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383A -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383A
CN114554383A CN202210185810.3A CN202210185810A CN114554383A CN 114554383 A CN114554383 A CN 114554383A CN 202210185810 A CN202210185810 A CN 202210185810A CN 114554383 A CN114554383 A CN 114554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cquisition
semaphore
difference value
acquisition units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58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4383B (zh
Inventor
童伟峰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858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4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信号量差值;确定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悬空信号量;根据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一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一差异值,根据第二信号量差值和第二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二差异值;若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为入耳状态;若第一差异值和/或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为出耳状态;若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保持前一时刻的状态。该方法用以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用户使用无线耳机时,无线耳机会根据当前的佩戴情况自动实现开关机、音乐播放、暂停等。例如:当无线耳机入耳时,开始播放音乐;当无线耳机出耳时,暂停音乐播放。因此,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入耳检测,以基于入耳检测结果实现不同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无线耳机上设置有信号采集单元,直接将信号采集单元实时检测到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值进行比较,判断无线耳机是否入耳。这种检测方式较简单,但是,不能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用以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信号量差值;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悬空信号量;所述第一悬空信号量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悬空信号量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一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一差异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二差异值;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为入耳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差异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第二差异值大于第二预设值;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或所述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为出耳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差异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二差异值小于第四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的和小于第五预设值;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保持前一时刻的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线耳机上设置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先获取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对应的信号量差值,该信号量差值可以理解为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实时检测到的数据;然后确定两对耳机分别对应的悬空信号量,该悬空信号量可以理解为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下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数据。进而,分别确定两对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与悬空状态下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再结合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对应的差异值确定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相较于现有的直接将信号采集单元实时检测到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值进行比较确定出入耳的方式,不仅将单对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与悬空状态时的检测数据结合,还将两对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与悬空状态时的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值结合,通过多种数据的不同层次的比较,确定出入耳状态,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电容值、或者正比例于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或者随着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增加而增加,则,D0i=S1-S2,Di=U1-U2,其中,i代表任意一对信号采集单元,S1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S2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D0i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悬空信号量,U1代表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U2代表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Di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信号量差值;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相较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更靠近耳机内壳或者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上述几种情况时,通过上述计算公式,实现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对应的悬空信号量的有效且准确的计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电容值的倒数、或者正比例于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倒数、或者随着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增加而减少,则,D0i=S2-S1,Di=U2-U1。
在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上述几种情况时,通过上述计算公式,实现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对应的悬空信号量的有效且准确的计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信号量差值,包括:每经过一个预设周期,获取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持续变化,因此,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可以采用周期式的获取方式,减少无线耳机的数据处理压力。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处理器,每经过一个所述预设周期,唤醒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入耳检测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持续变化,因此,在需要进行出入耳检测时,再唤醒处理器进行出入耳检测,以使处理器可以不用持续地工作,降低处理器的损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经过平滑处理的信号量差值,其中,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的平滑处理参数不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不同的平滑处理参数分别对实时检测的信号量差值进行平滑处理,提高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经过低通滤波处理的信号量差值,其中,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对应的低通滤波截止频率高于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对应的低通滤波截止频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不同的低通滤波截止频率分别对实时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提高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均包括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所述第一耳机或者所述第二耳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无线耳机包括两个耳机(例如左耳机和右耳机),入耳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耳机中的两个耳机中的任意一个耳机,使两个耳机均可以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入耳检测装置,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入耳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多对信号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采集单元的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300-入耳检测装置;310-获取模块;320-处理模块;400-无线耳机;410-耳机本体;420-处理器;430-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无线耳机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无线耳机的信号采集单元的设置方式也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为单耳式耳机,即,无线耳机仅包括一个耳机。此时,在该一个耳机上设置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即可。并且,两对信号采集单元设置在该一个耳机上的不同位置。对于每一对信号采集单元来说,其中的一个信号采集单元可以设置在靠近耳机内壳的位置,而另一个信号采集单元设置在与该信号采集单元不同的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为双耳式耳机,则,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例如左耳机)和第二耳机(例如右耳机)。此时,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上均设置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对于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上的信号采集单元的设置方式,可参照单耳机的两对信号采集单元的设置方式。对应的,入耳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即,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分别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进行入耳检测。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接下来先对信号采集单元的检测原理进行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采集单元所检测的信号量为电容,则信号采集单元为电容信号采集单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信号采集单元所检测的信号量也可以是光信号、或者其他电信号等,在此不作限定。
以电容信号采集单元为例,信号采集单元可以是一个电极或一个金属片,该信号采集单元可以设置在无线耳机的内壳上或其它地方。不同的信号采集单元可以分别设置在耳机的不同部位。当信号采集单元贴合、贴近、靠近耳朵时,能检测到更大的电容值。
因此,在耳机不同部位的信号采集单元,可以用于检测耳机的不同部位与耳朵的贴合或贴近程度。通过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电容,可以得到有关该电容值的信号量。该信号量可以是电容值或正比例于电容值,也可以是电容值的倒数或正比例于电容值的倒数,也可以是电容值的一个单调函数,与电容一一对应。信号量的具体值取决于对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电容进行检测的具体检测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量也可以是经过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采样所获得的信号量,即,电容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量是经过ADC采样所测得的信号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信号量的检测值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23355450000071
其中,Cref是一个参考电容,是一个可配定值,可以是10pf,15pf,20pf等。Cs是被测电容,即信号采集单元及与信号采集单元相连的导线、电路的电容值,其大小与是否有物体贴近信号采集单元有关,有物体贴近,则其值会放大。Vref是定值,可以是3V、5V等。
请参照图1,为测量信号采集单元信号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信号采集单元通过导线和电路与信号量检测电路相连。由于不同信号采集单元的导线和/或电路可能有差别,不同信号采集单元的导线和/或电路会有不同大小的电容,因此对于不同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量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量也是不同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采集单元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可以是根据图1所示,最终由信号量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量。
因此,对于每一对信号采集单元来说,其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可以是信号量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量,并且,这两个信号量之间存在着差异。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的介绍,请参照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入耳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210:获取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信号量差值。第一信号量差值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步骤220:确定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悬空信号量。第一悬空信号量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第二悬空信号量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步骤230:根据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一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一差异值,以及根据第二信号量差值和第二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二差异值。
步骤240:若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为入耳状态。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差异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第二差异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步骤250:若第一差异值和/或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为出耳状态。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一差异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或者第二差异值小于第四预设值,或者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的和小于第五预设值。
步骤260:若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保持前一时刻的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线耳机上设置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先获取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对应的信号量差值,该信号量差值可以理解为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实时检测到的数据;然后确定两对耳机分别对应的悬空信号量,该悬空信号量可以理解为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下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数据。进而,分别确定两对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与悬空状态下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再结合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对应的差异值确定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相较于现有的直接将信号采集单元实时检测到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值进行比较确定出入耳的方式,不仅将单对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与悬空状态时的检测数据结合,还将两对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与悬空状态时的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值结合,通过多种数据的不同层次的比较,确定出入耳状态,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接下来对该入耳检测方法的详细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结合前述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的检测原理可知,在步骤210中,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信号量差值,在检测的电容值的基础上,信号量可以是电容值,也可以与电容值呈正比例,还可以是电容值的倒数,或者与电容值的倒数呈正比例,还可以是电容值的单调函数值,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电信号。
并且,第一信号量差值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例如:信号采集单元1检测到的信号量为U1,信号采集单元2检测到的信号量为U2,则第一信号量差值为U1-U2或者U2-U1。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例如:信号采集单元3检测到的信号量为U3,信号采集单元4检测到的信号量为U4,则第二信号量差值为U3-U4或者U4-U3。
假设i代表两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任意一对信号采集单元,U1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第一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U2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Di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信号量差值。则,在一些实施例中,Di=U1-U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Di=U2-U1。
具体的,若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电容值、或者正比例于无线耳机的电容值、或者随着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增加而增加,则Di=U1-U2。若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电容值的倒数、或者正比例于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倒数、或者随着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增加而减少,则,Di=U2-U1。
在步骤220中,确定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悬空信号量。其中,第一悬空信号量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第二悬空信号量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接下来对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二悬空信号量,以及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一信号量差值,第二悬空信号量和第二信号量差值为何能实现出入耳状态的检测的原理进行介绍。
首先,信号采集单元处于悬空状态指的是在无线耳机的信号采集单元部位附近,比如0.5cm,1cm,2cm,5cm以内,没有其它物体或者没有介电常数较大的其它物体。这样,在无线耳机的信号采集单元部位附近,没有其它物体对信号采集单元的电容产生影响或者其它物体对信号采集单元的电容影响小于预定值,比如0.02pf,0.01pf,0.005pf,0.001pf等。
进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的悬空状态指的是,无线耳机的各个信号采集单元附近没有其它物体或者没有介电常数较大的其它物体,可以称之为无线耳机处于悬空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的悬空状态指的是无线耳机的其中一个信号采集单元或其中一对信号采集单元附近没有其它物体或者没有介电常数较大的其它物体,可以称之为该信号采集单元或该对信号采集单元处于悬空状态。
那么,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两对信号采集单元的无线耳机。在每对信号采集单元中,假设包括信号采集单元1和信号采集单元2。在悬空状态时,可以利用各种电路对信号采集单元1与信号采集单元2的信号量进行检测。由于跟信号采集单元1与信号采集单元2连接的导线或/和电路不同,其导线或/和电路的电容或寄生电容不同,因此对信号采集单元1与信号采集单元2检测得到的信号量不同。
假设信号采集单元1相对信号采集单元2更靠近无线耳机内壳,并且/或者可以有更大面积,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信号采集单元1更贴近耳朵或其它物体。因此相对无线耳机悬空时,信号采集单元1的信号量会有一个较大的跳变。而信号采集单元2由于离无线耳机内壳更远,及/或面积更小,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其信号量的跳变相对较小或很小或几乎没有跳变。因此可以使用信号采集单元2信号量与感器1信号量的各自相对悬空状态的信号量跳变来表征无线耳机与其它物体的贴近程度,尤其是无线耳机与耳朵的贴近程度。
因此,利用悬空信号量以及当前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信号量差值,可以对无线耳机在当前时刻是否悬空进行判断,进而,对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进行判断。
举例来说,假设悬空状态时,信号采集单元1和信号采集单元2检测到的信号量分别为S1,S2。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信号采集单元1和信号采集单元2检测到的信号量分别为U1,U2。根据U1,U2,S1,S2可以确定信号采集单元1和信号采集单元2周边是否有其它物体贴近。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U1相对S1跳变量1,以及U2相对S2跳变量2,可以确定信号采集单元1和信号采集单元2周边是否有其它物体贴近。如果信号采集单元1和信号采集单元2周边有其它物体贴近,则跳变量1会大于跳变量2超过一个预定值。
当信号量是电容值,或者与电容值呈正比例,或者随着电容值的增加而增加,则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相对悬空状态时,信号采集单元1的信号量有一个正的跳变,信号量变大;即U1>S1。
当信号量是电容值的倒数,或者与电容值的倒数呈正比例,或者随着电容值的增加而减少,则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相对悬空状态时,信号采集单元1的信号量有一个负的跳变,信号量变小;即U1<S1。
而信号采集单元2靠近无线耳机内壳,因此离耳朵或其它物体更远,并且/或者面积更小,因此,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相对悬空状态时,信号采集单元2的信号量跳变相对信号采集单元1的信号量跳变比较小,甚至几乎没有变化,即U2与S2接近。
因此,假设i代表任意一对信号采集单元,S1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S2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在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D0i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悬空信号量,U1代表第一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U2代表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Di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信号量差值;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相较于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更靠近耳机内壳或者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二信号采集单元。
则,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电容值、或者正比例于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或者随着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增加而增加,则,D0i=S1-S2,Di=U1-U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电容值的倒数、或者正比例于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倒数、或者随着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增加而减少,则,D0i=S2-S1,Di=U2-U1。
由于信号量会随着无线耳机所处的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而会产生变化,还会随着无线耳机的老化以及/或耳机内部结构的轻微变化而变化。即使在悬空状态,测得的信号量也会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以及无线耳机老化等变化。即U1、S1,以及U2、S2会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以及耳机老化等变化。因此不能仅仅依据当前信号采集单元测得的信号量来判断信号采集单元与耳朵或其它物体的贴合程度。
由于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以及耳机老化等情况下,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相对悬空状态时,信号采集单元1的信号量跳变大于信号采集单元2的信号量跳变,因此可以依据一对信号采集单元跳变量的差异来判断信号采集单元与耳朵或其它物体的贴合程度。
进而,如果仅基于一对信号采集单元跳变量的差异来判断信号采集单元与耳朵或其它物体的贴合程度,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并不是那么准确。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两对信号采集单元跳变量的差异来判断无线耳机与耳朵或其它物体的贴合程度,以实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的判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对应的悬空信号量均可以是预设悬空信号量,该预设悬空信号量的获取方式可以是:测试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下(例如让用户手持耳机,让无线耳机处于悬空状态;或者让无线耳机放置于一个支架上,且无线耳机各信号采集单元处于悬空状态),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
但是,预设悬空信号量是在特定的湿度、温度环境以及耳机自身条件下测得的悬空信号量,由于在无线耳机实际被使用时,湿度、温度环境或者耳机的状态(例如老化)与最初测试预设悬空信号量时,均不相同。
因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悬空信号量的更新(校准)机制,每次所确定的悬空信号量可以是更新后的悬空信号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更新后的悬空信号量可以是在无线耳机的使用过程中,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分别检测到的小于更新前的悬空信号量的信号量差值,即,当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小于当前悬空信号量的信号量差值时,将悬空信号量更新为该信号量差值。
可以理解,当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下时,一对信号采集单元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必然小于非悬空状态下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那么,在无线耳机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检测到一个比悬空信号量还小的信号量差值,说明,当前无线耳机很有可能处于悬空状态下,因此,可将该信号量差值作为更新的悬空信号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更新悬空信号量还可以采用其他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进而,在步骤230中,根据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一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一差异值,以及根据第二信号量差值和第二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二差异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差异值=第一信号量差值-第一悬空信号量;第二差异值=第二信号量差值-第二悬空信号量。
结合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可进一步实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的确定。
进而,在步骤240中,若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为入耳状态;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差异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第二差异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可以理解,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处于无线耳机的不同位置(两个部位),如果两个位置跟无线耳机都贴近到一个预定值,可以确定无线耳机为入耳状态。这样,在无线耳机在耳外时,只有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同时贴近两对信号采集单元到一个预定值时,才会被误判断为入耳。
在步骤250中,若第一差异值和/或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为出耳状态;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一差异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或者第二差异值小于第四预设值,或者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的和小于第五预设值。
其中,第三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可以理解,第一差异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或者第二差异值小于第四预设值,且第三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这说明至少一个信号采集单元没有被贴近,可确定无线耳机没有入耳。
可以理解,当不同用户佩戴无线耳机,或以不同的佩戴方式佩戴无线耳机,比如不同的方向、角度、入耳程度,往往是一对信号采集单元与无线耳机贴近程度不好时,另一对信号采集单元贴近或接触得很好的情况,因此无线耳机入耳时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中至少一个差异值较大。因此,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的和小于第五预设值,可以较准确地确定无线耳机进入出耳状态。
在步骤260中,若第一差异值和第二差异值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无线耳机保持前一时刻的状态,即,默认无线耳机没有入耳状态的变化,保持无线耳机原来的出入耳状态,这样也能避免错误的出入耳状态改变判定。
上述的第一预设值~第五预设值,可以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按照对应的条件进行预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具体的值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量差值的获取可以是周期性的。因此,步骤210包括:每经过一个预设周期,获取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信号量差值。
其中,预设周期可以结合无线耳机的状态检测的实时性的需求进行设置,还可以结合无线耳机的状态改变频率等进行设置。
例如,预设周期可以是:10ms,20ms,50ms,100ms等,若实时性要求较高,还可以是几ms;若实时性要求较低,还可以是几百m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持续变化,因此,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可以采用周期式的获取方式,减少无线耳机的数据处理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一般由无线耳机的处理器来执行,处理器在执行该入耳检测方法时,需要读取信号采集单元的实时检测数据。由于数据的采集是周期性的,那么对应的,也可以根据预设周期来对处理器进行唤醒。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经过一个预设周期,唤醒处理器,以使处理器执行入耳检测方法。
相应的,在处理器执行完入耳检测之后,可以进入睡眠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处理器的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持续变化,因此,在需要进行出入耳检测时,再唤醒处理器进行出入耳检测,以使处理器可以不用持续的工作,降低处理器的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经过平滑处理的信号量差值。其中,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信号量差值的平滑处理参数不相同。
通过平滑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从而提高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对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距离耳机内壳更近的信号采集单元,可看作检测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N个信号量差值进行平滑(或者说平均)处理,得到第一信号量差值;对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相较于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距离耳机内壳更远,可看作参考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M个信号量差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第二信号量差值;并且,N<M,且N和M都是正整数。
可以理解,由于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在有其它物体贴近或接触时,其信号量会跳变。在无线耳机贴近耳朵时,为实现了较小时延就检测到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量的跳变,使得平滑增加的出入耳时延不影响用户体验,N值应该较小。例如:比如4,6,8,十几等。
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由于有其它物体贴近或接触时,其信号量跳变很小或几乎没有,因此M可以较大,比如十几、几十,上百等。M大于N。这样,可以提高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量的信噪比,也不影响出入耳检测的实时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信号量差值可以是经过低通滤波处理的信号量差值。其中,第一信号量差值对应的低通滤波截止频率高于第二信号量差值对应的低通滤波截止频率。
通过低通滤波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从而提高出入耳检测的准确度。
可以理解,对于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来说,有其它物体贴近或接触时,其信号量会跳变。如果对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量的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很低,则经过滤波器后,其信号量跳变非常慢,从而影响出入耳检测的时延。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有其它物体贴近或接触时,其信号量跳变很小或几乎没有。因此,对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量的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较低,也不影响出入耳检测的时延,其截止频率可以是3db误差处的频点或2db误差处的频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通滤波处理,可以通过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滤波器或者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实现,或者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使用FIR滤波器,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使用IIR滤波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不同的低通滤波截止频率分别对实时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提高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入耳检测装置300,与前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对应,包括:获取模块310和处理模块320。
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信号量差值;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处理模块320,用于:确定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悬空信号量;所述第一悬空信号量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悬空信号量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一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一差异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二差异值;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为入耳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差异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第二差异值大于第二预设值;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为出耳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差异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二差异值小于第四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的和小于第五预设值;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保持前一时刻的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10具体用于:每经过一个预设周期,获取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
入耳检测装置300,与前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对应,各个功能模块与方法的各个步骤也对应,因此,各个功能模块的实施方式参照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重复介绍。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400,该无线耳机400可作为前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执行主体,其可以是一对耳机中的一个耳机,也可以是独立的一个耳机。
该无线耳机400包括:耳机本体410;设置在耳机本体410上的两对信号采集单元(由于信号采集单元设置在不同位置,图中未示出);设置在耳机本体410内的处理器420和存储器430;处理器420和存储器430通信连接;其中,存储器430存储有可被处理器420执行的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420,以使处理器420能够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入耳检测方法。
其中,耳机本体410,其可以采用一些通用的设计形式,例如:入耳式、挂耳式、头戴式等,因此,耳机本体410的外观或者形状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处理器420和存储器430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400还包括:无线模块,例如:蓝牙、低功耗蓝牙或者低功耗蓝牙音频模块等。可以理解,无线模块可以为这些模块中的一种,也可以包括这些模块中的多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无线耳机400还可以包括更多耳机所需的通用模块,例如:麦克风、扬声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一一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信号量差值;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确定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悬空信号量;所述第一悬空信号量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悬空信号量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一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一差异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二差异值;
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为入耳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差异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第二差异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或所述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为出耳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差异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二差异值小于第四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的和小于第五预设值;
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保持前一时刻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电容值、或者正比例于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或者随着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增加而增加,则,D0i=S1-S2,Di=U1-U2,其中,i代表任意一对信号采集单元,S1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S2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D0i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悬空信号量,U1代表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U2代表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Di代表该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信号量差值;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相较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更靠近耳机内壳或者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为电容值的倒数、或者正比例于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倒数、或者随着所述无线耳机的电容值的增加而减少,则,D0i=S2-S1,Di=U2-U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信号量差值,包括:
每经过一个预设周期,获取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处理器,每经过一个所述预设周期,唤醒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入耳检测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经过平滑处理的信号量差值,其中,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的平滑处理参数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经过低通滤波处理的信号量差值,其中,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对应的低通滤波截止频率高于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对应的低通滤波截止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均包括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所述第一耳机或者所述第二耳机。
9.一种入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两对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入耳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信号量差值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信号量差值;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中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处理模块,用于:
确定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一悬空信号量和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对应的第二悬空信号量;所述第一悬空信号量为第一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悬空信号量为第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在所述无线耳机为悬空状态时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一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一差异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号量差值和所述第二悬空信号量确定第二差异值;
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为入耳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差异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第二差异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为出耳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差异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二差异值小于第四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的和小于第五预设值;
若所述第一差异值和所述第二差异值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无线耳机保持前一时刻的状态。
10.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本体;
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内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CN202210185810.3A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54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5810.3A CN114554383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5810.3A CN114554383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383A true CN114554383A (zh) 2022-05-27
CN114554383B CN114554383B (zh) 2023-08-08

Family

ID=8167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5810.3A Active CN114554383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38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788A (zh) * 2018-06-12 2018-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US20210014603A1 (en) * 2018-12-26 2021-01-1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ear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939193B1 (en) * 2020-03-02 2021-03-02 Ifory Limited In-ear detection method for a wireless earphone and a wireless earphone
CN112911487A (zh) * 2021-02-09 2021-06-04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3473286A (zh) * 2021-06-23 2021-10-01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788A (zh) * 2018-06-12 2018-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US20210014603A1 (en) * 2018-12-26 2021-01-1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ear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939193B1 (en) * 2020-03-02 2021-03-02 Ifory Limited In-ear detection method for a wireless earphone and a wireless earphone
CN112911487A (zh) * 2021-02-09 2021-06-04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3473286A (zh) * 2021-06-23 2021-10-01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383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2573B (zh) 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64696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이어폰 인식 회로 장치
CA2760220C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n accessory
CN113709623B (zh)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11698601B (zh) 蓝牙耳机及其按键灵敏度调整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19858A1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2161305A1 (zh)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955759B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19097B (zh) 基音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4630242A (zh) 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8627686B (zh) 一种测量运放偏置电流的电路及方法和屏蔽控制单元
CN108955758B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920975A (zh) 降噪参数设置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54850A (zh) 用于防止音频插孔的腐蚀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14567849A (zh) 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CN114079840A (zh) 一种耳机佩戴感应电路、头戴式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13038320A (zh) 一种电容检测方法、装置及一种耳机
CN114554383A (zh)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US9924268B1 (en)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a method
US20200145756A1 (en) Headset
CN114554382B (zh)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US20230370761A1 (en) Earphone
CN115243145A (zh)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097590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마이크로폰 블록 검출 방법
CN110784797A (zh) 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