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6626A -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6626A
CN114536626A CN202210166976.0A CN202210166976A CN114536626A CN 114536626 A CN114536626 A CN 114536626A CN 202210166976 A CN202210166976 A CN 202210166976A CN 114536626 A CN114536626 A CN 114536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mass
polymer film
cured polymer
bo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69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6626B (zh
Inventor
朱晨润
张丽
卢志峰
张�杰
乔来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ey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Qi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Qi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Qi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69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66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6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6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6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6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26Moulds or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2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1/02Polyalkylene ox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所述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型腔和模具盖板,模具盖板朝向模具型腔的一侧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模具型腔的底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错位、等距排列;所述模具盖板上还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且所述多个气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具有正四棱台结构,可以在成型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中形成具有正四棱台结构的三维凹槽,有利于料液的渗透扩散,提高膜的渗透通量。

Description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聚合物分离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交联固化聚合物膜的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油是工业社会最重要的燃料,同时,汽油的燃烧产物也是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最直接的污染来源。为了保护环境,生产超低硫含量的清洁汽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目前,用于渗透汽化的脱硫膜主要是二维结构的聚合物膜,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乙二醇PEG、乙基纤维素EC、聚醚嵌段酰胺PEBAX、聚氨基甲酸酯PU、聚酰亚胺PI。聚合物膜的低渗透通量严重地制约了渗透膜的工业应用。通常情况下,受到二维结构的聚合物膜的结构和材质的限制,其渗透通量和富硫因子之间存在trade-off效应,难以得到兼具高富硫因子和高渗透通量的聚合物渗透膜。例如,纯PEG膜,其富硫因子可高达12.59,但是,渗透通量却只有1.1Kg/m2*h。
因此,为了打破聚合物膜的trade-off效应,得到兼具高富硫因子和高渗透通量的聚合物膜,本申请旨在打破传统二维结构的聚合物膜的思维限制,提供一种能够制备具有三维结构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的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二维聚合物膜所存在的高渗透通量和高富硫因子不能兼得的矛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制备具有三维结构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的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利用该模具,可以制得兼具高渗透通量和高富硫因子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为交联固化聚合物膜的产业应用提供支持。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型腔和模具盖板,模具盖板朝向模具型腔的一侧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模具型腔的底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错位、等距排列;所述模具盖板上还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且所述多个气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台的间距R1为6-10m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的间距R2为6-10mm。更优选地,R1=R2。
其中,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模具型腔的深度,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模具型腔的深度,且,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由此,可以在模具内部交联固化形成二维连续且具有三维凹凸结构的聚合物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靠近模具盖板的立方台和设置在立方台上的第一正四棱台。其中,所述第一正四棱台的第一底面与所述立方体台的顶面共用。所述第一正四棱台中,与所述第一底面相对的面为第二底面,且第一底面的边长大于第二底面的边长。
所述立方台中,立方体的边长A1为5-8mm,所述第一正四棱台中,第一底面的边长A2为5-8mm,且A1=A2,第二底面的边长A3为3-7mm,且A3小于A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为第二正四棱台,且所述第二正四棱台的下底面设于模具型腔的底表面,与所述下底面相对的底面为上底面。优选地,所述下底面的边长B1为5-8mm,所述上底面的边长B2为3-7mm,且B1大于B2。更优选地,A1=A2=B1,且A3=B2,第一正四棱台与第二正四棱台的尺寸完全相同。
通过将模具的成型部为设置为正四棱台结构,可以得到具有正四棱台结构的三维凹槽,并确保了三维凹槽具有槽口大、槽底小的结构,有利于增加聚合物膜的渗透面积。同时,三维凹槽呈向外扩展的形状,有利于料液的渗透扩散,提高膜的渗透通量。
若直接将模具的成型部位完全设置为立方台或长方台结构,只能得到立方体结构或长方体结构的凹槽,不利于渗透介质的扩散,不利于提升膜的渗透通量。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正四棱台和所述第二正四棱台中,侧面与底面的夹角R介于70°-85°之间。优选地,所述侧面与底面的夹角R介于75°-85°之间,最优选地,所述侧面与底面的夹角R为80°。当所述侧面与底面的夹角R大于85°时,成型得到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的凹槽结构中的槽口与槽底的尺寸差较小,不利于渗透介质的扩散,不能有效增加膜的渗透通量。
进一步地,模具型腔和模具盖板相互盖合后,在所述模具型腔和所述模具盖板之间形成成型空隙,用于容纳铸膜液。且所述第一正四棱台和所述第二正四棱台的相邻侧面相互平行,且所述相邻侧面之间的距离D1为0.2-0.5mm。所述第一正四棱台的所述第二底面相对于所述模具型腔底面的距离D2为0.2-0.5mm。
本申请中,设计了一种能够制备具有三维结构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的成型模具,突破了传统二维结构的聚合物膜的思维限制。利用三维的正四棱台结构,形成三维梯形凹凸结构,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可以增加有效膜通量面积80%以上,显著增加脱硫膜的渗透通量。
由于三维梯形凹凸结构对有效膜通量面积的显著改善,使得在较小的横截面积上就能够得到较大的渗透通量。同时,三维梯形凹凸结构有助于增强膜的强度,延长膜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工业生产。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洁模具待用;
(2)配制铸膜液;
(3)根据铸膜液的浓度和模具的成型空隙的尺寸计算所需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内的铸膜液的量,并将对应量的铸膜液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内,盖合模具盖板,静置5-15分钟;
(4)将模具置于80-100℃的加热环境中,交联固化成膜并成型;
(5)降温至室温,脱模即可。
其中,所述铸膜液包括100质量份聚乙二醇、5-15质量份交联剂、0.2-0.5质量份催化剂、50-70质量份乙醇、10-30质量份去离子水。或者,所述铸膜液包括100质量份聚乙二醇、3-5质量份有机配体、2-5质量份金属盐、5-15质量份交联剂、0.2-0.5质量份催化剂、50-70质量份乙醇、10-30质量份去离子水。
进一步地,所述交联剂为马来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为三甲胺、三乙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中的任意一种;所述PEG的分子量为5000-50000;所述有机配体选自2-甲基咪唑、苯并咪唑、2-乙基咪唑、4,4-联吡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盐选自硝酸锌、氯化锆中的一种。
在模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铸膜液中含有较多的溶剂,交联固化成膜的过程中,溶剂会挥发。因此,需要预先根据铸膜液的浓度和模具的成型空隙的尺寸计算所需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内的铸膜液的量,由此,可以确保制备得到预期尺寸的三维结构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
在铸膜液注入模具型腔并盖合模具盖板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确保铸膜液在成型空隙内均匀水平分布。模具盖板上的气孔用于在交联固化成膜的过程中将溶剂排出。
成型空隙中,第二凸台上方的成型空隙区域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铸膜液。而模具盖板上的气孔的位置与第二凸台的位置一一对应,有利于交联固化成膜过程中溶剂挥发,并不会对膜的成型过程和成型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模具盖合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模具用于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的空间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沿A-A剖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沿B-B剖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M、交联固化聚合物膜;1、模具盖板;2、模具型腔;3、第一凸台;31、立方台;32、第一正四棱台;4、第二凸台;5、气孔;6、成型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以下结合部分具体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便于更清楚、明确地描述本申请的效果。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型腔2和模具盖板1,模具盖板上还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5。
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的模具用于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在模具盖板1和模具型腔2之间成型有交联固化聚合物膜M(交联固化聚合物膜M由于盖板的遮挡无法直接观察到)。
图3是图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的空间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模具盖板1和模具型腔2之间成型有交联固化聚合物膜M。模具盖板1朝向模具型腔2的一侧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3,模具型腔的底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台4;第一凸台3与第二凸台4错位、等距排列;且多个气孔5的位置与第二凸台4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台3的间距R1为6-10mm;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台的间距R2为6-10mm。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台3的间距R1与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台的间距R2相等,可以是6-10mm中的任意值,例如可以是6mm、7mm、8mm、9mm或10mm。
如图4所示,第一凸台3包括靠近模具盖板的立方台31和设置在立方台上的第一正四棱台32。其中,第一正四棱台32的第一底面与立方体台31的顶面共用。第一正四棱台32中,与第一底面相对的面为第二底面,且第一底面的边长大于第二底面的边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立方台31的立方体的边长A1可以为5mm-8mm中的任意值,例如,可以为5mm、6mm、7mm或8mm。第一正四棱台32中,第一底面的边长A2可以为5mm-8mm中的任意值,例如,可以为5mm、6mm、7mm或8mm。且A1=A2。第二底面的边长A3可以为3mm-7mm中的任意值,例如,可以为3mm、4mm、5mm、6mm或7mm,且A3小于A2。
第二凸台4也为正四棱台,且第二凸台4的下底面设于模具型腔2的底表面,与下底面相对的底面为上底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底面的边长B1可以为5mm-8mm中的任意值,例如,可以为5mm、6mm、7mm或8mm。上底面的边长B2可以为3mm-7mm中的任意值,例如,可以为3mm、4mm、5mm、6mm或7mm,且B2小于B1。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A1=A2=B1,且A3=B2,第一正四棱台32与第二凸台4的尺寸完全相同。
通过将模具的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设置为上述结构,特别是包括了正四棱台结构,并限定A1=A2且A3小于A2,可以确保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后得到具有正四棱台结构的三维凹槽,并确保了三维凹槽具有槽口大、槽底小的结构,有利于增加聚合物膜的渗透面积。同时,三维凹槽呈向外扩展的形状,有利于料液的渗透扩散,提高膜的渗透通量。
如图4所示,第一凸台3的高度小于模具型腔2的深度,第二凸台4的高度小于模具型腔2的深度,且,第二凸台4的高度小于第一凸台3的高度。由此,可以在模具内部交联固化形成二维连续且具有三维凹凸结构的聚合物膜。
如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模具型腔和模具盖板相互盖合后,模具型腔和模具盖板之间形成成型空隙,用于容纳铸膜液。第一正四棱台32和第二凸台的相邻侧面相互平行,且相邻侧面之间的距离D1为0.2-0.5mm,可以是0.2mm、0.3mm、0.4mm、0.5mm。第一正四棱台32的第二底面相对于模具型腔2的底面的距离D2为0.2-0.5mm,可以是0.2mm、0.3mm、0.4mm、0.5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正四棱台32和第二凸台4的的尺寸完全相同。正四棱台结构中,侧面与底面的夹角R介于70°-85°之间,例如,可以是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
当所述侧面与底面的夹角R大于85°时,成型得到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的凹槽结构中的槽口与槽底的尺寸差较小,不利于渗透介质的扩散,不能有效增加膜的渗透通量。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洁模具待用;
(2)配制铸膜液;
铸膜液包括100质量份聚乙二醇、5-15质量份交联剂、0.2-0.5质量份催化剂、50-70质量份乙醇、10-30质量份去离子水。
(3)根据铸膜液的浓度和模具的成型空隙的尺寸计算所需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内的铸膜液的量,并将对应量的铸膜液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内,盖合模具盖板,静置15分钟;
(4)将模具置于90℃的加热环境中,交联固化成膜并成型5小时;
(5)降温至室温,脱模。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铸膜液包括100质量份聚乙二醇、3-5质量份有机配体、2-5质量份金属盐、5-15质量份交联剂、0.2-0.5质量份催化剂、50-70质量份乙醇、10-30质量份去离子水。
交联剂可以是马来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1,6-己二异氰酸酯。催化剂可以是三甲胺、三乙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马来酸二丁基锡。PEG的分子量为5000-50000。有机配体可以是2-甲基咪唑、苯并咪唑、2-乙基咪唑或4,4-联吡啶;金属盐为硝酸锌或氯化锆。
图5是本申请的模具用于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的B-B剖视图。如图5所示,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于成型模具的模具盖板和模具型腔所形成的成型空隙内。
在模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铸膜液中含有较多的溶剂,交联固化成膜的过程中,溶剂会挥发。因此,需要预先根据铸膜液的浓度和模具的成型空隙的尺寸计算所需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内的铸膜液的量,由此,可以确保制备得到预期尺寸的三维结构的交联固化聚合物膜。由于成型空隙的尺寸较小,特别是第一正四棱台32和第二凸台的相邻侧面之间的距离D1、第一正四棱台32的第二底面相对于模具型腔2的底面的距离D2均较小,在铸膜液注入模具型腔并盖合模具盖板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确保铸膜液在成型空隙内均匀水平分布。模具盖板上的气孔用于在交联固化成膜的过程中将溶剂排出。成型空隙中,第二凸台上方的成型空隙区域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铸膜液。而模具盖板上的气孔的位置与第二凸台的位置一一对应,有利于交联固化成膜过程中溶剂挥发,并不会对膜的成型过程和成型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Claims (10)

1.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型腔(2)和模具盖板(1),所述模具盖板(1)朝向所述模具型腔(2)的一侧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3),所述模具型腔(2)的底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台(4);所述第一凸台(3)与所述第二凸台(4)错位、等距排列;所述模具盖板(1)上还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5),且所述多个气孔(5)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凸台(4)的位置一一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台(3)的间距R1为6-10m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4)的间距R2为6-10mm,且R1=R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3)的高度小于所述模具型腔(2)的深度,所述第二凸台(4)的高度小于所述模具型腔(2)的深度,且,所述第二凸台(4)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台(3)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3)包括靠近模具盖板的立方台(31)和设置在所述立方台(31)上的第一正四棱台(32),所述第一正四棱台(32)的第一底面与所述立方体台(31)的顶面共用,与所述第一底面相对的面为第二底面,且第一底面的边长大于第二底面的边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方台(31)中,立方体的边长A1为5-8mm,所述第一正四棱台(32)中,第一底面的边长A2为5-8mm,第二底面的边长A3为3-7mm,且A3小于A2;所述第二凸台(4)为第二正四棱台,且所述第二正四棱台的下底面设于模具型腔的底表面,与所述下底面相对的底面为上底面,所述下底面的边长B1为5-8mm,所述上底面的边长B2为3-7mm,且B1大于B2,A1=A2=B1,且A3=B2,所述第二凸台(4)与所述第一正四棱台(32)的尺寸完全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正四棱台(32)和所述第二正四棱台中,侧面与底面的夹角R介于70°-85°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型腔(2)和所述模具盖板(1)相互盖合后,在所述模具型腔(2)和所述模具盖板(1)之间形成成型空隙(6),且所述第一正四棱台(32)和所述第二正四棱台的相邻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相邻侧面之间的距离D1为0.2-0.5mm;所述第一正四棱台(32)的所述第二底面相对于所述模具型腔(2)的底面的距离D2为0.2-0.5m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洁模具待用;
(2)配制铸膜液;
(3)根据铸膜液的浓度和模具的成型空隙的尺寸计算所需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内的铸膜液的量,并将对应量的铸膜液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内,盖合模具盖板,静置5-15分钟;
(4)将模具置于80-100℃的加热环境中,交联固化成膜并成型;
(5)降温至室温,脱模即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膜液包括100质量份聚乙二醇、5-15质量份交联剂、0.2-0.5质量份催化剂、50-70质量份乙醇、10-30质量份去离子水;或者,所述铸膜液包括100质量份聚乙二醇、3-5质量份有机配体、2-5质量份金属盐、5-15质量份交联剂、0.2-0.5质量份催化剂、50-70质量份乙醇、10-30质量份去离子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马来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为三甲胺、三乙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中的任意一种;所述PEG的分子量为5000-50000;所述有机配体选自2-甲基咪唑、苯并咪唑、2-乙基咪唑、4,4-联吡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盐选自硝酸锌、氯化锆中的一种。
CN202210166976.0A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5366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6976.0A CN114536626B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6976.0A CN114536626B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6626A true CN114536626A (zh) 2022-05-27
CN114536626B CN114536626B (zh) 2023-06-23

Family

ID=8167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6976.0A Active CN114536626B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662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451A (zh) * 2022-02-23 2022-05-31 泰州清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梯形凹凸结构peg脱硫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9761A (ja) * 1999-07-23 2001-02-06 Athene Kk 気体の分離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39462A (ja) * 2001-07-26 2003-02-13 Hiroshi Mitsuboshi 植物性繊維を用いた成形物製造法
US20050118204A1 (en) * 2003-09-25 2005-06-02 Kazutami Sakamoto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a membrane permeable substance and screening methods for a membrane permeable substance
JP2005353207A (ja) * 2004-06-11 2005-12-22 Ricoh Co Ltd 偏光ホログラム素子、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9241595A (ja) * 2008-03-10 2009-10-22 Ngk Insulators Ltd 成形型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077358A (ja) * 2008-09-29 2010-04-08 Nitto Denko Corp エポキシ樹脂多孔質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58460A (zh) * 2012-04-05 2013-10-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转印方法与使用薄膜转印方法制作的外观件
JP2014065004A (ja) * 2012-09-26 2014-04-17 Toray Ind Inc 複合半透膜
CN104053495A (zh) * 2012-01-16 2014-09-17 东丽株式会社 复合半透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79721A (zh) * 2014-12-16 2016-08-24 江南大学 一种光和化学交联超支化聚硅氧烷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05879720A (zh) * 2014-12-16 2016-08-24 江南大学 一种热和化学交联超支化聚硅氧烷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10327781A (zh) * 2019-08-15 2019-10-15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汽油脱硫用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JP2020044499A (ja) * 2018-09-19 2020-03-26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膜及び該フィルタ膜を用いた濾過方法
JP2020093197A (ja) * 2018-12-11 2020-06-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及び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WO2021079740A1 (ja) * 2019-10-21 2021-04-2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三次元成形用フィルム、凹凸構造付き三次元構造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鋳型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9761A (ja) * 1999-07-23 2001-02-06 Athene Kk 気体の分離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39462A (ja) * 2001-07-26 2003-02-13 Hiroshi Mitsuboshi 植物性繊維を用いた成形物製造法
US20050118204A1 (en) * 2003-09-25 2005-06-02 Kazutami Sakamoto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a membrane permeable substance and screening methods for a membrane permeable substance
JP2005353207A (ja) * 2004-06-11 2005-12-22 Ricoh Co Ltd 偏光ホログラム素子、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9241595A (ja) * 2008-03-10 2009-10-22 Ngk Insulators Ltd 成形型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077358A (ja) * 2008-09-29 2010-04-08 Nitto Denko Corp エポキシ樹脂多孔質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53495A (zh) * 2012-01-16 2014-09-17 东丽株式会社 复合半透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58460A (zh) * 2012-04-05 2013-10-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转印方法与使用薄膜转印方法制作的外观件
JP2014065004A (ja) * 2012-09-26 2014-04-17 Toray Ind Inc 複合半透膜
CN105879721A (zh) * 2014-12-16 2016-08-24 江南大学 一种光和化学交联超支化聚硅氧烷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05879720A (zh) * 2014-12-16 2016-08-24 江南大学 一种热和化学交联超支化聚硅氧烷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JP2020044499A (ja) * 2018-09-19 2020-03-26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膜及び該フィルタ膜を用いた濾過方法
JP2020093197A (ja) * 2018-12-11 2020-06-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及び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CN110327781A (zh) * 2019-08-15 2019-10-15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汽油脱硫用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WO2021079740A1 (ja) * 2019-10-21 2021-04-2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三次元成形用フィルム、凹凸構造付き三次元構造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鋳型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451A (zh) * 2022-02-23 2022-05-31 泰州清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梯形凹凸结构peg脱硫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6626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36626B (zh) 一种交联固化聚合物膜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JP6129182B2 (ja) ゾルゲル溶液から目的物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1983442A (zh) 电化学电池和用于制造电化学电池的方法
US5149052A (en) Precision molding of polymers
EP1225642A1 (de) Solarmodule mit Polyurethaneinbet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01056759A (zh) 复合金属多孔体及其制造方法
US201301496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membrane module for a fuel cell and membrane modules produced thereby
WO2005022669A3 (en) Composite electrolyte with crosslinking agents
CN1294181C (zh) 制备聚(2,5-苯并咪唑)的方法
KR101926627B1 (ko) 다공막의 친수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온교환막의 제조방법
CN110635149A (zh) 燃料电池的单元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27767B (zh) 磁性内脱模剂及制备方法、聚氨酯组合物及聚氨酯hp-rtm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180257270A1 (en) Mold, method for forming mold, and casting method
EP1597789B1 (en) High temperature composit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CN105453319A (zh) 用于制造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的方法
CN114558451A (zh) 一种三维梯形凹凸结构peg脱硫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0531A (zh) 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2738474B (zh) 复合多孔电极、含有其的单电池和电池堆及其制备方法
CN1575309A (zh) 用于制备脱模性良好的硬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组合物
CN109301319A (zh)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04518582A (zh) 披覆环氧树脂的线性马达定子构造及其加工模具
CN113969056A (zh) 一种航空燃油箱及其制备方法
JPS61188433A (ja) 反りの改良されたポリアミド樹脂発泡体
CN113091987B (zh) 柔性微胶囊驻极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of a Photo-Cross-Linked Silk Fibroin-Poly Ionic Liquid Hydrogel with Antifreezing and Ion Conductive Proper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2

Address after: 225300 No. 76 0004 Fenghuang East Road, Hailing Industrial Park,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HEY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300 block a, Huacheng building, Yaocheng City,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aizhou Qi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