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6737A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6737A
CN114576737A CN202011375540.XA CN202011375540A CN114576737A CN 114576737 A CN114576737 A CN 114576737A CN 202011375540 A CN202011375540 A CN 202011375540A CN 114576737 A CN114576737 A CN 114576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heat dissipation
air
air guid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55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豪
黄贵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55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6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6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6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中室外机包括:外壳、中隔板、换热器、风轮、电控板以及散热元件,其中,中隔板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散热元件与电控板导热性地连接,换热器、风轮以及散热元件位于中隔板的同一侧,外壳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将室外机外部的空气引向散热元件。本发明通过将散热元件与电控板导热性地连接,并在外壳开设通孔用于将室外机外部的空气引向散热元件,使得室外机外部的空气能够在风轮的带动下快速通过散热元件,带走电控板的热量,并通过风轮将热量导流吹出,从而形成完整的散热风道,实现对散热元件的有效散热,提高了电控板的散热能力。

Description

室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电控板上安装有散热翅片,用于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但是传统的散热翅片设于中隔板的左侧,使得散热翅片的前方被空调室外机的前面板完全遮挡,无法形成完整的散热风道,只能依靠风轮的乱流风带走散热翅片上的一部分热量实现散热,散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室外机,能够提高电控板的散热能力。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室外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室外机,包括:外壳、中隔板、换热器、风轮、电控板以及散热元件,其中,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所述散热元件与所述电控板导热性地连接,所述换热器、所述风轮以及所述散热元件位于所述中隔板的同一侧,所述外壳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所述室外机外部的空气引向所述散热元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外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散热元件与电控板导热性地连接,并在外壳开设通孔用于将室外机外部的空气引向散热元件,换热器、风轮和散热元件位于中隔板的同一侧,使得室外机外部的空气能够在风轮的带动下快速通过散热元件,带走电控板的热量,并通过风轮将热量导流吹出,从而形成完整的散热风道,实现对散热元件的有效散热,提高了电控板的散热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孔至所述散热元件之间设有导风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散热元件,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外机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顶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包括顶板部和从所述顶板部的边缘朝向下方延伸的翻边,所述顶板部构成所述外壳的上面板,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翻边的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孔至所述散热元件之间设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散热元件,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外机的外部,所述导风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与所述换热器的前端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包括顶板部,所述顶板部构成所述外壳的上面板,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顶板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孔至所述散热元件之间设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散热元件,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外机的外部,所述顶盖和所述导风管之间形成用于定位所述换热器上端部的定位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风轮的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轮与所述中隔板间隔设置,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形成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朝向所述风轮倾斜设置,所述散热元件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导风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室外机,室外机通过将散热元件与电控板导热性地连接,并在外壳开设通孔用于将室外机外部的空气引向散热元件,换热器、风轮和散热元件位于中隔板的同一侧,使得室外机外部的空气能够在风轮的带动下快速通过散热元件,带走电控板的热量,并通过风轮将热量导流吹出,从而形成完整的散热风道,实现对散热元件的有效散热,提高了电控板的散热能力。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截面B-B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截面D-D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图3中截面D-D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的后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主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截面E-E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F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
室外机1000;
底盘100;
前面板210;网罩211;顶盖220;顶板部221;翻边222;左侧板230;格栅孔231;右侧板240;通孔250;
换热器300;
电机支架400;电机410;风轮420;
中隔板500;导风面510;
电控板600;散热元件610;散热片611;电控盒620;
导风管700;第一端710;第二端720;卡接结构730;第一管体740;第二管体7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1000,可以使用在挂机、柜机或风管机等空调器,也可以使用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外机1000包括底盘100和外壳,外壳一般包括前面板210、顶盖220、左侧板230和右侧板240,外壳的后方形成大面积的进风口,左侧板230一般设置有用于辅助进风的格栅孔231,前面板210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保护的网罩211。底盘100上安装有换热器300、压缩机(图中未示出)、电机支架400和中隔板500,换热器300位于底盘100和顶盖220之间,且位于室外机1000的后方,换热器300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侧板230和右侧板240连接固定。电机支架400上安装有电机410以及风轮420,中隔板500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风轮420和压缩机之间通过中隔板500间隔开,风轮420位于换热器300的前方。
需要说明的是,当室外机1000为空调室外机1000时,电机410带动风轮420转动从而引导室外的空气穿过换热器300,通过换热器300进行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风轮420从前面板210的网罩211吹出,从而完成室外机1000的换热过程。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1000,还包括电控板600和散热元件610,电控板600通过电控盒620与中隔板500连接,中隔板500与换热器300间隔设置,散热元件610与电控板600导热性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热性地连接”可以解释为抵接等接触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导热件相连,即散热元件610对电控板600上的电子元件的热量进行传导。散热元件610位于中隔板500和换热器300之间,换热器300、风轮420和散热元件610均位于中隔板500的同一侧。外壳开设有通孔250,通孔250与室外机1000的内部连通,通孔250可以开设在顶盖220(如图8所示)或右侧板240上,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通孔250可以将室外的空气引入至室外机1000的内部,并且引入的空气不通过换热器300进行换热。室外的气流在风轮420的带动下快速通过散热元件610,带走电控板600上的热量,形成热风气流,热风气流导流至风轮420的中心主风道吹出,从而在室外机1000内部形成完整的散热风道,实现对散热元件610的有效散热,提高了电控板600的散热能力,降低了室外机1000的故障率,延长了室外机1000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1000,可以理解的是,通孔250至散热元件610之间设有导风结构(图中未示出),导风结构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引导至散热元件610,减少通孔250进入的气流的风量损失,对散热元件610进行自然风冷,再经过风轮420的中心主风道带出室外,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能够避免室外的空气被换热器300加热为热风后再对散热元件610进行散热导致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结构可以为顶盖220、右侧板240、中隔板500或底盘100等部件单独构成或组合构成的具有导风作用的结构或通道,例如折边、翻边或压型等。导风结构也可以为固定连接于上述部件的结构件,在此不再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固定连接”的可以解释为以彼此不能相对位移的方式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1000,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管700,导风管700具有第一端710和第二端720,导风管700的第一端710连接至散热元件610,导风管700的第二端720连接至室外机1000的外部,导风管700的第二端720可以连接至顶盖220或右侧板240的开孔或缺口上,或者连接换热器300的开孔等位置上。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管700可以设置为1个、2个或更多个,导风管700设置为多个时,多个导风管700可以并排设置,或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导风管700内形成散热风道,以将室外的空气引向散热元件600,室外的空气通过散热元件610时带走散热元件610的热量,再经过风轮420的中心主风道带出室外,实现室外的空气直接对散热元件610进行自然风冷,提高了散热效果。导风管700的第一端710和第二端720之间为密封结构,使得室外的空气能够通过导风管700实现更加准确的导流,且导流更加顺畅,风阻更小,提高室外的空气导流至散热元件610的导流效率,提高导风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而且导风管700的内壁设计为流线型,能够进一步降低风阻,提高导流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导风管700可以采用钣金制成,也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参照图3、图4和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顶盖220开设有通孔250,通孔250贯通于顶盖220,导风管700的第二端720通过通孔250连接至室外机1000的外部,从而将室外与散热元件610连通,导风管700的第二端720可以穿设于通孔250,即导风管700从通孔250伸出,从而实现稳定的连接,减少了串风,提升了导风效果;导风管700也可以延伸至通孔250对应的顶盖220上,导风管700与顶盖220抵接,或两者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导风管700和通孔250连通,从而减少了串风,提升了导风效果。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顶盖220包括顶板部221和从顶板部221的边缘朝向下方延伸的翻边222,顶板部221构成外壳的上面板,通孔250形成于翻边222。本实施例中,通孔250开设于顶盖220的后方,通孔250开设于换热器300的上方,导风管700的第二端720连接至顶盖220的后方。风轮420转动时,能够带动室外的空气从室外机1000的后方进入到室外机1000内部,一部分空气通过换热器300进行换热,另一部分空气通过通孔250进入到导风管700,进而引导至散热元件610对电控板600进行散热,提升了电控板600的散热性能,而且导风管700向后设置防尘效果较好。导风管700的至少部分搭接在换热器300的上方,从而实现稳定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管700的外壁还设有卡接结构730,卡接结构730与换热器300的上端部卡接固定,从而实现更为稳定的连接结构。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管700包括第一管体740和第二管体750,第一管体740和第二管体750相互连接且连接处为弧形,降低了导风管700内部的风阻系数,使得室外的空气在导风管700内的流动更加顺畅。第一管体740的外壁与换热器300的上端抵接,第二管体750的外壁与换热器300的前端抵接,从而使导风管700实现稳定的定位。卡接结构730设置于第一管体740的下端壁,对换热器300的上端部进行卡接,从而实现导风管700的稳定安装。
参照图3和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元件610包括多个散热片611,多个散热片611沿导风管700的第一端710的宽度方向(即图6中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参照图5所示,散热片611与电控板600的下端连接并向下延伸,能够增大散热片611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能力。多个散热片611与导风管700的出风方向平行,导风管700的第二端720吹出的气流通过相邻的散热片611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快速带走散热片611上的热量,实现对电控板600的散热。
参照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沿图7中的左右方向,多个散热片611朝向风轮420的方向倾斜设置,导风管700的第二端720吹出的气流通过相邻的散热片611之间形成的间隙导流,能够快速带走散热片611上的热量,气流在倾斜设置的散热片611的作用下朝向风轮420的方向导流,从而提高了气流的流速,使得气流能够快速导流至风轮420的中心主风道吹出,提升了散热效果,提高了电控板600的散热能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中隔板500的形状和散热风道的性能的匹配更改散热片611的朝向,从而实现在保证散热需求的情况下适用于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室外机1000。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元件610位于换热器300和导风面510之间,能够增加通过散热元件610的风量。中隔板500朝向换热器300的一端形成有导风面510,导风面510位于散热片611的前端,导风面510朝向风轮420倾斜设置,能够进一步辅助通过散热片611的气流朝向风轮420的方向导流,从而提高了气流的流速,使得气流能够快速导流至风轮420的中心主风道吹出,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提高了电控板600的散热能力。可以理解的是,导风面510可以通过压型或者折弯等加工方式形成。
参照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1000,顶盖220包括顶板部221,顶板部221构成外壳的上面板,通孔250形成于顶板部221。本实施例中,通孔250开设于顶盖220的上方,导风管700的第二端720连接至顶盖220的上方。风轮420转动时,能够带动室外的空气从室外机1000的上方通过通孔250进入到导风管700,进而引导至散热元件610对电控板600进行散热,提升了电控板600的散热性能。本实施例的导风管700为直通管结构,该结构折弯少,能够有效降低导风管700内的风阻,提高进风风量,使得导风效果更佳,而且避免了室外机1000安装时,后方的墙体对室外的空气的阻挡。
参照图1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顶盖220和导风管700之间形成用于定位换热器300上端部的定位空间(图中未示出),导风管700可以与顶盖220固定连接,从而对换热器300的上端部进行卡接固定,使室外机1000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
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的室外机100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为挂机、柜机、风管机、座吊机或中央空调等具有室外机1000的空调器,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室外机1000,室外机1000通过将散热元件610与电控板600导热性地连接,并在外壳开设通孔250用于将室外机1000外部的空气引向散热元件610,换热器300、风轮420和散热元件610位于中隔板500的同一侧,使得室外的气流能够在风轮420的带动下快速通过散热元件610,带走电控板600的热量,并通过风轮420将热量导流吹出,从而形成完整的散热风道,实现对散热元件610的有效散热,提高了电控板600的散热能力,降低了空调器的故障率,延长了空调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室外机1000的负载能力,为高能耗和高匹数的空调器机型的开发带来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2)

1.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中隔板、换热器、风轮、电控板以及散热元件,其中,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所述散热元件与所述电控板导热性地连接,所述换热器、所述风轮以及所述散热元件位于所述中隔板的同一侧,所述外壳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所述室外机外部的空气引向所述散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至所述散热元件之间设有导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散热元件,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外机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顶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顶板部和从所述顶板部的边缘朝向下方延伸的翻边,所述顶板部构成所述外壳的上面板,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翻边的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至所述散热元件之间设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散热元件,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外机的外部,所述导风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与所述换热器的前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顶板部,所述顶板部构成所述外壳的上面板,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顶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至所述散热元件之间设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散热元件,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外机的外部,所述顶盖和所述导风管之间形成用于定位所述换热器上端部的定位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包括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导风管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风轮的方向倾斜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与所述中隔板间隔设置,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形成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朝向所述风轮倾斜设置,所述散热元件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导风面之间。
12.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CN202011375540.XA 2020-11-30 2020-11-30 室外机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4576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5540.XA CN114576737A (zh) 2020-11-30 2020-11-30 室外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5540.XA CN114576737A (zh) 2020-11-30 2020-11-30 室外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6737A true CN114576737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5540.XA Pending CN114576737A (zh) 2020-11-30 2020-11-30 室外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67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035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7340352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
CN106931541B (zh) 空调器室外机
JP201305025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10958811A (zh) 一种列间空调
JP415608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4009399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106969430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JP200027537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797906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3810895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4576737A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991691U (zh) 风冷散热显示器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1119714U (zh) 一种热泵空调器室外机
CN212258687U (zh) 电机散热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128775U (zh) 一种列间空调
CN210373823U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7209590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8103719U (zh) 壳体结构、电控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CN217635951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除湿机
CN215637643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1822829U (zh) 一种改进的空调室外机电控盒
CN213020026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
CN216391864U (zh) 一种矿车用控制柜及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