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5708A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5708A
CN114545708A CN202011293149.5A CN202011293149A CN114545708A CN 114545708 A CN114545708 A CN 114545708A CN 202011293149 A CN202011293149 A CN 202011293149A CN 114545708 A CN114545708 A CN 114545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vable
stopper
recess
lens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31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长兴
加藤明彦
生井昌仁
长田宽志
王亚可
李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31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5708A/zh
Priority to JP2021178916A priority patent/JP7253599B2/ja
Publication of CN114545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5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8Swing bac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2Optical derotators, i.e. systems for compensating for image rotation, e.g. using rotating prisms,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76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shape memory allo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构成部件间的接触所引起的异物导致的不良状况的发生的透镜驱动装置以及拍摄元件。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基座部件、透镜保持部件、使透镜保持部件相对于基座部件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限制透镜保持部件的绕光轴的旋转的止挡件部。基座部件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基部、以及从基部朝向上方突出的固定侧台座部。在固定侧台座部形成有使上侧以及光轴侧开放的止挡件用凹部。透镜保持部件具有安装有透镜体的筒状部、以及从筒状部朝向外侧突出并且进入止挡件用凹部的突出设置部。并且,在基座部件的基部的上表面上的开口与固定侧台座部之间的部分配置有粘着性的异物捕捉部件。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有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座部件沿X轴方向相对移动的X轴可动体、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X轴可动体沿Y轴方向相对移动的Y轴可动体、以及被支承为能够相对Y轴可动体沿光轴方向相对移动的透镜支座的透镜驱动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8-018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透镜驱动装置为了能够抑制透镜支座的绕光轴的旋转,构成为形成于透镜支座的凸部与形成于Y轴可动体的缺口部嵌合。
然而,存在如下不良状况的隐患:形成于透镜支座的凸部与形成于Y轴可动体的缺口部的接触会产生粉尘等的异物,该异物附着于拍摄元件而使拍摄图像的品质降低。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这样的由构成部件间的接触引起的异物所导致的不良状况的发生的透镜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固定侧部件,包含基座部件以及罩部件;透镜保持部件,配置于由所述基座部件与所述罩部件形成的收容空间并且能够保持透镜体;驱动机构,使包含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可动侧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移动;以及止挡件部,至少限制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绕光轴的旋转,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中,所述基座部件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向上方突出的限制壁部,在所述限制壁部形成有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使所述限制壁部的上侧以及光轴侧开放,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装载有透镜体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筒状部向外侧突出并且进入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的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基部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开口与所述限制壁部之间的部分配置有粘着性的异物捕捉部件。
发明效果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抑制由构成部件间的接触引起的异物所导致的不良状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分别连接于透镜保持部件以及基座部件的金属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安装有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金属部件的图。
图5是基座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板簧、形状记忆合金线、金属部件、以及导电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流经形状记忆合金线的电流的路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将固定侧金属部件与导电部件连接的连接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透镜保持部件、上侧罩部件、以及基座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透镜保持部件的详细图。
图11是导电部件的立体图以及俯视图。
图12是安装有第一磁性部件的透镜保持部件与基座部件的俯视图。
图13是透镜保持部件、第一磁性部件、基座部件、以及第二磁性部件的剖视图。
图14是基座部件的俯视图。
图15是基座部件的左后角部的放大图。
图16是表示第一收容凹部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
图17是基座部件的右后角部的放大图。
图18是表示第二收容凹部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1(A)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上方立体图,图1(B)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下方立体图。图2是d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1以及图2中,X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轴的一方向,X2表示X轴的另一方向。另外,Y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Y轴的一方向,Y2表示Y轴的另一方向。同样,Z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Z轴的一方向,Z2表示Z轴的另一方向。在图1以及图2中,透镜驱动装置101的X1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前侧(正面侧),透镜驱动装置101的X2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后侧(背面侧)。另外,透镜驱动装置101的Y1相当于侧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右侧,透镜驱动装置101的Y2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左侧。另外,透镜驱动装置101的Z1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上侧(被拍摄体侧),透镜驱动装置101的Z2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下侧(拍摄元件侧)。在其他图中也相同。
透镜驱动装置10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包含作为固定侧部件RG的一部分的罩部件4。罩部件4包含上侧罩部件4U以及下侧罩部件4L。
罩部件4构成为,作为覆盖各部件的壳体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4由非磁性金属形成。但是,罩部件4也可以由磁性金属形成。另外,罩部件4如图1所示,具有确定收纳部4s的箱状的外形。
上侧罩部件4U具有矩形筒状的第一外周壁部4A和被设为与第一外周壁部4A的上端(Z1侧的端)连续的矩形环状且平板状的顶板部4B。在顶板部4B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开口4k。第一外周壁部4A包含第一侧板部4A1~第四侧板部4A4。第一侧板部4A1与第三侧板部4A3相互对置,第二侧板部4A2与第四侧板部4A4相互对置。而且,第一侧板部4A1以及第三侧板部4A3相对于第二侧板部4A2以及第四侧板部4A4垂直地延伸。
同样,下侧罩部件4L具有矩形筒状的第二外周壁部4C和被设为与第二外周壁部4C的下端(Z2侧的端)连续的矩形环状且平板状的底板部4D。在底板部4D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开口4m。第二外周壁部4C包含第一侧板部4C1~第四侧板部4C4。第一侧板部4C1与第三侧板部4C3相互对置,第二侧板部4C2与第四侧板部4C4相互对置。而且,第一侧板部4C1以及第三侧板部4C3相对于第二侧板部4C2以及第四侧板部4C4垂直地延伸。
上侧罩部件4U如图1所示,利用粘合剂接合于下侧罩部件4L。第二外周壁部4C配置为将第一外周壁部4A局部地覆盖。
如图2所示,在罩部件4内收容有间隔部件1、透镜保持部件2、金属部件5、板簧6、基座部件18、以及形状记忆合金线SA等。
可动侧部件MB包含能够保持透镜体(未图示)的透镜保持部件2、作为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与透镜体相关的光轴JD移动的驱动机构MK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以及将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沿光轴JD移动的板簧6。透镜体是例如具备至少1个透镜的筒状的透镜镜筒,其中心轴线构成为沿着光轴JD。
间隔部件1被配置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Z1方向移动时能够防止由合成树脂形成的透镜保持部件2与由金属形成的罩部件4碰撞。即,间隔部件1由合成树脂形成,并配置为能够在透镜保持部件2与罩部件4的顶板部4B之间形成空间。而且,间隔部件1利用粘合剂固定于上侧罩部件4U。具体而言,间隔部件1与透镜保持部件2构成了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向Z1方向(上方)的过度移动的止挡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保持部件2构成为在向Z1方向仅移动规定距离时与间隔部件1接触。通过该构成,间隔部件1能够防止由合成树脂形成的透镜保持部件2与由金属形成的上侧罩部件4U接触,并防止这样的接触所引起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磨损。但是,如果能够利用另一构造等在透镜保持部件2与上侧罩部件4U的顶板部4B之间形成空间,则也可以省略间隔部件1。
透镜保持部件2通过对液晶聚合物(LCP)等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而形成。具体而言,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2所示,包含以沿光轴JD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筒状部12、以从筒状部12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可动侧台座部2D以及突出设置部2S。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12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以供透镜体旋装。透镜体也可以构成为利用粘合剂固定于筒状部12的内周面。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在筒状部12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
可动侧台座部2D包含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以及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以及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配置为隔着光轴JD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同样,突出设置部2S包含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以及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以及第二突出设置部2S2配置为隔着光轴JD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可动侧台座部2D以及突出设置部2S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四个角部对应地配置,并且交替排列地配置,该透镜保持部件2在俯视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外形。而且,分别在两个可动侧台座部2D上载置板簧6的一部分。
驱动机构MK包含作为形状记忆促动器的一个例子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在本实施方式中,形状记忆合金线SA包含第一线SA1~第八线SA8。形状记忆合金线SA在电流流过时温度上升,并根据该温度的上升而收缩。驱动机构MK能够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收缩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光轴JD上下移动。另外,形状记忆合金线SA构成为,若第一线SA1~第八线SA8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收缩,则透镜保持部件2移动,通过该移动,第一线SA1~第八线SA8中的另一个或者多个被拉伸。
板簧6构成为,将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RG(基座部件18)沿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例如由以铜合金、钛铜系合金(钛铜)、或者铜镍合金(镍锡铜)等为主要材料的金属板制作。具体而言,板簧6包含第一板簧6A以及第二板簧6B。
基座部件18通过使用了液晶聚合物(LCP)等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部件18如图5(A)所示,在俯视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轮廓,在中央具有开口18K。具体而言,基座部件18具有以包围圆形的开口18K的方式配置的矩形环状的基部18B。并且,基部18B具有四个边部18E(第一边部18E1~第四边部18E4)。
板簧6构成为将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台座部2D和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固定侧台座部18D相连。另外,固定侧台座部18D是从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并包含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以及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
更具体而言,第一板簧6A构成为将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分别与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以及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相连。同样,第二板簧6B构成为将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分别与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以及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相连。
金属部件5构成为供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端部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部件5由非磁性金属形成,并包含固定侧金属部件5F以及可动侧金属部件5M。固定侧金属部件5F构成为,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固定侧台座部18D。可动侧金属部件5M构成为,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台座部2D。
更具体而言,固定侧金属部件5F也称为固定侧接线板,包含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第八固定侧接线板5F8。可动侧金属部件5M也称为可动侧接线板,包含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第四可动侧接线板5M4。
接下来,参照图3,对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基座部件18分别与金属部件5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3(A)是安装有可动侧金属部件5M(可动侧接线板)以及板簧6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立体图。图3(B)是安装有固定侧金属部件5F(固定侧接线板)的基座部件18的立体图。另外,为了清楚起见,在图3(A)中,对可动侧金属部件5M以及板簧6标注了点图案,在图3(B)中,对固定侧金属部件5F标注了点图案。
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固定于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Y1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右侧安装面)。具体而言,在形成于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向外侧(Y1侧)突出的方形的突起部2V与形成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的矩形孔AH(参照图4(A))啮合的状态下,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利用粘合剂固定于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粘合剂例如是光固化型粘合剂。光固化型粘合剂例如是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或者可见光固化型粘合剂等。同样,第二可动侧接线板5M2固定于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X2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后侧安装面),第三可动侧接线板5M3固定于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的X1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前侧安装面),第四可动侧接线板5M4固定于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的Y2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左侧安装面)。
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以及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固定于沿基座部件18的第二边部18E2配置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Y1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右侧安装面)。具体而言,在形成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向外侧(Y1侧)突出的两个圆形的突起部18V与分别形成于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以及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的贯通孔RH(参照图4(A))啮合的状态下,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以及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利用粘合剂固定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粘合剂例如是光固化型粘合剂。光固化型粘合剂例如是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或者可见光固化型粘合剂等。同样,第三固定侧接线板5F3以及第四固定侧接线板5F4(图3(B)中不可见)固定于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三边部18E3配置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的X2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后侧安装面)。另外,第五固定侧接线板5F5以及第六固定侧接线板5F6固定于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一边部18E1配置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X1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前侧安装面)。而且,第七固定侧接线板5F7以及第八固定侧接线板5F8(图3(B)中不可见)固定于沿基座部件18的第四边部18E4配置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的Y2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左侧安装面)。
形状记忆合金线SA以沿着上侧罩部件4U的第一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的方式延伸,并构成为能够将可动侧部件MB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RG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形状记忆合金线SA包含第一线SA1~第八线SA8,构成为能够将作为可动侧部件MB的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作为固定侧部件RG的基座部件18移动。第一线SA1~第八线SA8分别如图2所示,一端通过压接或者焊接等固定粘着于固定侧金属部件5F,并且另一端通过压接或者焊接等固定粘着于可动侧金属部件5M。
接下来,参照图4,对安装有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金属部件5进行说明。图4(A)是从Y1侧观察分别安装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以及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的第一线SA1、还有分别安装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以及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的第二线SA2时的图。图4(B)是从X1侧观察分别安装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以及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的第一线SA1、还有分别安装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以及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的第二线SA2时的图。另外,图4(A)以及图4(B)所示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与组装了透镜驱动装置101时的位置关系对应。而且,在图4(A)以及图4(B)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其他部件的图示。另外,参照图4(A)以及图4(B)的以下的说明与第一线SA1以及第二线SA2的组合相关,但对于第三线SA3以及第四线SA4的组合、第五线SA5以及第六线SA6的组合、还有第七线SA7以及第八线SA8的组合也同样可以适用。
具体而言,第一线SA1的一端在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的下侧的保持部J3的部位固定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第一线SA1的另一端在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的保持部J2的部位固定于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同样,第二线SA2的一端在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的上侧的保持部J1的部位固定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第二线SA2的另一端在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的保持部J4的部位固定于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
保持部J1通过将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具体而言,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的一部分以夹住第二线SA2的一端的状态弯折,从而形成了保持部J1。而且,第二线SA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于保持部J1。对于保持部J2~保持部J4也相同。
第一线SA1以及第二线SA2如图4(A)所示,以彼此成为扭转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即,第一线SA1以及第二线SA2配置为相互不接触(非接触)。
接下来,参照图5,详细地说明作为固定侧部件RG的一部分的基座部件18。图5是基座部件18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5(A)是去除了导电部件CM的状态的基座部件18的立体图,图5(B)是埋设于基座部件18内的导电部件CM的立体图,图5(C)是埋设了导电部件CM的状态的基座部件18的立体图。另外,在图5(B)以及图5(C)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导电部件CM标注了点图案。
基座部件18构成为,作为支承第一线SA1~第八线SA8各自的一端的线支承部件发挥功能。通过该构成,可动侧部件MB被第一线SA1~第八线SA8支承为能够沿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即Z轴方向移动的状态。
在基座部件18的被拍摄体侧的面(Z1侧的面)即上表面形成有固定侧台座部18D。固定侧台座部18D包含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以及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以及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配置为隔着光轴JD对置。
在基座部件18中,通过嵌入成形而埋入有图5(B)所示的导电部件CM。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CM由铁等磁性金属形成。并且,导电部件CM构成为具有从基座部件18的下表面(Z2侧的面)突出而向下方(Z2方向)延伸的第一端子部TM1~第十一端子部TM11、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Z1侧的面)露出的第九接合面部CP9以及第十接合面部CP10。
具体而言,导电部件CM包含第一导电部件CM1~第十一导电部件CM11。而且,第一导电部件CM1包含第一端子部TM1以及第一连接部ED1。第二导电部件CM2包含第二端子部TM2以及第二连接部ED2。第三导电部件CM3包含第三端子部TM3以及第三连接部ED3。第四导电部件CM4包含第四端子部TM4以及第四连接部ED4。第五导电部件CM5包含第五端子部TM5以及第五连接部ED5。第六导电部件CM6包含第六端子部TM6以及第六连接部ED6。第七导电部件CM7包含第七端子部TM7以及第七连接部ED7。第八导电部件CM8包含第八端子部TM8以及第八连接部ED8。第九导电部件CM9包含第九端子部TM9以及第九接合面部CP9。第十导电部件CM10包含第十端子部TM10以及第十接合面部CP10。第十一导电部件CM11包含第十一端子部TM11以及第十一连接部ED11。
第一端子部TM1~第四端子部TM4、第十端子部TM10、以及第十一端子部TM11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三边部18E3配置。第五端子部TM5~第九端子部TM9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一边部18E1配置。
即,第一导电部件CM1的第一连接部ED1沿基座部件18的第二边部18E2配置,第一导电部件CM1的第一端子部TM1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三边部18E3而并非第二边部18E2配置。同样,第二导电部件CM2的第二连接部ED2沿基座部件18的第二边部18E2配置,第二导电部件CM2的第二端子部TM2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三边部18E3而并非第二边部18E2配置。
另外,第七导电部件CM7的第七连接部ED7沿基座部件18的第四边部18E4配置,第七导电部件CM7的第七端子部TM7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一边部18E1而并非第四边部18E4配置。同样,第八导电部件CM8的第八连接部ED8沿基座部件18的第四边部18E4配置,第八导电部件CM8的第八端子部TM8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一边部18E1而并非第四边部18E4配置。
如此,第一端子部TM1~第十一端子部TM11沿基座部件18的第一边部18E1或者第三边部18E3配置,不沿基座部件18的第二边部18E2以及第四边部18E4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6,对板簧6、形状记忆合金线SA、金属部件5、以及导电部件CM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板簧6、形状记忆合金线SA、金属部件5、以及导电部件CM的位置关系的图。具体而言,图6(A)是各部件(板簧6、形状记忆合金线SA、金属部件5、以及导电部件CM)的立体图,图6(B)是各部件的俯视图。另外,在图6(B)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形状记忆合金线SA以及导电部件CM的图示。另外,在图6(B)中,对板簧6标注了点图案。
板簧6如图6(B)所示,包含第一板簧6A以及第二板簧6B。而且,第一板簧6A具有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参照图2)的第一部分6A1、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参照图2)的第二部分6A2、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参照图2)的第三部分6A3、将第一部分6A1与第三部分6A3相连的第四部分6A4、以及将第二部分6A2与第三部分6A3相连的第五部分6A5。
在第一部分6A1形成有供向上侧突出的圆形的突出部18T(参照图3(B))插通的第一贯通孔6AH1以及第二贯通孔6AH2,该突出部18T形成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与突出部18T的固定通过对突出部18T实施热铆接或者冷铆接而实现。但是,板簧6与突出部18T的固定也可以通过粘合剂实现。
在第二部分6A2形成有供向上侧突出的圆形的突出部18T(参照图3(B))插通的第三贯通孔6AH3、以及使用于与第十导电部件CM10的第十接合面部CP10(参照图5(C))的接合的第四贯通孔6AH4,该突出部18T形成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与导电部件CM的接合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实现。但是,板簧6与导电部件CM的接合也可以通过焊锡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实现。
在第三部分6A3形成有供向上侧突出的圆形的突出部2T(参照图3(A))插通的第五贯通孔6AH5以及第六贯通孔6AH6,该突出部2T形成于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与突出部2T的固定通过对突出部2T实施热铆接或者冷铆接而实现。但是,板簧6与突出部2T的固定也可以通过粘合剂实现。
同样,第二板簧6B具有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参照图2)的第一部分6B1、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参照图2)的第二部分6B2、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参照图2)的第三部分6B3、将第一部分6B1与第三部分6B3相连的第四部分6B4、以及将第二部分6B2与第三部分6B3相连的第五部分6B5。
在第一部分6B1形成有供向上侧突出的圆形的突出部18T(参照图3(B))插通的第一贯通孔6BH1、以及使用于与第九导电部件CM9的第九接合面部CP9(参照图5(C))的接合的第二贯通孔6BH2,该突出部18T形成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
在第二部分6B2形成有供向上侧突出的圆形的突出部18T(参照图3(B))插通的第三贯通孔6BH3以及第四贯通孔6BH4,该突出部18T形成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
在第三部分6B3形成有供向上侧突出的圆形的突出部2T(参照图3(A))插通的第五贯通孔6BH5以及第六贯通孔6BH6,该突出部2T形成于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
另外,第一板簧6A的第四部分6A4以及第五部分6A5与第二板簧6B的第四部分6B4以及第五部分6B5是具有多个弯曲部的可弹性变形的臂部。因此,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基座部件18(固定侧部件RG),不仅能够沿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移动,也能够沿与光轴JD交叉的方向移动。
如图6(B)所示,第一板簧6A以及第二板簧6B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一板簧6A以及第二板簧6B构成为关于光轴JD两次旋转对称(最小旋转角为180°的旋转对称)。因此,该构成能够减少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部件数量。另外,第一板簧6A以及第二板簧6B能够平衡良好且在空中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另外,板簧6也不会对由8条形状记忆合金线SA(第一线SA1~第八线SA8)支承的可动侧部件MB的重量平衡带来负面影响。
第一导电部件CM1的第一连接部ED1如图6(A)所示,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的连接部CT1。即,第一连接部ED1与连接部CT1以彼此的表面成为大致垂直的状态接合。同样,第二导电部件CM2的第二连接部ED2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的连接部CT2,第三导电部件CM3的第三连接部ED3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三固定侧接线板5F3的连接部CT3,第四导电部件CM4的第四连接部ED4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四固定侧接线板5F4的连接部CT4。另外,第五导电部件CM5的第五连接部ED5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五固定侧接线板5F5的连接部CT5,第六导电部件CM6的第六连接部ED6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六固定侧接线板5F6的连接部CT6,第七导电部件CM7的第七连接部ED7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七固定侧接线板5F7的连接部CT7,第八导电部件CM8的第八连接部ED8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八固定侧接线板5F8的连接部CT8。
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的连接部CT9如图6(B)所示,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一板簧6A的第三部分6A3。即,连接部CT9与第三部分6A3以彼此的表面成为大致垂直的状态接合。同样,第二可动侧接线板5M2的连接部CT10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一板簧6A的第三部分6A3,第三可动侧接线板5M3的连接部CT11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二板簧6B的第三部分6B3,第四可动侧接线板5M4的连接部CT12通过焊料垂直地接合于第二板簧6B的第三部分6B3。
另一方面,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如图6(B)所示,与第一板簧6A的第一部分6A1分离地配置,不与第一板簧6A的第一部分6A1接触。同样,第三固定侧接线板5F3不与第一板簧6A的第二部分6A2接触,第五固定侧接线板5F5不与第二板簧6B的第一部分6B1接触,第七固定侧接线板5F7不与第二板簧6B的第二部分6B2接触。
第九导电部件CM9的第九接合面部CP9(参照图5(B))在形成于第二板簧6B的第一部分6B1的第二贯通孔6BH2的部位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而平行地接合于第二板簧6B的第一部分6B1。即,第九接合面部CP9与第一部分6B1以彼此的表面大致平行的状态接合。同样,第十导电部件CM10的第十接合面部CP10(参照图5(B))在形成于第一板簧6A的第二部分6A2的第四贯通孔6AH4的部位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而平行地接合于第一板簧6A的第二部分6A2。
接下来,参照图7,对流经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电流的路径进行说明。图7是图6所示的构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另外,在图7(A)中,为了清楚起见,对第一导电部件CM1以及第十导电部件CM10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第一板簧6A标注了较密的点图案,对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以及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标注了更细的点图案。同样,在图7(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第二导电部件CM2以及第十导电部件CM10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第一板簧6A标注了较密的点图案,对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以及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标注了更密的点图案。
具体而言,图7(A)表示第一导电部件CM1的第一端子部TM1连接于高电位、第十导电部件CM10的第十端子部TM10连接于低电位时的电流的路径,图7(B)表示第二导电部件CM2的第二端子部TM2连接于高电位、第十导电部件CM10的第十端子部TM10连接于低电位时的电流的路径。以下的说明与流经第一线SA1或者第二线SA2的电流的路径相关,但关于流经第三线SA3或者第四线SA4的电流的路径、流经第五线SA5或者第六线SA6的电流的路径以及流经第七线SA7或者第八线SA8的电流的路径也同样能够适用。
若第一导电部件CM1的第一端子部TM1连接于高电位,第十导电部件CM10的第十端子部TM10连接于低电位,则电流如图7(A)的箭头AR1所示通过第一导电部件CM1从第一端子部TM1流至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之后,电流如箭头AR2所示通过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如箭头AR3所示通过第一线SA1,进而如箭头AR4所示通过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之后,电流如箭头AR5以及箭头AR6所示通过第一板簧6A的第三部分6A3、第五部分6A5、以及第二部分6A2,然后如箭头AR7所示通过第十导电部件CM10而流至第十端子部TM10。
若第二导电部件CM2的第二端子部TM2连接于高电位,第十导电部件CM10的第十端子部TM10连接于低电位,则电流如图7(B)的箭头AR11所示通过第二导电部件CM2而从第二端子部TM2流至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之后,电流如箭头AR12所示通过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如箭头AR13所示通过第二线SA2,进而如箭头AR14所示通过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之后,电流如箭头AR15以及箭头AR16所示通过第一板簧6A的第三部分6A3、第五部分6A5、以及第二部分6A2,然后如箭头AR17所示通过第十导电部件CM10而流至第十端子部TM10。
无论在第一导电部件CM1的第一端子部TM1连接于高电位的情况下还是第二导电部件CM2的第二端子部TM2连接于高电位的情况下,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流向第十端子部TM10的电流的路径都相同。
位于上述那样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外部的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向第一导电部件CM1~第十导电部件CM10各自的端子部施加的电压,能够控制第一线SA1~第八线SA8各自的收缩。另外,控制装置也可以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01内。另外,控制装置也可以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构成要素。
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透镜驱动装置101例如安装于安装有拍摄元件(未图示)的外部基板(未图示)之上。相机模块例如由外部基板、透镜驱动装置101、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透镜体、与透镜体对置地安装于外部基板的拍摄元件构成。相机模块也可以包含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例如也可以利用作为驱动机构MK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收缩所引起的沿着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的驱动力,在拍摄元件的Z1侧(被拍摄体侧)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移动。而且,也可以通过如此使透镜保持部件2移动,使得控制装置实现作为透镜调整功能之一的自动焦点调整功能。具体而言,控制装置也可以使透镜保持部件2向从拍摄元件离开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进行微距拍摄,使透镜保持部件2向接近拍摄元件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进行无限远拍摄。
此外,控制装置也可以通过控制流经多个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电流,而使透镜保持部件2向与光轴JD交叉的方向移动。由此,控制装置也可以实现抖动校正功能。
接下来,参照图8,对将固定侧金属部件5F(固定侧接线板)与导电部件CM连接的连接构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将固定侧金属部件5F(固定侧接线板)与导电部件CM连接的连接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具体而言,图8(A)是安装有固定侧金属部件5F(固定侧接线板)的基座部件18的整体的立体图。图8(B)是从Y1侧观察由图8(A)所示的虚线包围的范围R1时的放大侧视图。另外,在图8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固定侧金属部件5F(固定侧接线板)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导电部件CM标注了较密的点图案。
如图8(B)所示,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通过光固化型粘合剂安装于基座部件18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Y1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右侧安装面)。而且,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的连接部CT1经由接合材料SD接合于第一导电部件CM1的第一连接部ED1。接合材料SD例如是焊锡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另外,在图8(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接合材料SD标注了十字图案。
同样,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通过光固化型粘合剂安装于基座部件18中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Y1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右侧安装面)。而且,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的连接部CT2经由接合材料SD接合于第二导电部件CM2的第二连接部ED2。
第一连接部ED1以比连接部CT1的Y1侧(右侧)的表面向Y1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同样,第二连接部ED2以比连接部CT2的Y1侧(右侧)的表面向Y1侧突出的方式配置。
该配置至少使得能够在第一连接部ED1的上表面(Z1侧的面)与连接部CT1的外表面(Y1侧的面)附着接合材料SD,因此能够提高连接部CT1与第一连接部ED1之间的接合材料SD所带来的连接强度。典型来说,该配置使得能够在构成了第一连接部ED1的多个面与构成了连接部CT1的多个面附着接合材料SD,因此能够提高连接部CT1与第一连接部ED1之间的接合材料SD所带来的连接强度。对于连接部CT2与第二连接部ED2之间的接合材料SD所带来的连接强度也相同。
另外,该配置能够防止仅有未被实施镀覆的第一连接部ED1的端面(Y1侧的面)与连接部CT1利用接合材料SD接合。对于第二连接部ED2与连接部CT2之间的接合也相同。
接下来,参照图9,对用于限制不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基座部件18的移动的构成进行说明。图9是透镜保持部件2、上侧罩部件4U、以及基座部件18的立体图。
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9所示,具有沿光轴方向延伸并且在内部收容透镜体的筒状部12、在与上侧罩部件4U的角部4E对应的位置从筒状部12向角部4E突出的可动侧台座部2D以及突出设置部2S。
具体而言,上侧罩部件4U具有四个角部4E。并且,四个角部4E包含配置于第一侧板部4A1与第四侧板部4A4之间的第一角部4E1、配置于第一侧板部4A1与第二侧板部4A2之间的第二角部4E2、配置于第二侧板部4A2与第三侧板部4A3之间的第三角部4E3、以及配置于第三侧板部4A3与第四侧板部4A4之间的第四角部4E4。
透镜保持部件2具有从筒状部12向第一角部4E1突出的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从筒状部12向第二角部4E2突出的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从筒状部12向第三角部4E3突出的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以及从筒状部12向第四角部4E4突出的第二突出设置部2S2。
突出设置部2S形成有朝向上方(Z1方向)开口的收容部HR。并且,在收容部HR中收容有第一磁性部件10,并利用粘合剂固定。具体而言,在第一突出设置部2S1形成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第一收容部HR1,在第二突出设置部2S2形成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第二收容部HR2。并且,第一收容部HR1收容有第一磁体10A,第二收容部HR2收容有第二磁体10B。
第一磁性部件10是用于在与安装于基座部件18的第二磁性部件MG(参照图11)之间产生磁性的吸引力的部件。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磁性部件10包含第一磁体10A以及第二磁体10B。第一磁体10A以及第二磁体10B都是二极永磁体。但是,第一磁性部件10只要是能够在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磁性的吸引力,则也可以不是磁体。该情况下,第一磁性部件10例如也可以是磁性金属或者磁性树脂材料等。此外,第一磁性部件10可以通过嵌入成形等而埋入透镜保持部件2,也可以粘附于透镜保持部件2。
基座部件18在与上侧罩部件4U的角部4E所对应的位置具有从基部18B向上方突出的固定侧台座部18D以及止挡件用凸部18S。止挡件用凸部18S包含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以及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S2。具体而言,基座部件18具有设于第一角部4E1的附近的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S2、设于第二角部4E2的附近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设于第三角部4E3的附近的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以及设于第四角部4E4的附近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
固定侧台座部18D形成有朝向上方(Z1方向)以及内侧(接近光轴JD的方向)开口的止挡件用凹部SB。具体而言,在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形成有朝向上方以及内侧开口的第一止挡件用凹部SB1,在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形成有朝向上方以及内侧开口的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并且,在止挡件用凹部SB收容有作为止挡件用凸部发挥功能的突出设置部2S。
在透镜保持部件2中,如图10所示,在可动侧台座部2D的下表面(Z2侧的面)形成有止挡件用凹部CV。图10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详细图。具体而言,图10(A)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仰视图。图10(B)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底面立体图。图10(C)是图10(B)所示的虚线包围的范围R2的放大图。另外,在图10中,为了清楚起见,对止挡件用凹部CV标注了点图案。
具体而言,在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在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止挡件用凹部CV2。
如上述那样,止挡件用凹部CV具有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以及第二止挡件用凹部CV2。并且,止挡件用凹部CV构成为非接触地接收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止挡件用凸部18S(参照图9)。如上述那样,止挡件用凸部18S包含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以及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S2含。
止挡件用凹部CV构成为与止挡件用凸部18S协作而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具体而言,止挡件用凹部CV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过度地变大时与止挡件用凸部18S接触而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包含透镜保持部件2的绕光轴JD的过度的旋转、X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平移、以及Y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平移等至少一个。
更具体而言,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在初始状态下构成为非接触地接收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第二止挡件用凹部CV2在初始状态下构成为非接触地接收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S2。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初始状态的意思是例如未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状态。
此外,基座部件18的止挡件用凹部SB在初始状态下构成为非接触地接收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设置部2S(止挡件用凸部)。并且,止挡件用凹部SB构成为与止挡件用凸部(突出设置部2S)协作而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具体而言,止挡件用凹部SB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过度地变大时与止挡件用凸部(突出设置部2S)接触而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
更具体而言,止挡件用凹部SB包含形成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内侧的第一止挡件用凹部SB1、以及形成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的内侧的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并且,第一止挡件用凹部SB1在初始状态下构成为非接触地接收第一止挡件用凸部(第一突出设置部2S1),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在初始状态下构成为非接触地接收第二止挡件用凸部(第二突出设置部2S2)。
如此,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止挡件用凹部CV(可动侧台座部2D)以及止挡件用凸部(突出设置部2S),还有基座部件18中的止挡件用凹部SB(固定侧台座部18D)以及止挡件用凸部18S构成了限制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的止挡件部ST。
具体而言,止挡件部ST如图9所示,包含第一止挡件部ST1~第四止挡件部ST4。第一止挡件部ST1由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组合构成,第二止挡件部ST2由第二突出设置部2S2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的组合构成,第三止挡件部ST3由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组合构成,第四止挡件部ST4由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S2组合构成。该情况下,包含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以及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突出设置部2S构成伸出部。即,作为伸出部的突出设置部2S包含作为第一伸出部的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以及作为第二伸出部的第二突出设置部2S2。此外,包含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以及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的固定侧台座部18D构成限制壁部。即,作为限制壁部的固定侧台座部18D包含作为第一限制壁部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以及作为第二限制壁部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
此外,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台座部2D如图10所示,具有可动侧金属部件5M所安装的安装面EW。具体而言,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Y1侧的侧壁形成有供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安装的第一安装面EW1(右侧安装面),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X2侧的侧壁形成有供第二可动侧接线板5M2安装的第二安装面EW2(后侧安装面)。此外,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的X1侧的侧壁形成有供第三可动侧接线板5M3安装的第三安装面EW3(前侧安装面),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的Y2侧的侧壁形成有供第四可动侧接线板5M4安装的第四安装面EW4(左侧安装面)。
接下来,参照图11,对形状记忆合金线SA非通电时的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11表示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非通电时的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磁性部件10与埋设于基座部件18的导电部件CM所含的第二磁性部件MG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图11(A)是第一磁性部件10以及导电部件CM的立体图,图11(B)是导电部件CM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1(A)以及图11(B)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第一磁性部件10以及导电部件CM以外的部件的图示。此外,在图11(A)以及图11(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埋设于基座部件18的导电部件CM的一部分即第二磁性部件MG标注了点图案。此外,在图11(B)中,为了清楚起见,用点线表示了第一磁性部件10的轮廓。
第二磁性部件MG是用于在与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磁性部件10之间产生磁性的吸引力的部件。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磁性部件MG包含第一金属板MG1以及第二金属板MG2。第一金属板MG1以及第二金属板MG2都由磁性金属形成。具体而言,第一金属板MG1作为第二导电部件CM2的一部分而形成,第二金属板MG2作为第八导电部件CM8的一部分而形成。但是,第二磁性部件MG只要能在第一磁性部件10之间产生磁性的吸引力,则也可以不是磁性金属。该情况下,第二磁性部件MG可以是磁体。此外,第二磁性部件MG也可以作为从导电部件CM独立的部件而构成。该情况下,导电部件CM优选由非磁性金属等的非磁性材料形成。此外,第二磁性部件MG无需埋设于基座部件18,也可以粘附于基座部件18。
形状记忆合金线SA非通电时,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第一磁性部件10在距第二磁性部件MG分离规定距离的状态下,以位于第二磁性部件MG的正上方的方式配置于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设置部2S形成的收容部HR内。
并且,如图11(B)所示,第一磁性部件10以及第二磁性部件MG构成为与第二磁性部件MG对置的第一磁性部件10的上侧对置面CSU的面积和与第一磁性部件10对置的第二磁性部件MG的下侧对置面CSL的面积大致相等。这是因为,在上侧对置面CSU的面积与下侧对置面CSL的面积显著的不同的情况下,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使得第一磁性部件10被第二磁性部件MG吸引而静止时的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的位置关系产生偏差。
具体而言,如图11(B)所示,第一磁体10A以及第一金属板MG1构成为与第一金属板MG1对置的第一磁体10A的上侧对置面CSU1的面积和与第一磁体10A对置的第一金属板MG1的下侧对置面CSL1的面积大致相等。此外,第二磁体10B以及第二金属板MG2构成为与第二金属板MG2对置的第二磁体10B的上侧对置面CSU2的面积和与第二磁体10B对置的第二金属板MG2的下侧对置面CSL2的面积大致相等。
此外,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磁性部件10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但也可以具有圆柱或者六棱柱等的其他外形。即,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上侧对置面CSU具有矩形的外形,但也可以具有圆形或者六边形等的其他外形。该情况下,下侧对置面CSL优选构成为具有与上侧对置面CSU相同的外形。
接下来,参照图12对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的止挡件部ST的详细进行说明。这里,特别是对第一止挡件部ST1以及第二止挡件部ST2进行说明。图12是安装有第一磁性部件10的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埋入有第二磁性部件MG的基座部件18的俯视图。具体而言,图12(A)是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18的整体的俯视图,图12(B)是图12(A)所示的虚线包围的范围R3的放大图。
如上述那样,第一止挡件部ST1由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组合构成,第二止挡件部ST2由第二突出设置部2S2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的组合构成。
具体而言,第二止挡件部ST2如图12(B)所示,由具有外周面CF(点线所表示的面)的第二突出设置部2S2、和具有以覆盖外周面CF的方式对置的内周面SF(虚线所表示的面)的作为壁部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组合构成。另外,外周面CF与内周面SF隔开规定的间隔而相互对置,并配置为在与X轴平行地延伸的部分处、以及在与Y轴平行地延伸的部分处最接近。同样,第一止挡件部ST1如图12(A)所示,由具有外周面的第一突出设置部2S1、和具有以覆盖其外周面的方式对置的内周面的作为壁部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第一止挡件用凹部SB1)的组合构成。
根据该构成,若透镜保持部件2向图12(A)的箭头AR20所示的方向绕光轴JD过度地旋转,则在第二止挡件部ST2中,如图12(B)所示,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外周面CF的右侧部分CFR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内周面SF的右侧部分SFR接触。其结果,绕光轴JD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地旋转被该接触阻止。对于第一止挡件部ST1也相同,第一止挡件部ST1的接触与第二止挡件部ST2的接触在大致相同的定时产生。
此外,若透镜保持部件2向图12(A)的箭头AR21所示的方向绕光轴JD过度地旋转,则在第二止挡件部ST2中,如图12(B)所示,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外周面CF的左侧部分CFL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内周面SF的左侧部分SFL接触。其结果,绕光轴JD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旋转被该接触阻止。对于第一止挡件部ST1也相同,第一止挡件部ST1的接触与第二止挡件部ST2的接触在大致相同的定时产生。
接下来,参照图13对光轴方向上的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的间隔进行说明。图13表示包含图12(A)中的单点划线L1,垂直于XY平面的平面中的透镜保持部件2、第一磁性部件10、基座部件18、以及第二磁性部件MG的剖面。具体而言,图13(A)表示开始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之前的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图13(B)表示开始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之后的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个例子。
如图13(A)所示,在开始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之前,形状记忆合金线SA没有收缩到能够抬起透镜保持部件2的程度。此外,收容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收容部HR的第一磁性部件10被埋设于基座部件18的第二磁性部件MG吸引。因此,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突出设置部2S1的底面BF与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TF以相互吸引的方式接触。具体而言,透镜保持部件2在四个位置(四个角部各自的底面)处与基座部件18接触。即,只要没有比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更大的力(作用于将透镜保持部件2从基座部件18拉离的方向上的力)作用于透镜保持部件2,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18之间接触就得以维持,并且透镜保持部件2的静止状态也得以维持。
另外,第一磁性部件10以其底面与收容部HR的底部BW接触的状态收容于收容部HR内,因此在光轴方向(Z轴方向)上的位置利用底部BW定位。
此外,第二磁性部件MG以在嵌入成形时利用一对定位销夹持在模具内的状态埋入合成树脂内,因此在光轴方向(Z轴方向)上的位置利用定位销定位。另外,图13所示的上侧圆形孔HL1以及下侧圆形孔HL2是由一对定位销形成的孔。但是,也可以省略上侧圆形孔HL1以及下侧圆形孔HL2。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磁性部件MG是导电部件CM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导电部件CM能够被其他位置的其他定位销夹持在模具内。
根据该构成,在开始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之前,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以仅分离规定的距离的状态相互吸引。即,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相互隔着间隔地配置,以使得磁性的吸引力不过度地变大。具体而言,如图13(A)所示,第一磁体10A与第一金属板MG1以仅分离距离H1的状态相互吸引。即,第一磁体10A与第一金属板MG1相互隔着间隔地配置,以使得磁性的吸引力不过度地变大。
若开始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则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过电阻加热被加热,并对应于该加热引起的线温度的上升而收缩。并且,若形状记忆合金线SA收缩,则透镜保持部件2被收缩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抬升,如图13(B)所示,从基座部件18分离并沿Z1方向(上方)移动。图13(B)表示了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突出设置部2S1的底面BF与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TF之间的距离达到距离H2为止透镜保持部件2沿Z1方向移动时的状态。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开始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之前,透镜保持部件2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利用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TF来定位。此外,透镜保持部件2的绕Z轴的旋转位置(角度位置)利用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来定位。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包含第一磁体10A与第一金属板MG1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以及第二磁体10B与第二金属板MG2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并且,透镜保持部件2的绕Z轴的旋转偏移通过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而消除。透镜保持部件2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以及透镜保持部件2的Y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也同样地通过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而消除。因此,在开始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之前,透镜保持部件2被吸引力移动以使得其相对于基座部件18的相对的姿态成为规定的姿态,在成为规定的姿态后,只要不作用有比吸引力更大的外力,就被吸引力保持以使得该相对的姿态继续。
接下来,参照图14对配置有粘着性的异物捕捉部件AD的收容凹部SR进行说明。异物捕捉部件AD是用于捕捉止挡件部ST处产生的粉尘等的异物的部件。图14是基座部件18的俯视图。具体而言,图14(A)是配置异物捕捉部件AD之前的基座部件18的俯视图。在图14(A)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从基部18B朝向上方(Z1方向)突出的固定侧台座部18D以及止挡件用凸部18S标注了较密的点图案,对收容凹部SR标注了较密十字图案。图14(B)是配置了异物捕捉部件AD之后的基座部件18的俯视图。在图14(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基座部件18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异物捕捉部件AD标注了较密的点图案。
收容凹部SR是收容有异物捕捉部件AD的凹部,并形成于基部18B的上表面。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收容凹部SR以能够接收异物捕捉部件AD的方式朝向上方(Z1方向)开口。此外,收容凹部SR如图14(A)所示包含第一收容凹部SR1以及第二收容凹部SR2。第一收容凹部SR1包含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右前角部的第一右侧收容凹部SR1R、以及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左后角部的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第二收容凹部SR2包含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右后角部的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以及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左前角部的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L。
第一右侧收容凹部SR1R形成于开口18K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之间。具体而言,第一右侧收容凹部SR1R构成为,沿着以光轴JD为中心的圆的圆周的宽度W1与中心角α1所对应的圆弧的长度一致。
同样,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形成于开口18K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之间。具体而言,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构成为,沿着以光轴JD为中心的圆的圆周的宽度W2与中心角α2所对应的圆弧的长度一致。
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形成于开口18K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之间。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凹部PT1以及第二凹部PT2)。并且,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构成为,沿着以光轴JD为中心的圆的圆周的宽度W3与中心角α3所对应的圆弧的长度一致。另外,宽度W3是构成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的两个部分所存在的范围的最大宽度。
同样,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L形成于开口18K与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S2之间。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L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凹部PT1以及第二凹部PT2)。并且,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L构成为,沿着以光轴JD为中心的圆的圆周的宽度W4与中心角α4所对应的圆弧的长度一致。另外,宽度W4是构成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L的两个部分所存在的范围的最大宽度。
另外,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右侧收容凹部SR1R与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构成为关于光轴JD两次旋转对称(最小旋转角为180°的旋转对称)。即,第一收容凹部SR1构成为中心角α1(宽度W1)与中心角α2(宽度W2)相同。但是,第一收容凹部SR1也可以构成为中心角α1(宽度W1)与中心角α2(宽度W2)相互不同。此外,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与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L构成为关于光轴JD两次旋转对称(最小旋转角为180°的旋转对称)。即,第二收容凹部SR2构成为中心角α3(宽度W3)与中心角α4(宽度W4)相同。但是,第二收容凹部SR2也可以构成为中心角α3(宽度W3)中心角α4(宽度W4)相互不同。
此外,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收容凹部SR构成为中心角α1(宽度W1)与中心角α3(宽度W3)不同。但是,收容凹部SR也可以构成为中心角α1(宽度W1)与中心角α3(宽度W3)相同。即,收容凹部SR可以构成为中心角α1(宽度W1)、中心角α2(宽度W2)、中心角α3(宽度W3)、以及中心角α4(宽度W4)各自相同。
异物捕捉部件AD是捕捉止挡件部ST处产生的粉尘等的异物的粘着性的部件,如图14(B)所示包含第一异物捕捉部件AD1~第四异物捕捉部件AD4。在图14(B)所示的例子中,异物捕捉部件AD是粘合剂。但是,异物捕捉部件AD只要能够对止挡件部ST处产生的粉尘等的异物进行捕捉并且保持即可,也可以由粘合剂以外的其他材料形成。
具体而言,第一异物捕捉部件AD1收容于第一右侧收容凹部SR1R,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收容于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收容于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第四异物捕捉部件AD4收容于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L。
另外,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异物捕捉部件AD收容于收容凹部SR内,但也可以直接配置于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该情况下,可以省略收容凹部SR。
接下来,参照图15对收容有异物捕捉部件AD的第一收容凹部SR1的详细进行说明。图15是基座部件18的左后角部的放大图。具体而言,图15(A)是从Z1侧观察图14(A)所示的虚线包围的范围R4时的放大俯视图,图15(B)是从X1侧观察范围R4时的放大侧视图。另外,图15(B)表示了第一收容凹部SR1收容有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的状态。在图15(A)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基座部件18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标注了较疏的十字图案,对第一收容凹部SR1标注了较密的十字图案。此外,在图15(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基座部件18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标注了较疏的十字图案,对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标注了较密的点图案。
另外,参照图15的以下的说明关于作为第一收容凹部SR1之一的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但对于作为第一收容凹部SR1的另一个的第一右侧收容凹部SR1R也同样适用。
如图15所示,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形成于开口18K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之间。具体而言,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形成于在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形成的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与开口18K之间。并且,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形成为其宽度W2比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宽度W2n大。这是为了能够防止由构成第二止挡件部ST2的基座部件18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接触而导致的粉尘等的异物到达开口18K。另外,图15(A)的单点划线表示了初始状态下的收容于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内的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轮廓。
典型来说,粉尘等的异物由于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外周面CF(参照图12(B))或者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内周面SF(参照图15(B))被磨削而产生后,通过外周面CF与内周面SF之间的间隙而到达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TF(参照图15(B))。另外,基部18B的上表面TF构成了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内底面。并且,粉尘等的异物能够通过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底面BF(参照图13)与上表面TF之间的间隙而向开口18K移动。
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收容于构成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内底面的部分中的上表面TF与开口18K之间形成的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内,因此能够在异物通过底面BF与上表面TF之间的间隙而向开口18K移动时捕捉该异物。因此,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能够防止异物通过开口18K而附着于拍摄元件(严格来说,包含配置于拍摄元件的被拍摄体侧的过滤器等的部件)。
此外,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形成为具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SG1、第二部分SG2、以及第三部分SG3)。第一部分SG1是形成为径向的宽度比第二部分SG2以及第三部分SG3宽的宽幅部分。第一部分SG1构成为能够容易地接收在流动性高的状态下被涂覆的作为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的粘合剂。另外,作为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的粘合剂在收容于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内的状态下被加热而凝固为凝胶状。
第二部分SG2以及第三部分SG3是形成为径向的宽度比第一部分SG1窄的窄幅部分。第二部分SG2以及第三部分SG3形成为能够将被第一部分SG1接收的作为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的粘合剂通过毛细现象向与第一部分SG1分离的方向扩散。另外,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第二部分SG2与第三部分SG3形成为径向的宽度大致相等。但是,第二部分SG2与第三部分SG3也可以形成为径向的宽度相互不同。
接下来,参照图16对第一收容凹部SR1的其他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16是基座部件18的左后角部的放大俯视图,与图15(A)对应。在图16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基座部件18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标注了较疏的十字图案,对第一收容凹部SR1标注了较密的十字图案。
图16所示的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在具有第四部分SG4这一点与图15(A)所示的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不同,但在其他点相同。因此,以下,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对不同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第四部分SG4是沿着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内周面SF的下端形成于基部18B的上表面TF的部分,并配置为一端与第二部分SG2相连,另一端与第三部分SG3相连。
该配置使通过外周面CF与内周面SF之间的间隙而下落的异物能够在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内被收容于第四部分SG4的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捕捉。即,该配置不仅能够防止异物通过开口18K而附着于拍摄元件,还能够防止异物从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出去。
另外,第四部分SG4形成为,即使在第二止挡件部ST2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即,即使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Z2方向移动而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底面BF与基部18B的上表面TF接触的情况下,收容于第四部分SG4内的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也与底面BF不接触。这是为了防止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附着于底面BF。另外,图16的单点划线表示了在初始状态下收容于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内的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轮廓。即,图16表示了第四部分SG4形成于比第二突出设置部2S2更接近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内周面SF的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17对收容于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的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进行说明。图17是基座部件18的右后角部的放大图。具体而言,图17(A)是从Z1侧观察图14(A)所示的虚线包围的范围R5时的放大俯视图,图17(B)是从X1侧观察范围R5时的放大侧视图。另外,图17(B)表示了第二收容凹部SR2收容有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的状态。在图17(A)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基座部件18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标注了较疏的十字图案,对第二收容凹部SR2标注了较密的十字图案。此外,在图17(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基座部件18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标注了较疏的十字图案,对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标注了较密的点图案。
另外,参照图17的以下说明关于作为第二收容凹部SR2之一的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但对于作为第二收容凹部SR2中的另一个的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L也同样适用。
如图17所示,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形成于开口18K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之间。具体而言,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形成于被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内接收的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与开口18K之间。并且,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形成为其宽度W3比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宽度W3n宽。另外,宽度W3n是在以光轴JD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上的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开口的最大宽度。这是为了能够抑制由于构成第三止挡件部ST3的基座部件18的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接触而导致的粉尘等的异物到达开口18K。另外,图17(A)的单点划线表示了在初始状态下收容有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开口的轮廓。
更具体而言,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被分为第一凹部PT1与第二凹部PT2。第一凹部PT1形成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左侧(Y2侧),第二凹部PT2形成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前侧(X1侧)。
此外,第一凹部PT1形成为具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SG11以及第二部分SG12)。第一部分SG11是形成为在与第一凹部PT1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部分SG12宽的宽幅部分。第一部分SG11构成为能够容易地接收在流动性高的状态下被涂覆的作为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的粘合剂。第二部分SG12是形成为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一部分SG11窄的窄幅部分。第二部分SG12形成为能够将被第一部分SG11接收的作为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的粘合剂通过毛细现象向与第一部分SG11分离的方向扩散。
同样,第二凹部PT2形成为具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SG21以及第二部分SG22)。第一部分SG21是形成为在与第二凹部PT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部分SG22宽的宽幅部分。第一部分SG21构成为能够容易地接收在流动性高的状态下被涂覆的作为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的粘合剂。第二部分SG22是形成为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一部分SG21窄的窄幅部分。第二部分SG22形成为能够将被第一部分SG21接收的作为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的粘合剂通过毛细现象向与第一部分SG21分离的方向扩散。
典型来说,在粉尘等的异物由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外周面NF(参照图17(B))或者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内周面IF(参照图10)被磨削而产生后,通过外周面NF与内周面IF之间的间隙而到达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UF(参照图17(B))。并且,粉尘等的异物能够沿着上表面UF而向开口18K移动。
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收容于位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周围的、在上表面UF与开口18K之间形成的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内,因此能够在异物沿着上表面UF向开口18K移动时捕捉该异物。因此,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能够抑制异物通过开口18K而附着于拍摄元件。
接下来,参照图18对第二收容凹部SR2的其他的两个构成例进行说明。图18是基座部件18的右后角部的放大俯视图,与图17(A)对应。具体而言,图18(A)表示第二收容凹部SR2另一个构成例,图18(B)表示第二收容凹部SR2的又一个构成例。在图18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基座部件18标注了较疏的点图案,对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标注了较疏的十字图案,对第二收容凹部SR2标注了较密的十字图案。
图18(A)所示的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在第一凹部PT1与第二凹部PT2通过中间部分SG31而连接这一点与图17(A)所示的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不同,其他点相同。因此,以下,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对不同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中间部分SG31是在开口18K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之间沿着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内周面IF(参照图10)的下端形成于基部18B的上表面的部分,配置为一端与第一凹部PT1的第二部分SG12相连,并且另一端与第二凹部PT2的第二部分SG22相连。
该配置使得在开口18K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之间,通过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外周面NF(参照图17(B))与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内周面IF之间的间隙而下落的异物能够被收容于中间部分SG31的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捕捉。因此,该配置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异物通过开口18K而附着于拍摄元件。
另外,图18(A)的单点划线表示了在初始状态下收容有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开口的轮廓。即,图18(A)表示了中间部分SG31形成于比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内周面IF更靠近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外周面NF的位置。
图18(B)所示的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在具有第三凹部PT3这一点与图17(A)所示的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不同,但其他点相同。因此,以下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对不同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第三凹部PT3是沿着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内周面IF(参照图10)的下端形成于基部18B的上表面UF(参照图17(B))的部分,并配置为沿着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外周面NF的外侧(距离光轴JD较远侧)的大致一半延伸。
具体而言,第三凹部PT3形成为具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SG41、第二部分SG42、以及以及第三部分SG43)。第二部分SG42以及第三部分SG43是形成为宽度比第一部分SG41宽的宽幅部分。第二部分SG42以及第三部分SG43构成为能够容易地接收在流动性高的状态下被涂覆的作为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的粘合剂。另外,第二部分SG42以及第三部分SG43中的任一方也可以作为窄幅部分而形成。第一部分SG41是形成为宽度比第二部分SG42以及第三部分SG43窄的窄幅部分。第一部分SG41形成为能够将例如被第二部分SG42接收的作为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的粘合剂通过毛细现象向与第二部分SG42分离的方向扩散。对于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被第三部分SG43接收的情况也相同。
该配置使得通过外周面NF的外侧一半与内周面IF的外侧一半之间的间隙而下落的异物能够被收容于第三凹部PT3的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捕捉。因此,该配置能够可靠地抑制异物通过开口18K而附着于拍摄元件。
另外,第三凹部PT3形成为即使在第三止挡件部ST3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即,即使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Z2方向移动而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上表面与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顶面接触的情况下,收容于第三凹部PT3内的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也与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下端不接触。这是为了防止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附着于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下端。
另外,图18(B)单点划线表示了在初始状态下收容有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开口的轮廓。即,图18(B)表示了第三凹部PT3形成于比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的内周面IF更靠近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的外周面NF的位置。
如上述那样,透镜驱动装置101具备:固定侧部件RG,包含基座部件18以及罩部件4;透镜保持部件2,配置于由基座部件18与罩部件4(上侧罩部件4U)形成的收容空间,并且能够保持透镜体;以及多个形状记忆合金线SA,配置于包含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部件MB与固定侧部件RG之间。
透镜保持部件2配置于基座部件18的被拍摄体侧即上侧,并构成为能够通过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通电而移动。透镜保持部件2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向光轴方向以及与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或者,透镜保持部件2也可以构成为仅能够相对于基座部件18向光轴方向移动。
在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多个不同的位置配置有多个第一磁性部件1,并且在基座部件18设有与多个第一磁性部件10对应的多个第二磁性部件MG。并且,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基座部件18构成为多个第一磁性部件10分别被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MG吸引,并且在未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被基座部件18限制。即,透镜保持部件2构成为相对于基座部件18相对的姿态通过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磁性部件10与安装于基座部件18的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吸引力被维持为规定的姿态。
例如在透镜保持部件2中,如图9所示,在两个不同的位置配置有作为多个第一磁性部件10的第一磁体10A以及第二磁体10B,并且在基座部件18中,如图11所示,作为与多个第一磁性部件10对应的多个第二磁性部件MG,埋入有与第一磁体10A对应的第一金属板MG1和与第二磁体10B对应的第二金属板MG2。在该构成中,透镜保持部件2由于第一磁体10A被第一金属板MG1磁性地吸引,并且第二磁体10B被第二金属板MG2磁性地吸引,因此在未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被限制。即,透镜保持部件2构成为通过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磁体10A与埋入于基座部件18的第一金属板MG1之间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二磁体10B与埋入于基座部件18的第二金属板MG2之间产生的吸引力使得相对于基座部件18的相对的姿态成为规定的姿态(例如图12(A)所示的姿态)。
另外,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两个第一磁性部件10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但也可以将三个以上的第一磁性部件10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该情况下,与第一磁性部件10的数量相同的数的第二磁性部件MG埋入于基座部件18。
根据上述的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防止在形状记忆合金线SA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下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不希望的移动。因此,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防止例如在初始状态下透镜体中心从相机模块的中心偏移这样的不优选的状况发生。
此外,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在初始状态下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18之间的接触·非接触的重复导致的声音的产生。这是因为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18之间的接触状态通过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的吸引力而维持。另外,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18之间的接触·非接触的重复在未作用有吸引力的情况下,由设于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附近的振动器的振动、设于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附近的扬声器的振动、或者使用者用手对透镜驱动装置101所组入的便携机器摇动时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振动等引起。
此外,在上述的构成中,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至少在两个位置(两个第一磁性部件10与两个第二磁性部件MG)处被限制,因此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仅在一个位置处被限制的构成相比,能够更可靠地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这是因为,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仅在一个位置处被限制的构成中,存在透镜保持部件2以第一磁性部件为中心旋转的隐患。另外,期望的是两个第一磁性部件10配置为隔着光轴JD彼此成为相反侧。
第二磁性部件MG也可以被形成基座部件18的合成树脂覆盖上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磁性部件MG的上表面只要一部分被合成树脂覆盖即可。而且,基座部件18与透镜保持部件2也可以构成为在未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相互接触。具体而言,作为第二磁性部件MG的第一金属板MG1也可以如图13(A)所示埋入于基座部件18。而且,基座部件18与透镜保持部件2也可以构成为在未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相互接触,且第一磁体10A与第一金属板MG1之间的间隔为距离H1。
该构成能够将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最接近时的距离(以下,设为“最小接近距离”)维持为规定的距离H1(参照图13(A))以上,因此能够防止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过度地变强。因此,该构成能够向防止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克服吸引力的移动)过度地变慢。即,该构成与第二磁性部件MG在基座部件18的表面露出、第二磁性部件MG与透镜保持部件2接触的构成(最小接近距离更小的构成)相比,能够使开始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迅速化。
第一磁性部件10优选为磁体。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磁性部件10包含作为沿光轴方向被极化的二极永磁体的第一磁体10A以及第二磁体10B。在该情况下,作为第二磁性部件MG,优选如图11所示的例子采用金属板(第一金属板MG1以及第二金属板MG2)而并非磁体。
但是,也可以采用磁体作为第二磁性部件MG,采用金属板作为第一磁性部件10。或者,也可以采用磁体作为第一磁性部件10,并且采用磁体作为第二磁性部件MG。
如图11(B)所示,第一磁性部件10以及第二磁性部件MG优选构成为,与第二磁性部件MG对置的第一磁性部件10的上侧对置面CSU的面积和与第一磁性部件10对置的第二磁性部件MG的下侧对置面CSL的面积同等。这是为了抑制未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通电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基座部件18的相对姿势产生偏差。
也可以如图5所示在基座部件18埋设有导通于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导电部件CM。而且,第二磁性部件MG也可以如图11所示由与导电部件CM相同的金属形成。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第二磁性部件MG的第一金属板MG1是第二导电部件CM2的一部分,作为第二磁性部件MG的第二金属板MG2是第八导电部件CM8的一部分。该构成能够提高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生产性能。这是因为导电部件CM与第二磁性部件MG一体地形成。
上侧罩部件4U优选为如图9所示具有第一外周壁部4A与顶板部4B,且在从光轴方向观察的俯视时呈矩形形状。而且,第一磁性部件10设于与对角配置的上侧罩部件4U的两个角部4E分别对应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两个位置。具体而言,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第一磁性部件10的一个例子的第一磁体10A安装于与上侧罩部件4U的第二角部4E2对应的位置处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作为第一磁性部件10的另一个例子的第二磁体10B安装于与隔着光轴JD配置于第二角部4E2的相反侧的第四角部4E4对应的位置处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二突出设置部2S2。
该构成由于能够在位于上侧罩部件4U的角部4E的内侧附近的容易成为无用空间的空间配置第一磁性部件10,因此能够抑制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大型化。
如图9所示,透镜保持部件2也可以具有沿光轴方向延伸并且在内部收容透镜体的筒状部12、以及在与上侧罩部件4U的角部4E对应的位置从筒状部12向角部4E的一侧突出的突出设置部2S。在该情况下,在突出设置部2S设有具有底部BW(参照图13(A))的收容部HR,在收容部HR收容第一磁性部件10。
具体而言,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透镜保持部件2具有在与上侧罩部件4U的第二角部4E2对应的位置从筒状部12向第二角部4E2的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以及在与上侧罩部件4U的第四角部4E4对应的位置从筒状部12向第四角部4E4的一侧突出的第二突出设置部2S2。而且,在第一突出设置部2S1设有具有底部BW(参照图13(A))的第一收容部HR1,在第一收容部HR1收容有第一磁体10A。另外,在第二突出设置部2S2设有具有底部的第二收容部HR2,在第二收容部HR2收容有第二磁体10B。
该构成能够使第一磁性部件10配置于规定的位置,并能够防止第一磁性部件10产生位置偏移。
基座部件18如图12(B)所示,也可以包括具有以覆盖突出设置部2S的外周面CF的方式对置的内周面SF的作为壁部的固定侧台座部18D。在该情况下,突出设置部2S与固定侧台座部18D也可以构成至少限制要绕光轴JD旋转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的止挡件部ST。
具体而言,在图12(B)所示的例子中,基座部件18包括具有以覆盖第二突出设置部2S2的外周面CF的方式对置的内周面SF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而且,第二突出设置部2S2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构成了至少限制要绕光轴JD旋转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的第二止挡件部ST2。对于由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构成的止挡件部ST1(参照图12(A))也相同。
另外,在图12(A)所示的例子中,由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与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构成的第一止挡件部ST1、以及由第二突出设置部2S2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构成的第二止挡件部ST2构成为,不仅能够限制要绕光轴JD旋转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绕Z轴的过度的旋转),还能够限制沿着X轴方向的过度的平移、沿着Y轴方向的过度的平移、向Z2方向的过度的平移、绕X轴的过度的旋转以及绕Y轴的过度的旋转。
在该构成中,由于利用收容部HR所形成的突出设置部2S形成止挡件部ST,因此能够提高由基座部件18与罩部件4(上侧罩部件4U)形成的收容空间的空间效率。
基座部件18也可以具有位于上侧罩部件4U的四个角部4E中的两个各自的附近的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固定有由非磁性金属形成的第一导体板(固定侧金属部件5F)。另外,透镜保持部件2也可以具有位于与上侧罩部件4U中的两个角部不同的另外两个角部各自的附近的固定部(可动侧台座部2D)。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固定部(可动侧台座部2D)固定有由非磁性金属形成的第二导体板(可动侧金属部件5M)。而且,形状记忆合金线SA也可以设于第一导体板(固定侧金属部件5F)与第二导体板(可动侧金属部件5M)之间。
具体而言,基座部件18如图9所示,也可以具有位于第二角部4E2的附近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和位于第四角部4E4的附近的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在该情况下,如图3(B)所示,在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固定有作为第一导体板的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第五固定侧接线板5F5、以及第六固定侧接线板5F6。另外,如图3(B)所示,在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固定有作为第一导体板的第三固定侧接线板5F3、第四固定侧接线板5F4、第七固定侧接线板5F7、以及第八固定侧接线板5F8。另外,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9所示,也可以具有位于第一角部4E1的附近的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和位于第三角部4E3的附近的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在该情况下,如图3(A)所示,在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固定有作为第二导体板的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以及第二可动侧接线板5M2。另外,如图3(A)所示,在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固定有作为第二导体板的第三可动侧接线板5M3以及第四可动侧接线板5M4。而且,形状记忆合金线SA设于固定侧金属部件5F与可动侧金属部件5M之间。具体而言,如图6(A)所示,第一线SA1设于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之间,第二线SA2设于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与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之间。另外,第三线SA3设于第三固定侧接线板5F3与第二可动侧接线板5M2之间,第四线SA4设于第四固定侧接线板5F4与第二可动侧接线板5M2之间。同样,第五线SA5设于第五固定侧接线板5F5与第三可动侧接线板5M3之间,第六线SA6设于第六固定侧接线板5F6与第三可动侧接线板5M3之间。另外,第七线SA7设于第七固定侧接线板5F7与第四可动侧接线板5M4之间,第八线SA8设于第八固定侧接线板5F8与第四可动侧接线板5M4之间。
在该构成中,固定侧金属部件5F以及可动侧金属部件5M都由非磁性金属形成,因此不会对在第一磁性部件10与第二磁性部件MG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如上述那样,透镜驱动装置101具备:固定侧部件RG,包含基座部件18以及罩部件4;透镜保持部件2,配置于由基座部件18与罩部件4(上侧罩部件4U)形成的收容空间,并且能够保持透镜体;驱动机构MK,使包含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部件MB相对于基座部件18移动;以及止挡件部ST,至少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的绕光轴的旋转。基座部件18具有形成有开口18K的基部18B、以及从基部18B朝向上方突出的限制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在固定侧台座部18D例如如图14(A)所示,形成有使上侧以及光轴侧开放的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止挡件用凹部SB)。透镜保持部件2例如如图2所示,具有安装有透镜体的筒状部12、以及从筒状部12向外侧突出并且进入止挡件用凹部SB的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突出设置部2S)。并且,例如如图14(B)所示,在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上的、开口18K与限制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之间的部分配置有粘着性的异物捕捉部件AD。即,粘着性的异物捕捉部件AD与止挡件用凹部SB的内侧(靠近光轴JD的一侧)的开口OP(参照图15(B))对应地设于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
根据该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01能抑制由构成部件间的接触引起的异物所导致的不良状况的发生。构成部件间的接触例如是构成止挡件部ST的限制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与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突出设置部2S)的接触。并且,能够抑制异物导致的不良状况的发生,是因为止挡件部ST处产生的粉尘等异物被异物捕捉部件AD捕捉,能够防止异物通过开口18K而到达拍摄元件。
在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上,也可以在开口18K与限制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之间的部分形成有第一收容凹部SR1。该情况下,异物捕捉部件AD也可以收容于第一收容凹部SR1。例如图15(A)所示的例子中,在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上,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形成于开口18K与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之间的部分。并且,在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如图15(B)所示收容有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
该构成即使在将异物捕捉部件AD安装于基部18B的上表面时异物捕捉部件AD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具有流动性的异物捕捉部件AD无限制地扩散。因此,在该构成中,能够容易地实现向基部18B的上表面涂覆异物捕捉部件AD。
第一收容凹部SR1也可以遍及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止挡件用凹部SB)的全宽度而设置。例如图15(A)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L具有比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的宽度W2n更宽的宽度W2。
该构成能够使由异物捕捉部件AD捕捉异物变得更加可靠。这是因为只要不通过异物捕捉部件AD异物就无法到达开口18K。
驱动机构MK也可以具有配置于可动侧部件MB与固定侧部件RG之间的多个形状记忆合金线SA。该情况下,在限制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的外侧面固定有与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一端连接的固定侧金属部件5F。例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驱动机构MK具有配置于作为可动侧部件MB的透镜保持部件2与作为固定侧部件RG的基座部件18之间的8个形状记忆合金线SA(第一线SA1~第八线SA8)。该情况下,在作为限制壁部的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Y1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右侧安装面),如图3(B)所示,固定有与第一线SA1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1、以及与第二线SA2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2。
在该构成中,限制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的内周面SF与外侧面有效地被利用。因此,该构成能够提高由基座部件18与罩部件4(上侧罩部件4U)形成的收容空间的空间效率。其结果是,该构成能够实现透镜驱动装置101的进一步小型化。
构成罩部件4的上侧罩部件4U例如如图1(A)所示,具有第一外周壁部4A与顶板部4B,并构成为在平面视时呈矩形形状。此外,限制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例如如图14(B)所示,包含配置为隔着光轴JD相互对置的第一限制壁部(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与第二限制壁部(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并且,第一限制壁部(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与第二限制壁部(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配置为与上侧罩部件4U的四个角部中的两个分别对应。并且,异物捕捉部件AD例如如图14(B)所示,包含设于开口18K与第一限制壁部(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之间的部分的第一异物捕捉部件AD1、以及设于开口18K与第二限制壁部(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之间的部分的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2。此外,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突出设置部2S)如图12(A)所示,包含与形成于第一限制壁部(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1)的第一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一止挡件用凹部SB1)对应的第一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一突出设置部2S1)、以及与形成于第二限制壁部(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D2)的第二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对应的第二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二突出设置部2S2)。
该构成能够可靠地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绕光轴JD旋转那样的移动。这是因为若透镜保持部件2要绕光轴JD旋转,则第一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一止挡件用凹部SB1)与第一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一突出设置部2S1)接触,并且第二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与第二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二突出设置部2S2)接触。
透镜保持部件2例如如图10(A)所示,也可以具有从筒状部12向外侧突出的伸出部(可动侧台座部2D)。该情况下,在可动侧台座部2D也可以形成有使下侧开放的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止挡件用凹部CV)。此外,可动侧台座部2D也可以包含配置为隔着光轴JD相互对置的作为第一伸出部的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与作为第二伸出部的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并且,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与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也可以配置为与上侧罩部件4U的四个角部中的剩余的两个分别对应。
此外,在基座部件18例如如图14(A)所示,也可以以从基部18B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有进入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止挡件用凹部CV)的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止挡件用凸部18S)。具体而言,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止挡件用凸部18S)也可以包含与图10(A)中的形成于第一伸出部(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第一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对应的第一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以及与图10(A)中的形成于第二伸出部(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D2)的第二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二止挡件用凹部CV2)对应的第二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S2)。
并且,止挡件部ST如图9所示,也可以包含由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止挡件用凹部SB)与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突出设置部2S)构成的第一止挡件部(第一止挡件部ST1以及第二止挡件部ST2)、以及由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止挡件用凹部CV)与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止挡件用凸部18S)构成的第二止挡件部(第三止挡件部ST3以及第四止挡件部ST4)。
该构成能够更可靠地限制透镜保持部件2绕光轴JD旋转那样的移动。这是因为若透镜保持部件2要绕光轴JD旋转,则第一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一止挡件用凹部SB1)与第一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一突出设置部2S1)接触,并且第二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B2)与第二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二突出设置部2S2)接触,加上第一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1)与第一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接触,并且第二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第二止挡件用凹部CV2)与第二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S2)接触。
在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也可以形成有在开口18K与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止挡件用凸部18S)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异物捕捉部件AD的第二收容凹部SR2。例如图17所示的例子中,在基座部件18的基部18B的上表面形成有在开口18K与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1之间收容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3的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另外,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R2R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凹部PT1以及第二凹部PT2),但如图18(A)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两个部分相连。
根据该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进一步抑制由构成部件间的接触引起的异物所导致的不良状况的发生。这是因为不仅能够通过异物捕捉部件AD捕捉由限制壁部(固定侧台座部18D)与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突出设置部2S)构成的第一止挡件部(第一止挡件部ST1以及第二止挡件部ST2)处产生的粉尘等的异物,还能够通过异物捕捉部件AD捕捉由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止挡件用凸部18S)与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止挡件用凹部CV)构成的第二止挡件部(第三止挡件部ST3以及第四止挡件部ST4)处产生的粉尘等的异物。
在伸出部(可动侧台座部2D)的外侧面也可以固定有与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另一端连接的可动侧金属部件5M。例如图3(A)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1的Y1侧的侧壁的外侧面(右侧安装面)固定有与第一线SA1(图2参照)的另一端连接并且与第二线SA2(图2参照)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1。
在该构成中,伸出部(可动侧台座部2D)的外侧面有效地被利用。因此,该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由基座部件18与罩部件4(上侧罩部件4U)形成的收容空间的空间效率。其结果是,该构成能够实现透镜驱动装置101的进一步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适用各种变形以及置换等。此外,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说明的各个特征只要不产生技术性的矛盾,就能被适当的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间隔部件2···透镜保持部件2D···可动侧台座部2D1···第一可动侧台座部2D2···第二可动侧台座部2S···突出设置部2S1···第一突出设置部2S2···第二突出设置部2T···突出部2V···突起部4···罩部件4A···第一外周壁部4A1···第一侧板部4A2···第二侧板部4A3···第三侧板部4A4···第四侧板部4B···顶板部4C···第二外周壁部4C1···第一侧板部4C2···第二侧板部4C3···第三侧板部4C4···第四侧板部4D···底板部4E···角部4E1···第一角部4E2···第二角部4E3···第三角部4E4···第四角部4k···开口4L···下侧罩部件4m···开口4s···收纳部4U···上侧罩部件5···金属部件5F···固定侧金属部件5F1···第一固定侧接线板5F2···第二固定侧接线板5F3···第三固定侧接线板5F4···第四固定侧接线板5F5···第五固定侧接线板5F6···第六固定侧接线板5F7···第七固定侧接线板5F8···第八固定侧接线板5M···可动侧金属部件5M1···第一可动侧接线板5M2···第二可动侧接线板5M3···第三可动侧接线板5M4···第四可动侧接线板6···板簧6A···第一板簧6A1···第一部分6A2···第二部分6A3···第三部分6A4···第四部分6A5···第五部分6AH1···第一贯通孔6AH2···第二贯通孔6AH3···第三贯通孔6AH4···第四贯通孔6AH5···第五贯通孔6AH6···第六贯通孔6B···第二板簧6B1···第一部分6B2···第二部分6B3···第三部分6B4···第四部分6B5···第五部分6BH1···第一贯通孔6BH2···第二贯通孔6BH3···第三贯通孔6BH4···第四贯通孔6BH5···第五贯通孔6BH6···第六贯通孔10···第一磁性部件10A···第一磁体10B···第二磁体12···筒状部18···基座部件18B···基部18D···固定侧台座部18D1···第一固定侧台座部18D2···第二固定侧台座部18E···边部18E1···第一边部18E2···第二边部18E3···第三边部18E4···第四边部18K···开口18S···止挡件用凸部18S1···第一止挡件用凸部18S2···第二止挡件用凸部18T···突出部18V···突起部101···透镜驱动装置AD···异物捕捉部件AD1···第一异物捕捉部件AD2···第二异物捕捉部件AD3···第三异物捕捉部件AD4···第四异物捕捉部件AH···矩形孔BF···底面BW···底部CF···外周面CM···导电部件CM1···第一导电部件CM2···第二导电部件CM3···第三导电部件CM4···第四导电部件CM5···第五导电部件CM6···第六导电部件CM7···第七导电部件CM8···第八导电部件CM9···第九导电部件CM10···第十导电部件CM11···第十一导电部件CP9···第九接合面部CP10···第十接合面部CSL···下侧对置面CSL1···下侧对置面CSL2···下侧对置面CSU···上侧对置面CSU1···上侧对置面CSU2···上侧对置面CT1~CT12···连接部CV···止挡件用凹部CV1···第一止挡件用凹部CV2···第二止挡件用凹部ED1···第一连接部ED2···第二连接部ED3···第三连接部ED4···第四连接部ED5···第五连接部ED6···第六连接部ED7···第七连接部ED8···第八连接部ED11···第十一连接部EW···安装面EW1···第一安装面EW2···第二安装面EW3···第三安装面EW4···第四安装面HL1···上侧圆形孔HL2···下侧圆形孔HR···收容部HR1···第一收容部HR2···第二收容部IF···内周面J1~J4···保持部JD···光轴MB···可动侧部件MG···第二磁性部件MG1···第一金属板MG2···第二金属板MK···驱动机构NF···外周面OP···开口PT1···第一凹部PT2···第二凹部PT3···第三凹部RG···固定侧部件RH···贯通孔SA···形状记忆合金线SA1···第一线SA2···第二线SA3···第三线SA4···第四线SA5···第五线SA6···第六线SA7···第七线SA8···第八线SB···止挡件用凹部SB1···第一止挡件用凹部SB2···第二止挡件用凹部SD···接合材SF···内周面SG1、SG11、SG21、SG41···第一部分SG2、SG12、SG22、SG42···第二部分SG3、SG43···第三部分SG4···第四部分SG31···中间部分SR···收容凹部SR1···第一收容凹部SR1L···第一左侧收容凹部SR1R···第一右侧收容凹部SR2···第二收容凹部SR2L···第二左侧收容凹部SR2R···第二右侧收容凹部ST···止挡件部ST1···第一止挡件部ST2···第二止挡件部ST3···第三止挡件部ST4···第四止挡件部TF···上表面TM1···第一端子部TM2···第二端子部TM3···第三端子部TM4···第四端子部TM5···第五端子部TM6···第六端子部TM7···第七端子部TM8···第八端子部TM9···第九端子部TM10···第十端子部TM11···第十一端子部UF···上表面

Claims (9)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
固定侧部件,包含基座部件以及罩部件;
透镜保持部件,配置于由所述基座部件与所述罩部件形成的收容空间,并且能够保持透镜体;
驱动机构,使包含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可动侧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移动;以及
止挡件部,至少限制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绕光轴的旋转,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部件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向上方突出的限制壁部,
在所述限制壁部形成有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使所述限制壁部的上侧以及光轴侧开放,
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安装有透镜体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筒状部向外侧突出并且进入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的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
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基部的上表面的、所述开口与所述限制壁部之间的部分配置有粘着性的异物捕捉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基部的上表面,在所述开口与所述限制壁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有第一收容凹部,
所述异物捕捉部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容凹部遍及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的全宽度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可动侧部件与所述固定侧部件之间的多个形状记忆合金线,
在所述限制壁部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的一端连接的固定侧金属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具有外周壁部与顶板部,并在俯视时呈矩形形状,
所述限制壁部包含配置为隔着光轴相互对置的第一限制壁部与第二限制壁部,
所述第一限制壁部与所述第二限制壁部配置为与所述罩部件的两个角部分别对应,
所述异物捕捉部件包含设于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限制壁部之间的部分的第一异物捕捉部件、以及设于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限制壁部之间的部分的第二异物捕捉部件,
所述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包含与形成于所述第一限制壁部的第一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对应的第一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以及与形成于所述第二限制壁部的第二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对应的第二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从所述筒状部向外侧突出的伸出部,
在所述伸出部形成有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所述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使所述伸出部的下侧开放,
所述伸出部包含配置为隔着光轴相互对置的第一伸出部与第二伸出部,
所述第一伸出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配置为与所述罩部件的其他两个角部分别对应,
在所述基座部件,从所述基部向上方突出地设有进入所述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的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
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包含与形成于所述第一伸出部的第一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对应的第一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以及与形成于所述第二伸出部的第二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对应的第二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
所述止挡件部包含由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凹部与所述可动侧止挡件用凸部构成的第一止挡件部、以及由所述可动侧止挡件用凹部与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构成的第二止挡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基部的上表面,在所述开口与所述固定侧止挡件用凸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收容异物捕捉部件的第二收容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伸出部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的另一端连接的可动侧金属部件。
9.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所述透镜体;以及
与所述透镜体对置的拍摄元件。
CN202011293149.5A 2020-11-18 2020-11-18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Pending CN114545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3149.5A CN114545708A (zh) 2020-11-18 2020-11-18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JP2021178916A JP7253599B2 (ja) 2020-11-18 2021-11-01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3149.5A CN114545708A (zh) 2020-11-18 2020-11-18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5708A true CN114545708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5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3149.5A Pending CN114545708A (zh) 2020-11-18 2020-11-18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53599B2 (zh)
CN (1) CN11454570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8463A1 (ja) * 2022-06-10 2023-12-1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1871A (ja) * 1998-12-03 2000-06-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学素子の異物付着防止装置、これを備えた光学機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装置
JP2005024995A (ja) * 2003-07-04 2005-01-27 Nidec Copal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080297899A1 (en) * 2006-10-30 2008-12-0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Camera module
CN104407427A (zh) * 2013-12-19 2015-03-11 惠州市大亚湾永昶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66485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Tdk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WO2019131316A1 (ja) * 2017-12-27 2019-07-0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1033035A (zh) * 2017-08-17 2020-04-17 剑桥机电有限公司 Sma致动器丝线光学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6908B1 (ko) * 2011-10-24 2018-10-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JP2015089183A (ja) * 2013-10-29 2015-05-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並びに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1871A (ja) * 1998-12-03 2000-06-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学素子の異物付着防止装置、これを備えた光学機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装置
JP2005024995A (ja) * 2003-07-04 2005-01-27 Nidec Copal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080297899A1 (en) * 2006-10-30 2008-12-0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Camera module
CN104407427A (zh) * 2013-12-19 2015-03-11 惠州市大亚湾永昶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66485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Tdk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11033035A (zh) * 2017-08-17 2020-04-17 剑桥机电有限公司 Sma致动器丝线光学组件
WO2019131316A1 (ja) * 2017-12-27 2019-07-0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3599B2 (ja) 2023-04-06
JP2022080850A (ja) 202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5071B1 (en) Linear ball guided voice coil motor for folded optic
US11226542B2 (en) Driving mechanism
US11178323B2 (en) Photosensitive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JP2017037306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11885976B2 (en) Optical module
US11314038B2 (en) Optical module
CN114167566A (zh) 透镜驱动单元以及包括其的摄像装置模块和光学装置
JP2022115965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光学機器
CN114520858B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CN109154709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4545708A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JP2021009387A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20220171156A1 (en) Driving mechanism
WO2022089649A1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CN114554068B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US11474368B2 (en) Driving system
JP729592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7518969B2 (ja) 撮像素子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WO2022105572A1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WO2022209627A1 (ja) 撮像素子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WO2024138855A1 (zh) 一种变焦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27546A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CN114460789A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JP653382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23523439A (ja) カメラ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カメ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