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3342A - 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3342A
CN114543342A CN202210077984.8A CN202210077984A CN114543342A CN 114543342 A CN114543342 A CN 114543342A CN 202210077984 A CN202210077984 A CN 202210077984A CN 114543342 A CN114543342 A CN 114543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body
wind
inclined hole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79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43342B (zh
Inventor
戴伯昌
袁小辉
张德明
郝本华
汪鹏飞
侯竑宇
孙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79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3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3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3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43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3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5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with parallel simultaneously tiltab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竖摆叶包括:多片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摆叶;摆叶包括板体部、多个第一导风部以及多个第二导风部;板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导风部间隔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第一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一方向送出;沿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二导风部间隔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第二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二方向送出,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风道组件包括:具有可开口的风道壳体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开口内的竖摆叶。室内机包括:风道组件及后壳。空调器包括:室内机以及室外机。通过将部分风形成涡旋风,从而可减小风的冲击力,以提高舒适性。

Description

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立式空调,又称空调柜机,相较于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吹出的风所覆盖的区域与人体较为符合,人体的受风面积大,提高了人体的体表温度的改变速度。
相关技术中,立式空调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风道组件;机壳上设置出风口和进风口;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以及竖摆叶;风道壳体与机壳紧固连接并设置有用于与出风口连通的开口;竖摆叶安装在开口内并且竖摆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风道壳体转动连接,竖摆叶为格栅状,竖摆叶用于在立式空调的左右方向上调整立式空调的送风方向。
然而,上述的立式空调所送出的风的冲击力大,会降低使用者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空调所送出的风的冲击力大,会降低使用者的舒适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摆叶,包括多片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摆叶;
所述摆叶包括板体部、多个第一导风部以及多个第二导风部;
所述板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沿所述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一方向送出;
沿所述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二方向送出,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板体部的第一斜孔,并且所述第一斜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导风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板体部的第二斜孔,并且所述第二斜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部并排设置。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并排设置。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沿所述板体部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之间的间距值为2mm~5mm。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之间的间距值为3mm。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部的竖向中心线和所述第二导风部的竖向中心线均位于与所述板体部垂直的平面内。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为斜台状,所述第一斜孔的出风端位于所述斜台状的第一斜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斜孔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板体部上。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风部之间的间距值为12mm~20mm;和或,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风部之间的间距值为12mm~20mm。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部的第一斜面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05°~120°。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部的第一斜面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10°。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风部为斜台状,所述第二斜孔的出风端位于所述斜台状的第一斜面上,并且所述第二斜孔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板体部上。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风部的第一斜面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05°~120°。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风部的第一斜面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10°。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5°~30°;和/或,
所述第二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5°~30°。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20°;和/或,
所述第二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20°。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上贯穿设置有第三斜孔,并且所述第三斜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导风部上贯穿设置有第四斜孔,并且所述第四斜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5°~30°;和/或,
所述第四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5°~30°。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20°;和/或,
所述第四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20°。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为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连接端与所述板体部紧固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弧形板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板体部的前端面的后方;和/或,
所述第二导风部为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连接端与所述板体部紧固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弧形板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板体部的前端面的后方。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15°~45°;和/或,
所述第二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15°~45°。
在上述竖摆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30°;和/或,
所述第二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3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以及上述的竖摆叶;
所述风道壳体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竖摆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开口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机壳以及上述的风道组件;
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
所述风道组件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且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壳体的开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以及上述的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通过管线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包括多片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摆叶;摆叶包括板体部、多个第一导风部以及多个第二导风部;板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导风部间隔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第一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一方向送出;沿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二导风部间隔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第二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二方向送出,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当室内机往预定方向送风时,室内机送出的风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往预定方向送出的直吹风,另一部分是混合在直吹风中的涡旋风,其中,涡旋风是通过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风交汇形成,如此,能够减小室内机所送出的风的冲击力,从而可以减小风与使用者接触时的冲击力,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竖摆叶、风道壳体、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竖摆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竖摆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摆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摆叶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的B-B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4中的C-C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摆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摆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摆叶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摆叶的剖视图。
附图中:
100-摆叶;
110-板体部;111-板体段;112-柱状段;
120-第一导风部;121-第一斜边;122-第二斜边;123-第一直边;
130-第二导风部;131-第三斜边;132-第四斜边;133-第二直边;
140-第一斜孔;150-第二斜孔;
160-第三斜孔;170-第四斜孔。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立式空调,又称空调柜机,相较于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吹出的风所覆盖的区域与人体较为符合,人体的受风面积大,提高了人体的体表温度的改变速度。
相关技术中,立式空调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风道组件;机壳上设置出风口和进风口;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以及竖摆叶;风道壳体与机壳紧固连接并设置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开口;竖摆叶安装在开口内并且竖摆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风道壳体转动连接,竖摆叶为格栅状,竖摆叶用于在立式空调的左右方向上调整立式空调的送风方向。
然而,上述的立式空调所送出的风的冲击力大,会降低使用者的舒适性。
经过仔细分析,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从竖摆叶中吹出的风为直吹风,可以理解为,从出风口吹出的风都是沿着同一个方向吹,因此,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速较大,从而使得直吹风与使用者接触时的冲击力较大,进而使得使用者的舒适性差。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发明人摒弃了上述的竖摆叶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能够减小风的冲击力的竖摆叶,从而提高风与使用者接触时的舒适感。其中,本公开提供的竖摆叶使得从出风口送出的风变为复合风,复合风通过直吹风和涡旋风构成,由于涡旋风的风向与直吹风的风向不同,从而可以减小直吹风的冲击力以使得复合风被构造为柔性风,继而可以提高使用者与风接触时的舒适性。
具体地,本公开提供一种竖摆叶,包括多片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摆叶;摆叶包括板体部、多个第一导风部以及多个第二导风部;板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导风部间隔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第一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一方向送出;沿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二导风部间隔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第二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二方向送出,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通过第一方向上的风与第二方向上的风交汇,使得部分风变为涡旋风,从而往预定方向送出的风包括直吹风以及涡旋风,如此,能够减小风对使用者的冲击力,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本发明的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竖摆叶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竖摆叶的正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摆叶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摆叶的正视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竖摆叶100,包括多片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摆叶100,该摆叶100包括板体部110、多个第一导风部120以及多个第二导风部130。
其中,板体部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沿板体部110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导风部120间隔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第一导风部120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一方向送出。
沿板体部110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二导风部130间隔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第二导风部130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二方向送出,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在室内机送风的过程中,相邻两个摆叶100之间的第一导风部120使得部分风往第一方向送出,并且相邻两个摆叶100之间的第二导风部130使得部分风往第二方向送出,由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从而第一方向上的风会与第二方向上的风交汇并形成涡旋风,进而,与使用者接触的风由涡旋风和直吹风构成,如此,可以将少风对使用者的冲击力以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性。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与直吹风的方向相交,如此,第一方向上的风和第二方向上的风吹入直吹风后,便可以与直吹风形成一定比例的扰流,从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风交汇后可以形成涡旋风。
可以理解的是,沿板体部110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导风部120和多个第二导风部130均间隔设置,目的是确保能够从出风口吹出直吹风,以使得室内机送出的风能够与使用者接触,并且确保室内机送出的风能够吹到预定距离。
参考图3,可选地,板体部110包括板体段111以及两个柱状段112。其中,两个柱状段112的连接端分别与板体段111的上下两端紧固连接,并且两个柱状段112的自由端分别用于与风道壳体转动连接。
参考图3,其中,其中一个柱状段112的自由端面上可以设置有横截面为多边形的传动槽,传动槽用于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或驱动转轴卡接,从而摆叶100能够绕平行于风道壳体的开口的竖向中心线的旋转轴线转动。
板体部110、第一导风部120以及第二导风部130可以是一体结构,例如,摆叶100可以通过注塑形成一体结构,以提升竖摆叶100的制造效率。
图5是图4中的A-A处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的B-B处的剖视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风部120上设置有贯穿板体部110的第一斜孔140,并且第一斜孔140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和/或,第二导风部130上设置有贯穿板体部110的第二斜孔150,并且第二斜孔150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二方向。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摆叶100两侧的部分风分别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吹出,以形成涡旋风。
参考图5,第一导风部120上设置有贯穿板体部110的第一斜孔14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斜孔140的一部分位于板体部110上,第一斜孔140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导风部120上。其中,当摆叶100导风时,第一表面侧的部分风会通过第一斜孔140吹至第二表面侧,以改变该部分风的风向。
其中,第一斜孔140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方向,以确保通过第一斜孔140的风与第二方向上的风交汇。
参考图5,第二导风部130上设置有贯穿板体部110的第二斜孔150,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斜孔150的一部分位于板体部110上,第二斜孔150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导风部130上。其中,当摆叶100导风时,第二表面侧的部分风会通过第二斜孔150吹至第一表面侧,以改变该部分风的风向。
其中,第一斜孔140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方向,能够确保通过第一斜孔140的风与第二方向上的风交汇。
参考图3,可选地,多个第一导风部120并排设置,可以降低摆叶100的制造难度,并且可以使得摆叶100左右两侧折向的风均匀且平衡。
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风部120之间的间距值可以为12mm~20mm。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风部120之间的间距值可以为12mm。
参考图3,可选地,多个第二导风部130并排设置,可以降低摆叶100的制造难度,并且可以使得摆叶100左右两侧折向的风均匀且平衡。
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导风部130之间的间距值可以为12mm~20mm,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导风部130之间的间距值为12mm。
参考图3,可选地,多个第一导风部120和多个第二导风部130沿板体部110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可以使得通过第一斜孔140和第二斜孔150的风均匀且平衡,以确保从出风口吹出的风量不变。
其中,为了确保室内机送出的风的距离以及风量不变,示例性地,相邻的第一导风部120和第二导风部130之间的间距值为2mm~5mm。
具体地,相邻的第一导风部120和第二导风部130之间的间距值为3mm。
参考图3,可选地,第一导风部120的竖向中心线和第二导风部130的竖向中心线均位于与板体部110垂直的平面内,能够使得板状部的两侧形成的涡旋风保持平衡。
其中,第一导风部120的竖向中心线平行于第二导风部130的竖向中心线,并且第一导风部120的竖向中心线平行于板体部110的长度方向。
由于第一导风部120的竖向中心线和第二导风部130的竖向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该平面垂直于板体部110,从第一斜孔140和第二斜孔150吹出的风可以在相邻两个板体部110之间的中间位置交汇并形成涡旋风,使得直吹风内的涡旋风均匀分布。
参考图3,可选地,第一导风部120为斜台状,第一斜孔140的出风端位于斜台状的第一斜面上,并且第一斜孔140的进风端位于板体部110上,从而第一斜孔140吹出的风能够与从第二斜孔150吹出的风交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部120的第一斜面是紧靠板体部110的前端面,或者,第一斜面是朝向出风口的斜面。
参考图4,第一斜孔140的出风端的纵截面为多边形,例如,第一斜孔140的出风端的纵截面为矩形。
参考图2,第一斜孔140的进风端的纵截面为多边形,例如,第一斜孔140的进风端的纵截面为矩形。
由于第一斜孔140的出风端位于斜台状的第一斜面上,第一导风部120能够阻挡第一斜面后方的直吹风与第一斜孔140吹出的风交汇,以保证第一斜孔140吹出的风能够与第二方向上的风交汇。同时,第一斜孔140设置在第一斜面上,还可以提高第一斜孔140的出风端的开口大小,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斜孔140的出口风量。
参考图3,为了确保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总量不变,斜台状的第一导风部120设置有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后方,以使得与第二斜面接触的直吹风往相邻两个板体部110的中间吹。其中,第二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后方是以使用者为参考对象,当室内机工作时,室内机朝向使用者的一侧为前面,与前面相对的是后面或背面,如此,第二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后方。
图7是图4中的C-C处的剖视图。
参考图7,示例性地,第一导风部120的横截面包括第一斜边121、第二斜边122以及第一直边123。其中,第一斜边121的第一端与第二斜边12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直边1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斜边121的第二端与第二斜边12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斜边121位于第一斜面内,第二斜边122位于第二斜面内。第一导风部120与板体部110连接时,第一导风部120的直边端与板体部110连接。
可选地,第一导风部120的第一斜面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105°~120°。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导风部120的横截面由第一斜边121、第二斜边122以及第一直边123构成时,第一斜边121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导风部120的第一斜面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
示例性地,第一导风部120的第一斜面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110°。
参考图3,可选地,第二导风部130为斜台状,第二斜孔150的出风端位于斜台状的第一斜面上,并且第二斜孔150的进风端位于板体部110上,从而第二斜孔150吹出的风能够与第一斜孔140吹出的风交汇。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风部130的第一斜面是紧靠板体部110的前端面,或者,第一斜面是朝向出风口的斜面。
参考图2,第二斜孔150的出风端的纵截面为多边形,例如,第二斜孔150的出风端的纵截面为矩形。
参考图4,第二斜孔150的进风端的纵截面为多边形,例如,第二斜孔150的进风端的纵截面为矩形。
由于第二斜孔150的出风端位于斜台状的第一斜面上,第二导风部130能够阻挡第一斜面后方的直吹风与第二斜孔150吹出的风交汇,以保证第二斜孔150吹出的风能够与第一方向上的风交汇。同时,第二斜孔150设置在第一斜面上,还可以提高第二斜孔150的出风端的开口大小,从而可以提高第二斜孔150的出口风量。
为了确保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总量不变,斜台状的第二导风部130设置有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后方,以使得与第二斜面接触的直吹风往相邻两个板体部110的中间吹。
参考图7,示例性地,第二导风部130的横截面包括第三斜边131、第四斜边132以及第二直边133。其中,第三斜边131的第一端与第四斜边13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直边1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斜边131的第二端与第四斜边13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斜边131位于第一斜面内,第四斜边132位于第二斜面内。第二导风部130与板体部110连接时,第二导风部130的直边端与板体部110连接。
可选地,第二导风部130的第一斜面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105°~120°。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导风部130的横截面是通过第三斜边131、第四斜边132以及第二直边133构成时,第三斜边131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导风部120的第一斜面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
示例性地,第二导风部130的第一斜面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110°。
可选地,第一斜孔140的中心线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15°~30°,从而穿过第一斜孔140的风能够与穿过第二斜孔150的风交汇并形成涡旋风,并且不影响从出风口吹出的风量。
示例性地,第一斜孔140的中心线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20°。
可选地,第二斜孔150的中心线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15°~30°,从而穿过第二斜孔150的风能够与穿过第一斜孔140的风交汇并形成涡旋风,并且不影响从出风口吹出的风量。
示例性地,第二斜孔150的中心线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20°。
图8是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摆叶的剖视图;图9是本实施例的再一种摆叶的剖视图;图10是本实施例的又一种摆叶的剖视图。
如图8-图10所示,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风部120上贯穿设置有第三斜孔160,并且第三斜孔160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和/或,第二导风部130上贯穿设置有第四斜孔170,并且第四斜孔170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二方向,从而第一方向上的风能够与第二方向上的风涡旋风。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一导风部1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斜孔160,每个第二导风部1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斜孔170,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板体部11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第一导风部12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斜孔160,第二导风部13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斜孔170。
在室内机产生的直吹风经过摆叶100时,第一表面侧的部分风通过第三斜孔160后吹向倾斜于第一表面的第一方向,此时经过第三斜孔160的风还是位于第一表面侧,但通过第三斜孔160的风的风向已被改变。
在室内机产生的直吹风经过摆叶100时,第二表面侧的部分风通过第四斜孔170后吹向倾斜于第二表面的第二方向,此时经过第四斜孔170的风还是位于第二表面侧,但通过第四斜孔170的风的风向已被改变。
因此,通过设置第三斜孔160和第四斜孔170,相邻两个板体部110之间能够产生涡旋风。
第一导风部120可以是板状结构、块状结构或斜台状。
参考图8和图9,示例性地,当第一导风部120为板状结构时,第一导风部120的连接端与板体部110连接,其中,第一导风部120的自由端可以位于第一导风部120的连接端的前方或后方,或者,第一导风部120垂直于板体部110。
参考图10,示例性地,当第一导风部120为斜台状时,第三斜孔160的进风端位于第一导风部120的第一斜面上,第三斜孔160的出风端位于第一导风部120的前端面上,且第一斜面位于第一导风部120的前端面的后方。第一斜面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三斜孔160的进风端的开口大小。其中,第一导风部120的前端面可以垂直于板体部110或倾斜于板体部110。
第二导风部130可以是板状结构、块状结构或斜台状。
参考图8和图9,示例性地,当第二导风部130为板状结构时,第二导风部130的连接端与板体部110连接,其中,第二导风部130的自由端可以位于第二导风部130的连接端的前方或后方,或者,第二导风部130垂直于板体部110。
参考图10,示例性地,当第二导风部130为斜台状时,第四斜孔170的进风端位于第二导风部130的第一斜面上,第四斜孔170的出风端位于第二导风部130的前端面上,且第一斜面位于第二导风部130的前端面的后方。第一斜面的设置,可以提高第四斜孔170的进风端的开口大小。其中,第二导风部130的前端面可以垂直于板体部110或倾斜于板体部110。
可选地,第三斜孔160的中心线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15°~30°;和/或,第四斜孔170的中心线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15°~30°,从而第一方向上的风能够与第二方向上的风交汇并形成涡旋风,以降低风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示例性地,第三斜孔160的中心线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20°;和/或,第四斜孔170的中心线与板体部110之间的夹角为20°。
图11是本实施例的再一种摆叶的剖视图。
如图11所示,在再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第一导风部120为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连接端与板体部110紧固连接并且第一弧形板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板体部110的前端面的后方;和/或,第二导风部130为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的连接端与板体部110紧固连接并且第二弧形板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板体部110的前端面的后方。
当室内机进行送风时,第一表面侧的部分直吹风与第一弧形板接触后,直吹风会改变方向并吹向第二方向。其中,改变方向后的直吹风还是位于第一表面侧。
当室内机进行送风时,第二表面侧的部分直吹风与第二弧形板接触后,直吹风会改变方向并吹向第一方向。其中,改变方向后的直吹风还是位于第二表面侧。
因此,相邻两个板体部110之间的部分风可以形成涡旋风,并且涡旋风与直吹风混合后可以吹向使用者。
可选地,第一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15°~45°;和/或,第二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15°~45°,从而第一弧形板或第二弧形板能够改变直吹风的风向,并确保改变风向后的风朝着使用者运动。
示例性地,第一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30°。
示例性地,第二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3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以及上述的竖摆叶100。
其中,风道壳体上设置有开口;竖摆叶100可转动地安装在开口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机壳以及上述的风道组件。
其中,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
风道组件安装在机壳内并且风道组件的风道壳体的开口与出风口连通。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以及上述的室内机。
其中,室外机通过管线与室内机连接。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竖摆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片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摆叶;
所述摆叶包括板体部、多个第一导风部以及多个第二导风部;
所述板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沿所述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一方向送出;
沿所述板体部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导风部用于将部分风往第二方向送出,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板体部的第一斜孔,并且所述第一斜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导风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板体部的第二斜孔,并且所述第二斜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摆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部并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并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导风部沿所述板体部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导风部的竖向中心线和所述第二导风部的竖向中心线均位于与所述板体部垂直的平面内;和/或,
所述第一导风部为斜台状,所述第一斜孔的出风端位于所述斜台状的第一斜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斜孔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板体部上;所述第二导风部为斜台状,所述第二斜孔的出风端位于所述斜台状的第一斜面上,并且所述第二斜孔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板体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5°~30°;和/或,
所述第二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15°~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20°;和/或,
所述第二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体部之间的夹角为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上贯穿设置有第三斜孔,并且所述第三斜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导风部上贯穿设置有第四斜孔,并且所述第四斜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为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连接端与所述板体部紧固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弧形板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板体部的前端面的后方;和/或,
所述第二导风部为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连接端与所述板体部紧固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弧形板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板体部的前端面的后方。
8.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竖摆叶;
所述风道壳体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竖摆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开口处。
9.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
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
所述风道组件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且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壳体的开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通过管线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CN202210077984.8A 2022-01-24 2022-01-24 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114543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7984.8A CN114543342B (zh) 2022-01-24 2022-01-24 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7984.8A CN114543342B (zh) 2022-01-24 2022-01-24 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3342A true CN114543342A (zh) 2022-05-27
CN114543342B CN114543342B (zh) 2024-04-19

Family

ID=8167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7984.8A Active CN114543342B (zh) 2022-01-24 2022-01-24 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334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494A1 (ja) * 2012-11-22 2014-05-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205191801U (zh) * 2015-12-03 2016-04-27 佛山市顺德区海伦宝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冷风扇的出风摆叶结构
WO2016095518A1 (zh) * 2014-12-18 2016-06-23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0108015A (zh) * 2019-05-21 2019-08-09 南华大学 涡流送风终端
CN110848958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百叶组件、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210220012U (zh) * 2019-06-17 2020-03-3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N211575291U (zh) * 2019-12-26 2020-09-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1822778U (zh) * 2020-02-26 2020-10-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3599557U (zh) * 2020-11-06 2021-07-0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送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13310121A (zh) * 2020-02-26 2021-08-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113310116A (zh) * 2020-02-26 2021-08-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113932434A (zh) * 2021-09-29 2022-01-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横摆叶、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494A1 (ja) * 2012-11-22 2014-05-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6095518A1 (zh) * 2014-12-18 2016-06-23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5191801U (zh) * 2015-12-03 2016-04-27 佛山市顺德区海伦宝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冷风扇的出风摆叶结构
CN110108015A (zh) * 2019-05-21 2019-08-09 南华大学 涡流送风终端
CN210220012U (zh) * 2019-06-17 2020-03-3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N110848958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百叶组件、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211575291U (zh) * 2019-12-26 2020-09-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1822778U (zh) * 2020-02-26 2020-10-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113310121A (zh) * 2020-02-26 2021-08-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113310116A (zh) * 2020-02-26 2021-08-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WO2021169802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3599557U (zh) * 2020-11-06 2021-07-0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送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13932434A (zh) * 2021-09-29 2022-01-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横摆叶、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3342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8050B (zh) 用于柜式空调器的导风装置和柜式空调器
CN204063280U (zh) 空气调节机
CN10676555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333504A (zh) 一种空调器
JP2013015246A (ja) 空調室内機
CN11206645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028294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780221A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CN108361853B (zh)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CN114543342A (zh) 竖摆叶、风道组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51143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20150004991A (ko) 풍향조절장치
US6276440B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iffused air
US20090266524A1 (en) Air conditioner
EP2280176B1 (en) Cross 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with same
WO2021135909A1 (zh) 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
JP2008138957A (ja) 風向変更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CN219868172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327288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857186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379939U (zh) 出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151760B (zh) 空调机
CN212746872U (zh) 无风感导风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198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841569U (zh) 用于贯流风轮的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