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7051A -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7051A
CN114577051A CN202210207228.2A CN202210207228A CN114577051A CN 114577051 A CN114577051 A CN 114577051A CN 202210207228 A CN202210207228 A CN 202210207228A CN 114577051 A CN114577051 A CN 114577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heating
gas
inlet
tank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72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7051B (zh
Inventor
张其忠
朱志荣
杨品
张贵
刘根夫
吴祥站
欧加思
肖曹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aihu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aihu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aihu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aihu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72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7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7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7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7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7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1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actio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37/1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actio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condensation involving hydroxy groups of phenols or alcohols or the ether or mineral ester group derived therefr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4Arrangements for promoting turbulent flow of heat-exchange media, e.g. by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开车加热器、熔盐加热罐、反应罐、预热罐和气液分离器,反应罐的顶端设有第一反应物进入口,反应罐的底端设有第一反应物排出口,预热罐的顶端设有预热气体出口,预热罐的底端开设有预热气体进口,预热罐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热媒进入口和第一热媒排出口。本发明设计合理,经过混合的苯酚、二甲苯、保护气氢气和甲醇反应物气体通过预热气体进口流入到预热罐内,再通过预热气体出口排出,通过与高温反应产物的热交换,达到预热的目的,并导入到反应罐内反应,即可充分的利用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达到节能的目的,能够有效的节省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酚甲基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邻甲酚又称邻甲苯酚、邻甲基苯酚、2-甲基苯酚、2-羟基-1-甲苯、2-甲酚、邻羟基甲苯;邻甲酚是甲酚的第二种异构体。邻甲酚主要用作合成树脂,还可用于制作农药二甲四氯除草剂、医药上的消毒剂、香料和化学试剂及抗氧剂等,其下游产品主要有合成树脂邻甲酚酚醛树脂、邻甲基水杨酸、对氯邻甲苯酚、邻羟基苯甲醛、2-甲基-5-异丙基酚和抗氧剂等。此外还可用于癸二酸生产的稀释剂、消毒剂以及增塑剂等。
目前,在通过苯酚烷基化法的方法生产邻甲酚的时,反应物混合气体需要通过预热,达到反应所需最低温度后通入反应装置中,再通过催化剂的作用才能够发生反应,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电能对反应物混合气体进行预热,较为耗费能量,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开车加热器、熔盐加热罐、反应罐、预热罐和气液分离器,反应罐的顶端设有第一反应物进入口,反应罐的底端设有第一反应物排出口,预热罐的顶端设有预热气体出口,预热罐的底端开设有预热气体进口,预热罐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热媒进入口和第一热媒排出口,预热气体出口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反应物排出口与第一热媒进入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热媒排出口与气液分离器通过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车加热器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物进入口,开车加热器的顶端设有第二反应物排出口,开车加热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热媒进入口和第二热媒排出口,第二热媒进入口和第二热媒排出口与熔盐加热罐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反应物排出口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反应物进入口与预热气体进口均通过导管与反应物混合装置连通,且分别连通的导管上具有单独开闭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反应物排出口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单独开闭的阀门,预热气体出口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之间的管道上具有单独开闭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端设有氢气出口,气液分离器的底端设有产物出口,气液分离器的侧边设有产物进口,产物进口与第一热媒排出口通过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与冷媒发生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预热罐内设置有散热器,用于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所述预热罐内位于散热器的上方设置有一调温器,调温器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罩,锥形罩的下边缘和预热罐的内侧壁相连,在锥形罩的下边连接有中空的柱筒,柱筒外侧壁和预热罐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回流通道,散热器设置于柱筒内。
优选的,所述调温器包括密封板、固定于密封板上的上固定架、设置于下方的下固定架、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架的保护罩,密封板上开设有通气孔,上固定架和保护罩之间形成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置有感应罩,感应罩内设置有热感橡胶。
优选的,在感应罩的下方连接有滑动设置有导向柱,热感橡胶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穿过感应罩后固定于上固定架上,所述导向柱贯穿感应罩向下延伸端的侧壁设置有L型导向滑杆,L型导向滑杆贯穿密封盖向通气孔延伸处设有密封盖,所述L型导向滑杆位于容纳腔内的外壁套接有密封弹簧,密封弹簧的上端和密封板相抵,密封弹簧的下端和保护罩的内侧底壁相抵,感应罩的底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预热罐的预热气体进口处形成上大下小的上锥形孔和上小下大的下锥形孔,上锥形孔和下锥形孔相对布置,在上锥形孔和下锥形孔之间形成节流缝隙,在节流缝隙的外部形成环形腔,环形腔和节流缝隙连通,在预热气体进口处连接有节流管,节流管的一端和下锥形孔连通,节流管的另一端和环形腔连通。
所述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散热器、干燥器、膨胀阀和蒸发箱,蒸发箱设置于气液分离器内,压缩机的出口和散热器连接,散热器和干燥器管道连接,干燥器和膨胀阀连接,膨胀阀和蒸发箱相连后和压缩机的入口连接,蒸发箱置于气液分离器内用于对气液分离器内的反应产物进行传热,散热器置于预热罐内用于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散热器具有进液管和排液管,在散热器内位于进液管和排液管之间流通有高温制冷剂,在散热器内流动有高温高压制冷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开车加热器和熔盐加热罐的设计,熔盐加热罐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将热媒加热至熔融状态,并通过第二热媒进入口泵入到开车加热器内,再通过第二热媒排出口回流至熔盐加热罐内,从而循环利用热媒,从而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反应物混合气体进行预热,使得反应物混合气体能够达到反应温度,当反应开始之后,即可关闭开车加热器,能够保证反应能够顺利的开始;
2.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产物温度较高,此时即可关闭开车加热器,将经过混合的苯酚、二甲苯、保护气氢气和甲醇反应物气体通过反应物预热入口流入到预热罐内,再通过反应物预热出口排出,通过与高温反应产物的热交换,达到预热的目的,并导入到反应罐内反应,即可充分的利用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达到节能的目的,能够有效的节省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3.利用压缩机将循环的制冷剂从蒸发箱出口处的制冷剂抽出,低温低压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高温高压制冷剂被压入散热器内,散热器设置于预热罐内,反应混合气体进入预热罐后,散热器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同时,从散热器出来的制冷剂经过干燥器进行除水和杂质后进入膨胀阀,膨胀阀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其节流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制冷器进入蒸发箱,蒸发箱中的制冷剂对气液分离器内的反应产物进行热交换,对气液分离器内的反应产物进行双重降温,即为,气液分离器内反应产生的热量被蒸发箱吸收,热交换后,压缩机重新将蒸发箱内的制冷剂重新抽回到压缩机内,进行下一个热量交换循环,这样,压缩机将吸收了热量的制冷剂抽送到预热罐内的散热器,散热器内制冷剂上的热量又被需要预热的反应混合气体吸收,在此过程,反应产生的热量没有直接排放至外部环境,反应产生的热量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了利用苯酚甲基化反应的放热特性,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预热罐内调温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调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预热罐的预热气体进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散热片的重叠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回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回型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开车加热器1、第二反应物进入口101、第二反应物排出口102、第二热媒排出口103、第二热媒进入口104、熔盐加热罐2、反应罐3、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第一反应物排出口302、气化升温加热器4、预热气体进口41、上锥形孔411、下锥形孔412、节流缝隙413、环形腔414、节流管415、预热气体出口42;
气液分离器5、氢气出口501、产物出口502、产物进口503、冷媒进口504、冷媒出口505、蒸发箱6、散热器7、冷凝管701、散热片702、冲压孔703;
回型管71、通液通道711、加热通道712、回流隔板72、蛇形通道721、斜板722、增厚部73、冲击腔731、折流板732、冲击孔733、侧缝74、格栅741;
调温器8、锥形罩801、柱筒802、回流通道803、容纳腔81、上固定架811、下固定架812、L型导向滑杆813、密封板82、密封孔821、感应罩83、密封盖84、保护罩85、热感橡胶86、密封弹簧87、连接杆88、导向柱89、压缩机9、膨胀阀10、干燥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开车加热器1、熔盐加热罐2、反应罐3、预热罐4和气液分离器5,反应罐3的顶端设有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反应罐3的底端设有第一反应物排出口302,预热罐4的顶端设有预热气体出口42,预热罐4的底端开设有预热气体进口41,预热罐4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热媒进入口403和第一热媒排出口404,预热气体出口42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反应物排出口302与第一热媒进入口403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热媒排出口404与气液分离器5通过管道连接,经过混合的苯酚、二甲苯、保护气氢气和甲醇反应物气体通过开车加热器1预热至适宜温度之后再通过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进入到反应罐3内,经过反应罐3内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发生反应,反应产物通过第一反应物排出口302排出并通过第一热媒进入口403流入至预热罐4内,再通过第一热媒排出口404排出并通入至气液分离器5内进行气液分离,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产物温度较高,此时即可关闭开车加热器1,将经过混合的苯酚、二甲苯、保护气氢气和甲醇反应物气体通过预热气体进口41流入到预热罐4内,再通过预热气体出口42排出,通过与高温反应产物的热交换,达到预热的目的,并导入到反应罐3内反应,即可充分的利用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达到节能的目的,能够有效的节省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中,开车加热器1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物进入口101,开车加热器1的顶端设有第二反应物排出口102,开车加热器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热媒进入口104和第二热媒排出口103,第二热媒进入口104和第二热媒排出口103与熔盐加热罐2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反应物排出口102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熔盐加热罐2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将热媒加热至熔融状态,并通过第二热媒进入口104泵入到开车加热器1内,再通过第二热媒排出口103回流至熔盐加热罐2内,从而循环利用热媒,从而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反应物混合气体进行预热,使得反应物混合气体能够达到反应温度,当反应开始之后,即可关闭开车加热器1。
其中,第二反应物进入口101与预热气体进口41均通过导管与反应物混合装置连通,且分别连通的导管上具有单独开闭的阀门,先将反应物混合气体单独通入至开车加热器1内,通过开车加热器1进行预热,当反应顺利进行之后,即可关闭开车加热器1,将反应物混合气体单独的通入至预热罐4内进行预热。
其中,第二反应物排出口102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单独开闭的阀门,预热气体出口42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之间的管道上具有单独开闭的阀门,在反应开始阶段,反应物混合气体通过开车加热器1进行预热,反应顺利进行之后,即可关闭开车加热器1,将反应物混合气体单独的通入至预热罐4内进行预热。
其中,气液分离器5的顶端设有氢气出口501,气液分离器5的底端设有产物出口502,气液分离器5的侧边设有产物进口503,产物进口503与第一热媒排出口404通过管道连接,流经预热罐4之后,反应完成的混合气体热量被利用,然后通过产物进口503流入至气液分离器5内,混合气体经过冷凝的作用,液体从产物出口502流出,氢气通过氢气出口501流出循环利用。
其中,气液分离器5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媒进口504和冷媒出口505,冷媒进口504和冷媒出口505与冷媒发生装置连通,通过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5与混合气体发生热交换,从而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
工作原理:经过混合的苯酚、二甲苯、保护气氢气和甲醇反应物气体通过车加热器1预热至适宜温度之后再通过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进入到反应罐3内,经过反应罐3内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发生反应,反应产物通过第一反应物排出口302排出并通过第一热媒进入口403流入至预热罐4内,再通过第一热媒排出口404排出并通入至气液分离器5内进行气液分离,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产物温度较高,此时即可关闭开车加热器1,将经过混合的苯酚、二甲苯、保护气氢气和甲醇反应物气体通过预热气体进口41流入到预热罐4内,再通过预热气体出口42排出,通过与高温反应产物的热交换,达到预热的目的,并导入到反应罐3内反应,即可充分的利用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达到节能的目的,能够有效的节省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2
参照图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系统还包括压缩机9、散热器7、干燥器11、膨胀阀10和蒸发箱6,蒸发箱6设置于气液分离器5内,压缩机9的出口和散热器7连接,散热器7和干燥器11管道连接,干燥器11和膨胀阀10连接,膨胀阀10和蒸发箱6相连后和压缩机9的入口连接,蒸发箱6置于气液分离器5内用于对气液分离器5内的反应产物进行传热,散热器7置于预热罐4内用于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散热器7具有进液管和排液管,在散热器内位于进液管和排液管之间流通有高温制冷剂,在散热器7内流动有高温高压制冷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器7内采用的散热器结构具有多种,第一种,如图6和7所示,散热器7包括S形回旋的冷凝管701,冷凝管701覆盖预热罐4的整个横截面,在相邻的冷凝管701外侧壁之间塞装有散热片701。
进一步地,散热片702在相邻的冷凝管701外侧壁之间重叠布置,散热片702呈波浪形,散热片702的一端和冷凝管701外侧壁连接,散热片702的另一端悬空,相邻两个散热片702的连接部不在同一侧。同时,散热片702上开设有冲压孔703,冲压孔703正相邻的上一层散热片702的侧壁。反应混合气体折返进入冲压孔703内,从冲压孔703出来的反应混合气体垂直打在散热片702的侧壁上,提高了反应混合气体对散热片702的吸热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反应混合气体的预热。
第二种,如图8和9所示,散热器7包括包括S形的回型管71,回型管71的横截面为弧形,回型管71的中间形成连通的通液通道711,通液通道711的入口和进液管连通,通液通道711的出口和回液管连通,在回型管71内位于通液通道711的一侧或两侧形成有加热通道712,加热通道712的进口端和预热气体进口41连通,加热通道712的出口端和预热气体出口42连通。利用弧形的两层或者三层的回型管71结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回型管71中间的通液通道711内持续流动,使得回型管71的管温度较高,相对温度较低的反应混合气体在回型管71的加热通道712内流动,实现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
进一步地,加热通道711内设置有回流隔板72,回流隔板72之间形成蛇形通道721,蛇形通道721内间隔设置有斜板722,斜板722的一端和回流隔板72相连,斜板722的另一端悬空,相邻两个斜板722的连接部不在同一侧,斜板722上开设对冲孔,对冲孔正对相邻的斜板722侧壁上。利用回流隔板72,实现需要预热的反应混合气体在回型管71内回流,反应混合气体在回型管71内实现内部对流,反应混合气体能够持续从高温制冷剂中吸收热量,有利于反应混合气体的吸热,实现反应混合气体更有效预热。同时,斜板722上的对冲孔设计结构,使得反应混合气体能够从对冲孔进入,从对冲孔出来的反应混合气体能够垂直打在相邻的斜板722上,提高反应混合气体的预热能力。
更进一步地,回型管71的管壁上形成有加厚的增厚部73,在增厚部73的相邻处形成有冲击腔731,冲击腔731的一侧壁上间隔开设有一系列的冲击孔733,冲击腔731的外侧壁上位于冲击孔733处形成有倾斜的折流板732,冲击孔733和加热通道712连通。回型管71上的增厚部73在制冷剂的长期流动下,其温度相对较高,能够为反应混合气体提供更多的热量,与此同时,反应混合气体从加热通道712进入,经过折流板732的作用后,反应混合气体折返进入冲击孔733内,从冲击孔733出来的反应混合气体垂直打在冲击腔731的内侧壁上,提高了反应混合气体对增厚部73的吸热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反应混合气体的预热。
同时,回型管7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加热通道712连通的侧缝74,侧缝74内形成有格栅741。这样,使得还有部分反应混合气体从加热通道712的侧缝74进入后,并从侧缝74的出口流出,在经过侧缝74的过程中,格栅741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折流,格栅741增加了传热能力,也从一定意义上有利于热量的传递。
另外,为了确保从预热罐4出来的反应混合气体的预热温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在预热罐4内位于散热器7的上方设置有一调温器8,调温器8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罩801,锥形罩801的下边缘和预热罐4的内侧壁相连,在锥形罩801的下边连接有中空的柱筒802,柱筒802外侧壁和预热罐4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回流通道803,散热器7设置于柱筒802内,调温器8包括密封板82、固定于密封板82上的上固定架811、设置于下方的下固定架812、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架811的保护罩85,密封板82上开设有通气孔821,上固定架811和保护罩85之间形成容纳腔81,在容纳腔81内设置有感应罩83,感应罩83内设置有热感橡胶86,在感应罩83的下方连接有滑动设置有导向柱89,热感橡胶86上连接有连接杆88,连接杆88的上端穿过感应罩83后固定于上固定架811上,导向柱89贯穿感应罩83向下延伸端的侧壁设置有L型导向滑杆813,L型导向滑杆813贯穿密封盖85向通气孔821延伸处设有密封盖84,L型导向滑杆813位于容纳腔81内的外壁套接有密封弹簧87,密封弹簧87的上端和密封板82相抵,密封弹簧87的下端和保护罩85的内侧底壁相抵,保护罩85、上固定架811、感应罩83上分别开设有通孔。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热感橡胶86结构来确保反应混合气体的预热温度,热感橡胶86为柔性橡胶材质,且为吸热膨胀材质,基于热胀冷缩原理以及热感橡胶的独特材质,热胀橡胶随之膨胀,通过热胀冷缩原理实现对导向柱89的上下滑动,反应混合气体从预热罐4的预热气体进口41进入,经过散热器7预热后,反应混合气体温度上升将会达到一定温度,当热感橡胶86温度较低时,热感橡胶86处于收缩状态,没有对导向柱89产生挤压,此时,反应混合气体温度较低,密封盖84在密封弹簧87的作用下处于密封状态,反应混合气体进入保护罩85后无法通过密封盖84,反应混合气体在锥形罩801的阻挡作用下,折返通过回流通道803,重新进入散热器7的下方,重新进入散热器7的加热通道712进行再次加热;
当反应混合气体温度升高后,反应混合气体和热感橡胶86接触后,当热感橡胶86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热感橡胶86自发膨胀,膨胀后的热感橡胶86会对导向柱89向下挤压,导向柱89带动周向侧壁的L型导向滑杆813向下滑动,带动密封盖84向下移动,并压缩密封弹簧87,密封弹簧87被压缩后,感应罩83上的密封盖84将密封板82上的密封孔821打开,此时,说明反应混合气体达到了预热温度,反应混合气体才能通过上固定架811进入反应罐3。
此外,如图5所示,预热罐4的预热气体进口41处形成上大下小的上锥形孔411和上小下大的下锥形孔412,上锥形孔411和下锥形孔412相对布置,在上锥形孔411和下锥形孔412之间形成节流缝隙413,在节流缝隙413的外部形成环形腔414,环形腔414和节流缝隙413连通,在预热气体进口处连接有节流管415,节流管415的一端和下锥形孔412连通,节流管415的另一端和环形腔414连通。大部分的反应混合气体从从预热罐4的预热气体进口41进入,其中,有部分反应混合气体先从节流管415进入,这样,就有部分反应气体先进入环形腔414内,并从环形腔414进入节流缝隙413,这部分反应混合气体发生90度转向,经过节流缝隙413后,在节流缝隙413处形成低压区域,相当于在预热罐4的预热气体进口41处形成一个负压,有利于更多的反应混合气体自发向预热罐4内涌入,避免了使用气泵的强力推动,如果直接采用气泵做为反应混合气体的推动力,气泵的气量不好控制,过大的气量,将造成反应混合气体的流速过快,不利于热量交换,这样,避免了反应混合气体在加热通道712内流速过快而无法得到有效预热。
综上,本发明在工作时,利用压缩机9将循环的制冷剂从蒸发箱6出口处的制冷剂抽出,低温低压制冷剂被压缩机9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高温高压制冷剂被压入散热器7内,散热器7设置于预热罐4内,反应混合气体进入预热罐4后,散热器7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同时,从散热器7出来的制冷剂经过干燥器11进行除水和杂质后进入膨胀阀10,膨胀阀10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其节流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制冷器进入蒸发箱6,蒸发箱6中的制冷剂对气液分离器5内的反应产物进行热交换,对气液分离器5内的反应产物进行双重降温,即为,气液分离器5内反应产生的热量被蒸发箱6吸收,热交换后,压缩机9重新将蒸发箱6内的制冷剂重新抽回到压缩机9内,进行下一个热量交换循环,这样,压缩机9将吸收了热量的制冷剂抽送到预热罐4内的散热器7,散热器7内制冷剂上的热量又被需要预热的反应混合气体吸收,在此过程,反应产生的热量没有直接排放至外部环境,反应产生的热量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了利用苯酚甲基化反应的放热特性,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二”、“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开车加热器(1)、熔盐加热罐(2)、反应罐(3)、预热罐(4)和气液分离器(5),其特征在于,反应罐(3)的顶端设有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反应罐(3)的底端设有第一反应物排出口(302),预热罐(4)的顶端设有预热气体出口(42),预热罐(4)的底端开设有预热气体进口(41),预热罐(4)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热媒进入口(403)和第一热媒排出口(404),预热气体出口(42)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反应物排出口(302)与第一热媒进入口(403)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热媒排出口(404)与气液分离器(5)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车加热器(1)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物进入口(101),开车加热器(1)的顶端设有第二反应物排出口(102),开车加热器(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热媒进入口(104)和第二热媒排出口(103),第二热媒进入口(104)和第二热媒排出口(103)与熔盐加热罐(2)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反应物排出口(102)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物进入口(101)与预热气体进口(41)均通过导管与反应物混合装置连通,且分别连通的导管上具有单独开闭的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物排出口(102)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单独开闭的阀门,预热气体出口(42)与第一反应物进入口(301)之间的管道上具有单独开闭的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顶端设有氢气出口(501),气液分离器(5)的底端设有产物出口(502),气液分离器(5)的侧边设有产物进口(503),产物进口(503)与第一热媒排出口(404)通过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媒进口(504)和冷媒出口(505),冷媒进口(504)和冷媒出口(505)与冷媒发生装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罐(4)内设置有散热器(7),用于对反应混合气体进行预热,所述预热罐(4)内位于散热器(7)的上方设置有一调温器(8),调温器(8)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罩(801),锥形罩(801)的下边缘和预热罐(2)的内侧壁相连,在锥形罩(801)的下边连接有中空的柱筒(802),柱筒(802)外侧壁和预热罐(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回流通道(803),散热器(7)设置于柱筒(8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8)包括密封板(82)、固定于密封板(82)上的上固定架(811)、设置于下方的下固定架(812)、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架(811)的保护罩(85),密封板(82)上开设有通气孔(821),上固定架(811)和保护罩(85)之间形成容纳腔(81),在容纳腔(81)内设置有感应罩(83),感应罩(83)内设置有热感橡胶(8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感应罩(83)的下方连接有滑动设置有导向柱(89),热感橡胶(86)上连接有连接杆(88),连接杆(88)的上端穿过感应罩(83)后固定于上固定架(811)上,所述导向柱(89)贯穿感应罩(83)向下延伸端的侧壁设置有L型导向滑杆(813),L型导向滑杆(813)贯穿密封盖(85)向通气孔(821)延伸处设有密封盖(84),所述L型导向滑杆(813)位于容纳腔(81)内的外壁套接有密封弹簧(87),密封弹簧(87)的上端和密封板(82)相抵,密封弹簧(87)的下端和保护罩(85)的内侧底壁相抵,感应罩(8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罐(4)的预热气体进口(41)处形成上大下小的上锥形孔(411)和上小下大的下锥形孔(412),上锥形孔(411)和下锥形孔(412)相对布置,在上锥形孔(411)和下锥形孔(412)之间形成节流缝隙(413),在节流缝隙(413)的外部形成环形腔(414),环形腔(414)和节流缝隙(413)连通,在预热气体进口(41)处连接有节流管(415),节流管(415)的一端和下锥形孔(412)连通,节流管(415)的另一端和环形腔(414)连通。
CN202210207228.2A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Active CN114577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7228.2A CN114577051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7228.2A CN114577051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7051A true CN114577051A (zh) 2022-06-03
CN114577051B CN114577051B (zh) 2023-09-29

Family

ID=81777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7228.2A Active CN114577051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705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3455A (zh) * 2012-02-09 2012-07-2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乙烯装置碳二物料的回收工艺及装置
CN102863316A (zh) * 2012-09-27 2013-01-09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乙二醇生产设备
CN207065594U (zh) * 2017-07-28 2018-03-0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VOCs催化氧化的系统
CN108409677A (zh) * 2018-03-30 2018-08-17 尹明大 一种三聚氰胺热能回收系统和工艺
CN207922186U (zh) * 2018-01-25 2018-09-28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草酯加氢制乙二醇工艺中原料预热气化装置
CN210786896U (zh) * 2019-09-10 2020-06-19 浙江伟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苯酐尾气催化高效处理装置
CN211570499U (zh) * 2020-01-19 2020-09-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丁烷生产装置
CN211871828U (zh) * 2019-12-12 2020-11-06 天津大学 一种煤制乙二醇副产甲酸甲酯加氢连续生产甲醇的系统
CN112138615A (zh) * 2020-10-14 2020-12-29 北京万机汇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亚氮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215611423U (zh) * 2021-06-02 2022-01-25 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甲烷转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3455A (zh) * 2012-02-09 2012-07-2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乙烯装置碳二物料的回收工艺及装置
CN102863316A (zh) * 2012-09-27 2013-01-09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乙二醇生产设备
CN207065594U (zh) * 2017-07-28 2018-03-0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VOCs催化氧化的系统
CN207922186U (zh) * 2018-01-25 2018-09-28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草酯加氢制乙二醇工艺中原料预热气化装置
CN108409677A (zh) * 2018-03-30 2018-08-17 尹明大 一种三聚氰胺热能回收系统和工艺
CN210786896U (zh) * 2019-09-10 2020-06-19 浙江伟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苯酐尾气催化高效处理装置
CN211871828U (zh) * 2019-12-12 2020-11-06 天津大学 一种煤制乙二醇副产甲酸甲酯加氢连续生产甲醇的系统
CN211570499U (zh) * 2020-01-19 2020-09-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丁烷生产装置
CN112138615A (zh) * 2020-10-14 2020-12-29 北京万机汇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亚氮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215611423U (zh) * 2021-06-02 2022-01-25 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甲烷转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7051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3675B2 (en) Self-powered pump for heated liquid and heat driven liquid close-loop automatic circulating system employing same
CN101349515A (zh) 废热回收装置
CN114577051A (zh) 一种苯酚甲基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CN110906588A (zh) 微通道换热器、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42854U (zh) 可快速启动的环路热管
KR100533694B1 (ko) 원통다관식 열교환기
CN209801521U (zh) 一种盘管式烟气冷却器
CN212392300U (zh) 冷却板组件及车辆
CN207600241U (zh) 混合式空冷凝汽器管束及使用该混合式管束的空冷凝汽器
CN212587572U (zh) 冷却板组件及车辆
CN205102460U (zh) 热泵系统
CN217929933U (zh) 废热回收转移印花用烘干装置
CN217230256U (zh) 一种换热式加压中和器
CN220111037U (zh) 甲醛生产中反应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5119316U (zh) 热泵系统
CN117553590B (zh) 一种双管式水冷冷凝器
JPH02290478A (ja) 直接接触型凝縮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熱サイクル装置
CN217685298U (zh) 供热机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CN108332592A (zh) 可快速启动的环路热管
CN203657570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烟气热水锅炉换热器
CN217139253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提取用蒸馏塔
CN219757062U (zh)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RU2798176C1 (ru) Кожухотрубчатый парово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218937112U (zh) 一种氢氯化反应热量回收系统
CN2377441Y (zh) 高温高压热管废热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