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2308A - 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2308A
CN114572308A CN202011370627.8A CN202011370627A CN114572308A CN 114572308 A CN114572308 A CN 114572308A CN 202011370627 A CN202011370627 A CN 202011370627A CN 114572308 A CN114572308 A CN 114572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body structure
battery
side member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06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立胁正章
安井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06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2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2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2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9Means for mounting load bear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在不会导致连结杆那样的部件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实现拖曳臂向车体安装的安装刚性的提高。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具有:左右一对侧梁(18、20),它们沿前后方向延伸;左右一对托架(42),它们设置于侧梁(18、20),以便经由衬套(44)将左右一对拖曳臂(46)的基端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电池支承框架(68),其配置在左右一对侧梁(18、20)之间且固定于侧梁(18、20),以便支承电池(62),电池支承框架(68)包括电池支承梁(68B),该电池支承梁(68B)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其各端部处与对应的托架(42)结合。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后悬架装置包括拖曳臂的形式的电动车辆的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后悬架装置,已知以下这样的后悬架装置: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上分别安装有被称为柔度围罩的左右一对围罩,左右一对拖曳臂的基端经由衬套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各托架。在该后悬架装置中,为了实现拖曳臂向车体(后侧框架)安装的安装刚性的提高,已知有通过连结杆将左右托架彼此连结来提高托架的弯曲刚性的后悬架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86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后悬架装置中,由于需要新增的连结杆,因此部件数量增加,成本变高。此外,需要连结杆的配置空间。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中,在不会导致连结杆那样的部件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实现拖曳臂向车体安装的安装刚性的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具有:左右一对侧梁18、20,它们沿车体12的前后方向延伸;左右一对托架42,它们设置于所述侧梁,以便经由衬套44将左右一对拖曳臂46的基端支承为能够转动;大致矩形的电池搭载面板66,其搭载电池62;以及电池支承框架68,其形成为安装于所述电池搭载面板的外周围的大致四边框状,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之间,且固定于所述侧梁,所述电池支承框架包括电池支承梁68B,该电池支承梁68B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其各端部处与对应的所述托架结合。
根据该结构,在不会导致连结杆那样的部件的数量的增加的情况下,托架的弯曲刚性提高,伴随于此,拖曳臂向车体安装的安装刚性提高。
在上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中,优选地,各侧梁包括侧边梁14和与所述侧边梁的后端连接的后侧梁26,所述后侧梁包括随着从前端靠向后方而立起的上弯部26B,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上弯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托架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高,因此与拖曳臂的配置位置无关,容易确保托架的弯曲刚性,拖曳臂向车体安装的安装刚性提高。
在上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中,优选地,所述托架在所述上弯部的下端附近具有支承所述衬套的中心轴45的衬套支承部83、84A,在比所述衬套支承部更靠所述车体的后侧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电池支承梁结合的结合部82D。
根据该结构,抑制了托架的弯曲刚性的降低,拖曳臂向车体安装的安装刚性提高。
在上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中,优选地,各托架具有左右方向内侧的内侧部件82及左右方向外侧的外侧部件84作为单独的部件,以支承沿大致左右方向延伸的所述衬套的中心轴45的左右的轴端,所述内侧部件及所述外侧部件分别与所述侧梁接合,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电池支承梁连结。
根据该结构,不会使拖曳臂向车体安装的安装刚性降低,能够实现托架的小型轻量化。
在上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中,优选地,所述内侧部件包括箱形截面形状部,在所述箱形截面形状部处支承所述衬套的所述中心轴。
根据该结构,中心轴的支承刚性变高。
在上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中,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具有:后横梁24,其将左右的所述后侧梁彼此连结;以及连结部件78,其在左右中间部将所述电池支承梁和所述后横梁彼此连结。
根据该结构,车体后部的扭转刚性提高。
在上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中,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具有扭力梁52,该扭力梁52沿左右方向延伸,将所述左右一对拖曳臂彼此连结,所述连结部件包括从所述车体的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扭力梁重叠的部分R。
根据该结构,不会使拖曳臂向车体安装的安装刚性降低,电池的前后方向的配置空间扩大。
在上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中,优选地,各后侧梁具有在从所述车体的下侧的仰视观察时从与所述侧边梁接合的接合部向左右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所述电池支承框架具有进入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梁的所述倾斜部之间的部分,所述电池配置在所述电池支承框架进入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梁的所述倾斜部之间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电池的可搭载量增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机动车的车体结构,不会导致连结杆那样的部件数量的增加,而拖曳臂向车体安装的安装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车体结构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车体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仰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车体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车体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电动汽车;
12:车体;
14:侧边梁;
16:中间横梁;
18:前侧梁;
20:前横梁;
22:支架;
24:前轮;
26:后侧梁;
26A:后部;
26B:上弯部;
28:后端横梁;
30:后横梁;
34:地板面板;
40:侧梁;
42:托架;
44:衬套;
44A:内筒;
44B:外筒;
44C:橡胶部;
45:中心轴;
46:拖曳臂;
48:后轮;
50:弹簧保持架;
52:扭力梁;
54:后轮罩;
54A:弯曲部;
60:电源装置;
62:电池;
64:电池支承结构;
66:电池搭载面板;
66A:底板;
68:框架部件;
68A:前部部件;
68B:后部部件(电池支承梁);
68C:侧部部件;
68D:后部倾斜部件;
72:前部托架;
74:螺栓;
76:后部托架;
77:螺栓;
78:连结部件;
79:螺栓;
82:内侧部件;
82A:外侧板材;
82B:内侧板材;
82D:贯通孔;
83:螺母;
84:外侧部件;
84A:轴支承孔;
86:连结用托架;
88: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动汽车10具有以下部分作为构成车体12的骨架的部件:左右的侧边梁14,它们沿前后方向延伸;中间横梁16,其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包括接合在各侧边梁14的前端附近的左右端;左右的前侧梁18,它们包括与中间横梁16接合的后端,比中间横梁16向前方延伸;以及前横梁20,其包括与各前侧梁18的前端接合的左右端。各前横梁20的后端附近通过左右的支架22而与对应的侧边梁14的前端接合。
各前侧梁18通过前悬架装置(未图示)支承左右的前轮24。
电动汽车10还具有以下部分作为构成车体12的骨架的部件:左右一对后侧梁26,它们沿前后方向延伸,包括与对应侧的侧边梁14的后端接合的前端;后端横梁28,其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各后侧梁26的后端接合;以及后横梁30,其沿左右方向延伸,包括与各后侧梁26的中间部接合的左右端。
将左右的侧边梁14及左右的后侧梁26分别统称为侧梁40。
各后侧梁26为了使包括与后端横梁28接合的后端的后部26A位于比后轮车轴(未图示)靠上方的位置,而包括随着从前端靠向后方而立起且从与侧边梁14接合的接合部(前端部)向左右方向内侧倾斜的上弯部26B。
在左右的侧边梁14之间安装有地板面板34(参照图2)。如图2所示,后横梁30还与地板面板34的下表面接合。
在各侧梁40的后侧梁26上安装有左右一对托架42。各托架42通过衬套44将后悬架的左右一对拖曳臂46的基端支承为能够转动。在各拖曳臂46的自由端安装有左右的后轮48。在各拖曳臂46上安装有支承悬架弹簧(未图示)的下端的左右一对弹簧保持架50。左右的拖曳臂46及左右的弹簧保持架50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扭力梁52彼此连结。在各后侧梁26的外侧部安装有左右一对后轮罩54。
如图4中的假想线所示,后轮罩54包括沿后轮48(参照图1)的外周弯曲成大致半圆形的弯曲部54A。后侧梁26的上弯部26B沿着弯曲部54A立起。
在左右的侧边梁14之间安装有电源装置60。电源装置60包括用于将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多个电池(二次电池组)62安装于车体12的电池支承结构64。
电池支承结构64具有在底板66A上搭载有多个电池62的大致矩形的电池搭载面板66。在电池搭载面板66的外周围安装有框架部件68。框架部件68位于构成侧梁40的一部分的左右的侧边梁14之间,形成为包括以下部分的大致四边框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箱形截面形状的前部部件68A和后部部件68B;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箱形截面形状的左右一对侧部部件68C,它们包括与前部部件68A的端部接合的前端;以及左右一对箱形截面形状的后部倾斜部件68D,它们包括与各侧部部件68C的后端接合的前端,从该前端朝向后方且向内侧倾斜地延伸,后端与后部部件68B的端部接合。各侧部部件68C固定于对应侧的侧边梁14。
左右的后部倾斜部件68D进入构成侧梁40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后侧梁26的朝向内侧的倾斜部之间,电池搭载面板66的底板66A进入左右的后部倾斜部件68D之间,因此电池62在电池搭载面板66上的载置面积扩大。由此,电池62的可搭载量增大。
框架部件68的后部部件68B是将左右的两端部经由后部倾斜部件68D及侧部部件68C固定于左右的侧边梁14及左右的后侧梁26的部件。以下,将后部部件68B称为电池支承梁68B。
在前部部件68A的左右两个部位安装有前部托架72。各前部托架72通过螺栓74固定于中间横梁16。
在后部部件68B的左右两个部位(左右中间部)安装有后部托架76。如图2所示,在各后部托架76上通过螺栓77固定有连结部件78的下端。各连结部件78从与后部托架76固定的固定部向后方且上方延伸,通过螺栓79将上端固定于后横梁30。
电池支承梁68B和后横梁30由两个连结部件78连结,由此构成框体,车体12的后部的扭转刚性提高。
各连结部件78包括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扭力梁52重叠的部分R。由此,扩大了电池62的前后方向的配置空间。
下面,参照图3~图5,详细说明包括托架42及衬套44在内的左右拖曳臂46相对于后侧梁26的安装部的结构。
托架42中,作为单独的部件而具有内侧部件82和外侧部件84,内侧部件82通过焊接等与后侧梁26的上弯部26B的下端附近的内侧面接合,外侧部件84通过焊接等与后侧梁26的上弯部26B的下端附近的外侧面接合。即,内侧部件82与外侧部件84作为单独的部件构成,分别与后侧梁26接合。
托架42设置于后侧梁26的上弯部26B,因此托架42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高。
如图5所示,外侧部件84由单一的板材构成,相对于此,内侧部件82包括由彼此接合的外侧板材82A和内侧板材82B形成的箱形截面形状部。由此,内侧部件82具有比外侧部件84高的弯曲刚性。
托架42的内侧部件82与外侧部件84是单独的部件,由此,不需要连接这两者的底板,能够实现托架42的小型轻量化。此外,内侧部件82和外侧部件84的设计的自由度分别提高,能够根据需要的规格(强度)适当地(不会过度或不足)分别构成内侧部件82及外侧部件84。
如图5所示,衬套44包括彼此同心配置的内筒44A和外筒44B、以及在内筒44A与外筒44B之间与这两者接合的橡胶部44C,在外筒44B上接合有拖曳臂46的基端。通过使贯通了形成于外侧部件84的轴支承孔84A以及内筒44A的中心部的中心轴45与焊接于内侧部件82的螺母83螺纹配合,衬套44能够绕中心轴45的中心轴线转动地支承于衬套44。
即,在托架42中,轴支承孔84A和螺母83形成衬套支承部,在上弯部26B的下端附近,通过内侧部件82和外侧部件84支承衬套44的中心轴45的左右的轴端。
螺母83设置于由外侧板材82A和内侧板材82B形成的箱形截面形状部,因此中心轴45的支承刚性高。
如图3所示,在电池支承梁68B的左右端部通过焊接等固定有左右一对连结用托架86。在各连结用托架86上,通过销88结合有对应的托架42。由此,左右的托架42通过电池支承梁68B彼此连结。
通过使销88与形成于内侧部件82的贯通孔82D(参照图4)卡合来进行各托架42的与电池支承梁68B的结合。这样,贯通孔82D形成与电池支承梁68B结合的结合部。该结合部位于比由所述轴支承孔84A及螺母83形成的衬套支承部靠后侧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支承电池62的电池支承梁68B兼作将左右的托架42彼此牢固地连结的连结杆。由此,在不会导致连结杆那样的部件的数量的增加的情况下,托架42的弯曲刚性提高,伴随于此,拖曳臂46向后侧框架(车体)20安装的安装刚性提高。由此,包括拖曳臂46的后悬架装置的柔性(compliance)性能提高。
此外,左右托架42利用电池支承梁68B的连结在具有高弯曲刚性的内侧部件82上进行,因此,通过该连结有效地提高了托架42的弯曲刚性。而且,托架42在上弯部26B的下端附近具有衬套支承部(轴支承孔84A、螺母83),在比该衬套支承部靠后侧的位置设置有与电池支承梁68B结合的结合部(贯通孔82D),因此,即使内侧部件82的刚性越靠后端侧越低,通过与电池支承梁68B结合,也有效地抑制了内侧部件82的变形,有效地利用电池支承梁68B提高了托架42的弯曲刚性。
此外,托架42相对于后侧梁26的安装位置与电池62的配置位置在车高方向上重叠,由此,能够减小托架42的安装位置相对于电池62的配置位置的偏移。由此,抑制了托架42的刚性降低。
由此,有效地提高了拖曳臂46向后侧梁26安装的安装刚性,有效地提高了包括拖曳臂46的后悬架装置的柔性性能。
另外,用于将电池支承梁68B安装于后横梁30的连结部件78包括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扭力梁52重叠的部分R,由此能够缩短电池62的配置位置与扭力梁52之间的距离。这也提高了拖曳臂46向后侧梁26安装的安装刚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例如,托架42也可以设置在侧边梁14的后端附近。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构成要素未必全部是必须的,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取舍选择。

Claims (8)

1.一种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其具有:
左右一对侧梁,它们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
左右一对托架,它们设置于所述侧梁,以便经由衬套将左右一对拖曳臂的基端支承为能够转动;
大致矩形的电池搭载面板,其搭载电池;以及
电池支承框架,其形成为安装于所述电池搭载面板的外周围的大致四边框状,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之间,且固定于所述侧梁,
所述电池支承框架包括电池支承梁,该电池支承梁沿所述车体的左右方向延伸,并在其各端部处与对应的所述托架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其中,
各侧梁包括侧边梁和与所述侧边梁的后端连接的后侧梁,所述后侧梁包括随着从前端靠向后方而立起的上弯部,
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上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托架在所述上弯部的下端附近具有支承所述衬套的中心轴的衬套支承部,在比所述衬套支承部靠所述车体的后侧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电池支承梁结合的结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其中,
各托架具有左右方向内侧的内侧部件及左右方向外侧的外侧部件作为单独的部件,以支承沿大致左右方向延伸的所述衬套的中心轴的左右的轴端,所述内侧部件及所述外侧部件分别与所述侧梁接合,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电池支承梁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内侧部件包括箱形截面形状部,在所述箱形截面形状部处支承所述衬套的所述中心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具有:
后横梁,其将左右的所述后侧梁彼此连结;以及
连结部件,其在左右中间部将所述电池支承梁和所述后横梁彼此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具有扭力梁,该扭力梁沿左右方向延伸,将所述左右一对拖曳臂彼此连结,所述连结部件包括从所述车体的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扭力梁重叠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其中,
各后侧梁具有在从所述车体的下侧进行仰视观察时从与所述侧边梁接合的接合部向左右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
所述电池支承框架具有进入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梁的所述倾斜部之间的部分,
所述电池配置在进入了所述倾斜部之间的部分。
CN202011370627.8A 2020-11-30 2020-11-30 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 Pending CN114572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0627.8A CN114572308A (zh) 2020-11-30 2020-11-30 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0627.8A CN114572308A (zh) 2020-11-30 2020-11-30 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2308A true CN114572308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8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0627.8A Pending CN114572308A (zh) 2020-11-30 2020-11-30 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230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12913A (ja) * 2014-12-11 2016-06-2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の取付構造
CN208411870U (zh) * 2018-05-11 2019-01-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扭梁摆臂安装座
CN110294029A (zh) * 2018-03-23 2019-10-0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下表面结构
CN111688810A (zh) * 2020-05-08 2020-09-22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扭力梁的两端与左右两根后纵梁的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12913A (ja) * 2014-12-11 2016-06-2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の取付構造
CN110294029A (zh) * 2018-03-23 2019-10-0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下表面结构
CN208411870U (zh) * 2018-05-11 2019-01-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扭梁摆臂安装座
CN111688810A (zh) * 2020-05-08 2020-09-22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扭力梁的两端与左右两根后纵梁的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2727B2 (en) Sub 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US10604186B2 (en) Rear subframe structure
JP6137488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US20060055162A1 (en) Modular chassis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JP5870680B2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13129222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7363159B2 (ja) 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12278080B (zh) 前悬架装置
CN112124427A (zh) 车架式车辆的车辆结构
JP2013129221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US20180273093A1 (en) Rear subframe structure
JP6052512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KR20210153446A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장치
CN102700659A (zh) 小型车辆的框架结构
JP2014101014A (ja) 車両の下部構造
US6786295B2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commercial motor vehicle
JP4044803B2 (ja) 車両のスタビライザ取付構造
CN114572308A (zh) 电动汽车的车体结构
KR101220372B1 (ko) 자동차 현가장치의 서브 프레임
JP6066102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US20220001925A1 (en) Subframe structure
CN108349381B (zh) 并入储箱的用于机动车辆的轮式后桥组件
JP7501424B2 (ja) 車両構造
JP6156649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7497565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