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5873A - 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5873A
CN114545873A CN202111621999.8A CN202111621999A CN114545873A CN 114545873 A CN114545873 A CN 114545873A CN 202111621999 A CN202111621999 A CN 202111621999A CN 114545873 A CN114545873 A CN 114545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undance
control
target
product
instantane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19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45873B (zh
Inventor
蔡晓芸
曾令芝
林玫
沈崇冰
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hu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hu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19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5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5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5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45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5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根据控制偏差,判断产品丰度的调控信号给出的时机,产品容器任意装量下瓶装丰度均满足出厂控制精度要求;在调整信号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容器装量参数,可避免电子称精度及故障率等外界因素对控制过程产生的影响,去除了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人为性和随意性。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同位素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同位素分离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丰度的调整控制主要使用后期控制法,即根据当前瓶装累计丰度和满瓶时容器的目标瓶装丰度,通过公式计算出后期需控制的平均瞬时丰度,结合当前瞬时丰度人为经验判断操控产品取料管线上的调节器/阀开度,调整控制压力,从而调整产品取料量,控制产品丰度值,最终保证产品瞬时丰度和瓶装丰度满足出厂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产品丰度的调控信号给出的时机完全依靠经验进行判断得出,人为随意性、经验性大,无法保证产品瓶装丰度在任意装量下满足出厂控制精度,易造成产品收料量在容器装料后期大幅度且高频率的调整,使得产品质量不稳定,给生产系统带来较多波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产品丰度的调控信号给出的时机完全依靠经验进行判断得出,人为随意性、经验性大,无法保证产品瓶装丰度在任意装量下满足出厂控制精度的问题。
实现本申请目的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和瓶装累计丰度;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
若是,则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和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获取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瞬时丰度是否满足瞬时丰度预设范围,以及所述瓶装累计丰度是否满足瓶装丰度预设范围;
若均为是,则执行所述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若任一为否,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和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具体包括: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获取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以及目标累计量;
根据所述实际累计量和所述目标累计量之差,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可选的,所述目标累计量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获得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
根据所述目标瞬时丰度偏差和所述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所述目标累计量。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
判断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是否超过所述控制偏差上限和所述控制偏差上限所确定的范围。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控制精度,确定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累计量上限和累计量下限;
根据所述累计量上限和所述目标累计量之差,得到所述控制偏差上限;根据所述累计量下限和所述目标累计量之差,得到所述控制偏差下限。
可选的,所述累计量上限和所述累计量下限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控制精度,获得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和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
根据所述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所述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和所述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所述累计量上限和所述累计量下限。
可选的,所述实际累计量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获得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的实际瞬时丰度偏差;
根据所述实际瞬时丰度偏差和所述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所述实际累计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和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目标时间确定目标控制装载量;
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结合所述目标控制装载量,计算下一时刻需控制的平均丰度;
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和所述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和所述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当所述平均丰度小于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且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将所述控制压力上调第一压力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当所述平均丰度小于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且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控制压力上调第二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值;
当所述平均丰度大于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且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在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时,将所述控制压力下调所述第一压力值;
当所述平均丰度大于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且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控制压力下调所述第二压力值;
当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不调整所述控制压力。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和所述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获取上一次调整所述控制压力的时间;
若所述上一次调整所述控制压力的时间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和所述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若所述上一次调整所述控制压力的时间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则所述当前时刻不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和瓶装累计丰度;
偏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
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和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根据控制偏差,判断产品丰度的调控信号给出的时机,产品容器任意装量下瓶装丰度均满足出厂控制精度要求。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在调整信号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容器装量参数,可避免电子称精度及故障率等外界因素对控制过程产生的影响,去除了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人为性和随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申请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内。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产品丰度的调控信号完全依靠经验进行判断给出,人为随意性、经验性大,无法保证产品瓶装丰度在任意装量下满足出厂控制精度,易造成产品收料量在容器装料后期大幅度且高频率的调整,使得产品质量不稳定,给生产系统带来较多波动。
(2)产品丰度调控信号需结合产品容器当前及目标装量进行计算,因此容器电子称精度及故障率、容器装载量等外界因素制约着产品丰度控制的稳定性。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依据产品控制精度设置偏差控制线,通过计算给出产品丰度调整信号及产品取料管线调节器控制压力的调整方法,从而消除产品生产控制过程中人为、设备因素带来的影响,保证任意装量下产品质量均达到出厂控制精度,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控制。
基于上述内容,为了清楚、详细的说明本申请的上述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和瓶装累计丰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由取样得到,例如,可以间隔4小时取样一次。为了保证控制的准确度,若当前时刻的控制压力与上一个取样时刻的控制压力不相等时,则将上一个取样时刻的第二瞬时丰度作为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若当前时刻的工作容器与上一个取样时刻的工作容器不同时,则根据上一个取样时刻的第二瞬时丰度和工作容器转换时刻对第一瞬时丰度进行校准,根据校准后的第一瞬时丰度执行后续步骤。
作为一个示例,根据上一个取样时刻的第二瞬时丰度和工作容器转换时刻对第一瞬时丰度进行校准,具体可以如下式(1)所示: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81
式中,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86
为校准后的第一瞬时丰度,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87
为采样得到的第一瞬时丰度,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88
为上一个取样时刻的第二瞬时丰度,ti为当前时刻,ti-1为上一个取样时刻,tt′为工作容器转换时刻。
在一个例子中,瓶装累计丰度C可以根据下式(2)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82
式中,Δt为两次取样时间差,Δt=ti-ti-1;P为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控制压力;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83
为两次取样瞬时丰度平均值,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84
S102: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确定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02,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获取至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以及目标累计量;根据实际累计量和目标累计量之差,确定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在一个例子中,目标累计量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获得至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
根据目标瞬时丰度偏差和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目标累计量。
其中,目标瞬时丰度偏差具体可以通过下式(3)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85
式中,C为目标瞬时丰度偏差,C为产品目标丰度。
目标累计量D具体可以通过下式(4)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91
在另一个例子中,实际累计量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第一瞬时丰度,获得至当前时刻为止的实际瞬时丰度偏差;
根据实际瞬时丰度偏差和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实际累计量。
其中,实际瞬时丰度偏差C具体可以通过下式(5)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92
实际累计量D具体可以通过下式(6)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093
则,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δ具体可以通过下式(7)得到:
δ=D-D (7)
S103:基于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确定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再基于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避免了产品丰度的调控信号完全依靠经验进行判断给出,人为随意性、经验性大,无法保证产品瓶装丰度在任意装量下满足出厂控制精度,易造成产品收料量在容器装料后期大幅度且高频率的调整,使得产品质量不稳定,给生产系统带来较多波动的问题,根据控制偏差,判断产品丰度的调控信号给出的时机,产品容器任意装量下瓶装丰度均满足出厂控制精度要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03,具体包括: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判断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是否超过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所确定的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精度根据实际出厂控制情况确定。若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超过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所确定的范围,则说明需要对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进行调整;若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未超过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所确定的范围,则说明不需要对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至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累计量上限和累计量下限;根据累计量上限和目标累计量之差,得到控制偏差上限;根据累计量下限和目标累计量之差,得到控制偏差下限。
在一个例子中,至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第一瞬时丰度,获得至当前时刻为止的实际瞬时丰度偏差;根据实际瞬时丰度偏差和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实际累计量。
例如,实际累计量具体可以根据上式(5)和(6)得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例子中,累计量上限和累计量下限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获得至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和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根据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和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累计量上限和累计量下限。
在实际应用中,具体可以先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产品出厂丰度的上下限,再将产品出厂丰度的上限和下限换算为平均瞬时丰度,得到至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和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
具体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C +可以通过下式(8)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11
式中,ε为控制精度。
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C -可以通过下式(9)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12
则,累计量上限D+和累计量下限D-具体可以通过下式(10)和(11)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13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14
控制偏差上限δ+和控制偏差下限δ-可以如下式(12)和(13)所示:
δ+=D+-D (12)
δ-=D--D (13)
若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δ超出控制偏差上限δ+和控制偏差下限δ-所确定的范围,即δ≥δ+或δ≤δ-,则需要对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进行调整,执行步骤S104。
S104:根据瓶装累计丰度和产品目标丰度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下面将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详细说明如何根据瓶装累计丰度和产品目标丰度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这里先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先依据设定的边界条件对瞬时丰度和瓶装丰度的合格性进行检验,当检验结果超出限值不合格时,依据调整规则对取料管线调节器的控制压力进行调整,减少流程。则,步骤S101,之后还可以包括:
判断第一瞬时丰度是否满足瞬时丰度预设范围,以及瓶装累计丰度是否满足瓶装丰度预设范围;若均为是,则执行步骤S103;若任一为否,则执行步骤S104。
在一个例子中,瞬时丰度预设范围可以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预设的瞬时丰度偏差限值得到,瞬时丰度预设范围的下限为产品目标丰度与预设的瞬时丰度偏差限值之差,瞬时丰度预设范围的上限为产品目标丰度与预设的瞬时丰度偏差限值之和。类似的,瓶装丰度预设范围可以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预设的瓶装丰度偏差限值得到,瓶装丰度预设范围的下限为产品目标丰度与瓶装丰度偏差限值之差,瓶装丰度预设范围的上限为产品目标丰度与瓶装丰度偏差限值之和。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详细说明,如何根据当前时刻的瓶装累计丰度和产品目标丰度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04,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目标时间,确定目标控制装载量;
根据瓶装累计丰度结合目标控制装载量,计算下一时刻需控制的平均丰度;
根据第一瞬时丰度和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在一个例子中,下一时刻需控制的平均丰度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31
具体可以通过下式(14)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32
式中,t为目标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瞬时丰度和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当平均丰度小于第一瞬时丰度,且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将控制压力上调第一压力值;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当平均丰度小于第一瞬时丰度,且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控制压力上调第二压力值;第二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值;
当平均丰度大于第一瞬时丰度,且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将控制压力下调第一压力值;
当平均丰度大于第一瞬时丰度,且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控制压力下调第二压力值;
当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阈值时,不调整控制压力。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阈值为0.01%,第二阈值为0.02%。第一压力值为10Pa,第二压力值为20Pa。
则,当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33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34
P上调,调整幅度为10Pa;当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35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36
P下调,调整幅度为10Pa;当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41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42
P上调,调整幅度为20Pa;当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43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44
P下调,调整幅度为20Pa;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45
小于0.01%不调整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避免生产线的波动,根据第一瞬时丰度和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获取上一次调整控制压力的时间;
若上一次调整控制压力的时间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执行根据第一瞬时丰度和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若上一次调整控制压力的时间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当前时刻不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作为一个示例,预设时间阈值可以为两侧采样时间之和。例如,当每间隔4小时采样一次时,预设时间阈值可以为8小时。当取料管线控制压力P进行调整后,若下一次信号判断仍需调整控制压力P,则需计算两次取样时间差,若小于8小时则不予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产品容器任意装量下瓶装丰度均满足出厂控制精度要求,该方法在调整信号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容器装量参数,可避免电子称精度及故障率等外界因素对控制过程产生的影响,去除了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人为性和随意性。
下面结合一个实际的例子,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
假设,依据生产的产品种类及出厂技术条件,可以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参数设定。
表1参数设定表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51
上一个采样时刻和当前时刻的几个采样值如下表2。
表2采样值表
时刻 采样时间差 控制压力 瞬时丰度
上一个采样时刻 4.0 4.30 4.447%
当前时刻 4.0 4.30 4.436%
则,第一瞬时丰度Cti=4.436%,累计丰度C=4.4468%。依据产品目标丰度4.45%和瞬时丰度偏差限值0.2%,计算得到瞬时丰度预设范围的下限为4.25%,上限为4.65%;依据产品目标丰度4.45%和瓶装丰度偏差限值0.015%,计算得到瓶装丰度控制范围的下限为4.435%,上限为4.465%。
由于第一瞬时丰度和累计丰度均落在瞬时丰度预设范围和瓶装丰度控制范围内,验证合格,即可继续确定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控制信号P。若验证不合格,则直接调整控制信号P。
根据上面的公式可得到如下表3中的结果。
表3调整信号参量计表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52
此时,控制偏差δ<δ-,提示调整。第一瞬时丰度与平均丰度满足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53
Figure BDA0003438388820000154
则取料管线调节器控制压力P下调10Pa。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装置。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和瓶装累计丰度;
偏差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确定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判断模块300,用于基于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
调整模块400,用于当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瓶装累计丰度和产品目标丰度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合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瞬时丰度是否满足瞬时丰度预设范围,以及瓶装累计丰度是否满足瓶装丰度预设范围;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在合格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均为是时,触发偏差确定模块200执行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确定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在合格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任一为否时,触发调整模块400执行根据瓶装累计丰度和产品目标丰度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偏差确定模块200,具体用于: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获取至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以及目标累计量;
根据实际累计量和目标累计量之差,确定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累计量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获得至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
根据目标瞬时丰度偏差和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目标累计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模块300,具体用于: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
判断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是否超过控制偏差上限和控制偏差上限所确定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模块300,具体还用于: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至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累计量上限和累计量下限;
根据累计量上限和目标累计量之差,得到控制偏差上限;根据累计量下限和目标累计量之差,得到控制偏差下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累计量上限和累计量下限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获得至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和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
根据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和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累计量上限和累计量下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实际累计量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第一瞬时丰度,获得至当前时刻为止的实际瞬时丰度偏差;
根据实际瞬时丰度偏差和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实际累计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400,具体用于: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目标时间确定目标控制装载量;
根据瓶装累计丰度结合目标控制装载量,计算下一时刻需控制的平均丰度;
根据第一瞬时丰度和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400,具体还用于:
当平均丰度小于第一瞬时丰度,且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将控制压力上调第一压力值;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当平均丰度小于第一瞬时丰度,且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控制压力上调第二压力值;第二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值;
当平均丰度大于第一瞬时丰度,且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将控制压力下调第一压力值;
当平均丰度大于第一瞬时丰度,且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控制压力下调第二压力值;
当平均丰度和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阈值时,不调整控制压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获取上一次调整控制压力的时间;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若上一次调整控制压力的时间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触发调整模块400执行根据第一瞬时丰度和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若上一次调整控制压力的时间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当前时刻禁止调整模块400动作,不对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装置,产品容器任意装量下瓶装丰度均满足出厂控制精度要求,该方法在调整信号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容器装量参数,可避免电子称精度及故障率等外界因素对控制过程产生的影响,去除了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人为性和随意性。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申请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Claims (12)

1.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和瓶装累计丰度;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
若是,则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和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瞬时丰度是否满足瞬时丰度预设范围,以及所述瓶装累计丰度是否满足瓶装丰度预设范围;
若均为是,则执行所述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若任一为否,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和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具体包括:
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获取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以及目标累计量;
根据所述实际累计量和所述目标累计量之差,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累计量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获得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
根据所述目标瞬时丰度偏差和所述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所述目标累计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
判断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是否超过所述控制偏差上限和所述控制偏差上限所确定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控制精度,确定控制偏差下限和控制偏差上限,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控制精度,确定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产品生产的实际累计量、累计量上限和累计量下限;
根据所述累计量上限和所述目标累计量之差,得到所述控制偏差上限;根据所述累计量下限和所述目标累计量之差,得到所述控制偏差下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累计量上限和所述累计量下限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控制精度,获得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的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和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
根据所述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上限、所述目标瞬时丰度偏差下限和所述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所述累计量上限和所述累计量下限。
8.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累计量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获得至所述当前时刻为止的实际瞬时丰度偏差;
根据所述实际瞬时丰度偏差和所述当前时刻为止各个采样时刻的控制压力,计算得到所述实际累计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和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和目标时间确定目标控制装载量;
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结合所述目标控制装载量,计算下一时刻需控制的平均丰度;
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和所述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和所述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当所述平均丰度小于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且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将所述控制压力上调第一压力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当所述平均丰度小于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且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控制压力上调第二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值;
当所述平均丰度大于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且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在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时,将所述控制压力下调所述第一压力值;
当所述平均丰度大于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且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控制压力下调所述第二压力值;
当所述平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不调整所述控制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和所述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获取上一次调整所述控制压力的时间;
若所述上一次调整所述控制压力的时间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瞬时丰度和所述平均丰度的大小关系,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若所述上一次调整所述控制压力的时间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则所述当前时刻不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12.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刻的第一瞬时丰度和瓶装累计丰度;
偏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产品目标丰度和所述第一瞬时丰度,确定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调整产品取料管线调节装置后的控制压力;
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瓶装累计丰度和所述产品目标丰度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整。
CN202111621999.8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545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1999.8A CN114545873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1999.8A CN114545873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5873A true CN114545873A (zh) 2022-05-27
CN114545873B CN114545873B (zh) 2024-03-19

Family

ID=8166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1999.8A Active CN114545873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587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1229A (ja) * 2003-03-05 2004-09-30 Toshiba Corp 電子部品材料の品質管理方法
US20060016976A1 (en) * 2004-07-02 2006-01-26 Adrian L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ion population in a mass spectrometer
JP2007154242A (ja) * 2005-12-02 2007-06-2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酸化物の混合膜の製造方法
EP2834835A1 (en) * 2012-04-02 2015-02-11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Bremen)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quantitation by mass spectrometry
CN105399165A (zh) * 2015-12-16 2016-03-16 高明 多级串联连续精馏分离轻氢分子水的装置及方法
GB2568178A (en) * 2017-02-23 2019-05-08 Thermo Fisher Scient Bremen Gmbh Methods in mass spectrometry using collision gas as ion source
CN110117014A (zh) * 2018-02-07 2019-08-13 大阳日酸株式会社 一氧化碳稳定同位素的制法及二氧化碳稳定同位素的制法
CN110578823A (zh) * 2019-08-30 2019-12-17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比例阀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0083826A1 (fr) * 2018-10-24 2020-04-30 Renault S.A.S Procede de coordination de consignes de suralimentation et de recirculation des gaz d'echappement dans un dispositif de trac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13735132A (zh) * 2021-09-15 2021-12-03 黑龙江豪运药业有限公司 一塔式生产多种丰度硼10同位素的装置与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1229A (ja) * 2003-03-05 2004-09-30 Toshiba Corp 電子部品材料の品質管理方法
US20060016976A1 (en) * 2004-07-02 2006-01-26 Adrian L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ion population in a mass spectrometer
JP2007154242A (ja) * 2005-12-02 2007-06-2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酸化物の混合膜の製造方法
EP2834835A1 (en) * 2012-04-02 2015-02-11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Bremen)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quantitation by mass spectrometry
CN105399165A (zh) * 2015-12-16 2016-03-16 高明 多级串联连续精馏分离轻氢分子水的装置及方法
GB2568178A (en) * 2017-02-23 2019-05-08 Thermo Fisher Scient Bremen Gmbh Methods in mass spectrometry using collision gas as ion source
CN110117014A (zh) * 2018-02-07 2019-08-13 大阳日酸株式会社 一氧化碳稳定同位素的制法及二氧化碳稳定同位素的制法
WO2020083826A1 (fr) * 2018-10-24 2020-04-30 Renault S.A.S Procede de coordination de consignes de suralimentation et de recirculation des gaz d'echappement dans un dispositif de trac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10578823A (zh) * 2019-08-30 2019-12-17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比例阀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35132A (zh) * 2021-09-15 2021-12-03 黑龙江豪运药业有限公司 一塔式生产多种丰度硼10同位素的装置与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强 等: "离心分离铀浓缩工厂产品丰度自动化控制研究",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 vol. 5, pages 298 - 303 *
张兆旸 等: "利用级联精料流末端机组控制产品丰度方法的研究应用", 中国核电, pages 779 - 78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5873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1028B (zh) 一种煤质变化下超临界机组agc优化控制方法
CN103391015B (zh) 一种变参数pi调节器参数调整方法
US10112816B2 (en) Method for filling a container with a fill product using a proportional valve
CN106655321B (zh) 电解电容器漏电流/绝缘电阻测量仪用充放电装置及方法
EP3102992B1 (en) Improved dynamics gas blending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with minimal variation within tolerance limits and increased gas utilization
CN105551993B (zh) 一种晶圆参数的修调方法及装置
CN101436069A (zh) 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在线校验方法
CN106693128A (zh) 一种呼吸机比例阀的流量控制方法
CN102759939A (zh) 退火炉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0578823B (zh) 一种比例阀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45873A (zh) 一种产品丰度调整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207562A (zh) 一种针对真空下玻璃加热的改进型pid算法
CN106483433A (zh) 一种用于超导磁体帕邢测试真空度动态平衡的控制系统
EP1782449B1 (en) Dc power supply utilizing real time estimation of dynamic impedance
CN106813761A (zh) 提前量自动修正方法
CN107036684B (zh) 一种流量计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26907B (zh) 真空镀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真空镀膜设备
CN105628167B (zh) 重量传感器电路和烹饪器具
CN112875830A (zh) 一种二级反渗透系统入口pH值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451779B (zh) 铝电解槽氟化铝控制方法
CN103179773A (zh) 高压型加速器的自动高压锻炼方法及自动高压锻炼系统
CN202059611U (zh) 一种电磁炉电路板的功率快速调节装置
CN108277314B (zh) 一种布料方法及装置
US202101884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a filling process
CN103066590B (zh) 一种基于预估补偿控制的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