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3223A - 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3223A
CN114573223A CN202111460614.4A CN202111460614A CN114573223A CN 114573223 A CN114573223 A CN 114573223A CN 202111460614 A CN202111460614 A CN 202111460614A CN 114573223 A CN114573223 A CN 114573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portion
glass plate
breaking
pressing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06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柿木浩
茗原贵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73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3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2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 C03B33/023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the sheet or ribbon being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 C03B33/033Apparatus for opening score lines in glass she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玻璃板的折断装置(1)具备:保持构件(2),其对沿着产品部(Ga)与非产品部(Gb)的边界在上表面(Gs)侧形成有刻划线(S)的玻璃板(G)进行保持;折断构件(3),其从下表面(Gt)侧对玻璃板进行推压以将其沿着刻划线折断;以及回收构件(4),其对伴随折断而与产品部分断开的非产品部进行回收,保持构件具有从上表面侧按压非产品部的第二按压部(8a),回收构件具有从上表面侧吸附非产品部的吸附垫(4a),从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二按压部与非产品部接触的第一接触区域(A1)的宽度(W1)、和吸附垫与非产品部接触的第二接触区域(A2)的宽度(W2)重叠。

Description

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玻璃板的制造工序通常包括从作为产品玻璃板的原材的玻璃板分断出对产品而言不需要的部位(以下,表述为非产品部)、进而将分断后的非产品部废弃的工序。作为执行该工序的方式的一例,可举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式。
在该文献所公开的方式中,首先,对于沿着之后成为产品玻璃板的部位(以下,表述为产品部)与非产品部的边界形成有刻划线的玻璃板,沿着刻划线将该玻璃板折断。之后,为了将伴随折断而与产品部分断开的非产品部进行废弃,对该非产品部进行回收。
在执行上述方式时,使用图12以及图13所示那样的折断装置100。需要说明的是,图12示出玻璃板G的折断前的状态,图13示出折断后的状态。折断装置100具备:保持构件200,其对沿着产品部Ga与非产品部Gb的边界而在上表面Gs侧形成有刻划线S的玻璃板G进行保持;折断构件300,其从下表面Gt侧对保持于保持构件200的玻璃板G进行推压,由此对刻划线S的形成部作用弯曲应力,将玻璃板G沿着刻划线S折断;以及回收构件400,其对伴随由折断构件300进行的折断而与产品部Ga分断开的非产品部Gb进行回收。
保持构件200具备:第一载置台500及第二载置台600,其分别从下表面Gt侧对玻璃板G的产品部Ga及非产品部Gb进行支承;以及第一按压构件700及第二按压构件800,其分别从上表面Gs侧对产品部Ga及非产品部Gb进行按压。折断构件300能够沿着玻璃板G的厚度方向(Z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在两载置台500、600相互之间对玻璃板G进行推压。回收构件400为了回收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而具备对该非产品部Gb的上表面Gs进行吸附的吸附垫900。
第一按压构件700以及第二按压构件800分别沿着刻划线S延伸的方向(Y方向)形成为长条。吸附垫900在回收构件400中设置有多个,多个吸附垫900沿着刻划线S延伸的方向排列。
第二按压构件800和各吸附垫900均从上表面Gs侧与玻璃板G的非产品部Gb接触,在两者800、900之间,与非产品部Gb接触的区域的位置不同。详细来说,在从刻划线S延伸的方向观察时(从Y方向观察时),第二按压构件800与非产品部Gb接触的接触区域A1(图12中由粗线显示)、和吸附垫900与非产品部Gb接触的接触区域A2(图13中由粗线显示)位于在非产品部Gb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横向排列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接触区域A2位于比接触区域A1靠近刻划线S(靠近产品部Ga与非产品部Gb的边界)的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54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使用了上述的折断装置100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玻璃板G中的非产品部Gb的宽度(沿着X方向的尺寸)较窄时,容易发生玻璃板G的折断不良。这是因为,由于上述的接触区域A1与接触区域A2位于在非产品部Gb的宽度方向上横向排列的位置的关系,在非产品部Gb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在非产品部Gb上难以确保接触区域A1和接触区域A2这双方。
鉴于上述情况,应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在通过折断从玻璃板分断非产品部时,即使在非产品部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折断不良的发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具备:保持构件,其对沿着产品部与非产品部的边界在一面侧形成有刻划线的玻璃板进行保持;折断构件,其从另一面侧对保持于保持构件的玻璃板进行推压,从而对刻划线的形成部作用弯曲应力,将玻璃板沿着刻划线折断;以及回收构件,其对伴随由折断构件进行的折断而与产品部分断开的非产品部进行回收,保持构件具有为了保持玻璃板而对非产品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回收构件具有为了回收非产品部而对非产品部进行吸附的吸附部,按压部和吸附部这两者构成为从玻璃板的同一面侧与非产品部接触,其特征在于,玻璃板的折断装置构成为,在从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时,按压部与非产品部接触的第一接触区域的宽度、和吸附部与非产品部接触的第二接触区域的宽度重叠。
本装置构成为,在从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时,按压部与非产品部接触的第一接触区域的宽度、和吸附部与非产品部接触的第二接触区域的宽度重叠。通过像这样两接触区域的宽度重叠,从而即使在非产品部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非产品部上容易地确保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这双方。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折断不良的发生。并且,由于能够防止折断不良的发生,因此也能够避免玻璃板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的是,保持构件具有多个按压部,回收构件具有多个吸附部。
这样的话,保持构件具有多个按压部,从而与例如保持构件具有长条(沿着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而呈长条)的单一的按压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与按压部相关的成本。另外,按压部和吸附部分别存在多个,从而即使当例如在特定的按压部、吸附部产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仅更换该按压部、吸附部即可。因此,也能够削减设备成本、维护成本。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的是,在从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时,在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之中,宽度相对窄的区域的整个宽度收纳于宽度相对宽的区域的宽度内。
这样的话,由于宽度相对较窄的区域的整个宽度收纳于宽度相对较宽的区域的宽度内,因此即使在非产品部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折断不良的发生。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的是,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沿着刻划线延伸的方向交替地排列。
这样的话,能够使由按压部进行的非产品部的按压、以及由吸附部进行的非产品部的吸附稳定。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保持工序,在该保持工序中,对沿着产品部与非产品部的边界在一面侧形成有刻划线的玻璃板进行保持;折断工序,在执行保持工序的过程中,在该折断工序中,从另一面侧对玻璃板进行推压,从而对刻划线的形成部作用弯曲应力,将玻璃板沿着刻划线折断;以及回收工序,在执行折断工序后,在该回收工序中,对伴随折断而与产品部分断开的非产品部进行回收,在保持工序中,为了保持玻璃板而对非产品部进行按压,在回收工序中,为了回收非产品部而对非产品部进行吸附,使保持工序中的非产品部的按压、以及回收工序中的非产品部的吸附针对非产品部的同一表面进行,其特征在于,在从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时,非产品部中的在保持工序中被按压的区域的宽度与非产品部中的在回收工序中被吸附的区域的宽度重叠。
根据本方法,能够得到与关于上述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所说明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通过折断从玻璃板分断非产品部时,即使在非产品部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也能够防止折断不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玻璃板的折断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玻璃板的折断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玻璃板的折断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接触区域~第三接触区域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在玻璃板的折断装置的变形例中从下方观察第二按压部以及吸附垫时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11是示出变形例中的第一接触区域~第三接触区域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以往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以往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折断装置;
2...保持构件;
3...折断构件;
4...回收构件;
4a...吸附垫;
8a...第二按压部;
A1...第一接触区域;
A2...第二接触区域;
G...玻璃板;
Ga...产品部;
Gb...非产品部;
Gs...上表面;
Gt...下表面;
P1...保持工序;
P2...折断工序;
P3...回收工序;
S...刻划线;
W1...第一接触区域的宽度;
W2...第二接触区域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参照的各附图中显示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是相互正交的方向。
<玻璃板的折断装置>
图1所示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1(以下,简单表述为折断装置1)是如下那样的装置:对沿着产品部Ga与非产品部Gb的边界形成有刻划线S的玻璃板G进行折断而分断出两部分Ga、Gb,并且对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进行回收以用于废弃(参照图6以及图9)。需要说明的是,产品部Ga是之后成为产品玻璃板的部位,非产品部Gb是被废弃的部位。
折断装置1具备:保持构件2,其对在上表面Gs侧形成有刻划线S的玻璃板G进行保持;折断构件3,其从下表面Gt侧对保持于保持构件2的玻璃板G进行推压,从而将其沿着刻划线S折断;以及回收构件4,其对伴随由折断构件3进行的折断而与产品部Ga分断开的非产品部Gb进行回收。
作为折断的对象的玻璃板G呈矩形,刻划线S以与玻璃板G所呈的矩形的一边平行的方式形成为直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Y方向形成)。玻璃板G的厚度例如为2mm以下,优选为0.2mm~0.7mm。玻璃板G的非产品部Gb的宽度(沿着X方向的尺寸)例如为45mm以下,优选为35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另一方面,若玻璃板G的非产品部Gb的宽度过窄,则折断变得困难,因此玻璃板G的非产品部Gb的宽度的下限优选为15mm以上。
保持构件2具备:第一支承构件5及第二支承构件6,其分别从下表面Gt侧对玻璃板G的产品部Ga及非产品部Gb进行支承;以及第一按压构件7及第二按压构件8,其分别从上表面Gs侧对产品部Ga及非产品部Gb进行按压。保持构件2利用第一支承构件5和第一按压构件7将产品部Ga在厚度方向上夹持,并且利用第二支承构件6和第二按压构件8将非产品部Gb在厚度方向上夹持,由此能够对玻璃板G以平置姿态进行保持(参照图5)。
在此,作为第一支承构件5以及第二支承构件6,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支承台状的构件,例如也可以使用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辊式输送机等)。若举出具体例,可以将搬运方向设为X方向,将第二支承构件6设为相对上游侧的输送机,将第一支承构件5设为相对下游侧的输送机。在该情况下,通过两输送机,以刻划线S位于折断构件3的上方的方式将玻璃板G搬入折断装置1,并且通过下游侧的输送机,将分断后的产品部Ga从折断装置1搬出。或者也可以是,将搬运方向设为X方向,将第二支承构件6设为相对下游侧的输送机,将第一支承构件5设为相对上游侧的输送机。或者,也可以将搬运方向设为Y方向。
第一按压构件7以及第二按压构件8能够如图1中由箭头所示那样分别沿着上下方向(Z方向)移动。并且,两按压构件7、8成为伴随向下方的移动而分别对产品部Ga以及非产品部Gb进行按压的结构。
第一按压构件7具有与产品部Ga的上表面Gs接触而直接按压该产品部Ga的部位即第一按压部7a。同样地,第二按压构件8具有与非产品部Gb的上表面Gs接触而直接按压该非产品部Gb的部位即第二按压部8a。第一按压部7a以及第二按压部8a分别形成为中心线沿Y方向延伸的圆柱状。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例如两按压部7a、8a也可以形成为四棱柱状。第一按压部7a以及第二按压部8a由弹性构件构成,受到外力而能够弹性变形。作为第一按压部7a以及第二按压部8a的材质,能够采用例如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海绵。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由刷子构成第一按压部7a以及第二按压部8a。
回收构件4具有作为吸附部的吸附垫4a,该吸附垫4a与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的上表面Gs接触而对该非产品部Gb进行吸附。该吸附垫4a的吸附面呈圆形。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吸附面也可以呈四边形、多边形、椭圆形等。吸附垫4a能够如图1中由箭头所示那样沿着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向(以下,表述为倾斜方向)移动。并且,吸附垫4a成为在沿着该倾斜方向向下方移动后对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进行吸附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倾斜方向与上下方向所呈的角度优选为1°~30°,更优选为1.5°~15°,最优选为2°~10°。作为吸附垫4a的与非产品部Gb接触的部位的材质,例如能够采用聚氨酯。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那样使吸附垫4a沿着倾斜方向移动的理由如下。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成为端部(与分断后的产品部Ga相邻的端部)被折断构件3抬起的状态(参照图7)。并且,利用吸附垫4a对处于该状态的非产品部Gb进行吸附。因此,如果在使伴随抬起而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了的非产品部Gb的上表面Gs、与吸附垫4a的吸附面尽可能平行的状态下使吸附垫4a与非产品部Gb接触,则有利于顺畅的吸附。
在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吸附垫4a也可以不是非得能够沿着上述的倾斜方向移动。例如,吸附垫4a也可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上述的第二按压构件8以及吸附垫4a这两者搭载于共用的移动机构9。移动机构9能够沿着XZ平面自如地移动。移动机构9具有利用吸附着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的吸附垫4a而将该非产品部Gb搬运至废弃用的输送机(省略图示)的功能。
折断构件3沿着Y方向形成为长条,并且配置于第一支承构件5与第二支承构件6彼此之间。折断构件3能够如图1中由箭头所示那样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并且,折断构件3成为伴随向上方的移动而对玻璃板G中的刻划线S的形成部作用弯曲应力、从而将玻璃板G折断的结构。
折断构件3具有与玻璃板G的下表面Gt接触而直接推压该玻璃板G的推压面、以及在推压面的两侧倾斜的一对倾斜面。推压面以夹着刻划线S而横跨产品部Ga和非产品部Gb的状态与玻璃板G的下表面Gt接触。推压面的宽度(沿着X方向的尺寸)优选为3mm~15mm。另外,推压面与倾斜面所呈的角度优选为30°~50°。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二按压部8a以及吸附垫4a分别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按压部8a和多个吸附垫4a沿着Y方向交替地排列。第二按压部8a和吸附垫4a这两者能够相互独立地移动(上下移动)。在多个第二按压部8a相互之间,沿着Y方向的长度不均匀,但也可以均匀。由此,相邻的吸附垫4a、4a彼此的间隔也不均匀,但也可以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那样使多个第二按压部8a相互之间沿着Y方向的长度不均匀的目的如下。作为折断的对象的玻璃板G具有对应于各种规格尺寸(例如,G8尺寸、G8.5尺寸等)的产品部Ga。并且,其目的在于,即使在作为折断的对象的玻璃板G具有对应于任一规格尺寸的产品部Ga的情况下,也不是使吸附垫4a而是使第二按压部8a与该玻璃板G的Y方向上的端部接触。
在此,如上所述,第二按压部8a设置有多个,另一方面,第一按压部7a是沿着Y方向形成为长条的单一构件。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一按压部7a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
图4示出从上方俯视玻璃板G时的状态。该图中标注斜线表示的各区域是第二按压部8a按压非产品部Gb时两者8a、Gb接触的第一接触区域A1、吸附垫4a吸附非产品部Gb时两者4a、Gb接触的第二接触区域A2、以及第一按压部7a按压产品部Ga时两者7a、Ga接触的第三接触区域A3。第一接触区域A1~第三接触区域A3均是存在于玻璃板G的上表面Gs上的区域。
根据上述的多个第二按压部8a与多个吸附垫4a的排列,第一接触区域A1与第二接触区域A2沿着刻划线S延伸的方向(Y方向)交替地排列配置。另一方面,根据上述的第一按压部7a的结构,第三接触区域A3沿着刻划线S延伸的方向而成为长条的单一的区域。
第一接触区域A1是大致矩形的区域。这是因为,在第二按压部8a按压非产品部Gb时,第二按压部8a所呈的圆柱的下部伴随与非产品部Gb的上表面Gs的接触而平坦地变形(弹性变形)。基于同样的理由,关于第三接触区域A3也是大致矩形的区域。另一方面,第二接触区域A2是大致圆形的区域。这是因为,吸附垫4a的吸附面呈圆形。
在从刻划线S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二接触区域A2的宽度W2比第一接触区域A1的宽度W1宽。并且,第一接触区域A1的整个宽度(宽度W1)收纳于第二接触区域A2的宽度W2内。为了满足本条件,对第二按压部8a以及吸附垫4a的尺寸、配置进行调节。
在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多个第二按压部8a与多个吸附垫4a的排列中,第二按压部8a与吸附垫4a也可以不交替地排列。换句话说,也可以在排列的一部分处第二按压部8a连续,还可以在排列的一部分处吸附垫4a连续。并且,第一接触区域A1的宽度W1与第二接触区域A2的宽度W2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同本实施方式相反,还可以是宽度W1与宽度W2相等。此外,两接触区域A1、A2中的一方的区域的整个宽度不是必须收纳于另一方的区域的宽度内,只要两接触区域A1、A2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上重叠即可。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使用了上述的折断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制造方法包括保持工序P1(图5)、折断工序P2(图6)、以及回收工序P3(图7~图9)。
如图5所示,在保持工序P1中,利用保持构件2对形成有刻划线S的玻璃板G进行保持。具体地说,使第一按压构件7以及第二按压构件8分别向下方移动,伴随于此,分别从上表面Gs侧对处于由第一支承构件5以及第二支承构件6支承着下表面Gt的状态的玻璃板G的产品部Ga以及非产品部Gb进行按压。由此,将玻璃板G以平置姿态保持。需要说明的是,刻划线S在保持工序的执行前通过轮式切割机、激光照射等形成于玻璃板G。
如图6所示,在折断工序P2中,从下表面Gt侧推压玻璃板G而将其沿着刻划线S折断。具体地说,在由保持构件2保持着玻璃板G的状态下,使折断构件3向上方移动,伴随于此,将玻璃板G中的刻划线S的形成部抬起。由此,刻划线S的形成部以上表面Gs侧变得凸出的方式变形,伴随变形而在该形成部作用弯曲应力。通过该弯曲应力的作用,刻划线S中包含的垂直裂缝(Median Crack)沿玻璃板G的厚度方向进展,从而玻璃板G被分断为产品部Ga和非产品部Gb。
如图7所示,在回收工序P3中,首先,作为将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回收以用于废弃的准备,利用吸附垫4a对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进行吸附。具体地说,在使吸附垫4a向下方移动而使吸附垫4a的吸附面与非产品部Gb的上表面Gs接触后,利用负压使非产品部Gb吸附于吸附垫4a。需要说明的是,由吸附垫4a进行的非产品部Gb的吸附优选在维持着由折断构件3进行的非产品部Gb的端部(与产品部Ga相邻的端部)的抬起、以及由第二按压构件8进行的非产品部Gb的按压的状态下进行。其目的在于,防止因分断后的产品部Ga与非产品部Gb的接触而导致产品部Ga的品质降低。此时,吸附于吸附垫4a的非产品部Gb成为其上表面Gs倾斜的状态。
在上述的由吸附垫4a进行的非产品部Gb的吸附结束后,接下来,如图8所示,使第二按压构件8向上方移动,伴随于此,解除由该第二按压构件8进行的非产品部Gb的按压。需要说明的是,在解除该按压时,也优选维持由折断构件3进行的非产品部Gb的端部的抬起。
在上述的由第二按压构件8进行的非产品部Gb的按压的解除结束后,接下来,如图9所示,使移动机构9向上方移动,伴随于此,对分断后的非产品部Gb进行回收。回收后的非产品部Gb在通过移动机构9搬运至废弃用的输送机后,通过该输送机向废弃场所搬运以进行废弃。另一方面,分断后的产品部Ga在进行了清洗、检查等后成为产品玻璃板。以上,本制造方法结束。
以下,对根据上述的折断装置1以及制造方法所得到的主要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折断装置1以及制造方法中,从刻划线S延伸的方向(Y方向)观察时,第二按压部8a与非产品部Gb接触的第一接触区域A1的宽度W1、和吸附垫4a与非产品部Gb接触的第二接触区域A2的宽度W2重叠。通过这样两接触区域A1、A2的宽度W1、W2重叠,从而即使在非产品部Gb的宽度(沿着X方向的尺寸)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非产品部Gb上容易地确保第一接触区域A1和第二接触区域A2这双方。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玻璃板G的折断不良的发生。
在此,对于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折断装置1以及制造方法,也可以应用图10以及图11所示那样的变形例。图10是示出从下方观察第二按压部8a以及吸附垫4a时的状态的仰视图。如该图所示,也可以取代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第二按压部8a和多个吸附垫4a,而使用沿着Y方向形成为长条的单一的第二按压部8a和多个吸附垫4a。在该变形例中,在第二按压部8a形成有与吸附垫4a的数目相同的数目的贯通孔8aa(上下贯通第二按压部8a的贯通孔)。从Z方向观察时,贯通孔8aa的开口面积比吸附垫4a大一圈。成为吸附垫4a在该贯通孔8aa内上下移动的结构。在该变形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接触区域A1的宽度W1与第二接触区域A2的宽度W2的大小关系同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宽度W1>宽度W2),并且第二接触区域A2的整个宽度(宽度W2)收纳于第一接触区域A1的宽度W1内。

Claims (5)

1.一种玻璃板的折断装置,其具备:
保持构件,其对沿着产品部与非产品部的边界在一面侧形成有刻划线的玻璃板进行保持;
折断构件,其从另一面侧对保持于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玻璃板进行推压,从而对所述刻划线的形成部作用弯曲应力,将所述玻璃板沿着所述刻划线折断;以及
回收构件,其对伴随由所述折断构件进行的折断而与所述产品部分断开的所述非产品部进行回收,
所述保持构件具有为了保持所述玻璃板而对所述非产品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
所述回收构件具有为了回收所述非产品部而对所述非产品部进行吸附的吸附部,
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吸附部这两者构成为从所述玻璃板的同一面侧与所述非产品部接触,
所述玻璃板的折断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板的折断装置构成为,在从所述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按压部与所述非产品部接触的第一接触区域的宽度、和所述吸附部与所述非产品部接触的第二接触区域的宽度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具有多个所述按压部,
所述回收构件具有多个所述吸附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接触区域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域之中,宽度相对窄的区域的整个宽度收纳于宽度相对宽的区域的宽度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折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区域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域沿着所述刻划线延伸的方向交替地排列。
5.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保持工序,在该保持工序中,对沿着产品部与非产品部的边界在一面侧形成有刻划线的玻璃板进行保持;
折断工序,在执行所述保持工序的过程中,在该折断工序中,从另一面侧对所述玻璃板进行推压,从而对所述刻划线的形成部作用弯曲应力,将所述玻璃板沿着所述刻划线折断;以及
回收工序,在执行所述折断工序后,在该回收工序中,对伴随折断而与所述产品部分断开的所述非产品部进行回收,
在所述保持工序中,为了保持所述玻璃板而对所述非产品部进行按压,
在所述回收工序中,为了回收所述非产品部而对所述非产品部进行吸附,
使所述保持工序中的所述非产品部的按压以及所述回收工序中的所述非产品部的吸附针对所述非产品部的同一表面进行,
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刻划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时,所述非产品部中的在所述保持工序中被按压的区域的宽度与所述非产品部中的在所述回收工序中被吸附的区域的宽度重叠。
CN202111460614.4A 2020-12-02 2021-12-01 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45732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00333A JP7492680B2 (ja) 2020-12-02 2020-12-02 ガラス板の折割装置およ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JP2020-200333 2020-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3223A true CN114573223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9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0614.4A Pending CN114573223A (zh) 2020-12-02 2021-12-01 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92680B2 (zh)
CN (1) CN1145732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86357B1 (ko) * 2022-08-02 2023-01-09 최호림 유리 절단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9104B1 (ko) 2008-07-16 2010-05-2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평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절단 장치
JP6838373B2 (ja) 2016-12-02 2021-03-03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板ガラスの折割装置
JP6792824B2 (ja) 2017-03-16 2020-12-0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板ガラスの折割装置
JP7276654B2 (ja) 2019-04-22 2023-05-18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88082A (ja) 2022-06-14
JP7492680B2 (ja) 2024-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9830B1 (ko) 박판 유리의 꺾음 절단 장치 및 꺾음 절단 방법
KR101152221B1 (ko) 보호시트 분리방법 및 보호시트 분리장치
WO2002057192A1 (fr) Separateur et systeme de separation
JP5210409B2 (ja) ブレイク装置
CN110248903B (zh) 板状玻璃的制造方法及板状玻璃的折断装置
KR102205577B1 (ko) 접합 기판의 브레이크 방법
CN110023255B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的折断装置
KR20140093993A (ko) 판유리 할단장치, 판유리 할단방법, 판유리 제작방법 및 판유리 할단시스템
KR100924290B1 (ko) 취성재료기판의 브레이크 방법, 그 장치 및 가공장치
JP5981791B2 (ja) 脆性材料基板のブレイク装置
JP5228852B2 (ja) 基板の分割方法および基板の分割装置
CN114573223A (zh) 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JP6085384B2 (ja) 脆性材料基板のブレイク装置
JP2017100926A (ja) 分断装置
CN114716141A (zh) 一种玻璃切割掰片机
CN106316089B (zh) 基板分割装置及基板分割方法
TWI458690B (zh) Method of breaking the substrate
KR20180069676A (ko) 기판 절단 장치
JP7336071B2 (ja) 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07151091B (zh) 划片设备
KR20150022638A (ko) 기판 분단 장치
KR101796057B1 (ko) 기판절단장치
JP2009083079A (ja) 貼合せ基板の分断装置および貼合せ基板の分断方法
CN117500764A (zh) 板玻璃的制造方法、板玻璃的制造装置以及板玻璃
JP2005247599A (ja) 板ガラス切断方法および板ガラス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