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5279A - 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5279A
CN114555279A CN201980101169.7A CN201980101169A CN114555279A CN 114555279 A CN114555279 A CN 114555279A CN 201980101169 A CN201980101169 A CN 201980101169A CN 114555279 A CN114555279 A CN 114555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ed
members
auxiliary member
boundary
weld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11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5279B (zh
Inventor
中村友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deng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55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5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5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5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18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using absorbing layers on the workpiece, e.g. for marking or protect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21Bonding by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8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 B23K2103/12Copper or alloy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的焊接方法是将激光(LL)吸收率比相互接合的多个被接合构件(1)高的辅助构件(2)与出现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11)的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露出面(12)相向配置,使用激光照射所述辅助构件并使其熔融,利用所述辅助构件的熔融部分(23)使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部分(13)的温度上升,从而使该边界部分转变为容易吸收激光的状态,通过对该边界部分照射激光使该边界部分熔融,从而使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溶融。

Description

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公开了通过激光焊接将多个被接合构件相互接合的焊接方法。激光焊接由于在焊接时电不通过被接合构件,并且由于能够将焊接时热影响的范围抑制得较小,所以激光焊接具有对电子构件等的影响(电影响、热影响)较小的优点。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4957号公报
然而,当激光焊接中使用的激光的输出小的情况下,就难以通过激光焊接来接合铜等激光吸收率低的被接合构件。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激光的输出小的激光焊接,也能够容易地焊接激光吸收率低的被接合构件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激光吸收率比相互接合的多个被接合构件高的辅助构件与出现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的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露出面相向配置,使用激光照射所述辅助构件并使其熔融,利用所述辅助构件的熔融部分使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部分的温度上升,从而使该边界部分转变为容易吸收激光的状态,通过对该边界部分照射激光使该边界部分熔融,从而使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溶融。
本发明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被接合构件;以及辅助构件,与出现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的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露出面相向配置,且所述辅助构件的激光吸收率比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高,其中,所述被接合构件以及所述辅助构件通过含有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以及所述辅助构件的成分的合金部相互接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激光的输出小的激光焊接,也能够容易地焊接激光吸收率低的被接合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VI-VI方向剖视图。
图7在图5、6中,是表示将辅助构件安装在三个被接合构件上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平面图。
图10是图9的X-X方向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中使用的多个被接合构件及辅助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方向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中使用的多个被接合构件及辅助构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使用激光LL使两个被接合构件1相互接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中,首先准备两个被接合构件1以及辅助构件2。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材质例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辅助构件2是激光LL吸收率(以下称为激光吸收率)比被接合构件1高的材质。另外,辅助构件2是熔点比被接合构件1高的材质。例如,在被接合构件1为铜(Cu)的情况下,辅助构件2可以使用不锈钢(SUS)。在激光LL是光纤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的情况下,铜的激光吸收率约为2%,不锈钢的激光吸收率约为25%。
接着,以两个被接合构件1相互接触且出现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11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12位于同一平面的方式配置两个被接合构件1。另外,以辅助构件2与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12相向且接触的方式配置辅助构件2。在该状态下,与两个被接合构件1相向的辅助构件2的相向面21与边界露出面12面接触。边界露出面12及辅助构件2的相向面21均形成为平坦的面。另外,辅助构件2为板状,并以其相向面21和相向面21的相反面的相反面22排列的方向为板厚方向。
然后,向辅助构件2的相反面22照射激光LL,使辅助构件2熔融。具体而言,激光LL照射到辅助构件2的相反面22中的、在被接合构件1和辅助构件2排列的方向(辅助构件2的板厚方向)上与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11重叠的位置(或其附近区域)。另外,根据激光LL的输出、焦点的直径或被接合构件1的尺寸,激光LL也可以不照射到与该边界11重叠的位置,而是照射到辅助构件2的相反面22的其他位置。
在向辅助构件2的相反面22照射激光LL时,如图2所示,首先辅助构件2的相反面22侧的部分熔融。图2中的符号23表示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然后,如图3所示,辅助构件2的相向面21侧的部分也熔融,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到达辅助构件的相向面21并与相向面21接触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12。然后,通过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使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分12及边界部分13的温度上升,并且通过激光LL到达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分12,使该边界部分13熔融。
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分12及边界部分13的温度因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而上升,由此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分12及边界部分13转变为容易吸收激光LL的状态,因此两个被接合构件1边界露出面分12及边界部分13的激光吸收率变高。由于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分12及边界部分13的激光吸收率变高,因此不仅被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的热加热,还被激光LL加热。由此,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部分13的温度更容易上升,该边界部分13更容易熔融。
如上所述,通过使辅助构件2和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部分13熔融,如图4所示,形成包含两个被接合构件1和辅助构件2的成分的合金部3。然后,两个被接合构件1和辅助构件2通过合金部3相互接合。通过以上步骤,完成焊接两个被接合构件1。另外,在该焊接方法中,两个被接合构件1也可以以在边界11上存在一些间隙的状态配置。另外,两个被接合构件1也可以以边界露出面12不位于同一平面而是具有一些台阶的状态配置。另外,也可以在辅助构件2的相向面21与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12之间存在一些间隙的状态下配置辅助构件2。
如图4所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得到的焊接结构具备两个被接合构件1和以与它们的边界露出面12相向的方式配置的辅助构件2。在该焊接结构中,两个被接合构件1和辅助构件2通过包含两个被接合构件1和辅助构件2的成分的合金部3相互接合。在上述焊接方法中,合金部3为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参照图2、图3)和两个被接合构件1的熔融部分融合后的产物。
在上述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中,也可以使用辅助构件2使三个以上的被接合构件相互接合。
接着,参照图5~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是将三个板状的被接合构件1A在板厚方向上重叠配置,并焊接这三个被接合构件1A。
由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三个被接合构件1A在板厚方向上重叠,所以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露出面12A上出现的边界11A为线状(特别是参照图5)。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露出面12A位于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排列方向(图6、图7中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被接合构件1A的侧面。三个被接合构件1A以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露出面12A处于同一平面。另外,第一实施例中的被接合构件1A的数量不限于三个,例如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以上。
第一实施例中的辅助构件2A通过对板状构件实施折弯加工后形成。辅助构件2A为具有相向部25A和从相向部25A的两端部延伸的一对壁部26A的夹子状结构。相向部25A为俯视呈矩形的平板状。在相向部25A的板厚方向上相互朝向相反面的相向部25A的两侧面(相向面21A、相反面22A)平坦地形成。相向部25A中的一对壁部26A之间的长度(相向部25A的宽度尺寸,更具体而言是相向面21A的宽度尺寸)比将三个被接合构件1A在它们的板厚方向上重叠的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排列方向的尺寸长。即,相向部25A的相向面21A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露出面12A的整个排列方上相向配置。
一对壁部26A从相向部25A的两端部向相向部21A侧弯曲延伸。一对壁部26A不是相向于相向部25A成直角地延伸,而是以一对壁部26A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倾斜的状态从相向部25A的两端部延伸。一对壁部26A能够以与相向部25A的连接部(弯曲部)为支点,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以及相互接近的方向)弹性地挠曲变形。一对壁部26A的前端部侧分别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弯曲延伸。
辅助构件2A以使相向部25A的相向面21A与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露出面12A相向配置,并通过一对壁部26A从它们的排列方向夹着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方式安装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A上。在该状态下,与边界露出面12A相向的相向部25A的平坦的相向面21A与平坦的边界露出面12A面接触。另外,通过一对壁部26A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弹性地挠曲变形,由一对壁部26A从排列方向夹住三个被接合构件1A,由此,三个被接合构件1A以接合的状态被保持。另外,通过由一对壁部26A夹持三个被接合构件1A,防止三个被接合构件1A相互移动,将三个被接合构件1A固定为用于接合的状态。一对壁部26A作为限制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相向移动的移动限制部发挥作用。
在使用辅助构件2A焊接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焊接方法中,如上所述,在将辅助构件2A安装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A上之后,用图1~图4所示的方法焊接三个被接合构件1A。即,在辅助构件2A的相向部25A的相反面22A上,向与相邻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11A在相向部25A的板厚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或其附近区域)照射激光LL。另外,由于在边界露出面12A露出的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11A是线状的,所以使激光LL对辅助构件2的照射位置沿着线状的边界11A移动。此时,也可以沿着边界11A照射激光LL,使其具有例如螺旋状或锯齿状等规定的宽度。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A中,由于在边界露出面12A上具有两个边界11A,因此是在与两个边界11A对应的位置上分别照射激光LL。
当这样照射激光LL时,在相向部25A中与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11A重叠的部分从相反面22A侧熔融到相向面21A侧,然后,包含边界11A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部分熔融。然后,形成由相向部25A的熔融部分和熔融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A的边界部分构成的合金部,通过该合金部将两个被接合构件1A和相向部25A相互接合。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A中,由于在边界露出面12A露出两个边界11A,所以在分别与两个边界11A对应的部分,照射激光LL,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接合。
在将三个被接合构件1A焊接后的焊接结构中,辅助构件2A的一对壁部26A未被激光LL熔融而残留。因此,即使在焊接结构中,辅助构件2A也会保持在用于接合三个被接合构件1A的状态。
接着,参照图8~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是将形状不同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相互接触地配置,并焊接这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
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被接合构件1B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构件。第二被接合构件1C为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四棱柱状的构件。第一及第二被接合构件1B、1C以在相同方向上延伸并使彼此的表面接触的状态配置。第一和第二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露出面12B是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第一和第二接合构件1B、1C以边界露出面12B平坦的方式配置。另外,也可以在边界露出面12B不平坦的而是多少有台阶的状态下配置第一及第二被接合构件1B、1C。另外,第二实施例中的被接合构件1B、1C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如上所述配置第一和第二被接合构件1B、1C时,由于第一被接合构件1B的曲面形状的侧面和第二被接合构件1C的平坦的侧面接近,所以在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露出面12B上出现的边界11B为点状(参照图9)。
第二实施例中的辅助构件2B被形成为具有相向部25B和从相向部25B的周端部延伸的周壁部26B的帽状。相向部25B被形成为俯视圆形的板状。在相向部25B的板厚方向上相互朝向相反面的相向部25B的两侧面(相向面21B、相反面22B)平坦地形成。相向部25B的相向面21B的面积与第一及第二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露出面12B的外接圆的面积大致相同。即,相向部25B的相向面21B与第一及第二被接合构件1B、1C的整个边界露出面12B相向配置。
周壁部26B从相向部25B的周端部向相向部21B侧延伸而形成为圆筒状。周壁部26B的内周面26B1从周壁部26B的轴向观察时被形成为圆形。周壁部26B的内周面26B1的圆形的面积与相向部25B的相向面21B的面积大小相同,与第一及第二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露出面12B的外接圆的面积大小大致相同(参照图9)。周壁部26B的轴向的长度为第一及第二被接合构件1B、比1C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短。
辅助构件2B以使相向部25B的相向面21B与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露出面12B相向配置,并由周壁部26B包围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方式安装在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上。在该状态下,相向部25B的平坦的相向面21B与平坦的边界露出面12B面接触。另外,周壁部26B的内周面26B1相向于第一及第二被接合构件1B、1C的侧面外接(成为相向于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侧面的三个部位接近相向的状态)。由此,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以接合的状态被保持,防止或防止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相互移动。周壁部26B作为限制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相向移动的移动限制部发挥作用。
在使用第二实施例的辅助构件2B来焊接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焊接方法中,如上所述,在将辅助构件2B安装在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上之后,用与图1~图4所示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焊接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即,在辅助构件2B的相向部25B的相反面22B上,向与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11B在相向部25B的板厚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或其附近区域)照射激光LL。另外,在边界露出面12B露出被接合构件1B,由于1C的边界11B为点状,因此能够使激光LL相向于辅助构件2的照射位置从边界11B的位置几乎不移动地进行照射。
当这样照射激光LL时,在相向部25B中与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11B重叠的部分从相反面22B侧熔融到相向面21B侧,然后,包含边界11B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部分也被熔融。然后,形成由相向部25B的熔融部分和熔融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边界部分构成的合金部,通过该合金部将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和相向部25B相互接合。
在将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焊接后的焊接结构中,辅助构件2B的周壁部26B未被激光LL熔融而残留。因此,即使在焊接结构中,辅助构件2B也保持在用于接合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在将激光吸收率比多个被接合构件1高的辅助构件2配置成与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12相向的状态下,对辅助构件2照射激光LL而使辅助构件2熔化。并且,能够通过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使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部分13的温度上升。通过边界部分13的温度上升,边界部分13转变为容易吸收激光LL的状态,边界部分13的激光吸收率变高。由此,边界部分13被激光LL高效率地加热,从而能够使边界部分13熔融而焊接多个被接合构件1。因此,即使在由于激光LL的输出小且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激光吸收率低而即使对多个被接合构件1直接照射激光LL也难以进行激光焊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焊接该多个被接合构件1。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辅助构件2的熔点比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熔点高。因此,由激光LL熔融的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的温度比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熔点高。由此,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部分13容易因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的热而熔融。因此,不受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大小(尺寸)的影响,能够容易地焊接多个被接合构件1(特别是边界部分13)。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焊接方法中,由于对辅助构件2的朝向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相反面的相反面22照射激光LL,因此通过激光LL的照射首先使辅助构件2熔融,通过辅助构件2熔融部分23使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温度上升。通过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温度上升,多个被接合构件1转变为容易吸收激光的状态,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激光吸收率变高。由此,多个被接合构件1不仅被辅助构件2的熔融部分23的热量加热,还被激光LL加热,由此能够更可靠地熔融并焊接多个被接合构件1。
在使用了第一实施例的辅助构件2A或第二实施例的辅助构件2B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中,辅助构件2A、2B的移动限制部(一对壁部26A、相向壁部26B)限制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相向移动。通过该移动限制部,能够将在将多个被接合构件1组装成接合状态时产生的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相向位置的偏差抑制得较小。另外,能够抑制多个被接合构件1从接合的状态相向移动而偏移。另外,能够抑制相邻的被接合构件1的间隙(gap)过度扩大。特别是,在第一实施例的辅助构件2A中,由于夹着三个被接合构件1A,所以能够将被接合构件1A彼此的间隙抑制到最小限度。另外,在第二实施例辅助构件2B中,其周壁部26B的内周面26B1与两个被接合构件1B、由于相向于1C的侧面接近并相向地包围,所以能够将两个被接合构件1B、1C的间隙抑制得较小。由此,能够防止因被接合构件1彼此的间隙的过度扩大而导致的焊接不良,实现焊接的品质稳定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辅助构件2的相向面21不限于多个被接合构件1的边界露出面12形成为平坦的面,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弯曲的面、具有凹凸的面等。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构件2的相向面21只要形成为至少与边界露出面12对应的形状,以与边界露出面12面接触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图1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将三个平板状的被接合构件1D、1E、1F在板厚方向上重叠配置,并使用激光LL对这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进行焊接。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首先准备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及辅助构件2D。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以及辅助构件2D的材质和特性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三个平板状的被接合构件1D、1E、1F分别具有在板厚方向(图11及图12中的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5D、15E、15F。贯通孔15D、15E、15F是从被接合构件1D、1E、1F的板厚方向观察为圆形状的贯通孔。辅助构件2D形成为圆柱棒状。两个被接合构件1D、1E的贯通孔15D、15E的直径尺寸彼此大致相等。贯通孔15D、15E的直径尺寸比辅助构件2D的直径尺寸大。剩下的一个被接合构件1F的贯通孔15F的直径尺寸与辅助构件2D的直径尺寸大致相等,辅助构件2D能够嵌合在贯通孔15F中。
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以三个贯通孔15D、15E、15F在板厚方向上连通的方式重叠配置。具有孔径尺寸小的贯通孔15F的被接合构件1F配置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排列方向的端部(在图11、12中为最下方)。在该状态下,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边界11D、11E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贯通孔15D、15E、15F的内周面露出。即,贯通孔15D、15E、15F的内周面成为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边界11D、11E露出的边界露出面12D。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贯通孔15D、15E、15F中插入辅助构件2D。辅助构件2D嵌入三个贯通孔15D、15E、15F中孔径小的被接合构件1F的贯通孔15F中,固定在该被接合构件1F上。在该状态下,辅助构件2的一个端面与被接合构件1F的端面(边界11E的相反面的面)成为同一面,辅助构件2的另一个端面成为从被接合构件1D的端面(边界11D的相反面的面)稍微突出的状态。
在辅助构件2D插入到三个贯通孔15D、15E、15F中的状态下,辅助构件2D配置成与由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贯通孔15D、15E、15F的内周面构成的边界露出面12D相向。辅助构件2D相向于孔径小的被接合构件1F的贯通孔15F成为如上所述地嵌合的状态。对于剩余的两个被接合构件1D、1E的贯通孔15D、15E,在贯通孔15D、15E的内周面(边界露出面12D)与辅助构件2D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这样插入的辅助构件2D作为限制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在与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向移动的移动限制部发挥作用。即,通过将辅助构件2D配置成与边界露出面12D相向,从而保持为用于接合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状态。
在使用辅助构件2D焊接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焊接方法中,如上所述,在配置了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和辅助构件2D之后,如图12所示,对辅助构件2D照射激光LL,使辅助构件2D熔融。具体而言,将激光LL照射到位于被接合构件1D侧的辅助构件2D的另一端面,并且使该激光LL的照射位置从辅助构件2D的另一端面的中心移动到外缘,由此使辅助构件2D熔融。此时,也可以照射激光LL,使其从辅助构件2D的另一方的面的中心到外缘例如螺旋状地移动。辅助构件2D的熔融部分到达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边界露出面12D。此时,利用辅助构件2的从被接合构件1D突出的部分,填埋贯通孔15D、15E的内周面(边界露出面12D)与辅助构件2D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然后,通过辅助构件2D的熔融部分,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边界部分13D的温度上升,并且通过激光LL照射到边界部分13D,边界部分13D熔融。通过辅助构件2D的熔融部分使边界部分13D的温度上升,由此边界部分13D转变为容易吸收激光LL的状态,边界部分13D的激光吸收率变高。然后,如图13所示,将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形成包含1F和辅助构件2D的成分的合金部3D。然后,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和辅助构件2D通过合金部3D相互接合。如上所述,完成了焊接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本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
如图13所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得到的焊接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和插入到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贯通孔15D、15E、15F中,辅助构件2D,其以与由15F的UNK1构成的边界露出面12D相向的方式配置。在焊接结构中,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和辅助构件2D通过包含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和辅助构件2D的成分的合金部3D相互接合。合金部3D是在上述焊接方法中,辅助构件2D的熔融部分与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熔融部分合在一起的部分。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辅助构件2D的整体熔融,所以在焊接结构中,辅助构件2D的整体包含在合金部3D中。另外,在该焊接结构中,辅助构件2D的一个面侧的部分(位于被接合构件1F的相反面的辅助构件2D的部分)也可以不熔融而残留。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辅助构件2D插入到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贯通孔15D、15E、15F中。通过这样插入的辅助构件2D,能够将在将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组装成接合状态时产生的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相向位置的偏差抑制得较小。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能够通过一次激光的照射来焊接三个以上的被接合构件1D、1E、1F。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中,从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排列方向观察的贯通孔15D、15E、15F及辅助构件2D的形状不限于圆形,只要形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即可。另外,辅助构件2D也可以不是嵌合固定在被接合构件1F的贯通孔15F中的结构,只要以插入到三个贯通孔15D、15E、15F中的状态被保持即可。三个贯通孔15D、15E,15F的直径尺寸可以是彼此相等的尺寸,也可以是彼此不同的尺寸。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焊接方法中,三个贯通孔15D、15E、15F的排列方向也可以相向于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的排列方向倾斜。例如,相互连通的三个贯通孔15D、15E、15F的内周面可以形成为截面V字状或尖细状。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构件2D也可以形成为例如圆锥形状等与贯通孔15D、15E、15F的开口形状对应的形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辅助构件2D也可以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向辅助构件2D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在这种情况下,将辅助构件2D插入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贯通孔15D、15E在插入15F的状态下,能够将辅助构件2D的凸缘部挂在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的被接合构件1F上。由此,即使不将辅助构件2D嵌入被接合构件1F的贯通孔15F中,也能够将辅助构件2D相向于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1F定位。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被接合构件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在第二实施方式焊接方法中,在三个被接合构件1D、1E、配置在1F的排列方向的一端的被接合构件1F也可以代替具有贯通孔15F,而例如如图14所示,具有在边界11E侧开口且辅助构件2D能够插入的凹部15Fb。即,插入辅助构件2D的被接合构件1F的孔也可以不贯通。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辅助构件2D的熔融部分在被接合构件1F的边界11E的相反面露出。
以上,对本发明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在本发明中,辅助构件也可以是熔点比被接合构件相同或低的材质。另外,用于照射的激光的种类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种类,可以根据辅助构件2或被接合构件1的材质适当选择。
【符号说明】
1、1A、1B、1C、1D、1E、1F被接合构件
2、2A、2B、2C、2D辅助构件
3、3D合金部
11、11A、11B、11D、11E边界
12、12A、12B、12D边界露出位置
13、13D边界部分
15D、15E、15F贯通孔
21、21A、21B相向面
22、22A、22B相反面
23熔融部分
25A、25B相向部
26A壁部(移动限制部)
26B周壁部(移动限制部)
LL激光。

Claims (9)

1.一种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激光吸收率比相互接合的多个被接合构件高的辅助构件与出现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的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露出面相向配置,
使用激光照射所述辅助构件并使其熔融,
利用所述辅助构件的熔融部分使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部分的温度上升,从而使该边界部分转变为容易吸收激光的状态,
通过对该边界部分照射激光使该边界部分熔融,从而使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溶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辅助构件的熔点比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熔点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通过与所述边界露出面相向配置所述辅助构件来保持用于接合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向与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相向的所述辅助构件的相向面的相反侧,即所述辅助构件的相反面照射所述激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构件具有:
相向部,与所述边界露出面相向配置的板状;以及
一对壁部,从所述相向部的两端部延伸后从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排列方向夹持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辅助构件具有:
与所述边界露出面相向配置的板状的相向部;以及
从所述相向部的周端部延伸并包围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周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具有在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排列方向上相互连通的孔,
所述辅助构件为棒状并插入多个所述孔中。
8.一种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被接合构件;以及
辅助构件,与出现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的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边界露出面相向配置,且所述辅助构件的激光吸收率比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高,
其中,所述被接合构件以及所述辅助构件通过含有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以及所述辅助构件的成分的合金部相互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采用与所述边界露出面相向配置所述辅助构件的方式来保持其用于接合所述多个被接合构件的状态。
CN201980101169.7A 2019-12-13 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 Active CN114555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48858 WO2021117209A1 (ja) 2019-12-13 2019-12-13 溶接方法及び溶接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5279A true CN114555279A (zh) 2022-05-27
CN114555279B CN114555279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0381A (ja) * 1990-07-19 1992-03-13 Kobe Steel Ltd レーザ溶接用のアルミニウム系部材
JPH07214369A (ja) * 1994-01-31 1995-08-15 Nippondenso Co Ltd 接合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334957A (ja) * 1997-05-28 1998-12-18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バスバーのレーザ溶接構造
JP2008274333A (ja) * 2007-04-26 2008-11-13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レーザ溶接用アルミニウム又は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
JP2010075967A (ja) * 2008-09-26 2010-04-08 Nec Personal Products Co Ltd 異種金属の溶接方法
JP2014007794A (ja) * 2012-06-21 2014-01-16 Aisin Aw Co Ltd 回転電機の導体接合方法及び回転電機のコイル
CN108883500A (zh) * 2016-03-30 2018-11-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激光焊接方法
CN109789514A (zh) * 2016-09-26 2019-05-21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异种材料接合用点焊法、接合辅助部件及异种材料焊接接头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0381A (ja) * 1990-07-19 1992-03-13 Kobe Steel Ltd レーザ溶接用のアルミニウム系部材
JPH07214369A (ja) * 1994-01-31 1995-08-15 Nippondenso Co Ltd 接合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334957A (ja) * 1997-05-28 1998-12-18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バスバーのレーザ溶接構造
JP2008274333A (ja) * 2007-04-26 2008-11-13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レーザ溶接用アルミニウム又は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
JP2010075967A (ja) * 2008-09-26 2010-04-08 Nec Personal Products Co Ltd 異種金属の溶接方法
JP2014007794A (ja) * 2012-06-21 2014-01-16 Aisin Aw Co Ltd 回転電機の導体接合方法及び回転電機のコイル
CN108883500A (zh) * 2016-03-30 2018-11-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激光焊接方法
CN109789514A (zh) * 2016-09-26 2019-05-21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异种材料接合用点焊法、接合辅助部件及异种材料焊接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9007968T5 (de) 2022-10-13
JP7003284B2 (ja) 2022-01-20
WO2021117209A1 (ja) 2021-06-17
JPWO2021117209A1 (ja) 2021-12-09
US20230039275A1 (en)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2985B2 (ja) 溶接するための方法
EP1400303B1 (en) Pin to thin plate joi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joint
KR101091370B1 (ko) 물질의 접합 방법, 물질 접합 장치, 및, 접합체와 그 제조 방법
US8105712B2 (en) Sealed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battery
US10298729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1246488A (ja) 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14555279A (zh) 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
CN114555279B (zh) 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
JP6782650B2 (ja) 光学ユニット
JP5828995B2 (ja) 溶加材なしにレーザ溶接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で形成される電気装置
JP4541689B2 (ja) 溶接法
CN111819025B (zh) 接合结构以及接合方法
JP2019166533A (ja) レーザー重ね溶接の構造および方法
JPS6213118B2 (zh)
JP6420994B2 (ja) レーザ溶接方法
US11888279B2 (en) Method of attaching a contact element to a conductive path a conductor plate
JP2010004336A (ja) 中空管、部材および接合方法
WO2018128026A1 (ja) ワイヤの固定方法およびワイヤの固定構造
JP2001068176A (ja) 平板端子とピン端子との接合方法
JPS60210383A (ja) 細線接合方法
JP7278479B2 (ja) 樹脂部材の継手構造、電気機器の樹脂筐体、及びレーザ溶着方法
JPH0123236B2 (zh)
EP3670152B1 (en) Method for welding synthetic resin member
JPH08126290A (ja) ヨークの接合方法
JP2023110582A (ja) 接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接合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