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6886A -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6886A
CN114576886A CN202210239341.9A CN202210239341A CN114576886A CN 114576886 A CN114576886 A CN 114576886A CN 202210239341 A CN202210239341 A CN 202210239341A CN 114576886 A CN114576886 A CN 114576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pipe joint
fluid
rect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93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6886B (zh
Inventor
中川大树
小林一也
松尾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2393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6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6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6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6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6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8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versible cycles, e.g. bidirectional expansion restri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2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即使流体流向任一方向也能够减少流体的通过音。具备装配于阀主体(30)的侧面的第一管接头(12)、作为上述阀主体(30)的一部分或者与上述阀主体(30)分体的部件来设置并形成有阀口(70)的阀座部件(33)、以及经由上述阀口(70)而与上述第一管接头(12)连通的第二管接头(15),上述阀口(70)包括位于最靠上述阀芯(17)侧的位置的第一口(70a)、内周径从上述第一口(70a)朝向上述第二管接头(15)扩大的第一锥形部(70b)、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一锥形部(70b)的上述第二管接头(15)侧的第二口(70c),在上述第二管接头(15)的内部,或者在上述阀口(70)与上述第二管接头(15)之间,配置或形成有进行流体的整流的筒状的整流部(80)。

Description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其母案的申请号为“201880035526X”,发明名称为“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以及使用该电动阀的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在冷冻循环中,有时从控制流体的流量的电动阀产生的伴随流体通过产生的噪声成为问题。作为抑制了这样的噪声的电动阀,如图15、图16所示,公知一种具有阀口120的构造的电动阀100,阀口120构成为在作为节流孔的第一口120a的下方具备较长的第二口120c作为整流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电动阀100中,如图16所示,在阀芯114与第一口120a之间的间隙节流后的流体以仿照锥形部120b并沿第二口120c的方式流动,由第二口120c整流。并且,通过具备较长的第二口120c,流体的压力不会突然恢复,抑制气蚀的破裂,因而减少流体的通过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4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电动阀100中,改善了在使流体从第一管接头111向第二管接头112的方向(以下称作正方向。)流动的情况下的流体的通过音,但在使流体从第二管接头112向第一管接头111的方向(以下称作反方向。)流动的情况下有时不会产生效果。
具体而言,图16中,在使流体向反方向流动的情况下,由于流体的流速不减速地到达第一口120a,因而第一口120a的流体的流速比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的情况下的流速大。而且,由于流体的压力在由第一口120a节流后突然恢复,所以气蚀的破裂明显地出现,流体的通过音变大。
因此,现今,为了抑制流体的通过音,进行将流体的流动方向限定为正方向等措施,但近年来,电动阀的使用方法多样化,因而期待即使使流体向反方向流动也能够无障碍地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流体向任一方向流动也能够减少流体的通过音的电动阀以及使用该电动阀的冷冻循环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动阀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来将收纳在壳体的内周的转子的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管接头,其装配于上述阀主体的侧面;
阀座部件,其作为上述阀主体的一部分或者与上述阀主体分体的部件来设置,并形成有阀口;以及
第二管接头,其经由上述阀口而与上述第一管接头连通,
上述阀口包括位于最靠上述阀芯侧的位置的第一口、内周径从上述第一口朝向上述第二管接头扩大的第一锥形部、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一锥形部的上述第二管接头侧的第二口,
在上述第二管接头的内部或者在上述阀口与上述第二管接头之间,配置或形成有进行流体的整流的筒状的整流部。
这样,通过在阀口内设置第一锥形部和第二口,在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的情况下,由第一口节流后的流动被整流,能够防止压力的突然恢复,因而能够抑制气蚀的破裂。并且,通过在第二管接头的内部配置大致呈圆筒状的整流部,在使流体向反方向流动的情况下,流体不会直接碰到第一口,从而能够抑制阀振动、气蚀的破裂等声音的产生。
因此,即使流体向正方向、反方向的任一方向流动也能够减少流体的通过音。
并且,本发明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整流部的上述阀芯侧的端部与上述阀座部件接触。
由此,能够消除整流部与阀口之间的间隙,从整流部向阀口流动或者从阀口向整流部流动的流体不会直接与第二管接头的内部接触,因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流体的通过音。
并且,本发明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整流部的内周径比上述第一口的内周径大。
由此,当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时,能够抑制由整流部产生的压力损失。
并且,本发明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整流部的上述轴向的长度比上述第一口的上述轴向的长度长。
这样,由于整流部具有一定以上的长度,能够恰当地进行流体的整流。
并且,本发明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整流部还配置于上述第一管接头的内部、或者上述阀主体与上述第一管接头之间。
由此,在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的情况下,防止从第一管接头向阀室内排出的流体突然扩散而乱流的情况,因而能够进一步恰当地抑制流体的通过音。
并且,本发明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整流部具备延伸设置部,
该延伸设置部在第二管接头的与上述阀口连接的一侧的端部以缩小内周径及外周径的方式延伸设置,并插入上述阀口的内部。
由此,能够缩短从第一口至整流部的上端(延伸设置部的上端)的距离。因而,能够防止在整流部整流后的流体在第三口内再次扩散而成为乱流的情况,从而能够不损害由整流部进行的整流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阀口还包括内周径从上述第二口朝向上述第二管接头扩大的第二锥形部、和形成于上述第二锥形部的上述第二管接头侧的第三口。
这样,通过在阀口还具备锥形和口,能够进一步恰当地抑制流体的通过音。并且,在使流体向反方向流动的情况下,通过整流部后的流体也暂时在口处减速,因而也能够恰当地减少流体的通过音。
并且,本发明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就上述阀口而言,进一步使锥形部与口从上述第三口朝向上述第二管接头连续地增加并扩大内周径,包括第n锥形部和形成于上述第n锥形部的上述第二管接头侧的第n+1口,
上述n的值为10以下。
并且,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等,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电动阀用作上述膨胀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流体向任一方向流动也能够减少流体的通过音的电动阀以及使用该电动阀的冷冻循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简要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在第一管接头内还设有整流部的情况的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使整流部的内周径比第二口的内周径大的情况的图。
图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在第二管接头内形成有铆接整流部的缩径部的情况的图。
图6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在第二管接头内形成有铆接整流部的多个凹部的情况的图。
图7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在第二管接头内钎焊固定有整流部的情况的图。
图8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由整流部件连接阀主体与第二管接头内的情况的图。
图9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与管接头一体地成形有整流部的情况的图。
图10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阀口仅具备第一口、第一锥形部以及第二口的情况的图。
图1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阀口仅具备第一口、第一锥形部以及第二口的情况的图。
图1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使用上端部的直径不同的类型的第二管接头的情况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将上端部的直径不同的类型的第二管接头弯曲后的情况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电动阀中将上端部的直径不同的类型的第二管接头与作为与阀主体不同的部件的阀座部件连接的情况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5是现有的电动阀的简要剖视图。
图16是现有的电动阀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动阀2的简要剖视图。此外,本说明书中,在图1的状态下规定了“上”或“下”。即,转子4相比阀芯17位于上方。
在该电动阀2中,在由金属形成为筒状的杯形状的壳体60的开口侧的下方,通过焊接等一体地连接有阀主体30。
此处,阀主体30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并在内部具有阀室11。并且,在阀主体30的侧面固定装配有与阀室11直接连通的第一管接头12,并在阀主体30的下方固定装配有经由阀室11与第一管接头12连通的第二管接头15。此外,第一管接头12和第二管接头15例如由不锈钢、铜等金属形成。
此外,在阀主体30的下方部分形成有阀口70,该部分具有作为阀座部件的功能。在下文中详细说明阀口70。
在壳体60的内周收纳有能够旋转的转子4,在转子4的轴芯部分经由未图示的衬套部件配置有阀轴41。此外,转子4由具有磁性的材质形成或者含有具有磁性的材质地形成。衬套部件和阀轴41均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通过衬套部件结合后的阀轴41与转子4一边旋转一边在上下方向上一体地移动。此外,在该阀轴41的中间部附近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41a。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轴41作为外螺纹部件发挥功能。
在壳体60的外周配置有由未图示的轭部、线轴、以及线圈等构成的定子,并由转子4和定子构成步进电动机。
在阀轴41的下方,相对于阀主体30无法相对旋转地固定有阀轴支架6,如在下文中说明那样,阀轴支架6在与阀轴41之间构成螺纹进给机构A并且具有抑制阀轴41的倾斜的功能。
该阀轴支架6由在上侧的内周形成有下述的内螺纹6d的筒状部6a、收纳在阀主体30的内周部侧的嵌合部6c、以及大致环状的凸缘部6f构成。而且,阀轴支架6的凸缘部6f通过焊接等固定于阀主体30的上端。并且,在阀轴支架6的内部形成有收纳下述的阀导向件18的收纳室6h。此外,阀轴支架6的除金属的凸缘部6f以外的部分由树脂材料形成。
并且,从该阀轴支架6的筒状部6a的上部开口部6g朝向下方直至预定深度为止形成有内螺纹6d。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轴支架6作为内螺纹部件发挥功能。而且,由形成于阀轴41的外周的外螺纹41a和形成于阀轴支架6的筒状部6a的内周的内螺纹6d来构成螺纹进给机构A。
另外,在阀轴支架6的筒状部6a的侧面,贯穿设置有均压孔51,利用该均压孔51,阀轴支架6内的阀轴支架室83与转子收纳室67(第二背压室)之间连通。通过像这样设置均压孔51,来将壳体60的收纳转子4的空间与阀轴支架6内的空间连通,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阀芯17的移动动作。
再者,在阀轴41的下方,相对于阀轴支架6的收纳室6h能够滑动地配置有筒状的阀导向件18。该阀导向件18的顶部21侧通过冲压成形大致折弯成直角。而且,在该顶部21形成有贯通孔18a。并且,在阀轴41的下方还形成有凸边部41b。
此处,阀轴41以相对于阀导向件18能够旋转并且沿径向能够位移的方式以松动贯通的状态插入在阀导向件18的贯通孔18a内,凸边部41b以相对于阀导向件18能够旋转并且沿径向能够位移的方式配置在阀导向件18内。并且,阀轴41插通贯通孔18a,凸边部41b的上表面配置为与阀导向件18的顶部21对置。此外,凸边部41b的直径比阀导向件18的贯通孔18a的直径大,由此实现阀轴41的防脱。
阀轴41和阀导向件18能够相互沿径向移动,由此关于阀轴支架6及阀轴41的配置位置,不需求那么高的同心安装精度,就能够获得阀导向件18及阀芯17的同心性。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电动阀2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图2是将实施方式的电动阀2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图。如图2所示,形成于阀主体30的下方部分的阀口70具有内周径朝向下方断续地扩大的形状。即,阀口70具有第一口70a、第一锥形部70b、第二口70c、第二锥形部70d、以及第三口70e。并且,在阀主体30的下方形成有装配第二管接头15的槽30a,并在第二管接头15的内部配置有作为对流体进行整流的部件的整流部80。
第一口70a是位于最上方(阀芯17侧)的圆柱状的空间,第一口70a在阀口70中具有最小的内周径D1。并且,第一口70a的轴向的长度L1形成为在阀口70所包含的各口、锥形的长度中为最短、微小的长度。
第一锥形部70是与第一口70a的下方连续的空间,并且具有内周径朝向下方扩大的形状。
同样,第二口70c是与第一锥形部70b的下方连续的圆柱状的空间。并且,第二锥形部70d是与第二口70c的下方连续的空间,并且形成为内周径朝向下方扩大的形状。第三口70e是与第二锥形部70d的下方连续的圆柱状的空间,具有在阀口70所包含的各口、锥形中为最大的内周径。
整流部80是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圆筒状的部件,并以使上方端部80a与阀主体30的下端部70k接触的方式配置。并且,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形成为比第一口70a的内周径D1大(D1<D2),并且比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小(D2<D3)。此外,第三口70e的内周径D4形成为比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及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大(D2<D4,D3<D4)。并且,整流部80的轴向的长度L2形成为至少比第一口70a的轴向的长度L1长(L1<L2)。
接下来,对向实施方式的电动阀2流动流体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在使流体从第一管接头12朝向第二管接头15地向正方向流动的情况下,从第一管接头12排出的流体暂时在阀室11内减速,之后流入阀芯17与第一口70a之间的间隙。在阀芯17与第一口70a之间的间隙节流后的流体以仿照第一锥形部70b并沿第二口70c的方式流动,由第二口70c的内壁面整流。并且,由于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比第一口70a的内周径D1大(D1<D3),所以流入第二口70c后的流体减速,但由于从最小的第一口70a不会向内周径最大的第三口70e直接流动,所以流体的压力不会在第二口70c处突然恢复。由此,减少原因为压力的流体的通过音。
另外,流体在形成缓缓扩大的流路的第二锥形部70d处缓缓地减速,而且以沿第三口70e的方式流动,再次由第三口70e整流。由此,第三口70e处的流速进一步减少,从而减少原因为流速的流体的通过音。通过第三口70e后的流体经由整流部80向第二管接头15排出。
另一方面,在使流体从第二管接头15朝向第一管接头12地向反方向流动的情况下,第二管接头15内的流体如图2所示地首先被整流部80引导。由于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比第二管接头15的内周径小,所以流体的乱流因通过整流部80而被整流。由此,抑制气蚀的破裂,减少流体的通过音。
流体在通过整流部80后,向第三口70e排出。此处,由于第三口70e的内周径比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大,所以在第三口70e处,流体在径向上扩散而减速,从而进一步减少流体的通过音。
接下来,流体通过第二锥形部70d、第二口70c、以及第一锥形部70b并缓缓地被整流,之后通过第一口70a。这样,通过整流部80后的流体不会直接碰到第一口70a而缓缓地被整流,因而进一步抑制阀芯17的振动、气蚀的破裂。通过第一口70a后的流体经由阀室11向第一管接头12排出。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动阀2,在阀口70内设置多个锥形部和口来抑制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的情况下的气蚀的破裂,并且在第二管接头15的内部设置圆筒状的整流部80来抑制使流体向反方向流动的情况下的阀振动、气蚀的破裂,由此在使流体向正方向、反方向的任一方向流动的情况下,都能够减少流体的通过音。
并且,在阀口70的第一锥形部70b和第二口70c的下方还具备第二锥形部70d和第三口70e,并具有断续地朝向下方扩大的形状。因此,在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的情况下,能够恰当地抑制流体的通过音。并且,在使流体向反方向流动的情况下,通过整流部80后的流体暂时在第三口70e处减速,因而能够恰当地减少流体的通过音。
并且,通过使整流部80的上方端部80a与阀主体30的下端部70k接触,能够消除整流部80与阀口70之间的间隙,从而由于从整流部80向阀口70流动或者从阀口70向整流部80流动的流体不会直接与第二管接头的内部接触,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流体的通过音。
并且,通过将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形成为比第一口70a的内周径D1大(D1<D2),在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时,能够抑制由整流部80产生的压力损失。另外,通过将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形成为比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小(D2<D3),在使流体向反方向流动时,能够减少直接碰到阀芯17的流体的量。因此,能够抑制因流体直接碰到阀芯17而引起的阀芯17的振动,从而能够抑制由阀芯17的振动引起的噪声。
并且,由于整流部80具有一定以上的长度,能够恰当地进行流体的整流。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3所示地在第一管接头12内还配置有整流部82。在该情况下,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的情况下,防止从第一管接头12向阀室11内排出的流体突然扩散而乱流的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恰当地抑制流体的通过音。
在该情况下,优选整流部82的阀室11侧的端面82a与第一管接头12的阀室11侧的端面12a对齐在同一面上。并且,也可以在第一管接头12的端面12a设有向第一管接头12的内周径侧突出的未图示的圆环状的凸缘,并以使端面82a与凸缘接触的方式配置整流部82。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以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比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D2<D3),但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也可以如图4所示地形成为比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大(D2>D3)。在该情况下,在使流体向正方向流动时,即使在阀室11与阀口70之间产生较高的差压,流体也不会突然地减压。因此,能够阶段性地使流体减速,从而能够适当地抑制流体的通过音。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5所示地在第二管接头15形成呈圆环状地缩径后的缩径部91。由此,在将整流部80装配于第二管接头15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缩径部91来铆接整流部80,从而能够以位置不偏离的方式恰当地固定整流部80。再者,也可以如图6所示地在第二管接头15形成多个凹部93来铆接整流部80。该技术也能够在将整流部80配置在第一管接头12内的情况下使用。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7所示地将整流部80钎焊固定84于第二管接头15及阀主体3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阀主体30与第二管接头15之间配置整流部,来代替在第二管接头15的内部配置整流部80。例如,使用以下整流部件85:如图8所示,在上下具备圆筒状的侧壁85a、85b,并在侧壁85a与侧壁85b之间形成有内周径被缩小加工后的整流部85f。在该情况下,在阀主体30的槽30a内插入侧壁85a来将整流部件85与阀主体30连接,而且将第二管接头15插入整流部件85的形成于侧壁85b的内侧的槽85c内来将第二管接头15与整流部件85连接。
此外,在该情况下,侧壁85b的内周径优选形成为与第二管接头15的外周径相同或者比第二管接头15的外周径稍小,以便能够恰当地连接整流部件85与第二管接头15。
并且,也可以将该技术应用于第一管接头12。在该情况下,将整流部件85与阀主体30的侧壁连接,而且将第一管接头12与整流部件85连接。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整流部80作为独立的部件而配置在第二管接头15内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整流部也可以与第二管接头15成形为一体。例如,也可以如图9所示,在第二管接头15的上方端部,以缩小第二管接头15的内周径的方式成形有整流部86。同样,也可以在第一管接头12的阀室11侧的端部,以缩小第一管接头12的内周径的方式成形有整流部88。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阀座部件一体地组装于阀主体3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图9所示,具有阀口70的阀座部件33作为独立的部件而配置在阀主体30内。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10、图11所示,阀口70仅具备第一口70a、第一锥形部70b以及第二口70c而不具备第二锥形部70d和第三口70e。
在该情况下,若使流体从第一管接头12朝向第二管接头15地向正方向通过,则在阀芯17与第一口70a之间的间隙节流后的流体以仿照第一锥形部70b并沿第二口70c的方式流动,由第二口70c的内壁面整流。并且,由于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比第一口70a的内周径D1大(D1<D3),所以流入第二口70c后的流体减速。由此,抑制气蚀的破裂,减少流体的通过音。通过第二口70c后的流体经由整流部80向第二管接头15排出。
另一方面,在使流体从第二管接头15朝向第一管接头12地向反方向流动的情况下,流入第二管接头15后的流体如图11所示地首先被整流部80引导。由于整流部80的内周径比第二管接头15的内周径小,所以流体的乱流因通过整流部80而被整流。由此,可抑制气蚀的破裂,并减少流体的通过音。
流体在通过整流部80后,向第二口70c排出。此处,由于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比整流部80的内周径D2大(D3>D2),所以在第三口70e处,流体在径向上扩散而减速,从而进一步减少流体的通过音。向第二口70c排出后的流体进一步通过第一锥形部70b并被整流,之后通过第一口70a。通过第一口70a后的流体经由阀室11向第一管接头12排出。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上端部的直径不同的类型的第二管接头16。例如,也可以如图12所示,第二管接头16也可以在与阀口70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具备厚壁部16a及延伸设置部16b,其中,厚壁部16a维持外周径不变仅缩小内周径来将侧壁的壁厚增厚,延伸设置部16b在将厚壁部16a的内周径维持为恒定的状态下向上方延伸设置而成。即,延伸设置部16b以使第二管接头16的与阀口70连接的一侧的内周径及外周径均缩小的方式呈圆筒状地延伸设置。
在该情况下,阀口70也具备能够连接第二管接头16的形状。具体而言,阀口70具备位于第三口70e的下缘的外周侧的环状平面部71a和维持环状平面部71a的外周径并形成于下方的连接部分71b。
在第二管接头16与阀主体30连接的情况下,延伸设置部16b插入阀口70内,并且厚壁部16a插入连接部分71b中。即,延伸设置部16b的外周面与第三口70e的内周面抵接,厚壁部16a的外周面与连接部分71b的内周面抵接。并且,形成于延伸设置部16b的外周侧的厚壁部16a的上端部16f与环状平面部71a抵接。
在该状态下,延伸设置部16b及厚壁部16a形成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整流部。
在使用这样的上端部的直径不同的类型的第二管接头16的情况下,整流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阀口70内。因而,即使在阀口70的长度沿轴向延伸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从第一口70a至整流部的上端(延伸设置部16b的上端)为止的距离。因此,能够防止在整流部处被整流后的流体在第三口70e内再次扩散而成为乱流的情况,从而能够不损害由整流部进行的整流效果。
并且,如图13所示,第二管接头16有时进行弯曲加工。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整流部(厚壁部16a、延伸设置部16b)位于阀口70内,则不需要使弯曲的部分下降与整流部的长度相应的量,因而第一管接头12与第二管接头16之间的管接头间距h不会扩大。因而,电动阀2的整体高度不会变大,在使第二管接头16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电动阀2变得紧凑。
并且,如上所述,在将第二管接头16组装于阀主体30时,延伸设置部16b插入阀口70内,并且厚壁部16a插入连接部分71b中。因此,能够相对于阀座确保同心地配置第二管接头16,从而也能够期待钎焊的稳定性。
并且,即使在使用上端部的直径不同的类型的第二管接头16的情况下,整流部(厚壁部16a、延伸设置部16b)的内周径D2也形成为比第一口70a的内周径D1大(D1<D2)。并且,第三口70e的内周径D4形成为比整流部的内周径D2及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3大(D2<D4,D3<D4)。另外,整流部80的轴向的长度L2形成为至少比第一口70a的轴向的长度L1长(L1<L2)。
再者,在使用第二管接头16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4所示,具有阀口70的阀座部件33作为独立的部件而配置在阀主体30内。并且,也可以与阀座部件33是否是独立的部件无关地在第一管接头12内形成整流部88。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图3~图9、图12~图14说明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图10、图11所示的在阀口70仅具备第一口70a、第一锥形部70b、第二口70c的形态的电动阀。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就阀口70而言,也可以进一步从第三口70e朝向第二管接头连续地增加锥形部与口并扩大内周径。在该情况下,与第三口70e的下方连续地形成第三锥形部、第四口、…、第n锥形部、第n+1口。例如,在n的值为10的情况下,在阀口70内形成第十锥形部、第十一口。使用图3~图9、图12~图14说明的技术也可以像这样地应用于具有形成有第n锥形部、第n+1口的阀口的电动阀。
再者,例如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等构成的冷冻循环系统中,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2用作设于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膨胀阀。
符号的说明
2—电动阀,4—转子,6—阀轴支架,6a—筒状部,6c—嵌合部,6d—内螺纹,6f—凸缘部,6g—上部开口部,6h—收纳室,11—阀室,12—第一管接头,12a—第一管接头的阀室11侧的端面,15—第二管接头,16—第二管接头,16a—厚壁部,16b—延伸设置部,16f—上端部,17—阀芯,18—阀导向件,18a—贯通孔,21—顶部,30—阀主体,30a—槽,33—阀座部件,41—阀轴,41a—外螺纹,41b—凸边部,51—均压孔,60—壳体,67—转子收纳室,70—阀口,70a—第一口,70b—第一锥形部,70c—第二口,70d—第二锥形部,70e—第三口,70k—阀主体30的下端部,71a—环状平面部,71b—连接部分,80—整流部,80a—整流部80的上方端部,82—整流部,82a—整流部82的阀室11侧的端面,83—阀轴支架室,84—钎焊固定,85—整流部件,85a—侧壁,85b—侧壁,85c—槽,85f—整流部,86—整流部,88—整流部,91—缩径部,93—凹部,100—电动阀,111—第一管接头,112—第二管接头,114—阀芯,120—阀口,120a—第一口,120b—第一锥形部,120c—第二口,D1—第一口70a的内周径,D2—整流部80的内周径,D3—第二口70c的内周径,D4—第三口70e的内周径,h—管接头间距。

Claims (5)

1.一种电动阀,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来将收纳在壳体的内周的转子的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管接头,其装配于上述阀主体的侧面;
阀座部件,其作为上述阀主体的一部分或者与上述阀主体分体的部件来设置,并形成有阀口;以及
第二管接头,其经由上述阀口而与上述第一管接头连通,
上述阀口包括位于最靠上述阀芯侧的位置的第一口、内周径从上述第一口朝向上述第二管接头连续地扩大的第一锥形部、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一锥形部的上述第二管接头侧的第二口,
在上述阀口与上述第二管接头之间,配置有进行流体的整流的整流部,
在上述第二管接头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缩径的缩径部,上述整流部被夹持并固定于上述缩径部与上述阀座部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整流部上形成有贯通孔,
通过上述整流部的流路的面积比上述第一口的内周径的面积大,且比夹持上述整流部的端部的上述阀座部件的端部的口内周径的面积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口还包括内周径从上述第二口朝向上述第二管接头扩大的第二锥形部和形成于上述第二锥形部的上述第二管接头侧的第三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阀口而言,进一步使锥形部与口从上述第三口朝向上述第二管接头连续地增加并扩大内周径,包括第n锥形部和形成于上述第n锥形部的上述第二管接头侧的第n+1口,
上述n的值为10以下。
5.一种冷冻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用作上述膨胀阀。
CN202210239341.9A 2017-06-15 2018-04-23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Active CN114576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9341.9A CN114576886B (zh) 2017-06-15 2018-04-23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7589 2017-06-15
JP2017117589 2017-06-15
PCT/JP2018/016439 WO2018230159A1 (ja) 2017-06-15 2018-04-23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202210239341.9A CN114576886B (zh) 2017-06-15 2018-04-23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201880035526.XA CN110678682B (zh) 2017-06-15 2018-04-23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5526.XA Division CN110678682B (zh) 2017-06-15 2018-04-23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6886A true CN114576886A (zh) 2022-06-03
CN114576886B CN114576886B (zh) 2024-02-09

Family

ID=6465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9341.9A Active CN114576886B (zh) 2017-06-15 2018-04-23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201880035526.XA Active CN110678682B (zh) 2017-06-15 2018-04-23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5526.XA Active CN110678682B (zh) 2017-06-15 2018-04-23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3) JP6938051B2 (zh)
CN (2) CN114576886B (zh)
WO (1) WO20182301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38775B2 (ja) * 2017-07-24 2020-08-12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20143768A (ja) * 2019-03-08 2020-09-10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量調整弁
JP6964888B2 (ja) * 2019-03-08 2021-11-10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量調整弁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7293038B2 (ja) * 2019-08-09 2023-06-1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0513532A (zh) * 2019-08-15 2019-11-29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阀门消音器及具有该阀门消音器的电子膨胀阀
JP7365188B2 (ja) * 2019-10-10 2023-10-1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制御弁
JP7199335B2 (ja) * 2019-10-25 2023-01-05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7299177B2 (ja) * 2020-02-04 2023-06-27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7299178B2 (ja) * 2020-02-04 2023-06-27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8196A (en) * 1957-07-30 1962-06-06 Walters & Dobson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daptors or connectors for fluid pressure gauges
EP0104787A1 (en) * 1982-09-07 1984-04-04 Greatbatch Enterprises, Inc. Low power electromagnetic valve
JPH11325658A (ja) * 1998-05-08 1999-11-26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膨張弁
JP2003165454A (ja) * 2001-11-29 2003-06-10 Showa Corp 動力舵取装置
JP2006084108A (ja) * 2004-09-16 2006-03-30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弁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6275452A (ja) * 2005-03-30 2006-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膨張弁
CN1948795A (zh) * 2005-10-14 2007-04-18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JP2007107847A (ja) * 2005-10-17 2007-04-2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絞り装置および冷媒用配管
JP2007162851A (ja) * 2005-12-14 2007-06-28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
JP2008232290A (ja) * 2007-03-20 2008-10-02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ニードル弁及びこのニードル弁を有す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3163369U (zh) * 2012-02-10 2013-08-2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膨胀阀
CN103388688A (zh) * 2012-05-10 2013-11-1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JP2016217451A (ja) * 2015-05-20 2016-12-22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17089864A (ja) * 2015-11-17 2017-05-25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量調整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6032A (ja) * 1993-11-26 1995-06-06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膨張弁
JP3162037B2 (ja) * 1999-06-29 2001-04-25 兼工業株式会社 逆流防止装置
JP6204738B2 (ja) * 2013-07-23 2017-09-27 Kyb株式会社 制御バルブ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8196A (en) * 1957-07-30 1962-06-06 Walters & Dobson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daptors or connectors for fluid pressure gauges
EP0104787A1 (en) * 1982-09-07 1984-04-04 Greatbatch Enterprises, Inc. Low power electromagnetic valve
JPH11325658A (ja) * 1998-05-08 1999-11-26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膨張弁
JP2003165454A (ja) * 2001-11-29 2003-06-10 Showa Corp 動力舵取装置
JP2006084108A (ja) * 2004-09-16 2006-03-30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弁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6275452A (ja) * 2005-03-30 2006-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膨張弁
CN1948795A (zh) * 2005-10-14 2007-04-18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JP2007107847A (ja) * 2005-10-17 2007-04-2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絞り装置および冷媒用配管
JP2007162851A (ja) * 2005-12-14 2007-06-28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
JP2008232290A (ja) * 2007-03-20 2008-10-02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ニードル弁及びこのニードル弁を有す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3163369U (zh) * 2012-02-10 2013-08-2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膨胀阀
CN103388688A (zh) * 2012-05-10 2013-11-1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JP2016217451A (ja) * 2015-05-20 2016-12-22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17089864A (ja) * 2015-11-17 2017-05-25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量調整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00592A (ja) 2022-01-04
CN114576886B (zh) 2024-02-09
JPWO2018230159A1 (ja) 2019-11-21
JP7242781B2 (ja) 2023-03-20
JP2023078225A (ja) 2023-06-06
CN110678682A (zh) 2020-01-10
WO2018230159A1 (ja) 2018-12-20
CN110678682B (zh) 2022-03-25
JP6938051B2 (ja)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8682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EP3096056B1 (en) Motor-driven valve
US20150076376A1 (en) Adjustable Damping Valve Arrangement
JP6951571B2 (ja) 電動弁
EP1845260A2 (en) Control valve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JP7471489B2 (ja) 逆止弁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7111864B2 (ja)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0094525B (zh) 一种电动阀及其制造方法
US7648350B2 (en) Conveying device
CN111527336B (zh) 一种电动阀及其制造方法
JP4445726B2 (ja) 電動弁
CN110005855B (zh) 电磁阀和用于制造电磁阀的方法
WO2020022214A1 (ja) 電動弁
CN216742878U (zh) 电子膨胀阀
CN111664255B (zh) 流量调整阀及其组装方法
CN110230721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H09217853A (ja) 電動弁
JP2009108902A (ja) シャフト支持構造
CN219366819U (zh) 螺母座及电子膨胀阀
US722552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rack and pinion gear yoke assembly
EP3991873A1 (en) Flow path structure, check valve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heck valve
JP7466485B2 (ja) 電動弁
CN219994468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单向阀
JP7141423B2 (ja)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6557542A (zh) 电子膨胀阀及阀座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