即,前端),该突出端被定位成在前后方向上离开切割器托架4A,以在突出部10F和切割器托架4A之间形成间隙。
[打印操作]
接着,将描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中执行的打印操作。在盖1D打开盒接收部2的状态(图2中示出的状态)中,压盘保持器23在远侧位置处。在用户将盒9附接到盒接收部2时,色带卷取轴22B被插入色带卷取卷轴96D中,并且同时,带驱动轴22A被插入带驱动辊91中,并且头保持器21被插入头开口94A中。在这种状态下,透明膜带99A、墨色带99C和双面胶带99B中的每一个的宽度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
然后,随着盖1D的关闭移动,压盘保持器23从远侧位置枢转地移动到近侧位置。作为结果,压盘辊23B将叠置的墨色带99C和透明膜带99A压靠打印头21A。传送辊23C将叠置的双面胶带99B和透明膜带99A压靠带驱动辊91。
响应于用户对操作部1B的打印指令的输入,驱动马达被驱动,以旋转带驱动轴22A、压盘辊23B和色带卷取轴22B。带驱动辊91与带驱动轴22A的旋转一起旋转,并且传送辊23C随着带驱动辊91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双面胶带99B、透明膜带99A和墨色带99C在打印装置1中被传送。
具体地,双面胶带99B被从第二带卷97B放出,透明膜带99A被从第一带卷97A放出,并且墨色带99C被从色带卷97C放出。透明膜带99A和墨色带99C通过第一带引导件95A喷射,并且由于驱动马达的旋转而被朝向打印位置传送。
在打印装置1中,打印头21A产生热以允许墨色带99C中所包含的墨被转印到透明膜带99A,由此字符在打印位置处被打印在透明膜带99A上。通过压盘辊23B和色带卷取轴22B的旋转,透明膜带99A和已使用的墨色带99C被朝向第二带引导件95B传送。
随着墨色带99C在分离位置处从透明膜带99A分离,墨色带99C中所包含的墨从墨色带99C释放。已经移动经过分离位置的已使用的墨色带99C通过色带卷取轴22B的旋转而被卷取以作为色带卷取卷97D。通过传送辊23C和带驱动辊91的旋转,已经移动经过分离位置的已打印的透明膜带99A被导引到第二带引导件95B。
在带驱动辊91和传送辊23C之间的位置处,双面胶带99B的一个表面和已经移动经过第二带引导件95B的透明膜带99A被结合到一起,以提供切割目标99。所提供的切割目标99被朝向喷射部93传送。移动经过喷射部93的切割目标99经过切割装置1E,并且被朝向壳体1A的上部排出。然后,驱动马达和打印头21A停止,并且打印操作终止。当用户通过操作部1B输入新的打印指令时,随后的打印操作能够以此方式被重复地执行。
[半切割操作]
接着将描述在切割装置1E中如何执行半切割操作。例如,在每次执行打印操作时执行半切割操作。为了执行半切割操作,用户仅操作切割器杠杆5以使切割器杠杆5克服切割器杠杆弹簧(未示出)的推压力在由箭头C52指示的方向上从半切割待机位置(见图4和图6)移动到半切割操作位置(见图8和图9)。
通过该操作,切割器杠杆5的进入部52A进入切割器部10B的箱构件31的凹口孔31A,以与切割器保持器32接触,由此克服切割器弹簧(未示出)的推压力而移动切割器保持器32。随着切割器保持器32的移动,切割器刀片30也从缩回位置(见图4)向左移动到切割位置(见图8)。
注意,当仅切割器杠杆5由用户操作时,切割器托架杠杆6不被移动并且被维持在它的全切割待机位置处。相应地,如图14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被维持在半切割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如图8和图14中所示,切割器托架4A的第二部422在切割器刀片30左方的位置处面对切割器刀片30。
与切割器保持器32一起移动的切割器刀片30与第二部422配合地夹持切割目标99。切割器刀片30向左挤压切割目标99,并且与第二部422的一对突出部422B接触。因为切割器刀片30的切割刃不能到达第二部422的平表面部422A,所以切割目标99在其厚度方向上被部分地切割。这样,通过切割器刀片30与切割器托架4A的第二部422的配合,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半切割操作。
在相对于切割目标99完成半切割操作之后,用户释放对切割器杠杆5的操作,以允许切割器杠杆5由于切割器杠杆弹簧的推压力而在由箭头C51(见图4)指示的方向上从半切割操作位置移动回到半切割待机位置。切割器杠杆5的进入部52A被移出切割器部10B的箱构件31的凹口孔31A。因此,切割器保持器32由切割器弹簧的推压力移动,以将切割器刀片30从切割位置(见图8)向右移动到缩回位置(见图4)。切割器刀片30因此被容纳在箱构件31中。
[全切割操作]
接着将描述全切割操作的过程。例如,在打印操作和与此对应的半切割操作被重复地执行之后执行全切割操作。为了执行全切割操作,仅切割器托架杠杆6由用户操作以使切割器托架杠杆6克服切割器托架杠杆弹簧(未示出)的推压力而在由箭头C62指示的方向上从全切割待机位置(见图4到图9)移动到全切割操作位置(见图10和图11)。
随着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移动,由于弹簧49的推压力,枢转构件4B也枢转地移动。响应于保持构件48的移动,载荷被施加在切割器托架4A上,由此切割器托架4A从半切割位置(见图13)移动到全切割位置(见图15)。即,切割器托架杠杆6通过枢转构件4B间接与切割器托架4A接触,用于将切割器托架4A从半切割位置移动到全切割位置。在切割器托架4A的全切割位置处,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部421在切割器刀片30左方的位置处面对切割器保持器32的切割器刀片30。
此外,随着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移动,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接触部62与切割器杠杆5的突出部52接触,以克服切割器杠杆弹簧的推压力将切割器杠杆5从半切割待机位置移动到半切割操作位置。即,由于仅对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用户操作,切割器杠杆5通过连动部10D以与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连动关系移动。
此时,切割器杠杆5的突出部52进入切割器部10B的箱构件31的凹口孔31A,以移动切割器保持器32。因此,切割器保持器32将切割器刀片30从缩回位置(见图4)向左移动到切割位置(见图10)。
已经与切割器保持器32一起移动的切割器刀片30与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部421配合地夹持切割目标99。切割器刀片30的切割刃向左挤压切割目标99,并且与第一部421接触。因为切割刃到达第一部421,所以切割目标99在其厚度方向上被完全地切割并且被划分成两个部分。通过切割器刀片30与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部421的配合,相对于切割目标99的全切割操作被以此方式执行。
在对切割目标99的全切割操作终止之后,对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用户操作被释放。由于切割器托架杠杆弹簧的推压力,切割器托架杠杆6在由箭头C61(见图4)指示的方向上从全切割操作位置移动回到全切割待机位置。此外,随着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移动,枢转构件4B克服弹簧49的推压力枢转地移动回来,以使切割器托架4A从全切割位置(见图15)移动到半切割位置(见图13)。
此外,随着切割器托架杠杆6到全切割待机位置的移动,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接触部62从切割器杠杆5的突出部52分离。作为结果,切割器杠杆5也通过切割器杠杆弹簧的推压力而从半切割操作位置移动回到半切割待机位置,以使切割器杠杆5的进入部52A脱出切割器部10B的箱构件31的凹口孔31A。因此,切割器保持器32由切割器弹簧的推压力向右移动,以将切割器刀片30从切割位置(见图10)向右移动到缩回位置(见图4)。切割器刀片30因此被容纳在箱构件31中。
[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
在打印装置1中,当仅切割器杠杆5由用户操作时,已经与由于切割器杠杆5的移动而移动的切割器保持器32一起移动的切割器刀片30与位于半切割位置处的切割器托架4A彼此配合地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半切割操作(见图8和图14)。
在另一方面,当仅切割器托架杠杆6由用户操作时,已经与由于切割器杠杆5的移动而移动的切割器保持器32一起移动的切割器刀片30与由于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移动而已经移动到全切割位置的切割器托架4A彼此配合地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全切割操作(见图10和图15)。以此方式,能够通过对切割器托架杠杆6和切割器杠杆5的用户操作来执行相对于切割目标99的全切割操作和半切割操作。
这样,根据打印装置1,能够在不用在打印装置1中设置用于移动切割器刀片30的马达的情况下选择性地执行相对于切割目标99的全切割操作和半切割操作。因此,与马达被设置在打印装置中的情形相比,打印装置的重量1能够减轻。
在打印装置1中,切割器杠杆5被定位成比切割器托架杠杆6进一步向前。因此,用户首先操作位于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前方的切割器杠杆5以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半切割操作,并且然后操作位于切割器杠杆5的后方的切割器托架杠杆6以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全切割操作。即,通过在向后方向上按照该次序操作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用户能够按照该次序执行半切割操作并且此后执行全切割操作。相应地,用户能够直观地区分对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操作。
在打印装置1中,当执行仅对切割器杠杆5的用户操作时,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不彼此成连动关系地移动。在另一方面,当执行仅对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用户操作时,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利用连动部10D彼此成连动关系地移动。
因此,能够通过由于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移动而已经移动到全切割位置的切割器托架4A与由于由连动部10D移动的切割器杠杆5的移动而已经移动的切割器刀片30的配合来执行相对于切割目标99的全切割操作。作为结果,只是通过操作切割器托架杠杆6便能够执行全切割操作,而不需要操作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
当切割器托架4A位于半切割位置处时(见图8)时和当切割器托架4A位于全切割位置处时(见图10),切割器刀片30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均分别被定位成比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进一步向外。相应地,即使在切割器刀片30的切割刃的在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端部被扭曲的情形中,通过切割器刀片30与切割器托架4A的配合,切割目标99也能够被适当地切割。
当切割器托架4A在第一移动方向Y11上从半切割位置移动到全切割位置时,支撑部26相对于切割器托架4A在第二移动方向Y12上移动,使得支撑部26的右下角部被压靠切割器托架4A的右壁40R和下壁40S。利用这种构造,当在打印装置1中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切割操作时,利用支撑部26,能够限制由于从切割器刀片30施加到切割器托架4A的力引起的切割器托架4A的移位。相应地,打印装置1能够适当地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切割操作。
当在接触部41处从保持构件48接收到挤压力时,切割器托架4A能够枢转地移动。因为接触部41位于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处,所以在从保持构件48向切割器托架4A施加力时不太可能发生由于切割器托架4A的枢转移动而引起的切割器托架4A在切割器刀片30的切割刃延伸的方向上的扭曲。相应地,打印装置1能够相对于切割目标99执行适当的切割操作。
在切割装置1E中,切割器托架4A的上壁40U的第一倾斜部44A随着从后端442延伸到前端441而在向前方向上向下倾斜。此外,保持构件48的第二倾斜部45A随着从后端452延伸到前端451而在向前方向上向下倾斜。利用这种构造,当在将切割器托架4A附接到支撑部26的期间切割器托架4A向前移动时,保持构件48能够被容易地插入切割器托架4A的插入部410中。因此,能够有助于相对于支撑部26附接切割器托架4A的过程。
切割器托架4A的上壁40U的第一载荷部44B随着从前端443延伸到后端444而在向后方向上向下倾斜。此外,保持构件48的第二载荷部45B随着从前端453延伸到后端454而在向后方向上向下倾斜。
利用这种构造,在保持构件48从上方压靠切割器托架4A的上壁40U的状态下,指向向前方向的力被施加到切割器托架4A。该力指向与将切割器托架4A的插入部410从保持构件48拆卸的方向(即,向后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应地,利用第一载荷部44B和第二载荷部45B,能够抑制保持构件48从插入部410无意拆卸。
在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倾斜部44A和保持构件48的第二倾斜部45A彼此接触并且载荷被从保持构件48施加到切割器托架4A的情形中,指向向后方向以将保持构件48从插入部410释放的力可能被施加到切割器托架4A,这导致不利的情况(即,保持构件48从插入部410无意拆卸)。
然而,根据打印装置1,与切割器托架4A和保持构件48之间的位置关系无关地,第一倾斜部44A和第二倾斜部45A总是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相应地,能够限制保持构件48从插入部410无意拆卸。
在切割器托架4A位于半切割位置处的状态下,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载荷部44B和保持构件48的第二载荷部45B彼此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当载荷被从保持构件48施加在切割器托架4A上时,指向向前方向(即,插入部410被附接到保持构件48的方向)的力被从保持构件48施加到切割器托架4A,由此确保保持构件48被插入插入部410中。相应地,利用第一载荷部44B和第二载荷部45B,能够限制插入部410从保持构件48释放。
盖1D包括突出部10F,该突出部10F用于防止切割器托架4A从支撑部26拆卸。此外,当盖1D关闭盒接收部2时,在突出部10F和切割器托架4A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切割器托架4A能够在切割器托架4A和突出部10F之间没有机械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地在半切割位置和全切割位置之间移动。
[变型]
虽然已经参考实施例详细地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对其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型。
例如,切割装置1E可以不被设置在打印装置1中,而是可以被设置在将对切割目标99进行切割的另一个装置中。此外,切割装置1E可以不被设置在装置中,并且可以是用于对切割目标99进行切割的独立的切割装置。
显示部1C和盒接收部2可以位于壳体1A的同一侧处。即,显示部1C和盒接收部2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靠近地设置。在此情形中,切割器杠杆5可以位于显示部1C和盒接收部2所位于的一侧处。切割器杠杆5可以被定位成比切割器托架杠杆6进一步向后。
在打印装置1中,连动部10D(突出部52和接触部62的组合)可以被免除。在后一情形中,可以通过对切割器杠杆5和切割器托架杠杆6的用户操作来执行相对于切割目标99的全切割操作。
切割器刀片30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30可以等于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40。在后一情形中,切割器刀片30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可以分别与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前端和后端对准。
切割器托架4A从半切割位置移动到全切割位置的方向可以与向上方向一致。在此情形中,支撑部26可以被仅压靠下壁40S,并且可以不被压靠右壁40R。此外,在此情形中,指向左的推压力可以被施加到已经从半切割位置移动到全切割位置的切割器托架4A。由于向左的推压力,支撑部26可以被压靠右壁40R。
接触部41可以被设置在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可替代地,接触部41可以被设置在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每一个端部上,并且接触部41可以不被设置在切割器托架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处。接触部41可以具有允许接触部41与保持构件48接合的构造。在后一情形中,可以维持接触部41与保持构件48接触的状态。
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倾斜部44A和保持构件48的第二倾斜部45A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平行于前后方向延伸。特别地,保持构件48的第二倾斜部45A可以平行于前后方向延伸,而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倾斜部44A在向前方向上向下倾斜。此外,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载荷部44B和保持构件48的第二载荷部45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平行于前后方向延伸。
此外,当切割器托架4A在半切割位置处时,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倾斜部44A和保持构件48的第二倾斜部45A可以彼此接触。此外,当切割器托架4A在半切割位置处时,切割器托架4A的第一载荷部44B和保持构件48的第二载荷部45B可以彼此分离。
盖1D的突出部10F的突出端可以与切割器托架4A接触。此外,盖1D可以不包括突出部10F。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透明膜带99A和双面胶带99B的组合作为切割目标99的实例,但是其它对象也可以是切割目标99。例如,打印纸、标签、其它种类的带、管等可以被用作切割目标99,并且可以用切割装置1E相对于这些对象执行切割操作。
[备注]
向后方向是规定方向的实例。向前方向是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实例。向前方向也是第一方向的实例。向后方向也是第二方向的实例。前后方向是延伸方向的实例。上下方向是正交方向的实例。向上方向是第三方向的实例。向下方向是第四方向的实例。第一移动方向Y11是第一移动方向的实例。第二移动方向Y12是第二移动方向的实例。切割器刀片移动方向Y13是移动方向的实例。切割装置1E是切割装置的实例。切割器刀片30是切割器刀片的实例。切割目标99是切割目标的实例。切割器保持器32是切割器保持器的实例。切割器托架4A是切割器托架的实例。切割器托架4A的全切割位置是全切割位置的实例。切割器托架4A的半切割位置是半切割位置的实例。切割器杠杆5是切割器杠杆的实例。切割器托架杠杆6是切割器托架杠杆的实例。连动部10D是连动部的实例。支撑部26是支撑部的实例。右壁40R是第一壁的实例。下壁40S是第二壁的实例。保持构件48是保持构件的实例。接触部41是接触部的实例。插入部410是插入部的实例。第一倾斜部44A是第一倾斜部的实例。前端441是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实例。后端442是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实例。第一载荷部44B是第一载荷部的实例。前端443是所述第一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实例。后端444是所述第一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实例。第二倾斜部45A是第二倾斜部的实例。前端451是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实例。后端452是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实例。第二载荷部45B是第二载荷部的实例。前端453是所述第二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实例。后端454是所述第二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实例。打印装置1是打印装置的实例。容纳部2是容纳部的实例。开口12是开口的实例。盖1D是盖的实例。突出部10F是突出部的实例。打印头21A是打印单元的实例。

Claims (15)

1.一种切割装置,包括:
切割器刀片,所述切割器刀片被构造成对切割目标进行切割;
切割器保持器,所述切割器保持器保持所述切割器刀片,并且所述切割器保持器能够与所述切割器刀片一起移动;
切割器托架,所述切割器托架面对所述切割器保持器,所述切割器托架能够在下列位置之间移动:
全切割位置,在所述全切割位置处,所述切割器托架和所述切割器刀片被构造成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全切割操作;和
半切割位置,在所述半切割位置处,所述切割器托架和所述切割器刀片被构造成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半切割操作;
切割器杠杆,所述切割器杠杆被构造成由用户操作,所述切割器杠杆被构造成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接触以引起所述切割器保持器的移动;和
切割器托架杠杆,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被构造成由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托架的移动,
其中,当仅所述切割器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由所述切割器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刀片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一起移动,使得所述切割器刀片和位于所述半切割位置处的所述切割器托架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所述半切割操作,并且
其中,当所述切割器杠杆和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由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托架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并且由所述切割器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刀片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一起移动,使得所述切割器刀片和已经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的所述切割器托架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所述全切割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所述切割装置用于与打印装置一起使用,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限定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在所述容纳部中容纳所述切割目标,所述壳体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在规定方向上打开,并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部连通,并且
其中所述切割器杠杆被定位成在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比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装置,进一步包括连动部,
其中当仅所述切割器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所述连动部不引起所述切割器杠杆和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彼此成连动关系地移动,而当仅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所述连动部引起所述切割器杠杆和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彼此成连动关系地移动,
其中,当仅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由所述用户操作时,由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托架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并且由与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移动成连动关系地移动的所述切割器杠杆的移动引起所述切割器刀片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一起移动,使得所述切割器刀片和已经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的所述切割器托架彼此配合地相对于所述切割目标执行所述全切割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所述切割器刀片具有在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切割刃,并且所述切割器刀片包括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并且
其中当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位于所述全切割位置处时和当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位于所述半切割位置处时,所述切割器刀片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分别被定位成比所述切割器托架杠杆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进一步向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进一步包括支撑部,
其中所述切割器托架能够在第一移动方向上从所述半切割位置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与移动所述切割器保持器的移动方向交叉,
其中所述切割器托架包括:
第一壁,所述第一壁面对所述切割器刀片,并且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交叉;和
第二壁,所述第二壁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壁,并且所述第二壁从所述第一壁延伸离开所述切割器保持器,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交叉,
其中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壁而言与所述切割器保持器相反地定位,并且所述支撑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上比所述第二壁远,并且
其中,随着所述切割器托架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上的移动,所述支撑部在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第二移动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并且所述支撑部被压靠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进一步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将所述切割器托架从所述半切割位置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
其中所述切割器托架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切割器刀片的切割刃延伸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接触部具有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所述中央被构造成与所述保持构件接触,并且
其中通过在所述接触部处从所述保持构件接收力,所述切割器托架能够从所述半切割位置移动到所述全切割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进一步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移动所述切割器托架,所述保持构件在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切割器托架形成有插入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保持构件贯穿所述插入部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切割器托架包括壁部,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壁部在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面对所述保持构件,所述正交方向包括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保持构件远的位置处,所述壁部面对所述保持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壁部包括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插入部远,所述第一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被定位成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所述切割器托架的所述壁部进一步包括第一载荷部,所述第一载荷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倾斜部远,并且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载荷部接触且在所述第一载荷部上施加载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载荷部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一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被定位成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第一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远。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保持构件不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接触且不在所述第一倾斜部上施加载荷。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如下部分,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比所述切割器托架远的位置处,所述部分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面对所述切割器托架,并且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部分包括第二倾斜部,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倾斜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插入部远,所述第二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被定位成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部分进一步包括第二载荷部,所述第二载荷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第二倾斜部远,所述第二载荷部被构造成在所述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部接触且在所述插入部上施加载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载荷部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二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被定位成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比所述第二载荷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远。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倾斜部不与所述切割器托架接触且不在所述切割器托架上施加载荷。
15.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在所述容纳部中容纳切割目标;
盖,所述盖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纳部,所述盖包括突出部;
打印单元,所述打印单元被构造成在所述切割目标上执行打印;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
其中在所述盖关闭所述容纳部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切割器托架突出,以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切割器托架之间形成间隙。
CN202111474077.9A 2020-12-04 2021-12-03 切割装置和打印装置 Pending CN1145900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01611 2020-12-04
JP2020201611A JP2022089306A (ja) 2020-12-04 2020-12-04 切断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0039A true CN114590039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03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4077.9A Pending CN114590039A (zh) 2020-12-04 2021-12-03 切割装置和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2909B2 (zh)
JP (1) JP2022089306A (zh)
CN (1) CN1145900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0748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及打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86317S1 (en) * 2020-01-10 2023-05-16 Cricut, Inc. Cutting machine tool clamp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5325B2 (ja) * 2001-05-25 2008-04-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のテープ切断機構
JP2005224924A (ja) 2004-02-16 2005-08-25 Seiko Epson Corp ラベル切断装置、ラベル切断方法、及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JP7346940B2 (ja) * 2019-06-28 2023-09-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0748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及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76718A1 (en) 2022-06-09
US11712909B2 (en) 2023-08-01
JP2022089306A (ja)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95254B1 (en) Tape cassette
EP1184190B1 (en) Printer installable in small space
CN114590039A (zh) 切割装置和打印装置
JP3721745B2 (ja) 記録装置
CN106364174B (zh) 打印装置
JP4663102B2 (ja) カートリッジ保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テープ印刷装置
CN114590038A (zh) 切割装置和打印装置
JP7346940B2 (ja) 切断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07261069A (ja) 印字装置
JP3617146B2 (ja) 印刷装置
JP7017078B2 (ja) ヘッド加圧機構およ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WO2022107664A1 (ja) プリンタ
JP3617077B2 (ja) 印刷装置
WO2022107665A1 (ja) プリンタ
WO2022107662A1 (ja)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印字ヘッドの交換方法
WO2022107666A1 (ja) サーマルヘッド、プリンタ
JP2022080506A (ja) プリンタ
JP2022080480A (ja) プリンタ
JP6587902B2 (ja) プリンタ
JP4338622B2 (ja) 用紙誤挿入防止機構
JP2022080705A (ja) プリンタ
JPH0811376A (ja) 印刷装置
JP2019147337A (ja) 印刷装置
JPH0811364A (ja) 印刷装置
JPH0811361A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