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0359U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0359U
CN210320359U CN201921159197.8U CN201921159197U CN210320359U CN 210320359 U CN210320359 U CN 210320359U CN 201921159197 U CN201921159197 U CN 201921159197U CN 210320359 U CN210320359 U CN 210320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control box
electric contro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91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俊飞
邱适林
刘树清
李浪
褚广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91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0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0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0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散热风扇、电控盒组件和预冷换热器,壳体具有散热风道,散热风扇和电控盒组件设于散热风道内,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进气口处;或者,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以降低流向所述功率模块的气体的温度。如此,可提高散热风道内气流对电控盒内部和电控盒组件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室外机内,对于电控盒组件内的大功率的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在工作时的发热温度高,需要有效的冷却来确保功率模块工作的稳定性。
相关技术中,为克服功率模块的发热问题,降低其温度,可采用风冷系统来对模块散热器进行散热。但是,这样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旨在解决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组件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散热风道;
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
电控盒组件,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和功率模块,所述电控盒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安装内腔,所述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以及
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进气口处,且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电控盒间隔设置,所述预冷换热器用于降低进入所述安装内腔的气体的温度。
可选地,当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电控盒间隔设置时,在所述散热风道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进气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预冷距离,所述预冷距离大于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
可选地,在所述散热风道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倾斜设置;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为V型换热器或W型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预冷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流路为一进一出的单流路结构;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流路为多进多出的并联多流路结构。
可选地,所述预冷换热器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或者,所述预冷换热器安装在壳体的底盘上。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或者,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用于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低压罐,所述低压罐的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低压罐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
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所述低压罐的入口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低压罐的出口连通;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连接在所述低压罐的入口侧;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连接在所述低压罐的出口侧。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控安装孔,所述电控盒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电控安装孔处;或者,
所述电控盒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控安装孔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散热风道;
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
电控盒组件,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和功率模块,所述电控盒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安装内腔,所述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以及
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且在所述安装内腔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功率模块的上游,所述预冷换热器用于降低流向所述功率模块的气体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安装内腔在所述进气口的内侧具有一空置区,所述预冷换热器自所述进气口处伸入至所述空置区;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电控盒的盒壁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散热风道;
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
电控盒组件,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和功率模块,所述电控盒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安装内腔,所述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以及
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进气口处,且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电控盒间隔设置,所述预冷换热器用于降低进入所述安装内腔的气体的温度;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且在所述安装内腔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功率模块的上游,所述预冷换热器用于降低流向所述功率模块的气体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通过将预冷换热器设于在预冷换热器的进气口处或将预冷换热器设于电控盒内,可降低电控盒内流向功率模块等的气体的温度,同时可保证经过预冷换热器换热后的冷空气能够大部分甚至全部流向功率模块,从而可降低电控盒内空气和功率模块等的温度,从而可增强气流对电控盒内部和电控盒组件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外机的内部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较粗的带箭头的虚线表示预冷换热器的冷媒的流向;较细的带箭头的虚线表示散热风道内空气的流向;
图3为图2中空调室外机的内部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空调室外机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沿图4中Ⅰ-Ⅰ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安装内腔和散热风道内空气的流向;
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在其他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中预冷换热器倾斜设置,图7中预冷换热器为V型换热器;图6和图7中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安装内腔和散热风道内空气的流向;
图8为图1中空调室外机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空调室外机 33 散热件
10 壳体 40 预冷换热器
11 散热风道 41 冷媒入口
12 进风口 42 冷媒出口
13 出风口 50 压缩机
14 电控安装孔 60 室外换热器
20 散热风扇 70 低压罐
30 电控盒组件 80 四通阀
31 电控盒 81 排气接口
311 进气口 82 回气接口
312 出气口 83 室内接口
313 安装内腔 84 室外接口
32 功率模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具体的,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壳体10、散热风扇20和电控盒组件30。
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0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散热风道11。可选地,所述壳体10上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所述散热风道11连通该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
所述散热风扇20设于散热风道11内,所述散热风扇20用于驱动空气流动。在散热风扇20的驱动下,空气从进气口311流入散热风道11,并通过出气口312排出。
如图1-5所示,所述电控盒组件30设在散热风道11内,电控盒组件30既可以位于散热风扇20的进风侧,也可以位于散热风扇20的出风侧。
具体的,如图5-7所示,所述电控盒组件30包括电控盒31和功率模块32,所述电控盒31具有进气口311、出气口312、及连通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的安装内腔313,所述功率模块32设于安装内腔313内。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盒组件30工作时,功率模块32发热、产生热量,从而使电控盒组件30发热。通过将电控盒组件30设置在散热风道11内,流动的空气可带走电控盒组件30产生的热量,以降低电控盒组件30的温度。
具体来说,部分流动的空气可流经电控盒31的表面,以带走电控盒组件30表面散发的热量;同时,部分流动的空气可经进气口311进入安装内腔313,并经出气口312流出,以带走电控盒31内散发的热量,从而可降低电控盒组件30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如图5-7所示,电控盒组件30位于散热风扇20的进风侧。具体来说,如图5-7所示,所述电控盒组件30设于散热风扇20的下方,且设于散热风扇20的旋转轴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散热风扇20设于壳体10的顶壁上,所述电控盒组件30设于壳体10的侧壁上。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进一步地,如图2、3、及5-7所示,所述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设于散热风道11内的预冷换热器40,所述预冷换热器40用于降低流向电控盒组件30或流入安装内腔313内的空气的温度,以提高对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
如图2、及9-11所示,所述预冷换热器40具有冷媒流道、冷媒入口41和冷媒出口42,冷媒适于从冷媒入口41流入冷媒流道并从冷媒出口42流出,以在空气流经预冷换热器40时降低空气的温度。
可以理解,预冷换热器40相对于电控盒组件30具有很多安装方式,只要在散热风道11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将预冷换热器40至少一部分设于电控盒组件30的上游即可。其中,“预冷换热器40至少一部分设于电控盒组件30的上游”可以理解为,预冷换热器40的一部分位于电控盒组件30的上游,或者整个预冷换热器40位于电控盒组件30的上游。下文对预冷换热器40的安装位置进行举例说明。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2、3、及5-7所示,所述预冷换热器40设于散热风道11内,所述预冷换热器40设于进气口311处,且所述预冷换热器40与电控盒31间隔设置,所述预冷换热器40用于降低进入安装内腔313的气体的温度。
具体的,当空调器室外机工作时,在散热风扇20的驱动下,外部环境的空气流入散热风道11;同时预冷换热器40工作,以与流经预冷换热器40的空气进行换热以降低其温度,通过预冷换热器40的冷空气从进气口311进入安装内腔313,可降低安装内腔313内的空气和功率模块32等的温度,从而增强气流对电控盒31内和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100,通过将预冷换热器40设于在预冷换热器40的进气口311处,可降低进入安装内腔313内的气体的温度,从而可增强气流对电控盒31内部和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如此,可使得电控盒31内部长期处于低温环境,还能降低湿度,从而可提升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而且,通过将预冷换热器40设于在预冷换热器40的进气口311处,还可使得经过预冷换热器40换热后的冷空气能够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进入电控盒31内,以降低安装内腔313内的温度,以大幅避免经过预冷换热器40换热后的冷空气流向他处,造成能源浪费,从而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同时,由于所述预冷换热器40与电控盒31间隔设置,预冷换热器40不与电控盒组件30直接接触,可降低预冷换热器40对电控盒组件30的拆装或转动等的影响,从而可提高电控盒组件30的可操作性;例如,在维修电控盒组件30时,不必拆装预冷换热器40,从而可提高电控盒组件30的维修便利性。
此外,通过将预冷换热器40设于在预冷换热器40的进气口311处,还可起到防水作用,如防止雨水反弹进入电控盒31内部;从而可取消电控盒31开口附近的挡水防水钣金,以使空气能直接对流进入电控盒31内,从而提高空气的流通性,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在所述散热风道11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40与进气口311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预冷距离d,所述预冷距离d大于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
可以理解的是,预冷距离d越大,预冷换热器40对电控盒组件30的拆装或转动等的影响越小,但经过预冷换热器40换热后的冷空气进入电控盒31内的量也越小。即是说,若预冷距离d过小,则不利于提高电控盒组件30的维修便利性;若预冷距离d过大,则会使经过预冷换热器40换热后的冷空气的外逃量过大。所以,所述预冷距离d可选为大于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
更为具体的,所述预冷距离d可选大于8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3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冷距离d大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2毫米。
进一步地,如图2和3所示,所述预冷换热器40安装在壳体10的侧壁上;或者,所述预冷换热器40安装在壳体10的底盘上,以使预冷换热器40与电控盒31间隔设置。
具体的,所述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预冷换热器40通过该安装支架安装壳体10的侧壁上或底盘上,以使预冷换热器40与电控盒31间隔设置。
在其他一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预冷换热器40设于所述安装内腔313内,且在所述安装内腔313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40设于功率模块32的上游,所述预冷换热器40用于降低流向功率模块32的气体的温度。
在该部分实施例中,具体的,当空调器室外机工作时,在散热风扇20的驱动下,外部环境的空气流入散热风道11,流入散热风道11的空气,部分经进气口311进入安装内腔313。同时预冷换热器40工作,以与流经预冷换热器40的空气进行换热以降低其温度,通过预冷换热器40的冷空气流向功率模块32等,从而可降低安装内腔313内的空气和功率模块32等的温度,从而增强气流对功率模块32和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
在该部分实施例中,通过将预冷换热器40设于安装内腔313内,可降低流向功率模块32的气体的温度,从而可增强气流对功率模块32和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
而且,通过将预冷换热器40设于安装内腔313内,还可避免经过预冷换热器40换热后的冷空气外流,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此外,通过将预冷换热器40设于在安装内腔313内,还可起到防水作用,如防止雨水反弹到功率模块32上;从而可取消电控盒31开口附近的挡水防水钣金,以使空气能直接对流进入电控盒31内,从而提高空气的流通性,降低噪音。
在该部分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预冷换热器40从进气口311处伸入安装内腔313内,所述预冷换热器40与电控盒31的盒壁间隔设置。如此,由于预冷换热器40与电控盒31的盒壁间隔设置,可降低预冷换热器40对电控盒组件30的拆装或转动的影响,从而可提高电控盒组件30的可操作性;例如,在维修电控盒组件30时,不必拆装预冷换热器40,从而可提高电控盒组件30的维修便利性。
在该部分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安装内腔313在进气口311的内侧具有一空置区,预冷换热器40可从进气口311处伸入安装内腔313内,并伸入至该空置区,以使所述预冷换热器40设于该空置区。在拆卸电控盒组件30时,可将电控盒组件30向远离预冷换热器40的方向滑动,以使预冷换热器40脱离安装内腔313;然后再进一步地拆卸电控盒组件30,或使电控盒组件30转动,以对电控盒组件30进行维修、检测等。
在该部分实施例中,具体的,可通过安装支架而将预冷换热器40安装在壳体10的侧壁或底盘上;其中,安装支架用于支撑预冷换热器40从进气口311处伸入安装内腔313内。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所述散热风道11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40倾斜设置。如此,可增大预冷换热器40的换热面积,从而可增强对进入安装内腔313的气体的冷却效果,从而可增强冷气流对电控盒31内和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来增大预冷换热器40的换热面积,如将预冷换热器40设置为V型换热器(如图7所示)或W型换热器,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预冷换热器40为翅片换热器。如此,至少可进一步地增大预冷换热器40的换热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流路既可以为一进一出的单流路结构,也可以为多进多出的并联多流路结构。具体的,可根据电控盒组件30的功率大小等来确定所需的制冷量,然后可根据该所需的制冷量和预冷换热器40的换热面积大小等来灵活调整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流路数。
在具体实施例中,既可以设置单独的冷媒流路系统来实现预冷换热器40的制冷;也可以借助于空调器的冷媒流路,即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可为空调器的冷媒流路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可为空调器的冷媒流路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其具体实现方式见下文。
通常情况下,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等,所述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压缩机50和室外换热器60,压缩机50和室外换热器60设于壳体10内。其中,压缩机50、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60依次相连构成冷媒回路。
如图9-11所示,所述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入口41室外换热器60的出口或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出口42与压缩机50的回气口连通,以实现使空调器的冷媒流路中的低温低压冷媒进入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流路中循环,以实现预冷换热器40的制冷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制冷时,空调器的冷媒流路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可以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流出,接着(部分)冷媒流向预冷换热器40,然后从预冷换热器40流出并流入压缩机50的回气口。当空调器制热时,空调器的冷媒流路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可从室外换热器60的出口流出,接着(部分)冷媒流向预冷换热器40,然后从预冷换热器40流出并流入压缩机50的回气口。
例如,当空调器为单冷型空调器时,压缩机50、室外换热器60、室内换热器依次相连构成冷媒回路,冷却件的冷媒入口41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出口42与压缩机50的回气口相连。当空调器工作时,压缩机50内的冷媒依次流经室外换热器60、室内换热器后,(部分)流向预冷换热器40,然后流入压缩机50的回气口,并以此循环;其中,流经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为低温低压的冷媒,并且冷媒在流经预冷换热器40时会与流入安装内腔313或流向功率模块32的空气换热以降低该空气的温度,进而增强气流对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
又如,如图9-11所示,当空调器为冷暖型空调器时,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四通阀80,四通阀80具有排气接口81、回气接口82、室内接口83和室外接口84,排气接口81与室内接口83和室外接口84中的其中一个连通,回气接口82与室内接口83和室外接口84中的另一个连通,排气接口81与压缩机50的排气口相连,回气接口82与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入口41相连,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出口42与压缩机50的回气口相连,室内接口83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室外接口84与室外换热器60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室外换热器60的第二端相连。
其中,当空调器制冷时,冷媒从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流出后流向预冷换热器40,也就是说,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为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当空调器制热时,冷媒从室外换热器60的第一端流出后流向冷却件,也就是说,室外换热器60的第一端为室外换热器60的出口。
当空调器制冷时,如图9-11所示,排气接口81切换至与室外接口84连通,回气接口82切换至与室内接口83连通;压缩机50内的冷媒依次流经排气接口81、室外接口84、室外换热器60、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室内接口83、回气接口82后(部分)流向预冷换热器40,然后流入压缩机50的回气口,并以此循环。其中,流经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为低温低压的冷媒,并且该冷媒在流经预冷换热器40时会与流入安装内腔313或流向功率模块32的空气换热以降低该空气的温度,进而增强气流对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
当空调器制热时,排气接口81切换至与室内接口83连通,回气接口82切换至与室外接口84连通,压缩机50内的冷媒依次流经排气接口81、室内接口83、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60的第二端、室外换热器60、室外换热器60的第一端、室外接口84、回气接口82后(部分)流向预冷换热器40,然后流入压缩机50的回气口,并以此循环;其中,流经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为低温低压的冷媒,并且该冷媒在流经预冷换热器40时会与流入安装内腔313或流向功率模块32的空气换热以降低该空气的温度,进而增强气流对电控盒组件30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11所示,空调器包括低压罐70,低压罐70的入口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或室外换热器60的出口相连,低压罐70的出口与压缩机50的回气口相连。其中,低压罐70可储存空调器的冷媒回路中的部分冷媒以调整冷媒回路中冷媒量,进而可使得空调器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入口41与低压罐70的入口相连,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出口42与低压罐70的出口相连。
由此,预冷换热器40可利用低压罐70的入口侧和出口侧之间的压损,从而保证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入口41和冷媒出口42之间的压损,从而有利于保证流经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的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预冷换热器40连接在低压罐70的入口侧,即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入口41合冷媒出口42均连接在低压罐70的入口侧。
由此,预冷换热器40可利用低压罐70的入口侧的压损,从而保证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42之间的压损,从而有利于保证流经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的流量。
例如,预冷换热器40串联在回气接口82与低压罐70的入口之间的流路上;或者,如图10所示,预冷换热器40并联在回气接口82与低压罐70的入口之间的部分流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预冷换热器40连接在低压罐70的出口侧,即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入口41合冷媒出口42均连接在低压罐70的出口侧。
由此,预冷换热器40可利用低压罐70的出口侧的压损,从而保证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入口41和冷媒出口42之间的压损,从而有利于保证流经预冷换热器40的冷媒的流量。
例如,预冷换热器40串联在低压罐70的出口与压缩机50的回气口之间的流路上;或者,如图11所示,预冷换热器40并联在低压罐70的出口与压缩机50的回气口之间的部分流路上。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低压罐70的入口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或室外换热器60的出口相连”有以下两种情况,例如,当空调器为单冷型空调器时,低压罐70的入口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相连,低压罐70的出口与压缩机50的回气口相连。又如,如图9-11所示,当空调器为冷暖型空调器时,回气接口82与低压罐70的入口相连,低压罐70的出口与压缩机50的回气口相连。当空调器制冷时,回气接口82切换至与室内接口83相连,此时低压罐70的入口通过回气接口82和室内接口83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相连;当空调器制热时,回气接口82切换至与室外接口84相连,此时低压罐70的入口通过回气接口82和室外接口84与室外换热器60的出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壳体10上设有电控安装孔14,所述电控盒组件30可转动地安装在电控安装孔14处;或者,
所述电控盒组件30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控安装孔14处。
具体的,所述电控安装孔14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即散热风道11的侧壁)上。
如此,可便于对电控盒组件30进行维修、检测等。
可选地,在所述进气口311处设有进气格栅。
可选地,在所述出气口312处设有出气格栅。
可选地,如图5-7所示,所述电控盒组件30还包括散热件33,所述散热件33设于电控盒31上,以用于对功率模块32等进行散热。
可选地,所述电控盒31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散热件33设在电控盒31的外侧且邻近散热风扇20的旋转轴线设置。
由此,通过将散热件33设在电控盒31的外侧,可使得散热件33直接与散热风道11内的气流接触,从而有利于增强散热件33与散热风道11内气流的换热效果,进而增强对电控盒31的功率模块32的散热效果;同时,散热风道11的邻近散热风扇20旋转轴线处的风量大,通过将散热件33邻近散热风扇20的旋转轴线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散热件33与散热风道11内气流的换热效果,进而增强对电控盒31的功率模块32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散热风道;
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
电控盒组件,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和功率模块,所述电控盒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安装内腔,所述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以及
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进气口处,且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电控盒间隔设置,所述预冷换热器用于降低进入所述安装内腔的气体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电控盒间隔设置时,在所述散热风道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进气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预冷距离,所述预冷距离大于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风道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倾斜设置;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为V型换热器或W型换热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流路为一进一出的单流路结构;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流路为多进多出的并联多流路结构。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换热器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或者,所述预冷换热器安装在壳体的底盘上。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或者,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用于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低压罐,所述低压罐的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低压罐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
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所述低压罐的入口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低压罐的出口连通;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连接在所述低压罐的入口侧;或者,
所述预冷换热器连接在所述低压罐的出口侧。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控安装孔,所述电控盒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电控安装孔处;或者,
所述电控盒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控安装孔处。
10.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散热风道;
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
电控盒组件,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和功率模块,所述电控盒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安装内腔,所述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以及
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内腔内,且在所述安装内腔内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预冷换热器设于所述功率模块的上游,所述预冷换热器用于降低流向所述功率模块的气体的温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内腔在所述进气口的内侧具有一空置区,所述预冷换热器自所述进气口处伸入至所述空置区;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电控盒的盒壁间隔设置。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内机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CN201921159197.8U 2019-07-22 2019-07-22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0320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9197.8U CN210320359U (zh) 2019-07-22 2019-07-22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9197.8U CN210320359U (zh) 2019-07-22 2019-07-22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0359U true CN210320359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5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9197.8U Active CN210320359U (zh) 2019-07-22 2019-07-22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035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817A (zh) * 2020-08-26 2022-03-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WO2022042597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WO2022042563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CN115342445A (zh) * 2022-08-23 2022-11-15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WO2024045297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整体式空调器
US11982459B2 (en) 2020-08-26 2024-05-14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control box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817A (zh) * 2020-08-26 2022-03-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WO2022042597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WO2022042563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US11982459B2 (en) 2020-08-26 2024-05-14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control box
CN115342445A (zh) * 2022-08-23 2022-11-15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WO2024045297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整体式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035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8954562B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432016U (zh) 台式便携半导体制冷空调
CN207340352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
CN203467116U (zh) 机柜空调系统
CN103476231B (zh) 机柜空调系统
CN21098012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112004374A (zh) 一种机柜空调
CN103500000A (zh)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08079549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09472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529516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2179669U (zh) 散热换热器及半导体换热器及半导体空调
CN203520288U (zh)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111442444A (zh) 半导体空调器
CN111397422A (zh) 散热换热器及半导体换热器及半导体空调
CN21390127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3901277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390128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4592647U (zh) 便于散热的服务器机柜
CN220793300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390127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2081526U (zh) 半导体空调器
CN218163401U (zh) 结合露点间接蒸发蓄冷的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
CN21655743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