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5268A -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5268A
CN114535268A CN202210326695.7A CN202210326695A CN114535268A CN 114535268 A CN114535268 A CN 114535268A CN 202210326695 A CN202210326695 A CN 202210326695A CN 114535268 A CN114535268 A CN 114535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residue soil
screening
soil
building resid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66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5268B (zh
Inventor
金树权
吴宝定
汪峰
吴秋玲
朱诗君
施泉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ub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ub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ub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Ningbo Lub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66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5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5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5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5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5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8Construction or demolition [C&D] was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属于建筑渣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建筑渣土集中进行晾晒;S2、将晾晒后的建筑渣土中的大型石块捡出,并逐级筛分;S3、将筛分后的建筑渣土进行加热脱水处理,得到成品建筑渣土;S4、将部分成品建筑渣土研磨成干粉材料,并与步骤S2筛分过程中的建筑渣土混合;系统包括包括通过渣土输送带依次连接的初筛平台、理石机、震动筛、加热装置、分流设备和研磨机,分流设备包括成品出口、研磨出口,成品出口通过成品输送带送出,研磨出口通过研磨输送带与研磨机连通,研磨机上设有与理石机连通的吸尘管;该方法和步骤不仅脱水效率好,而且可多元利用建筑渣土的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渣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渣土是指地下空间、基础打桩等挖掘的废弃土渣。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渣土。目前建筑渣土主要是通过围海围涂、基础回填、海洋倾倒、山塘倾倒、制砖利用等途径进行二次利用。但实际上如果建筑渣土作为土壤资源作为表土应用于园林绿化、耕地复垦、山坡复绿等领域,更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但建筑渣土大多来自地下深层,其含水量高、杂质多,而且粘性高,因此无法直接作为土壤表层进行利用,只有经过科学的处理,将渣土中的水分、杂质去除,并降低渣土的粘性,才能用作土壤表层。
为有效处理建筑渣土,专利号为“202010522679.6”,专利名称为“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再利用的工艺”的发明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建筑渣土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建筑渣土集中化回收,并将其放置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晾晒,以便对建筑渣土脱水;然后,将建筑渣土中垃圾塑料以及金属材料等捡出,以去除建筑渣土中的杂质;再然后,将晾晒好的建筑渣土加入粉碎机中,进行充分粉碎,得建筑渣土粉碎料;最后,往建筑渣土中添加改良添加剂并发酵,以可得到最终改良土壤。但上述专利中对建筑渣土进行处理时,建筑渣土中的石块不论粒径大小全部和渣土一同加入粉碎机中,而实际上不同粒径的石块有着不同的价值,与渣土一同粉碎无疑于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建筑渣土的脱水处理,完全依赖于前面的晾晒,脱水效率缓慢,难以保证对大规模渣土的处理。
为此,专利号为“202020116054.5”,专利名称为“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再利用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渣土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存储上料系统、筛分机、泥砂池、洗砂机、污泥浓缩池、储泥灌、压滤系统,存储上料系统将建筑渣土送至筛分机,通过筛分机筛分出粗骨料,并将余下物料送至泥砂池,水泵将泥砂池内水及物料抽入洗砂机,通过洗砂机分离出细骨料,然后水与余下物料通过溢流口流至污泥浓缩池,对污泥进水浓缩处理后进入压滤系统进行压滤分离出泥料,从而达到全部回收再利用。虽然上述专利对渣土进行了分级处理,避免了资源浪费,但是前期未做任何干化脱水处理,而未处理的渣土不仅含水率高,而且粘性大,因此在筛分时难以有效的将建筑渣土中的石块分离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采用逐级筛分方式,以将不同粒径块石筛除并加以利用,从多元角度利用建筑渣土的所有可利用的物质,并在筛分过程中加入由成品建筑渣土研磨出的干粉材料,不仅提高了筛分效果,而且进一步实现了渣土的利用;同时在逐级筛分之前进行晾晒,先初步降低渣土的含水率和粘性,避免对后续筛分造成影响,然后在后续在利用加热方式进行彻底脱水,相较于传统完全依赖晾晒,可大幅提高脱水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渣土集中进行晾晒,进行初步脱水;
S2、将晾晒后的建筑渣土中的大型石块捡出,并逐级筛分;
S3、将筛分后的建筑渣土进行加热脱水处理,得到成品建筑渣土;
S4、将部分所述成品建筑渣土研磨成干粉材料,并将所述干粉材料与步骤S2中筛分过程中的建筑渣土混合。
优选地,步骤S2包括一级筛分、二级筛分和三级筛分,所述一级筛分将粒径大于10cm的石块筛除,所述二级筛分将粒径大于2.5cm的石块筛除,所述三级筛分将建筑渣土中的剩余石块筛除。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二级筛分和所述三级筛分之间还包括泥石分离步骤,通过所述泥石分离步骤将建筑渣土打散,以使1cm以上的石块和建筑渣土分开,然后将被打散的石块和建筑渣土一同送入所述三级筛分中进行筛分。
优选地,步骤S2中,将所述三级筛分留下的建筑渣土再次进行所述泥石分离步骤。
优选地,步骤S4中,将所述干粉材料与块石粉碎步骤中的建筑渣土也进行混合。
还公开了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筛平台、理石机、震动筛、加热装置、分流设备以及研磨机,初筛平台、理石机、震动筛、加热装置、分流设备之间通过渣土输送带进行输送,所述分流设备包括成品出口、研磨出口,所述成品出口通过成品输送带送出,所述研磨出口通过研磨输送带与所述研磨机连通,所述研磨机上设有与所述理石机连通的吸尘管。
优选地,所述初筛平台包括立架、架设在所述立架上的格栅筛网以及位于所述格栅筛网下方的出料漏斗。
优选地,所述理石机包括输送架、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架上的输送辊,所述输送架包括渣土进料端和块石出料端,若干所述输送辊间距的排列在所述进料端和所述出料端之间,相邻所述输送辊之间的间距形成渣土漏出口。
优选地,所述理石机、震动筛之间通过所述渣土输送带还连接有泥石分离装置,所述泥石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和转动装置,所述箱体内部具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箱体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和泥石分离装置出料口,所述转动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转动装置上连接有分离器组,所述分离器组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且另一端为柔性的自由端,所述转动装置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带动所述分离器组转动将从所述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进入的建筑渣土打散分离,并使打散后的建筑渣土从所述泥石分离装置出料口流出,所述震动筛包括筛后渣土出口、筛后余料出口,所述筛后余料出口通过回传输送带与所述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连通;所述吸尘管上设有与所述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连通的吸尘支管。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微波热化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以及微波热处理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耐高温输送带、驱动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的驱动组件,所述耐高温输送带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区、脱水区和出料区;所述微波热处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水区的微波加热装置,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包括供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穿入的入料口、供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穿出的出料口。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中的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中,对建筑渣土采用了逐级筛分的方式,摒弃了传统部分粒径大小一律进行粉碎的方式,可将建筑渣土中不同粒径的块石筛除用作不同的用途,充分利用了建筑渣土的所有可用价值,更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在逐级筛分之前先进行晾晒的初步脱水步骤,从而可降低渣土的含水率和粘性,避免对后续筛分造成影响,然后后续在利用加热方式进行彻底脱水,相较于传统完全依赖晾晒,可大幅提高脱水处理效率;此外,本方法将成品建筑渣土少部分拿出研磨成干粉,并将其加入到建筑渣土筛分的步骤中,干粉可有效降低建筑渣土表面湿度和黏性,从而可有效保证筛分的效果,同时因为干粉就来自建筑渣土本身,因为实际上进一步提高了渣土的利用率。
2.本发明中在二级筛分和三级筛分之间还加入了泥石分离步骤,将粘结的建筑渣土进行打散,以便将建筑渣土和小粒径块石进行分离,有利于三级筛分的筛分效果,使更多的建筑渣土能够被筛分出来进行加热脱水,提高建筑渣土利用率,避免浪费;同时在块石粉碎步骤中也加入干粉材料,防止建筑渣土粘结在粉碎装置的粉碎刀片或者粉碎锤上,而降低粉碎效果。
3.本发明中的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中分流设备能够将完成脱水的成品建筑渣土分成两个部分,绝大部分直接作为成品输送出去,其中一小部分则送至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出的干粉通过吸尘管直接送回理石机中,可有效提高理石机的筛分效果。
4.本发明中的理石机主要由输送架和输送辊组成,输送辊不仅可以起到筛分出建筑渣土中的块石作用,而且转动的输送辊实际还能够将粘结成块的建筑渣土搅碎,以保证后续的筛分步骤。
5.本发明中的理石机、震动筛之间还设有泥石分离装置,泥石分离装置可将建筑渣土打散,以使将小粒径的块石和建筑渣土分离,分散后的建筑渣土和小粒径块石送至震动筛中,经过震动筛上方的小粒径碎石外运,震动筛上方的建筑渣土残渣再次送入泥石分离装置中,震动筛的筛网下方的建筑渣土直接通过筛后渣土出口送至加热装置加热脱水。
6.本发明中的加热装置采用微波热化输送装置,该装置能够在运送渣土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对渣土加热脱水,保证整个工序的连续性,大幅提高渣土回收利用的效率;同时加热方式采用了微波加热,渣土受热均匀,可有效避免传统加热方式导致的渣土外部过于干化,而内部含水量仍较高的状态,处理效率高,加热过程仅需要1-2分钟,单条处理线每小时可处理50吨建筑渣土,在微波热化输送装置加热脱水和前面一系列的处理后,最终的建筑渣土成品含水率能够降至30%以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初筛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理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泥石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泥石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不锈钢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不锈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初筛平台;2、理石机;3、泥石分离装置;4、震动筛;5、加热装置;6、分流设备;7、研磨机;8、渣土输送带;9、成品输送带;10、研磨输送带;11、块石输送带;12、回传输送带;13、吸尘管;14、吸尘支管;15、立架;16、格栅筛网;17、出料漏斗;18、输送架;19、输送辊;20、机架;21、不锈钢式履带;22、主动链轮;23、从动链轮;24、支撑架;25、加热箱;26、逆变器;27、微波高频头;28、不锈钢板;29、梯形槽;30、链条;31、入料口;32、出料口;33、箱体;34、转动装置;35、分离器组;36、传动轮;37、分离器;38、轴承;39、外运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渣土集中进行晾晒,进行初步脱水,优选地使建筑渣土的含水率达到50%以下,以有效降低建筑渣土的粘性;
S2、将晾晒后的建筑渣土中的大型石块捡出,并逐级筛分;
S3、将筛分后的建筑渣土进行加热脱水处理,待建筑渣土的含水率降至30%以下时,得到成品建筑渣土;
S4、将部分成品建筑渣土研磨成干粉材料,并将干粉材料与步骤S2中筛分过程中的建筑渣土混合,干粉材料能够减少筛分过程中的建筑渣土土壤表面的含水量,使得渣土不容易粘结在一起,从而提高筛分效果,有效将建筑渣土中的石块筛除。
本回收处理方法中在建筑渣土在处理时,采用了逐级筛分的方式,可筛分出的不同粒径的石块,根据粒径大小的不同后期可用作不同的用途,充分利用建筑渣土中可利用的价值,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在筛分前先进行初步的脱水,将建筑渣土的含水率、粘结性降低,以避免影响后期筛分的效果,并在筛分过程中加入干粉材料,进一步提高筛分效果,同时干粉材料来自于步骤S4中由成品建筑渣土研磨而成,充分利用了建筑渣土自身的利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渣土的利用率,作为优选地,可将成品建筑渣土中的1%用于研磨成100目干粉材料,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并不限于此数值,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较优的方案。
本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一级筛分、二级筛分和三级筛分,通过一级筛分先将粒径大于10cm的石块筛除,然后剩下10cm和10cm以下的石块随着建筑渣土一同进行二级筛分。然后在二级筛分下将建筑渣土中粒径大于2.5cm的石块筛除,经过二级筛分,2.5cm~10cm的石块以及一级筛分可能遗漏的10cm以上的石块筛除掉,然后通过三级筛分可将建筑渣土中的剩余的所有石块筛除,最后留下没有石块的建筑渣土,以便建筑渣土后期可直接用作土壤表层,应用于园林绿化、耕地复垦、山坡复绿等领域,而筛出的不同粒径的石块可用作不同的用途,更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作为优选地,只在二级筛分步骤中加入干粉材料。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二级筛分和三级筛分之间还包括泥石分离步骤,通过泥石分离步骤将建筑渣土打散,从而将建筑渣土和1cm以上的石块分离开,主要是1cm~2.5cm的石块,因为经过了一级和二级两个级别的筛分,建筑渣土中剩余的主要2.5cm以下的石块。然后,将打散后的石块和建筑渣土一同送至三级筛分步骤进行筛分,以将1cm以上的石块筛分出来并外运。
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将三级筛分留下的建筑渣土残渣再次进行泥石分离步骤,以避免建筑渣土中仍混有1cm以上的石块,保证建筑渣土充分筛分,避免出现建筑渣土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将干粉材料与块石粉碎步骤中的建筑渣土也进行混合,以提高块石粉碎率,避免建筑渣土粘性过大而粘在粉碎刀或粉碎锤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应用于实施例1中的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初筛平台1、理石机2、震动筛4、加热装置5、分流设备6以及研磨机7,初筛平台1、理石机2、震动筛4、加热装置5、分流设备6以及研磨机7依次通过渣土输送带8进行输送,分流设备6包括成品出口、研磨出口,成品出口通过成品输送带9将成品建筑渣土送出,研磨出口通过研磨输送带10将部分成品建筑渣土送至研磨机7进行研磨,研磨机7上设有吸尘管13,吸尘管13的出料管口与理石机2连通,以将研磨机7内研磨后的干粉材料吸出,然后输送至理石机2内与建筑渣土进行混合。
使用过程:首先,将晾晒后的建筑渣土(优选含水率50%以下)送至初筛平台1进行一级筛分,将粒径较大的石块(如粒径大于10cm以上的石块)筛除后,剩余的建筑渣土通过渣土输送带8送至理石机2中进行二级筛分;然后,理石机2将中等粒径的石块(如粒径大于2.5cm以上)筛除后,剩余的建筑渣土通过渣土输送带8送至震动筛4中进行三级筛分;再然后,震动筛4将所有粒径的石块(如粒径2.5cm以下的石块)筛除后,剩余的建筑渣土通过渣土输送带8送至加热装置5;再然后,加热装置5对建筑渣土进行烘干脱水,直至达到预设的含水量(优选含水率30%以下)后得到成品建筑渣土,成品建筑渣土通过渣土输送带8送入分流设备6;最后,在分流设备6的作用下,绝大部分成品建筑渣土通过成品输送带9送出,少部分通过研磨输送带10送至研磨机7进行研磨,研磨后的干粉材料在吸尘管13的吸力下送至理石机2中,与建筑渣土进行混合,提高筛分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初筛平台1包括立架15、架设在立架15上的格栅筛网16以及位于格栅筛网16下方的出料漏斗17。使用时将晾晒好的建筑渣土倾倒在格栅筛网16上,然后用挖机挤压建筑渣土,粒径大于格栅筛网16网目大小的石块被留在格栅筛网16上方,粒径小于格栅筛网16网目大小的石块跟随建筑渣土一同落下,并通过出料漏斗17落在渣土输送带8上,移送至理石机2处。优选地,格栅筛网16上留下的是大于10cm的块石,小于或等于10cm的块石跟随渣土一起落下。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理石机2包括输送架18、若干个输送辊19,输送架18包括渣土进料端和块石出料端,若干个输送辊19排列在渣土进料端和块石出料端之间,并转动连接在输送架18上,相邻两个输送辊19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形成供建筑渣土漏出的渣土漏出口。出料漏斗17下方的渣土输送带8的出料端位于输送架18的渣土进料端上方,从而使建筑渣土落到输送辊19上,然后在输送辊19的输送下,中等粒径(优选大于2.5cm的块石)被送至块石出料端,块石出料端的下方设有块石输送带11,以承接掉落掉落下来的中等粒径的块石,然后运送出去以作它用。并排的输送辊19正下方设有渣土输送带8,小粒径的块石(2.5cm以下的(含2.5cm)块石)随同建筑渣土在输送辊19输送过程中,通过渣土漏出口会落到渣土输送带8上,然后被输送至震动筛4处,进行最后一步筛分,以将所有块石筛分出来。
因为输送辊19在输送建筑渣土时,相邻两个转动输送辊19实际上还起到了将粘结成块的建筑渣土进行破碎的作用,以有利于后续的筛分。因为为了进一步提高破碎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在输送辊19上布满搅拌杆,这样输送辊19在转动时,相邻的搅拌棒便可将粘结成块的建筑渣土捣碎,提高碎化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理石机2、震动筛4之间还设有泥石分离装置3用于进行泥石分离步骤。泥石分离装置3包括箱体33和转动装置34,箱体33内部具有第一空腔,箱体33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和泥石分离装置出料口;理石机2下方的渣土输送带8将建筑渣土输送至泥石分离装置3的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的上方,转动装置34转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转动装置34上连接有分离器组35,且分离器组35一端与转动装置34连接,且另一端为柔性的自由端,转动装置2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带动各分离器组35转动将从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进入的建筑渣土打散,以使建筑渣土内的1cm以上的石块与建筑渣土分离开,然后将打散后的建筑渣土和1cm以上的石块从泥石分离装置出料口送出,泥石分离装置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渣土输送带8,通过该渣土输送带8将被分化后的建筑渣土输送至震动筛4中,震动筛4包括筛后渣土出口、筛后余料出口,筛后余料出口将1cm以上的块石和残余的建筑渣土送出,其中1cm以上的块石通过外运输送带39外运,残余的建筑渣土通过回传输送带12输送回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中,再次进行分化;震动筛4的筛后渣土出口将筛后的建筑渣土输送到渣土输送带8上,并通过渣土输送带8输送至加热装置5中进行加热脱水。吸尘管13上设有与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连通的吸尘支管14,通过吸尘支管14可将研磨机7中研磨出的100目干粉材料按一定量加入到泥石分离装置3中,降低建筑渣土整体的水分,提高泥石分离装置3中建筑渣土和块石打散、分离的效果。
作为优选地,箱体33的外部框架尺寸为700mm*700mm,第一空腔的尺寸为600mm*600mm,且箱体33采用的材质微Q235易焊接低碳钢,且第一轴线可以为转动装置2的自身轴线,且转动装置2的转动速率优选1000转/分钟。通过设置分离器组3,采用其一端与转动装置2相连,另一端采用柔性无连接的形式,待分离物进入箱体1后,分离器组3能够转动碰撞建筑渣土,在碰撞的情况下,泥石产生分离,此种分离方式简单,对小颗粒的泥石分离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震动筛4采用旋转滚筒筛。
泥石分离装置3和震动筛4的运行原理:经建前端理石机2分离后,大于2.5cm的石块外运处理,小于和等于2.5cm的泥块、石块、泥石混合块在添加研磨干粉(100目干粉材料)后进入泥石分离装置3中,泥石分离装置3建筑渣土进行打散,以将建筑渣土和1cm以上的块石分离开,然后将分散后的建筑渣和1cm以上的块石一同送入震动筛4中进行筛分,震动筛4下方筛分出的建筑渣土送至加热装置5中进行加热脱水,震动筛4上方筛分出的1cm以上的块石外运,震动筛4上方残留的建筑渣土则再次送回泥石分离装置3进行二次泥石分离,二次泥石分离后建筑渣土和块石再次送至震动筛4,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筛分不出1cm以上的块石为止。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转动装置34一端穿过并延伸至箱体33外部,且转动装置34的该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4,传动轮4能够接收动力并带动转动装置34转动。传动轮4能够方便动力的接收,使动力传动简单。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分离器组35包括至少一个分离器5,各分离器5均包括连接部和碰撞部,各连接部均活动连接一个碰撞部,具体的,多个碰撞部与连接部的活动连接构成分离器组35的柔性自由端,各连接部依次沿第一轴线方向与转动装置34连接,具体的,第一轴线方向可以为转动装置34的自身轴线方向,当转动装置34保持稳定转动的工作状态时,各分离器组35上相邻两个分离器5之间的间距能够小于建筑渣土自身的尺寸大小。分离器组35包括多个分离器5,每个分离器5均采用连接部和碰撞部组成,连接部和碰撞部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且相邻分离器5的间距能够小于建筑渣土自身的尺寸,因此,其能够对建筑渣土进行碰撞,阻止其直接通过,且各碰撞部都能够碰撞建筑渣土,保证分离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各分离器5均为铁链,具体的,每节链条的链条孔大小为长30mm,宽15mm。分离器5采用的是铁链,具体的,铁链一端的一段铁链可以为分离器5的连接部,且铁链另一端的一段铁链构成分离器5的碰撞部,两段铁链用相同的最小单元构成的铁链环连接在一起构成连接部与碰撞部之间的活动,其具有一定柔性,因此,相邻的铁链之间的间距可大可小,当高速旋转时也不会被建筑渣土堵塞。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各连接部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轴承6,具体的,轴承内径为25mm,外径为50mm,转动装置34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杆,各轴承6分别套设在一个安装杆上且与该安装杆转动连接。每个分离器5采用轴承6的方式与转动装置34转动连接,轴承6的设置能够增大每个分离器5的转动角度,使其转动碰撞空间更大,建筑渣土的分离效果更好。具体的,安装杆可以是单独固定在转动装置34上的一个小短杆,一个安装杆安装一个轴承6,也可以是一根长杆,且转动装置34由转轴和多个环形盘组成,各环形盘沿转轴周向方向固定设置在转轴侧壁上,且各环形盘能够与转轴为一体的也能够是分体的,各环形盘周向上开设有与转轴轴线相同方向的4个孔,各环形盘上的每个孔都能够与其他环形盘上的孔同轴线,且同轴线的各个孔内由上到下穿设固定一根长杆,一根长杆上沿转动装置34轴线方向安装有多个轴承6。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分离器组3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分离器组35沿转动装置34周向设置。分离器组35设置多个,且沿转动装置34周向设置,其能够增加建筑渣土与各分离器5之间的碰撞几率,提高建筑渣土的分离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分离器组35的数量为4个。具体的,4个分离器组35沿转动装置34的周向均匀设置,分离器组35设置为4个,在保证建筑渣土分离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加热装置5为微波热化输送装置,包括机架20、输送机构以及微波热处理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耐高温输送带、驱动组件,耐高温输送带架设在机架20上,并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区、脱水区和出料区,通过驱动组件可驱动耐高温输送带在机架20上运转,以输送渣土泥浆;微波热处理机构包括微波加热装置,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入料口31和出料口32,微波加热装置设置在脱水区处,且入料口31朝向进料区、出料口32朝向出料区;耐高温输送带从入料口31进入微波加热装置内部,然后从出料口32离开微波加热装置。
通过该微波热化输送装置中可在输送过程中,即完成加热脱水的步骤,从而保证渣土处理的连续性,可大幅提高渣土回收利用的效率,同时加热方式采用了微波加热方式,建筑渣土受热均匀,可有效避免传统加热方式导致的渣土外部过于干化,而内部含水量仍较高的状态,同时处理效率高,加热过程仅需要1-2分钟,单条处理线每小时可处理50吨建筑渣土,经最终干热化后仅有1/3含水量。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耐高温输送带为不锈钢式履带21,不锈钢式履带21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可耐住高温,保证使用寿命。不锈钢式履带21主要包括两根平行的链条30、若干个不锈钢板28,若干个不锈钢板28沿着链条30方向并排的固定在链条30上;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22、从动链轮23,主动链轮22两两互为一组并通过转轴连接,同样的从动链轮23两两互为一组并通过转轴连接,然后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架24上,支撑架24固定在机架1上。链条30设置在主动链轮22和从动链轮23上,通过主动链轮22驱动链条30进行运转,然后通过从动链轮23对链条30和不锈钢板28进行支撑,以运载渣土泥浆。
进一步,为了避免渣土泥浆运送过程中渣土外泄,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不锈钢板28的板面上设有梯形槽29,渣土运送至不锈钢板28上时,会落入梯形槽29内,梯形槽29能够阻止渣土外泄,同时梯形槽29的槽壁因为是斜面,因此出料时,容易倾倒出来,不会存有残留。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驱动组件包括与主动链轮22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22的主动轴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带动,可使主动链轮22转动,继而带动链条30运行。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25和若干个微波发射器,若干个微波发射器沿加热箱25的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在加热箱25内部的顶壁上,每个微波发射器的功率为10kw/h,总功率200kw/h,可保证温度上升至最高时能够达到350度。优选地,10m加热箱25内布置有20个微波发射器,且每0.5m设置一个。入料口31和出料口32设置在加热箱25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加热箱25的长度为10m,宽度为2.5m,高度为0.5m,当然此处加热箱25参数只是一种优选数值,并不限定加热箱25只能是这个数值,实际根据需要可任意改变加热箱25长宽高的参数。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微波发射器包括逆变器26和微波高频头27。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微波加热装置的工作时的温度需控制在290~310℃之间。一旦高于310℃则暂停微波加热,低于290℃则重新启动微波加热。290~310℃是最适合建筑渣土干化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不仅可以快速脱水,而且还能避免过度干化影响后续处理,同时还能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为了保证渣土泥浆通过微波加热装置后,渣土的含水率能够有效的降低至30%以下,但同时又不会过于干化,就需要渣土从进入微波加热装置到离开微波加热装置的时间在1~3min之间才可,因此输送带的输送速度需要进行控制。根据公式:v=l/t,v为输送带的输送速度,l为加热箱25的长度,t为时间;可知v=10/(1~3)=3~10m。作为优选地,t为2min,因此输送带的速度v为5m/min。此速度,处理效率高,单条处理线每小时能够处理50吨建筑渣土。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渣土集中进行晾晒,进行初步脱水;
S2、将晾晒后的建筑渣土中的大型石块捡出,并逐级筛分;
S3、将筛分后的建筑渣土进行加热脱水处理,得到成品建筑渣土;
S4、将部分所述成品建筑渣土研磨成干粉材料,并将所述干粉材料与步骤S2中筛分过程中的建筑渣土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一级筛分、二级筛分和三级筛分,所述一级筛分将粒径大于10cm的石块筛除,所述二级筛分将粒径大于2.5cm的石块筛除,所述三级筛分将建筑渣土中的剩余石块筛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二级筛分和所述三级筛分之间还包括泥石分离步骤,通过所述泥石分离步骤将建筑渣土打散,以使1cm以上的石块和建筑渣土分开,然后将被打散的石块和建筑渣土一同送入所述三级筛分中进行筛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述三级筛分留下的建筑渣土再次进行所述泥石分离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将所述干粉材料与块石粉碎步骤中的建筑渣土也进行混合。
6.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筛平台、理石机、震动筛、加热装置、分流设备以及研磨机,初筛平台、理石机、震动筛、加热装置、分流设备之间通过渣土输送带进行输送,所述分流设备包括成品出口、研磨出口,所述成品出口通过成品输送带送出,所述研磨出口通过研磨输送带与所述研磨机连通,所述研磨机上设有与所述理石机连通的吸尘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筛平台包括立架、架设在所述立架上的格栅筛网以及位于所述格栅筛网下方的出料漏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石机包括输送架、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架上的输送辊,所述输送架包括渣土进料端和块石出料端,若干所述输送辊间距的排列在所述进料端和所述出料端之间,相邻所述输送辊之间的间距形成渣土漏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石机、震动筛之间通过所述渣土输送带还连接有泥石分离装置,所述泥石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和转动装置,所述箱体内部具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箱体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和泥石分离装置出料口,所述转动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转动装置上连接有分离器组,所述分离器组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且另一端为柔性的自由端,所述转动装置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带动所述分离器组转动将从所述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进入的建筑渣土打散分离,并使打散后的建筑渣土从所述泥石分离装置出料口流出,所述震动筛包括筛后渣土出口、筛后余料出口,所述筛后余料出口通过回传输送带与所述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连通;所述吸尘管上设有与所述泥石分离装置进料口连通的吸尘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微波热化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以及微波热处理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耐高温输送带、驱动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的驱动组件,所述耐高温输送带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区、脱水区和出料区;所述微波热处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水区的微波加热装置,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包括供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穿入的入料口、供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穿出的出料口。
CN202210326695.7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Active CN114535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6695.7A CN114535268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6695.7A CN114535268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5268A true CN114535268A (zh) 2022-05-27
CN114535268B CN114535268B (zh) 2023-07-14

Family

ID=8166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6695.7A Active CN114535268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52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4889A (zh) * 2022-06-21 2022-11-01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废弃混凝土回收破碎加工一体化生产线及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63910U (zh) * 2013-11-11 2014-06-25 安徽阜阳富龙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性物料破碎混匀装置
JP2015077579A (ja) * 2013-10-18 2015-04-23 鈴木 孝行 再生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システム
JP5787299B1 (ja) * 2014-11-14 2015-09-30 株式会社 山辰鉱産 埋め戻し材の製造方法、埋め戻し材および埋め戻し材製造システム
CN107185637A (zh) * 2017-07-18 2017-09-22 洛阳建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粘性油页岩破碎加工的防粘连破碎机的使用方法
CN108355816A (zh) * 2018-03-09 2018-08-03 金志安 一种建筑领域用原料筛分、破碎和烘干一体化装置
WO2019215622A2 (es) * 2018-05-07 2019-11-14 BARRETO CHÁVEZ, Divier Benjamín Proceso de transformación industrial e integral, a bajo costo de los residuos sólidos urbanos en material de construcción susceptible de uso humano
CN111616018A (zh) * 2020-06-10 2020-09-04 浙江远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再利用的工艺
CN211964558U (zh) * 2020-01-16 2020-11-20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再利用设备
CN212069105U (zh) * 2020-04-23 2020-12-04 深圳市坤鹏环保建筑废料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的多次破碎系统
CN112387763A (zh) * 2020-10-28 2021-02-23 宁波绿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渣土的处理方法
CN112958254A (zh) * 2021-02-23 2021-06-15 山东博研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骨料生产系统
KR20220003679A (ko) * 2020-07-01 2022-01-11 정하익 폐기물, 슬러지, 골재, 토사, 암석, 물질의 선별, 파쇄, 탈수, 소각, 매립, 처리, 자원화, 연료화, 재활용 장비 및 방법
WO2022021960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砼用粗细介微集料6s加工工艺及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77579A (ja) * 2013-10-18 2015-04-23 鈴木 孝行 再生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システム
CN203663910U (zh) * 2013-11-11 2014-06-25 安徽阜阳富龙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性物料破碎混匀装置
JP5787299B1 (ja) * 2014-11-14 2015-09-30 株式会社 山辰鉱産 埋め戻し材の製造方法、埋め戻し材および埋め戻し材製造システム
CN107185637A (zh) * 2017-07-18 2017-09-22 洛阳建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粘性油页岩破碎加工的防粘连破碎机的使用方法
CN108355816A (zh) * 2018-03-09 2018-08-03 金志安 一种建筑领域用原料筛分、破碎和烘干一体化装置
WO2019215622A2 (es) * 2018-05-07 2019-11-14 BARRETO CHÁVEZ, Divier Benjamín Proceso de transformación industrial e integral, a bajo costo de los residuos sólidos urbanos en material de construcción susceptible de uso humano
CN211964558U (zh) * 2020-01-16 2020-11-20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再利用设备
CN212069105U (zh) * 2020-04-23 2020-12-04 深圳市坤鹏环保建筑废料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的多次破碎系统
CN111616018A (zh) * 2020-06-10 2020-09-04 浙江远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再利用的工艺
KR20220003679A (ko) * 2020-07-01 2022-01-11 정하익 폐기물, 슬러지, 골재, 토사, 암석, 물질의 선별, 파쇄, 탈수, 소각, 매립, 처리, 자원화, 연료화, 재활용 장비 및 방법
WO2022021960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砼用粗细介微集料6s加工工艺及生产线
CN112387763A (zh) * 2020-10-28 2021-02-23 宁波绿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渣土的处理方法
CN112958254A (zh) * 2021-02-23 2021-06-15 山东博研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骨料生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4889A (zh) * 2022-06-21 2022-11-01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废弃混凝土回收破碎加工一体化生产线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5268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8582B1 (ko) 건설 폐기물의 선별 분리장치
CN211274957U (zh) 一种环保建筑垃圾粉碎处理装置
CN111282707A (zh) 一种基坑开挖砂质土洗滤净化分离系统及方法
CN204685273U (zh) 一种滚筒式洗砂机
KR20090098463A (ko) 폐토사의 재생장치
KR101570830B1 (ko) 골재 및 토사의 연속 혼합장치
KR100755994B1 (ko) 재생골재 파쇄 및 재생골재 표면 입도 개선장치
CN107737630A (zh) 除尘防阻的建筑混凝土垃圾粉碎装置
CN114535268B (zh) 一种建筑渣土回收处理方法及其回收处理系统
CN210966348U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CN209759163U (zh) 一种建筑污水泥浆处理装置
CN111346726A (zh) 移动式洗砂站
CN111570478A (zh) 一种市政生活混合垃圾筛分处理系统
CN211538184U (zh) 一种具有循环利用废水装置的砂石分离机
CN112808407A (zh) 一种土木建设用工程废料回收装置
CN217377693U (zh) 一种水利河道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8898726U (zh) 一种高效型土块污泥固液分离装置
CN217189841U (zh) 一种建筑用建筑垃圾粉碎机
CN204505610U (zh) 一种废旧塑料回收装置
CN21265193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废料回收装置
CN211989148U (zh) 一种基坑开挖砂质土洗滤净化分离系统
KR20030078574A (ko) 재활용 모래 선별기
CN106477834A (zh) 一种用于简易填埋老污泥土壤修复的处理设备及其工艺
CN115431440A (zh) 塑料包装生活垃圾水洗分选再生利用生产线及其工艺
KR20050051428A (ko) 건설폐기물인 폐 콘크리트를 이용한 모래 재생방법 및재생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