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624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6246A
CN114586246A CN202080075980.5A CN202080075980A CN114586246A CN 114586246 A CN114586246 A CN 114586246A CN 202080075980 A CN202080075980 A CN 202080075980A CN 114586246 A CN114586246 A CN 114586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using
cpa30
cpa
sid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5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野博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Japan GK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Japan G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Japan GK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Japan GK
Publication of CN114586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62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86Parallel contacts arranged about a common axi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具备CPA并抑制壳体的高度的连接器。连接器10具有壳体20和CPA30。壳体20在其两侧具备可挠曲梁61。这些可挠曲梁61沿由箭头F、R示出的滑动方向延伸并将CPA30滑动自由地支撑。而且,这些可挠曲梁61具有与CPA30发生干涉的壳体侧卡止部63,与CPA30发生干涉而挠曲。另外,CPA30在其两侧具备轨道32。这些轨道32具有与壳体侧卡止部63发生干涉的装置侧卡止部324。而且,这些轨道32被可挠曲梁61支撑而滑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保证处于与对方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的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CPA,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具备上述的CPA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的CPA是在形成于连接器壳体的滑动面上沿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方向滑动的部件。而且,只有当处于与对方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时,才能够向特定位置滑动。由此,通过该CPA处于滑动至该特定位置的状态来保证与对方连接器完全嵌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051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CPA在壳体形成有CPA滑动的滑动面。
然而,在配置有防水用密封部件的防水连接器的情况下,在壳体需要支撑密封部件的部分,成为该部分大型化的壳体。例如,想要将CPA搭载于这样的大型化的壳体。于是,需要将滑动面设置于高的位置,以便能够使形成滑动面的金属模具避开壳体的大型化的部分而滑动,壳体有可能进一步大型化(身长增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CPA并抑制壳体的高度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关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和CPA,其在该壳体上的第1位置与比第1位置更靠嵌合部侧的第2位置之间滑动并通过处于第2位置来保证处于与对方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
壳体具备可挠曲梁,可挠曲梁沿CPA的滑动方向延伸并将CPA滑动自由地支撑,具有与CPA发生干涉的壳体侧卡止部,与CPA发生干涉而挠曲,
CPA具备轨道,轨道具有与壳体侧卡止部发生干涉的装置侧卡止部,被可挠曲梁支撑而滑动。
关于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具备可挠曲梁,位置保证装置具备被可挠曲梁支撑而滑动的轨道。本发明的连接器采用该构造,从而消除在壳体设置CPA用滑动面的需要,抑制由于具备CPA而导致的壳体的大型化。
在此,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的是,可挠曲梁和轨道的对设置于与CPA的滑动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于宽度方向两侧中的第1侧的对的壳体侧卡止部和装置侧卡止部负责在CPA处于第1位置时的卡止,设置于宽度方向两侧中的第2侧的对的壳体侧卡止部和装置侧卡止部负责在CPA处于第2位置时的卡止。
如果将可挠曲梁和轨道的对设置于宽度方向两侧,则能够使CPA稳定地支撑和卡止于壳体、并使CPA顺畅地滑动。
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是具备防水用密封部件的防水型连接器。
依据本发明的连接器,抑制由于具备密封部件而大型化的连接器的起因于具备CPA的进一步的大型化。
发明的效果
依据以上的本发明,实现具备CPA并抑制壳体的高度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A)和与该连接器组合的对方连接器(B)的立体图。
图2是图1(A)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A)和CPA的后视图(B)。
图3是对方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处于嵌合开始时的姿态的图1(A)所示的连接器和图1(B)所示的对方连接器的图。
图5是图4(B)所示的区域R1的部分的放大图(B)和图4(C)所示的区域R2的部分的放大图(C)。
图6是在与图4相比已稍推进嵌合时的与图4同样的立体图(A)和各截面图(B)、(C)。
图7是图6(B)所示的区域R1的部分的放大图(B)和图6(C)所示的区域R2的部分的放大图(C)。
图8是在与图6相比进一步推进嵌合、图1(A)的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完全地嵌合时的与图4和图6同样的立体图(A)和各截面图(B)、(C)。
图9是图8(B)所示的区域R1的部分的放大图(B)和图8(C)所示的区域R2的部分的放大图(C)。
图10是在CPA已推进至完全卡止位置时的与图4、图6、图8同样的立体图(A)和各截面图(B)、(C)。
图11是图10(B)所示的区域R1的部分的放大图(B)和图10(C)所示的区域R2的部分的放大图(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A)和与该连接器组合的对方连接器(B)的立体图。
另外,图2是图1(A)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A)和CPA的后视图(B)。
进而,图3是对方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CPA30、端子模块40(参照图2)、密封部件211(参照图2)和密封保持器70。密封部件211在端子模块40组装之前预先配置于缆线41上。端子模块40具备接触件,缆线41连接至该接触件。然后,在壳体20内从其后端部的开口21(参照图2)沿箭头F的朝向插入端子模块40。密封部件211设定成收纳至开口21的内侧。随后,通过安装密封保持器70,对密封部件211进行固定,以便不会向后方脱落。缆线41从该开口21向后方(箭头R的朝向)延伸并从壳体20露出。密封部件211包围连接至端子模块40的缆线41并对壳体20与缆线41之间进行防水。由于配置有该密封部件211,壳体20成为其后端部23较大地凸起的形状。另外,在该壳体20的上部,配置有CPA30。在后文中对CPA30进行说明。
关于该连接器10,由箭头F示出的朝向的前端侧是嵌合部11。而且,在该连接器10的壳体20的前端,设置有嵌合开口22,在与对方连接器50嵌合时,作为对方连接器50的嵌合部的端子模块52(参照图3)插入嵌合开口22。另外,在该嵌合开口22的内侧具备密封部件221,密封部件221与对方连接器50的端子模块52的外表面接触并对该部分进行防水。如果对方连接器50嵌合,则对方连接器50的端子模块52所具备的接触件与该连接器10的端子模块40所具备的接触件电接触。
图1(B)所示的对方连接器50具备壳体51、端子模块52(参照图3)、密封部件512(参照图3)和密封保持器80。在壳体51,设置有箭头R的朝向的前端开口的罩部(フ一ド部)53。另外,端子模块52具备接触件,缆线59连接至该接触件。密封部件512在端子模块52组装之前预先配置于缆线59上。端子模块52从壳体51的由箭头F示出的后端的开口511向壳体51内插入直至罩部53的向内侧突出的位置。密封部件512设定成收纳至开口511的内侧。随后,将密封保持器80安装于壳体51,对密封部件512进行固定。缆线59从CPA后端的开口511沿箭头F的朝向延伸并从壳体51露出。密封部件512包围连接至端子模块52的缆线59并对壳体51与缆线59之间进行防水。
在嵌合时,在对方连接器50的罩部53内插入图1(A)的连接器10的嵌合部11。在此,在该罩部53,在比其顶端531略微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锁定孔54。另外,在连接器10,设置有锁定部26。而且,在罩部53插入嵌合部11,锁定部26嵌于锁定孔54,从而两个连接器10、50变成完全嵌合状态。稍后对嵌合过程进行阐述。
在该壳体20的由箭头F、R示出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保持CPA30的CPA保持部60(参照图2)。为了能够保持该CPA30,CPA保持部60在其宽度方向两侧具备可挠曲梁61。该可挠曲梁61具有如下的双支承梁形状:在与壳体主体之间设置空间62,沿CPA30滑动的箭头F、R方向延伸,前端和后端连接至壳体主体。而且,如后所述,该可挠曲梁61与CPA30发生干涉,沿缩小与壳体主体之间的空间62的朝向弹性地挠曲。在该可挠曲梁61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壳体侧卡止部63。在图4(C)和作为其部分放大图的图5(C)中,示出了宽度方向两侧的可挠曲梁61a、61b。如图4(C)、图5(C)所示,形成于那些可挠曲梁61a、61b的壳体侧卡止部63a、63b形成的位置或形状互不相同。
另一方面,CPA30具有基部31,基部31在左右两侧形成有轨道32。这些轨道32具有上壁321、从该上壁321的顶端向下垂下的横壁322以及从横壁322的下端沿与上壁322相向的朝向扩展的下壁323,而且,该轨道32被可挠曲梁61沿箭头F、R的方向滑动自由地支撑,以便由上壁321和下壁323从上下夹着壳体20的可挠曲梁61。
另外,在该轨道32的横壁322,形成有向内突出的装置侧卡止部324。该装置侧卡止部324与可挠曲梁61的壳体侧卡止部63发生干涉而使可挠曲梁61挠曲。在图4(C)、图5(C)中,示出了宽度方向两侧的轨道32a、32b。如图4(C)、图5(C)所示,形成于轨道32a、32b的装置侧卡止部324a、324b形成的位置或形状互不相同。
在此,如前文揭示的专利文献1所示,在具备CPA的连接器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在壳体20的上表面设置有将CPA滑动自由地承载的滑动面。然而,在此说明的连接器1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壳体20的后端部的开口21的稍内侧具备密封部件211。因此,壳体20成为覆盖该密封部件211的部分较大地凸起的形状。该壳体20是绝缘树脂制,通过成形来制造。可是,由于壳体20的后端部较大地凸起,因而如果想要由向后方移动的金属模具形成滑动面,则壳体20的较大地凸起的后端部变成障碍,需要在避开其的高的位置形成滑动面。另外,如果想要由向前方移动的金属模具形成滑动面,则壳体20的后述的锁定臂24成为障碍。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情况下,作为不需要在壳体20形成滑动面的构造。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情况下,采用在壳体20设置可挠曲梁61并且在CPA30设置轨道32的构造。
在该CPA30,除了具备左右轨道32的基部31以外,还形成有梁部33和操作部34。
操作部34是由使用者操作的部分。该操作部34成为通过对其位置进行视觉辨认来指示CPA30是否处于完全嵌合位置的标识。通过CPA30处于完全嵌合位置从而保证该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处于完全嵌合状态。在图10中,示出了处于完全嵌合位置的CPA30。但是,在图1中,示出了处于比完全嵌合位置更沿箭头R朝向后退了的未嵌合位置的CPA30。
另外,该CPA的梁部33从基部31向由箭头F示出的前方且倾斜向上以悬臂梁形状延伸。在比该梁部33的顶端331略微偏向基部31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332。而且,由于该突起332形成于比顶端331略微偏向基部31的位置,因而在该梁部33,在其顶端331与突起332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33。
该CPA30从壳体20的后方插入并由CPA保持部60保持。由CPA保持部60保持的CPA30放置于图1所示的未嵌合位置。而且,在与对方连接器50嵌合时,如后所述,沿箭头F的朝向滑动至图10所示的完全嵌合位置(同时参照作为图10的部分放大图的图11)。未嵌合位置相当于本发明所述的第1位置的一个示例,完全嵌合位置相当于本发明所述的第2位置的一个示例。
在壳体20,形成有前端被固定且向后方以悬臂梁形状延伸的锁定臂24。而且,在该锁定臂24的后方的自由端侧,设置有操作部25,在解除该连接器10与对方连接器50的嵌合时,操作部25被操作。进而,在该锁定臂24的向后方延伸的途中位置,设置有锁定部26。而且,进而在该锁定臂24形成有长孔27。该长孔27从比锁定部26更靠前方的位置延伸直至后端的自由端。而且,操作部25和锁定部26形成为沿宽度方向横跨该长孔27的上部。
图4是示出处于嵌合开始时的姿态的图1(A)所示的连接器和图1(B)所示的对方连接器的图。在此,图4(O)是沿箭头F的朝向观察的后视图。另外,图4(A)是立体图。进而,图4(B)、(C)是沿着图4(O)所示的各箭头A-A、B-B的各截面图。
另外,图5是图4(B)所示的区域R1的部分的放大图(B)和图4(C)所示的区域R2的部分的放大图(C)。
在CPA30处于该未嵌合位置时,CPA30的梁部33的突起332抵接于壳体20的锁定臂24的锁定部26。
在CPA30处于该未嵌合位置时,通过第1装置侧卡止部324a与第1壳体侧卡止部63a的卡合来防止CPA30向箭头R的朝向脱落。
另外,在CPA30处于该未嵌合位置时,梁部33的突起332抵接于锁定臂24的锁定部26,从而阻止CPA30向箭头F的朝向滑动。但是,仅仅突起332抵接于锁定部26的情况下,在作用有向箭头F的朝向的强力时,有可能梁部33变形而不能完全抑制CPA30向箭头F的朝向滑动。因而,通过使第2装置侧卡止部324b抵接于该第2壳体侧卡止部63b,从而帮助防止CPA30向箭头F的朝向滑动的动作。此外,第2装置侧卡止部324b与第2壳体侧卡止部63b的抵接还具有在CPA30朝向完全嵌合位置沿箭头F的朝向滑动时赋予咔哒感的作用。
图6是在与图4相比已稍推进嵌合时的与图4同样的立体图(A)和各截面图(B)、(C)。
另外,图7是图6(B)所示的区域R1的部分的放大图(B)和图6(C)所示的区域R2的部分的放大图(C)。
在该图6、图7中,对方连接器50的罩部53的顶端531抵接于设置于连接器10的壳体20的上部的向后方延伸的锁定臂24。在罩部53的从顶端531沿箭头F的朝向稍后退的位置,形成有锁定孔54。
该图6、图7中的CPA30处于未嵌合位置,且依然是与图4、图5相同的姿态。
图8是在与图6相比进一步推进嵌合、图1(A)的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完全地嵌合时的与图4和图6同样的立体图(A)和各截面图(B)、(C)。
另外,图9是图8(B)所示的区域R1的部分的放大图(B)和图8(C)所示的区域R2的部分的放大图(C)。
在图6中,对方连接器50的罩部53的顶端531抵接于设置于连接器10的壳体20的上部的向后方延伸的锁定臂24。然后,如果进一步推进嵌合,则罩部53将锁定臂24下推并使锁定臂24弹性地挠曲。于是,该锁定臂24的锁定部26将CPA30的梁部33的顶端的台阶部333向下推压,由此梁部33也被弹性地下推。然后,在嵌合的最终阶段,抵接解除部55经过下推的锁定部26上。如果抵接解除部55经过锁定部26上,则如图8(B)、(C)和图9(B)、(C)所示,锁定部26和抵接解除部55的由箭头F、R示出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换。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在此阶段成为嵌合状态,但CPA30仍处于未嵌合位置。如上所述,在对方连接器50的罩部53的从顶端531略微后退的位置形成有锁定孔54。罩部53的顶端531越过锁定部26上,锁定孔54到达锁定部26的正上方。于是,锁定臂24的弹性变形被解除,锁定部26进入至锁定孔54。由此,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完全嵌合,并且通过锁定部26与锁定孔54的卡合,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被锁定成完全嵌合状态。
图10是在CPA已推进至完全嵌合位置时的与图4、图6、图8同样的立体图(A)和各截面图(B)、(C)。
另外,图11是图10(B)所示的区域R1的部分的放大图(B)和图10(C)所示的区域R2的部分的放大图(C)。
在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成为完全嵌合状态、CPA30停留于未嵌合位置的阶段,将CPA30朝向由箭头F示出的前方推压。
在图8、图9所示的状态下,梁部33依然被抵接解除部55下推。即,梁部33的与锁定部26的抵接被解除。因此,在此阶段,只有第2装置侧卡止部324b与第2壳体侧卡止部63b的干涉才会妨碍CPA30向前方(由箭头F示出的朝向)滑动。因而,以足以克服第2装置侧卡止部324b与第2壳体侧卡止部63b的干涉的强度将CPA30的操作部34向前方(由箭头R示出的朝向)推压。于是,CPA30伴随该干涉所导致的咔哒感滑动直至图10、图11所示的完全嵌合位置。
这样,在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成为完全嵌合状态后,CPA30才能够滑动至完全嵌合位置。如果CPA30滑动至该完全嵌合位置,则梁部33的突起332嵌入至锁定臂24的长孔27的比锁定部26更靠前方的部分,突起332抵接于锁定部26。另外,如果CPA30滑动至完全嵌合位置,则第2装置侧卡止部324b位于第2壳体侧卡止部63b的前方并与该第2壳体侧卡止部63b发生干涉。即,第2装置侧卡止部324b和第2壳体侧卡止部63b的对负责将CPA30固定于完全嵌合位置的实卡止作用。这样,通过这些抵接和干涉来阻止CPA30从完全嵌合位置无意滑动。
另外,在CPA30处于完全嵌合位置时,锁定臂24的操作部25的下表面251抵接于CPA30的基部31的上表面311,从而阻止锁定臂24的操作部25的下推。即,如果CPA30处于滑动至完全嵌合位置的状态,则阻止锁定部26从锁定孔54不慎脱落,维持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的完全嵌合状态的锁定。
即,通过CPA30处于完全嵌合位置来保证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处于完全嵌合状态。
此外,在此,将连接器10与对方连接器50的嵌合和CPA30的滑动分开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仅仅通过从达到完全嵌合之前的阶段起推压CPA30的操作部34的操作,就也能够使连接器10、50嵌合。在此情况下,通过推压CPA30的操作部34而推进嵌合,在刚刚完全嵌合之后,CPA30滑动至完全嵌合位置。
在使处于完全嵌合状态的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分离时,首先,将CPA30的操作部34向后方(箭头R的朝向) 拉拽而使CPA30滑动直至未嵌合位置。接着,用手指等将连接器10的壳体20的锁定臂24的操作部25下推,将锁定部26从锁定孔54卸下,从而解除锁定。通过该锁定解除能够进行连接器10和对方连接器50的分离。
在此,对搭载CPA的防水型连接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连接器不一定必须限于防水型。能够广泛适用于具有如果形成滑动面就进一步大型化的壳体的连接器。
符号说明
10 连接器
11 嵌合部
20 壳体
30 CPA(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
32 轨道
324 装置侧卡止部
50 对方连接器
61 可挠曲梁
63 壳体侧卡止部
211 密封部件
221 密封部件。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和
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其在该壳体上的第1位置与比第1位置更靠该嵌合部侧的第2位置之间滑动并通过处于该第2位置来保证处于与对方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
所述壳体具备可挠曲梁,所述可挠曲梁沿所述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的滑动方向延伸并将所述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滑动自由地支撑,具有与该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发生干涉的壳体侧卡止部,与该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发生干涉而挠曲,
所述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具备轨道,所述轨道具有与所述壳体侧卡止部发生干涉的装置侧卡止部,被所述可挠曲梁支撑而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曲梁和所述轨道的对设置于与所述滑动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于该宽度方向两侧中的第1侧的对的所述壳体侧卡止部和所述装置侧卡止部负责在所述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处于所述第1位置时的卡止,设置于该宽度方向两侧中的第2侧的对的所述壳体侧卡止部和所述装置侧卡止部负责在所述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处于所述第2位置时的卡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而具备防水用密封部件。
CN202080075980.5A 2019-10-29 2020-10-14 连接器 Pending CN1145862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6577 2019-10-29
JP2019196577 2019-10-29
PCT/JP2020/038744 WO2021085133A1 (ja) 2019-10-29 2020-10-14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6246A true CN114586246A (zh) 2022-06-03

Family

ID=7571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5980.5A Pending CN114586246A (zh) 2019-10-29 2020-10-1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5265A1 (zh)
EP (1) EP4054015A4 (zh)
JP (1) JP7337946B2 (zh)
CN (1) CN114586246A (zh)
WO (1) WO20210851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022B2 (ja) * 1989-07-03 1996-0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の二重ロック機構
JP2537302B2 (ja) * 1990-03-01 1996-09-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のロック確認装置
US6077101A (en) * 1997-11-18 2000-06-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nector with CPA device
US20100233397A1 (en) * 2009-03-10 2010-09-16 Al-Mutawa Mahmoud E Fragrant egal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17050232A (ja) 2015-09-04 2017-03-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981844B2 (ja) * 2017-10-23 2021-12-1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085133A1 (zh) 2021-05-06
US20220255265A1 (en) 2022-08-11
JP7337946B2 (ja) 2023-09-04
EP4054015A1 (en) 2022-09-07
WO2021085133A1 (ja) 2021-05-06
EP4054015A4 (en) 2023-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17973B2 (ja) コネクタ
CA2353425C (en)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JP2009026583A (ja) ロック式コネクタ
JP2006196348A (ja) コネクタ
JP2006216434A (ja) ロックコネクタ
US6527578B2 (en)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JP4496475B2 (ja) コネクタ
JP2012155972A (ja) コネクタ
JP5947662B2 (ja) コネクタ
CN114080734B (zh) 连接器
CN114175416A (zh) 连接器
JP3903885B2 (ja) 検知部材付きコネクタ
CN114586246A (zh) 连接器
CN114080732A (zh) 连接器
JP7209192B2 (ja) コネクタ
JP2011065932A (ja) 雌型コネクタ
JP2010257917A (ja) ショート端子
JP2008140731A (ja) コネクタ
CN112670768B (zh) 连接器
JP4397717B2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CN114762196B (zh) 连接器
JP4056489B2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JP7063848B2 (ja) ハウジング
JP2005158347A (ja) ロック構造
JP2006302696A (ja) シャッター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